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产业升级的过程与经验

合集下载

亚洲四小龙经济崛起的原因和经验

亚洲四小龙经济崛起的原因和经验

亚洲四小龙经济崛起的原因和经验亚洲四小龙,指的是韩国、台湾、新加坡和香港,它们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之间实现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崛起。

这一经济奇迹的背后有许多原因和经验,本文将详细探讨它们。

一、成功原因和经验之一:出口导向经济模式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崛起与其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密不可分。

它们以制造业和出口为经济增长的引擎。

通过大力发展制造业,提高出口质量和竞争力,这些国家成功地打破了国际市场壁垒,迅速提升了出口规模和国际影响力。

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亚洲四小龙不断调整和升级其产业结构。

例如,台湾转型到电子领域,韩国发展半导体和汽车等高附加值产业,这些创新使它们在全球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

二、成功原因和经验之二:教育和人力资源优势教育和人力资源优势也是亚洲四小龙经济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些国家在教育方面投资巨大,注重培养人才。

他们重视基础教育,并在高等教育领域建立了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

此外,亚洲四小龙意识到人才是发展创新的重要因素,因此,他们鼓励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研究,并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这使得这些国家不仅在制造业领域有竞争力,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

三、成功原因和经验之三: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亚洲四小龙经济崛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这些国家充分认识到基础设施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并积极投资于交通、电力、通讯等领域。

例如,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现代化的公路、铁路和港口建设,这为其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台湾也在高速铁路、世界级港口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投资,使其成为亚洲的贸易枢纽。

四、成功原因和经验之四: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治理亚洲四小龙拥有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治理,这也是它们经济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府的决策能力和执行力使得这些国家能够有效地推动经济改革和发展。

同时,透明度和廉洁度也是这些国家治理能力的体现。

它们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反腐败机制,打击腐败行为,保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韩国产业升级经验对发展深圳总部经济的启示

韩国产业升级经验对发展深圳总部经济的启示

韩国政府在主导产 业的选择和 代 初 期开 始 , 由于 受到 中国 等亚 洲
国家 产 品 的激 烈 竞 争 ,韩 国纺 织产
行 产 业交 换建 立核 心 企 业 以及 降低 形 成 发展 上起 了决定 性 的作 用在 ,
0 0 企 业负债率等手段对产业结构进行 2 世 纪 6 年 代 , 韩 国 经 济 起 飞 阶 品在 国际市 场 所 占份 额 开 始 下 降 ,
二 是为这 些 “ 生产业”提 供保 护措 施 ,直到 它们在 国 际上拥有 竞争 能力 新
为止 ;三是 允许 某些工 业进 行 垄 断性 生产 以克服 小规模 的国 内市场 问题 。





41 8 年至金融危机调整阶段。8 年代的韩国政府进行 了谨慎渐进 的 .9 0 0


29 —

20. 0' 7 1
PR ACT C I E I OR GN EC N F EI ONOMI C REL TI A ONS AND TR AOE
维普资讯
日-f■ 瑟■ j j i i 疆 舅盱: —■ I I 葺 - 矗圈r 圃 雹啊 I硼 l置f 】 1l 三 lI : - I.l 】
经济改革。1 8 年底,韩国通过 了 《 95 产业发展法》,强调市场的作用,政
府 的产 业政策 从产 业倾斜 型 转 向功 能型。亚 洲金 融危机 以后 ,韩 国开始 对
学 院
产业政策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反省,在企业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把通过提高 企业的效益进而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作为产业政策的中心环节,并通过
进 出口的机构。1 6 年4 ,在加入关贸总协定(A T初期,韩国政府充 97 月 GT) 分利用国内的廉价劳动力和纺织工业的优势发展出 口 加工业,使轻纺工业 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出 口的主力 ,为韩国的资本和技术积累创造 了条

韩国文化产业升级发展模式

韩国文化产业升级发展模式

韩国文化产业升级发展模式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崛起,韩国文化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韩国以其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创新的发展模式,成功地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本文将以韩国文化产业升级发展模式为题,探讨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成功经验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韩国文化产业的升级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当时韩国政府开始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计划。

韩国政府将文化产业视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韩国文化产业逐渐从传统的文化艺术领域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

