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的《寻梦者》复习课程

合集下载

寻梦者(用)参考课件

寻梦者(用)参考课件

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01
应用一
将寻梦者的坚持精神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
和挑战,都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
02 03
应用二
借鉴寻梦者面对困境的态度和方法。当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要轻易放 弃,而是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我 。
文学成就
戴望舒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被誉为“雨巷诗人”。其代 表作《雨巷》、《我的记忆》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此外,他还 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贡献。
诗歌风格与特点
梦幻与现实交织
戴望舒的诗歌常常将梦幻与现实交织 在一起,通过象征、暗示等手法表现 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诗歌的意境。
色彩
02
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使诗歌画面鲜明生动,给读者以强烈的
视觉冲击。
构图
03
讲究诗歌的构图之美,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安排,使诗歌呈现出
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
04
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剖析
对梦想执着追求精神体现
坚定信念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寻梦者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放 弃对梦想的追求。
01
0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篇章布局
以“梦”为主线,贯穿全 诗,通过描绘寻梦者的心 路历程,展现了对梦想的 追求与坚持。
句式运用
采用长短句结合的方式, 既有节奏感,又富有变化 ,使诗歌更具表现力。
押韵与节奏
全诗押韵工整,节奏感强 ,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 了诗歌的音乐美。
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
自然意象

寻梦者

寻梦者

寻梦者备课时间:2012、9、3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体会梦有关意象的含义和作用3、体会诗人寻求理想、憧憬光明、历经磨难、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4、整体感知,理清线索,把握脉络教学重点:1、象征手法2、诗中意象的含义和作用3、重叠复沓、一唱三叹的结构,“起势-----蓄势-----升华”的诗格形式教学难点:1、诗人的心路历程2、象征手法、诗歌意象的理解课时:3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的现代诗歌史上,戴望舒是一个很有个性的诗人。

他以心灵存真的方式完成了寻梦者的人世写照。

他一生创作了93首诗歌,基本反映了他追求梦幻的历史轨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诗人在现实和理想之间苦苦挣扎的心路历程。

一个雨巷诗人,寻梦诗人,到底在93首诗歌中唱响怎样的人生,让我们随着《寻梦者》去慢慢赏析吧。

二.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

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

笔名艾昂甫、江恩等。

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

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

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

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

此外还有《寻梦者》《单恋者》《烦忧》等。

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

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

建国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

2024年度《寻梦者》语文课件

2024年度《寻梦者》语文课件

03
颓圮
坍塌,破败。
04
斑斓
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
12
关键句型结构剖析
“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梦境的美好和寻梦的重要性。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简洁有力的祈使句,表达了作者对寻梦者的鼓励和祝愿。
2024/3/23
13
修辞手法运用举例
比喻
象征
“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 花来的”将梦想比喻为花朵,生动形 象地描绘了梦想的美好和吸引力。
2024/3/23
5
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文坛上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现代派诗人,戴望舒是其中的 代表之一。
《寻梦者》以其独特的艺术构思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
2024/3/23
诗歌通过描绘寻梦者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在黑暗时代中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于 未来的坚定信念。
2024/3/23
诗句赏析
选取诗中精彩的诗句进行 赏析,分析其表达技巧和 意境。
主题思想概括
概括诗的主题思想,探讨 诗人通过诗歌所表达的情 感和追求。
25
创作一篇以“我的寻梦之旅”为题的短文
描述梦境
开篇描述一个自己曾经 做过的美好梦境,为下 文的寻梦之旅做铺垫。
2024/3/23
阐述寻梦过程
详细阐述自己为了追寻 这个梦境所付出的努力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寻梦”比较
结合中西方文学作品及时代背景等元素,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寻梦”的理解与追求。这有助于 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17
当代青少年如何面对现实,勇敢寻梦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观

