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为师之道教学文案

孔子的为师之道教学文案
孔子的为师之道教学文案

《孔子的为师之道》

一、孔子的求学事迹

孔子本身是最好的学生,一个人只有先做好的学生,将来才有可能做好的老师。孔子15岁的时候就没有机会上大学了,他就自己找老师,很多地方都有些学者,比如最有名的就是他问礼于老子。老子在周朝担任守藏室之史,也就是说,国家档案图书馆的负责人,这样的工作使老子对古代的学问和古代历史的发展非常了解。了解的时候就看得很透彻,所以他才提出道家的想法。

孔子还学音乐。他学音乐的故事可以说是我们津津乐道的,他找到师襄学习音乐。师襄是古代的乐师,他是一个瞎子,古代人说,瞎子看不到,所以他会注意去听,所以他的音感就比较好,但是也未必如此。但是不管怎么样,孔子向师襄学习演奏音乐,他演奏一首曲子,演奏得很好了,老师都主动给他说你弹得不错了,你可以换一首曲子了,孔子说不行,我只会弹这首曲子的旋律,还没有掌握到他的技巧。老师一听,也有道理,就让他弹。他又弹了好几天,技巧实在是太成熟了,可以表演了,老师说你换一首曲子吧,我教你别的。孔子说不行,我只知道它的技巧还不知道它的心意,老师只好让他继续练习了。到后来,孔子主动说了,我现在知道他的心意了,但是还不够,我还不知道这首曲子所描写的人长什么样子。因为老师是瞎子,也没见过人长什么样子,就有点惊讶了,最后孔子说,我终于知道这个人长什么样子了,这个人长得瘦瘦的,高高的,黑黑的,眼睛望得很远,好像在牧羊一样,除了是周文王,还会是谁呢?老师说这首曲子叫《文王操》,《文王操》就是用曲子来歌颂周文王。老师就避开他的座位,古代的老师坐在东首,东面,学生面向老师,师襄就避开自己的座位向孔子鞠躬,老师立刻发现这个学生是后生可畏。孔子学什么像什么,学到后来,连老师们都认为他可以提早毕业了,他很短的时间就把古代的知识和技能全部学会,并且能够温故而知新,自己担任老师。

二、孔子收徒典故

孔子自己开始了平民教育,希望多教些好学生,有天他走到曲阜附近的街头,看到一个年轻人,一看就有点像不良少年,头上插着公鸡毛,身上披着野猪皮,带把剑,随时都可以和别人决斗,那就是子路。孔子就主动跟他说,你看起来还蛮直爽的,怎么不来跟我学习呢?子路说,何必学习呢?南山有竹,资质非常好,砍下来当箭可以射穿犀牛皮。子路认为自

己就是南山的竹子,天生资质很好。我不用学习,就是一个人才,孔子并未放弃,就对他说,那么你把南山的竹子前面削尖,前面装上箭头,后面插上羽毛,不是可以射得更深吗?子路立刻懂了孔子意思,先天的特长加上后天的磨练,就可以有更杰出的表现。立刻拜师。

但是子路拜师之后,孔子增加了烦恼,这个学生除了所谓的作战,基本的政治之外,对于艺术方面不太有兴趣,孔子教学生是全方位的。子路弹瑟,孔子都听不下去,说怎么会有这种学生呢?我收这种学生真是倒霉,居然讲这样的话,害得门人不敬子路。由这段话知道,门人本来很尊敬子路,一方面他是老大哥,另一方面,他很凶。门人不敬子路,孔子一看,同学之间还是要维持伦理,所以就说子路不错了。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先进》),这就是“登堂入室”的由来。孔子收了子路作学生之后,在很多方面对他不是很满意,但是至少有一点孔子非常开心,觉得自从子路当孔子学生之后,没有人敢公开批评孔子,因为子路非常敬爱老师,谁要批评孔子,子路就过来问你,你说什么?所以孔子教学生的时候能够因材施教,从这个例子看得出来。但是你收了这么多学生,你到底要怎么教,这不是一两个个案就行了,你需要整套理论的。否则的话,你每天应付个别的同学,那是非常辛苦的事。

三、有关“学习”的三个特色

●第一个,学习五经六艺叫做传统。没有人可以离开传统,对于传统,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已经存在了,我们任何人讲一句话,你学中文,他学英文,文字里面就有传统。只有把这些都学会之后,你才能把传统转出新的力量,再面对新的时代的挑战,所以第一个就是要把传统的知识和能力学好。

●第二个,学习思考相配合。

【案例】

我自己在学习儒家的过程,有少数有趣的经验,提醒我要珍惜这个传统。其中之一就是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我在耶鲁大学,同寝室有个日本人,东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因为都是从亚洲去的,放假的时候也没有人找我们,我们当然自己聊天。有一次我们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孔子。他听到孔子居然很兴奋,我觉得很奇怪,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人,听到孔子会很兴奋,我就问他为什么他忽然变得那么开心,他说我知道孔子,我说你知道什么呢?他就讲一句日文,那时候我还没学日文,我听不懂,我说,我们用英文讲得好好的,你怎么突然讲日文呢?他说我在讲孔子的话,我说孔子也不懂日文啊,他就拿一张纸,就老老实实的写上我们的文言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就这句话。所以我每次念到这句话,我就想到我的日本朋友,当时我心里很震撼,好像我们家的宝贝被人家偷走了,我说你怎么会

这句话呢?他就很骄傲的跟我说,他说我们日本人,在中学时代就要背论语,我这一生第一次看到有人公开这样说,居然是以很自豪的神情说,我们中学时代就要背论语。当时,我实在是难以想象,在台湾,他们把论语放在教科书,要考试,只要是要考试,没有人会喜欢。一面念,一面批评。我记得我女儿念高一的时候,开学一个星期给我抱怨说,说那个孟子怎么那么喜欢讲话呢,他一讲话我们就要背了。所以我当时看到一个外国人,对我们的儒家这么珍惜,对孔子这样的推崇,所以我们也要特别珍惜自己的传统。

