环境伦理: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环境伦理: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环境伦理: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环境伦理: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邝福光

广西钦州学院(535000)

1、和谐社会的二元结构特征

和谐社会的哲学内涵具有深刻的二重性,这是由社会这个概念所具有的自然和社会(狭义的)双重属性决定的。狭义的人类行为外化的社会环境,是建基在自然环境基础之上的。因为人类的诞生,包括他的一切行为,本来就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因此,从哲学高度理解,人类社会的所有现象,其实也都是自然现象。不过长期以来,这二者的关系被人为地割裂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只是一个运动过程。没有运动便没有一切。而任何事物都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是一种与众多相关因素紧密联系着,相互作用着的有机综合体(系统)的一个部分。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人类,只不过是自然界在自身运动发展过程中,在特定历史阶段上自身运动、发展、进化的产物,他和地表上所有无机物质世界和所有有机属种的产生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因此也不具有任何特出的地位和权利。但这只是从发生学最表面的层次上来说的。其实,人类和世界上所有事物,都存在着巨大的本质性差异。一是人类不是以往任何一个物种基因的再现和重复,他是自然界进化历史上最新的、最高级的产物。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生命属种,能和与此众多的有机和无机物质世界,发生密切的相关关系。所以人类是一刻也不能离开自然环境而独立存在的最高级生物属种。这是一个连任何宗教信徒也否定不了的事实。差别是唯物论者认为自然界是从“无”到“有”的自然进化过程。这个“无”,古希腊的朴素唯物主义者称为“虚空”,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称为“元、气、无、混沌”等。有神论的宗教教徒则假设了一个万能的先在神——“上帝”和“安拉”等等作为万物诞生的原动力。但不管差异如何,任何宗教,也没有达到完全否定现世存在的客观事实。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物质世界而存在。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这是人类认识和处理自身和自然环境关系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正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最深厚的哲学根据,或说是归宿。因此说到和谐,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

但是另一方面,人类这个自然界进化最后阶段(指到目前为止)的产物,在本质上和以前的任何无机物质及有机属种又是不能等量齐观的。人类是自然进化史上自然界在由量变到质变拐点上所产生的最重要的载体和表征。人类与世界万物的根本性差别,就是人类具有主观(主动的意思)能动的思维能力和情感因素。因此,自身生物学特征相对柔弱的人类,凭借能动的思维和感情因素,从原始种群开始,便逐渐形成了群体生活方式。后来在这基础上发展演变成为各种形态的人类社会。自从人类经过漫长的自然发展阶段,进入社会发展阶段以后,作为个体的人类,从她出生那一刻起,首先就是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社会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客观存在。以后人类与自然环境间所发生的种种行为、矛盾、冲突,也都是通过社会环境这个中介实现的。

因此,从外在的关系层次上看,社会是人类自身行为外化的独立存在,但从内在关系上看,因为人类自身本来就是自然环境中的一个分子,所以人类的一切行为也可以理解为是自然环境自身演化的一种表现。社会存在本身也是自然环境进化过程中的一种运动形式。在逻辑上它和自然环境间就构成了完全的同一。也就是说,人类天然地就是同时生活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的。因此说到和谐社会,就天然地包括了人类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和谐。这二者是既不分彼此,也不分先后的。这就是和谐社会哲学内涵中所包融的深刻的二元结构特征,或称二重性的表现。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同时实现社会环境的和谐和自然环境

的和谐。

2、和谐社会:人类生存发展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和谐社会,是对社会(广义的)存在整体特征的认定。它是由人类相互间行为(狭义社会)本身的运行机制,及人类与自然环境间关系的运行机制是否和谐决定的。只有这两种运行机制都是和谐的社会,才能称为和谐社会。

人需要在什么样的社会(狭义的)状态中生存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运行机制才是和谐的呢?这是一个困绕了人类几千年,耗费了多少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大政治家心血,为之思考、试验,甚至为之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的,至今未解之谜。

阶段性成果倒是不少。什么民主社会、专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在又众说纷云地说已经出现(发展到)了什么后工业化社会和信息社会,等等,等等。

但不管什么社会,因为都是人们为了共同生活的一种组织、管理与相互协调形式,最终是要由生产力发展水平(人类社会进化的具体体现)决定的。而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更重要的是受到人类自然生存本能的制约。也就是说,这些运行机制的产生和界定,都是人为的,是属人性的。人类的自然本性,在不同的人类社会形态中,往往起到很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人类的自然本性是什么?就是适者生存,弱肉强食。这是由生物遗传基因决定的。这就是为什么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始终杀戮不止,战争不息的根本原因。

但人毕竟是人,因为人类具有任何生物所不具备的独立思维能力,特别是深厚的情感因素,所以才能异化成为相对独立于自然界之外的,高踞在万物之上的群体。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通过血与火的教育,人类的自然属性终于开始逐渐弱化,人的社会属性开始得到逐渐提升。人们开始明白,人类首先只有实现共存才能达到共荣。中国传统文化中“性本善”的观点,就是人类社会性逐渐增强后的一种良好愿望的语景表达。

朴素的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古已有之的。最古老的和谐社会的理念,应追溯到我们汉民族最浓厚的文化底蕴中的“大同社会”的观念。近代的,当以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为集大成者。现代的,则以1992年里约宣言提出的:“他们(人类)有权同大自然协调一致从事健康的、创造财富的生活。”“有权同大自然协调一致”指的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健康的、创造财富的”是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协调。这个概念与以往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它把人类相互间及与自然环境间的和谐,当成了人类应有的权利来看待。

对于社会现实存在性质的认定,对其是否和谐,人们的认识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因为各种概念对事象认识判断的切入点和视角并不完全相同。有从生产力发展状况切入的,有从管理形式(社会制度)角度切入的,也有从伦理道德角度切入的,因此不仅表述不同,内涵中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但总的来说,判定一个社会结构形态是否和谐,最终的判断应该视其对该群体的存在和发展,是否达到和实现了共生、共存、共荣的最终目的。因为,和谐社会,这不仅是人类共同生存的目的,也是人类实现共生、共存、共荣的最根本的手段之一。在这里,目的和手段已完全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如果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和手段割裂开来,只谈目的,不谈手段,那是一种镜花水月;如果只谈手段,不谈目的,那也是一种空中楼阁。如果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归根到底,这就是一个“为己”还是“为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问题,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方式方法论问题。站在这个高度上去认识和谐社会问题,环境伦理道德问题便自然而然地突显出来了。