韩国文化产业的升级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韩国注重文化产业的创新和研发。

韩国政府鼓励企业加大对文化创意领域的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

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韩国文化产业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例如,韩国电视剧、音乐、时尚等领域的创新和研发成果,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还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和喜爱。

韩国注重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韩国文化产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通过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扩大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韩国政府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打造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的全球化发展。

例如,韩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韩流文化也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热门文化现象。

韩国注重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韩国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通过创新的方式将文化元素融入到各个领域,实现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

例如,韩国电视剧和电影的IP衍生品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服装、化妆品、餐饮等。

这种融合发展不仅丰富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形式,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韩国注重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

韩国政府重视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通过推动教育和培训机构的合作,培养了大量具有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韩国政府还积极引进国际化人才,吸引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专业人才。

韩国经济发展概况

韩国经济发展概况

韩国经济发展概况韩国,这个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的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从一个相对贫困的农业国家迅速崛起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二战结束后的韩国,经济基础薄弱,资源匮乏。

然而,通过一系列的战略规划和积极的政策推动,韩国逐步走上了经济腾飞的道路。

20 世纪 60 年代,韩国开始实施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

政府大力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等,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生产低成本的商品并出口到国际市场。

这一举措为韩国积累了初期的资金和技术经验。

在 70 年代,韩国将重点转向了重化工业。

钢铁、造船、汽车等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

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支持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和技术引进,使得韩国在这些领域逐渐具备了国际竞争力。

80 年代,韩国又开始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大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入。

电子、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三星、LG 等知名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韩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离不开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

韩国政府大力投资教育事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

这些人才为韩国的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科技创新也是韩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韩国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不断推动技术进步。

在半导体、通信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和创新成果。

韩国的企业发展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许多大型企业集团,如三星、现代等,在韩国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和全球布局,提升了韩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然而,韩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经济结构相对单一,对少数大型企业的依赖度较高。

此外,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贸易摩擦等因素也对韩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在国际贸易方面,韩国是一个高度依赖出口的国家。

其出口商品涵盖了汽车、电子产品、船舶等多个领域。

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韩国的出口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韩国政府不断调整经济政策,推动经济结构的多元化,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强创新能力,以提升经济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韩国产业趋势

韩国产业趋势

韩国产业趋势韩国产业趋势近年来,韩国的产业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变革中。

韩国作为一个小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农业社会转变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社会。

在这个过程中,韩国经历了许多变革和调整,建立起了一系列的重要产业,包括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半导体等。

本文将重点分析当前韩国产业的发展趋势,并探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一、制造业升级韩国一直以制造业为经济支柱产业,制造业的发展对韩国经济的增长和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韩国制造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压力。

为了保持竞争力,韩国需要升级其制造业,加强研发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此外,韩国还需要培养和吸引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以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未来,韩国制造业可能会朝着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二、新兴技术产业新兴技术已经成为全球各国最具发展潜力和机会的领域之一,韩国也在这个领域中积极探索和发展。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正在改变各个行业和领域的运作方式,韩国希望能够在这些领域中取得突破和优势。

政府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计划,以推动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

韩国已经成立了人工智能战略发展委员会、物联网战略发展委员会等专门机构,以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三、创业和创新创业和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重要动力。

韩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服务体系,鼓励年轻人和企业家创业。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支持创业的政策和项目,如启动基金、创新券、创业支持中心等。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移的力度,以促进创新和科技成果的商业化。

未来,韩国的创业和创新环境将进一步完善,为更多创业者和创新者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机会。

四、绿色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绿色产业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趋势和焦点,韩国也在这个领域中积极推进。

