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电视机原理及套件

合集下载

彩色电视机原理和套件

彩色电视机原理和套件
经32倍分频后得15625Hz行频。 LA76810单片集成电路旳行振荡频率为4.0 MHz (压
控振荡器, 用行同步信号鉴相后进行控制)。经256倍分频 后得15625 Hz行频,另产生一种2倍行频(31250 Hz)旳信 号,经625倍分频后得50 Hz 旳场频。
串联型开关稳压电源
用行回扫脉冲同步
AFC (AFT)
彩色显像管
三枪三束阴罩管 三枪三束阴罩管是一种具有三种不同旳荧光粉构成
荧光屏旳三色管.这三种荧光粉在电子束旳轰击下分别 产生红、绿、蓝三基色旳光。它具有三个电子枪,每个 电子枪产生旳电子束相应地打到红、绿、蓝三色荧光粉 上。
为了不引起颜色失真,必须使三个电子束从同一种 阴罩孔穿过并打到相应旳一组荧光点上,称为会聚。
警告:摆弄 显像管时一 定要注意安 全!
不同显象管旳管脚(管座)不同, 一般管脚相同旳显象管能够互换
金星(C56-402)彩色电视机
电脑显象管需要 改偏转线圈, 由 并联改为串联。
改偏转线圈
阐明书要求: 行偏转线圈3~5,场偏转线圈15~25。
场偏转线圈: 原两组(单股)并联,总电阻2.9 。 改为串联,总电阻11 。
解码电路
FV
Fn
第n行
FU
第n+1行
FV
Fn+1
第n行: F=Fu+Fv 第n+1行:F=FuFv
相邻两行信号相加得2Fu 相邻两行信号相减得2FV
屡次反射, 传播途径约18米
简易PAL制解码电路
金星(C56-402)彩色电视机旳 解码电路板(日立NP8C机芯)
解码电路输出三个色差信号和亮度信号,色差信号 加在三个视放管旳基极,亮度信号加在发射极。

彩色电视机的工作原理

彩色电视机的工作原理

彩色电视机的工作原理
1.信号源
2.信号接收和解码
接收到的信号经过天线或有线电缆进入电视机,然后被解码器解码。

解码器将这些信号分为图像和声音两个部分。

3.图像信号分解
解码后的图像信号被送入一个电路,该电路会将原始信号分解成红、绿、蓝三个颜色通道,也称为RGB信号。

这是根据人眼对彩色图像的感知
和三基色加法原理来设计的。

三基色是指红(Red)、绿(Green)和蓝(Blue),它们可以组合产生所有其他颜色。

4.电子枪发射电子束
5.电子束打击荧光屏
电子束通过一个电子透镜系统,将电子束定向打到彩色电视机的荧光
屏上。

荧光屏是一种特殊的玻璃屏幕,上面有大量的荧光材料覆盖。

荧光
材料可以在电子束击中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6.荧光屏上的荧光材料发光
当电子束击中荧光屏上的荧光材料时,荧光材料会被激发并发出红、绿、蓝三个基本颜色的光。

荧光屏上的一小块区域对应于一小块电子束,
通过控制每个电子枪的强度,可以控制每个像素的亮度和颜色。

7.彩色图像的重建
荧光屏上发光的三种颜色的光叠加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彩色图像。


