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闻捷抒情诗中的叙事性

合集下载

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50-70年代文学)-试卷2

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50-70年代文学)-试卷2

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50-70年代文学)-试卷2(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聂华苓的代表作是 ( )(分数:2.00)A.《与永恒拔河》B.《桑青与桃红》√C.《台北人》D.《胡雪岩》解析:2.《三家巷》的作者是 ( )(分数:2.00)A.欧阳山√B.杨沫C.王愿坚D.陈翔鹤解析:3.以下哪部是陈映真的作品? ( )(分数:2.00)A.《将军族》√B.《城南旧事》C.《雪地上的星星》D.《桑青与桃红》解析:4.以下哪个人物不是出自《红岩》? ( )(分数:2.00)A.许云峰B.江姐C.华子良D.朱老忠√解析:5.林道静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 )(分数:2.00)A.《创业史》B.《青春之歌》√C.《红日》D.《红旗谱》解析:6.20世纪50年代中期“干预生活”文学思潮的代表作是 ( )(分数:2.00)A.《青春万岁》B.《春之声》C.《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D.《活动变人形》解析:7.被称为“诗坛祭酒”的是 ( )(分数:2.00)A.余光中√B.杨牧C.洛夫D.叶维廉解析:8.贺敬之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是 ( ) (分数:2.00)A.《甘蔗林——青纱帐》B.《回延安》√C.《苹果树下》D.《雷锋之歌》解析:9.下列属于冰心的散文集的是 ( )(分数:2.00)A.《樱花赞》√B.《海市》C.《花城》D.《北极星》解析:10.以下属于杨牧的散文集的是 ( )(分数:2.00)A.《掌上雨》B.《年轮》C.《撒哈拉的故事》D.《双城杂笔》√解析:11.下列均属于秦牧的散文集的是 ( )(分数:2.00)A.《星下集》《贝壳集》《潮汐和船》√B.《东风第一枝》《亚洲日出》《海市》C.《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手记》D.《双城杂笔》《藏书家的心事》《另外一种心情》解析:12.《蔡文姬》的作者是 ( )(分数:2.00)A.田汉B.郭沫若√C.曹禺D.丁西林解析:13.“文革”时期影响最大的“地下文学”作品是( ) (分数:2.00)A.《艳阳天》B.《西沙儿女》√C.《第二次握手》D.《金光大道》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2.00)14.下列属于林海音的作品的是( )(分数:2.00)A.《城南旧事》√B.《金鳇鱼的百裥裙》√C.《雪地上的星星》D.《婚姻的故事》√E.《晓云》√解析:15.以下关于杨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著有通讯《红石山》√B.著有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C.著有通讯报告集《鸭绿江南北》D.散文常常从普通劳动者的言行中发掘美质E.有散文集《花城》√解析:16.下列出自《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人物是( ) (分数:2.00)A.林震√B.刘世吾√C.倪吾诚D.林道静E.梁生宝解析:17.以下属于痖弦作品的是( )(分数:2.00)A.《痖弦诗抄》√B.《深渊》√C.《盐》√D.《花季》E.《传说》解析:18.以下属于老舍的作品的是( )(分数:2.00)A.《茶馆》√B.《方珍珠》√C.《西望长安》√D.《龙须沟》√E.《全家福》√解析:19.以下作家作品对应正确的有( )(分数:2.00)A.郭沫若一《蔡文姬》√B.郭沫若一《武则天》√C.田汉一《关汉卿》√D.田汉一《文成公主》√E.老舍一《义和拳》√解析:三、名词解释(总题数:2,分数:4.00)20.“新民歌运动”(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1958年,在毛泽东的号召下,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新民歌运动”,出版了新民歌的选集《红旗歌谣》,涌现了大量的农民诗人和“新民歌”,给诗坛带来了表面繁荣的创作景观。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课后练习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课后练习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一、单项选择题1. 叶绍钧的短篇小说不包括()。

