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课堂实录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方程 第一课时 方程的意义(教学实录)

小学数学标准教材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方程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实Mathematics is the door and key to science. Learning mathematics is a veryimportant measure to make yourself rational.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方程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实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准备:天平、砝码。
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借助天平体会等式的含义。
(1)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50+50=100 50×2=100 )(2)你还能写出这样的等式吗?根据学生举例写下2~3个。
(3)你感觉什么样的式子是等式呢?用等于号连接的数学表达式;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左边算起来来等于右边的;二、感知不等式,教学方程的意义。
1、出示实物天平:(1)左边放克,右边放克,可以用什么式子来表示?板书:(2)现在老师要在左边再放一个物体,左边的质量怎样来表示呢?( +x )(3)这时候,你觉得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你能把这些可能写下来吗?交流并板书+x(4)这些式子与等式相比有什么不同?(有字母,有的不是等式。
用大于号或者小于号连接,我们把这些叫不等式。
)。
2、例二的内容(1)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例二的内容。
集体交流汇报。
板书x+5>100 x+50=150 x+50708+xy-28=35x+4〈14m+n=100(2)在判断之后,你对等式和方程有什么新的认识呢?可能有:未知数可以用x、y等多个字母表示;一个等式中可以含有多个未知数;等式与方程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方程的意义》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课堂教学实录课题:“方程的意义”出处:第___册,第____单元第_____课第_____课时课堂实录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3~54页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情景理解方程的意义——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两件事情是等价的。
2.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感受方程思想的核心之一,即建模。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教学重点:准确从生活情景中提炼方程模型,然后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达,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即用数学符号表示两件事情是等价的。
教学准备:flash课件,天平,不同质量的食物若干。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师:今天,我们先来玩个游戏!这儿有13张扑克牌,分别代表1—13,你们从中任抽一张,不让老师看到,老师也能猜到你抽到的这张扑克牌是什课堂实录么,谁愿意试试?生:任抽一张(不让老师看见牌面)。
师:请将扑克牌代表的数先乘2,再加上3,再把所得的和乘5,最后减去25,看看结果是多少?生算后报出结果,教师利用列方程快速求出结果,报出牌面的数字。
待学生无限惊讶时,引导学生猜想:“老师怎么能这么快知道同学们手中的牌呢?”生:你一定是倒推的,将得数加上25,除以5,减去3,再除以2。
师:你知道其中的秘密了,真了不起!老师能这么快知道你们抽的是什么牌,是因为数学王国的一位新朋友帮了我的忙,今天我们就能认识它。
二、情景呈现,抽象模型1.师:老师这有一台简易天平。
关于天平.你们都了解些什么?生1:天平可以称物体的质量;生2:当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一样时,天平就平衡了。
师:(借助天平边演示边问)在天平的左盘放上两袋100克的食物,右盘放上一个200克的砝码,天平怎么样了?生:平衡了。
师:会不会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天平现在的状况?生:100+100=200。
师:这么个简单的式子,能表示天平现在的状况?生:能。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实录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9-50页信息窗1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一、借助天平的平衡原理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意义。
二、会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方程的意义,渗透符号化的思想。
3、能够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我小时候喜欢玩一种游戏,相信你们也必然玩过。
看--(课件演示两学生玩跷跷板)生:(兴奋地说)跷跷板!师:这个游戏里也含有数学问题。
瞧!他俩为何不玩了?生1:一边的学生过重,另一边的学生太轻。
生2:两边的同窗体重不一样,不能正常玩。
师:若是让你玩,你想怎么玩?为何?生:我会找一个和我体重一样的同窗玩,这样跷跷板就会平衡,玩起来比较轻松。
师:这位同窗用了“平衡”一词,说明跷跷板两边的同窗体重是一样重,或说两边的同窗体重是相等的。
(板书:平衡、相等)师:受跷跷板平衡的启发,人类很早就发明了称物体质量的天平。
(出示实物天平)二、操作天平,体验“平衡”的意义师:看!这就是一台天平。
科学课上见过吧。
谁来讲一说天平的利用方式呢?生:一盘内放物品,另一盘放砝码;当天平的指针指在中央时,表示天平平衡;放砝码时要用镊子……师:你的介绍很详细。
这架天平过小,后面同窗可能看不清楚,咱们通过大屏幕看看如何正确利用天平!同窗们请看:出示情境图。
此刻我想用天平来称米粉的质量,可能会出现如何的结果呢?说说你的想法?生:左偏重右边轻;右边重左侧轻;左右两边相等。
师:下面咱们具体来看一看。
首先天平左侧放装有米粉的碗,右边放一个50克的砝码,同窗们请看天平发生了什么转变。
生:天平不平衡了。
师:那你能用式子表示一下天平此刻所处的状态吗?生:20+ X>50师:你真棒!那如果天平右边放上100克的砝码,你能发现什么呢?生:天平不平衡,向右倾斜。
师:对,那谁能用式子表示出来?生:20+X<100师:上面这两个天平演示的结果是,天平不能维持平衡,也就是说天平左右两边的质量不相等。
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实录与评析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方程的意义》教学实录与评析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3-54页“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1.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区分等式与方程。
2.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建构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生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3.培养动手操作、细心观察的学习习惯,发展数学思考、语言描述、概括应用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我小时候喜欢玩一种游戏,相信你们也一定玩过。
看--(课件演示两学生玩跷跷板)生:(兴奋地说)跷跷板!师:这个游戏里也含有数学问题。
瞧!他俩为什么不玩了?生1:一边的学生太重,另一边的学生太轻。
生2:两边的同学体重不一样,不能正常玩。
师:如果让你玩,你想怎么玩?为什么?生:我会找一个和我体重一样的同学玩,这样跷跷板就会平衡,玩起来比较轻松。
师:这位同学用了“平衡”一词,说明跷跷板两边的同学体重是一样重,或者说两边的同学体重是相等的。
(板书:平衡、相等)师:受跷跷板平衡的启发,人类很早就发明了称物体质量的天平。
(出示实物天平)[评析:利用学生熟悉的游戏情景引入新课,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诱导”出了“平衡”,为“等式”概念的引入做好铺垫。
]二、操作天平,体验“平衡”的意义师:看!这就是一台天平。
科学课上见过吧。
谁来说一说天平的使用方法呢?生:一盘内放物品,另一盘放砝码;当天平的指针指在中央时,表示天平平衡;放砝码时要用镊子……师:你的介绍很详细。
《方程的意义》教学实录与评析_教案教学设计