因此研究和谐社会问题时,必须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和手段高度统一起来进行研究。没有

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目的和愿望,便无由产生构建和谐社会的手段,没有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手段、方法和途径,和谐社会的构建当然也就只是一种糊弄弱势群体的纸上谈兵。

3、和谐社会桥梁的裂痕:人工环境营造的异化

人必需要依赖自然环境而生存,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运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内在因素。但人类不象植物或低等动物那样,被动地接受自然界的恩赐而生活。由于思维能力和情感的作用,人类与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关系不是被动的,从属的,而是主动的,和有选择性的。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一切,都是通过自己主动地向大自然索取和营造的。索取和营造的结果,在具体物质形态上,便形成了今天人类所拥有并生活于其中的人造(工)环境。从人工环境的产生过程来说,逻辑上它是应该纳入社会环境范畴的,因为它是人类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自然界的衍生物,和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精神领域的产物,是属于同一性质的。但在具体表现上,却和非物质形态的精神产物——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典章制度等等有着原则性的区别。具体表现为:

①一切人工物质产品都是人类精神产品的物(异)化,占有一定的空间场所和具有实用价值和应用性。

②众多的人造物质,最后构成了相互间有着紧密联系的物质环境系统——人工环境,这个环境可以和任何人(群体)发生直接的利害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往往是不可逆转的。

③一切人工环境的构筑,都必须取材于(缘于)自然环境,因此便成为了人类与自然环境间,产生正负反馈作用和同构关系的具体载体和桥梁。

④一切人工环境的构筑,都是以人类个体或集团的目的性和利益为转移的,完全是属人性的,以人类的生存发展目的为中心的。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的生物学本性——贪欲,已受到社会属性——财富观的严重扭曲和制约。随着历史的发展,人口总量的增加,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在构筑人工环境质和量两方面,都日益陷入了深不见底的螺旋,正在发生严重的异化。人类构筑人工环境已经超越了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变成了向自然环境索取和积聚财富的疯狂行为。人类相互间及和自然环境间的矛盾,也因此日益加剧。也就是说,人类构筑的自身和生存环境发生关系的桥梁——人工环境已经开始发生不可持续的裂痕。具体表现为:

①在社会环境方面。由于人类贪欲和占有本能导致的财富积累和分配不公,已使社会不同群体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社会和谐度正在大大下降。公平与正义,已经成为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的中国,由于市场经济和商品大潮导致的失业、升学、就医、养老和居住问题,已差不多达到了社会容忍度的阈值。胡锦涛主席最近提出的和谐社会的六项指标的前五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就都是针对当前的社会现实说的。当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公平正义”一条。其他四条基本上都是手段,是措施,是表征,公平正义不仅是手段,而且也是达到社会和谐的最终目的。人类企图构筑和谐社会的目的和手段在这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如果说社会群体关系可能发生断裂的话,也是从这里开始的。无论古今中外,莫不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早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教导。社会的动乱和裂变,不完全是由于绝对贫困引起的,更多的是由于两极分化导致产生尖锐矛盾时发生的。就中国和世界范围来说,人类今天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总量,比过去增长何止十百千倍,但社会和谐度是不因此同步增加了呢?没有,这是任何人也否认不了的事实。因此消灭贫困仍然是当前世界所面临的头号问题。

②在自然环境方面。由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作用,人类借助高科技手段所达到的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也已经快要接近自然界的容忍极限了。人类在营造人工环境时对自然物质的大量需求,和无节制掠夺所产生的负能流;在消费和享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无效能量,已严重干

扰和破坏了自然界各圈层的运行规律。导致自然界为了恢复热平衡,自组织调控所引发的天气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生物多样性损失和病毒性微生物新属种的产生),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已构成巨大威胁。人工环境营建目的异化导致的生存环境破坏,已把人类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望,推到了全面危机的边缘。

为了避免人类遭受已被大自然淘汰的万千物种的命运,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恢复人类的自然本性(朴素的生存与发展)。在社会环境方面,要抑制人类对财富的盲目追逐,自觉协调社会环境中公平、正义与所谓效率的矛盾。在自然环境方面,要尽量弱化人工环境的建造,减少对有效能量的消耗,和无效能量的排放。按自然规律办事,减少对原生自然环境的机械性破坏和化学性破坏,特别是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因为人类是生物多样性链条中有机的一环,链条的断裂,必将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而要做到这一点,根本的手段和措施,就是要调控和抑制人类兽性中的贪欲本能,恢复人们善良的人性。“以人为本”观念,在这里链接到耦合人类生存目的,及与生存环境关系的认识和措施上都是非常重要和完全正确的。

4、环境伦理: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除了呼吸是直接的以外,其他一切需要和活动,都是通过人工环境间接表现出来的。而人工环境的营造,完全是人类主体意识的产物,其内在动力和需要的深度、广度,都是由人类的需要和利益决定的。伴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人工环境的营造,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人类由于构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发生矛盾和龃龉的事,是人类社会发展走过了中世纪神学蒙昧时代以后才大规模开始的。

西方的启蒙运动,首先是恢复和解放了人们的理性,同时建构了科学、道德和艺术三大领域。三大领域的核心和灵魂,都是建基于“人本主义”基础之上的。“启蒙首先是每个个体自我心灵的启蒙,是去掉一切虚妄遮蔽而使自我认清自我,知悉自己存在的有限性和可能性、洞悉自我选择的不可逆性与自我承担选择的后果。”(张光芒:从“启蒙辩证法”到“欲望辩证法”)如果人类能够在这条正确路线指引下,人类构建的人工社会应该是和谐的。但后来由于人类自然本能的失控,人本主义逐渐走向了异化,变成了极端利己主义,启蒙也就走向了它的反面。人们在科学万能思想指引下,向大自然展开了疯狂的掠夺,特别是上世纪中期以来,各种所谓“后现代”观念的诞生,更是把人类的自然贪欲本能推到了极致。人本主义转化成了欲望主义。在市场经济和商品大潮中,反人性的资本横行无阻,这就是今天人类面临的一切环境危机最深厚的哲学根源。