A. 《隔膜》B. 《火灾》C. 《古代英雄的石像》D. 《未厌集》【正确答案】 C2. 叶绍钧善于写下层小市民化的知识分子形象,用冷静批判的笔揭露小市民的精神病态,这方面以()为代表。

A. 《稻草人》B. 《抗争》C. 《夜》D. 《潘先生在难中》【正确答案】 D3. 下列属于叶绍钧的长篇小说的是()。

A. 《线下》B. 《城中》C. 《四三集》D. 《倪焕之》【正确答案】 D4. 中国现代文学第一部现代白话短篇小说集是()。

A. 《马缨花开的时候》B. 《茑萝行》C. 《迟桂花》D. 《沉沦》【正确答案】 D5. 1921年郁达夫在日本期间写的三篇小说()以“创造社丛书”的名义结集出版。

A. 《迟桂花》、《银灰色的死》、《沉沦》B. 《迟桂花》、《银灰色的死》、《南迁》C. 《迟桂花》、《沉沦》、《南迁》D. 《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正确答案】 D6. 《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我”是一名()。

A. 军人B. 车夫C. 工人D. 知识分子7. 中国新诗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是()。

A. 《尝试集》B. 《白话诗八首》C. 《北游及其它》D. 《谈新诗》【正确答案】 A8. 下列诗人中,()是湖畔诗人。

A. 徐志摩B. 闻一多C. 姚梦侃D. 汪静之【正确答案】 D9. 鲁迅称()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A. 郭沫若B. 冯雪峰C. 潘漠华D. 冯至【正确答案】 D10. 1921年()出版诗集代表作《女神》蜚声新诗坛。

A. 徐志摩B. 闻一多C. 郭沫若D. 鲁迅【正确答案】 C11. 闻一多的诗论的核心内容是讲究诗的“三美”,这“三美”是()。

A. 绘画美、建筑美、辞藻美B. 音乐美、建筑美、辞藻美C. 音乐美、绘画美、辞藻美D.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正确答案】 D12. 徐志摩的第一部新诗集是()。

A. 《翡冷翠的一夜》B. 《猛虎集》C. 《志摩的诗》D. 《云游集》13.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周作人最早是作为()出现的。

闻捷的诗歌

闻捷的诗歌

伟的具有史诗性质的作品,格调高昂,语言洗炼,
富于地方特色。长诗共分为三部:《动荡的年代》、
《叛乱的草原》和《觉醒的人们》。其中第一部和
第二部于文革前出版,第三部诗稿于文革中散失。
1965年闻捷调上海作协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受
迫害含冤去世。(戴厚英《诗人之死》)
“生活的赞歌”—《天山牧歌》
1956 年,闻捷出版第一部抒情诗集《天山牧 歌》,收入《吐鲁番情歌》《博斯腾湖畔》《水 兵的心》《果子沟山谣》等组诗,《货郎送来春 天》等九首散歌,和一首叙事诗《哈萨克牧民夜
《天山牧歌》的艺术特色
以带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牧歌形式唱出时代的颂歌。 和谐完整的艺术结构:善于抓住富于地方色彩和生活情趣的画面, 把叙事、抒情、绘景融为一体,创造了诗情画意盎然、情景契合 无间的艺术境界。生动的叙述、热烈的抒情、鲜明的形象和细腻 的心理描写,构成了他清新高雅、含蓄幽默的艺术风格。 细腻微妙的心理描写。尤其是男女青年微妙的爱情心理的描写。
苹果树下那个小伙子, 你不要、不要再唱歌; 姑娘沿着水渠走来了, 年轻的心在胸中跳着。 她的心为什么跳啊? 为什么跳得失去节拍?…… 春天,姑娘在果园劳作, 歌声轻轻从她耳边飘过, 枝头的花苞还没有开放, 小伙子就盼望它早结果。 奇怪的念头姑娘不懂得, 她说:别用歌声打扰我。 小伙子夏天在果园度过, 一边劳动一边把姑娘盯着, 果子才结得葡萄那么大, 小伙子就唱着赶快去采摘。
满腔的心思姑娘猜不着。 她说:"别象影子一样缠着我。 淡红的果子压弯绿枝, 秋天是一个成熟季节, 姑娘整夜整夜地睡不着, 是不是挂念那树好苹果? 这些事小伙子应该明白, 她说:有句话你怎么不说? ……苹果树下那个小伙子, 你不要、不要再唱歌; 姑娘踏着草坪过来了, 她的笑容里藏着什么?…… 说出那句真心的话吧! 种下的爱情已该收获。

