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使用教材
教育哲学课程说明

推荐阅读
教育哲学著作 郝文武《教育哲学》《教育哲学研究》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 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 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精神与教育》 周浩波《教育哲学》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规训与教化》 张楚廷《教育哲学》 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 舒志定《教育哲学》 于建福《孔子的中庸教育哲学》 陈建华《基础教育哲学》 诺丁斯《教育哲学》奥兹门、克莱维尔《教育的哲学基础》 斯普林格《脑中之轮——教育哲学导论》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 贾馥茗《教育的本质》
建议思考的问题
反思 建构 合理性 主体间指导学习 师生主体间性 有效教学方式 平等与效率动态统一的教育公平
1、反思 孙正聿著,哲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郝文武.作为反思教育思想前提的教育哲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8 ,(4). 埃德加·莫兰著,《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赵汀阳著,赵汀阳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建构 郝文武.从本体存在到本质生成的教育建构论[J].教育研究,2004, (2). 石中英.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J].教育研究, 2004,(1). 3、合理性 欧阳康.合理性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1(4)。 陈嘉映著,哲学科学常识,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课程愿景
课程研习理念
注重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和读书方法的分享 指定“微”阅读著作和论文 体验论文写作方法和过程(找感觉,三个月左右) 小组合作或个人自主学习和探究
两次作业
一篇文献综述:介绍、比较并评述三本教育哲学著作,或 者针对教育哲学中的某个具体问题介绍并评述至少十篇核 心期刊以上的教育哲学论文 一篇研习论文:围绕一个教育哲学问题进行初步的论文写 作训练,经历选题、查找资料、拟定大纲、汇报和修改大 纲、撰写初稿、修改初稿、形成比较成熟的论文的过程。
教育哲学参考书目

教育哲学参考书目《教育哲学》张楚庭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前言第一章从哪里开始考察教育第一节教育中有多少问第二节什么是最重要的第三节教育曾经怎样被考察着第四节从什么视角观察第五节“教育就是教育”第二章人是什么第一节教育的第一问第二节谁提出了第一问第三节反身性第四节我与我第五节人有没有本质第六节自增性第七节语言与人第八节“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第九节人被考察得怎样了第三章关系中的人第一节关于关系第二节时代与人的关系第三节关系与人的存在第四节人创造了关系第五节关系给人带来了什么第六节人怎样变小,怎样变大第七节人与个人第八节主客体关系第九节关系是可以改变的第四章人发展什么第一节关于功利第二节教育服务与服务教育第三节美育的功能第四节语言教育第五节发展人的可发展性第六节可发展性探询第七节更是一种权利第八节作为目的与作为条件第九节发展着走向全面第十节发展与解放第十一节关于全面的“全”第十二节实质是个性发展第五章教育特性第一节教育成为教育第二节在泛化中窄化第三节教育的权利第四节教育对象性的失落第五节教育的反身性第六节“灵魂工程师”论第七节受教育目的第八节教育目的链第九节教育的自我觉醒第十节作为检讨者的教育第六章教育公理第一节规律问题第二节自然哲学是一切?第三节人的意识与教育规律第四节规律不可改变吗第五节改变,还是违反第六节教育的保守性第七节教育的超越性第八节“适应论”评析第九节两种极端第七章自由教育第一节人与自由第二节人文知识的命运第三节知识的性质第四节知识权利第五节自由教育的命运第六节学校是什么第七节象牙塔与故纸堆第八章教育社会性问题第一节辩证法存在于历史之中第二节人的社会关系第三节个性与社会性第四节教育的性质第五节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第六节应然的命令与实然的命题第七节教育何以善待社会第八节社会以何善待教育结束语《教育哲学》郝文武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版目录绪论从本体存在到本质生成的教育建构论第一编教育哲学总论第一章教育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教育哲学的产生和形成第二节教育哲学体系的特点第三节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第二章教育哲学的反思及其对象和任务第一节反思:教育哲学的方法第二节教育思想:教育哲学反思的对象第三节前提反思:教育哲学的任务第三章从教育哲学看教育学的科学化和合理性第一节教育学科学化与合理性的过程第二节教育学科学化与合理性的实质第三节教育学科学化与合理性的方法第四节教育学科学化与合理性的本原和标准第二编教育生成论第四章教育本体论第一节哲学本体论第二节教育本体论第三节教育本体论与人性论第五章教育主体论第一节主体、本体、实体与客体第二节主体性及其理解的发展第三节教育主体的认识和形成第六章教育价值论第一节教育价值的本质第二节教育事实判断与教育价值判断第三节教育价值的分类和系统整合第四节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第七章教育本质论第一节教育本质的结构和生成第二节教育首先是一种学习第三节现代教育是主体间的指导学习第四节现代学校教育是主体间的系统指导学习第八章教育规律论第一节教育规律的生成规律第二节教育规律的语言表述第三节教育规律的逻辑分类第三编教学实践论第九章课程知识论第一节课程知识的本质第二节课程知识的类型及其合理性建构规律第三节课程分化和综合的辩证法第十章课程教学论第一节自然主义课程教学论第二节唯人主义和技术理性课程教学论第三节实用主义课程教学论第四节当代课程教学论的新发展第四编教育理想论第十一章教育目的论第一节人的全面发展的永恒理想第二节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第三节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第四节全人教育与素质教育第五节创新教育的本质与实施第十二章人文教育论第一节人文精神与民主科学精神第二节当代人文精神的特点第三节当代人文精神的形成和教育第十三章教育公平论第一节公平、平等和效率第二节教育平等和效率统一的教育公平第三节教育公平的实现主要参考文献后记《教育的哲学基础(第七版)》奥兹门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版本书是在美国使用时间最长、再版次数最多的教育哲学教材之一。
《教育哲学》教学大纲

