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叶中齐墩果酸的提取工艺

合集下载

二HPLC测定枇杷花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教学资料

二HPLC测定枇杷花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教学资料

二H P L C测定枇杷花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HPLC测定枇杷花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任红丽 2009090141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摘要:枇杷花叶含有挥发油、萜酸类、半萜类、酮类、酚类、机酸类等多种化学成分 ,具有抗炎止咳、血糖、病毒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 ,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综述了枇杷叶的化学成分、理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研究建立HPLC测定枇杷花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

采用甲醇溶剂超声提取法,在色谱条件下,熊果酸和齐墩果酸与其它成分达到了基线分离,,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枇杷花熊果酸齐墩果酸色谱仪枇杷别名卢橘,枇杷花系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Eriobotryajaponica ( Thunb) Lindl〕的花 ,分布于我国浙江、江苏、四川、广西等省区,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珍稀水果。

据记载其味淡 ,性温 ,入肺经。

湿肺散寒 ,润肺止咳 ,治疗外感风寒感冒。

枇杷花中含有齐墩果酸和熊果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是两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结构极为相似。

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毒性很低,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抗病毒、消炎、增强免疫和免疫调解、抑制血小板凝集、降血脂、降糖、保肝、护肾、抗艾滋病毒等作用;对恶性肿瘤化疗造成的免疫功能下降的恢复和对抗结核药物的肝损害的保护意义重大。

熊果酸(ursohc acid,UA),毒性小,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尤其是在抗肿瘤、抗氧化、保肝、降血脂方面作用显著。

1.实验部分1.1仪器、试剂与材料美国DIONEX高效液相色谱仪[ASI一100 Automated Sample Injector,P680A HPLC Pump,PDA-100 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TCC-100 Column Thermostat]。

KQ32O0B型超声波清洗器。

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pH计,0.45μm微孔过滤膜。

齐墩果酸的提取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齐墩果酸的提取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齐墩果酸的提取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摘要:齐墩果酸作为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因其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易提取、药用价值高等原因,成为医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查找归纳总结,得到四种提取方法:微波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醇提法和超声提取法。

齐墩果酸的主要药理性质:降糖、降脂、保肝、护肾、抗肿瘤、双向免疫调节等作用。

关键词:齐墩果酸、提取、药理作用1 引言自古以来,人类就不间断的与各色各样的疾病作抗争,伴随出现的是医者前仆后继的对药物和疾病的钻研。

前有神农尝百草,后有屠呦呦研发青蒿素。

作为现在耳熟能详的抗生素,其实早在古代时古埃及人、中国人、和印第安人就已经利用过霉菌来治疗感染的伤口了。

只是当时并不了解霉菌的抗菌性与治疗疾病之间的联系,直至1889年由Louis Pasteur的学生Paul Vuillemin首次提出antibiotic(抗生素)这个构想,在医药界抗生素真正引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

随着时间的过去,无数人的经验和智慧总结,21世纪抗生素已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在这个时代人们的潜意识里,抗生素和耐药性中间在不知不觉中似乎画上了等号。

这场由抗生素带来的灾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抗生素的耐药性造成的“无药可用”也成为了当今需要攻克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现在的技术下,要想缓解抗生素耐药性带来的影响,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放在:研发新的抗生素,扩大抗生素的数量上。

研发全新的同效抗菌药,替代传统抗生素。

天然药物作为人类医药研究历史上一直不懈研究的重要内容,具有自然界分布广泛、成本低、研究经验丰富等优点,自然成为代替抗生素的优先选择。

齐墩果酸是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多种植物中都发现其存在,资源丰富。

齐墩果酸具有分布广、药理作用广泛、不良作用小、耐药性不易产生等优点。

因此成为最佳的研究对象之一。

齐墩果酸又称四庆素,隶属于天然产物化学成分,通常以游离态或结合成苷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太白楤木、女贞子、青叶胆、枇杷叶、雪胆、连翘、蛇百草、夏枯草等植物中。

齐墩果酸生物合成途径

齐墩果酸生物合成途径

齐墩果酸,又称为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是一种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天然产物。