资本是什么?资本是近代工业社会中,人类经济关系最集中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在它的冷血面孔面前,人类被区分成了三、六、九等,因此造成了人类社会财富二次分配的严重不公。财富极大地向资本拥有者手中积聚,缺乏资本的普通劳动者无助地被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于是战争、瘟疫、抢劫、奸杀、毒品、失业、动乱、……就变成了一种社会常态。要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首先就是要从根本上消除这些现象。但这些现象的产生,很明显是由资本拥有者积累财富的主观行为结果造成的,在资本属性被提高到神圣地位,并得到强势集团保护的条件下,要克服甚至缓解这些社会矛盾现象,用天真或神话一词去形容都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同样,在自然环境系统中,由于资本属性促成的人工环境构筑的异化,由自然规律决定的自然环境运行机制已被人类全部打乱,现在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完全没有理智的无序的环境系统,有用性资源已几乎被掠夺殆尽。现在聪明的人类,剩下唯一有用的武器,就是继续沿着科学的道路走下去:用各种人工制品去替代天然物品。但这条道路是有尽头的,那就是人为造成的无效能量集聚的熵流的阈域。当地表有效能量全部转化为无效能量时,这条道路也就走到尽头了。科技力量越巨大,人类的需求越多,接近阈域的临界点就愈快。人类就愈接近

被大自然淘汰出局的命运。

人类还有希望吗?有,那就是20世纪下半叶,在人类精神领域自然出现,并迅速形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念。任何观念或科学,都是人类社会需要的产物。自然,环境伦理学也不例外。按照发生学的原理来说,环境伦理道德观念,也可以说是自然界进化的一种产物,它是通过大自然最完善和骄傲的产物——人类思维的发展而萌生的,它是人类耦合自身与生存环境关系的一种最高级的意识形态,是传统伦理学或者说是应用伦理学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人类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环境伦理学的具体内容这里就不说了,这里需要指出的两点是:

一,环境伦理与传统伦理的联系与区别。环境伦理是传统伦理的发展,或称是伦理学发展的最高阶段。它同时起到协调与耦合社会系统中人与人的关系,及自然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作用,这二者是时刻也不能分离的。现在常常有人把环境伦理学界定为只研究或耦合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学问,这是十分片面和有害的。因为人类要同时存活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之中,这两个环境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发生学的视角出发,社会环境只是大自然发展道路上一个特定的客观存在,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但如果不是为了维系社会环境,或者说没有了社会环境,讨论、研究、保护自然环境也就失去了意义。因为所有这一切,都是以人类的生存发展为中心的。这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二,人类与自然环境发生关系是通过人工环境的构建实现的。人工环境的营造,既是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主要目的。目的和手段在这里已实现了完全的同一。所以为了耦合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必需以通过弱化人工环境的构建为主要手段,这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基础。但这样就和人类强势集团追逐财富的目的发生尖锐的矛盾。这也正是环境伦理道德观念在当前难以获得强势集团认同的主要原因。但为了人类的明天,作为环境伦理学者,就有义务去坚守和巩固这一阵地。

环境伦理观念,是一个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问题,是需要通过道德主体自主增强和提高内心信念以后才能演化生成的。其中心思想或称行为准则,就是抑制人类自身对物质利益的贪欲,对同类,对有知觉而不一定有意识的动物,对无知觉的世界万物,考虑和解决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时,都要做到利己与利他并重。而作为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还应该自觉地把自己提升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高度,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与环境的耦合,以实现人类与环境持续发展的良好愿望。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就是要做到控制人口、适度生产、适度消费、关爱万物、敬畏大自然,自觉营建一个人类相互间及与自然环境间同时和谐的低熵社会(广义的),这样才有望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长久共生、共存、共荣,共同持续发展的良好愿望。①

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属人的,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构建和谐社会是为了人类,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只有依赖人类自身培育并具有高度自觉的环境伦理思想意识导引下才能真正实现。——————————

①邝福光.环境伦理学教程.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

2005-5-28

(参加珠海会议论文)

社会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1-4全)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孙中山写下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座右铭,康有为在青年时代就撰写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同书》。 2.19世纪30年代末,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在其名著《___实证哲学教程_》中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思想体系。 3.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康有为,在1891年。 4.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__来看待。 5.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各种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___。 6.马克思主义认为,___需要____是人的本性。 7.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 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8.社会需要是人们的___社会关系____基础。 9.西方流行的需要学说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_需要层次论_______。 10.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1.人类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___自我意识___的获得是一个关键环节。 12.社会交往是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13.___社会关系____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较为普遍的联系或行为模式。 14. ____语言___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感情的象征性符号之一。 15.巴甫洛夫的信号刺激分为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一词源于( A )。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2.文化是指( D )。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3.“工作安定”属于( B )需要。 A.生理的 B.安全的 C.归属的 D.自尊的 4.“镜中自我”是( B )提出来的。 A.米德 B.库利 C.布卢默 D.托马斯 5.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浅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摘要:和谐社会的提出拥有极其深厚的哲学基础,这要求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对和谐社会进行深刻的理解,以便使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积极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章在对和谐社会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和谐社会;哲学基础;理论创新 一、和谐社会的概述 (一)和谐社会的含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实现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内部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以及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它关系着我国思想道德体系的构建和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的即在于对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等和谐社会理想的弘扬。 (二)和谐社会的特征 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必须要对和谐社会的特征进行准确的理解。具体而言,和谐社会的特征具有以下几点:首先,民主法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将民主法治加以充分发扬,在此基础上,促使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得以确切落实,从而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其次,公平正义。所谓公平正义,即指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准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其他社会矛盾之间的关系,促使社会公平和正义得以确切维护及实现。再者,诚信友爱。即和谐社会要求整个社会能够相互帮助、诚实守信,实现全体人民之间的平等友爱与和谐相处。 二、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一)辩证唯物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本质上世界应当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的第一性,意识的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应。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进而为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这构成了人们准确认识世界并能动地改造世界认识过程。基于该认识过程,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应当唯物的,而且也应当是辨证的。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世界普遍联系于一体,是永恒发展的。这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两条最基本的原则。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辩证法分析可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揭示了社会的结构、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自身的辨证关系。 (二)矛盾观 1.矛盾观 矛盾是对立统一体,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且贯穿于事物的整个发展过程之中。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不同,同一事物不同期间的矛盾不同。矛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统一。社会的基本矛盾,构成了一切社会矛盾的总根源,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的性质不同,其基本矛盾也不同。 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制度和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新的,社会的机构、内涵、构成也是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其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并不是私有制,其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方面,构建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基本矛盾,不应当是对抗性的,而应当是非对抗性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

