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LCD背光模组产业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TFT LCD产业现状

TFT LCD产业现状

TFT LCD产业现状tft-lcd产业现状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是有源矩阵类型液晶显示器(activematrixlcd,am-lcd)中的一种。

它具有低功耗、轻薄易用、高亮度、高对比度、高响应速度、无辐射、无闪烁、适用范围宽、生产成品率高、易于集成化和更新换代等特点,目前已成为平板显示产业的主流技术之一。

小到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电子表,大到平板电视、各种尺寸的显示器,都在大量采用tft-lcd屏。

tft-lcd的主要原材料包含液晶、玻璃基板、背光模组、彩色滤光片、偏光片、驱动电路、化学气体与材料、外框、各类薄膜及其他材料。

其中,液晶、玻璃基板、滤光片、偏光片等关键原材料主要掌控在日本、韩国、德国、美国企业手中。

我国台湾地区生产了全球50%以上的大尺寸tft-lcd驱动ic,PCB了全球80%以上的大尺寸tft-lcd驱动ic,并且就是背光模组的关键产地。

主流的tft面板有a-si(amorphoussilicon,非晶硅)tft技术和ltps(lowtemperaturepoly-silicon,低温多晶硅)tft技术。

其中大部分采用a-sitft制造技术,一些小尺寸产品采用ltps技术。

ltpstft与a-sitft相比能够提供更亮、更精细的画面,并且更轻薄、更省电。

目前,液晶显示已经占有了平板表明市场的主导地位,为同时实现响应速度更慢、分辨率更高、色彩更多样、尺寸更大的显示屏,企业和研究机构仍在不断研发代莱技术,存有特定光电性质的无机、有机膜材料,用作液晶分子价值观念的高分子材料,以及背光led等新材料。

(2)我国tft-lcd产业发展现状1998年从日本引入第一条1代生产线掀开了我国tft-lcd产业的发展历史,2021年随着京东方全面收购韩国现代电子的液晶业务,我国tft-lcd产业发展也步入快车道,各地生产线项目纷纷上马,至目前为止已经初具规模,构成了为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产业基地;以合肥、南京、苏州和昆山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产业基地;以深圳、广州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表明产业基地;以成都为核心的西部产业基地。

2023年背光模组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背光模组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背光模组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背光模组是指应用在各种显示器件上的一种装置,它能够提供背光照明,使得显示器能够在暗环境中显示图像和文字。

背光模组广泛应用于液晶电视、电脑显示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电子设备中。

背光模组行业市场分析现状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一、市场规模:目前,全球背光模组市场规模庞大,年产值超过500亿美元。

背光模组行业在电子显示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尤其是随着电子产品需求的逐渐增加,背光模组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二、产业结构:背光模组行业的竞争格局主要由几家全球知名企业主导,如三星、LG Display、AU Optronics等。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能力和市场渠道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另外,一些小规模的背光模组企业也在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技术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背光模组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LED背光模组已经成为主流技术,取代了传统的CCFL背光模组。

LED背光模组具有高亮度、低功耗、寿命长等优势,逐渐成为电子显示器件的首选。

四、应用领域:背光模组广泛应用于液晶电视、电脑显示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电子设备中。

随着消费电子市场的不断扩大,背光模组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同时,一些新兴应用领域,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也为背光模组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五、市场竞争:背光模组行业竞争激烈,主要体现在产品价格、技术创新和市场份额等方面。

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性能和推出差异化产品等方式来争夺市场份额。

同时,市场需求的变化,如对显示效果、能耗和环境友好性要求的提高等,也对背光模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背光模组行业市场规模庞大且有望继续扩大,技术不断发展,应用领域广泛且不断拓展,市场竞争激烈。

对于背光模组企业来说,关键在于加强技术研发能力,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立足并取得长期发展。

2023年背光源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背光源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背光源行业市场调查报告背光源是一种用于照明和显示领域的光源,在许多电子设备,如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中被广泛使用。

背光源的市场规模庞大,竞争激烈。

本报告将对背光源行业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发展和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市场现状目前,全球背光源市场规模达到数百亿美元,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背光源市场。

