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空肠营养管徒手置入技术在危重症病人营养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床旁留置鼻空肠管营养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床旁留置鼻空肠管营养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作者:邓勇进任卫红赵妙玲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20年第16期[摘要]目的研究床旁留置鼻空肠管营养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
对照组患者施行鼻胃管营养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鼻空肠管营养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变化情况,治疗后1、5、10 d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和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置管時间。
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b)、血清清蛋白(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5 d的IgM、Ig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 d的IgM、IgG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堵管、腹泻、消化道出血、反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床旁留置鼻空肠管营养能有效改善危重症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恢复,降低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床旁留置;鼻空肠;鼻胃管;危重症;营养指标;免疫功能[中图分类号] R473.56;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文章编号] 1674-4721(2020)6(a)-0034-03[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bedside indwelling nasal jejunum nutri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80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March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asogastric tube nutrition,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nasal jejunum tube nutrition therapy. The changes of nutritional indexes, immune function indicators at 1, 5, 10 d after treatment,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intub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levels of serum hemoglobin (Hb) and serum albumin (ALB)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gM and Ig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1 and 5 days after treatment (P>0.05). IgM and IgG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t 10 days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rates of postoperative obstruction, diarrhea,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and reflux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tubation time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Bedside indwelling nasal jejunum nutri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immune function after treatment,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fter intubation.[Key words] Bedside indwelling; Nasal jejunum; Nasogastric; Critical illness; Nutritional index; Immune function危重症患者病情危重,变化迅速稍有不慎常导致不可弥补的后果。
床边徒手置入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52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Vol.11, No.18参考文献[1] Sun Q, Nie X Y, Gong J P, et al. The outcome comparison ofthe suprapatellar approach and infrapatellar approach for tibia intramedullary nailing[J]. 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s,2016,40(12):2611-2617.[2] Franke J, Homeier A, Metz L, et al. Infrapatellar vs. suprapatellarapproach to obtain an optimal insertion angle for intramedullary nailing of tibial fractures[J]. European journal of trauma and emergency surgery: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European Trauma Society,2018,44(6):927-938.[3] Franke J, Hohendorff B, Alt V, et al. Suprapatellar nailing of tibialfractures-Indications and technique[J]. Injury,2016,47(2):495-501.[4] Erin-Madsen N, Aasvang T K, Viberg B, et al. Knee pain and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after intramedullary nailing of tibial shaft fracture[J]. Danish Medical Journal,2019,66(8):A5554.[5] KS L, WP M, MT H, et al. Acute Exertional Compartment入路也有局限性:(1)髌上入路的学习曲线更长,对于初学者可能存在膝关节软骨的损伤;(2)该技术经过节腔,增加膝关节感染的机会;(3)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需要采取不同的入路[12]。
徒手盲视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法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徒手盲视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法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兰清;刘成;郑祥德【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年(卷),期】2016(32)21【摘要】目的探讨床旁徒手盲视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法在重症监护室(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科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3例需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胃管置入术,观察组采用徒手盲视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术.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次数,操作时间,早期开始肠内营养时间,血红蛋白、总蛋白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总置管成功率无明显差异,其中观察组置管时间为(29.2±6.4)min.