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与例题拓展应用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常考题、易错题、拓展题)名师详解与训练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详解与训练——知识点、常考题、易错题、重点题、拓展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a+b=b+a加法的结合律:(a+b)+c=a+(b+c)乘法的交换律:a×b=b×a乘法的结合律:(a×b)×c=a×(b×c)乗法的分配律:(a+b)×c=a×c+b×c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量率”对应:找准单位“1”、已知对应分量的对应分率, 以及正确的数量关系式。
1.甲占(是)乙的几分之几几分之几=甲÷乙;甲=乙×几分之几;乙=甲÷几分之几;2.甲占(是)总量的几分之几,求乙?乙=总量-甲×几分之几3.甲比乙多(增加、上升、提高)几分之几几分之几=(甲-乙)÷乙;甲=乙×(1+几分之几);(1)12()15171517+⨯⨯ (2) 63×(910710-)÷101(1) 179111315131220304256+-+-+- (2)12816413211618141211-------考点拓展延伸11.解:12()15171517+⨯⨯ = 151×15×17+172×15×17 =17+30=472.解:63×(910710-)÷101 =63×109106310710⨯⨯-⨯ =900-700 =200 考点拓展延伸21.解: 179111315131220304256+-+-+- =1+31-(31+41)+(41+51)-(51+61) +(61+71)-(71+81) =1-81 =872.解:12816413211618141211------- =)(21-11--)(4121--)(8141--)(16181--(321161-)-(641321-)-(1281641-)-(12812561) =2561(1)499494499÷5 (2)2005×200420031.一个人从县城骑车去乡办工厂上班。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题、一、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2×3+1/2×5 3/4×5/7×4/3-1/21/4+3/4÷(1—3/4) 3×(2/15+1/12)-2/5二、填空。
(1)六一班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1/7,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等量关系式是()×1/7=( )或()×(1-1/7)=()。
(2)小明的年龄比小红大1/10,小明的年龄是小红的(),等量关系式是()×1/10=()或()×(1+1/10)=()。
(3)鸵鸟的速度比猎豹慢1/3,鸵鸟的速度是猎豹的(),等量关系式是:()×1/3=()或()×(1-1/3)=()。
(4)苹果的数量是梨的3/5。
等量关系式:()×3/5=()三、先圈出单位“1”的量,再写出等量关系式,然后列式解答。
1、光明小学美术组有60人,生物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1/3,航模组的人数是生物组的4/5。
航模组有多少人2、光明小学航模组人数是生物组的4/5,生物组人数是美术组的1/3,航模组有24人。
美术组有多少人?3、某饲养场养了3600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3/4,鸭的只数是鸡的4/5,饲养场养了多少只鸡?4、六年级三个班学生帮助图书室修补图书。
一班修补了54本,是二班修补本数的2/3,三班修补的是二班的1/3。
三班修补图书多少本?5、六一班有男生30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1/6,女生有多少人?6同学们跳绳,小华一分钟跳了200下,小明一分钟跳的下数比小华多1/10,小明一分钟跳多少下?。
第5讲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

第5讲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运算顺序(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二级运算(乘法或除法),后算一级运算(加法或减法)。
(4)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简便运算。
(1)整数的运算律或运算性质对于分数同样适用。
①加法交换律:a+b=b+a②加法结合律:(a+b)+c=a+(b+c)③乘法交换律:a×b =b×a④乘法结合律:(a×b )×c =a×(b×c )⑤乘法分配律:(a +b )×c =a×c +b×c(2)恰当地运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
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加括号或去括号时要注意括号前面的符号,如果是加号,括号里面不变号;如果是减号,括号里面加变减、减变加。
知识点二:用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1.已知总量及一个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部分量时,可以列形如a -a×bc或a×(1)b c -的算式解题(b≠0)。
2.已知一个量及另一个量比它多(或少)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量时,可以列形如a±a×bc或a×(1)b c ±的算式解题(b≠0)。
三、例题精讲考点一: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215÷7×5989×25+35÷98(1-23×35)×56(719+2117)×17+1417110÷[35×(45-710)]2.一个数的13是15,求它的13的13是多少,列式是()。