我们离开电视机时,这些光会进入我们的眼睛,并被我们的大脑解码成彩
色图像。

总结:
彩色电视机的工作原理基于三基色加法原理,通过电子枪发射电子束,将荧光屏上的荧光材料激发发光,最终形成彩色图像。

通过控制电子束的
强度和荧光材料的颜色,可以实现对图像的亮度和颜色的控制。

这种工作
原理不仅适用于彩色电视机,也适用于其他使用彩色图像的设备,如计算
机显示器和手机屏幕等。

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技术第

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技术第
用于检测电视信号波形。
维修手册
提供电视机维修的详细信息和步骤。
常见故障分类与原因分析
无图像
可能是电源故障、信 号接收问题或显示面 板故障等原因。
图像不良
可能是信号接收不良 、显示面板故障或背 光灯不良等原因。
声音问题
可能是音响系统故障 、信号接收不良或音 频处理电路故障等原 因。
遥控器失灵
可能是电池电量不足 、遥控器与电视不匹 配或遥控线路故障等 原因。
显像管阴极调制
视频信号经过视频放大器放大后,调制显像管阴极电流,使显像管 阴极发射电子的数量与视频信号幅度成正比。
04
彩色电视机的调试与维修实例
调试方法与步骤
通电前的检查
初步调试
在给彩色电视机通电前,首先要检查电源 线、插头、插座等是否连接良好,确保电 源正常。
细节调试
通电后,根据电视机屏幕上的菜单提示, 对亮度、对比度、色彩等基本参数进行调 整,使图像清晰、色彩鲜艳。
检查音响系统
检查音响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包括扬 声器、功放和音频处理电路等。
03
彩色电视机的电路原理
电源电路工作原理
输入电源
电视机接收由用户开关送来的 交流电源,通过电源线经过限 流电阻降压后,送入电源电路

整流滤波
电源电路中的整流二极管将交流电 整流成直流电,再经过电容和电感 组成的滤波电路,将脉动直流电变 成较为平滑的直流电。
信号源。
常见问题解答与处理方法
1 2
图像模糊
可能是由于信号接收问题或电视机内部部件故障 ,需要检查信号接收器和更换故障部件。
颜色失真
可能是由于彩色制式不正确或电视机内部电路故 障,需要检查彩色制式设置和维修内部电路。

彩色电视机的工作原理

彩色电视机的工作原理

彩色电视机的工作原理
彩色电视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传输的黑白图像信号分解为红、绿、蓝三个基本颜色的信号,再通过叠加这三个颜色的光来还原彩色图像。

具体来说,彩色电视机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图像信号输入:图像信号源(例如电视节目、DVD等)将
图像信号传输到电视机中。

这些信号由控制部分(例如电视机的主板)处理,并送到后续的电子元件中。

2. 讯号解调:传输过程中的图像信号是以载频的方式传输的,彩色电视机需要将这种调制的信号还原为原始的图像信号。

这个过程称为讯号解调。

通过解调,得到了黑白图像信号。

3. 颜色解码:通过颜色解码电路,将黑白图像信号分解为红、绿、蓝三个基本颜色信号。

这是通过采用彩色差拣选的方式实现的。

4. 发射电子束:彩色电视机使用显象管(CRT)技术,其中包括一个电子枪。

红、绿、蓝三个基色的信号通过对应的发射电子枪产生电子束。

这些电子束经过加速和聚焦,从而形成了定位准确的电子束。

5. 荧光屏发光:电子束轰击带有荧光材料的屏幕上时,荧光屏上的物质会受到激发并发光。

红、绿、蓝三个基色的荧光产生了不同波长的光,从而形成彩色图像。

6. 图像显示:荧光屏上发光的图像经过透明的阴极射线管(CRT)面板,通过玻璃面板和其后续的光学系统,最终达到观察者的眼睛。

通过这个工作原理,彩色电视机能够还原传输过来的彩色图像,并展示给用户观看。

《彩色电视机原理》课件

《彩色电视机原理》课件

遥控器接收电路
接收遥控器发出的指令, 并将其转换成相应的控制 信号。
按键电路
接收用户通过电视机按键 发出的指令,并将其转换 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时钟电路
为电视机提供稳定的时钟 信号,确保各部分协调工 作。
03
彩色电视信号的传输原理
模拟信号传输原理
模拟信号
信号质量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其幅度 随时间连续变化。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图像模糊
可能是由于聚焦电压异常或显像管 老化等原因引起。排除方法包括调
整聚焦电压、更换显像管等。
色彩失真
可能是由于色纯度不良或消磁电路 异常等原因引起。排除方法包括更 换色纯度电容、检查消磁电路等。
无图像
可能是由于电源电路异常或行扫描 电路异常等原因引起。排除方法包 括检查电源电路、调整行扫描电路 等。
1970年代
彩色电视技术进一步发展,高清晰度电 视开始研究。
高清、超高清电视技术的兴起
03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至今
高清电视开始出现,提供比传统电视更高 的分辨率和更好的画质。
超高清电视技术开始兴起,提供比高清电 视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好的画质。
超高清电视逐渐普及,成为高端电视市场 的主流产品。
02
彩色电视机的组成结构
信号处理系统
解码器
将输入的信号进行解码,转换成 电视机可以识别的图像信号和声
音信号。
图像处理电路
对解码后的图像信号进行进一步的 处理,如色彩校正、亮度调整等。
声音处理电路
对解码后的声音信号进行进一步的 处理,如音量控制、音效处理等。
扫描系统
01
02
03