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齐墩果酸的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本文将详细探讨齐墩果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一、齐墩果酸的来源与结构齐墩果酸主要从植物中提取,如橄榄、女贞子等。

它是一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复杂的化学结构,包括五个环和多个官能团。

这种结构使得齐墩果酸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二、生物合成途径概述齐墩果酸的生物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酶催化的反应步骤。

这些反应主要包括酰基转移、环化、氧化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步骤。

酰基转移反应齐墩果酸的生物合成起始于酰基转移反应。

在这个步骤中,酰基转移酶将乙酰辅酶A 的酰基转移到另一个底物上,形成齐墩果酸的前体。

这个反应是齐墩果酸生物合成的关键步骤之一。

环化反应环化反应是齐墩果酸生物合成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在这个步骤中,环化酶将前体分子转化为具有五环结构的化合物。

这个反应涉及多个中间体和酶的参与,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在齐墩果酸的生物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这个步骤中,氧化酶将环化产物氧化为齐墩果酸。

这个反应需要氧气的参与,是一个耗能的过程。

三、关键酶与基因调控在齐墩果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多种酶发挥着关键作用。

这些酶包括酰基转移酶、环化酶和氧化酶等。

这些酶的活性受到基因的调控,因此研究这些基因的表达和调控机制对于理解齐墩果酸的生物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四、生物工程应用与展望随着对齐墩果酸生物合成途径的深入了解,生物工程技术在齐墩果酸的生产和应用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可以实现对关键酶的过表达或优化,从而提高齐墩果酸的生产效率。

此外,利用代谢工程技术可以优化植物细胞内的代谢途径,进一步提高齐墩果酸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也为齐墩果酸的生物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如通过设计新的生物合成途径或利用非天然底物进行生产等。

齐墩果酸的提取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齐墩果酸的提取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齐墩果酸的提取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齐墩果酸的提取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摘要:齐墩果酸作为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因其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易提取、药用价值高等原因,成为医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查找归纳总结,得到四种提取方法:微波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醇提法和超声提取法。

齐墩果酸的主要药理性质:降糖、降脂、保肝、护肾、抗肿瘤、双向免疫调节等作用。

关键词:齐墩果酸、提取、药理作用1 引言自古以来,人类就不间断的与各色各样的疾病作抗争,伴随出现的是医者前仆后继的对药物和疾病的钻研。

前有神农尝百草,后有屠呦呦研发青蒿素。

作为现在耳熟能详的抗生素,其实早在古代时古埃及人、中国人、和印第安人就已经利用过霉菌来治疗感染的伤口了。

只是当时并不了解霉菌的抗菌性与治疗疾病之间的联系,直至1889年由Louis Pasteur的学生Paul Vuillemin首次提出antibiotic(抗生素)这个构想,在医药界抗生素真正引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

随着时间的过去,无数人的经验和智慧总结,21世纪抗生素已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在这个时代人们的潜意识里,抗生素和耐药性中间在不知不觉中似乎画上了等号。

这场由抗生素带来的灾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抗生素的耐药性造成的“无药可用”也成为了当今需要攻克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现在的技术下,要想缓解抗生素耐药性带来的影响,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放在:研发新的抗生素,扩大抗生素的数量上。

研发全新的同效抗菌药,替代传统抗生素。

天然药物作为人类医药研究历史上一直不懈研究的重要内容,具有自然界分布广泛、成本低、研究经验丰富等优点,自然成为代替抗生素的优先选择。

齐墩果酸是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多种植物中都发现其存在,资源丰富。

齐墩果酸具有分布广、药理作用广泛、不良作用小、耐药性不易产生等优点。

因此成为最佳的研究对象之一。

齐墩果酸又称四庆素,隶属于天然产物化学成分,通常以游离态或结合成苷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太白楤木、女贞子、青叶胆、枇杷叶、雪胆、连翘、蛇百草、夏枯草等植物中。

