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牧草种子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牧草种子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牧草种子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牧草种子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魏文娟,齐秀芳

甘肃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甘肃省兰州(730070)

E-mail:lianghaifeng213@https://www.360docs.net/doc/7b12308394.html,

摘要:本文从我国牧草种子生产的区域性、种质资源与利用、市场开拓与生产管理、种子科学与研究等方面阐述了当前我国牧草种子生产的发展状况,认真分析了限制其健康、快速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如何健全体系和加强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牧草种子,种子产业,质量管理

1 引言

牧草种子是合理利用草原、改良退化草地、建植人工草地所必须的物质基础,是水土保持工程和城市绿地建设的基础材料,也是市场流通的重要商品,生产优质的牧草种子既可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的生产手段,可为国家换取可观的外汇,促进种子国际贸易的发展[1]。随着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治理及退耕还草的实施,国家提出了大力调整和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决策,农业结构调整改变过去的“二元种植”为“三元种植”,把草业提到了农业种植结构中,从而拓展了牧草种子市场,使牧草种子需求量连年上升,供求矛盾突出,而且种子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牧草种子生产已在国民生产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草地生态建设将会掀起一个新的高潮,对于牧草种子的需求也将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因此,作为商品的牧草种子,其产量高低和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生产、使用和经营者的切身利益。并且牧草种子的生产是促进我国畜牧业现代化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成功与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我国牧草种子生产现状

我国是世界草原大国,草地面积为4亿hm2,居世界第2位。但由于生态系统脆弱,草原退化、荒漠化、盐渍化严重(据估计,上述三化草原面积约占我国草原总面积的1/3左右,且每年仍在以133.3万hm2的速度扩展),导致草原生产能力低下,单位面积的畜产品产量仅相当于美国的1/27,新西兰的1/82。发达国家和我国部分草地畜牧业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建立人工草地,改良和合理利用天然草原,是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牧草种子的生产在80年代初才开始起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同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牧草种子的总体生产水平是比较低的。

2.1 牧草种子生产的区域性

我国牧草种子生产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南方部分地区主要生产黑麦草和一些热带牧草种子。西北、西南诸省(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由于气候、生态条件的多样性,所产牧草种类丰富,其中豆科牧草包括紫花首蓓、红豆草(Qnobrychis viciaefoli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毛苔子(Viciavillosa )、草木犀和三叶草(Trifolium spp.)等。禾草主要为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燕麦(Avena sativa)、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多花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和鸭茅(Dactyli sglomerata)等。海南省牧草种子生产已初具规模,主要分布在高温、雨量和光照适宜的南部和西部地区。在南部热带牧草种子生产的三亚市种畜场、三亚

市田独畜牧场为主,西南部以乐东县种畜场为主,该场拥有1 000多亩热带牧草种子生产基地,是目前海南省最大的牧草种子生产区。豆科牧草种子产量占92.6%,禾本科牧草种子产量占7.4%,其中184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IAT 184 )占豆科牧草种子产量的80%,棕籽雀稗(paspalum plicatulm)、搪蜜草(Melinis minutifora)、卡松古拉狗尾草(Setaria ancops cv. Kazungula)分别占禾本科牧草种子产量的46.2%, 39.3%和8.9%。

2.2 种质资源保护与新品种培育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搜集和研究工作始于本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以前,发展缓慢。“七五”、“八五”列人国家科技攻关研究行列,并使其得到了空前、高速的发展。在过去的50余年中,有关科研和教学部门的牧草科学工作者有计划、有目的的在温带、亚热带、热带及高寒地带的部分地区,开展了以摸清资源家底和采集标本为主的牧草种质资源的考察和搜集。从国外引种了一大批栽培牧草品种;逐步重视和加强了本国野生优良牧草资源的搜集、评价和利用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共搜集到国内外牧草种质资源约8000份;建立了牧草中期保存基因库,保存种质约3 500余份。人国家长期库保存的种质约3 500份。在全国不同气候带建立了5个多年生牧草资源圃,还建立了全国牧草种质资源数据库及信息服务系统等。[2]在牧草种质资源保存、鉴定方面,特别是在植物形态鉴定、农艺性状、品质鉴定、抗性鉴定以及生态分化方面进行了长期艰辛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宝贵的研究成果。对一些重要牧草开展了抗性生理、种子生理、细胞遗传等方面的研究,为农业部和国家标准局制定了国家标准,如《全国牧草种子检验规程》、《全国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量分级》、《豆科、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和丈牧草种子包装、贮藏、运愉标准》等。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有一批优良牧草新品种被审定登记,进人市场。[3]

纵观我国牧草种质资源研究工作的历史,其发展趋势为:(1)从以引种国外品种为主转人立足于本国资源,从以搜集栽培品种为主转人了国产野生牧草种质搜集;以摸清资源家底为目的转人以保护和利用为目的;以野外采集标本为主转人以采集有生命力的种子为主;(2)以保护为目的的牧草种质资源保存工作初具体系;(3)以利用为目的的评价、筛选和发掘研究逐年加强;(4)目前,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已建的各类牧草资源数据库很难数据共享,能够从网络上获得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为了便于利用和保护,牧草种质资源数据库及信息服务系统正在不断地深人和完善,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牧草种质资源信息技术也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技术,成为较之物质和能量更高级的资源。(5)研究队伍正在不断地壮大。

2.3 种子生产与市场

总体上,我国种子市场尚处于供低于求的水平。如果再考虑因种子质量低和生产零散等因素限制出口以及草坪草种子几乎全部(年至少1000t)依赖进口等,种子生产和种子市场的发展潜力则更为巨大。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将草原区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今后30年内我国平均每年将新建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400万~500万hm2,使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地得到恢复。这将使我国每年牧草种子的需求量达到20万t左右。此外,在我国环保、园林、体育、旅游事业不断开发的同时,草坪业飞速发展,再加上高速公路、铁路、运动场草坪的建设等,尤其是西部开发大面积的退耕还草将使草坪草和牧草种子的需求量迅速增加。而我国每年生产的牧草种子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国内人工草地建设和城市绿化的需求,每年进口大量的牧

草和草坪草种子。随着自然灾害后生态建设工程、草原“三化”治理工程和“2116工程”等国家大型工程的上马,牧草种子的需求量将猛增,这对于我国的牧草种子生产不仅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而且也是我国牧草种子业发展的一个良好时机。[4]