彩色电视机 原理

彩色电视机 原理

彩色电视机原理彩色电视机是一种能够显示彩色图像的电视设备。

它的原理基于光的三原色理论和电子束扫描技术。

彩色图像的显示依赖于光的三原色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通过混合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的光来得到。

因此,彩色电视机需要能够分别发射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

为此,彩色电视机内部配备了三种发光器件,分别是红色发光二极管(LED)、绿色发光二极管和蓝色发光二极管。

当这三种发光二极管同时发光时,它们的光就能够合成各种颜色的光。

彩色电视机利用电子束扫描技术来显示图像。

这是一种基于电子的物理现象的技术,它利用电子束在屏幕上扫描并逐行显示图像。

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彩色电视机会将输入的图像信号分解为红、绿、蓝三个分量信号。

然后,这三个分量信号会分别经过三个电子枪,产生三个电子束。

这三个电子束会被聚焦并加速,然后通过电子束偏转系统控制它们的运动轨迹。

电子束在屏幕上以一定的速度从上到下扫描,每扫描一行,电子束就会发射出相应颜色的光。

当电子束扫描完整个屏幕后,一幅完整的彩色图像就被显示出来了。

彩色电视机的原理使得我们能够在家中欣赏到丰富多彩的图像。

无论是观看电影、体育比赛还是玩游戏,彩色电视机都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加逼真的视觉体验。

同时,彩色电视机的原理也为后续的显示技术发展提供了基础。

例如,液晶电视、LED电视等新型显示技术都是基于彩色电视机的原理进行改进的。

彩色电视机的原理是基于光的三原色理论和电子束扫描技术。

它通过发射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并利用电子束扫描来显示彩色图像。

彩色电视机的原理不仅实现了对彩色图像的显示,也为后续的显示技术发展提供了基础。

它让我们在家中能够享受到更加逼真的视觉体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电视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电视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电路板是用来处理各种信号的部件。不同 型号的彩色电视机,电路板的数量不等, 少则一两块,多则有五、六块,各电路板 之间通过线缆相连。
电视机的电路和大部分电路元件,如高频 头、高压包、主要的集成电路等都安装在 一块较大的主电路板上,称为主机板(简 称主板),由于它处于电视机的中心位置, 因此人们也将它称之为机芯。
安装在显像管颈部的那块电路板,称为显 像管尾板(或显像管底板,或视放板)。
有些机器将开关电源部分单独做成一块电 路板,称为电源板;有些机器将微处理器、 本机操作按钮、遥控器接收头等单独做成 一块电路板,称为遥控板或电脑板。
有些机器将音/视频输入、输出电路单独做 成一块电路板,称为音/视频板。
4、同步扫描电路:
由公共通道送来的彩色全电视信号还有一路到同 步分离电路,该电路从彩色图像信号中分离出复 合同步信号,分别去控制行、场扫描的频率和相 位,使之与传送端同步工作。
由同步分离电路输出的复合同步信号,一路经积 分电路从复合同步信号中分离出荡器产生的场频 脉冲信齿波形成电路,获得场锯齿波电压,该电 压经场激励放大后,去场输出电路进行功率放大 后输出,向场偏转线圈提供 50Hz 的锯齿波电流, 产生磁场控制电子束垂直方向扫描。
电视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过程
一、彩色电视机的整机构成(如图1所示)
电视机的基本组成结构
如图1为一台典型彩色电视的内部结构图,它主要 由机壳、显像管组件、电路板(机板)及扬声器 等部分组成。
彩色显像管是用来显示彩色图像的器件,它安装 在前框上,是整个电视机的主体。
显像管上方有高压帽,高压帽下面是显像管的高 压嘴(高压输入端),行输出变压器产生的阳极 高压通过绝缘良好的引线送到显像管的高压嘴, 为显像管提供 20kV 以上的高压。

