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社会控制系统
浅析控制论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浅析控制论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摘要:自控制论诞生以来,其思想和方法已经渗透到了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利用控制论的思想完善各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具体细节,提高了效率和风险的可控性。
本文通过分析控制论思想在网络舆论、教学过程等方面的简单应用,描述了控制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和过程,为进一步理解控制论思想的精髓提供了现实依据。
关键词:控制论;舆论传播;教学过程;现实依据1.控制论的诞生与基本思想1948年维纳发表《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一书,标志着控制论思想的诞生。
1954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出版专著――《工程控制论》,这本书以系统为对象,以火箭为应用背景谈自动控制,系统地揭示了控制论对自动化、航空、航天、电子通讯等科学技术的意义和影响,充分体现并拓展了维纳《控制论》的思想,是继该书之后,对控制与制导方面进行创造性论述的又一经典专著。
《工程控制论》出版是控制论思想从自然科学领域拓展到系统科学范畴。
自然科学是从物质在时空中运动的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的。
而工程控制论要研究的并不是物质运动本身,而是研究代表物质运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即这些关系的系统性质。
控制论是研究多种系统的调节以及控制规律的学科,主要应用领域从原先的自动控制、计算机科学、通讯技术、神经生理学、数理逻辑等演化到科学研究的多方领域。
在控制论中,以“改善”某个或者某些接受控制的对象的发展或功能为目标,要求捕获而且运用信息,通过这种信息来选出能作用于该对象的原理,就被称为“控制”。
控制论阐释了,所有控制系统的共同基本特征是信息变换程序和反馈理论,优化控制以及信息加工被称为控制论的重要核心点,控制论的明显特征就是运用系统功能方法。
控制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通讯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科学、神经生理学、行为科学、统计力学、数理逻辑等多样化科技理论成果相互渗透形成的结果。
控制以信息为基础,所有的信息传递最终都实现控制,最后任何控制又都通过信息反馈来完成。
控制理论的应用方向有什么?

控制理论是一门研究如何设计和实现系统控制的学科。
它的应用方向非常广泛,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能源管理、环境保护等。
控制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控制理论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准确的监测和控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在化工生产中,通过控制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制造业中,控制理论可以用于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实现高精度的加工和装配。
在电力系统中,控制理论可以用于实现电力的稳定供应和节能减排。
交通运输领域也是控制理论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控制信号灯、交通信号、车辆行驶速度等参数,可以优化交通流量,减少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控制理论还可以用于设计自动驾驶系统,实现车辆的自主导航和智能控制,提高交通安全和效率。
在航空航天领域,控制理论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航空器和航天器的飞行控制需要高精度和高可靠性,控制理论可以帮助设计和实现这些控制系统。
例如,自动驾驶飞机需要通过控制算法来实现自主起降、巡航和降落。
航天器的姿态控制也需要控制理论的支持,以确保航天器在太空中的稳定和精确控制。
能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控制理论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方法。
通过对能源系统进行建模和控制,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
控制理论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通过对环境参数的监测和控制,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控制理论的应用方向非常广泛,涵盖了各个领域。
通过控制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控制理论的发展也为各个领域的创新和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推动力量。
控制理论的应用方向涵盖了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航空航天、能源管理、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
通过控制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控制系统理论与应用

控制系统理论与应用控制系统理论是一门研究控制对象的数量、质量、时间、状态等方面,通过对自然界的研究、对产品的仿真制造等方式,来在不同的状态下实现对控制对象的控制。
控制系统又是一个可应用于生产过程、设备维护、环境治理、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军事技术等领域的技术。
在控制系统理论和应用方面,近年来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控制系统理论。
1.控制理论控制系统的理论研究是控制技术的核心部分。
控制理论主要研究等级控制、自适应控制、智能控制、模糊控制等方面,控制器的设计以及功能实现也是该领域的重点。
其中,等级控制是使用简单的控制方法所需的一种基本理论,智能控制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控制方法,它自动返回、用于设定预测和自学习。