背光源市场需求主要来自消费电子、汽车、医疗设备和户外广告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背光源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二、竞争格局背光源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全球范围内有许多背光源制造商,其中包括大型跨国公司和中小型企业。

大型跨国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实力,能够进行全球化的研发和生产,并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提高竞争优势。

中小型企业则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灵活的市场反应能力来竞争。

此外,市场对环保和节能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背光源制造商需要与此保持一致。

三、发展和趋势背光源行业正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

随着新一代显示技术的出现,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微型发光二极管(LED)等,背光源市场将面临一定的冲击。

然而,由于这些新技术仍面临一些技术和成本方面的限制,背光源仍然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同时,由于人们对照明和显示质量的需求不断增加,背光源行业也在不断提高产品的亮度、色彩还原度和能效。

另外,环保和节能成为背光源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近年来,各国政府对能源消耗的限制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加强,背光源制造商需要积极应对,减少产品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背光源行业市场规模巨大,竞争激烈。

发展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环保节能将是背光源制造商未来的发展方向。

同时,不断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显示和照明的需求也是关键。

2024年TFT-LCD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TFT-LCD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TFT-LCD市场规模分析引言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TFT-LCD)是一种使用薄膜晶体管作为电流开关的液晶显示器技术。

TFT-LCD具有高分辨率、色彩表现力强、视角宽广等特点,已成为目前主流的显示技术之一。

本文将对TFT-LCD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市场概况TFT-LCD市场规模是指特定时期内,全球TFT-LCD产业的总产值。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TFT-LCD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该市场的增长主要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1.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的增长:随着人们对高质量显示的需求增加,TFT-LCD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中的应用不断扩大,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2.工业领域对显示技术的需求:TFT-LCD在工业自动化、医疗器械、车载显示等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对市场规模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市场分析地域分布TFT-LCD市场的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日本和韩国这三个国家。

这些地区拥有完善的TFT-LCD生产链条和技术积累,并且享受有利政策支持,成为全球TFT-LCD产业的核心地区。

此外,北美和欧洲地区也在逐步加大对TFT-LCD产业的投资。

应用领域TFT-LCD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以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规模最大。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更新速度快,带动了TFT-LCD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

同时,工业领域对显示技术的需求也在增加,尤其是工业自动化和车载显示领域。

竞争格局TFT-LCD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激烈,主要由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垄断。

这些企业拥有领先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同时,新兴的TFT-LCD企业也在不断涌现,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势不断挑战传统巨头的地位。

市场前景TFT-LCD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2024年背光源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背光源市场前景分析

背光源市场前景分析1. 前言背光源作为现代显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手机、平板电脑、汽车显示屏等各个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发展,背光源市场呈现出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技术趋势以及市场驱动因素等方面分析背光源市场的前景。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背光源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据预测,未来几年内,背光源市场将持续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

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对背光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特别是随着5G网络的普及,消费者对高清显示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将进一步推动背光源市场的发展。

•汽车电子市场的崛起:近年来,汽车电子市场迅速崛起,车载显示屏和仪表盘等产品对背光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随着车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背光源市场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

•医疗设备市场的增长: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医疗设备市场也在迅速扩大。

背光源作为医疗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受益于医疗行业的发展。

3. 技术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背光源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演进。

以下是背光源市场的一些主要技术趋势:•LED背光源的普及:由于其低功耗、长寿命和高亮度等优势,LED背光源在背光源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LED背光源的价格不断下降,进一步推动了其在市场中的普及。

•OLED背光源的兴起:随着OLED技术的不断发展,OLED背光源逐渐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与传统的LED背光源相比,OLED背光源具有更高的对比度和更广的色域,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环保节能技术的应用:在背光源市场中,环保节能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例如,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背光源的动力供应,既降低了能源消耗,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 市场驱动因素除了技术趋势外,背光源市场的发展还受到其他市场驱动因素的影响:•人们对高品质显示的需求:随着人们对高清显示的需求不断增加,对背光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023年TFT-LCD面板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TFT-LCD面板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TFT-LCD面板行业市场调查报告TFT-LCD面板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在各种显示设备中的一种技术,它具有优秀的显示效果、高刷新率、低功耗等优点,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TFT-LCD面板行业市场进行调查分析。