学习跟思考,要同时注意,学习而不思考,学了半天就忘记了,也不能实践。光思考而不学习也不行,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学习一定要讲究知识的系统,所以学习和思考配合的话,就有一种主观的觉悟。了解了以后,你才愿意去实践,所以学跟思,可以使古人的生活与今天重新结合。

第三个特色,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行为。除了学传统之外,把古代的知识和技能学会,学的时候要去思考,反省之后有一种自觉的觉悟。

孔子教学的时候提到,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

鲁哀公是鲁国的国君,他问孔子,你学生那么多,谁最好学?孔子说只有颜渊,并总结了六个字:不迁怒,不贰过。一个是知,一个是行,一定要配合。很多时候都是不停地迁怒造成很多复杂的情况,而人的过失来自于他的性格。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里仁》)看到一个人的过失就知道他的这一生该往哪里走,所以不要怕看到孩子的过失,孩子如果没有过失,你反而要担心,因为不知道该从何教起,有的孩子看起来好好的,忽然之间就有一种可怕的举动。就是因为你平常没有注意到他有什么过失,他的过失正好显示出来,他的生命有什么特质,你才可以去帮他的忙,所以孔子教学生的时候希望他们把“知”跟“德行”配合。这六个字完全是德行方面的修养,所以作为孔子的学生就一定要记得这些观念,学习的三个重点,这三个掌握住了以后,就看孔子怎么做老师了。

四、孔子为师的独到之处

孔子能够学不厌,教不倦,他本身就是最好的学生,也是最好的老师。活到老,学到老,这些常听的话,在孔子身上完全实践。比如,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三代表多数,在一起走路,一定可以让我效法,怎么做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看到别人有优点,我就跟他学,别人有缺点就要提醒自己不要跟他一样,叫做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要避免跟他一样。

1.孔子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比如孔子有很多学生常常会比来比去。他有两个学生,都是在政治方面有成就的。子路的个性非常的刚健进取,非常的直爽,做事情,该做就做,毫不考虑后果。而冉有就比较内向,很多事情都要想,有点畏缩不前。结果,有一次子路就问他,老师,听到该做的事是否立刻就做?孔子说:不行,有父兄在,有父亲,有哥哥在,听到该做的事不能立刻做,考虑家庭的情况,父亲跟哥哥是不是同意。后来冉有就问:老师,听到该做的事是不是立刻就做?孔子说,立刻就做。旁边有个学生公西华在旁边听,听到过后,该怎么写答案呢?就问孔子说,两位同学问老师,同样的问题,老师的答案正好相反,这怎么回事呢?孔子说,子路的个性太过于胜过别人,就要“由也兼人,故退之”。他说子路个性太强就要让他缓慢一下,至于那个冉有,就是求,他太懦弱了,故进之,就要推他走快一点。(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

学生当然是有他性格上的特质。有的学生像子张,理想很高,叫做过,子夏比较保守,叫做不及。那学生就问他,那子张比较好了,因为他过,孔子说过犹不及,过度和不够都不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如果说过度好的话,每个人都矫枉过正,那也不是办法。如果说不及好的话,每个人都退缩保守,所以过跟不及都不够理想。最好是中庸之道。所以他教学生的时候按照学生各自的条件去设法提出指导。

2.性格各异的四位学生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先进》)

●第一位柴,孔子说柴愚笨,高柴为什么愚笨?因为他是很孝顺的学生。妈妈过世以后,他哭得眼睛流血。所以孔子说这样是愚笨的行为。孝顺归孝顺,身体还是要保重。你还要照顾下一代。所以孔子教学生,孝顺很好,但是任何情感都要“发而皆中节”,不要忘了生命还有其他方面要照顾。

●第二位曾参。“参也鲁”的“鲁”代表他反应比较慢,人比较老实,称为鲁钝,曾参年纪很轻就去上课。聪明的学生,容易有自己的花样,把老师教的那一套都忘记了。越是老实的学生,就把他全部学会,后来传《大学》传《孝经》的,都是曾参。

●第三个由就是子路,是位勇士,喭就是粗野。任何事情都比较大而化之,比较粗糙,这个学生当然有他可爱的地方,孔子到处讲学,很多时候都觉得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来帮助百姓。他也很感叹,他曾经两度想移民,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前面木筏做比喻,后面就是找不到适用的木材,因为一般的木材你无法去度过大海,这样讲的话,就比喻推到比喻,这对子路这个学生来说也是非常的宽容。孔子很有幽默感的,

●第四个叫做子张,子张的特色是特别年轻,在《论语》上场的这些学生里面,最年轻就是子张,曾参比孔子小46岁,子张比孔子小了48岁。但是他虽然年轻但是志气高,年纪小,志气高,就是子张作代表。动不动,我们要好好学习,要好好奋斗,他人又长得高大漂亮,所以同学们都对他不是很满意,他人缘比较差,像这些学生,孔子说,子张,太高傲了。

3.孔子的教学态度

●第一个,深刻了解学生的需求,性格的倾向。

●第二个,给他一个明确的指导。人活在世界上,往往需要几个字做座右铭,你只要有好的老师,因材施教,一点就通。这一生就不会绕圈子,走冤枉路。孔子就是这样的老师。

4.孔子的教学方法:循循善诱

孔子最好的学生颜渊就认为老师做到四个字:循循善诱。循循善诱就是慢慢来,一步步我带你,他说我跟了老师这么久,真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颜渊是一个很好的学生,老师上课的时候说,有问题的请举手,颜渊从来没有问题。孔子对于这种情况不是很满意。他说,颜渊对于我上课教的东西,从来没有违背过我的意思,好像很笨一样。但是下课之后,发现他把老师讲的东西全部消化了。消化了之后实践,并且每天都在进步。

道家的《庄子》里面有一段话,是颜渊描写孔子的。颜渊就说,老师,你慢走,我跟着慢走,你快跑,我跟着快跑,但是你奔逸绝尘,跑到最后,灰尘停下来看不见,因为有灰尘的话还可以跟着跑,但是,灰尘都停下来了,说明孔子跑得太快了,颜渊说我还是跟不上了。“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子罕》)。博代表广博,要我增广见识,用文化,用文学,用文艺。约我以礼,就是要我做人处事要用礼来规范。文让你增广见闻,礼让你的言行合乎礼的规范。