纵观国际市场,世界上草业发达的国家都十分重视种子生产,有健全的育种、繁种、繁育以及种子质检体系,草种加工、市场营销体系,产、加、销一体化,草种生产实现了产业化。如美国、加拿大、丹麦、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都有强大的牧草种子产业,成为重要的牧草种子生产和输出国。美国有27万公顷专业牧草种子田3.5万公顷,每年生产2.5万吨牧草种子,其中60%-70%用于出口。目前,全世界进入国际种子市场的牧草种子每年有20多万吨,贸易额约4.6亿美元。[5]由此可见:虽然牧草种子生产的国际市场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但要想进入必须先完善我国牧草种子市场自身的体制,才有可能在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

2.4 种子科学与技术研究

牧草种子业的发展,为种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不断提出新的课题。我国广大草业科学工作者不失时机地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子生产、加工、贮藏,种子质量检验与管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研究领域涉及植物形态学、细胞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一些研究成果已在全国甚至国际范围内得到应用。如在检验方面,关于我国特有种检验方法,尤其是萌发与破除休眠技术的研究,已应用于我国牧草种子检验规程的制、修订,

关于牧草种子活力测定技术的研究,已被ISTA录入其最新版的《活力测定方法手册》[6],建议国际采用。

3问题与原因

综上所述,我国牧草种子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已拥有资源、产品、市场、监督管理机制和科研投入等主要内容或子系统。但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许多问题,限制了我国牧草种业的健康发展。例如,种子质量总体水平仍很低,主要表现在:(1)监督抽检结果表明,除个别年份、个别地区种样质量较高外,绝大部分种样的历年平均抽检合格率不超过70%[7];(2)种子质量虽有上升趋势,但这部分种样仅代表了生产和流通领域的极少数种批,经统计,平均年受检种批数(约300个)仅占应检种批数(约30000个)的1%左右;(3)多年来影响种子质量低的主要指标即种子混杂、杂草种子含量高,一直未得以控制,以兰州中心提供的监督抽查数据为例,杂草种子的不合格率,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2002年为40%,而2003年为70%;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2002年为80%,2003年为100%。总之,种子质量从根本上还未得以控制,种子产量低而不稳,从而限制了种业的发展,其原因可概括如下。

3.1 种子生产不规范、技术落后、总体生产水平低

我国种子生产除少数的种子繁殖基地统一生产外。多数牧草种子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专业化草籽场少,牧草种子生产主要是群众性自繁自育和人工草场上收获。无种子生产许可证,不使用合格的原种,没有合格的种子田,并且种子生产技术不规范,没有按照我国牧草种子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去做。多采用大田留种,人工收打,手工清选,造成我国牧草种子生产能力低。

3.2 种子生产、经销和使用者质量意识淡薄

3.2.1 种子生产

多数生产者无生产许可证,不采用经检验合格的种子,生产过程中不进行科学的田管、不除杂和设隔离带;而且大多数批量种子是农、牧民自非种子田(草地)采收,由不同来源的种子混合而成,并不是科学定义上的“种批”。另外,种子收获和清选技术落后,缺乏必备的机具,一般为人工收种打碾、手工粗放清选。所以,生产和经营的种子净度低,其他植物种子含量严重超标。

3.2.2 种子收后质量管理

种子未采用统一和规范的包装,几乎所有种袋无标签。种子贮藏条件简陋,一般在室内或车库自然条件下贮藏,贮藏地缺乏必备的防潮、降温和防鼠等设施,造成收后种子质量迅速下降,例如,红豆草 (Onobrychis viciifolia)和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 riacus)等种子贮藏1年后,发芽率下降50%左右,黑麦草(Loliumspp.)种子发芽率可下降20%左右。

3.2.3 种子经营

种子经营普遍存在着投机性强、经营混乱等问题。许多经营者无经营执照,出售种子不提供任何质量证明。生产与经销盲目性均很大,种子时而积压,时而供不应求,例如红豆草和苏丹草种子1996年前曾一度积压,1997~1999年供不应求,2000年以来,苏丹草又大量积压。苜蓿(Medicagosati-va)种子亦有积压—抢手—再积压—再抢手等现象,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和经营者的积极性。

3.3 种子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世界成功的种子项目的管理工作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政府在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种子进行质量管理时,通常采取三方面的措施,即种子检验、种子鉴定和种子立法[8]。其中,检验和鉴定基本贯穿种子项目的全过程,检验的目的是保证生产上采用播种用价高的种子,鉴定的目的是保证种子在世代繁殖过程中的品种纯度。而种子立法是在有了种子检验、鉴定体系之后,根据具体国情所采取的法律措施,立法在发展中国家是必须的。我国虽然颁布了“种子管理条例”,但长期以来,牧草种子的质量监督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技术监督部门虽然将牧草种子纳入质量监督范围,但工作开展得很少。我国牧草种子质量低劣已是不争事实,2002年兰州牧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西北和西南地区生产经销的紫花首稽和沙打旺种子检验时发现,其他植物种子含量分别是国家规定三级种子含量的2. 1和1.9倍。[9]根据农业部呼和浩特牧草种子检验站和兰州牧草种子检验站从1998年到2003年所抽检的结果看,我国牧草种子的合格率仅为50%左右,一级品率不足20%。对牧草种子的抽检很少,没有形成经常化和制度化,已经建立的一批省级牧草种子检测中心,未能开展经常性工作。而有些牧草种子生产者避开检验部门的检验,生产的种子未经检验合格就进入市场。市场上销售的牧草种子大多未有检验部门签发的合格证书和合格标签,包装不规范,种子袋不合格,没有标明品名、数量、产地、净度、发芽率等,这样的劣质种子流入市场,势必造成不少生产、经营和使用者蒙受损失。

3.4 种子管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我国1989年颁布的《种子管理条例》[10],从种质资源,品种选育、审定,种子生产、经营、检验、检疫以及贮备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管理规定。要求“种子生产有生产许可证”,“经

营有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经营的种子质量应当达到国家或地方的种子质量标准,并附有种子检验、检疫合格证书”等。然而,大多数种子生产和经营者均无相应证件,市场上的种子一证未有,铁路、公路仍开“通行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导致我国牧草种子产量低、质量差的根本原因所在。由于种子法未得到贯彻执行,种子业的各子系统也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例如,据调查分析,我国三个部级检测中心年检能力都在1000~2000个样品,而实际年检不超过100个样品,仅发挥其检验能力的5%~10%。