一、行业概述TFT-LCD面板行业是一个快速成长的行业,随着消费电子市场的快速发展,TFT-LCD面板需求不断增加。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TFT-LCD面板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000亿美元。

二、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1. 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增加: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上升,这直接带动了TFT-LCD面板的需求增长。

2. 尺寸逐渐扩大:随着消费者对大屏幕显示设备的需求增加,TFT-LCD面板的尺寸也在不断扩大,从最初的10寸到目前的65寸以上。

3. 高分辨率与高刷新率:消费者对显示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TFT-LCD面板行业不断推出高分辨率和高刷新率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4. 低功耗和环保性能: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TFT-LCD面板行业致力于提高产品的能源效率和环保性能,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三、市场竞争情况TFT-LCD面板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鸿海、三星、LG Display等大型面板制造商。

这些公司在技术研发、产能规模、生产效率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并以较低价格占据市场份额。

四、市场前景展望TFT-LCD面板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几年内有望持续增长。

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折叠屏等新兴技术的应用,TFT-LCD面板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TFT-LCD面板将更加薄、轻、柔性,能够应用于更多种类的设备中。

综上所述,TFT-LCD面板行业市场发展迅速,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未来几年内,TFT-LCD面板行业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并持续推出更高品质、更高性能的产品,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

中国液晶面板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报告

中国液晶面板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报告

中国液晶面板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报告在CRT时代,中国没有生产显示设备的能力,彩电基本全靠进口,显示器与投影机也是如此,当年很多人靠贩卖彩电与投影机发了家,就是由于这些产品被国外技术垄断,因此在中国的售价非常的高,因此在国内的总代与分代理拿货转手,就能够有很好的日子过。

过渡了液晶时代之后,这种局面开始进展变化,国内的显示企业开始多了起来,随着外资与国内的不断合作,与国企企业不断的技术攻关,液晶产业开始在国内遍地开花,特别是进入2010以后,国内的液晶面板生产线逐步多了起来。

中国的显示产业正在壮大,但是也有很多的隐忧。

首先国内的面板生产线尽管多,但是配套的上游企业却呈现严重的不配套局面。

液晶面板中需要用到的偏光片,液晶材料,与各类模组,基本上国内都不能生产,全部需要依靠进口。

目前液晶面板上游配套企业80%都是国外企业,在上游依然受制于人,会有很多的隐忧,采购成本的不确定,投资风险加大等等,都是不能忽视的问题,配套上游企业的建立,继续全行业的努力。

除了上游企业的不足,目前中国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投资规模过大,仅仅在2014年到2016年之间,国内新加面板生产线就达到10多条。

我们明白建立一条成熟的面板生产线,需要的投资是非常大的,举例说明,建设一条8.5代线的面板生产线,就需要大约250亿人民币的投入,知名的面板企业短期的投入常常达到上千亿元,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假如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很可能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因此中国的面板企业在未来有很大的风险。

在技术,中国面板企业有很多需要进步的地方。

如今液晶电视的进展遭遇了很大的阻力,传统的产品卖不上价格,液晶面板的采购价格也是一直在下滑,因此超前的面板企业都在想新的办法。

比如LGD就一直在积极的研发OLED面板,其与液晶技术不一致,不需要背光,是次时代的技术,三星也是在审时度势,在4K与量子点技术方面积极的布局,而日系的企业更是将小屏高分市场,当成了救命草,试图在手机面板市场杀出一条路。

2024年中国液晶显示模组市场分析报告-市场发展现状与发展动向前瞻

2024年中国液晶显示模组市场分析报告-市场发展现状与发展动向前瞻

2024年中国液晶显示模组市场分析报告一、市场发展现状随着电子产品快速普及和技术的进步,液晶显示模组市场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和消费市场,液晶显示模组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1.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液晶显示模组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5%。