发展背景及环境分析

“AT HOME”家居服品牌营销计划 第一部分:发展背景及环境分析 一、家居服发展背景 (一)“宅文化”已慢慢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宅”这个字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频率越来越高,“宅男”、“宅女”等词层出不穷。现如今科技发展快速,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宅在家里,新世纪的大学生更是这种生活方式的主要追随者。根据瑞士信贷的研究报告预测,在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总规模将达到人民币4.51万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800%。2011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相关企业数量已达1万余家,从业人员达50余万人。由此可观,宅文化既促进了文化经济产业的发展,也满足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宅文化倡导的是轻松自然的生活工作状态,但是它并不代表我们我们错误的生活方式。在另一个角度,宅文化大大方便快捷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能够更多的体会到生活的便利,同时也舒适放松了自己。我们想要购物的时候,与其挤商场,不如选逛淘宝,想要吃饭的时候,与其等餐馆,不如听着音乐叫外卖,这也正是宅文化带给我们的便利性。 纵观现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宅”已悄悄深入社会生活,成为另一支由年轻群体主导的生活方式。同时,这个群体的产生,也为市场创造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二)重拾对家庭的向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慢慢忽视了家庭情感的建立。随之而来的是内心对于亲情的愧疚,但同时也有更加强烈的向往。新一代的年轻群体,就业压力大,承受的心里压力也不断增加,数字科技世界的发展使生活被虚拟化占据,导致人们的内心更加空虚,为了缓解这种疲劳和空虚,他们更倾向于寻找家庭的温馨来弥补内心得空缺。本产品正是抓住年轻群体的这种情感变化,倡导回归家庭,同时为他们营造一种舒适而温馨的家庭环境。作为在"家"

浅析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没有阶级性

浅析环境法有没有阶级性 关于环境法的性质,学者们众说纷纭,而且对环境法的性质和本质是否为同一概念也是各抒己见。有的认为法的性质即本质,本质即性质;有的认为性质不同于本质,性质有几个,本质只有一个,本质是最基本的性质;有的认为本质也是多层次的。所以我认为首先应该从文义和法理学角度把把法的性质和法的本质问题区分清楚。 《现代汉语词典》上对“本质”的解释为: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而对“性质”的解释为: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由此可见,本质和性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质比性质的层次更深。 法的本质是法理学上一个重要的本体论问题,各家均有论述,但大同小异,因为均是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中关于法的本质理论中总结出来的,认为法是国家意志,即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物质生活条件是法的决定性因素。还有的认为法律是意志与规律的结合,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是为实现社会正义而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工具。总之,阶级性是法的本质的体现。至于法的性质,在法理学上并未做专门的论述,只是在划分法域上按照法的性质把法律分为公法和私法。然而也有不同观点,有学者提出法的本质是阶级性、社会性、物质制约性,法的本质具有层次性,法的阶级性是法的初级本质,法的社会性是法的第二级本质。但笔者认为,法具有社会性是毋庸置疑的,这表现在法对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的维护方面,但社会性是否为法的本质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法的本质是不包括社会性

的,社会性是由于法的阶级性、物质条件制约性的本质决定的法的性质。 关于环境法的性质问题,由于对法的本质和性质概念认识上的差异,学者在论述环境法性质时多集中在环境法是否具有阶级性的争论上,也有的不否认环境法的阶级性,但阶级性不是环境法的唯一属性,也有认为阶级性和社会性都是环境法的本质。笔者认为环境法是否有阶级性的问题的实质是如何认识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和技术特征的环境法的性质和特点。对此问题,应该全面把握环境法产生的背景,任务,性质和特点,进行具体分析,防止简单化。既不能完全否认环境法的阶级性,也不能一味强调环境法阶级性,而应当看到,环境法具有阶级性,但阶级性不是其唯一的本质属性。 一、环境法产生的背景因素。每个部门法的产生背景都不一样,一般政治职能较强的立法,如宪法等,同国家一样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其本质属性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而环境法产生的背景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同自然的矛盾。虽然这些矛盾也包含了某些政治和经济的因素,但起决定作用的仍是人与自然的矛盾。 二、环境法的立法任务。环境法的保护对象是人类健康,这一任务的实现,将给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带来恩惠,不论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因此,在环境法的立法目的上,不直接表现为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和冲突。 三、环境法的特殊属性。环境法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有密