2.控制对象控制对象是受控制的对象,是进入控制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金融、信息等系统,包括温度、湿度、液面、流量等物理量,飞机、火箭等航空器,化工生产设备、制造设备等工业控制对象,人体、动物等生物体系,经济和金融等等。
3.传感器传感器是控制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它可以实现对被控制对象的检测。
传感器通过对被控对象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传回控制器进行处理,通过处理实现了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传感器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电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电位计、磁性传感器等。
4.控制器控制器是控制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控制系统的核心。
控制器常见的有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空间滤波器、神经网络控制器和自适应控制器。
PID控制器(比例、积分、微分)是一种基础的控制器,它通过对被控物体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相应的控制量,调节被控物体的状态。
模糊控制器则是在PID控制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控制器,其工作原理是基于对人类数学模糊规则的分析和处理,现在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
5.应用领域控制系统理论和应用已应用到各行各业,例如航空、汽车、火车、轮船等运输工具,控制系统可以控制其速度、转向等动力与马达的设定,保证车辆的稳定性、安全性;环境治理可以利用控制系统来监测环境的污染情况,通过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对环境进行处理和改善。
控制原理的日常应用有哪些

控制原理的日常应用有哪些1. 家庭智能化系统•照明控制:通过智能开关或灯光传感器,实现自动控制家庭照明系统,使其根据环境亮度自动调节灯光亮度。
•温度控制:智能温控器可以通过测量室内温度,并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来控制空调或加热系统的工作状态。
•家电控制: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通过手机或语音控制家中的电视、音响、冰箱等家电设备的开启、关闭、调节等功能。
2. 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控制•生产线控制: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控制原理应用包括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原材料的输送、工艺参数的监测和调节,以及产品的自动分拣和包装。
•控制系统优化:通过控制原理中的反馈和调节机制,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实现最佳工艺参数的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智能仓储系统:利用控制原理实现仓储设备的自动化控制,通过自动化堆垛机和输送系统,实现货物的自动分配和存储,提高仓储效率。
3. 交通运输系统•交通信号灯控制:通过交通信号灯的控制,实现交通流量的合理分配和交通事故的减少。
控制原理的应用使得交通信号灯根据实时交通状况进行调节,保证各个方向的车辆能够顺利通行。
•自动驾驶系统:利用控制原理和传感器技术,实现汽车的自动驾驶控制。
通过感知周围环境的传感器,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车辆和障碍物的位置、速度等信息,并做出相应的控制动作。
•交通流量控制:在城市交通管理中,控制原理可以应用于交通流量控制系统,通过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和道路状况,调节信号灯的控制时间,优化交通流畅度和车辆通行效率。
4. 消防安全控制系统•烟雾报警系统:利用烟雾传感器和控制原理,实现对室内烟雾的检测和报警。
当传感器检测到室内烟雾浓度超过阈值时,控制系统会触发报警器进行报警。
•消防喷淋控制:消防安全控制系统利用控制原理,监测室内的温度和烟雾浓度,当发生火灾时,自动控制喷淋系统喷洒灭火剂,以控制火势。
•灭火气体控制:某些特殊场所,如计算机机房、文物展览馆等,使用灭火气体进行灭火。
控制理论和系统工程在自动控制领域中的应用

控制理论和系统工程在自动控制领域中的应用自动控制是一门涵盖控制理论和系统工程的交叉学科,其应用领域广泛。
从家庭电器到工业生产,从交通系统到航空航天,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
控制理论和系统工程在自动控制领域的应用,不仅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发展,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控制理论和系统工程在自动控制领域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一、控制理论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的理论基础,其主要目标是设计和分析系统的行为以实现所需的性能。
在自动控制领域中,控制理论主要应用于系统建模、控制器设计和性能评估等方面。
首先,系统建模是控制理论在自动控制中的重要应用。
通过对实际系统进行建模,可以将其抽象为数学模型。
控制理论提供了一系列模型描述方法,例如传递函数、状态空间等。
这些模型描述了系统的动态行为,为后续的控制器设计提供了基础。
其次,控制器设计是控制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分析和运用控制理论,可以设计出适应不同系统需求的控制器。
常见的控制器包括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自适应控制器等。
这些控制器根据系统的特性和性能要求,调节输入信号以实现期望的输出。
最后,性能评估是控制理论在自动控制中的关键应用之一。
通过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可以优化系统的设计和参数调整。
控制理论提供了一系列性能评估指标,例如稳定性、鲁棒性、跟踪性能、抗干扰性能等,以确保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正常运行和保持所需的性能水平。