其中,手机液晶显示模组市场是主要推动力,其市场规模占据了液晶显示模组市场销售额的60%以上。

此外,电视、电脑、平板等终端产品的液晶显示模组市场也呈现增长态势。

2.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液晶显示模组市场发展离不开技术的不断创新。

近年来,全球液晶显示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高清、超高清、曲面等先进技术使得液晶显示模组更加具有竞争力。

此外,光学技术的应用也为液晶显示模组提供了更好的显示效果和用户体验。

3.电子产品消费升级拉动市场需求中国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不断升级,对高质量、高性能的液晶显示模组有着更高的要求。

此外,家电以及汽车等行业对液晶显示模组的应用也不断扩大,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1.高分辨率和高刷新率是发展趋势随着消费者对画质要求的提升,高分辨率和高刷新率已经成为液晶显示模组市场的发展趋势。

越来越多的手机、电视等终端产品开始采用2K、4K等超高清分辨率,同时增加刷新率以提供更精细、流畅的画面。

2.细分市场迅速发展液晶显示模组市场细分领域也迅速发展,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可穿戴设备等。

虚拟现实市场的兴起,对高清、低延迟、高刷新率等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液晶显示模组市场在这一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直观、交互性是未来趋势液晶显示模组市场的未来趋势将朝着更加直观和交互性的方向发展。