4 发展对策

4.1 加大牧草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力度,完善良种审定体系

牧草种子生产对生产地区的要求与牧草生产截然不同,气候条件是决定种子产量和质量的最基本因素,必须根据牧草生长发育和结实对气候的要求,选择最佳气候区域进行牧草种子生产。凡牧草种子产量较高并稳定的国家或地区,都根据牧草种子生产对气候的特殊要求,自然形成或划定牧草种子的区域性集中生产区,以获得最佳牧草种子产量和质量。我国已在适宜牧草种子生产的区域如新疆、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四川、山东、湖北和海南等地建立了温带和亚热带牧草种子规模化生产基地,但还应再集中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规模化经营,以形成我国牧草商品化种子高产区域,增强我国牧草种子在国际市场上的竟争力。同时,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成功经验,制定我国牧草种子审定条例和细则,在牧草种子集中生产区建立省级或地区性牧草种子审定中心,负责当地牧草种子的审定工作。在牧草种子生产区按照规程进行牧草种子生产的申请、审批、田间检查、收获加工监督,以确保牧草种或品种在世代繁殖过程中生产种子的基因纯度和一致性,既可兼顾育种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又可保证《种子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

4.2 加强统一管理与调控

农业部应设立种子质量管理专门机构,以协调各行业间以及各种子部门间的工作关系,进行统一管理。该机构应定期组织召开包括种子生产、经营、质量管理和专家学者等各有关人员参加的全国种子或牧草种子质量管理的工作会议,当前的首要问题是组织讨论分析种子“有法不依”的原因,提出“执法必严”的可行措施,建立必要的监督机制,从根本上尽快解决“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问题。

4.3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我国的种子质量管理体系尚有待于健全和完善,尤其应尽快促进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实施和在生产流通领域建立种子鉴定体系。1997年,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颁布,将对保护育种者权力和促进新品种的释放与推广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目前应积极做好开展新品种保护方面的各项准备工作,以保证《条例》的顺利实施。随着种子检验体系的建立发展和新品种保护条例的贯彻实施,在我国建立种子鉴定体系的条件已成熟,所以应尽快建立牧草种子鉴定体系,开展种子田间检验和种及品种真实性的鉴定工作,以确保生产和流通领域内的品种纯度,保证育种者多年辛勤培育的品种能在生产中应用。鉴于种子鉴定方面的技术工作与种子检验结合密切,目前可由检验单位承担,除管理部门需增加管理人员外,不需另设技术机构。另外,应加强牧草种子检验机构的建设,创造条件建立国家牧草种子检验中心,充分发挥种子检验在质量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4.4加快与国际种子质量管理接轨的步伐

我国已加入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和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目前应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加入国际经济发展与联合组织(OECD),开展品种鉴定工作。更为主要的是应积极参加以上组织的会议与活动,及时了解国际动态,学习先进经验,为发展我国的种子业服务,使我国的种子质量管理工作早日跻身于世界三先进行列。

5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牧草种子生产在自然条件及在国家政策管理上都有一定的优势,加上目前良好的国际牧草种子生产环境,只要我们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管理和种子资源保护,质量鉴定及检验,一定可以使牧草种子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生态建设的开展,以致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韩建国实用牧草种子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 4

[2]徐柱王照兰牧草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21世纪草业科学展望——国际草业(草地)学术大会,200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引自:农业技术市场,1997,7

[4]王彦荣.我国牧草种子业的现状与发展[J]. 草业科学,1998,15(5):35-38

[5]吴维雄云南牧草种子产业化的思考草业论坛,2004,8: 44-47

[6]The International Seed Testing Association(ISTA).Handbook of vigour test methods.3rd edition,ISTA,1995

[7]王彦荣,孙建华,余玲,等.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牧草种子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草业科学,1995,12(1):60~65

[8]DouglasJE.Successful seed programs:Aplan-ningand management guide.West view Press,USA,1980

[8]Doug las JE.Successful seed programs;A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guide.Westview Press,USA,1995

[9]毛培胜韩建国我国牧草种子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西北生态环境论坛--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研讨会专辑,2001,240-243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三十一号,1989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ERBAGE SEED PRODUCTION IN CHINA

Wei Wenjuan,Qi Xiufang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bstract

Regionality that this text produces from the herbage seed of our country, plant quality resource and utilize , market exploring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 seed science and research ,etc. respect explain present of our country herbage state of development that seed produces, have analyzed conscientiously that limits its healthy , fast-developing question and reason, and to what a question of perfecting the system and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etc. to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Keywords: herbageseed seedindustry seedqualitycontro

世界旅游业概况

幻灯片1 国际旅游 2013年 幻灯片2 第一章 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整体趋势 及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参考资料: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新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幻灯片3 一、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整体趋势 ●1、世界旅游格局开始由发达国家“一枝独秀”向与新兴经济体并行发展转化 ●2、新领域、跨行业、跨产业联合发展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3、旅游业与绿色经济、生态文明相结合,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 ●4、旅游业与社会文化日益融合,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幻灯片4 ●5、科技进步成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主要推动力和支撑条件 ●6、更多的国家把大力发展旅游业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地位 ●7、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各国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8、国际旅游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呈现方兴未艾的势头 ●9、旅游业已成为各国应对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复苏等反周期性调节政策的重要手段幻灯片5 幻灯片6 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旅游覆盖面持续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成为旅游消费主体 ●2、旅游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市场范围迅速拓展 ●3、旅游发展模式由分散到集聚,再向集约发展加速演进 ●4、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幻灯片7 ●5、旅游综合功能日益显著,影响范围大大扩展 ●6、旅游信息化迈上新台阶,旅游业效率大幅度提高 ●7、旅游国际合作达到新水平,国际竞争力得到提高 幻灯片8

第二章世界旅游业现状与世界旅游业影响因素 ●1.罗明义.世界旅游业发展:2009年回顾和2010年展望[J].旅游论坛,2010(2). ●2.朱美.浅谈影响世界未来世界旅游发展趋势的因素[J].北方经贸,2004(2). ●一、世界旅游业现状 ●(一)2009年:国际入境旅游继续大幅度收缩 ●1.各大区域国际入境旅游普遍下降 ●2.各区域内国际入境旅游也大副下降 ●3.全球入境旅游下半年略有回升 幻灯片9 ●(二)2009年:世界旅游经济出现负增长 ●1.世界旅游总需求全面收缩 ●2.世界旅游总供给全面下滑 ●3.旅游发达国家增长率普遍下降 ●4.世界旅游经济仍具有重要地位 幻灯片10 ●(三)2010年:世界旅游业进入恢复性增长期 ●1.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复苏增长期 ●2.世界旅游发展仍面临众多影响因素 ●(四)2011年世界旅游业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1.自然灾害 ●2.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幻灯片11 二、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文化方面 ● 1.传统模式的家庭在减少 ● 2. 新的工作形式的出现 ● 3.人口老龄化 ● 4.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有所提高 ● 5.人们比以往更追求享乐 6.人们将越来越乐于享受亲情和友情的温暖 幻灯片12 ●(二)经济方面 ● 1.世界经济全球化 ● 2. 经济形态多元化, 并偏重于第三产业 ● 3. 贫富差距仍然很大 ● 4.世界范围内的消费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