二、系统工程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系统工程是一种综合性的工程方法论,它通过系统论和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复杂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和优化。
在自动控制领域中,系统工程主要应用于系统设计、分析和优化等方面。
首先,系统设计是系统工程在自动控制中的重要应用。
通过系统工程的方法,可以将问题抽象为系统,并利用系统论进行建模和分析。
系统设计包括功能需求分析、系统结构设计、界面设计等,以确保自动控制系统满足用户需求和技术要求。
工程学中的控制理论及其现代应用

工程学中的控制理论及其现代应用工程学是一门既有理论也有实践的学科,其中控制理论是关键的部分。
控制理论在工程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使得工程师们能够设计和构建各种复杂的控制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应用于汽车,飞机,船只,机器人等等领域。
控制理论也在许多现代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自动化,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
控制理论是研究如何控制一个系统并使其按照预定的目标运行的学科。
控制系统的目标是通过调节输出来保持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例如,汽车的巡航控制系统会监测车速计和加速度计的数值,并通过调整油门使车速保持在预定的速度范围内。
这种控制系统被称为反馈控制系统,因为它通过反馈检测到的系统状态来调整系统输出。
控制理论的核心是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为控制系统提供了处理从传感器中获得的反馈信息和生成控制信号所需的数学工具。
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通常是从传感器中获取的,其中包括标准的电气或机械信号。
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是用来操纵要控制的系统的,例如调节引擎气门或转动机器人关节的电动机。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控制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从自动驾驶汽车到空调控制系统。
近年来,自动驾驶汽车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力。
一般来说,自动驾驶汽车需要使用多个传感器来实时检测交通状况和道路状况,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车辆的速度和方向。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控制系统,它需要可靠的软件和硬件,以及高精度的图像和传感器。
现代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也需要大量的控制理论知识。
这些技术利用大量数据来构建性能优异的预测和决策模型。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理论的目标是确定如何最大化系统性能并达到最优解。
例如,在自然语言处理中,控制理论可以帮助确定最佳的文本分类和语音识别算法,以及如何在声音和图像信号处理方面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总之,控制理论是工程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是设计和开发各种工程领域所需的控制系统所必需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控制理论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为各种传感器、控制器和计算机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更为高精准、智能的支持。
《生活中的控制系统》 讲义

《生活中的控制系统》讲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控制系统无处不在。
从简单的家用电器到复杂的交通系统,从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设备到医疗领域的精密仪器,控制系统都在默默地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提高效率、保障安全。
一、什么是控制系统要理解生活中的控制系统,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可以被简单地定义为:通过对输入信号的处理和决策,产生输出信号来控制某个对象或过程,使其按照预定的目标或规律运行的系统。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家里的空调就是一个控制系统。
当我们设定了一个期望的室内温度后,空调内部的传感器会检测当前室内的温度,并将这个温度信息作为输入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会根据设定温度和实际温度的差异,来决定是启动制冷还是制热,以及制冷或制热的强度,从而改变空调的输出,最终使室内温度达到我们设定的目标。
二、生活中常见的控制系统1、家用电器中的控制系统除了上面提到的空调,其他家用电器如冰箱、洗衣机、电饭煲等也都采用了控制系统。
冰箱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电路来维持内部的低温环境,确保食物的新鲜度。
当冰箱内的温度升高超过设定值时,制冷系统会启动工作,降低温度;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制冷系统则会停止工作,以节约能源。
洗衣机能够根据我们选择的洗涤模式、衣物重量等因素,自动控制洗涤时间、水位、转速等参数,实现高效的洗涤过程。
电饭煲可以根据我们设定的烹饪模式和时间,精确控制加热功率和时间,煮出美味的米饭。
2、交通系统中的控制系统在交通领域,控制系统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交通信号灯就是一种常见的控制系统,它通过对不同方向车辆和行人的流量进行监测,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切换信号灯的颜色,以保障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高速公路上的测速和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车辆的行驶速度,并对超速车辆进行抓拍和处罚,从而规范驾驶员的行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地铁和高铁的运行也依赖于复杂的控制系统,包括列车的自动驾驶、速度控制、站点停靠等,以确保列车的安全、准点运行。