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计划,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和应用,并鼓励企业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动态干中学、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演进——韩国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动态干中学、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演进——韩国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赖俊平 张
涛 罗长远
动 态干 中学、 产业升级 与产 业结构演进
的。本文 的结构安排为 , 第二部分我们从工资上涨 、 动态干中学 、 自主创新 、 产业结构 四个角度 , 对韩 国的产业升级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 , 比中国产业升级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 , 对 我们提出了针 对性 的政 策 建议 。
基金项 目: 教育部人 文社科一般项 目( 目编号 : Y C 90 2 ; 项 0 J 70 4 ) 上海社科基金青年项 目( 目编号 :09 J0 1 ; 9 项 20 EL 0 ) 上海 市哲学社
会科学规划课题 “ 青年项 目” 项 目编号:0 8 J0 2 ; ( 20 EL0 )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 目( 目编号 :9 S 1 。 项 0 Z 1 )
高级 变化 , 与此 同时, &D的作 用逐 渐 突 出, 术获取 从依 赖 引进 转 变为 自主研 发 。 韩 国经验 可供 的 R 技 借 鉴是 : 1 通 过提 高生产 率来 消化 成本 上 涨 ; 2 加 强职 工 培 训 , () () 促进 新 技 术采 用 ; 3 调 整技 术 引 ()
新 ( 月l 双 f J )
2 1 第 期 总 5期 0 年 3 (第 2 ) 1
动态干 中学 、 产业 升级与产业结构演进
— —
韩 国经验 及 对 中 国的启 示
赖俊 平 张
涛 罗长远
( 复旦大学 经济学 院 , 上海 2 0 3 ) 04 3
摘 要 : 韩 国发展 过程 中 , 资上涨 迫使产 业 升级 , 在 工 淘汰 了落后 企 业和技 术 , 工人 的人 力资本 积 累 也 在动 态干 中学 中得 到提 高 。 由此 导致 产业从 劳动 密集 型 向资本 和 技 术 密 集型 过 渡 , 进 产 业 结构 促

韩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

韩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

产业转型升级的“韩国经验”自二次世界大战至今,韩国政府根据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把握机遇。

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政策。

适时而稳健地推动产业结构不断转换升级,在短短的几十年里,韩国创造出了辉煌的产业发展业绩,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船舶、汽车、电子和半导体制造业大国之一。

一、韩国产业升级的历程战后至今。

韩国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历程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1961年以前的进口替代阶段。

1961年以前,由于战争的破坏,使得韩国经济处于萧条状态,面对缺少资源和资本技术实力的形势,韩国实施了进口替代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的着重点是保护和促进消费品工业的发展,以满足内部消费需求,稳定经济和社会,这一政策对当时经济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1962~1971年的出口导向阶段。

由于重视进口替代而忽视了出口带动作用,大量的进口导致韩国国际收支逆差巨大,对海外进口的依赖性明显。

为缓解这种不均衡局面,增强韩国经济的良性发展能力,韩国产业政策导向开始从“进口替代”逐步转向“出口导向”。

从19 62~1966年,韩国积极从国外引进技术,优先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此同时。

韩国还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出口贸易的政策和支持出口的金融机制,设立了一系列促进出口的机构。

1967年4月,在加入关贸总协定(GATT)初期,韩国政府充分利用国内的廉价劳动力和纺织工业的优势发展出口加工业,使轻纺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出口的主力,为韩国的资本和技术积累创造了条件。

(3)1972~1979年的重化工产业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初期,韩国产业政策转向重工业和化学工业。

其战略是促进中间材料与生产资料的进口替代,并促进资金密集工业的发展。

如造船、钢铁、汽车、有色金属与石油化工等。

这些工业被称为战略工业,国家给予了各种奖励措施,主要的政策有:一是由建立国家投资基金,以优惠利率提供大型投资所需的资金:二是为这些“新生产业”提供保护措施,直到它们在国际上拥有竞争能力为止;三是允许某些工业进行垄断性生产以克服小规模的国内市场问题。

韩国经济

韩国经济

从1962年起,政府连续制定了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每个计划的内容都与当时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指导原则相一致,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产业重点,且保持相互之间的连续性。

经济开发五年计划是韩国经济发展计划的主体,是韩国产业发展的总纲,涵盖了各个时期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战略。

韩国能在30年间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在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后迅速走出低谷,引起了全球密切关注。

韩国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即“政府”这个主体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韩国产业发展现状1、韩国产业发展历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产业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韩国经济发展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初。

当时政府基于本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实行出口导向的外向型发展战略,重点发展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韩国抓住美、日等发达国家60年代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有利时机,发展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低、劳动力素质高等优势,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使韩国经济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起来。

重化工业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是韩国产业结构向重化工业转变和不断深化的过程,重化工业取得迅速发展。

韩国重化工业发展之初是为了实现资本设备的进口替代,但随着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产业迅速发展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以及70年代中后期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和贸易保护加强,发展中国家价格竞争使韩国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产品出口受限,韩国急需改变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导向局面。

韩国利用发达国家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向新兴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遇,开始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