工业旅游现状及发展思路探究

工业旅游现状及发展思路探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游客不再满足于观光游、健身游等传统的旅游项目,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的开发成为一大趋势。从这些年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来看,工业旅游正在发展成为我国旅游经济中的一个亮点。以省际和省内重要工业城市为研究对象的成果大量涌现,逐渐引起了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对发展工业旅游的重视。四川省作为西部的工业大省,近年来把工业旅游作为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实行重点推介。论文就当前四川省工业旅游存有的问题及今后四川工业旅游发展的重点及发展思路做一研究,从而探究符合四川省工业、地域特色需要的旅游之路。 一、工业旅游概述 根据已有的研究1,学者普遍的共识是工业旅游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最早策划让消费者和游客免费参观他们的汽车装配现场,很快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逐渐被世界其他各地的企业所效仿。到80年代,发达国家工业旅游景点迅速增多,工业旅游产品开发从能源产业到传统手工业无所不包。成功的典型如法国的雪铁龙、德国的大众、美国的造币、日本的东芝、韩国的浦项,每天都吸引着成天上万的游客。据统计,英、美等工业发达国家有15%以上的企业都在发展工业旅游。而且很多工业企业旅游景点已将成熟的工业旅游产品与“食、住、行、游、购、娱”紧密结合,形成了完善的工业旅游接待体系。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和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对工业旅游表现出浓厚兴趣,竞相发展,主要原因是工业旅游不但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展开企业营销推广,树立企业形象,培养忠诚客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工业旅游的概念 关于工业旅游的概念,现有的研究主要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阐述:第一是从工业企业的角度来看待工业旅游,如段学成(2007)等提出工业旅游是指以生产场景、生产设施、厂区环境和企业文化为资源的旅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要点

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潜力巨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已引起全球瞩目,但是入境旅游市场却持续低迷,出境旅游这一高额利润市场也受到国内外旅行社的普遍关注。本文采用市场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现状的分析,揭示我国旅游贸易逆差的原因,以及入境旅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个人建议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出境旅游入境旅游旅游逆差 旅游业是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食、行、游、住、购、娱等需求,提供相关旅游产品与服务为主的复合性产业,主要包括:观光产业、度假产、康体产业,商务产业、文化产业、娱乐产业、教育产业等等。而在一定条件下商业、餐饮业、旅游地产业等产业也由于本身具有重要特色而会归入其范围内。因而,旅游业可说是一种无烟产业,优势明显。 在当今时代,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解决就业,帮助扶贫开发方面成效显著,产业不断提高。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的中国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拉动、社会就业的带动、以及对文化的提升与环境的改善作用也日益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我国旅游人数逐年增长,旅游资源日益丰富,旅游市场日趋完善。在中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的现象之下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出入境旅游业发展的分析。 一、我国出入境游客数量状况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5.7%。入境旅游人数12907.7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2.5%。其中:外国人2629.03万人次,下降 3.3%;香港同胞7688.46万人次,下降2.3%;澳门同胞207 4.03万人次,下降2.0%;台湾同胞516.25万人次,下降3.3%。中国国家旅游局3日宣布,截至2014年11月,中国内地公民当年出境游首破1亿人次。 从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旅游市场中出入境游客数量分布不均,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出境旅游市场则发展良好,这就造成了我国旅游业的贸易逆差,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贸易逆差持续增大,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旅游业境外消费1020亿美元,贸易逆差519亿美元;2013年境外消费1287亿美元,贸易逆差769亿美元;2014年前6个月境外消费700亿美元,逆差470亿美元,预计2014年贸易逆差会超过1000亿美元。 二、出现旅游贸易逆差持续增长的原因

我国旅游景区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景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旅管102 杨鹏(一)发展现状: 旅游景区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旅游业发展的主体,多年以来一直都是旅行社组织客源看景区,很少有客人说我是为了住一个饭店我到某一个城市,多数客人还是为了看这个城市的有名的这些景区才跑到这个地方来,所以旅游景区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应该地位始终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越来越重要。 我国旅游景区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自然类旅游景区,以名山、大川、名湖和海洋为代表;第二类是人文类旅游景区,以人类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留下的遗迹、遗址为代表,如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八达岭等; 第三类是主题公园类旅游景区,是人类现代科学技术和劳动的结晶,如深圳华侨城下的几个主题公园; 第四类是社会类的旅游景区点,它区别于传统的旅游景区点的概念,但它是传统概念的发展和延伸,如工业旅游、观光农业旅游、科教旅游、军事旅游景区等。 我国旅游景区的总的发展现状有如下几点: 1、近几年来,我国旅游景区在全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总体形势推动下,其开发建设、保护利用和管理,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旅游景区已成为我国旅游业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及旅游创收创汇的重要来源,是旅游者参观游览的主要场所。 2、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区之间的商业竞争也渐趋激烈。 3、长期以来,旅游景区存在政出多门、体制混乱的宏观格局,大部分旅游景区管理机制落后,观念保守,景区管理和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较低,旅游景区的整体服务功能、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资源与环境保护力度都与我国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战略目标不相适应,与旅游者越来越高的旅游需求不相适应。 3、目前我国大部分旅游景区(点)综合接待能力弱,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结构不合理,致使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环节都出现了问题。 (二)我国旅游景区发展趋势 从景区发展趋势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旅游景区数量继续增加。这主要是由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态势所决定的,旅游业的发展势头使社会认识到了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各级地方政府都加快了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或将其作为支柱产业来培植,或将其作为先导产业来发展,因而各地大力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形成了一批又一批的新旅游景区; 二、旅游景区质量持续提升。我国旅游景区在数量上的增长很快,在景区质量的提升上无论是观念和实际行动都得到了提高和加强,并成为今后旅游景区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比如旅游景区的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的加强,在此理念的指导下,今后旅游景区的发展将会形成越来越多的精品,大大提升景区质量,从而实现由量的增长向质的增长的转变; 三、旅游景区经营不断创新。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旅游景区也需要进行经营和管理创新,根据游客需求的变化,寻求自身与竞争对手的差异,也既是追求民族化、地方化和差异化,满足游客对差异的索求,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谈先进制造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xxxx xxx xxxxxxxxx 先进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推动建立强大的企业集团。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大型企业尽快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广泛吸引人才,在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中实行产学研结合,才能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3)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 先进制造技术的组成 先进制造技术是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提高竞争能力,对制造技术不断优化和推陈出新而形