自动控制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自动控制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概述自动控制原理是指通过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等组成的系统实现对某个过程或系统的控制,并自动调节其运行状态以达到预定的目标。
自动控制原理是现代工程技术中的基础理论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家居、交通、医疗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自动控制原理在生活中的几个常见应用。
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家居系统是一种通过自动控制原理实现对家庭设备和环境的智能管理的系统。
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等,并通过控制器分析和处理这些数据,再通过执行机构控制空调、照明、安防等设备的运行状态。
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根据居住者的需求自动调节家庭环境,提高生活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智能家居系统具有以下特点:•节能环保:通过自动控制原理,可以根据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参数来合理控制家庭设备的运行,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的目的。
•安全可靠:智能家居系统可以监控家庭的安全状态,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家庭成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便捷舒适: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居住者可以远程控制家庭设备,实现远程开关、定时开关等功能,使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
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一种通过自动控制原理对交通流进行智能管理的系统。
通过传感器获取交通流量、车速等信息,并通过控制器对交通信号灯、路面指示器等进行控制,以最优的方式引导交通流动。
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缓解交通拥堵等问题。
智能交通系统具有以下特点:•路况预测:通过分析历史交通数据和实时交通信息,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预测未来的交通流量和路况,提前做出相应的交通调整,减少交通拥堵。
•信号优化:通过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和车速等信息,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根据交通状况智能地调整信号灯的时长,以提高交通效率,并减少行车时间。
•事故预警:通过传感器监测道路上的车辆和行人等,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及时发现交通事故的发生,并迅速采取措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和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社会控制系统
摘要:在工程上为了对某个机械系统进行控制常常会对其建立模型,然后利用一些控制算法对其进行控制,从而使输出跟随输入。
而对于社会管理来说,我们可以把社会看成是一个大的系统,各种政策法令便是控制算法,对社会进行控制,从而使社会和谐。
本文将先介绍控制论的基本定义以及常用的控制算法,接着介绍控制论在生活中的应用,最后介绍对社会这个大系统的控制模型的建立即各种政策法令。
关键词:控制论,机械系统,社会系统,政策,法令,道德
1、概述
控制系统的基本思想是根据误差来调控被控系统,从而消除误差。
在我们生活中控制理论随处可见,它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如空调,空调会根据室内的温度来实时调控温度,当室内的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时,空调便会开启,通过压缩机来制冷,使得温度降低,当室内的温度与设定的温度相同时,或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时,空调便会停止工作,这样既能节能减排,又可以实时的监控室内的温度,使人们处于一个较舒适的温度下。
类似于这样的例子很多,本文将会在第三部分进行介绍。
而当把社会比作一个大的控制系统时,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建模,然后按照控制论的思想对其进行反馈控制,即根据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即社会的实际状况与我
们期望的状况之间的差别,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律以及运用道德来对其进行调整,从而消除差别,实现我们希望的社会状况。
典型的例子如房地产的调控便是如此。
房子作为人们日常社会的必需品,是每个家庭所必不可少的东西,然后,如今的房子却成了最最奢侈的奢侈品,它的价格已经完完全全超出了人们所能接受的范围,特别是对于一个刚毕业的普通大学生来说,买房子已经成为了遥不可及的梦。
由于房价的过快增长已经引发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急需解决,房子的价格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这个系统的误差已经大到了不可不调整的地步了,此时便需要政府出面来对其进行调控,使得房子的价格回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于是乎近年来政府相继出台了许许多多的政策来调控房价,这些政策便像是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算法,本文将会在第四部分阐述社会系统中的控制算法。
2、机械控制理论
2.1 机械控制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发展