孔子拜七岁神童项橐为师的故事

孔子拜七岁神童项橐为师的故事 项橐(tuó),是中国古代的神童。年仅7岁就当了孔子的老师。《孔子项橐相问书》叙述的就是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有趣故事。孔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一天,他正在坐车赶路,发现有三个小孩正在玩,其中一个小孩用沙土堆成了一座城。这个小孩就是项橐。车被城挡住了,走不了了。可是这个小孩仍然在玩着,兴致勃勃,就象没有看见一样。孔子下车,微笑着说“你怎么不知道车来了要让路呢”项橐这才抬起头来拿起大人的口气说:“从古至今,只听说车要绕城而过,那有城要避开车的道理?”孔子听了非常诧异,小孩如此能言善辩,而且象成年人一样镇定自若。孔子对这个孩子产生了兴趣,决定要考考他,就问道:“你知道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中没有鱼?什么门关不上?什么牛没法生牛犊?什么马不能生马驹?什么 刀上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样的男人没有妻子?什么样的女 人没有丈夫?什么时候白天短?什么时候白天长?什么树不长杈? 什么样的城没有使者?什么人没有孩子?。。。。。。”孔子一口气提了40多个问题。项橐认真听完,不慌不忙地回答:“土山,井水,空门,泥牛,木马,砍刀,萤火,仙人,仙女,冬天,夏天,枯树,空城,小孩。。。”这些问题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家庭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内容广泛,项橐都能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孔子佩服,连说六个“善哉”! 项橐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人们所尊敬的孔子,项橐朝孔子拱拱手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

枝?”孔子听后说:“你真是问得怪,江河湖海,什么水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难于开花。”项橐一听格格直笑,晃着脑袋说:“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孔子叹道:“后生可畏啊!老夫愿拜你为师。” 孔子又说:“我车中有棋,咱们赌一盘吧。”谁知项橐一本正经地拒绝,振振有辞地说:“我不赌博,天子好赌,天下就不能太平,天公也不作美,诸侯好赌,就无心思治理国家;官吏好赌,就会耽误处理文案;农民好赌,就会错过耕种庄稼的好时机,做学问的好赌,就会忘了诗书礼仪,小孩子好赌博,该挨揍。赌博原来是无聊、无用的事,学它做什么?”孔子听了这些话,由赞赏变成了敬佩,他拜项橐为师。七岁的孩子从此名声远扬,而孔子以圣人之身,不耻以孩童为师,其举动也为天下人称赞。

忠恕之道

一、忠恕之道的内在意义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以后,学生们问曾子说:“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忠恕两个字罢了。” 所谓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孔子说是“一”以贯之,而不是“二”以贯之。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己,推己及人。 儒家仁学的“一以贯之”的践行之道即是“忠恕”。“忠”与“恕”实只一道,即二者有着相互补充、相互规定、相互包含的意思,而“恕”更为基本。循此“一以贯之”之道,不仅可以处理好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且“齐家、治国、平天下”亦可从中引申出来。 孔子这一生做人做事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忠恕二字。何为忠?何为恕?宋代朱熹先生解释这两个字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尽自己的心是忠,用自己的心推及他人,就是恕。中心为忠,如心为恕。真正看见自己内心的标准,良知在哪里?是非在哪里?自己心里装着的判断是什么?这是忠。如心,就是将他人之心比如自己心,用自己的心跟他人换位思考,这样,你就变得宽容了。但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得知道,自己的心在哪里?如果我们没有了自己的心,那这个世界上我们可比的标准就太多了。 你看邻居家的生活,是一个可比的标准。广告上的生活,是一个可比的标准。报纸上写的某个家庭的报道,也是一个可比的标准。世界峥嵘万象,纷纷纭纭,但是,自己的心在哪里呢? 其实,每一个人,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要求自己的心灵,永远有定力,对自己保持一个正确的估价,你的忠诚度才能不减,这就是《论语》为什么一直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这个社会上,一天到晚求他人给一个机会,给个岗位,提携一下自己。对这么一个奔忙的人,不是说不对,但是一个根本的出发点,要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二、忠恕之道教会了我们宽容,理解与感恩 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被人误会的时候,总会有怀才不遇的时候,中国历史上,多少文人的感慨,就是生不逢时,没有得遇明君贤主!这个时候,内心是会动摇的,觉得我对自己生命的这份忠诚有人了解吗?我的这份忠诚能够嫁接到社会上进入一个职业岗位吗?这个时候,心是惶惑的。 孔子是怎么做的呢?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自己通过学习,修炼,一切从自己的生命中寻找建立的依据,而不要动不动就抱怨,说这是老天爷不给我机会。动不动就去埋怨,这是别人挡了我的路。我们的心真做到不怨天,不尤人,那是不容易的。也就是说,不要到外在的客观标准上去寻找理由,而在内心建立起来自我估价,这就是一颗心的所在。只有这样的一颗心,真正建立起来了自我的判断,这种忠诚跟着就有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失误和不足的时候,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其实,儒家的经典,就是教给我们,这样一种由自省,认知,这样一个方式,找到生命建立,这样一条可行之路。有很多人知道自己不好,看见自己的过错,但是文过而饰非,所以孔子就感慨,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我们总是觉得看到一件事情自己错了,或者能力不及,追悔,然后就是为自己掩饰,让自己心里好受一点。就说这是一个偶然事故,不自觉地把理由推到别人身上,我们缺少内心自讼的能力。 一个人内心温柔敦厚,有所涵养,保持一种反躬自省的能力,薄责于人。自己的心厚道了,对别人的责怪就少了。这样,就会远离别人的抱怨,自己也不抱怨了,这实际上就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为师之道,端品为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陶行知先生用短短十六个字道出了“师范”二字的真谛。有人说:“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所以‘学高’太重要了。”也有人说:“教师以育人为天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身正’最重要。”但在我看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两者都是身为一个教师不可或缺的。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教学工作。“学高为师”以今天的眼光看来,它不仅要求我们教师有专业的学科知识,过硬的教师技能,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有一颗向上的心。停滞就意味着退步,我们身为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不断的扩大视野,才不至于被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抛在脚后。 但我觉得,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实践能力都有了更高要求的时代,对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创新性有高挑战的时代,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但在学习中知识能力在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会学习的自我提高。教会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学会自我提高的老师才足为人师。这也是我要努力的方向。所以我们自己才要做那个“领跑者”,为学生点一盏明灯。 教授知识是教师教学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教书和育人总是密不可分的,教学生怎样做人,我们老师责无旁贷。 教师不是伟人,更不是圣人,不会从不犯错;教师不是英雄,不能树碑立传;教师不是明星,不能受万人追捧……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却是任何职业无法代替的。孔子曾这样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给我们老师提出了一个要求,师者,应处处为学生这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 《论语子罕》里记载道:“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司马迁赞美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春秋时期,孔子的出现好像中国童年时代启蒙的一道曙光,多么美丽而让人向往。弟子三千,人人敬仰他,这是为人师者的无上荣耀。而孔子正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代表人物,两千多年前,古老的东方巨人就已经告诉我们什么是“师范”。所以只有兼备过人的学识与一课育人的爱心,我们才不负头顶“教师”的名号。