齐墩果酸 2019.07.09

齐墩果酸 2019.07.09

理化性质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齐墩果酸 中文别名:齐墩果酸水合物;土当归酸;石竹素;土当归酸水合物; 英文名称:oleanolic acid 英文别名:oleanoic acid; Olean-12-en-28-oic acid, 3-hydroxy-, CAS号:508-02-1 分子式:C30H48O3 分子量:456.70000 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淡黄色 密度:1.1 g/cm3 熔点:>300 ℃(lit.) 沸点:553.5 ℃ at 760 mmHg 闪点:302.6 ℃ 折射率:1.557 稳定性:Stable at normal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2] 储存条件:2-8 ℃ 溶解性:几乎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和氯仿。
主要提取来源木犀科植物齐墩果olea europaea l.的叶;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果实;龙胆科植物青叶胆swertia mileensis t.n.he et w.l.shi全草; 川西獐牙菜s. mussotii franch.;伞形科植物大星芹astrantia major l.的叶、根; 五加科植物楤木aralia chinensis l.的根皮及茎皮;葫芦科植物大籽雪胆 hemsleya macrosperma c.y.wu、可爱雪胆hemsleya amabilis diels、中华雪 胆hemsleya chinensis cogn.(金龟莲、罗锅底) 的块根。
药物原理
6.抑制肝纤维增生:经齐墩果酸治疗的肝纤维化的大鼠,肝纤维增生严重并 明显减轻,肝胶原蛋白含量减少,提示具有防治肝硬化的作用。
7.齐墩果酸对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实验性关节炎有 明显抑制作用,但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和抗原结合细胞有影响。增强免疫和抑 制S180瘤株生长。

枇杷叶的研究进展

枇杷叶的研究进展

枇杷叶的研究进展柯仲成;朱志平;徐志远;胡善庆;黄竹胜;方超【摘要】枇杷叶中含有挥发油、黄酮类、三萜酸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本文对枇杷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提取分离等方面的研究作了归纳与论述,为枇杷叶在食品和医药上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8)001【总页数】4页(P84-87)【关键词】枇杷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提取工艺【作者】柯仲成;朱志平;徐志远;胡善庆;黄竹胜;方超【作者单位】黄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教研室,安徽黄山245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枇杷叶为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的干燥叶。

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四川、云南等地。

枇杷叶是一味常用中药。

味苦,微辛,性微寒。

枇杷叶归肺、胃经、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气逆喘气、胃热呕逆、烦热口渴。

目前已经从枇杷叶中分离到挥发油、三萜类、倍半萜类、多酚、黄酮类等成分,其药理作用主要集中于在三萜酸的抗炎止咳、降血糖、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

现对近年来枇杷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枇杷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橙花叔醇和金合欢醇[1],还有醇蒎烯、莰烯、月桂烯,对聚伞花素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等。

王义潮等[2]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鉴定,得含量较高的组分有β-倍半水芹烯、异桉叶油、环己酮、顺-3-己烯-1-醇、香叶烯D、水杨酸甲酯等。

台琪瑞[3]采用蒸馏萃取法从枇杷叶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鉴定,得到十六酸,亚麻醇,橙花叔醇,香芹酮,2-乙酰呋喃,榄香素,二氢猕猴桃内酯,醋酸法呢基酯,金合欢醇等挥发油。

枇杷叶中的三萜酸类化合物以乌苏烷型和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酸类为多。

鞠建华[4]等从枇杷叶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三萜酸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2α羟基齐墩果酸,乌苏酸,2α羟基乌苏酸,坡模酸和蔷薇酸,其中坡模酸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了得到的。