机械控制理论是在产业革命的背景下,在生产和军事需求的刺激下,自动控制、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相互交叉发展的产物。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科学家维纳在研究火炮的自动控制时把火炮自动打飞机的动作与人狩猎的行为做了对比,并且提炼出了控制理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反馈概念。
他提出,准确控制的方法可以把运动的结果所决定的量,作为信息再反馈回控制仪器中,这就是著名的负反馈概念。
维纳等在1943年发表了《行为,目的和目的论》。
同时火炮自动控制的研制获得了成功,这是控制论萌芽的重要实物标志。
1948年,维纳所著《控制论》的出版,标志着这门科学的正式诞生。
[1]
2.2 负反馈系统简介
如图所示,负反馈是指将系统的输出引回来与给定输入相比较,计算出输出与输入的误差,通过控制算法,使控制器的输出作为被控对象的输入,从而使被控对象的误差减小。
图1 控制系统框图
2.3 控制算法
控制算法是一个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有一个好的控制算法才能得到满意的输出。
就像对于社会这个大系统来说只有当政府的政策法令合理,有效,才能使得国家才能兴旺发达,社会和谐,人们安居乐业。
在机械控制理论中常用的控制算法有:PID控制算法、根轨迹控制算法、状态观测器等,最近有新发现了许多中高级的控制算法,比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算法等。
其中PID控制算法应用的十分广泛,是技术最成熟的控制规律。
相当多的工业对象,都利用PID进行控制,并能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在连续模拟式控制系统中,PID控制算法将由计算机软件实现。
由于计算机软件的灵活性,利用计算机实现计算机实现PID控制有许多优点,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使得PID控制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许多的改进。
[2]
PID控制技术是指比例(P)、积分(I)、微分(D)控制。
其中比例环节可以提高系统的快速性,即对外部输入的变化能快速做出反应,得出响应的输出,同时也能起到较小静态误差的作用;积分环节主要用来消除系统的误差,使得系统的输出严格跟随输入;微分环节可以调节系统的动态响应过程,使系统得到良好的动态响应。
对于许多系统来说不需要同时作用比例、积分、微分,常常只作用比例积分环节便能达到理想的性能,对于社会这个大系统来说,各种法律法规政策就类似于PID控制算法,通过各种法律法规以及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2.4 执行器
控制器的输出指令作用于执行器,通过执行器来调节被控系统。
例如如果是一个调速系统,被控对象为某个物体的速度时,执行器就可能是一个电动机,通过电动机的转速调节该物体的速度。
而对于社会这个大系统来说,执行器就是法院,检察院,警察等。
他们根据法律法规去控制人们的行为,对于违法犯罪进行制止,从而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3、闭环控制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
闭环控制系统指有负反馈的控制系统。
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闭环控制系统的应用。
闭环控制的思想很简单,就是根据输出与给定输入的误差来控制系统。
就像人们驾驶车辆一样,人们不是盲目地按照预定不变的模式来操纵车上的驾驶盘,而是发现靠左了,即产生误差啦,人脑就像控制器,做出一个向右转动方向盘的判断,同时通过手这个执行器来控制方向盘这个被控对象向右边做一个修正,反之亦然。
对于社会这个大系统来说,闭环控制的思想就类似于政府对房价的调控,当房价过高时,引起了社会的不稳定,于是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来调控房价,且不管这些“控制算法”的效果怎么样,它的目的还是希望房价回到一个平稳的水平上来,这便体现出了一个闭环控制的思想。
下面介绍几种生活中应用了闭环控制的例子。
3.1 恒温控制系统
对于恒温系统这个例子,实现方法有两种: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
人工控制的恒温控制箱时,人们可以通过调压器改变电阻丝的电流,以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
箱内温度是由温度计测量的,人工调节过程可归结如下:
(1)观测由测量元件(温度计)测出的恒温箱的温度(被控制量)。
(2)将被测温度与要求的温度值(给定值)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的大小和方向。
(3)根据偏差的大小和方向再进行控制。
此时人脑相当于控制器,人手相当于执行器。
当温度过高时就移动调压器滑动端使电流减小,温度降低。
反之使电流变大,温度升高。
对于这个简单的控制形式,如果能找到一个控制器代替人的职能,那么这样一个人调节系统就可以变成自动控制系统了。
此时恒温箱的温度可以由给定的信号电压控制。
当外界因素引起箱内温度变化时,作为测量元件的热电偶,把温度转换成为对应的电压信号。
经电压放大、功率放大后,用以改变电机的转速和方向,并通过传动装置拖动调压器动触头。
当温度偏高时,动触头向着减小电流的方向运动,反之加大电流,直到温度达到给定值为止。
即只有在偏差信号为零时,电机才停转。
这样完成了所要求的控制任务。
而所有这些装置便组成了一个自动控制系统。
3.2 人工胰岛素建模
糖尿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内分泌疾病,其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中国的糖尿病形势十分严峻,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人工胰岛是近20年来临床上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的一种智能胰岛素输注系统。
人工胰岛一经临床应用,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是非常方便有效的。
其主要优点是机体对胰岛素的吸收稳定,使血药浓度趋于平稳,平稳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闭环式人工胰岛,是对普通人工胰岛的重大改进,能够最好的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是控制血糖的最佳手段,是临床中治疗糖尿病的最安全有效便捷的方式。
闭环式人工胰岛系统控制理论模型的建立有利于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更合理的精确的数字化治疗。
同时,采用先进控制技术的闭环式人工胰岛系统在多种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