成的。它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技术内涵和构成。从目前各国掌握的制造技术来看可分为四个领域的研究,它们横跨多个学科,并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2.1 现代设计技术 1)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包括:有限元法,优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模糊智能CAD等。 2)性能优良设计基础技术包括:可靠性设计;安全性设计;动态分析与设计;断裂设 7)过程设备工况监测与控制。 2.4 系统管理技术 1)先进制造生产模式; 2)集成管理技术;3)生产组织方法。 3先进制造技术的国内外现状 3.1国外先进制造技术现状 在制造业自动化发展方面, 发达国家机械制造技术已经达到相当水平, 实现了机械制

我国国内草莓市场发展情况汇报综述

完美 WORD格式 . 整理 1.中国草莓市场发展概况 1.1中国草莓市场基本概况 草莓 (strawberry)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的维生素 C ,有帮助消化的功效,同时还可以巩固齿 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另外加上特别的外形,因此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我国是世界草莓属植物种类分布最多的国家,草莓种植面积达200 万亩左右( 2,000,000 亩),年产量约200 万吨(2,000,000 吨),产值约 300亿元( 30,000,000,000元人民币),根据草莓协会统计,自2007年以来 , 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来看,中国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草莓生产国家,气候条件和病虫害等因素很容易影响到草莓的产量。 我国栽培的草莓中98% 以上的栽培品种引自国外,国产草莓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不到2% 。中国草莓行业整体发展比较快速,在1985年,全国草莓种植面积仅有33 平方千米,到了 2012年,全国草莓种植面积则达到了1,149平方千米。中国的草莓产地主要分布在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东部沿海地区, 5 省草莓种植面积合计约为全国总草莓种植面积的50% ,其中辽宁丹东、安徽丰县、河北保定、山东烟台等市县都以大面积的草莓种植而闻名。北京草莓种植面积大约 5 万亩( 50,000亩),以昌平种植为最多。 Chart 1中国草莓种植基地主要分布 河北保定 辽宁丹东 山东烟台 四川双流县安徽丰县 来源: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and Desk Research 草莓主要产区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 东港市是全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和出口基地,是农业部命名的“全国优质草莓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2012 年全市草莓生产面积 15 万亩( 150,000 亩)、产量 35 万吨( 350,000 吨)、产值 30 亿元( 3,000,000,000 元人民币),全市有 9 万( 90,000 户)户农民种植草莓。东 港草莓”证明商标被评定为“辽宁省十佳农业品牌” ,且跻身全国300 个最具综合价值量地理标志名单。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内游市场概况 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4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4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4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2014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4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2013年同期增长23.00%。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2013年同期上涨27.00%。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图表2014年中国旅游业相关搜索指数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另外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加深也是推动2014年国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近年来,寻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的共识。2014年,区域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缩小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水平差距。 除了造成国内旅游市场火爆的因素之外,关于国内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也引人关注。2014年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4.10,处于“一般”水平,与2013年水平相同但具体指数值下降0.78。但各季度指数又呈现持续回升趋势,具体数值分别为72.62、72.84、74.52以及76.39。具体来看,2014年旅客对于城市银行、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我国工业旅游进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姓名 _ __ ___ 学号 __ _ _______ 院(系) ___经济与治理学院____ 专业 ____旅游管理___ 指导老师 _____ ____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前言 (3) 一、基础理论知识 (4) (一)工业旅游的概念 (4) (二)工业旅游的开发条件 (4) 1.主体条件 (4) 2.客体条件 (4) 3.媒介条件 (5) (三)工业旅游的特点及意义 (6) 1.工业旅游的特点 (6) 2.工业旅游的意义 (7) 二、我国工业旅游的进展现状 (8) (一)差不多情况 (8) 1.推出了一批旅游线路和景点 (8) 2.形成了一定的接待规模 (8) 3.形成了两种接待形式 (9)

4.形成了多种开发模式 (9) (二)存在的问题 (9) 1.注重社会效益,经济功能体现不明显 (9) 2.旅游产品的内容有待丰富 (9) 3.旅游服务不够专业化,功能不完善 (10) 4.进展思路缺少规划指导 (10) 5.宣传促销工作不到位 (10) 6.完整的旅游概念尚未形成 (10) 7.企业观念的亟待转变 (10) 8.服务质量及治理水平有待提高 (11) 9.缺少富有竞争力的工业旅游品牌 (11) 三、我国工业旅游的进展对策 (11) 1.加强企业与政府间合作,实现工业旅游与常规旅游的 协同并进 (12) 2.加强企业间联合,打造工业旅游的都市品牌,实现工业 旅游的连动效应 (12) 3.扩大宣传力度,形成进展工业旅游良好的外部氛围.12 4.开展与旅行社的合作与联合,拓宽营销网络 (13) 5.丰富旅游产品结构 (13)

中国国内草莓市场发展情况综述

中国草莓市场发展概况 中国草莓市场基本概况 草莓(strawberry)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的维生素C,有帮助消化的功效,同时还可以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另外加上特别的外形,因此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我国是世界草莓属植物种类分布最多的国家,草莓种植面积达200万亩左右(2,000,000亩),年产量约200万吨(2,000,000吨),产值约300亿元 (30,000,000,000元人民币),根据草莓协会统计,自2007年以来,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来看,中国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草莓生产国家,气候条件和病虫害等因素很容易影响到草莓的产量。 我国栽培的草莓中98%以上的栽培品种引自国外,国产草莓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不到2%。中国草莓行业整体发展比较快速,在1985年,全国草莓种植面积仅有33平方千米,到了2012年,全国草莓种植面积则达到了1,149平方千米。中国的草莓产地主要分布在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东部沿海地区,5省草莓种植面积合计约为全国总草莓种植面积的50%,其中辽宁丹东、安徽丰县、河北保定、山东烟台等市县都以大面积的草莓种植而闻名。北京草莓种植面积大约5万亩(50,000亩),以昌平种植为最多。 中国草莓种植基地主要分布 来源: 草莓主要产区 生产基地”,201230亿元(3,000,000,000 安徽省合肥市丰县 2013年,长丰草莓种植面积达约19.5万亩(195,000亩),总产量达35万吨左右(350,000吨),涌现出水湖等5个草莓万亩乡镇,种植品种以“丰香”、“红颜”、“章姬”等鲜食品种为主。2012年2月,“长丰草莓”在北京举办的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上,品质高于其他主产地的草莓位列第一。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草莓种植起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初,至今,己有50多年的历史,2012年草莓种植面积达6.8万亩(68,000亩),草莓产量约为10万吨(100,000吨)。该县于1985年成立全国第一家县级草莓研究所,研究所培育出的品种在2005年,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在201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上,选送的“绿海”、“绿波”草莓品种受到关注,并且获得较高评价。 山东省烟台市 烟台的草莓在全国是起步较早,是中国草莓主产区之一,草莓种植面积约10万亩(100,000亩),年产量约20万吨。山东烟台同样作为草莓主要产区,不断引进新的品质,改良现有的草莓品种,推出了早熟草莓,比普通的草莓的成熟期短,大约能够比正常的草莓丰收季提前半个月,烟台草莓率先占领市场,以比较高的价格出售,为草莓种植户提高了收入,大大提升了农户种植草莓的热情,最高时,山东烟台早熟草莓的零售价格可以达到40元人民币/斤左右。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 双流县以种植冬草莓闻名,冬草莓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5万亩左右(50,000亩),年产量约8万吨(80,000吨),年产值超过5亿元(500,000,000元人民币),“双流冬草莓”于2005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0年以6.9亿元的品牌价值名列全国农产品百强品牌。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分校(站、点):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录 内容摘要 (3) 关键词 (3) 正文 (3)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5) 二、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6) 三、我国旅游业发展对策 (7) 四、旅游营销的变革 (8) 参考文献 (12)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06春工商管理专科 XX小四号、宋体 【内容摘要】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 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旅游产业对社会经济作用的带动进一步加强,《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实现全面恢复并较快增长,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 2011年全国旅游业的预期目标为:旅游业总收入1.72万亿元,增长11%。旅游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的大幅度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的快速增长,各地旅游投资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它关系到国内游客、旅行方式、膳宿供应设施和其它各种事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投资趋势及对策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旅游业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山川秀丽;进入21世纪,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亚冬会等;加之全国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的形成趋势,新形势的出境旅游、工业,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等等,必将给我国旅游业带来蓬勃发展。下面先看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从《中国旅游发展现状》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到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如下: (一)经济状况与旅游业的发展