彩色电视机 原理

彩色电视机 原理

彩色电视机原理彩色电视机是一种利用光电转换技术,将电信号转化为彩色图像并显示在屏幕上的电子设备。

它是现代家庭娱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视觉体验。

彩色电视机的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光电转换、信号处理和图像显示。

光电转换是彩色电视机的核心原理之一。

彩色电视机通过接收到的电信号,将其转化为光信号。

这一过程主要通过电子枪、彩色滤光片和像素点的发光器件来实现。

电子枪会发射出三种电子束,分别对应红、绿、蓝三种颜色。

彩色滤光片则会通过滤波的方式,将这三种颜色的光分别过滤出来。

最后,像素点的发光器件会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弱,决定发射出的光的亮度。

信号处理是彩色电视机实现彩色图像的重要一环。

电视信号通常是通过调制和解调的方式传输的。

在电视机中,接收到的电信号会经过解调,将其转化为音频和视频信号。

视频信号中包含了图像的亮度和色度信息。

彩色电视机通过对亮度和色度信号的处理,实现彩色图像的显示。

其中,亮度信号决定了图像的明暗程度,而色度信号决定了图像的颜色。

图像显示是彩色电视机的最终环节。

彩色电视机通过电子束的扫描,将信号转化为图像。

具体来说,电子束会从屏幕的上方开始,逐行地扫描屏幕的每个像素点。

扫描的速度非常快,人眼无法察觉到。

当电子束扫描到每个像素点时,发光器件会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弱,发射出相应的光。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图像。