戴望舒——寻梦者ppt课件

戴望舒——寻梦者ppt课件

1937年抗战爆发后,戴望舒的诗歌观念和创作实践发生了 重大的变化,他决心在敌人的阴霾气候中挣扎。以自己微渺的 光亮尽一点照明之责。1939年的元旦,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 略,他写出了《元日祝福》:“新的年岁带给我们新的力量/祝 福!我们的人民/艰苦的人民/英勇的人民/苦难会带来自由解 放。”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人民斗争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 唱出了诗人心灵深处真切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法国的3年中,戴望舒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由于自费留学的资 金不够,他只得靠译稿来挣钱。1933年8月,戴望舒终耐不住贫 困,他写信告诉父亲准备回国。父亲焦急中连忙写信告知施蛰存, 施蛰存迅速电告戴望舒,请他慎重考虑回国一事。接着为其筹款 寄去,又电告他不要回国。但听说施绛年移情别恋后急着回国。 1935年4月,戴望舒被中法大学开除回国。一种说法是说他因为 在中法大学住了两年半,毫无成绩。另一种说法是他在西班牙旅 游期间参加西班牙进步群众反法西斯示威游行。直到走时,他才 把这个消息千诉罗大冈。上车时,只有罗大冈一人为他送行,学 校没有给他途中的零用钱,只有一张火车票,从马赛至上海,是 一张四等舱的船票,而其他学生是三等舱,四等舱夜间连被子都 没有,晚上冷得只得蜷着身子来回翻滚。 1935年5月戴望舒回到上海,一个不相信的传闻终于得到证实, 施绛年已确实恋上她原本就喜欢的那个人,戴望舒愤怒之下当众 打了施绛年一记耳光,长达8年的恋爱终于结束。
等到自己“鬓发斑斑,
眼睛朦胧”的时候,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那“金色的贝”才终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吐出了“桃色的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 珠”,“寻梦者”的
来了。
理想终于实现了:
“一个梦静静地升上
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最新]寻梦者,教案

[最新]寻梦者,教案
课后作业
梦想是理想,不是空想。实现梦想,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坐享其成。你未来的职业就是你最实际的梦想。
请为你的职业做一个近景或远景规划,为梦想插上翅膀,让梦想成为可能。
课后反思
见课件
6.何时梦才会降临?
见课件
7.这“桃色的珠”还需如何呵护?
见课件
8.经历了重重艰辛,付出了滴滴呵护,“桃色的梦”会让我们获得怎样的心灵震颤?
见课件
课堂总结
鉴赏艺术手法(现代诗歌)
教会学生认知本诗歌的象征、及回复的艺术手法
课堂拓展
每个人都是有梦想的,有梦想,人生才不会苍白无力。
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用什么态度去追寻?
授课教师
孟林玲
授课对象
11单招
授课班级
11营销美术
授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授课课题
《寻梦者》——戴望舒
教学目标确立
1、知识与能力维度:了解作者戴望舒一生,明确其诗歌忧郁孤寂的情感基调。通过朗读、美读诗歌,提升欣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维度:通过对意象的联想与想象,丰富学生的思维,梳理诗歌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通过对梦的追求,涵咏人生对理想的解读。人生的过程,在于对梦的寻找,是否能够找到并不是关键,而关键在于寻找本身。
【课堂生成】
品读课文
感悟灵动诗绪
1.“梦会开出花来”,“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这样的梦给你怎样的感受?又激发你怎样的欲望?
梦,美丽,甚至绚丽。如无价之宝般珍贵,值得人一生去寻求。
2.“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两句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梦呈现给我们怎样一种姿态?
大海里”已是难寻,“大海的底里”更加难寻,
教学对象分析

【优质课件】苏教版中职语文单招第三册第2课寻梦者2优秀课件.ppt

【优质课件】苏教版中职语文单招第三册第2课寻梦者2优秀课件.ppt

6、 何时真正的梦才会降临?
• 当我们“鬓发斑斑”“眼睛朦胧”的时候, 金色的贝才会吐出桃色的珠。
两鬓斑斑、眼睛朦胧,代表着寻梦的 代价与沉重。
7、实现美好梦想时有什么感觉?
• 第7、8节写了实现美好梦想时的幸福与快 慰。
• 放在怀里,放在枕边。一个“放”字,写 出获得无价珍宝后的珍惜和快乐、幸福和 激动的心情。
寻梦者
——戴望舒
•这首诗每节三行,在每一小节的三行中,前两 行采用叠句的形式唱出,先起后承,并用重复 递进的句式推出,加深了对诗的内在情绪及韵 律的渲染和强化,第三句则做一升华,形成了 全诗中每节“起势-蓄势-升华”的诗格形式, 具有一种重叠复沓、一唱三叹的美感,富于音 乐美。
课文分析
• 1、题目为“寻梦者”,谁是寻梦者?寻找什 么梦?
• “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 • 大海里”已是难寻,“大海的底里”更加难
寻,层层递进,可见梦是“深藏”的,不易 寻找的。而“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 瀚海”中的“九”这个数字并非实指,只言 岁月之久长值得 我们去追寻?
• 它有天上的云雨,有海上的风涛,会让 人心沉醉。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寒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然而梦开出娇妍的花的时候,寻梦者已经衰 老,强调了美好梦想实现的艰难。
8、 经历了重重艰辛,付出了滴滴呵护, “桃色的珠”会让我们获得怎样的心灵震 • “桃色的珠”象征颤着?梦的美好诱人,突出