六年级数学上册2.分数混合运算(含详解)(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讲义分数混合运算【知识点归纳】一.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典例分析】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致,先算括号内的数(按照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同一括号内或括号外的数,要按照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是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繁分数:在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里,至少有一个又含有分数,这种形式的分数,叫做繁分数.繁分数中,把分子部分和分母部分分开的那条分数线,叫做繁分数的主分数线(也叫主分线),主分线比其他分数线要长一些.繁分数的化简:①先找出中主分线,确定分子部分和分母部分,然后,这两部分分别进行计算,每部分的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最后,改成“分子部分÷分母部分”的形式,再求出结果.②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繁分数的分子部分和分母部分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这个倍数必须是分子部分与分母部分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从而去掉分子部分和分母部分的分母,然后,通过计算,化为最简分数或整数.【典例分析】=251; ②731÷[141÷(432-21)],=731÷[141÷625],=731÷103,=249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120的相当于96的( )A .B .C .D .2.一件商品原价200元,涨价后再降价,现价( )原价.A .高于B .低于C .等于3.有两根绳,第一根长48米,截去它的后,恰好是第二根的3倍,第二根绳长( ) A .10米 B .16米 C .4米 D .12米4.李庄有良田320公顷,它的种小麦,其中是无公害麦田,李庄共有无公害麦田( ) A .46公顷 B .80公顷 C .64公顷 D .74公顷5.六(1)班学生人数的等于六(2)班学生人数的,已知六(2)班有48人,六(1)班有( )A .64人B .45人C .36人D .35人6.50的比一个数少7,求这个数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 .(50﹣7)×B .50×﹣7C .50×+77.在下面的选项中,不能用等号连接的一组算式是( )A .×99和×100﹣1B.×(×)和(×)×C.×和×D.﹣﹣和﹣(+)8.粮店新运来一批面粉,第一天卖出总袋数的,第二天卖出总袋数的.已知第一天卖出40袋,第二天卖出()A.160袋B.64袋C.100袋D.46袋9.甲数的等于乙数的,已知乙数的是50,甲乙两数共()A.45 B.60 C.75 D.13510.40的相当于80的()A.B.C.D.二.填空题(共8小题)11.×﹣+×27=12.一个数的是20,这个数的是.20m的等于m的.13.160千克减少它的,再减少千克,结果是千克.14.一本200页的书,第一天看全书的,第二天看余下的,第二天看了页,第3天应从页看起.15.一辆公交车载满了人,到一个站后下了12人,上来9人,这时车人数是原来的,这辆公交车原来有人.16.一根绳子长4m,第一次剪去它的,第二次剪去m,还剩m.17.甲数是12,乙数是9,甲数的和乙数的相等.18.只列式不计算.少先队大队部买回360本儿童读物,其中科技书占,文艺书占,其余是连环画.(1)科技书有多少本?(2)科技书和文艺书一共有多少本?(3)连环画有多少本?三.判断题(共5小题)19.甲数比乙数多,则乙数比甲数少..(判断对错)20.某景区的门票先提价,再降价,门票的价格不变.(判断对错)21.如果男生比女生多,那么女生就比男生少.(判断对错)22.20千克减少后再增加,结果还是20千克..(判断对错)23.(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4小题)24.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的要用简便方法.(+)×27(﹣)÷×84×+×25.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0+÷(4﹣﹣)+(﹣)÷103×26.列式计算①一个数的是36的,这个数是多少?(列方程解)②加上的和与一个数的相等,这个数是多少?27.口算.6÷0.06=0.5=0.6=72÷=÷=÷3+=÷=÷26==五.应用题(共5小题)28.工程队要新修一条长8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4天,修了全路的.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一共需要多少天?29.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已行了全程的,再行20km就行了全程的一半,甲地到乙地一共多少千米?30.养殖场有鸡4000只,第一周卖出总数的,第二周卖出总数的.两周一共卖出多少只?31.果园儿里有梨树180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又是杏树的,杏树有多少棵?32.两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它的,第二根剪去米,哪根剩余得多?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先用乘法算出120的是多少,再除以96即可解答.【解答】解:120×÷96=48÷96=;答:120的相当于96的.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2.【分析】先把原价看作单位“1”,涨价后的价格是原价的1+,再降价后的价格是涨价后的1﹣,即是原价的(1+)×(1﹣).【解答】解:(1+)×(1﹣)=1.25×0.75=93.75%即此时价格是原价的93.75%,93.75%<1,低于原价.