韩国政府主导的重化工业发展到1980年完成了预定目标,重化工业在制造业中比重上升到50%以上。

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迈进进入80年代后,韩国出口面临三大挑战: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高涨;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竞争日趋激烈;与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差距缩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4 部分发达经济体的总储蓄占 GDP 的比重
资本存量水平非常低。 1953 年韩国的文盲率是 78%,只 有 2%的年满十四周岁的韩 国 人 完 成 了 中 学 教 育 (Kim, 1997)。 但是到目前为止,从 多种指标来看, 韩国的人力 资本存量都得到了较大幅度 的提高。 从教育支出来看,教
10
10 000 5
8 000
6 000
0
4 000 -5
2 000
0
-10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图 1 韩国经济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WDI)。
性的打击。 对于韩国而言, 这场战 年 争摧毁了很多工厂设备, 同时也造 14
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因此, 韩国 12 经济可以说是从朝鲜战争的废墟 中起步, 而且在经济发展初期是典 10
韩国 印度
美国 智利
日本 德国
中国
型 的 农 业 化 经 济,1965 年 农 业 占 8
GDP 的比重为 40%。 在经过建国初 6 期的政治动荡之后, 朴正熙通过军 事政变(1961 年)登上了政治舞台, 4
他开启了韩国快速工业化时代,本 2
文对于韩国产业升级的分析主要
从朴正熙时代开始 (1962 年~1979
0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年)。
图 3 25 岁以上成年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1961 年~2011 年, 我们可以将 数据来源:巴罗—李教育程度数据库(Barro-Lee Education Attainment Dataset)。
展,这些行业包括钢铁,造船,化学,半导体等,而它们都属
2. 高储蓄率与物质资本。高储蓄率是物质资本积累的
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
必要条件,而资本积累又是长期收入达元汇率的升值也在 条件。 东亚经济体的一个特点是储蓄率比较高,韩国也不
削弱韩国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 1960 年~1979 年,韩元实际 例外。 图 4 可以看出在主要发达经济体中,韩国的储蓄率
代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以及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术密集型不断转变。 出口导向是韩国经济快速起飞﹑持续
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 韩国产业升级的 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
成功对于发展中经济体,尤其是处于中高收入的发展中经
其次,财团在韩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过程中扮演着
济体,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潜在的借鉴意义。 一个经济体经 重要角色。 在 1960 年代早期,韩国政府和其他发展中国家
动,以及财团的成长和转型,都是促成这一系列转变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产业升级;人力资本;韩国经验 一﹑ 引言 二战以来, 尽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努力发展经济,
口,包括货币贬值,税收减免,出口补贴和优惠贷款等。 出 口导向战略有利于经济体通过进入国际市场,利用国际市
并获得一定的成功,但事实上只有亚洲四小龙成功地从低 场已经形成的良好的贸易秩序和巨大的市场容量,利用规 收入经济体步入高收入经济体。 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中最 模经济,降低成本,促进劳动分工,促进技术进步。 另一方
■2016 年第 1 期
■现代管理科学
■博士论坛
韩国产业升级的过程与经验
●胡李鹏 谭华清
摘要:文章分析了韩国产业升级的进程和经验。韩国产业升级成功表现在三个方面:(1)持续的出口优势以及出口结 构的升级;(2)具有一定数量的世界领先产业;(3)具有一定数量国际领先的企业。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政府的支持与推
造出来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处于领先地位。 韩国是世 与其在研发领域的高投入是分不开的。 韩国的研发投入远
界上最大的 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 NAND(闪 高于主要发展中经济体, 并且在 2007 年左右开始接近日
存)的生产国,不仅如此,韩国在 2000 年代中叶开始,逐步 本的水平。 同时,韩国的科研人员的相对数量也是非常丰
汇率已经累计升值了 64%,而且仍然延续着升值的趋势。
是最高的,20 世纪 90 年代达到 35%以上, 近年来有所回