枇杷叶中熊果酸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枇杷叶中熊果酸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24 制备薄层分离条件 .
将含 有熊果酸 的样 品溶液 , 在制 备硅胶板 (0 X 0 m , 2 0 20 m
08 .mm厚 ) 上点样 , 同时在硅胶板 上点上 熊果 酸 的对 照品溶液
图 1 枇杷叶 中熊果酸的分离纯化 工艺流程 图
作为对照样 , 采用展开剂展开 , 在对照品部位喷 1 %硫酸乙醇 , O
淀 器( 上海 手术器械 厂 )U 7 4紫外可见 分光 光度计 ( 、 V一 5 上海 第三分析仪器厂 )S W一 旋转蒸发器 ( 、B 1 上海 申玻仪器公 司) 。
12 实 验 方 法 .
实验 数据 表明 : 活性炭添加量增加 , 色透光率增加 , 脱 但达
到 3 /0 mL的添加量 后 , g1 0 再增 加活性 炭添加量 , 脱色效果 变 化不 明显 , 这可能是 当添加量 达到一定量 时 , 有色物质在 活性 炭上的吸附基本 达到饱 和 , 以 , 所 再增加活性炭 的用量 , 脱色效
23 活性炭脱色条件 . 通 过 实 验 得 出 了脱 色 的最 佳 条 件 :即 活 性 炭 的 用 量 3 /0 mL 脱色时间 3 mi , g1 0 、 0 n 脱色 p . H30和脱色温度 7 ℃。 0
物开发有限公司生产 ; 薄层层析硅胶 倩 岛海洋化工厂) 。
HH一 2型数显恒温水浴锅 ( 国华 电器有 限公 司 )J 8 I 、Y8 一 I 超声波细胞粉碎机 ( 上海新芝生物技术研究所 )8 0型离心沉 、0
李跃 中,纵 伟 , 海 丽 董
( 淮南联合大学化工系, 安徽 淮南 2 2 0 ) 3 0 0
【 摘 要 】 枇杷叶为原料, 以 采用正交 试验法筛 其有效成分熊果酸的最 选出 佳提取及精制工艺 条件为: 采用超声 提取2 次,

实验三齐墩果酸的提取[技巧]

实验三齐墩果酸的提取[技巧]

实验三齐墩果酸的提取、分离及鉴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三萜皂苷元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技术,熟悉三萜皂苷的性质。

2、掌握两相溶剂水解方法。

3、掌握碱溶盐析法提取萜类化合物的方法。

齐墩果酸又名庆四素,属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已报道其以游离态、酯、苷或兼有的形式存在于150多种植物中,而多数是以苷的形式存在。

但含齐墩果酸的量超过10%的甚少。

从刺五加、龙牙楤木中提得率超过10%,纯度达95%以上,是理想的药用资源,是一种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并己证实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纯齐墩果酸是白色簇状结晶,无色、无味、无臭,熔点为308-31O℃,不溶于水,可溶于甲醇、乙醇、乙醚、丙酮和氯仿等有机溶剂。

据研究证实,齐墩果酸具有消炎抑菌、增强免疫功能、降转氨酶、改善肝功能,纠正体内异常蛋白代谢,防止肝硬化、降血糖、降血脂等多方面的临床药理作用,它对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慢性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是国内研制的保肝、治疗肝炎的有效药物之一。

此外,齐墩果酸还具有抗血栓形成、抗突变、抗艾滋病、抑制HIV-I的复制作用;以及强心、利尿和抑制S180瘤株生长等作用,其毒性小,副作用低,安全范围大。

齐墩果酸还因其有抗衰老、抗突变、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还可以作为化妆品成分被广泛应用。