1葡萄成熟了

1葡萄成熟了
,小伙子们向姑 娘们弹琴唱歌,表达爱慕之情,希 望得到如成熟的葡萄般甜美的爱情, 而姑娘们却“摘下几串没有熟的葡 萄”,表现了她们交流思想感情的 幽默俏皮。而小伙子们更是善解人 意,“多情的葡萄!她比什么糖果 都甜蜜。”
诗中有叙事,有抒情,人 物形象个性鲜明,诗风俏 丽风趣,画面活泼,有浓 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民 族色彩。
诗人构思匠心独运,其诗 作的独特性体现在“劳动 +爱情”的模式上。
《葡萄成熟了》
闻捷
一、认识作者
闻捷(1923--1971)当代诗人。 原名赵文节,江苏丹徒人。
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边疆 少数民族风情的抒情诗集—— 《天山牧歌》。
闻捷以擅长描绘新疆少数民族 的生活、尤其是维吾尔族青年 男女的爱情生活而著称于世。
马奶子葡萄成熟了, 坠在碧绿的枝叶间, 小伙子们从田里回来了, 姑娘们还劳作在葡萄园。
小伙子们咬着酸葡萄, 心眼里头笑咪咪: “多情的葡萄! 她比什么糖果都甜蜜。”
1952年—1954年 乌鲁木齐-北京
三、主题思想
诗人通过描绘一群活跃在葡萄园 里的青年男女愉快地劳动和嬉戏的 情景,写出了小伙子对爱情的热切 渴望,也写出了姑娘们的聪明机智, 展示了维吾尔族青年男女热情、开 朗、诙谐的民族性格,讴歌了他们 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乐观向上的 精神风貌。
小伙子们并排站在路边, 三弦琴挑逗姑娘心弦, 嘴唇都唱得发干了, 连颗葡萄子也没尝到。
小伙子们伤心又生气, 扭转身又舍不得离去: “悭吝的姑娘啊! 你们的葡萄准是酸的。”
姑娘们会心地笑了, 摘下几串没有熟的葡萄, 放在那排伸长的手掌里, 看看小伙们怎么挑剔……

闻捷诗歌赏析:浓郁生动的民族风情

闻捷诗歌赏析:浓郁生动的民族风情

浓郁生动的民族风情,健康活泼的时代恋曲――《吐鲁番情歌二首》(《《苹果树下》、《葡萄成熟了》》赏析闻捷以擅长描绘新疆少数民族的生活、尤其是维吾尔族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而著称于世,他的爱情诗以其崭新的艺术风貌和富有时代气息的爱情观念而被誉为“新情歌”,这些诗作善于捕捉富有乡土气息和生活趣味的情景、场面,以精巧的构思和热烈的气氛创造了优美的诗歌意境,画面活泼,个性鲜明,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深入细腻。

风格清新秀丽、含蓄幽默,语言简洁明朗,节奏感强,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方色彩。

《吐鲁番情歌》为抒情组诗,1955年3月初载于《人民文学》,组诗包括五首诗:《苹果树下》、《夜莺飞去了》、《葡萄成熟了》、《舞会结束以后》、《种瓜姑娘》,后收入诗人的第一本诗集《天山牧歌》时,增加了《金色的麦田》和《告诉我》两首。

组诗以表现新疆吐鲁番地区青年男女具有时代特点的爱情生活为主要内容,以祖国经济建设和青年人高昂的劳动热情为背景,选取充满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的典型场景,展示新的人物、新的精神面貌,生动地表达了青年一代的爱情与理想,是闻捷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一、《苹果树下》主题思想诗作运用倒叙手法,以一对青年男女爱情结出果实开篇,追叙了他们从春到秋的恋爱过程,细致地描绘了初恋时惶惑而又甜蜜的心境,形象地表现了青年人对爱情的热烈追求,热情歌颂了在共同劳动中建立起来的美好感情。

艺术特点1.诗歌构思新颖别致,诗人十分巧妙地以苹果来比喻爱情,通过苹果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表现了爱情的孕育、发展和成熟,并将劳动和爱情巧妙揉合在一起,使劳动的欢乐和爱情的甜蜜和谐统一,传达出富有时代气息的全新爱情观。

2.诗作重笔描摹人物心理。

诗中对吐鲁番的小伙儿和姑娘追求爱情的那种炽热、天真的心理,进行了细腻逼真、维妙维肖的表现。

通过“枝头的花苞还没开放,小伙子就盼望它早结果”、“别用歌声打扰我”、“别象影子一样缠着我”、“有句话你怎么不说”等诗句,充分展示出小伙子热烈追求的急切心情和姑娘由误解到萌动感情的心理变化过程。