孔子的交友之道

《孔子的交友之道》 一、朋友间的交往——“缘” 说到朋友,每个人都会觉得很温暖,朋友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罗马一位作家西塞罗说过,朋友就像阳光一样,从生活中取消阳光,不堪设想,它有温暖也有光明。人和人相处的缘,可以从三方面来考虑:一方面,缘有长短,有的人缘很长,一辈子的朋友,有些人可能说不定就是一时之间;第二个是缘有深浅,有的缘很深,有的缘很浅;第三个是缘有好坏,叫善缘和恶缘。我们谈到交友从缘来看,是因为命中注定的事通常是在家庭范围内,父母和子女,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关系;在社会上,朋友往往是自己的选择,这种选择通常需要各种条件的配合,缘就是指条件而言,后面的发展就可以从缘有长短,缘有深浅,缘有好坏来看。 二、孔子的交友之道 从《论语·季氏》的几段材料可以看出来:首先孔子的朋友很多,但是他和朋友来往的时候价值观好像有点特别,有这么一句话:“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论语·乡党》)朋友送给我礼物,虽然是车马,古代车马很贵重,只要不是祭祀祖先的肉,我是不会作揖拜谢的,作揖拜谢代表内心和外表是一样的,非常诚恳,送车跟马,我就不拜谢,但是你送我一块祭祀祖先的肉,虽然只有几块钱,但是祭拜过祖先之后,代表你把我当成你家族的朋友,祭拜祖先的时候还想到我这个朋友,就是情意深重,要拜谢。古人有一句话,朋友有通财之谊,从这个情况看孔子交朋友是一种很高贵的情操。另外一句话说,“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病”。(《论语·乡党》)朋友死了,没有人料理丧事,通常这种情况有两个理由,一是家道中落,另外一个是子孙不孝,朋友过世这没有人管,这是很难过的,孔子就说我来负责丧葬,一死一生乃见交情,他不会说太麻烦了,让我来管,不是要花钱花时间力气吗?孔子听到后说,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一个自己的目标,你找到和你自己目标相近或相似的人和你相处,就会感到充实,充满无尽的能量,到任何地方去都不会觉得孤独,所以孔子对于朋友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孔子交朋友,不是每一个都有很深的交情,交朋友第一个要考虑道义,第二个考虑礼仪,要有规范。如果讲道义的话,交朋友还是要考虑志趣的,道义作为我们的目标,志同道合;那么礼仪的话就被规范出来了,比如孔子有一个好朋友,他到卫国就住在蘧伯玉家中,蘧伯玉是卫国的大夫,所以有一次蘧伯玉派一个朋友到鲁国看望孔子,孔子和他见了面就问这位来宾,我那位老朋友如何?这位来宾就用了一句话来回答,蘧老先生想要改善自己的过错,没有办法,怎么办?这个使者走了之后,孔子说,真是一个好的使者,替别人传话的使者。所以他跟蘧伯玉做朋友,两个人通消息的时候说我想改善自己的过错,还没有做到。他的这个朋友每天都在进步,人们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个刮目相看是说感觉到,不断在成长,还有一句类似的话是,三日不读书,便觉得面目可憎,言语乏味。可以看出人只有在不断的求知,不断的修德这两方面改进才能不断的改进生命,而孔子和他的朋友也都可以说是志趣相近。 三、孔子的交友原则 1.志趣相近,理想相同 说到志趣,就是志向跟兴趣,孔子说:“毋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第一》),这个“如”不是比较的意思而是相似的意思,不要交和自己志趣不相似的人,你们的志趣不相似的话,根本不可能来往,比如今天放假我要爬山你要游泳,我要打球你要下棋,不能结合到一起,志趣如果差别远的话。我们都希望交到好朋友,但是老师希望交到好朋友,你自己不能成为好朋友这不是办法,所以我们这样解释是想把它的范围应用的更广一点,志趣相近。 2.真诚相待