《寻梦者》课件 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第三册

《寻梦者》课件 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第三册
——放在怀里,放在枕边。
8. 经历了重重艰辛,付出了滴滴呵护, “桃色的梦”会让我们获得怎样的心灵震 颤? ——即使我们已经衰老,如果有一个“开了 花的梦”,有一个“开出娇妍的花的梦”, 那么我们的人生已是最幸福、最无憾的了。 11
探究与思考(1) 一、题目为“寻梦者”,谁是寻梦者?寻找什 么梦?
2.复沓反复:
“开出花来”,“开出妖妍的花来”, “在青色的大 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仿佛画一幅妍丽的画, 泼洒色彩时一层层的涂抹上去,色彩便一层层的浓烈起来。 又给人一种纵深感,一层层地潜下去,就一层层地深刻, 复沓反复形成的波浪状的层次感,让心情跌宕起伏。
14
探究与思考(3):体味诗中有关意象的含义与作用
❖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 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2
戴望舒(1905——1950),浙 江杭州人。原名:戴梦鸥,1924年 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 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 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是30 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
——大海里”已是难寻,“大海的底里”更加难寻, 层层递进,可见梦是“深藏”的,不易寻找的。
9
3. “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 寻梦是怎样的一种历程? ——“九”这个数字并非实指,只言岁月之久长, “冰山”“瀚海”则指道路之艰难,可见寻梦 要付出巨大的艰辛。
4. 这个梦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值得我们 去追寻?(原文) ——它有天上的云雨,有海上的风涛,会让人 心沉醉。
4
时代背景
“五四”运动前后,科学与民主的洪流震醒了一代 又一代的知识分子。美好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的激烈矛 盾,笼罩了他们敏感的心灵。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的精神更强烈的社会使命感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寻梦者” 群。从鲁迅无数痛苦的梦结出的果实《呐喊》,到何其 芳在精美中浸满了热情的《画梦录》,虽然个人的心同 现实的距离有远有近,但是,寻求美好的梦境变为现实 的愿望与他们执著艰辛的寻求精神,却大体是一致的。 戴望舒就是其中一位由现实世界转到诗的世界中最忠实 的寻梦者。

寻梦者学案及答案

寻梦者学案及答案

寻梦者【学习要求】1.了解“雨巷诗人”戴望舒,朗读诗歌,体会情感。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理解诗人寻求理想、憧憬光明、历经磨难仍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

3.理解诗文中丰富的意象及其含义和作用;学习诗人回环复沓的艺术手法。

【学习重难点】理解诗文中丰富的意象及其含义和作用;学习诗人回环复沓的艺术手法。

【学时安排】2学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主要任务:了解作者;熟读全诗,标出停顿及重音,反复诵读,体会感情;理清结构。

一、课前学习(一)学法指导:1.通过图书馆、网络或其他渠道,了解戴望舒及其作品,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结合内容理解其思想感情。

2.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全诗,把握诗文感情基调,为进一步理解诗歌内涵作铺垫。

(二)尝试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释词:娇妍.注音:释词:瀚.海注音:释词:开绽.注音:释词:鬓.发斑斑注音:释词:2.文学常识填空:(1)戴望舒(1905—1950),原名,又名,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著名。

1929年4月,他的第一本诗集《》出版,其中《》一首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因此被称为“”。

代表诗集有《》、《》、《》等。

(2)《寻梦者》发表在1932 年11月出版的《》第卷第期上。

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美好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一直笼罩着戴望舒敏感的心灵。

3.思考答问(1) 题目为“寻梦者”,谁是寻梦者?寻找什么梦?(2)根据抒情脉络本首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请归纳层意。

二、课堂探究(一)问题探究1.反复朗诵诗歌,标出诗歌朗读的停顿和重音,体会其思想感情。

(划在书上)2.这首诗以什么为线索?抒情脉络是什么?3.根据抒情脉络本首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请归纳层意。

(二)课堂检测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娇妍.(yán)瀚.海(hào) B.鬓.发(bìng)苍穹.(qióng)C.朦.胧(méng)黯.淡(àn) D.梦.想(mèng)氛.围(fèn)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风滔珍宝意乱情迷B.沉醉蒙胧丰富多采C.辫证开绽眼花缭乱D.衰老和谐荒谬绝伦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壮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