工业旅游开发的现状与分

我国工业旅游开发的现状与分析 李振 (2013010130,建筑与土木工程,土建学院) 摘要:工业旅游是伴随着人们对旅游资源理解的拓展而产生的一种旅游新概念和产品新形式。工业旅游在发达国家由来已久,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利用自己的品牌效益吸引游客,同时也使自己的产品家喻户晓。在我国,有越来越多的现代化企业开始注重工业旅游。本文从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历程出发,以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为代表,分析了我国工业旅游的开发现状以便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工业旅游工业遗产旅游发展 一、工业旅游的兴起 工业旅游起源于欧洲,最早在法国兴起。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强国,尤其以欧洲国家最为广泛,随后各国相继完成工业化阶段,这为工业旅游的出现奠定了一定基础。再加上20世纪50年代正值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它的兴起带来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开创工业旅游先河的法国不仅为原有的老工业注入新的生机,也为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第三产业引进了新形式。到20世纪后半叶,世界旅游业开始迈入一个全新阶段,旅游内容和方式日趋多样化。因此,由欧洲开始蔓延的工业旅游逐步波及全球。 国外对工业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遗产旅游和工业观光旅游两方面。国外工业遗产旅游最典型的是德国的鲁尔区,传统的煤铁工业基地所形成的城市群,其心脏地带叫做埃森,是军火大王克虏伯家族发迹的地方,这里的工业旅游内容丰富,项目精彩。但相对来说,国外工业观光旅游在学术领域中还较鲜见,直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工业旅游首次被作为旅游的亚类出现。现在,在亚非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有工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如古巴的烟草工业旅游,南非Richards Bay矿区的工业旅游。但总的来说,工厂观光旅游在国外学术领域 然而,中国涉足工业旅游却是在西方产生工业旅游半个多世纪之后,并且至今为止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所以说,中国需要向国外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还很多,诸如怎样合理开发好工业旅游等。诚然,历史和现实造就了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的工业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因而,在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我们应有所取舍,切不可盲目跟从。

己内酰胺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己内酰胺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一、己内酰胺的理化性质及主要用途 己内酰胺caprolactam (简称CPL) 分子式:C6H11NO 分子量:133.16 结构式: 己内酰胺是ε-氨基己酸H2N(CH2)5COOH分子内缩水而成的内酰胺,又称ε-己内酰胺,它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生产尼龙—6纤维(即锦纶)和尼龙—6工程塑料的单体,可生产尼龙塑料、纤维、及L-赖氨酸等下游产品。它常温下为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熔点(CH2)5CONH69~71℃,沸点139℃(12毫米汞柱)、122~124℃(665Pa)、130℃(1599Pa)、165~167℃(2247Pa)。比重:1.05(70%水溶液),熔化热:121.8J/g,蒸发热:487.2J/g。纯己内酰胺的凝固点为69.2℃,在760mmHg时沸点为268.5℃,85℃下密度1010kg/m3。在20℃水中溶解度为100g水溶解82g己内酰胺。受热时起聚合反应,遇火能燃烧。 常温下容易吸湿,有微弱的胺类刺激气味,手触有润滑感,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乙醚、石油烃、环己烯、氯仿和苯等溶剂。受热时易发生聚合反应。 己内酰胺(CPL)主要用于生产聚己内酰胺纤维树脂,广泛应用在纺织、汽车、电子、机械等领域。

二、市场分析 己内酰胺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途是通过聚合生成聚酰胺切片(通常叫尼龙-6切片,或锦纶-6切片),可进一步加工成锦纶纤维、工程塑料、塑料薄膜。尼龙-6切片随着质量和指标的不同,有不同的侧重应用领域。世界己内酰胺的消费结构为:工程塑料和食品包装膜占总消费量的25%,尼龙6纤维占总消费量的75%。在尼龙6纤维的消费量中,民用丝(包括运动服、休闲衣、袜子等)的消费量占47%,地毯的消费量占30%,工业丝(包括帘子布、渔网丝等)占23%。在我国,尼龙6纤维己内酰胺总消费量的86.2%以上,尼龙6工程塑料占12.2%以上,其它方面的消费量不大,约占1.6%。 近年来,世界己内酰胺的生产能力稳步增长。根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底,全世界己内酰胺的总生产能力达到487.2万吨,巴斯夫、帝斯曼和霍尼韦尔是目前世界上的三大己内酰胺生产厂家,生产能力分别占全球总能力的15.1%、12.6%和7.7%。 我国己内酰胺的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但直到1994年我国引进的两套大型己内酰胺装置建成投产,才使国内己内酰胺的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目前我国有中石化巴陵分公司、南京帝斯曼(DSM)东方化工有限公司、石家庄化纤责任有限公司以及浙江巨化集团公司4家企业生产己内酰胺,总生产能力为48.7万吨/年。除了中石化石家庄化纤有限责任公司的装置采用甲苯法外,其余装置均采用苯法生产工艺。