孔子的为师之道

《孔子的为师之道》 一、孔子的求学事迹 孔子本身就是最好的学生,一个人只有先做好的学生,将来才有可能做好的老师。孔子15岁的时候就没有机会上大学了,她就自己找老师,很多地方都有些学者,比如最有名的就就是她问礼于老子。老子在周朝担任守藏室之史,也就就是说,国家档案图书馆的负责人,这样的工作使老子对古代的学问与古代历史的发展非常了解。了解的时候就瞧得很透彻,所以她才提出道家的想法。 孔子还学音乐。她学音乐的故事可以说就是我们津津乐道的,她找到师襄学习音乐。师襄就是古代的乐师,她就是一个瞎子,古代人说,瞎子瞧不到,所以她会注意去听,所以她的音感就比较好,但就是也未必如此。但就是不管怎么样,孔子向师襄学习演奏音乐,她演奏一首曲子,演奏得很好了,老师都主动给她说您弹得不错了,您可以换一首曲子了,孔子说不行,我只会弹这首曲子的旋律,还没有掌握到她的技巧。老师一听,也有道理,就让她弹。她又弹了好几天,技巧实在就是太成熟了,可以表演了,老师说您换一首曲子吧,我教您别的。孔子说不行,我只知道它的技巧还不知道它的心意,老师只好让她继续练习了。到后来,孔子主动说了,我现在知道她的心意了,但就是还不够,我还不知道这首曲子所描写的人长什么样子。因为老师就是瞎子,也没见过人长什么样子,就有点惊讶了,最后孔子说,我终于知道这个人长什么样子了,这个人长得瘦瘦的,高高的,黑黑的,眼睛望得很远,好像在牧羊一样,除了就是周文王,还会就是谁呢?老师说这首曲子叫《文王操》,《文王操》就就是用曲子来歌颂周文王。老师就避开她的座位,古代的老师坐在东首,东面,学生面向老师,师襄就避开自己的座位向孔子鞠躬,老师立刻发现这个学生就是后生可畏。孔子学什么像什么,学到后来,连老师们都认为她可以提早毕业了,她很短的时间就把古代的知识与技能全部学会,并且能够温故而知新,自己担任老师。 二、孔子收徒典故 孔子自己开始了平民教育,希望多教些好学生,有天她走到曲阜附近的街头,瞧到一个年轻人,一瞧就有点像不良少年,头上插着公鸡毛,身上披着野猪皮,带把剑,随时都可以与别人决斗,那就就是子路。孔子就主动跟她说,您瞧起来还蛮直爽的,怎么不来跟我学习呢?子路说,何必学习呢?南山有竹,资质非常好,砍下来当箭可以射穿犀牛皮。子路认为自己就就是南山的竹子,天生资质很好。我不用学习,就就是一个人才,孔子并未放弃,就对她说,那么您

浅谈孔子的“忠恕之道”及其在现代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浅谈孔子的“忠恕之道”及其在现代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摘要】“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伦理原理中重要的道德内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行仁之方是重要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律,它所提倡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思维模式和待人方式,对于我国现代道德教育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忠恕之道现代社会道德教育 “忠恕”是儒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贯穿于孔子仁学的方方面面,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丰富的内容。“忠恕之道”作为一种道德原则、道德实践方法,在创造良好社会气氛、协调各阶层关系等方面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今天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忠恕之道”仍是建构共同价值规范的基础,它对充实个体道德精神、提高社会成员道德责任感及对现代道德教育均有积极意义。 一、“忠恕之道”的含义 《论语》记载,孔子对曾子云:“参乎!吾道一以贯之。”门人问曾子何意,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为了正确理解孔子的“忠恕”思想,有必要对作为儒家道德学说重要命题之一的”忠恕之道”的内涵进行考究。 1.“忠”的本体意义 《说文解字》认为“忠,敬也。从心中声”[1];“忠”是形声字,心是形旁,中是声旁。有学者认为“忠是会意字,从中,从心,心在中为忠”[2]。“忠”字在《论语》中共出现18次,分布在15篇中。“对孔子思想里的‘忠’不能就其只言断语,作片面理解和阐释,而要全面加以领会,分析其实质。”[3] 孔子所说的“忠”首先指的是“忠人”。例如《论语》中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孔子认为要使“人忠”必须从自己做起。其次是“忠事”。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论语·公冶长》)孔子赞令尹子“忠于职守”。忠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忠君”。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君主对臣下以礼,实行礼仪道德,那么臣子对君主自然就“忠”了。 “忠”的本意是对人尽心竭力、诚心诚意、尽心尽力。例如,对待朋友要“忠告而善导之”(《论语·颜渊》),待人接物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自己的言行应当“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做人要“必有忠信

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起源 “中庸”的看法起源于上古的时代。我们看《尚书》的《周书》里面,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洪范九畴”,其中就有所谓的“中道”的思想。“皇极”它是讲正直为主要,有刚有柔,相互调剂的中正的思想,“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尚书·洪范》)讲这样一个中平的、中正的中庸之道,正直的政治哲学。所谓的“极”,它就是一个大房子中间的一个大梁,房屋中间的最高、最中、最重、最正的东西,它引申为一个中正平直的一个标准。春秋末期,孔老夫子对“中庸”的思想大大地加以推进。 乡下上梁的时候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梁就是房屋的最正、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标准,老百姓家都非常看重这一点。你如果坐在直升飞机上看北京的古城,你看从天坛到紫禁城到皇陵,它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城是一个中庸、平和的、是对称的,这是一个建筑美学,是城市规划的美学,实际上很多有名的城市都是这样。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考古资料,辽阳的辽河流域,有一个古代四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遗址,那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祭祀上天,他有一个遗存,他有祭坛,相当于北京的天坛。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它的审美,它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它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非常对称、非常中正。有一条主轴,有对称性的这样一个结构,这可能是最稳定的结构,也是最美的一个结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孔子主张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是一个“其至矣乎”,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修养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但也是可及的。中庸的第二意思,它是一个方法。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智慧和方法,处理各种事务的一个方法,或者叫方法学。中庸的“中”就是中正的“中”。 中庸的“庸”字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平凡,很平常; 第二个意思:庸者不易也,庸是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变化的一个原则;