触摸屏、手势控制等新的交互方式将成为液晶显示模组的主流发展方向。

此外,柔性显示技术的应用也将进一步增加产品的灵活性和可塑性。

4.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是必然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液晶显示模组市场的必然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oYoung 公司去年在辽宁沈阳连接器厂建构的 TFT-LCD 用背光模组生产线,月产 50 万个小型背光模组,供应 SONY 等业者。为满足三星电子等客户的需求,决定将沈阳厂 的产品线扩大到笔记型计算机用及显示器用背光模组。
DSLCD 基于主要客户——三星电子将在近期启用江苏苏州模组组装厂,决定在 2003 年年底,在中国大陆设厂生产 TFT-LCD 用LCD 在江苏苏州吴江兴建的 LCD 背光模组厂泰山光电已于 2003 年 4 月完工,
将自本月开始月产 8 万个背光模组。该公司表示,吴江厂具备 4 条生产线,可月产 14 万块 17 英寸显示器用 LCD 背光模组。泰山光电计划在 2003 年年底前追加兴建 4 条生产线,以 藉此将 LCD 背光模组月产能扩大到 30 万个。未来吴江厂生产的产品除将供应三星电子与 LG..Philips LCD 外,并将积极争取于中国大陆设厂的日本与台湾业者的订单。
表一:全球背光模组零组件主要供应商及 2002 年市场占有率
棱镜片 3M(80%)
日东电工(20%) 三菱 (占有率极低)
导光板 旭化成(35%) 三菱镙萦(25%) Kuraray(18%)
冷阴极管 Harison(42%) Sankan(22%) West(15%)
扩散板 惠和(48%)
Tsujiden(30%) SKC(20%)
除台湾、韩国企业进入背光模组领域外,中国大陆企业也有进入,2002 年 3 月,京东 方科技集团股份公司与日本茶谷株式会社在苏州成立了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 小型信息终端及汽车导航仪用背光源、笔记本电脑用及显示器用背光源、大型电视用背光源。 在此之前的 2001 年,京东方与日本大和建立北京京东方大和光电子有限公司,大和公司主 要生产背光模组用的 CCFL 灯管,但是规模不大。其它进入背光模组领域的中国大陆企业还 有一些,不过目前普遍规模不大。
资料来源:工研院经资中心 2002/10
由于下游 LCD 业者在近几年内均将积极扩产,势必增加对背光模组的需求,因此背 光模组仍将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根据工研院经资中心(IEK)资料,2003 年全球大型 LCD 背光模组产值将比 2002 年增长 23%,达 26.19 亿美元,并将逐年增加,到 2006 年产值将 达到 37.26 亿美元。背光模组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很低,又是朝阳产业,因此大批厂家投身 背光模组组装行业。
Nano Hitec 正积极促进与 BOE-Hydis 同步进驻中国大陆市场的方案。目前除着手促进 有关供应部分背光模组零件及移转相关生产技术给京东方(BOE)集团旗下 BOE-OT 的方 案外,并与 BOE-Hydis 协商有关于将在明年竣工的中国大陆 TFT-LCD 厂内,建构背光模组 生产设施的方案。
奇美
50
25
友达
冠鑫光电 江苏苏州 1,200 2002/Q4
DM
瀚宇
60
10
友达
辅祥光电 江苏吴江 1,200 2002/Q4
DM
华映
80
30
友达
瑞仪光电 江苏苏州
1,200 2003/Q2 NB、DM
华映
100
50
泰山光电 广东东莞 1,000 2003/Q4 NB、DM 三星
60
40
宝桥电子 广东东莞 1,000 2003/Q4 DM、LCD TV 奇美
为了进一步了解背光模组产业的状况,以下分别就背光模组的产品特点、市场供需情 形及国内产业动向等一一加以探讨。
一、背光模组的产品特点 1. 客制化程度高 由于面板产品种类繁多且功能各异,大尺寸的应用市场有液晶显示器、笔记型计算机、 液晶电视等;小尺寸应用则主要在便携式电子产品,如手表、移动电话、数码相机等,而依 产品应用领域的不同,所需背光模组之规格亦不相同,大尺寸背光模组如用于桌上型计算机 的显示器需要高亮度、寿命长、广视角,笔记型计算机则要轻薄、省电,液晶电视需要大面 积、亮度高、反应速度快等特性;小尺寸背光模组则以轻薄、省电、低价为诉求,可见产品 客制化的比例相当高,加上背光模组必须搭配面板机种而设计,对于面板厂商的依存度颇高。 因此,背光模组厂商的生存之道除能灵活满足下游面板客户需求外,设计能力的提升亦为重 要因素。 2. 劳力密集之人工组装业务 背光模组的生产制程主要分为产品设计及组装两大步骤,设计阶段为产品量产前皆需 经客户认证的部分,包含光学、模具及结构等,投入量产后则以组装制程最为繁琐,由于无 法自动化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组装与品管工作,通常一条 12 人的生产线,一天仅能 组装出约 500 片背光模组,且技术人员的养成需经数月的训练,在人工比例高的情况下, 生产经验的累积与作业流程的规范等管理能力,才是衡量背光模组生产厂商竞争力高低的关