由于扫描的速度非常快,人眼会将这些扫描过程合成为一个连续的图像,从而实现了视频的播放。

总结一下,彩色电视机的原理主要包括光电转换、信号处理和图像显示。

光电转换通过电子枪、彩色滤光片和像素点的发光器件,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

信号处理通过解调和对亮度、色度信号的处理,实现彩色图像的显示。

图像显示通过电子束的扫描和像素点的发光,将信号转化为连续的图像。

彩色电视机的原理的实现,为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视觉享受,成为现代家庭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观看电影、电视剧,还是玩游戏,彩色电视机都能给人们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娱乐体验更加丰富多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根据显像管尺寸和管脚选购电路板
二. 硬件改动和调整 1. 改偏转线圈并插入合适的抽头 2. 调亮度和聚焦 3. 行扫描线性失真 4. 行扫描S形失真 5. 行扫描枕形失真 6. 调整行扫描幅度 三. 软件调整 1. 场扫描线性 2. 场扫描幅度 3. 场扫描位置 4. 行扫描位置
改装例:
I2C电视机芯: RY-1421 显像管: M34KDZ30X100 (DATAS 14寸显示器) 管脚:12脚
解码电路输出三个色差信号和亮度信号,色差信号 加在三个视放管的基极,亮度信号加在发射极。
解码电路输出三个基色信号。
TDA5112视频 放大集成电路
转移时钟频率一般为3MHz, 经192个开关电容单 元后, 延时64s。
行、场振荡电路:
现代彩电中行振荡多是采用高频振荡器, 再用分频电
时钟线 数据线
LA76810 + LC8633XX + ST24C04
主要集成电路
TCL 2116 单片集成电路 LA76810
长虹CN-12 LA76810
彩电套件 LA76810
微处理器
存储器 场输出
LC863324
ST24C04 LA7840
LC863328A
ST24C04 LA7840
改为串联,总电阻11 。
0.2 两 0.2 两 股并联 股并联 3.2 , 3.6 各两股并联
3.2 , 3.6 各两股并联
行偏转线圈改动前总电阻0.5 改为串联后总电阻1.8 ,电感约1.4 mH。 实测一14寸电视机显像管行偏转线圈的电感约2.1 mH。 行偏转线圈电感量越小,偏转电流越大,行幅越大。行 偏转线圈电感不能过小,否则易损坏行输出管。
警告:摆弄
显像管时一
定要注意安 全!
不同显象管的管脚(管座)不一样, 通常管脚相同的显象管可以互换
金星(C56-402)彩色电视机
电脑显象管需要 改偏转线圈, 由 并联改为串联。
改偏转线圈
说明书要求:
行偏转线圈3~5,场偏转线圈15~25。
场偏转线圈:
原两组(单股)并联,总电阻2.9 。
三束管、一字形排列三枪三束管、单枪三束管、荫罩管
及自会聚管,其中荫罩管性能比较完善,而自会聚管则
大大简化了会聚调整。目前广泛使用的是荫罩式单枪三
束一字排列黑底自会聚彩色显像管。
三枪三束
单枪三束
会聚电极
27 kV 电子束焦点 G5 G4 G3 G2 G1 (0~400V) (200~400V) (~0V) 灯 丝 阴 极
上述分析结果是基于信号相关性的假设,可将色度 信号与亮度信号较彻底分离而获得较为理想的图象质量。 但实际的视频信号并不是这样理想的,即会出现非相关
情况,如垂直方向有色度跳变,那么在此处直通信号与
延迟信号中的Y、C分量不再相同,加法器与减法器便不
能将C或Y分量完全对消,造成Y与C分离不彻底。
改进方法:
聚焦透镜
预聚焦透镜
自会聚彩色显像管采用单枪三束水平一字排列结构, 3个电子束间距较小,可减小会聚误差,不用动会聚调
整装置,用起来较方便。
自会聚彩色显像管由于采用单片三孔栅极,可以使
电子束之间的距离仅取决于制作栅极所用模具的精度,
而不受装架操作的影响,这样3个电子束的定位可以很
精确。单片栅极还消除了用分离热膨胀元件时固有的热
串联型开关稳压电源
用行回扫脉冲同步
变压器型开关稳压电源
用行回扫 脉冲同步
金星(C56-402)彩色电视机 (日立NP8C机芯)
彩电的控制系统
1. 机械调谐高频头,电位器直接调节各模拟量。
2. 电调谐高频头,电位器调节直流电压,在集成电路 内用直流电压控制各模拟量。 3. 微电脑遥控系统, 用CPU产生控制所需的直流电压。 4. I2C总线遥控系统, 在集成电路之间用一根数据线和
路进行分频得到行频和场频。例如: LA7680单片集成电路采用500kHz 石英晶体振荡器, 经32倍分频后得15625Hz行频。 LA76810单片集成电路的行振荡频率为4.0 MHz (压 控振荡器, 用行同步信号鉴相后进行控制)。经256倍分频 后得15625 Hz行频,另产生一个2倍行频(31250 Hz)的信 号,经625倍分频后得50 Hz 的场频。
1. 动态梳状滤波器(模拟式)
2. 动态数字式梳状滤波器
无梳状滤波器
有梳状滤波器
有梳状滤波器 亮色干扰
无梳状滤波器
市面上很多电视机只装有N制梳状滤波器,这是由
于N制梳状滤波器成本低。我们收看的电视节目都是
PAL制,N制只用在收看某些DVD或VCD片。目前大部
分DVD或VCD机都有亮色分别输出(S端子)或三基色输
一根时钟线进行总线控制。
V 频 道 机 械 调 谐 高 频 头
U频道机械调谐高频头
电调谐高频头
电调谐高频头,
用电位器调节直流
电压。
遥控彩电结构
加装的遥控电路
金星(C56-402)彩色电视机 (日立NP8C机芯)
I2C总线控制技术
(Inter Integrated Circuit Bus)
为了实现会聚,必须能够使各电子束独立地上下,
左右或倾斜移动来进行调整。所以在电子枪的外部安上
永久磁铁或加上直流磁场,用以改变通过磁场的电子束
的方向,从而得到荧光屏中心部分的会聚。这种会聚叫
做静态会聚。
为了使图象的边缘部分三个电子束也能会聚到一起,
还需要进行动态会聚调整。
自会聚式彩色显像管
近几十年彩色显像管发展很快,有正三角外线接收头
前面板按键
行、场偏转线圈 视放板 信号 行输出变压器抽头 前面板 AV插孔
天线 插孔
视放板电源 后板AV插孔
随着电脑液晶显示器和大屏幕显象管的出现,14、
15英寸的显象管显示器逐步被淘汰闲置。为了发挥这些 闲置资源的剩余价值,可用彩电主板和14、15英寸彩显 管搭配使用,改装成彩色电视机。 但由于彩色显示器采用逐行扫描,场频、行频均不 同于彩电,彩显行偏转线圈的电感量要比彩电显像管行 偏转线圈的电感量小。直接使用会造成行幅度过大且易 损坏彩电主板。因此,我们的改装重点就在彩色显示器 的行偏转线圈和行输出电路上。
梳状滤波器
它是根据视频信号频谱交叉的原理及梳状滤波器的
梳齿滤波频率传输特性,以频谱分离的方式分离出亮度
和色度信号,这种新的分离方法使Y/C信号分离比较干
净彻底,从而大幅提高图像清晰度。通常梳状滤波器是
由两行延迟线、加法器、减法器等部分组成。
为避免色度信号对亮度信号的干扰,在NTSC制中 色副载波的频率为1/2行频的奇数倍: fF=(2n–1)· /2 fH 例如在美国的NTSC制中,n=228,行频fH= 15734.25Hz,得色副载波频率: fH =(2n–1)· /2=455×15734.25/2=3579545 Hz。 fH 标称值为3.58MHz。
膨胀会聚漂移。
静态会聚由于受静会聚磁铁的作用,能使3个电子 束正好会聚到荫罩的中心槽孔中,并射到相应的三基色
荧光粉上。用来进行静态会聚调整的两对环形永久磁铁
被安装在管颈上。使用这种外装置,就能使任何方向的
光束向中心会聚,校正制造工艺中造成的偏差。为了进
行动态会聚调整,采用了磁增强器与磁分路器,即在电
电路图与套件基本 相同, 但零件编号与套件 不一致。
TCL 2116
TCL 2116
单片集成电路LA76810
TCL 2116
微处理器(CPU) LC863324,存贮器 24C04
TCL 2116
场扫描集成电路 LA7840
TCL 2116
伴音功放集成电路 LA4225
高频调谐器
TCL 2116