16.闻捷

16.闻捷
闻捷的诗
一:诗人生平及其创作: 闻捷:(1923~1971)当代诗 人。原名赵文节,曾用名巫之 禄。江苏丹徒人。 1955年发表了《吐鲁番情歌》 等诗作,结集为《天山牧歌》 出版,这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 部反映边疆少数民族的抒情诗 集。
在“适应政治需要和吸引读者”的夹缝中 寻找创作道路 最有代表性的组诗《吐鲁番情歌》和《果 子沟山谣》均收入《天山牧歌》。 善于抓住富于地方色彩和生活情趣的画面, 来展示人物的性格。
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与创造新生活的 劳动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诗歌 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首尾呼应。整 首诗歌和谐完整。
3、葡萄成熟了 以葡萄比喻爱情。但是以对立或者矛盾的 关系来构思
“悭吝的姑娘啊,你们的葡萄准是酸的。”
葡萄成熟了
马奶子葡萄成熟了, 坠在碧绿的枝叶间, 小伙子们从田里回来了, 姑娘们还劳作在葡萄园。
三:闻捷诗歌的特色(或者说是成功 之处): 1、“献给新中国和新生活的颂歌” 是闻捷诗歌的主题, 闻捷对于这些微妙复杂的感情的关注 是歌颂新时代、新生人公 安上“闪光点”,把男女之间的爱情与 劳动结合起来。 即与时代的主旋律结合起来。照射出代 的色彩。 这些诗歌曾被高度赞美为“表现了革命 青年的理想高尚情操”等
2、以牧歌的笔调表现了新疆少数民 族人民的生活习俗,特别是他们的 爱情生活,在题材上开拓了一个新 领域。 3、在叙事和抒情中善于通过富有生 活情趣的场面和带有象征意味的现 象来烘托主题。 4、风格单纯、明朗、轻快,具有民 族气息,属于审美范畴。
苹果树下
苹果树下那个小伙子, 你不要、不要再唱歌; 姑娘沿着水渠走来了, 年轻的心在胸中跳着。 她的心为什么跳啊? 为什么跳得失去节拍?…… 春天,姑娘在果园劳作, 歌声轻轻从她耳边飘过, 枝头的花苞还没有开放, 小伙子就盼望它早结果。 奇怪的念头姑娘不懂得, 她说:别用歌声打扰我。

另一种青年精神(评论)——重读闻捷的诗歌

另一种青年精神(评论)——重读闻捷的诗歌

98另一种青年精神——重读闻捷的诗歌时隔多年,重读闻捷的诗歌,我们仍能被一种青春的蓬勃所打动。

中国新诗发展到今天,或许很难再从诗艺的角度探讨那些建国初期一体化表达语境下的诗歌了,但正如闻捷当时的创作就呈现出迥异于李季、阮章竞、李瑛等诗人的风格一样,至今我们也能感受到这种给他带来极大辨识度的气息,而这种气息的核心是一种青年精神。

一如“生活,生活在召唤啊!我漫游沸腾的绿洲和草原”(《天山牧歌》序诗),抑或“苏丽亚伫立的地方,山丹花开得更红更旺……”(《送别》),无论是欢乐还是忧伤,都充满着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

这不仅仅是慷慨激昂的抒情,而更多的是他站在更贴近青年自然属性的角度上确证了另一种精神的存在。

慷慨激昂的抒情,是20世纪50年代诗歌的普遍特征,楼梯体、感叹词的大量运用和雄浑、沸腾场景的密集呈现是当时的时代氛围和文学环境造就的,也是诗人,尤其是青年诗人在个人和祖国的青春时代特有的热情与赤诚。

和大多数作品一样,创作于此间的闻捷诗歌,也始终被一种赤忱的热情所贯穿。

那时他不满三十岁,正值自己的青年时代,在李季的回忆中,1948年前褚云侠(评论)后的闻捷,“总是容光焕发、神采飞扬地,挺起他那宽阔的胸膛,以他特有的男高音,引吭高歌。

他的嗓音那么嘹亮,歌声里饱含着炽热的感情,在习习的晚风里,激荡着延河的微波,叩击着人们的心弦。

”(李季《清凉山的怀念》)但是如果闻捷的诗歌只有这种炽热和激荡,我们可能就很难将它们从类似“我的寸金的时间,我的寸金的热土”这样的句子中区分出来。

相比于政治化的需要和统一抒情模式的收编,闻捷诗歌一进入人们的视野,似乎就有着鲜活的画面感、诙谐的故事性和丰富的细节。

正如《向导》《苹果树下》《夜莺飞去了》《葡萄熟了》等几首诗作一到《人民文学》编辑部,编辑们就惊喜地发现这些诗歌中有着崭新的生活、新颖的构思、鲜活的语言和纯朴的感情。