产业升级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韩国经济在一些行业 落,但是保持在 30%以上,高于其他发达经济体的水平。
内具有国际竞争力。 从产量指标来看,在某些行业,该国制
3. 高水平的科研投入。韩国在高科技产业取得的进步
WDI),美元为 2000 年不变价格。
(四)1990 年至今:知识密集型产业 发展阶段。
在第一阶段,韩国出口导向的战略 重点放在纺织品,玩具,胶合板等劳动 密集型产业上;在第二阶段韩国加大对 重化工业的投资, 并且在出口方面,钢
都要比小企业有优势,他们也一直在韩国工业化进程中扮 铁,船舶,消费电子产品逐步取代纺织品和玩具成为韩国
以促进企业的研发。与此同时当企业的技术升级到一定阶 钢铁开始成为出口的大户,1990 年衣服﹑ 半导体是出口的
段,高级技术人才﹑特别是研发人才成为一个重要的约束, 主力,与我国目前的情形类似。 从 1990 年开始,半导体一
此时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而不只在本国招聘人才。韩国 直是韩国出口的最主要行业, 虽然新的支柱行业不断出
- 33 -
■博士论坛
■现代管理科学
■2016 年第 1 期
% 60
出品占 GDP 的比重 出口年增长率 出口额(右轴)
亿美元
韩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分成如下四
6 000 个阶段:
50
5 000
(一)1960 年~1970 年:劳动密集型
40
产业发展阶段;
4 000
(二)1970 年~1980 年:资本密集型
大的经济体,从 1961 年以来,除了短暂的危机和波动,一 面,出口导向战略能够促进出口企业的技术进步,并且出
直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 总体来看,1961 年~2011 年, 口企业的发展对非出口部门具有正的外部效应。 同时,出 韩国 GDP 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6.8%, 人均 GDP 从 1961 年 口导向会使得国内企业融入一个竞争激烈而不是受到保
30
3 000 产业发展阶段(重化工业发展阶段);
20
(三)1980 年~1990 年:技术密集型
10
2 000 产业发展阶段;
0
1 000
-10
0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图 2 韩国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过一定阶段的发展之后,劳动力的工资会随着经济发展而 的政府一样都希望能够早日实现工业化。 为了推动工业化 一起上涨,依靠廉价劳动力的简单加工制造业的优势会逐 进程,韩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支持措施,包括税收补贴,优惠
步丧失,企业要继续保持竞争力,经济体必须进行产业升 贷款等。 不过限于资源有限,这些支持措施大多落到了经
- 34 -
■2016 年第 1 期
■现代管理科学
■博士论坛
%
韩国
日本
美国
45
德国
OECD
现在人力资本水平和物质资 本存量的提高。
40
1. 教育与人力资本。 韩
35
国经济发展起步之初, 人力
30 25 20
15 10
5 0 1976 19781980 19821984 198619881990 1992 1994 19961998 2000 20022004 2006 2008 2010
成为智能手机的领先者。
富,每一百万人口中的研发人员数量不仅远远高于拉美国
在汽车,半导体行业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后发国家有机 现, 比如 1995 年的汽车,2000 年的电脑,2005 年的手机,
会在某些行业赶超技术领先的国家。
2010 年的显示器,但是半导体一直稳居出口的前两名。 另
二﹑ 韩国产业升级概况
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 1990 年以来,韩国出口行业
1945 年朝鲜半岛从日本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 但是 的分散程度越来越高。
资本﹑技术密集型。 这种转型也不乏政府的推动和支持。 比 韩国的 25 岁以上成年人平均受教育年限从 1940 年的 4
如,在重化工业发展阶段(Heavy Chemistry Industry,HCI) 年上升到 2010 年接近 12 年,超过了日本,德国等发达经
(1971 年~1979 年), 政府政策集中于促进重化工业的发 济体。
韩国产业升级的转变在主要出口行业的变化中得到
第三,韩国产业升级过程中的另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对 清晰体现。 韩国在 1970 年代及以前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原
人力资本投入的高度重视,乃至在全球范围内雇佣人力资 材料﹑农产品﹑纺织品﹑胶合板﹑假发等这些原材料﹑劳动密
本。韩国对于教育和科技向来重视,对于研发的投入很高, 集﹑简单加工的行业。 经过十年的发展,1980 年电子产品﹑
通过梳理韩国的经验,我们发现韩国 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成功与以下三个 方面密不可分。 首先,韩国在经济发展初 期(1962 年~1980 年),始终坚持出口导向 发展战略,国家部门通过各种手段刺激出
2000 年美元不变价
%
18 000
人均 GDP
20
16 000
GDP 平均增长速度
15
14 000
12 000
演着身先士卒的角色。 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在经济发展初 的优势产业。 在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韩国企业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