孔子师项橐

项橐三难孔子 项橐,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出生在岚山办事处碑廓镇北7公里圣公山下的竹河崖,并有“钢铁不入,用茅草叶劙”的超凡故事。曾被大圣人孔子叩拜为师。《三字经》记述:“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后世尊项橐为圣公,山因而得其名。 孔子在鲁国设坛讲学,门下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尝闻莒国之东南海边有纪障城,周围百姓淳厚且皆博学。一日孔子与弟子计议东游,博其民情,悟其智慧。待数乘车马风尘仆仆来到今碑廓地境,但见山川秀丽,地坦禾丰,这纪障地方果是富庶之邦。孔子尽兴观赏。正当与弟子纵兴谈笑,策马东行,见前边大道上几个戏耍的玩童躲于路边,唯有一玩童立于路中不动。此童正是项橐。子路见状,停车呵斥,还是不动。孔子在车上探身问道:“无知顽童阻车于路中,是为何意?”项橐见老者出言不逊,心生不快,决计要戏弄一下这些人,就说:“城池在此,车马安能过去。”孔子道:“城在何处?”“筑于足下。”孔子见这孩童不亢不卑,气质非凡,便屈尊下车观看,果见小儿立于石子摆成的“城”中,孔子笑道:“此城何用?”“御车马军兵。”“小儿戏言,车马从此过,又待如何?”“城固门关,焉能过乎?”孔子上下打量孩童,思忖道:这纪障地方的人果真聪慧,连小儿都如此伶俐,只不过有些恃才傲慢,待吾详察。于是孔子问道:“却又如何?”“城躲车马,车马躲城?”孔子无言以对,随绕“城”而过。 孔子与弟子受此戏弄,怏怏不快。见路边一农夫锄地,子路便蓄意戏问道:“农家做何?”农夫答道:“锄地。”“看你忙忙碌碌,不知手中之物日抬几度?”见农夫答不出,师徒正欲窃喜,项橐从后赶来答道:“我父年年锄地,自知手中之物日抬几度,先生行必乘车马,想必知马蹄日抬几度?”子路哑然。孔子见小儿聪颖机敏,列国少见,非神童莫属,便下车细察。“观你孩童才智过人,今你我各出一题,互为应对,胜者为师,如何?”项橐道:“不可戏我。”“童叟无欺。”孔子接着说:“人生于世,皆托日月星辰之光,地生五谷,方养众多生灵,且问小儿,天有多少星辰,地上多少五谷?”项橐答道:“天高不可丈量,地广不能尺度,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谷。”稍一顿,项橐问:“人之体比地小,目之眉比天低,二眉生于目上,天天可见,人人皆知,夫子可知二眉有多少根?”孔子无对,依适才君子之约,正要问如何拜师,项橐已纵身跳入旁边水塘中,孔子不知何故,项橐浮出水面道:“沐浴后方可行礼,夫子也来沐浴。”孔子道:“吾不曾学游,恐沉而不浮。”项橐道:“不然,鸭子不曾学游,反而浮而无沉。”“鸭有离水之毛故而不沉。”“葫芦无离水之毛,也浮而不沉。”“葫芦圆而且内空,故而不沉。”“钟圆且内空,何又沉而不浮。”孔子面赤语塞。 项橐沐浴毕,孔子设案行礼,拜项橐为师,打道回曲阜,从此不再东游。 后来便有了“项橐三难孔夫子”、“昔仲尼,师项橐”的传说,“君子之约、童叟无欺”等词语均出于此。后世尊孔子为圣人,这小项橐也便因之被尊为“圣公”。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项橐三难孔子的故事。

忠恕之道,一以贯之

忠恕之道,一以贯之 ——浅谈《论语》里的忠恕思想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号:2013011004 姓名:崔灵灵

忠恕之道,一以贯之 ——浅谈《论语》里的忠恕思想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论语?里仁》 南宋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此有极其精微的阐释,并引曾子与门人论说(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以资博辨。从而推论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的观点。这是后来学者大多认同的一个说法。而在《论语集注》关于该条的下面又引了程子的一段话。这里程子首先对“仁恕”、“忠恕”观念进行了区分——“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忠也。忠者天道。忠者无妄。忠者体。干道变化,各正性命,恕也。恕者人道。恕者行忠。恕者用。大本达道也。” 在这里“仁恕”的区别差异很小,难以理解,必须结合程子在论说“子贡”条时的论说才可以理解。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程子对此进行了解释:“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仁也;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於人,恕也。无者自然而然,勿者禁止之谓,此所以为仁恕之别。” 从这两条相关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仁,是自然而然,发乎天理天性的行为;而恕可能是后天教育,伦理节制所要求的行为。这样一来,仁与恕的境界高下立判。因而程子才说:“恕则子贡或能免之,仁则非所己矣。” 我们再来看“忠恕”之别,这里程子截然的将二者划分开来,而以“道”来绾合。“忠”是天道,且是体,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是“内心本然

的认知”,永远存在。而“恕”不同,“恕”是人道,是用,是用以践行“忠”的,立足于“恕道”的所作所为,呈现出来,那就达到了“忠”的标准,是“忠”的意识的外化。因而“忠”更多的体现出客观性,有“忠”心,则可能衍出“恕”行为,而无“忠”心,则根本不可能去践行,也就没有“恕道”。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在此条之下注解有一句是:“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然后推其所欲以及於人,则恕之事而仁之术也。胜其人欲之私,而全其天理之公矣。”从这条论述,可以看出由仁及道的思想。即,仁者之心,可见天理之周流无间。而之后朱熹又有这么一句“恕之事而仁之术”,意即践行恕道是达到仁的方法通途。这样一来,“恕”与“仁”又发生了联系。三者结合起来,我们不难看出,“忠恕”与“仁”的关系,即,践行恕道就是彰显内心本然存在的“忠”,通过这种践行可以达到“仁”的境界。 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发乎天性、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崇高心理;“忠”是意识对“仁”的体味、认知,而“恕”则是在这一体认的指导下进行的活动行为。因而,践行“恕道”、行“恕之事”,也就是彰显内心对“仁”的认同,从而复归“仁”。这是有关“仁”与“忠”、“恕”关系的界定,而孔子之学说大抵是以“仁”为支柱的“修己之学”和以“礼”为卫持的“治人之学”,这样我们就不难看出,忠恕与仁礼之间的关系。 这一点不只在思想上深刻的影响了中华民族,同样,在文学艺术的创作、及其创作心理、创作范式,甚至在文艺批评、文本接受、审美观念方面同样有不容轻忽的作用。