故选:B.【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前后两个的单位“1”是不同的.3.【分析】根据题意,把第一根绳长看作单位“1”,则剩余长度为:48×(1﹣)=36(米),则第二根长度为36÷3=12(米).【解答】解:48×(1﹣)÷3=48×=12(米)答:第二根绳长12米.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四则运算的应用,关键找对单位“1”.4.【分析】先把良田的总面积看成单位“1”,小麦的面积是总面积的,用总面积乘即可求出小麦的面积,再把小麦的面积看成单位“1”,其中是无公害麦田,再用乘法即可求出无公害麦田的面积.【解答】解:320××=80×=64(公顷)答:李庄共有无公害麦田64公顷.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两个不同的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解.5.【分析】首先根据题意,把六(2)班的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六(2)班的学生人数乘,求出六(1)班学生人数的是多少人;然后把六(1)班的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六(2)班学生人数的除以,求出六(1)班的学生人数是多少.【解答】解:48×÷=36÷=45(人)答:六(1)班有45人.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首先找清单位“1”,进一步理清解答思路,列式的顺序,从而较好的解答问题.6.【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50的即50×,再用50×加上7即可得解.【解答】解:50×+7=30+7=37答:这个数是37.故选:C.【点评】这类型的题目要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清列式的顺序,列出算式即可.7.【分析】根据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及运算定律,逐项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99=×(100﹣1)=×100﹣,所以×99和×100﹣1不能用等号连接;B、×(×)=(×)×,运用乘法的结合律进行简算,所以×(×)和(×)×能用等号连接;C、×=×,运用乘法的交换律进行简算;所以×和×能用等号连接;D、﹣﹣=﹣(+),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所以﹣﹣和﹣(+)能用等号连接;即不能用等号连接的一组算式是选项A.故选:A.【点评】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8.【分析】把这批面粉的袋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总袋数除以就是这批面粉的袋数;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袋数乘就是第二天卖出的袋数.【解答】解:40÷×=160×=64(袋)答:第二天卖出64袋.故选:B.【点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已知数除以它所对应的分率;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分率.9.【分析】已知乙数的是50,用50除以求出乙数,然后再乘上,就是甲数的,然后再除以,就可以求出甲数,然后再把甲乙两数相加即可.【解答】解:50÷=7575×÷+75=45÷+75=60+75=135答:甲乙两数共135.故选:D.【点评】根据题意,先弄清运算顺序,然后再列式进行解答.10.【分析】先把40看成单位“1”,用乘法求出它的,再把80看成单位“1”,用求出的积除以80即可解答.【解答】解:40×÷80=32÷80=答:40的相当于80的.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分清楚不同的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先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解答】解:×﹣+×27=﹣+=+=11故答案为:11.【点评】考查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然后再进一步计算.12.【分析】(1)把这个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20除以求出这个数是多少;然后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这个数乘以,求出这个数的是多少即可;(2)先把20米看成单位“1”,用20米乘求出20米的是多少,再把要求的长度看成单位“1”,它的就是20米乘的积,再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这个长度.【解答】解:(1)20÷×=36×=24(2)20×÷=8÷=32(米)答:一个数的是20,这个数的是24.20m的等于32m的.故答案为:24,32.【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首先找清单位“1”,进一步理清解答思路,列式的顺序,从而较好的解答问题.13.【分析】160千克减少它的,就是160的(1﹣),然后再减去千克即可.【解答】解:160×(1﹣)﹣=160×﹣=120﹣=119.75(千克)答:结果是119.75千克.故答案为:119.75.【点评】根据题意,先弄清运算顺序,然后再列式进行解答.14.【分析】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第一天看了,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这本书的总页数乘就是第一天看的页数;用总页数减第一天看的页数就是看完第一天余下的页数;再把余下的页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余下的页数乘就是第二天看的页数.