的确,闻捷的诗歌是具备这样的品质的,而这和他自身的经历以及新闻记者的身份密切相关。

规训中的绽放——闻捷、舒婷爱情诗比较研究_现当代文学论文【精品论文】

规训中的绽放——闻捷、舒婷爱情诗比较研究_现当代文学论文【精品论文】

规训中的绽放——闻捷、舒婷爱情诗比较研究_现当代文学论文规训中的绽放——闻捷、舒婷爱情诗比较研究,摘要:时代规约从来都是文学创作不可绕过的语义场。

闻捷与舒婷的爱情诗在面对着时代规训的困境下,另辟蹊径,戴着镣铐跳舞。

通过个人经历差异对爱情主题的不同理解、情感基调的明朗与表达方式的丰富多样以及叙述角度择取的巧妙与深藏其间的文化色彩,两人的爱情诗歌创作实现了规训中的绽放。

关键词:闻捷舒婷爱情诗时代规训爱情是文学创作中亘古不变的一个主题,不同时期的诗人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对爱情诗歌的选择与创作也有其不同。

闻捷,在“十七年”时期诗歌充满“写实”倾向的诗坛,另辟新径,用“牧歌”的笔调来处理“颂歌”的主题,将劳动与爱情结合在一起,谱写了一曲曲“新生活的赞歌”,使他的爱情诗歌充满“社会色彩”;舒婷,在“文革”结束后的诗歌变革中,以朦胧诗的创作奠定了她在诗坛上的独特地位,尤其是其爱情题材的诗歌创作,通过内心的映照来折射外部世界,探索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抒写个人意识的苏醒,这些努力使她的爱情诗歌充满“人的色彩”。

虽然他们活跃在诗坛的历史时期不同,但他们都选择了一条独特的创作道路,都抒写了社会主义时代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感情,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感人的艺术魅力。

一、时代的印记——诗歌创作的时代规训建国以后,诗坛上诗歌创作的“现代化”成了诗人们的普遍意识。

要求诗和动荡的现实生活建立更直接的关联,在情感和语言上打破“个人”的狭窄范围,探索表达现代经验的有效的诗歌艺术方式,是诗界的主要潮流。

如何突破诗歌狭小的范围,很多诗人从诗歌题材入手,加强了诗歌的“写实性”,加强了诗歌与现代人生存状况的联系与关切。

从“十七年”时期的诗坛创作来看,我们可以得知,整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叙事诗与政治抒情诗的热潮。

主要的代表作家有郭小川、贺敬之、闻捷等。

其中,闻捷的诗歌有其独特的抒写角度。

同样是叙事,他选择了少数民族的异域风情和劳动场面作为叙事对象;同样是抒情,他通过爱情的美好这个侧面来反映出新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歌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闻捷抒情诗中的叙事性
闻捷是我国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生活式的政治抒情诗人,作为一名优美的抒情歌手,50年代初就以诗集《天山牧歌》中健康活泼、富有情趣的情歌,从一个特定的侧面反映了新生活的理想与追求。

他对叙事长诗的繁荣发展也做了贡献。

《复仇的火焰》以广阔的历史背景、复杂的现实斗争、富有色彩的风情民俗的描绘,以及浓重的抒情手法,成为中国新诗史上少有的一个民族翻身觉醒的史诗。

抒情是诗人通过对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深刻感受和激情的抒发来反映现实生活。

它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展示诗人的内心世界,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情感的常用手法。

叙事则是借用人叙事来抒发诗人的情感,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

叙事是表象,抒情往往是上一层次的目的,而造境和表意乃是更上层次的根本目的。

成功的作品中无论叙事还是写景色过程,必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在闻捷的抒情诗中则鲜明地体现了这点。

闻捷的抒情短诗都带有叙事性的特点,这与他曾作过新闻记者的经历分不开。

……闻捷是以“诗人的激情”来写新闻报导的。

在新疆分社工作时,将一些余下没有发表的十分动人的新闻报导,加以改造,重新创作,改写成诗。

闻捷的代表作《天山牧歌》的抒情诗大都有简单的“情节”,作者把生活事件和画面提炼得单纯、和谐,并用优美的笔调描绘了聚居在天山脚下、和硕草原、吐鲁番盆地和博斯腾湖畔的哈萨克、维吾尔、蒙古等民族的生活情景,抒发对于新生活的浓烈情思。