《教育哲学》教学大纲第一章掌握教育哲学的定义,尤其是教育哲学的新定义;掌握教育哲学的价值;了解学习教育哲学的意义。
第一节教育哲学的定义一、我国教育哲学家的定义二、国外教育哲学家的定义三、教育哲学的新定义第二节教育哲学的价值一、教育哲学的价值危机二、重估教育哲学的价值第三节教育哲学的学习与研究一、对社会和人生问题高度关注二、不断挖掘教育生活的经验三、不断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四、努力学习教育哲学名著五、从事教育哲学的研究第二章教育哲学简史了解中国教育哲学的历史,掌握当前我国教育哲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英国、美国教育哲学的历史。
第一节中国教育哲学的历史一、解放前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二、解放后中国教育哲学的取消与重建三、当前我国教育哲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节英国教育哲学的历史一、20世纪40年代之前:规范教育哲学二、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末:分析教育哲学三、20世纪80年代之后:可能的公共教育哲学第三节美国教育哲学的历史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教育哲学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教育哲学三、第二次世纪大战后的美国教育哲学四、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教育哲学的新发展第三章人生与教育掌握人的存在与教育,重点掌握人的形象与教育,了解人的境界与教育,掌握人生的境界与教育。
第一节人的存在与教育一、人作为人的存在特征二、人作为人的存在问题三、人的存在问题与教育第二节人的形象与教育一、教育知识传统中人的形象二、教育知识传统中人的形象的批判三、重塑教育知识中人的形象第三节人的境界与教育一、中国历史上的几种人生境界学说二、西方历史上的几种人生境界学说三、人生的境界与教育第四章知识与课程掌握知识与人生的关系,了解知识的性质与课程,掌握知识的类型与课程。
第一节知识与人生一、什么是知识二、知识与人生三、人生与课程第二节知识的性质与课程一、知识性质与课程的一般关系二、现代知识的性质与现代课程三、后现代知识的性质与后现代课程第三节知识的类型与课程一、自然知识与自然课程二、社会知识与社会课程三、人文知识与人文课程第五章理性与教学了解理性与人生,掌握理性与教学,掌握理性的教化。
教育哲学使用教材