观察组早期开始肠内营养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血红蛋白、总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徒手盲视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法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极少等优点,在ICU危重症患者中有应用推广价值.【总页数】4页(P3295-3297,3300)【作者】兰清;刘成;郑祥德【作者单位】达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635000;达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635000;达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635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十字诀"盲视法置鼻肠管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J], 刘道中;刘华之;叶新英2.DSA引导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法在食管胃吻合口瘘治疗中的应用 [J], 陆海敏;张卫华3.X线辅助超滑导丝法置鼻空肠营养管在临床中的应用 [J], 梁四海;胡立平4.徒手盲视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法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J], 栾蕊;王玲;5.两种鼻肠管床边盲视被动等待置管法在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J], 刘莉;夏加伟;张强;唐理斌;武昆利;卢潇;李海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床旁盲插空肠营养管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系到 患 者 预 后 和 康 复 的 关 键 措 施 之 一 口]。肠 内 营 养 在 支 持 效 剂 ,清 洁 患 者 一 侧 鼻 腔 ,将 导 管 缓 慢 插 入 体 内 ,观 察 导 管 在 体 内
果 、花 费 、安 全 性 方 面 均 优 于 肠 外 营 养 ,所 以肠 内营 养 近 年来 受 到 临 床 医 生 重 视 _2]。但 由于 在 ICU 患 者 均 存 在 不 同程 度 的 肠 道 功 能 障 碍 ,胃 管 进 食 时 容 易 出 现 返 流 、误 吸 ,引 起 肺 部 感 染 口 ],同 时 ICU 患 者 病 情 危 重 ,胃 镜 置 管 及 介 入 置 管 有 一 定 的风 险 ,患 者 有 一 定 的 痛苦 ,对 于 患 者 来 说 花 费更 多 ,不 利 于 肠 内 营养 支 持 的实 施 与 效 果 ,空肠 管鼻 饲 可 避 免 营养 液 返 流 或 误 吸 刮 。本文 研 究 2012年 4月 至 2013年 4月 使 用 盲 插 法 置 人 空 肠 营养 管 治 疗 患 者 的效 果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选择 2012年 4月 至 2013年 4月 本 科 需 行 肠 内营 养 支 持 者 60例 ,其 中 男 35例 ,女 25例 ,年 龄 25~ 91岁 , 平 均 55岁 ;重 度 颅 脑 创 伤 2O例 ,脑 卒 中 患 者 1O例 ,高 位 截 瘫 患者 1O例 ,急 性 重 症 胰 腺 炎 1O例 ,重 度烧 伤 7例 ,脑 卒 中 吞 咽 障碍 导 致 吸人 性 肺 炎 3例 。排 除 标 准 包 括 :(1)远 端 肠 道 梗 阻
的 长 度 ,到 达 预 测 量 长 度 时 ,往 管 道 内 打 气 听 气 过 水 声 或 尝 试 抽 取 胃 液 。经 导 丝 端 口 向 导 管 内打 水 或 打 气 看 是 否 顺 畅 。确 定 导管 在 胃里 以后 ,即 可 以 将 导 管 每 次 2 em 速 度 缓 慢 向 前 置 入 。管 道 尖 端 遇 到 阻 力 能 自行 转 弯 ,置 人 过 程 有 3处 阻 力 :在 胃大 弯 处 可 感 觉 到 阻 力 ,幽 门 处 可 再 次 感 觉 到 阻 力 ,大 约 再 进 20 cm 后 到达 屈 氏 韧 带 再 次 感 觉 到 阻 力 。插 管 完 毕 可 测 小 肠 液 PH 值 验 证 或 拍 床 边 腹 部 平 片 。 2 结 果 2.1 治 疗 结 果 所 有 患 者 均 成 功 置 入 空 肠 营 养 管 ,技 术 成 功 率 100 ,50例 患 者 营养 管 过 屈 氏 韧 带 20 cm,10例 无 法 过 屈 氏 韧 带 ,后 将 空 肠 管 多 置 人 胃 中 l5~ 20 cm,后 期 摄 片 发 现 5 例 患 者 通 过 肠蠕 动再 次 进 入 到 空 肠 内 (图 1、2)。操 作 时 间 约 30 min,操 作 过 程 中 未 出 现 心 律 失 常 、误 插 、消 化 道 损 伤 等 并 发 症 。
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一、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的选择与操作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是一种通过经皮置管技术将营养管置入空肠并固定在腹壁上的方法。
与传统的胃管相比,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的操作更为简便,而且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更为安全可靠。
在临床实践中,选择合适的营养管材料、确定置管部位、进行消毒和固定等操作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保证了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的作用。
1. 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危重症患者常常因为疾病或手术等原因导致肠功能减退,而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能够通过肠道内营养的方式,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从而更好地维持患者的肠道功能。
研究表明,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在促进肠功能恢复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能够减少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2. 提高免疫功能3. 改善营养状况1. 患者的病情和病程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适用于不同程度的危重症患者,但患者的病情和病程会直接影响其治疗效果。
一般来说,对于病情较轻或已经康复期的患者,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的效果会更好;而对于病情较重或处于急性期的患者,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的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2. 营养支持的合理性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的效果还与营养支持的合理性密切相关。
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从而提高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的治疗效果;而不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则会影响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的效果,甚至产生一定的并发症。
3. 护理的规范性在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的治疗中,护理的规范性也是影响其效果的重要因素。
规范的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好地发挥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的作用;而不规范的护理则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风险,影响其治疗效果。
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在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其选择与操作、患者的病情和病程、营养支持的合理性以及护理的规范性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其效果。
徒手经鼻空肠置管在危重症病人中的应用分析

盐水 5 0 0 mL的 输 注 , 输 注采取先慢后快的原则 , 开始时采用 5 O
mL / h的速 度 进 行 。 完 成 置 管 的 第 2天 如病 人 无 不 适 症 状 可 进
负氮平衡 , 并 对细 菌性 感染 起 到积极 的预 防作用 [ 2 - 4 ] 。 经 鼻 空 肠置管是肠 内营养 补充 常用 的方式 , 临 床上较 多 采用 X线 片 、