揭秘草莓产业现状与发展方向

我国草莓产业发展前景探讨 草莓是人们最熟悉的水果之一、饱满的色泽、自然的红绿配色, 娇滴滴的样子犹如一位温婉的少女。不仅样子好看,而且还很实在, 草莓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助消化、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 喉部的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那么我国的草莓种植业目前的规模有多大呢?种植前景如何呢? 存在哪些问题呢?后续该如何发展呢?下面就为大家深入调查与解 析。 一、草莓种植规模介绍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我国草莓产业开始大发展,目前种植区域已遍布全国。优质产区主要有:“四川双流冬草 莓”“北京昌平草莓”、“辽宁丹东东港草莓” 、“山东潍坊诸城草莓” 、“安徽合肥长丰草莓” 、“浙江杭州建德草莓”等。 我国是世界上草莓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统计显示, 目前世界草莓种植面积约为525 万亩,我国草莓种植面积已达200 万亩,草莓种植面积世界排名前五的分别为中国、波兰、美国、俄罗斯、西班牙;世界草莓年产量超过500万吨,我国年产量在 200 万吨左右,草莓年产量世界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中国、美国、波兰、西班牙、日本。我国虽然种植面积与年产量均排名世界第一,但我国草莓种植单产较低。

二、我国草莓供需情况调查 草莓主要以鲜食为主,深加工产品如草莓汁、草莓干等消费较少,其中鲜食消费达到 85%,其他产品仅占 15%。目前我国生产的草莓主要 供应国内市场,较少出口,统计显示:截止 2014 年,我国鲜草莓出口 数量为 129 吨,冷冻草莓出口数量约为 738.5 吨,2014 年我国冷冻草 莓进口数量为 713 吨,国内消费与进出口均较为平稳。 三、我国草莓种植前景分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群众的消费能力不断上升,人们对于自身 健康的越发重视,草莓因其独特的口感与功效,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 喜爱,草莓种植在我国的前景潜力巨大。 ①国内需求旺盛:草莓因为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较好的口感,以及其对人体的多重功效,如助消化、有利于治疗肠胃病、贫血病等受到了消 费者的喜爱,而更高品质的绿色有机草莓更是供不应求。 ②种植模式逐渐多元化:随着近几年休闲旅游的不断兴起,草莓 采摘游也逐渐火热起来,很多城郊地区草莓园区都开始实施这一模式, 不仅拓宽了草莓的销售渠道,也带动了旅游消费的增长,一举两得,草 莓产业不再只是传统种植模式,不再是“产地 -经销商 -消费者”这一单 一模式。 ③栽培技术日渐成熟:我国草莓栽培经过多年的发展,栽培技术 有了很大的提高,逐渐形成了露地栽培、大棚栽培多种栽培模式;以及 组织培养技术、一直栽培技术、促成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等多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加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法定节假日的增加,人们对旅游消费的观念在发生转变,需求在不断扩大。旅游业在不断进入成熟阶段的过程中,促使相关产业为更好的服务国民经济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自身竞争力。20XX年我国旅游总收入达33800亿元,比20XX年提高%。但与世界比较,不论是占第三产业比重还是占GDP的比重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还有着很大的空间与潜力,所以有必要找出发展较慢的原因,提出对策。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旅游业因范围的模糊性和统计测量的困难性,导致旅游业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采取的定义为:旅游业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游览服务的行业。广义上这个行业中除了直接从事旅游业的部门外,还包括那些与其相关的各行各业。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发展态势保持良好,下面结合表1分析我国旅游业近几年的发展现状。 表1 20XX-20XX年我国旅游业几大指标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部门数据,经各年旅游业统计公报整理得出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 (一)从入境总人数看 不论是入境总人数,还是港澳台同胞来内地旅游,总人数都有增加的趋势,虽然在20XX年由某些原因来内地旅游的人数都比上一年减少,但是总的来说,有着逐年增加的趋势。 (二)国内旅游总人数在不断增加 其中农村居民旅游总人数较为稳定在10亿人次左右,主要是城镇居民的旅游总人数的增加。 (三)从星级饭店看 国内旅游星级饭店的总数在降低,但是其营业额在逐年增加。说明国家在规范整治星级酒店数量上有一定成效,星级饭店营业额的增加,有一部分也是随着旅游人数增加而带来的。 (四)从旅行社规模来看

工业旅游现状特点

工业旅游是以工厂、企业、公司等工業场所作为旅游客体的一种专项旅游。工业旅游最早起源于法国,20世纪50年代,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率先开放生产车间,允许客人参观其生产流水线,引起轰动,随后众多厂商纷纷效仿,一时间参观工业企业成为“时尚”。 当今西方几乎所有大企业都定期向公众开放,许多著名企业因此成为旅游景点。工业旅游在我国还是一种相对新型的旅游产品,但从诞生伊始,它就受到了旅游者的追捧。200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工业旅游更以其在价格、区位方面的优势及产品的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批游客,各地纷纷传来工业旅游势头强劲的相关报道。

一、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历程及现状 1.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历程。(1)企业自发组织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中国工业企业参观的对象大多是官方和业界人士,严格来讲,这种形式的参观接待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旅游。我国的真正的工业旅游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4年,长春第一汽车集团组建了一汽实业旅行社,对外开放了卡车生产线、红旗轿车生产线、捷达轿车生产线及汽车研究所样车陈列室。北京三元、燕山石化、燕京啤酒等企业纷纷对游人开放,国内其他一些知名企业也纷纷开始涉足工业旅游项目。(2)政府规范管理阶段。2001年,国家旅游局正式启动工农业旅游这一项目,到2004年3月底,全国340多个企业向国家旅游局提出申报验收的要求。在汇总和审议验收结果的基础上,国家旅游局于2004年7月正式命名306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其中工业旅游示范点103家。在国家旅游局制定实施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中,对工业旅游示范点的诸多方面都作了详尽的规定,通过政府的规范管理,可以促进工业旅游健康有序地开展,避免一窝蜂地盲目上马而造成资源浪费、质量低下等弊端。 2.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现状分析。(1)地域分析。现阶段,我国的工业旅游点在地域分布上与工业发展状况基本吻合,即在老工业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发展较快。在国家命名的103 家工业旅游示范单位中,27个省、市、自治区榜上有名,其中经济发展强劲的浙江省占据11席,排在首位,第二名是传统工业河南省(10席),接下来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省(9席),吉林省(8席),广东、山东、安徽各列6席。以上六省的示范点共有56个,占据了全部示范点的一半强。工业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基本上集中在中国的中东部,西部由于区位条件所限,本身的工业旅游资源不很丰富,在示范点中上榜者寥寥。(2)行业分析。在103个工业旅游示范点当中,人围者大都是行业领先者,如四川长虹、青岛海尔、上海宝钢、山西杏花村等。其中,造酒业共有17家,包括长江三峡工程坝区、秦山核电站在内的发电厂等电力企业共有12家,钢铁、陶瓷制造业各6家、采矿业5家。从行业分布上可以发现:我国的工业旅游在行业分布上也很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工业如食品业、能源业和传统加工制造业上,像辽宁沈飞航空博览园之类的高科技工业的比重过小。