哲学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1

哲学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有史以来的哲学理论多种多样,层出不穷,这是哲学的存在论形态;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哲学”,则是指哲学的价值论形态。 2、关于哲学最具原创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界定,当首推爱智慧说。 3、学科的根本特点,在于体现人类认识和知识的公共性。 4、现实的主体形式性(民族性、时代性等)是学说的特点。 5、学说的内容常常超出纯粹科学和知识的范畴,而表现为一定的多样化,例如, 各种人文社会学说体系中,通常都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属于学术系列的内容,即关于学科公共内容的叙述和问题解答;二是属于价值系列的内容,即反映特定主体 的现实立场、生活视角、思维个性、价值取向等特殊性的内容。 6、中国传统的学科设置,曾是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莱划分的“孔门四科”,或以“义理之学”、“考据之学”、“经世之学”、“词章之学”为内容的“儒学四门”,或以“经、史、子、集”为对象的四大部,等等。经学或经史之学,历来被看作是中国的哲学。 7、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哲学,正式取消了经学科,将其内容分解到史学、哲学及文学等门类之中,哲学作为一个学科得到确认。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 均不能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柏拉图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基本领域——( ABCD )、美学等,阐述了哲学的核心 问题和框架,奠定了哲学大厦的基本蓝图。 A.本体论 B.认识论 C.伦理学 D.政治学 2、培根认为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有记忆、想象和理性三种,相应地,人类知识也可分为( ABC )。 A.史学 B.诗学 C.哲学和科学 D.文学 3、通常构成哲学对象的有下列基本视域。( ABD ) A.物的世界 B.人的世界 C.神的世界 D.概念世界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社会理想,又是一种社会实践。从哲学的视域与维度出发理解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内蕴着的价值目标,对这一价值目标的“意义”表达是“社会理想”的实质所在。其次,“和谐社会”是评价“现实”、导引“现实”的标准,一方面它是对现存状况的“否定和批判”,另一方面它又是对“未来”状况的“揭示和确立”。 和谐的本质是发展中的平衡,和谐社会的发展是矛盾统一的动态过程。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关键是如何解决好矛盾,使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之间的冲突得到恰当的处理,从而保持和谐。和谐社会不等于人与人之间没有矛盾,恰恰是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和谐。 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一种联系和趋势。具体表现为: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矛盾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互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相互渗透的渠道和桥梁,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主要任务等,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

[环境法,本位,利益]浅谈环境法的本位与环境保障利益研究

浅谈环境法的本位与环境保障利益研究 环境法的本位是我国环境法学者的原创性命题,其主要关注环境法产生的根源、存在的基础以及环境法律制度设置和运行的逻辑起点的问题。据现有文献显示,目前国外环境法学者并未关注此主题;而我国环境法学界在20世纪中后期便展开了对此命题的研究。然而,我国学界现有研究成果并没有很好地解读环境法本位问题的实质,这也是造成目前学界对环境法认识不清、环境法学相关基础理论争议较大的根本原因。本文对环境法的本位进行了再思考,并对一直以来被学界视为环境法本位的环境权和环境义务进行再定位。 一、环境法本位的再分析 环境法的本位是环境法学中最为核心的根本性问题,是一切具体环境法律制度设置的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环境法这一独立法律部门的终极关怀。准确认识环境法的本位是正确认识环境法,明晰环境法中诸多理论之模糊和争议的关键。笔者以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为视角展开对环境法本位的再分析,以求推动认识的深化。 (一)法律利益是法的本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方法论出发,明确指出法根植于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机统一的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对作为上层建筑的法的存在和发展起着直接决定性作用,法的内容和性质、法的存在和发展、法的功能与价值的实现都取决于生产关系,此便是法的本原或实质渊源。而生产关系究其实质无非是人们在追求各种利益的实践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利益关系是人格化了的社会关系。从此种层面来看,社会利益才是生产方式对法发生根源性作用的桥梁和纽带。①只有以利益为视角,方能深刻地解释法产生和存续的实质性根源以及法律制度构建的逻辑起点。从此层面,我们可以将法律所保障的利益(法律利益)视为法的本位。首先,利益是法律产生的根源。利益先于法而客观存在,利益从一般利益转化为法律利益以寻求国家强制力保障的根本性原因,在于人类的社会利益出现了原有制度无法调和的分化、冲突,法律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调节不同利益之间的冲突而产生的。其次,利益是法律存续和发展的基础。法律存在的价值在于保障经法律确认的合法利益的充分、公平、有序的实现。依照一定的标准对客观存在的各类利益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利益进行选择确认、平衡取舍,以实现对利益的协调分配并保障利益的最终实现是法律核心职能。再次,利益是法律实施的动力和归宿。法律创制和实施的主要目的便在于保障合法利益的实现,因此一切法律制度的构建、运行都必须以其所旨在保障的合法利益为逻辑起点。可见,利益是法律产生、运行和发展的基础,利益关系是法律调整对象,对法学的解释不应仅仅停留在法律的文字或者立法者的主观观念上,而是应追溯到作为法的本位的利益上。 (二)环境利益的界定 如上文所述,法律所确认、保障的利益是法的本位。想要对环境法的本位进行深入了解就必须从作为其物质基础的特有的利益形态环境利益着手。利益并非实体性的范畴,而是表示客体所客观具有的功能、属性与主体之间的需要与被需要、满足与被满足的功利关系的哲学范畴。要对利益进行全面的把握就必须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所客观具有的功能、属性两个要素入手,对环境利益的界定也不例外。

社会学概论考试必备试题和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C)第四卷中提出来的。C.《实证哲学教程》 2、“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开始于( B )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 会学》一书( 1902 年)。 B 章太炎 3、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C) C 孔德 4、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实证主义方法论,并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的是(C) C 斯宾塞 5、严复将斯宾塞的( C)译作〈〈群学肄言〉〉。C 社会学研究 6、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社会学中心由欧洲转移到( D ),得到迅速和持续的发展。 D 美 国 7、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为(B) B。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8、中国社会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始于1923 年( B)指导学生对民众生活费用的调查。 B陈达 9、 1913 年,美籍教授首先在中国教会学校(C)创办了社会学系。 C 上海浸洗学院 10.“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A) A 享乐主义 11、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D ) D 继续 社会化 13、在研究个人社会化的各个角度中,下列哪个角度研究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 D )D 气候的角度 14、弱智儿童教育,也称(B) B 再社会化 15、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C)C.角色中断 16 广义社会群体的观点是由( C )最早提出来到。C、滕尼斯 17、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 B )B、两人以上 18、( 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态。B、血缘家庭 19( C)指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其中的群体C、内群体 20、家庭的本质关系是(A)A、婚姻关系 21 社会分层最初的历史动因是:( B)。 B 、社会分工。。 22 提出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的学者是:( B)。 B、韦伯。 23 社会流动的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学家:( A ) A、索罗金。 24 社会引起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是:(C)。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5 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指:( D) D、事实不平等。 26 在阶级社会中,最根本的社会分层是:( B) B 阶级分层。 27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分层的特点是:(A ) A 、等级制。 28。社会流动的实质是:( A ) A 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 29 最先使用“社区”一词的是德国社会学家( B) B 滕尼斯 30 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是( D) D 城乡协调发展 31 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B ) B 逆城市化 32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道路所采取的基本方针是(C) C 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 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33 风俗、习惯、道德等在一般情况下只能称为__B__,而不能称为社会制度。B、社