用第一天、第二天看的页数加1页就是第三天开始看的页数.【解答】解:200×=100(页)(200﹣100)×=100×=50(页)100+50+1=151(页)答:第二天看了50页,第3天应从151页看起.故答案为:50,151.【点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即可分别求出第一天、第二天看的页数.前两天看的页数之和加1页就是第三天开始看的页数.15.【分析】把车上原有的人数看作单位“1”.到一个站后下了12人,上来9人,这时车上的人数比原有人数少(12﹣9)人,这(12﹣9)人是原来车上人数的(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12﹣9)人除以(1﹣)就是车上原有人数.【解答】解:(12﹣9)÷(1﹣)=3÷=36(人)答:这辆公交车原来有36人.故答案为:36.【点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已知数除以它所对应的分率.关键是求出这辆车上减少的人数及减少的人数所占的分率.16.【分析】把这条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第一次剪去它的,还剩下它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这条绳子的长度乘(1﹣)就是第一次剪去后剩下的长度;再用第一次剪去后剩下的长度减第二次剪去的长度就是最后剩下的长度.【解答】解:4×(1﹣)﹣=4×﹣=2﹣=1(m)答:还剩1m.故答案为:1.【点评】关键明白两个所表示的意义.第一个,表示这条绳子,也就是这条绳子的一半,即2米,第二个是米.17.【分析】先用12乘求出甲数的是多少,然后再除以9即可.【解答】解:12×÷9=3÷9=答:甲数是12,乙数是9,甲数的和乙数的相等.故答案为:.【点评】根据题意,先弄清运算顺序,然后再列式解答.18.【分析】把买回的360本儿童读物看作单位“1”,科技书占,等量关系式是:总本数×=科技书的本数,文艺书占,等量关系式是:总本数×=文艺书的本数,因为其余是连环画,所以用总本数分别减去科技书的本数和文艺书的本数的总和就等于连环画的本数.【解答】解:(1)360×=90(本)答:科技书有90本.(2)360×=240(本)240+90=330(本)答:科技书和文艺书一共有330本.(3)360﹣330=30(本)答:连环画有30本.故答案为:360×=90(本),360×=240(本)240+90=330(本),360﹣330=30(本).【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问题的解答方法的应用.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分析】“甲数比乙数多”,是把乙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那么甲数就是5+1=6份;求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也就是求乙数比甲数少的占甲数的几分之几;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把乙数看作5份,那么甲数就是5+1=6份,那么:(6﹣5)÷6=1÷6=,答:乙数比甲数少.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分清两个单位“1”的区别,前一句话是把乙数看作单位“1”,而后一句话是把甲数看作单位“1”.20.【分析】先把原价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原价乘(1+)就是提价后的票价;再把提价后的票价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提价后的票价乘(1﹣)就是再降价后的票价,即现价.再把原价与现价比较即可确定门票的价格是否变了.【解答】解:1×(1+)×(1﹣)=1××=<1即门票的价格比原价低了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类题为常考题.无论先提后降还先降后提,都比原价低.21.【分析】根据“男生比女生多,”,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则男生人数就是它的(1+),再用男女生人数差除以男生人数,即可求出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再与比较即可.【解答】解::÷(1+)=÷=女生就比男生少,而不是.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也可以通过判断单位“1”的量来解答,前一句话的单位“1”是女生人数,后一句话的单位“1”是男生人数,单位“1”的量不同,所以分率就不同.22.【分析】将原重量当作单位“1”,则先减少后的重量是原重量的1﹣,将减少后再增加,将减少后的重量当作单位“1”,则此时重量是减少后重量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此时重量是原来的(1﹣)×(1+).【解答】解:(1﹣)×(1+)=×=即此时重量是原来的,比原来轻了.故答案为:×.【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前后两个分率的单位“1”是不同的.23.【分析】先算乘法,再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减法,求出结果,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1+﹣=1﹣=1.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四.计算题(共4小题)24.【分析】(1)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2)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3)把84化成85﹣1,再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4)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解答】解:(1)(+)×27=×27+×27=15+5=20;(2)(﹣)÷=÷=;(3)×84=×(85﹣1)=×85﹣×1=3﹣=2;(4)×+×=(+)×=×=.