孔子为师之道

孔子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因而具备作为优秀教师的品质和条件。他对教师素质和师生关系的论述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 孔子论为师之道之一 [强调做教师必须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 孔子一生热爱学生,忠于教职,在教育这片芳草地上辛苦耕耘,硕果累累。当弟子们问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他回答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这种爱生忠诲的精神构成了师生关系的基础。 孔子把“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联系起来,把“学而不厌”作为“诲人不倦”的前提。 孔子所讲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对教师自己,为了教育好学生,就应该不断地学习,获得新知。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典型的终身教育思想。二是对学生,要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并不知疲倦地为他们工作。 孔子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这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勘称“万事师表”,后世楷模,即便在今天也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值得大力赞扬。 孔子论为师之道之二 [主张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在如何看待学生的成长发展的问题上,孔子提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的著名论题。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教育家,孔子看到了历史的发展,时代在前进,“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是历史的必然,他鼓励学生一定要积极进取,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敢于并最终能够超过自己的老师。孔子正是由于有这种虚怀若谷的豁达胸襟培养了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这些人在春秋战国之际遍布中原南北各地,就象燎原的星星之火,点燃了百家争鸣的把把火炬,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孔子论为师之道之三 [提倡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表率] 孔子要求教师以身教胜言教,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孔子认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并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做人。教书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言教固然重要,身教更是万万不可少的。因为言教在说理,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身教在示范,旨在指导学生行为的方式和方法,养成某种行为定势。孔子认为教师身教的示范作用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更大,身教重于言教。因此,他主张教师应以自己的高尚品质行为去影响和塑造学生,用这种无声的语言去渍染熏陶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首先自己不做。孔子多次论述教师以身作则的意义,比如:“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等,孔子所提出的这种从业理论一直是所有优秀教师的从业信条,是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尺度之一。 孔子是举世瞩目的教育家,他培养了大批人才,被尊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已成为中国教师的典范。孔子在教育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很多,但不能不提的是,他与弟子之间建立了一种如朋友般默契、如父子般情笃、符合教育规律的师生关系:孔子深爱着弟子,也深得弟子的敬仰和爱戴。孔子与弟子形成的师生关系,颇具研究价值。 一、真诚欣赏学生的优点,全面具体,明察秋毫 对弟子的优点,孔子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而且经常表扬、激励。 1.孔子最欣赏弟子的优良品行。孔子学说,以“仁”为主,最推崇道德修养。因而也就最欣赏弟子的优良品行,这方面最得意的弟子是颜回和闵子骞。颜回,又称颜渊,出身贫寒,但勤勉好学,品德甚佳,屡受孔子赞誉:如“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2.孔子经常称赞弟子的才干。孔子善于表扬弟子的品行,也经常称赞弟子的才干。与孔子交往甚密的弟子子路、子贡等,都因为其才能突出而多次受孔子夸奖。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其才干也颇受孔子器重:“子贡问曰:‘赐何人也?’孔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论语?公冶长》)。在当时,祭祀乃国家大事,“瑚琏”属于祭器,当为神圣之物,讲究礼仪的孔子用其比喻子贡,可以说明孔子多么欣赏子贡的才华,并且在适当场合给予褒扬。对弟子才干,孔子的表扬客观、准确。 3.孔子善于发现弟子细微的进步,及时肯定。认为子贡善于思考,能举一反三;子夏也是孔子弟子,当他能和孔子探讨《诗》的内容并互相启发时,孔子称赞:“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孔子名言100句

关于孔子的教育名言名句大全100句 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3、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丘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1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丘《论语.季氏》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1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19、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21、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2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2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2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27、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2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29、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论语》 3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3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3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丘 3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论语·里仁》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3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论语》 3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37、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 38、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39、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丘 40、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论语》 41、知耻近乎勇。——孔子 42、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论语》 4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丘《论语》

浅谈儒家的“忠恕之道”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儒家的“忠恕之道”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孔子的“忠恕之道”是其“仁学”思想的精髓,是践行“仁爱”的基本道德行为准则。“忠恕之道”所提倡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道德准则和思维模式,对我国现代道德教育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忠恕之道仁爱当代价值 一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这其中,孔子的人学思想体系是其中的精髓所在。而这一体系中的“忠恕之道”又是其最为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被定位为“仁之方”【1】。“仁之方”即践行“仁道”的基本方法和行为原则,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对我们当今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忠恕之道”的含义 《论语》里记载,孔子告曾参云:“参乎!吾道一以贯之。”门人问曾子何意,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2】“吾道”就是孔子自己的整个思想体系,而贯穿这个思想体系的,必然是它的核心。分别来讲是“忠恕”,概括讲就是“仁”。在曾子看来,以孔子为代表的整个儒家思想体系是以“忠恕之道”贯穿始终的。宋代朱熹说:“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所谓尽己,就是人的社会伦理意识符合“自己所以为人的内心之情”。推己及人,就是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所以为人的内心之情,还要以己之情,及于别人之心,从而体别人之情。孔子所提倡的“忠恕之道”是同他的仁学学说紧密相联的。冯友兰先生也认为“忠恕之道”同时就是仁道。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冯友兰还认为忠、恕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有学者将二者进行比较,将“忠”称为“金律”而将“恕”称为“银律”。概言之,“忠”是“恕”的前提,亦即朱熹所说的:“分言忠恕,有忠而后恕。独言恕,则忠在其中。若不能恕,则无忠可知。恕是忠之发出。若无忠便自作恕不出。” 对于“忠恕之道”,儒家又把它叫作“絜矩之道”,这里“絜矩之道”不仅是一种实现仁德的方法和途径,同时还包含着主体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自身修养的思想。《大学》论述:“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这句话的意思为自己所希望得到的,也以同样的心情让别人得到,既要从自己想到他人,又要从他人来检讨自己。由此可见“絜矩之道”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把尺(絜矩),随时都在使用它来衡量别人和自己。实践“仁”的方法就是这样简单。因此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二、“忠恕之道”的基本内容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恕之道”强调要尊重人,即尊重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当自己要对他人做什么事前,先想一想自己是否

孔子之道

孔子的仁学 一、孔子的身世 孔子的祖先世系,相关典籍中记载最早的是微子启,他是商纣的兄长。当时商纣王凶暴无德,许多大臣纷纷进谏,纣王对此十分恼怒,将大臣比干的心挖了出来,把另一位大臣箕子贬为奴。微子启说:“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义属,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史记.宋微子世家》) 微子启离开商纣王之后,在周武王攻打商纣王的时候,带着自己封国中祭祀神灵和祖先的祭器,以及封国内物产,去周武王的军营乞降。由于其态度谦卑,周武王接受其降,并让他继续为诸侯国的国君。后来,周成王继承王位之后,管叔和蔡叔怀疑周公有篡位之心,协助武庚发动反叛。周公平定叛乱之后,封微子启为宋国国君,其都城在今河南商丘县以东、江苏徐州以西。 箕子者,纣亲戚也。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为桮,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纣为淫泆,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於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详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 中国王子比干者,亦纣之亲戚也。见箕子谏不听而为奴,则曰:

“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乃直言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 微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义属。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於是太师、少师乃劝微子去,遂行。” 武王崩,成王少,周公旦代行政当国,管、蔡疑之,乃与武庚作乱……周公既承成王命,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启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 ——《史记.宋微子世家》 孔子对微子启这位先祖很是推崇,《论语》中有记载:“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论语.微子》)微子启也做到了孔子所推崇的那样,“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论语.公冶长》)“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在孔子看来,这是有仁德者的行径,所以,孔子曾自豪地宣称,自己是商的后人。“予,殷人也。”(《史记.孔子世家》) 微子启之后,作为孔子的先祖,有很大名声的还有孔子的七世祖正考父。正考父曾经辅佐过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是三朝元老,位极人臣,可是他作了一篇《鼎铭》,用来警示自己:“三命兹益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

《史记·孔子世家》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姓孔氏,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诚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离蕃息。鲁乱,孔子适齐。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其后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涂不拾遣。然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於正道,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遂行。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魑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魑其如予何!”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然哉! 然哉!”孔子在陈蔡之间,陈蔡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孔子之时,周室徽而礼乐废,《诗》《书》缺。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子曰:“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已丑卒。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B.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C.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诚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D.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摄同义复合,摄即“摄政王”之“摄”,有代理政事、暂任官职的意思。 B.三代,尧、舜、禹三代的统称,礼乐制度比较完备,故孔子据以考订礼乐。 C.六艺,古代贵族教育的六种技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也指儒家教育的六经。 D.孔里,即孔林,为孔子及其后代子孙之墓地,与孔庙、孔府统称曲阜三孔。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孔子喜礼好学,深受爱戴。他从小爱玩模仿祭祀的游戏,成年后学一曲古乐沉迷多月,生前众弟子随他颠沛流离,死后有弟子为他结庐守丧。 B.孔子善于治理,政绩突出。他做小吏管理仓库则准确公平、管理牲畜则牲畜繁殖,他主政地方很快就成各地榜样,治理国家很快就民风改善。 C.孔子到处碰壁仍从容乐观。他在鲁国政治失意,周游列国亦不受待见,他被困断粮仍弦歌不辍,身心俱疲仍开怀自嘲,险遭不测仍自信有度。 D.孔子传承文化,贡献巨大。他仕途失意后整理《诗》《书》,写作《春秋》,虽自称是为了显名后世,但众多经典因其完善整秩,自其流传后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離其如予何!” (2)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

孔子忠恕思想的内涵

孔子忠恕思想的内涵 卜师霞 摘要忠恕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 但对其内涵的界定有所分歧。本文从训诂文 献出发, 认为“忠”“恕”是在“克己”上统一起来的实现“仁”的心理换位原则。对于“忠” “恕”的关系, 本文认为“忠”“恕”并非是积极和消极的并列关系, 也并非是“因忠而恕”的因 果关系, 相反, “恕”在外延上涵盖“忠”, 应该是“忠”的心理前提。 关键词孔子忠恕心理原则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 -2627(2007)05 -0004 -05 作者:卜师霞, 女, 1974年生, 吉林梨树人,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讲师, 博 士, 研究方向为训诂文字学。北京100875 “仁”在孔子的思想中是一种终极的追求。《论语》中“仁”字共出现109次, 其中105 次都是关于道德问题的用法①。涉及“仁”的定义13条, 均见于师徒之间的问答, 针对不 同的人不同的情况, 孔子对“仁”的阐述都是不同的。但《论语》中却指出了“仁之方”为“忠恕”。《论语·里仁》:“子曰: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 矣。”《论语·卫灵公》中进一步阐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足见“忠恕”是孔子道德思想中被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 准则。 一 如何理解孔子的“忠恕”? 怎样解释才更符合《论语》的精神, 接近“忠恕”的本质内涵? 历代学者对“忠恕”的阐释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第一类是将“忠恕”作为实现“仁”的两种方法, 但对于“忠”与“恕”之间并未作更多①杨伯峻:《论语译注》, 北京, 中华书局, 1980年版, 第221页。 分析。例如《礼记·中庸》:“忠恕违道不远。”唐代孔颖达正义云:“忠者, 内尽于心。恕者, 外不欺物。”又云:“言身行忠恕, 则去道不远也”。 第二类是宋代学者提出的“体用”之说。《朱子语类》卷二十七对“忠恕”进行了详尽 阐释, 认为“忠恕只是一件事, 不可作两个看”。又云:“忠是本根, 恕是枝叶。非是别有枝叶, 乃是本根中发出枝叶, 枝叶即是本根。”又云:“忠只是一个忠, 做出百千万个恕来。”又 云:“方忠时, 未见得恕;及至恕时, 忠行乎其间。`施诸己而不愿, 亦勿施诸人' , 非忠不能也。故曰:`无忠, 做恕不出来'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用陈子的话, 即“忠者, 天道; 恕者, 人道。忠者无妄, 恕者所以行乎忠也。忠者体, 恕者用, 大本达道也。”在这里, 朱熹认为“忠恕”是表示主从关系的一个概念, 由于有内心的“忠”, 才有行动上的“恕”。第三类为现代一些学者的观点。他们认为, “忠”“恕”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仁” 的实践。但是“忠”是从积极的角度阐发的, 而“恕”则是从消极的角度阐释的。认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 即所谓忠也。`因己之不欲, 推以知人之不欲' , 即`己 所不欲, 勿施于人' , 即所谓恕也。”①“孔子自己曾给`恕' 下了定义:`己所不欲, 勿施于 人' , 这是`仁' 的消极面。另一面是积极面:`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② 二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忠恕”思想的内涵, 本文试图从“忠恕”的词义发展入手, 通过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