三、背光模组价格逐步走低 由于投入背光模组之厂商愈来愈多,且原材料的供应仅限于少数日、美厂商,利润空 间自然被压缩,再加上杀价竞争的影响下,对于背光模组价格可说是雪上加霜,只是由于背 光模组的原材料成本比重偏高且客户来源相对稳定,整体来看,产品价格下跌幅度仍比其它 零组件如彩色滤光片及 LCD 驱动 IC 等为低,根据 MIC 估计,至 2003 年第四季每片 15 英 寸背光模组价格为 20.6 美元,比 2002 年第一季的 25 美元下滑约 17%。
五、随液晶模组厂在中国大陆设厂形成趋势 以生产制程来看,背光模组可视为组装产业,属于劳力密集及作业流程管理要求较高 的产业,因此中国大陆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降低成本及全球化布局的考虑下,LCD 厂商前往大陆设厂已成为趋势。目前已有友 达、华映及瀚宇彩晶等多家后段液晶模组厂在中国大陆建厂量产,就连目前 LCD 面板市场 占有率第一的韩国三星电子(Samsung) 也正评估在大陆苏州设立模组厂的可行性。由于 背光模组厂与液晶模组(LCM)厂关系密切,且背光模组的生产流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 在 LCM 厂大陆设厂后,台湾背光模组厂商为稳住客源,并看好大陆低廉的人工成本,包括 瑞仪、中强光电、科桥、和立联合及寰宇等,也纷纷跟进前来大陆投资。
40
10
大亿科技 江苏无锡
-
-
-
-
-
10
资料来源:中国液晶产业年度研究报告(2003-2004)
韩国厂商方面,继 LG.Philips LCD 于 2003 年 5 月启用江苏南京 TFT-LCD 后段模组厂 后,三星电子也在 2003 年 7 月启用江苏苏州模组组装厂。据此,为应对 LG.Philips LCD 与 三星电子等业者的背光模组需求,目前包括 Taesan LCD、WooYoung、DSLCD、Nano Hitec 与喜星精密等韩国相关背光模组业者,都积极扩充其中国大陆厂的产能,或着手在中国大陆 设厂。业者分析指出,就长期而言,在中国大陆设厂生产背光模组,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六、TN/STN 用背光模组领域 中国大陆 TN/STN 用背光模组厂家非常分散。比较大的有三家,分别是东莞先益、深 圳伟志、深圳帝光。 先益成立于 1979 年,工厂面积 30000 平方米,从业人数 1350 人。主要生产 LED 背光 板、红外线二极管、CCFL 等,其中,背光板的生产能力达到 100 万/月,2002 年营业额达 2000 万美元。 伟志公司 1985 年 7 月成立于香港﹐并于 1988 年 5 月在中国大陆成立了伟志电子(深 圳)有限公司。系港商独资企业,公司致力于背光源﹑发光二极管﹑汽车尾灯器配件﹑数码 管﹑数码显示模组﹑LED 和 LCD 显示模组等系列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及销售。 帝光电子公司于 1994 年成立,主要从事 LCD 光源研发与生产。1996 年,帝光公司跟 美国一家公司在深圳成立合资企业,通过合资来充实企业资本。 帝光公司现有注塑模具、 配料、丝印、固晶焊线和装配五个车间,流水装配线八条,万级超净流水线六条,月生产能 力为 30 万片。
图2:15 英寸背光模组价格趋势
27 单位:美元
26 25
25
23.9 23.8
24
23
22
21.7 21.5 21.4 21
21
20.6
20 1Q'02 2Q'02 3Q'02 4Q'02 1Q'03 2Q'03 3Q'03 4Q'03
资料来源:MIC,FPDisplay整理,2003/4
四、内制式生产型态逐渐形成 由于背光模组生产线与 LCD 面板厂的 LCM 生产线的依存度相当高,因此有所谓的 内制式(In House)营运模式产生,即是由面板厂提供无尘室,(以一条可生产 5 万片的背 光模组生产线为例,需要约 200 ㎡大的无尘室),由背光模组厂商进入生产,可以节省运输 费用及包装成本,对面板厂商及背光模组厂商来说,如此可以创造双赢的局面,此外,由于 各家面板厂规格不一,若与一特定面板厂合作,背光模组厂商的出货量较易获得保障,但相 对地背光模组厂商就得付出议价空间变小及客户拓展不易的风险。
中国大陆 TFT-LCD 背光模组厂商概况
地点
投资额 投产 (万美元) 日期
产品应 用领域
主要 计划月产 初始产量 客户 量(万片) (万片)
广桥电子 江苏吴江
-
2002/Q3 NB、DM 华映
50
10
苏州福华 江苏苏州 1,000
-
NB、DM 华映
100
-
友达
灿宇光学 江苏苏州
-
2002/Q4
DM
中国大陆 LCD 背光模组产业发展现状
背光模组为 LCD 面板发光显示的来源,为仅次于彩色滤光片的 LCD 面板第二大关 键零组件。因为 LCD 本身不会发光,故需要背光模组提供光源。背光灯模组主要包括三部 分,分别是光源、导光板、光学膜。光源就是 CCFL 灯管。导光板的作用是将线光源雾化成 面光源。光学膜的主要作用是凝聚光线,提高亮度。其中光学膜最昂贵,占到背光模组成本 的 44%,导光板占 16%,灯管占 12%,其它如灯罩,外框等占 28%。目前背光模组的关键 零组件及原材料来源均掌握在日、美少数厂商的手上,大陆背光模组厂商在材料的掌握及议 价能力上相对较弱,基本处于背光产业链的下游,从事组装业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