【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它们的计算法则,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25.【分析】(1)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2)小括号里的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再算括号外的除法;(3)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最后算加法;(4)把103化成102+1,再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解答】解:(1)×10+=×(10+1)=×11=7;(2)÷(4﹣﹣)=÷[4﹣(+)]=÷[4﹣1]=÷3=;(3)+(﹣)÷=+÷=+=;(4)103×=(102+1)×=102×+1×=101+=101.【点评】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26.【分析】①设这个数是x,用x乘等于36乘,求出x即可;②先用加法算加上的和,再把一个数看作单位“1”,用算出的和除以即可.【解答】解:①设这个数是x,x=36×x÷=30x=50;答:这个数是50.②(+)÷==;答:这个数是.【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要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7.【分析】根据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按照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直接进行口算即可.【解答】解:口算.6÷0.06=1000.5=1.250.6=0.4572÷=64÷=÷3+=÷=÷26==3【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它们的计算法则,并且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提高口算能力.五.应用题(共5小题)28.【分析】照这样计算,说明修的工作效率不变;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成正比例;把用的总时间看成单位“1”,它的对应的数量是4天,由此用除法求出总时间即可.【解答】解:4÷=16(天)答:修完这条路需要16天.【点评】本题根据比例关系发现工作量的就是工作时间的,由此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29.【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式:全程的﹣全程的=20千米,由此设甲地和乙地相距x千米,列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设甲地和乙地相距x千米,x﹣x=60x=60x=360答:甲地和乙地相距360千米.【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出基本数量关系,设未知数为x,由此列方程解决问题.30.【分析】把总数看成单位“1”,用第一周卖出的分率加上第二周卖出的分率就是总数的几分之几;用总数的数量乘上一共卖出的分率就是一共卖出了多少只.【解答】解:4000×(+)=4000×=3100(只)答:两周一共卖出3100只.【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应用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解答依据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31.【分析】先把梨树棵数看作单位“1”,依据分数乘法意义,求出桃树的棵数,再把杏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依据分数除法意义即可解答.【解答】解:180×÷=270÷=324(棵)答:杏树有324棵.【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找到具体数量对应的分率;解答依据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32.【分析】把两根绳子的长度分别看作单位“1”,第一根剪去它的,还剩下这根绳子的(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求出第一根剩下多少米,第二根剪去米,根据减法的意义,直接用减法求出第二根剩下多少米,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1×(1)==(米);1=(米);米=米;答:剩余的一样多.【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应用,以及分数减法的意义及应用.。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及例题拓展应用

第五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基础知识点:运算顺序: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a+b=b+a加法的结合律:a+b+c=a+b+c乘法的交换律:a ×b=b ×a乘法的结合律:a ×b ×c=a ×b ×c乘法的分配律:a+b ×c=a ×c+b ×c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应用题:总数与部分数相比较的问题:分数乘法、减法一般解题方法:先求出未知的部分数,再用总数减部分数等于另一部分数;已知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或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量是多少的问题:分数乘法、加减法 一般解题方法:先求出多或少的部分,再用加法或减法求出结果;注:对于题中出现的带单位与不带单位的分数,要注意它们的意义不一样;例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311561023⨯⨯++ 25452426254127--⨯⨯例2知识点己知总量求部分量的实际问题岭南小学六年级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95,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归纳总结:1.