国内制造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日渐消失,外来制造业正逐步转移到东南亚以及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正如美国提出制造业回归概念,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应该考虑如何能够长远提升中国创造的能力以及产业投资、经营环境,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早期代工阶段。 目前,中国制造业生产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主要依靠国外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改变,部分行业劳动密集型为主,附加值不高。目前,尽管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有所提高,但在自主开发能力仍较薄弱,研发投入总体不足,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缺乏世界一流的研发资源和技术知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不足,基本上没有掌握新产品开发的主动权。 更为关键的是,大部分企业和政府部门基于中国市场的薪资水平,来为是否选用机器人做成本核算,却根本没有考虑到周边国家及地区“竞争对手”的人力成本。其实,大规模使用机器人升级制造业,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减少流水线管理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效率。因为除了精准、高效、可适应恶劣生产环境等优势,机器人可以给制造业带来“高水平制造工艺”和“制造高水平产品”。 观察人士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更加重视以科技创新拉动经济发展,国际分工体系开始出现生产布局多元化、设计研发全球化等趋势,全球价值链的重塑日见端倪,与之相伴的是制造业从新兴经济体回流发达国家。 一些迹象表明,美国一些大企业如通用电气、卡特彼勒、福特正在觉醒,开始在本土大规模投资先进制造业,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制造业的增长势头在2012年已显露疲态。 对于中国来说,开展国际投资是参与全球价值链重塑、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因为在全球价值链重塑过程中,智能类新型制造业兴起,其特点是个性化“按需定制”,生产地点必须靠近使用地点。这样一来,原来从发达国家转移到新兴国家的制造业将“回流”。一旦“智能制造”开始普及,加上美国能源成本持续降低,那么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就不再像从前那样具有竞争力。 产能过剩成我国制造业的一大硬伤 发布时间:2015-06-17 资讯内容 分享到:1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年年创新高,不断刷新中国制造业产值全球份额比例,但在这中快速发展的背后,是过于快速扩张带来的“底盘不稳”,科技含量低、行业规范缺失以及产能过剩等日益突出的问题,中国制造业要想脱胎换骨,还有许多必须经历的阵痛。 10余年时间中国制造已闻名全球。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中国制造逆市向上。2010年制造业产值的全球份额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正是在这两年,“盛世”景象之下,中

中国国内草莓市场发展情况综述

1. 中国草莓市场发展概况 1.1 中国草莓市场基本概况 草莓(strawberry) 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的维生素C,有帮助消化的功效,同时还可以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另外加上特别的外形,因此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我国是世界草莓属植物种类分布最多的国家,草莓种植面积达200万亩左右(2,000,000亩),年产量约200万吨(2,000,000吨),产值约300亿元(30,000,000,000元人民币),根据草莓协会统计,自2007年以来, 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来看,中国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草莓生产国家,气候条件和病虫害等因素很容易影响到草莓的产量。 我国栽培的草莓中98%以上的栽培品种引自国外,国产草莓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不到2%。中国草莓行业整体发展比较快速,在1985年,全国草莓种植面积仅有33平方千米,到了2012年,全国草莓种植面积则达到了1,149平方千米。中国的草莓产地主要分布在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东部沿海地区,5省草莓种植面积合计约为全国总草莓种植面积的50%,其中辽宁丹东、安徽丰县、河北保定、山东烟台等市县都以大面积的草莓种植而闻名。北京草莓种植面积大约5万亩(50,000亩),以昌平种植为最多。 来源: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and Desk Research 草莓主要产区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 东港市是全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和出口基地,是农业部命名的“全国优质草莓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12年全市草莓生产面积15万亩(150,000亩)、产量35万吨(350,000吨)、产值30亿元(3,000,000,000元人民币),全市有9万(90,000户)户农民种植草莓。东港草莓”证明商标被评定为“辽宁省十佳农业品牌”,且跻身全国300个最具综合价值量地理标志名单。

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

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 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它关系到国内游客、旅行方式、膳宿供应设施和其它各种事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 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 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

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从总的旅游人数和回笼货币来看,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以下表可以看出1985年到1988年,1988年到1992年,人数平均每年增长10%以上, 旅游消费总额平均年增长率亦在10%以上。 2、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极少。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而修学、健身、寻根、考察、探奇、了解风土人情的专项特点旅游较少,一般游客住低档旅馆,饮食简单。据统计,在旅游消费结构中,吃住行比重高达85%,游览购物仅占15%。旅游整体消费水平低,据不完全统计1985—1992年,国内旅游人均消费额仅58元。 3、从旅游的地域性和客源分布来看, 国内旅游热点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知名度 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旅游胜地,如

工业旅游开发对策研究(精)

工业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申 亮 (连云港市旅游学校, 江苏连云港 !!!""# [摘要]工业旅游开发需要从发展初期的注重“规模效应” 逐步转向产品强调开发的特色化和丰富化, 做足开发前的市 场定位工作, 是要解决工业旅游开发中面对的首要问题; 联合其他旅游企业和项目做好工业旅游的包装和宣传, 使工业旅游真正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格局和趋势相统一、协调。 [关键词]工业旅游; 旅游开发; 市场定位一、国内工业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国内最早开展工业旅游是首钢、宝钢、茅台、海尔等知名大型企业, 并且在涉足了这块处女地之后相继取得一定成功。这为我国以后的工业旅游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同时也奠定了坚实信心。纵观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现状, 突出的特点有:参观游览形式较为单一, 以厂区内观光兼以购物为主导地位的工业旅游形式; 工业旅游资源涵盖门类较全, 但游览的对象几乎是大型的现代化制造业企业, 只有少许的传统制造业; 潜力巨大, 但还处于初级阶段, 发展思路略显狭窄。 $%认识不足。首先是从开发主体— ——旅游企业的角度来谈, 主要是企业的管理者对工业旅游的认识不足。工业旅游的开发条件、开发意义、开发目的、开发的可行性、开发步骤对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来说都很陌生, 有些企业管理者甚至连工业旅游的基本内涵都不了解。其次从工业旅游的服务对象———旅游消费者而言, 他们对工业旅游的了解认知程度也处于低水平, 按照传统的对旅游的理解, 就是离开城市或者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到大自然或是度假区、景区去放松心情, 调节一下紧张的工作情绪, 甚至对一部分旅游者而言, 工业旅游就是; 好不容易从“工厂里出来” 又要“回到工厂里去” , 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