比高等优点 。 关键 词 : 徒手 ; 鼻空肠置 管; 危重症病人 ; 营养状况 ; 并发 症 中图分类号 : R 4 7 1 . 7 2 文献标识码 : B d o i : l O . 3 9 6 9 / i . i s s n . 1 0 0 9 — 6 4 9 3 . 2 0 1 4 . 1 2 . 0 2 1 文章编 号: 1 0 0 9 — 6 4 9 3 ( 2 0 1 4 ) 0 4 C一 1 4 5 1 — 0 2
护理研究 2 0 1 4年 4月 第 2 8 卷 第 4期 下旬 版 ( 总第 4 6 4 期)
徒 手 经 鼻 空肠 置 管在 危 重 症 病 人 中的应 用 分 析。
An al y s i s o n ap pl i c at i o n o f f r e eh a n d pi p e t h r ou gh
用S P S S 1 7 . 0统 计 学 软 件 进 行 数 据 处 理 , 等 级 资 料 符 合 正 态 分
布, 采 用 均 数 ±标 准 差 ( 士 5 ) 表示 , 采用 Wi l c o x o n检 验 , 以 显 著 性水平 a 一0 . 0 5 表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床旁盲插螺旋型鼻空肠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床旁盲插螺旋型鼻空肠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过程中,营养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炎症的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床旁盲插螺旋型鼻空肠管是一种先进的营养支持技术,近年来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本文就床旁盲插螺旋型鼻空肠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和总结,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一、床旁盲插螺旋型鼻空肠管的概述床旁盲插螺旋型鼻空肠管是一种通过鼻腔插入到空肠内,将患者肠内内容物引流到外部的技术。
与传统的肠外营养相比,床旁盲插螺旋型鼻空肠管具有操作简单、便于观察、减轻病人痛苦等优点。
具体操作流程是在临床上经床边无痛经鼻插管提示吻合螺旋型鼻肠吻合模块到空肠进而异物的贴合过程。
二、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由于疼痛剧烈、恶心呕吐、消化功能减退等症状,常常导致摄食不良、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至关重要。
营养支持治疗包括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两种方式,其中肠内营养支持被认为是更为理想的途径,能够促进胰腺分泌和胃肠运动,减少胰液刺激和胃肠道黏膜损伤。
1. 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床旁盲插螺旋型鼻空肠管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的胃肠功能,促进食欲增加,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营养状况良好的患者更容易对抗疾病和恢复健康,因此床旁盲插螺旋型鼻空肠管在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2. 促进炎症的愈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常常伴有明显的炎症反应,而营养支持治疗可以促进炎症的愈合,减少组织损伤,缩短炎症的持续时间。
床旁盲插螺旋型鼻空肠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对抗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疾病的康复进程。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222019 年第 6 卷第 25 期2019 Vol.6 No.25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蔡 利(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急诊医学科,江苏 宿迁 223800)【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鼻空肠管置入术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盲插鼻空肠管置入术,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
结果 观察组患者导管置入成功率为92.00%,与对照组患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使用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对患者插管,可以提高导管置入的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肠内营养;超声引导;鼻空肠管置入术【中图分类号】R4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25.22.02对于危重症患者,其身体机能较为虚弱,同时会伴有多种功能障碍,在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给予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以维持患者正常的身体机能[1]。
营养支持是对危重病人治疗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现营养支持分为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其中肠内营养支持的整个过程符合生理要求,并且无严重的并发症,已成为主要的营养支持方法[2]。
在对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时,需要向患者置入导管,然后通过导管向患者体内置入营养物质,达到肠内营养支持的目的[3]。
本文主要研究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鼻空肠管置入术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
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9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1.43±6.15)岁;观察组男17例,女8例,年龄43~82岁,平均年龄(62.29±6.19)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床旁空肠营养管徒手置入技术在危重症病人营养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廖金娥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1期
摘要:目的观察床旁空肠营养管徒手置入技术在危重症病人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
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行肠内营养治疗的危重症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置入技术行营养支持,研究组采用床旁空肠营养管徒手置入技术行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
比差异显著(P
关键词:床旁空肠营养管徒手置入技术;危重症;营养治疗
中图分类号: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1-0098-02
危重症病患者常伴有一定的肠道功能障碍,而为了给患者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和提高其自身的免疫力,常需对其进行鼻胃管喂养,常规的胃管置入操作会给患者机体带来一定的痛苦和风险,而床旁空肠营养管徒手置入技术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项简单易行的置入技术,不仅能保证置管的成功率,且能降低患者置管期间的痛苦和避免其出现误吸、营养液返流等[1]。
本文主要探究了床旁空肠营养管徒手置入技术在危重症病人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行腸内营养治疗的危重症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项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在研究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分布:38-72岁,平均年龄为(51.6±2.5)岁,其中21例为急症胰腺炎、19例为重度颅损伤;研究组中男
性24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分布:37-74岁,平均年龄为(51.5±2.7)岁,其中20例为急症胰腺炎、20例为重度颅损伤,两组患者的年龄、疾病类型对比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