已知总量及一个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部分量时,可以列成形a-a ×b c 或a ×1-bc 的算式解题b ≠0 2.解决实际问题时,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也可以从问题出发;思考问题;例3已知一个量以及另一个量比它多或少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量的解题方法林阳小学去年有24个班级,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増加了61,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归纳总结:1.已知一个量以及另一个量比它多或少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量时,可以列成形如a 士 a ×b c 或a ×1士bc 的算式解题b ≠0 2.分析问题时,先找准单位“1”的量,再抓关键词语,弄清是哪两个量作比较,比较的结果; 是什么,最后确定解题方法;拓展部分:1.运用分数乘法剩余规律解决连续相减问题2001减去它的21,再减去余下的31,再减去余下的41,以此类推,一直减到余下的20011,最后得到多少规律总结一个不为0的数,减去它本身的n 分之一,求还剩多少,可以用分数乘法计算,即ー个 数×1-n1n ≠0:再连续减去余下的几分之ー,求还多少,仍然可以用分数乘法进行计算. 举一反三 1+21×1-21×1+31×1-31×....×1+991×1-9912.运用乘法运算解决稍复杂的分数运算 157×83+151×167+151×321 238÷238239238举一反三61×131+21×135+35×131课堂练习一、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533432101⨯÷+ [()]89214365⨯-- [()]4413197⨯÷+二、解方程 1585=-χχ 1851=+χχ 238543=-χ三、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85715375⨯⨯+ 58111184.88116.4⨯÷⨯-+151716⨯ 140139111⨯四、解决实际问题1、一条公路长1500米,第一天修了全长的41,第二天修了全长的51,两天一共修多少米还有多少米没有修2、有一条长24千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它的81,第二天修了52千米,两天共修共修多少千米3、一根钢材长54米,做了5个同样的零件后,还剩103米;平均每个零件用钢材多少米 4、4、一条绳子,第一次用去51米,相当于第二次用去长度的32;两次共用去多少米 5、课后作业:1. 计算[()]41531582⨯+-4858341÷⨯+1511983252++⨯ ()958350385503⨯⨯⨯-2. 解方程125655=-χ3497=+χχ ()75611=-χ3. 解决问题1甲乙两艘轮船从相距70千米的两地相像而行,甲每分钟行21千米,乙分钟行32千米,甲乙两船几分钟后相遇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全程的83,正好是12千米,如果这辆汽车行了全程的21,应该行多少千米3小佳读一本315页的故事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72,第二天读了余下的51;第二天读了多少页4一款电脑原价7800元,国庆节期间促销降价131,国庆节后又提价241,这款电脑现价多少元5一本书共有240页,敏敏第一天看了它的61,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81;剩下的5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6一座寺庙里,3个和尚合吃一碗饭,4个和尚合分一碗汤,一共用了364只碗;寺庙里一共有多少个和尚用方程解。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题目中给出的信息以分数的形式呈现,要求通过分数乘法运 算求解实际问题。
解题思路与步骤
1. 理解题意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要求解的问题。
2. 转化问题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即分数乘法运算。
解题思路与步骤
3. 执行计算 对于单个分数乘法,直接相乘分子与分子,分母与分母。
对于多个分数相乘,按照乘法结合律,逐步计算。
02
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正确判断运算顺序,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应用 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03
针对学习重点,需要反复练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对 于学习难点,可以结合具体情境和实例进行深入理解,多做实际应用问题练习 ,加强自己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 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 用,例如
商业折扣计算:商店 打折销售时,需要将 折扣率与商品价格相 乘,再计算折扣后的 价格,涉及到分数乘 法和减法运算。
食谱配料计算:烹饪 时需要按照食谱配料 比例进行计算,涉及 到分数的加法、减法 和乘法运算。