女贞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的干燥成熟果实,为常用的扶正固本中药。

药理研究表明其促进免疫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齐墩果酸、熊果酸及乙酰齐墩果酸。

齐墩果酸以游离态和结合成苷的形式同存于女贞子中。

经检测发现其齐墩果酸含量以幼果期(8月)含量最高,可达8.04%,随着发育成熟下降到 2.5%左右。

其在果实中的含量分布为外中果皮>全果实>内果皮>种仁。

女贞子还含橄榄苦苷、D-甘露醇、硬脂酸、植物蜡等。

女贞子中主要有效成分:(1)齐墩果酸:C30H48O3,白色针状结晶(95%乙醇),mp 305-306℃。

可溶于热甲醇、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等,不溶于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t a t irwa e e ta to eh d sn h e tt i ly r s p r t n—Coo i ere Deem ia in o sr c :M c o v xr ci n m t o .u i g t e b s hn— a e e aa i o lrm ti tr n t f o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 1年 4月
第3 2卷第 4期
Fo e ac n ee p et odRs rh d vl m n e A D o
食品研究与开发
基础 研 究
枇杷叶中齐墩果酸的提取工艺
樊爱萍 。 刘卫 ‘闵勇 , 。 李四丽
( 红河学 院理学 院 化学系 , 云南 蒙 自6 10 ) 6 10
F AN -pn Ai ig,U U e W i,M I Yo g,LI i l N n —i S
( c o l f ce c n h 、 ies y Me gi 6 0 Y n a , hn ) S h o in eHo g eUnv ri , n z 6 1 0 , u n n C ia oS t 1
较 , 出微波 法的提取 率为 8 . 热回流法的提 取率为 6. %, 得 48%, 41 冷浸法的提 取率为 6 .%, 1 3 即微波法提取率明显高 于其他 2种方法 , 且结果显示微 波法提取 齐墩果酸有 效可行。
关键 词 : 杷 叶 ; 枇 齐墩 果 酸 ; 波 ; 取 微 提
S u yo xr cin o e n l i r m ib ty a o ia td n E ta t fOia oi Acd fo Ero o r aJ p n c o c
皂苷 、 杏仁苷 、 苦 乌索酸 、 齐墩 果酸 、 质 、 e 、 鞣 V , V 等化 学 成分 【1 中齐 墩果 酸是 一种重 要 的成分 , l, _其 2 由于其
广泛 的生物学 活性 , 它具有非 常高的药用价值 , 如抗肿
瘤、 保肝作用和 降血脂 、 血糖及抗艾滋病等作用外I 还 】 j ,
Coo la oi cd c n e t i e t yt eo t m c o v xr ci na olws 9 lro e n l a i o tn . d n i h p i c f mu mirwa ee ta to sflo : 5% eh n lc n e tain. t a o o c n r t o
摘 要: 以微 波法进行提 取, 采用最优 的薄层分 离一 色显色法测定齐墩 果酸含 量, 比 确定 出微 波提取 的最佳 工艺为: 乙
醇 浓度 9 %、 5 提取 功 率 为 6 0 、 波 时 间 为 7 、 液 比 为 1 0 g )微 波 法 与传 统 的 热 回 流 法 、 浸取 法进 行 比 3W 微 0s料 : (/ 。 2 mL 冷
K y rsei o y pnc( h m .Ln l o ao c c ; i o ae et c o e d:r bt aa oi T u b) id ; l nl i m c w v;x at n wo o r j a e ia d r r i
枇 杷 叶 为 蔷 薇 科 植 物 枇 杷 Eibt a p n a r o yi 0i 0 r a c
8 8 % , e t e u xr cinr t s6 . 4. h a f xe ta to aewa 4 1% ,h o ds a to fe ta t nrt s613% 。 rmirwa e rl t ec l o kmeh do x rci aewa . o o co v e ta t n wa in f a t ih rt a h t e t o s a d t er s lss o d ta c o v xr cin xr ci ssg ii n l h g e n t eoh rt meh d , n h e ut h we h t o c y h wo mir wa ee ta t o o la o i c dt eef cie f e n l a i ob f tv . o c e
e ta to o ro 3 , c o v i 0 S sld—i u dr t f12 . ir wa emeh da dc n e t n l xr cin p we f6 0W mir wa etme7 。 oi l i ai o :0 M co v t o n o v n i a q o o
( h n id) T u bLn 1的干燥 叶 , 代药 学测 验 , 现 枇杷 叶含有
具有抗炎 、 病毒 、 抗 免疫 调节 、 抑制血小 板聚集 和抗氧
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口 由于齐墩果酸结构较 为复杂 , 1 。 人
工合成较 困难 , 从天然产物 中提 取齐墩 果酸是 获得齐 墩果酸的主要 途径。从 天然产物 中提取 的齐墩果酸对 动物无明显的毒 、 副作 用 , 现在 欧美 国家现 以将其加工 成保健 食品 ,或者作 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到食品 中I 4 1 , 齐墩果酸具有很大的开发前 景。 目前 大部分 研究 人员 对齐 墩果酸 的提 取大 都采
t e ma e u t o ,te c l o k c mp rs n e ltd o ti e y mir wa e meh d o xr cin r t f h r lrf xmeh d h o d s a o aio mu ae b an d b c o v t o fe ta to ae o l
基金项 目: 红河学 院硕士专项基金( S 0 0 1 X S7 1)
作者简介 : 樊爱萍 (9 7 )女 ( )讲师 , 士 , 17 一 , 汉 , 硕 主要从事天 然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