对于NTSC-M制式,亮度信号(Y)频谱与色度信号 (C)频谱以fH/2间隔交替出现,如果设计一个梳状滤波器 电路,使视频信号(V)延时一行,再分别与未延时的V信
号进行加减。延时前后Y信号相位不变,而C信号相位相
反。延时信号与直通信号在加法器中相加后得到Y信号,
即(Y+C)+(Y-C)=2Y,在减法器中相减则得到C信号,
即(Y+C)-(Y-C)=2C。
梳状滤波器能比较彻底地使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相
互分离开来。
nfH (n+1)fH
幅 度
加法器输出 在行频的整 倍数处亮度 信号幅度最 大,色度信 号最小。
fH
频率
减法器输出 在行频的整 倍数处亮度 信号幅度最 小,色度信 号最大。
PAL梳状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原理如上图所示,只是 将1H延时线改为2H延时线。这是因为PAL 制亮度信号、 色度信号采用fH/4间置,因此PAL梳状滤波器Y/C分离电 路要用2H延时线。
显像管出厂后,偏转线圈都已安装好,用户和检修
人员不要轻易调整偏转线圈位置。因为电子束的中心轴
线与偏转线圈的磁场中心轴线相重合,否则,动会聚将
受到破坏。由于自会聚管在制造过程中电子束的偏转中
心与彩色中心不可能没有误差,所以显像管的静会聚和
色纯调整是必不可少的。
自动消磁电路
外部磁场(包括地磁和外部干扰磁场)的影响,有可
4.43MHz),取出色度信号。再将亮度信号经过一个中心
频率为色度信号副载波4.43MHZ的色度陷波器,吸收色
度信号,从而得到亮度信号。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采用
元器件少且成本低,所以在早期彩电中应用得比较广泛。 目前在低成本彩电(包括名牌大屏幕彩电)中也广泛采用 这一方法。这一方法的缺点: 1. 亮度细节损失(亮度信号实际带宽只有4.2 MHz)。 2. 亮色干扰严重。
出(RGB端子),根本不需要梳状滤波器。
解码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