工程进度计算:在工 程建设中,需要根据 已完成工作量和总工 作量的比例计算进度 则:同分母分数 相减时,分子直接相减 ,分母不变;异分母分 数相减时,也需要先通 分,然后再进行分子相 减。
掌握这些定义、性质与 运算法则,有助于更好 地解决稍复杂的分数乘 法应用题中的分数四则 混合运算问题。
02
分数乘法应用题解析
题目类型与特点
类型
涉及分数乘法运算的应用题,通常包含多个分数进行相乘或 相除。
成绩评定:学校或考试机构需要根据学 生的得分情况来评定成绩等级。通过比 较分数大小,可以确定学生成绩所处的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重点知识归纳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重点知识归纳知识点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一样,没有括号的,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有括号的,从内到外先算括号里面的。
【说明】同级运算:加减为一级运算,乘除为二级运算。
有加减乘除,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知识点2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同整数运算律和运算性质一样1.运算律(1)加法运算律:①交换律:a+b=b+a;②结合律:a+b+c=a+(b+c);(2)乘法运算律①交换律:a×b=b×a;②结合律:a×b×c=a×(b×c);③分配律: a×(b±c)=ab±ac【注意】分配律只适用于乘法,不适用于加减法和除法。
2.运算性质(1)减法的性质公式:a-b-c=a-(b+c)(2)除法的性质公式:a÷b÷c=a÷(b×c)知识点3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1.加减: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2.乘法:先约分,分子乘分子作为积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为积的分母;3.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知识点4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1.利用乘法的分配律及其逆运算;2.利用减法的性质。
【注意】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时注意因数“1”的添加如:35-27×35=35×1-27×35=35×(1-27)=35×57=37知识点4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1.已知整体和一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求另一部分的量。
列式:a-a×cb 或a×(1−cb)【说明】整体就是那个单位“1”,a是单位“1”的量。
cb表示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即分率)。
2.已知一个数以及另一个数比它多几分之几,求另一个数。
列式:a+a×几几或a×(1+几几)【重点】找准分率和单位“1”的对应关系3. 已知一个数以及另一个数比它少几分之几,求另一个数。
第2讲 分数混合运算-六年级上册数学讲义(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北师大版(含答案)

第2讲分数混合运算(思维导图+知识梳理+典型精讲+易错专练)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分数混合运算(一)1.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依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这个数连续乘几分之几。
知识点二:分数混合运算(二)1.“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1)先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多(或少)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用加(或减)法求这个数;(2)先求出另一个数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计算。
2.“已知总量及一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部分量”(1)总量-总量×已知部分量占总量的分率=另一部分量;(2)总量×(1-已知部分量占总量的分率)=另一部分量。
知识点三:分数混合运算(三)1.“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1)先求比这个数多(或少)的数占这个数(即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方程解答;(2)先求出比这个数(即单位“1”)多(或少)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加减关系列方程解答。
2.“已知一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及另一部分量,求总量”把总量看作单位“1”,可以根据“总量×(1-已知部分量占总量的分率)=另一部分量”列方程解答;也可以根据“总量-总量×已知部分量占总量的分率=另一部分量”列方程解答。
三、典型精讲考点一:分数连乘【典型一】一桶油净重100千克,用去这桶油的以后,又买来这时桶里油的加进桶中,现在桶里还有90千克油.【分析】把油桶内原来油的质量看作单位“1”,用去这桶油的以后,剩下的占原来的(1),再油桶里剩下油的质量看作单位“1”,又买来这时桶里油的加进桶中,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解答】解:100×(1)+100×(1)×=100×+100×=60+30=90(千克)答:现在桶里还有90千克油.故答案为:90.【典型二】工程队要修一段400米长的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第二天修的是第一天的34,第二天修了多少米?【分析】根据“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第二天修的是第一天的34”可得:第一天修的长度=全长×1 5,第二天修的长度=第一天修的长度×34,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基础知识点:
运算顺序: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a+b=b+a
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乘法的交换律:a ×b=b ×a
乘法的结合律:(a ×b)×c=a ×(b ×c)
乘法的分配律:(a+b)×c=a ×c+b ×c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应用题:
总数与部分数相比较的问题:【分数乘法、减法】
一般解题方法:先求出未知的部分数,再用总数减部分数等于另一部分数。
已知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或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量是多少的问题:【分数乘法、加减法】
一般解题方法:先求出多(或少)的部分,再用加法或减法求出结果。
注:对于题中出现的带单位与不带单位的分数,要注意它们的意义不一样。
例(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3
115
61023⨯⨯++
254
52426254127--⨯⨯
例(2)知识点己知总量求部分量的实际问题
岭南小学六年级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9
5,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归纳总结:1.已知总量及一个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部分量时,可以列成形
a-a ×b c 或a ×(1-b
c )的算式解题(b ≠0) 2.解决实际问题时,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也可以从问题出发。
思考问题。
例(3)已知一个量以及另一个量比它多(或少)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量的解题方法
林阳小学去年有24个班级,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増加了
6
1,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
归纳总结:1.已知一个量以及另一个量比它多(或少)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量时,可以列成形如a 士
a ×
b
c 或a ×(1士b
c )的算式解题(b ≠0) 2.分析问题时,先找准单位“1”的量,再抓关键词语,弄清是哪两个量作比较,比较的结果。
是什么,最后确定解题方法。
拓展部分:
1.运用分数乘法剩余规律解决连续相减问题
200
1减去它的21,再减去余下的31,再减去余下的41,以此类推,一直减到余下的20011,最后得到多少?
规律总结一个不为0的数,减去它本身的n 分之一,求还剩多少,可以用分数乘法计算,即ー个 数×(1-n
1)(n ≠0):再连续减去余下的几分之ー,求还多少,仍然可以用分数乘法进行计算. 举一反三
(1+
21)×(1-21)×(1+31)×(1-31)×....×(1+991)×(1-99
1)
2.运用乘法运算解决稍复杂的分数运算
157×83+151×167+151×32
1 238÷238239238
举一反三
61×131+21×135+35×131
课堂练习
一、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533432101⨯÷+ [()]89
214365⨯--
[()]4413197⨯÷+
二、解方程 1585
=-χχ 1851
=+χχ
238543=-χ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85715375⨯⨯+ 58
111184.88116.4⨯÷⨯-+
151716⨯ 140139
111⨯
四、解决实际问题
1、一条公路长1500米,第一天修了全长的
4
1,第二天修了全长的51,两天一共修多少米?还有多少米没有修?
2、有一条长24千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它的81,第二天修了52千米,两天共修共修多少千米?
3、一根钢材长
54米,做了5个同样的零件后,还剩10
3米。
平均每个零件用钢材多少米?
4、一条绳子,第一次用去51米,相当于第二次用去长度的32。
两次共用去多少米?
课后作业:
1. 计算
[(
)]41531582⨯+- 48
58341÷⨯+
1511983252++⨯ ()9
58
350385503⨯⨯⨯-
2. 解方程
125655=-χ 3497=+χχ ()75611=-χ
3. 解决问题
(1)甲乙两艘轮船从相距70千米的两地相像而行,甲每分钟行
21千米,乙分钟行3
2千米,甲乙两船几分钟后相遇?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全程的83,正好是12千米,如果这辆汽车行了全程的2
1,应该行多少千米?
(3)小佳读一本315页的故事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
7
2,第二天读了余下的51。
第二天读了多少页?
(4)一款电脑原价7800元,国庆节期间促销降价
131,国庆节后又提价241,这款电脑现价多少元?
(5)一本书共有240页,敏敏第一天看了它的
6
1,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81。
剩下的5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6)一座寺庙里,3个和尚合吃一碗饭,4个和尚合分一碗汤,一共用了364只碗。
寺庙里一共有多少个和尚?(用方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