教育哲学使用教材第一篇:教育哲学使用教材教育哲学使用教材: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教育哲学参考文献:1.周浩波,《教育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王坤庆,《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引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4.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5.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6.[英]怀特著,李永宏译《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7.孙正聿《哲学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8.金生鈜,《教育哲学是实践哲学》,《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9.黄济,《关于教育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1年第2期10.陈迺臣.教育哲学导论:人文:民主与教育.台北:心理出版社.2001年11.[英]索尔蒂斯著,闵家胤译.《论教育哲学的前景》,《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12.John S Brubacher(布鲁巴克)原著,赵一苇译:《现代教育哲学》,正中书局1979年10月台六版13.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14.陆有铨著:《躁动的百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15.单中惠主编:《西方教育思想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16.张唤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7.(德)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上海:三联书店,199118.崔相录:《二十世纪西方教育哲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
19.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涵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2.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涂艳国,《走向自由——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4.马凤歧.自由与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5.于伟.现代性与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6.张楚廷.教育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7.[俄]别尔嘉耶夫著,徐黎明译,《人的奴役与自由》,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28.[法]勒格夫著,张弘译,《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商务印书馆,199929.[美]罗尔斯著,何怀宏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0.[美]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31.[英]罗素著,李国山译,《自由之路》,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32.[法]萨特著,周熙良译,《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33.[美]弗洛姆著,陈学明译,《逃避自由》,工人出版社,198734.[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5.[英]哈耶克著,杨玉生译,《自由宪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6.[美]华勒斯坦等著,刘健芝编译,《学科·知识·权力》,三联书店,1999 34 Joel Spring, Wheels in Head: Educational Philosophies of Authority, Freedom, and Culture from Socrates to Human Rights, Mcgraw-Hill Companies,Inc.199935.Rosenkranz,J.K.F.,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Pvi,Trans,ByA.C.Brachett,New York and London,D.Appleton and Company,198636.Popper,K.Objective Knowledge:An Evolutionary Approach,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37.Freire,F.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197038.Peters,R.S.ed.,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第二篇:教育哲学教育哲学名词解释1、什么是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名词解释)2、后现代主义及其教育3、广域生存和局域生存(名词解释)4、教育哲学的实践意义和价值型5、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永恒主义教育哲学、改造主义教育哲学、要素主义教育哲学、再生产理论、抵制理论、博雅教育问题1、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形成背景2、墨子人文主义观点3、什么是墨子的强说之教4、墨子非月非命教育哲学思想第三篇:教育哲学教育公正教育公正与教育公平教育公正是针对社会任何成员而言所反映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特别是依据个体所扮演的角色、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而涉及的教育资源通过教育制度适度调节的分配表现出既合理又公平的价值取向。
《教育哲学》深度教案

《教育哲学》深度教案一、课程简介《教育哲学》是教育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及其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思想体系,提升对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考能力,培养具有批判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教育工作者。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掌握教育哲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观点。
3. 提升对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考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具有哲学素养的教育工作者。
三、教学内容1. 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功能等。
2. 教育哲学的基本理论:教育的人本论、社会功能论、文化传承论等。
3. 教育哲学的主要观点:自由教育、全人教育、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等。
4. 教育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教育改革、教育政策、教育评价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观点。
2. 案例分析:分析教育实践中的哲学问题,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教育哲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
4. 论文撰写:撰写教育哲学论文,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比30%。
2. 案例分析报告:占比30%。
3. 论文撰写:占比4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教育哲学导论》,作者:张华。
2. 参考书目: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哲学大纲》、《教育哲学新编》等。
3. 网络资源:教育哲学相关论文、研究报告、新闻资讯等。
七、课程安排1. 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2课时)2. 教育哲学的基本理论(4课时)3. 教育哲学的主要观点(4课时)4. 教育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4课时)5. 案例分析(2课时)6. 小组讨论(2课时)7. 论文撰写与点评(4课时)八、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课前预习,熟悉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观点。
2. 注重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
教育哲学推荐书目

教育哲学推荐书目先整理了这些基础性的读物,你看看是不是有帮助教育哲学方向的阅读书目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黄先生的这本著作集中讨论了古今中外教育哲学讨论的几大议题,尤其对于了解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以及教育哲学相关议题的发展历程会大有帮助,在附录中补充的教育目的的论述和主要的教育哲学著作,更是为后人进入这个领域,发展这个领域的相关讨论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
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3这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教育哲学思潮,内容翔实,语言朴实,内容全面,对进步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改造主义、新行为主义、存在主义、分析教育哲学、当代西方“新马克思主义”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它和一般的教育思潮介绍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加注重某一思潮兴起和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脉络,特别是对思想来源、流派特征、社会影响及局限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和分析。
不仅保持了系统的教育哲学论述风格的清晰性,而且在论述的语言上也是娓娓道来,能够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石老师的这本书拓宽了人们对教育哲学的理解,将教育哲学生活化,并把理性、自由、民主等价值带到了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当中,其中也深入地结合了这些议题与教育的相关之处,对于我们反思日常的教育生活,和占有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具有启发意义。
同时,该书对英美教育哲学发展历程的分析,也教育哲学工作者指明了道路。
陈有松主编,《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杨之岭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
尽管该书已经出版了二十余年,但是其中收录的论文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独特的价值,有助于初学者对西方教育哲学研究有个大致的印象。
选用的论文经得起反复的阅读,它们包括:教育哲学引论(哲学与教育、传统的教育哲学、当代的教育理论、存在主义、分析哲学)、哲学与教育、西方教育哲学近二十五年发展趋势、如何评价杜威、分析的教育哲学:历史的观点、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的理论与实践、教育哲学(辞目释义),并且附有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英美教育哲学主要参考书目。
郑毓信著 数学教育哲学