环境法兴起及其法学意义

环境法兴起及其法学意义:三个隐喻侯佳儒 2010-04-11 环境法理 【按:吕师4月9日的课堂上专门对侯佳儒博士的学位论文中《后现代 视野下环境法的兴起与当代民法转型》一章进行了介绍,并建议我们课后阅读。该文将环境法发展阶段的不同角色分别用“流浪者”、“革命者”和“守望者”做出了诗意的概括,形象的描绘了环境法与传统法学之间的“恩怨情仇”。西米按图索骥,在《江海学刊》2009年第5期寻得本文,先粘贴于此,收藏拜读。侯博士另有“革命者”和“守望者”之间的“发现者”隐喻,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及,因发表于以书代刊文集,暂未得见。】 内容提要:环境法的出现被称为“法学革命”。环境法的兴起对当代法学具有具有多重意义:以“流浪者”为隐喻,分析传统法学理论对环境法发展构成的障碍,借以探讨“环境法革命”一说发端的理论根源;以“革命者”为隐喻,试图论证“环境法革命”应当具有三重内涵,并即环境法的兴起在法学的世界图景、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三个层面对传统法学做出“革命性”突破和改变;以“守望者”为隐喻,表明 环境法在当代法学研究整体发生后现代转向的背景下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要以“环境法革命”理论为突破口,实现传统法学的“后现代转向”,实现环境法学自身的范式建构和调整。 关键词:环境法环境法革命法学范式重构 环境法的兴起,被当作当代法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尽管产生时间晚,但环境法兴起引发法学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有关“环境法革命”理论观点的提出,对传统法学理论体系和价值观念形成强烈的影响和冲击,有关环境法学与与传统法学之间的紧张与对峙、冲突与沟通、连续与断裂的研究,一时成为热点。 那么,如何解读环境法兴起对当代法学的意义?——对此,本文提出三个隐喻,用来阐释新兴环境法在当代法学体系中扮演的“角色”:(1)以“流浪者”为隐喻,探讨传统法学与新兴环境法学之间的紧张、冲突和对峙,以此试图回答“环境法革命”一说发端的理论根源;(2) 以“革命者”为隐喻,论证“环境法革命”应当具有三重内涵,并以此解读环境法学对传统法学做出的“革命性”突破和改变;(3)以“守望者”为 隐喻,阐释环境法兴起对当代法学理论变革和发展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新的法学范式已在途中;要以“环境法革命”理论为突破口,实现传统法学的“后现代转向”,实现环境法学自身的范式建构和调整。 一、作为“流浪者”出场:环境法兴起之初的处境 (一)环境法之为“流浪者” 美国学者B?G?常对“流浪者”一词有个解释:“流浪者四海为家而永不在家,对他而言,无家存在。没有任何地方可以称其为家。” R ?法尔克对“流浪者”的注释是:“所谓流浪者,是指为了寻找美好的、神圣的家园,

浅谈如何认识经济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

浅谈如何认识经济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 李平摘要:部分法的划分具有相对性。对经济法与民法、商法、行政法之间关系的认识不能绝对化。其间的联系与区别按照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的排列顺序,从民法到行政法,私法属性不断减弱,公法属性不断增长。其中,以社会法为纽带,私法属性与公法属性的消长变化,说明法律对于社会关系的调整,分别有自身的任务和功能,并呈现出相继联结的内在联系。 一、法律部门划分的一般理论 经济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肖先涉及到法律部门的划分问题,其次是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经济法与其他相关法律部门的联系和区别。 划分法律部门的意义,在于力求准确地制订、解释、适用法律,以恰当地调整现实社会中越来越复杂的各种关系。法律从旱期的“诸法合体”状态到今人“各法分离”格局,既说明了人类社会关系的客观多元性,也反映了人对所生存环境的认识能力不断强化。法律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法律部门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是法律发展的规律;因而在尊重传统部门法划分时应当小局限于已有分类。 对法律分类的基本观念,大体有三种主张:1.主观论,认为法律划分是人的主观假设,诸如“自然法”、“实在法”的划分;2.客观论,认为法律划分是山特定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就应当有什么样的法律;3.主客观统一论,认为法律的划分是现实社会的客观存在和法学家的主观认识相统一的结果。在主客观关系方面,主观主导’一。法律划分,应当属于认识论范畴,相对而言,主客观统一、主观主导的观念史符合认识论原理。认识

具有相对性,法律的划分也就具有了相对性一般认为,部门法划分的基本标准是法的调整对象。有特定调整对象的法就可以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尽若学界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表述不一,但是经济法具有特定调整对象——以社会整体性和国家调控性为基木要索的经济关系——的共识是客观存在的。无论在法学理论上还是立法机关对于法律的分类上,经济法都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经济法有较为密切联系的法律部门主要有民法、商法、行政法。 二、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 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曾经是学界讨论的热点,少于且由立法机关来阐述其关系(参见顾昂然关于《民法通则》(草案)的说明)。在实务界,两者的关系曾经是模糊不清的,以往法院的经济审判庭审理的多数是民事案件,以至于法院系统将经济审判庭史名为民事审判庭,让一些人认为经济法本存在了。这是误解。现在看来,经济法与民法的个性大于共性,它们是具有不同法律理念和法律制度的两个独立法律部门。 (一)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 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主要体现为两者的调整对象都与经济关系有关。经济法调整社会性经济关系,民法调整个体性经济关系,即平等主体之间的则产关系。其次表现为两者都具有相同的法律渊源。 (二)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 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首先表现为调整对象本同,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则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经济法调整社会性经济关系。所谓社会性经济关系,是指具有社会影响的经济关系,包括具有社会性的公平交易秩序建立和运行关系及社会经济平衡协调持续发展关系。前者主要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本做63分