这些抒情诗,深入到兄弟民族青年男女的内心世界,揭示他们因生活剧变而在思想感情中萌发的新的因素:对祖国的忠诚,创造新生活的热望,以及纯真的爱情。

闻捷抒情诗中的叙事因素常常包含了事件的描述或对场面的描绘,对人物心理的细致描绘,对事件的时间顺序呈现运用倒叙、顺叙的手法或设置悬念,使诗中充满叙事性。

如:《苹果树下》。

叙事性,是这首诗作最为显著的特点。

随着季节的轮换,“姑娘”和“小伙子”的爱情故事从春天到秋天在时间中逐步展开,他们的爱情,也正如“苹果”一样,由春天的“花苞还没有开放”而至夏天的“果子才结得葡萄那么大”,终于在秋天走向了成熟——那“淡红的果子压弯了绿枝”。

爱情的萌动与走向成熟、季节的轮换和苹果的生长,几乎是一个平行的过程,这样,两个年轻人的情感生长于亲切甜美的自然之中,诗作对爱情的“叙事”就变得不那么单调而富有生机、饶有情趣,这也是该作艺术构思最为巧妙的方面。

诗作对爱情的“叙事”造成了悬念,“小伙子”的热烈、唐突、执着与憨厚,“姑娘”的纯真、懵懂、气恼、羞涩与后来的相思,以及二者心理与感情活动的富有喜剧性的“错位”,使得全诗笼罩上了一层轻松活泼的喜剧性氛围,从而也反映了当时的新疆各族人民欢快向上的时代精神。

诗作运用倒叙手法,以一对青年男女爱情结出果实开篇,追叙了他们从春到秋的恋爱过程,细致地描绘了初恋时惶惑而又甜蜜的心境,通过“枝头的花苞还没开放,小伙子就盼望它早结果”、“别用歌声打扰我”、“别象影子一样缠着我”、“有句话你怎么不说”等诗句,
充分展示出小伙子热烈追求的急切心情和姑娘由误解到萌动感情的心理变化过程。

又如:《晚归》,在这宁静的九月黄昏/草原上飘荡来一朵白云/那是牧人们归来了/赶着心爱的羊群诗人以抒情的笔触描绘了兴旺的草原一片绚丽的黄昏景色后,接着状写了牧人们无比欢快的心情——牧人们赶着羊群/ 歌抒自己的心情/我们的羊呀合了群/ 我们的人呀齐了心……最后诗人以富有生活情趣的场面作结:牧人们跟着妻子回去了/暮色笼罩住口对青年人/巡夜的老爷爷打趣地问/你们哪天搬进一个帐篷/ 诗人将牧人那种宁静、幸福的心境,将青年那彼此爱慕的心情,全部融入了这一幅幅恬静、幽美、谐和的草原晚景之中。

牧歌情调极浓,仿佛一切都置于和平、恬静的理想乐园之中。

把炽热的感情熔铸在诗人这种特有的细腻传神的心理描绘中,在闻捷的爱情诗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如《赛马》描写的是一对恋人赛马时的情景,生动、真实地传达出了一位热恋中的姑娘的心情:马呵走慢一点/马呵靠扰一点/我心爱的人呵/有许多知心话要谈
对于叙事诗应做到叙事和抒情的结合,这毋庸置疑,但对于纯粹的抒情诗要有叙事的成份,却并非每一位诗人都具有的特色。

在当代很少有人在单纯的抒情诗中夹入叙事的成份,而闻捷那种大量的,写得最为成功的抒情诗里,却往往带着叙事的成份(抒情诗里融入叙事成份在《诗经》中有所体现)。

以闻捷著名的抒情诗《天山牧歌》、《吐鲁番情歌》等组诗来看,差不多每一首抒情诗都有一段小小的故事,情节或生活片段场景。

虽然这种叙事性的抒情短章有时很难严格区分究竟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但闻捷的这种具有强烈的叙事性色彩的抒情诗说明,在诗歌创作中,好的作品叙事与抒情往往是不能严格区分开来的,叙事与抒情的紧密交融往往更能在诗歌创作中处理好“意于称物,文不逮意”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