郑毓信著数学教育哲学
1、郑毓信著,数学教育哲学,即《数学教育哲学》是2001年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郑毓信。
2、《数学教育哲学》是“数学·哲学·文化·教育系列”中的第一部。
本书代表了建立数学教育哲学系统理论的一个自觉努力,即是希望能从哲学高度为数学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基础.对于数学教育以下三个基本问题的深入分析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什么是数学?为什么要进行数学教育?应当如何去进行数学教育?另外,相对于具体的知识内容而言,本书又突出强调了观念的转变:这首先是指数学观的革命,即由静态的、绝对主义的、机械反映论的数学观向动态的、辩证的、模式论的数学观的转变,其次则是指数学教学思想的根本性变革,即不应将数学学习看成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社会建构过程。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教师用书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教师用书《生活与哲学》教师用书前言一、如何定位《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这门课是一门什么样的课?这本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在这门课和这本书中,我们要告诉学生什么?这是首先要明确的。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课程的基本性质就是: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为他们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
这门课要讲的不是一般的哲学,不能把它讲成哲学概论,也不能用其他哲学派别来冲击和淡化这门课的主题,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这门课程的主题和任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
当然,不能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
讲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到整个人类哲学发展的长河中予以考察,让学生在与中西哲学的对比中,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现实力量。
我们常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了以往哲学思想的优秀成果,这不是一句空话。
应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与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上。
教材力图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建构,通过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所未有的科学真理性和指导人民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比如说,哲学是怎样起源的,这原本是一个哲学味道颇浓的话题。
我们把这一问题放到了“生活处处有哲学”这一框中。
通过对案例、情境和问题的思考,引出结论:哲学源于人们的实践和在实践中对世界的思考。
只要是正常的人,他就有生活和实践,就会思考,因而就会不自觉地与哲学发生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哲学家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我们在“专家点评”栏目中,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供给了学生。
这师徒二人认为哲学起源于“惊讶”、“惊异”、“迷惑”,这对不对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比,谁更高明呢?当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因为“惊讶”、“惊异”、“迷惑”等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是怎样产生的?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哲学使用教材: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教育哲学参考文献:
1.周浩波,《教育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王坤庆,《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引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
4.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
5.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6.[英]怀特著,李永宏译《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
7.孙正聿《哲学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8.金生鈜,《教育哲学是实践哲学》,《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
9.黄济,《关于教育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1年第2期
10.陈迺臣.教育哲学导论:人文:民主与教育.台北:心理出版社.2001年
11.[英]索尔蒂斯著,闵家胤译.《论教育哲学的前景》,《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
12.John S Brubacher(布鲁巴克)原著,赵一苇译:《现代教育哲学》,正中书局1979年10月台六版
13.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14.陆有铨著:《躁动的百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15.单中惠主编:《西方教育思想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16.张唤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17. (德)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上海:三联书店,1991
18.崔相录:《二十世纪西方教育哲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
19.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涵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2.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3.涂艳国,《走向自由——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4.马凤歧.自由与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5.于伟.现代性与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6.张楚廷.教育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7.[俄]别尔嘉耶夫著,徐黎明译,《人的奴役与自由》,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28.[法]勒格夫著,张弘译,《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商务印书馆,1999
29.[美]罗尔斯著,何怀宏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0.[美]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
31.[英]罗素著,李国山译,《自由之路》,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32.[法]萨特著,周熙良译,《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33.[美]弗洛姆著,陈学明译,《逃避自由》,工人出版社,1987
34.[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5.[英]哈耶克著,杨玉生译,《自由宪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6. [美]华勒斯坦等著,刘健芝编译,《学科·知识·权力》,三联书店,1999
34 Joel Spring, Wheels in Head: Educational Philosophies of Authority, Freedom, and Culture from Socrates to Human Rights, Mcgraw-Hill Companies,Inc.1999
35.Rosenkranz,J.K.F.,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Pvi,Trans,By
A.C.Brachett,New York and London,D.Appleton and Company,1986
36.Popper,K.Objective Knowledge:An Evolutionary Approach,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37.Freire,F.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1970
38.Peters,R.S.ed.,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