课件名称: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本做63分 测试题目共:30 ,总分值:100 ,测试时间:60分钟 第1题、斗争哲学讲的是矛盾斗争性,和谐哲学讲的是矛盾统一性或同一性。(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2题、加强管理就会失去和谐。(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3题、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补充。(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4题、以人为本就是人人和谐,做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5题、建立和谐社会,就不能讲矛盾,不能讲斗争。(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6题、孔子的中庸之道就是现阶段中国的和谐哲学。(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7题、和谐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区别就在于后者只提倡阶级斗争。(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8题、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发展和进步。(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9题、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10题、革命不能直接解决国家发展的问题,只是为国家发展创造一个前提。(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11题、和谐哲学的提出反映了我国社会状况目前发展的()。(单选题)(分值:3) A.斗争性 B.知识经济时代 C.阶段性 D.实用性 第12题、“好事要办好,实事要办实”是()的具体表现。(单选题)(分值:3) A.自然科学 B.人文科学 C.社会科学

D.管理科学 第13题、本质上说,管理就是搞()。(单选题)(分值:3) A.和谐 B.创新 C.变革 D.守旧 第14题、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来源应该包括()。(单选题)(分值:3) A.黑格尔文化 B.中国传统文化 C.现代文明 D.科学技术 第15题、在中国现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导原则是( )。(单选题)(分值:3) A.改革 B.和谐 C.开放 D.发展 第16题、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单选题)(分值:3) A.以人为本 B.改革开放 C.邓小平理论 D.统筹兼顾

浅议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的更新

目录 一、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观的新思维----------------------------------1 (一)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背景----------------------------------------1 (二)可持续发展的提出----------------------------------------------2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5 二、可持续发展观——生态人类中心主义--------------------------------7 (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7 (二)人类需要满足的根本目标-------------------------------------8 (三)人类的自身发展的根本原则----------------------------------9 三、可持续发展观——环境法更新的认识论与方法论---------------10 (一)突破理论瓶颈的动力与路径---------------------------------11 (二)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双重伦理支援---------------------------12 (三)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方法论指导------------------------------12 参考文献---------------------------------------------------------------13

常见环境法论文题目

常见环境法论文题目 论我国可交易水权法律制度的构建水权法律制度研究 外来物种引进行政许可制度研究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研究 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公众参与机制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 环境安全法律制度探析我国固体废物管理法律制度研究 海域使用权若干问题研究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制度研究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研究环境侵权中的惩罚性赔偿研究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法律政策研究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制度研究 农业自然资源权利制度研究——基于现行自然资源法律制度的分析评价 基于循环经济的电子垃圾治理立法思路研究船舶污染强制责任保险问题研究共同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研究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船舶油污国家损失索赔体系 我国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制度研究环境公益诉讼的法理学基础 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 论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 我国水资源流域管理的立法思考 论环境侵权及其救济环境侵权法律救济中的利益衡量研究 论排污权交易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综合研究论生态侵权论环境侵权之民事责任体系环境污染侵害排除民事责任研究 中国国有林行政管理体制模式重塑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重塑 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研究论中国湿地资源保护法的建构 中国电业规制制度研究论环境管理中的分众参与 环境法的经济分析—一以我国环境保护法为视点 论环境法上的公众参与制度 论环境侵权损害填补责任的社会化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制度研究 环境法调整方法研究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环境税收若干问题研究购电制法律问题研究 浅论排污权交易制度水资源使用权及其制度构建 财产权的环境保护功能研究 论我国水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实现论我国水权交易法律制度的构建 循环经济法制相关问题研究环境风险评价法律制度研究 完善我国现行《矿产资源法》的思考环境管理体制若干问题探讨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的法律控制研究 论环境法产生及发展的文明与文化背景 我国环境纠纷仲裁制度研究论我国上市公司的环境法律义务 机动车排放的法律控制研究 我国自然资源行政许可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中国水库大坝安全法规框架研究论环境行政执法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制度研究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法律制度研究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关系

内容摘要: 可持续发展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思想理论成果,已被世界各国的政府和学界所认可。它不仅是一种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而且也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哲学。(注:方民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行为规范[j]。浙江社会科学,1998(3)。)它以空前的力量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在法学领域,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原则、一种理念在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法中得到了一定体现。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经济哲学对经济法有何影响?本文试图就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关系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可持续发展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思想理论成果,已被世界各国的政府和学界所认可。它不仅是一种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而且也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哲学。(注:方民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行为规范[j]。浙江社会科学,1998(3)。)它以空前的力量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在法学领域,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原则、一种理念在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法中得到了一定体现。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经济哲学对经济法有何影响?本文试图就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关系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可持续发展的提法始于本世纪70年代。这一概念从提出发展到今天,其涵义已远远超出了原有的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协调发展,永续不断。可持续发展要求把发展的负面效应和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地球的资源和环境免遭或少遭破坏,既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子孙安居乐业,继续发展,从而实现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统一。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观、哲学观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长期性、协调性、反波动性等特征。(注:王全兴,樊启荣。可持续发展立法初探[j]。法商研究,199 8(3)。)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经济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首先,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强调经济、人口、社会、科技、环境、资源的协调一致,共同发展。从空间上看,可持续发展是各地区、全国乃至全球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是全社会范围内,各阶层、各集团、各单位都增进利益的共同发展。“整体本位论”作为经济法的哲学基础,以社会整体为其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整体的共同利益为最高利益,个体利益为次,客观地反映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要求,其目的也在于实现社会整体控制与协调发展。 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法的调控、规制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在总体上对国民经济运行协调和控制,以及在具体方面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限制和引导的统一过程。 民法以个人权利为本位,而个人权利本位以自然权利理论为其哲学基础,它有利于保证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以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个个体得到充分发展,在民法看来,个人利益是社会利益的基础,并组成社会利益。只有充分保证个人利益的最大实现,才可以促成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注:陈云生。权利本位价值模式的历史命运[j]。政法论坛,199 7(3)。) 同民法着眼保护利益最大化的个体利益本位思想相反,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着重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导向,协调个人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实现利益均衡,促进社会共同价值目标。在经济法看来,社会利益是个体利益的整合,不是个体利益的简单相加,社会利益决定个体利益,只有站在共同利益之上,才能协调各层次利益关系,而个体利益至上,必然破坏利益均衡与和谐。所以,经济法所坚持的利益原则是整体利益至上原则,利益均衡原则,保护并限制个人利益原则,保护社会弱者利益原则。(注:何文龙。经济法理念简论[j]。法商研究,1998(3)。)

社会学概论作业1-5

社会学概论作业1-5

2010年社会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 1、“社会”一词源于(A )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2、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D ) A.弗洛伊德 B.莱格 C.米德 D.马斯洛 3、“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B ) A.冲突 B.竞争 C.合作 D.顺应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D ) A.再社会化 B.特殊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5、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B ) A.规模小 B.人际关系密切 C.存在长久 D.综合性功能 6、管理学家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C ) A.泰罗 B.法约尔 C.麦格雷戈 D.梅奥 7、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A )

A.帕森斯 B.斯宾塞 C.库利 D.丁伯根 8、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一个社会学家( C ) A.迪尔凯姆 B.帕森斯 C.韦伯 D.吴文藻 9、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C )A.制度化优先 B.制度化冲突 C.制度化逃避 D.制度化建设 10、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为( B )” A.逃避行为 B.形式主义 C.创新 D.反叛 11、对贫穷的定义更具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 A ) A.经济学定义 B.政治学定义 C.社会文化的定义 D.环境学定义 12、社会保险是(B )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C.社会福利 D.人身、人寿保险 13、“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那种理论的观点。( A )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我国当前的政治生活中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生活集中过多、民主不足的现象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压制民主和侵犯党员和公民权利、践踏民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2)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还不够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还不够高。(3)在惩治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也收到了一些成效,但腐败现象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4)政治生活中出现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民主参与中的不平等、权利参与中的不平等、妇女自身因素导致的不平等和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不平等方面。 10、()认为,城邦一定要使每个公民具有善德,成为“善民”。 A、马格斯 B、亚里士多德 C、恩格斯 D、高尔基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一定要使每个公民具有善德,成为“善民”。人的善德有三个来源:一是天赋,二是习惯,三是理性。在他看来,人虽然没有天赋的美德,但是有一种潜在的倾向善的能力,因为人作为理性的、社会的动物,具有接纳美德的特性和功能,具有追求美德的能力。 二、多选题 1、和谐社会这个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包括()。 A、实践意义 B、理论意义 C、战略意义 D、以上均对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提出和谐社会这个理论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实践意义:解决和应对当前我们面对的各种社会矛盾。第二,理论意义:一方面,从全面建设小康的理论到全面发展的理论,最后演化到和谐社会理论,这是理论的不断深化过程;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理论突破了单纯重视经济指标,逐步重视社会事业和社会发展,最后扩展到重视文化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和谐社会包括了社会责任、社会信任和社会诚信等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三,战略意义:中央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一项政策提出来,不仅对提升国内的经济硬实力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提升国内的软实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适应了全球化趋势下提升国家综合

社会学必备哲学基础

社会学必备哲学基础 有影响的主要是近代西方哲学 哲学的三类问题 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 知识论分为经验论和理性论。 (马克思单列) 主要两大纠结点 经验论 在经验论与理性论(即唯理论)的长期论争中,经验论由盛而衰,理性论有抬头的迹象。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末期,在英美哲学界一直占统治地位的,是由A.孔德开始,由B.A.W.罗素发展起来的分析经验论(见分析哲学)。实用主义以及欧洲大陆的其他一些哲学流派也倾向于经验论。这一时期,理性论仅仅在新经院哲学(见新托马斯主义)中还有点影响。但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 6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结构主义运动,力图恢复理性论在现代哲学中的地位。而对经验论最沉重的打击,是来自心理学方面。蓬勃发展起来的认识心理学派,给理性论提供了反驳经验论的最有力证据。按照认知学的看法,心灵完全不是一块白板,即使最简单的知觉也受认知作用的影响,决不是单纯接受来自外界的刺激。一个意象更是信息储存与检索的复杂操作,经验论者所设想的那种纯粹的经验或观察并不存在,人们在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中,认知的模式或范式起着决定的作用。 科学实在论根据新的物理实验结果对经验论所作的批评,也为理性论的复兴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经验论者不仅忽视了心灵或理性的作用,而且还否认或怀疑外物,即那些不可观察的“理论对象”的存在,并以可观察性作为实在性的标准。大多数科学实在论者反对经验论主张的这种观点,有些实在论者还提出了相反的看法,认为科学哲学中最后的裁判员不是理论,而是实验,不是我们怎样思想,而是我们如何行动。在他们看来,能够产生效果的理论对象,即使本身是不可观察的,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它们是实在的。经验论和理性论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易位,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我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的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面对新的社会面貌,权衡各种社会矛盾而适时提出来的。它的基本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是在不断地解决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中前进的,只有正确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新矛盾,在对立统一规律中综合把握各种因素,权衡各种存在的矛盾,才能促进和谐因素的产生。 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辨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两条最基本的原则。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的辨证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哲学基础。 第二,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总根源,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同性质社会,其基本矛盾就有根本性的区别。在我国,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其他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同时要依靠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改善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这样,才能积极化解存在的矛盾,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各种矛盾不会消失。因此,不能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简单地理解为无差别无矛盾的社会。从哲学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身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因为没有矛盾则无和谐可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其实是立足于现实社会的矛盾,对其内涵的科学把握也同样需要建立在矛盾基础上。从矛盾视角来看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就是不断发现和解决那些不和谐的因素,使得矛盾的双方乃至多方在矛盾运动过程中达到平衡和统一,最终表现为双赢或多赢的动态的和谐状态。 第四,马克思主义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背景及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背景及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的国家法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公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内容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第四条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五条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第七条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十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