《方程的意义》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3-54页“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1.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区分等式与方程。
2.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建构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生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3.培养动手操作、细心观察的学习习惯,发展数学思考、语言描述、概括应用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我小时候喜欢玩一种游戏,相信你们也一定玩过。
看--(课件演示两学生玩跷跷板)生:(兴奋地说)跷跷板!师:这个游戏里也含有数学问题。
瞧!他俩为什么不玩了?生1:一边的学生太重,另一边的学生太轻。
生2:两边的同学体重不一样,不能正常玩。
师:如果让你玩,你想怎么玩?为什么?生:我会找一个和我体重一样的同学玩,这样跷跷板就会平衡,玩起来比较轻松。
师:这位同学用了“平衡”一词,说明跷跷板两边的同学体重是一样重,或者说两边的同学体重是相等的。
(板书:平衡、相等)师:受跷跷板平衡的启发,人类很早就发明了称物体质量的天平。
(出示实物天平)[评析:利用学生熟悉的游戏情景引入新课,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诱导”出了“平衡”,为“等式”概念的引入做好铺垫。
]二、操作天平,体验“平衡”的意义师:看!这就是一台天平。
科学课上见过吧。
谁来说一说天平的使用方法呢?生:一盘内放物品,另一盘放砝码;当天平的指针指在中央时,表示天平平衡;放砝码时要用镊子……师:你的介绍很详细。
这架天平太小,后面同学可能看不清楚,我们通过大屏幕看看怎样正确使用天平!(课件演示用天平称杯子的质量,老师叙述:在天平的左盘内放所称的杯子,右盘内放砝码,不断调整砝码,使天平平衡。
)师:天平的指针指在中央,表示天平平衡了,也就是天平的左边=右边,说明了什么?生:说明这个杯子的质量是100克。
(板书:1只杯子=100克)师:为了帮助同学们完成学习任务,进一步体会平衡的含义,下面我们要四人一组,用简易天平称物品的质量。
《方程的意义》课堂实录

《方程的意义》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 根据天平平衡的原理,理解等式。
理解方程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渗透符号意识,发展数感。
2. 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中,经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形成模型思想。
3.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过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式子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还知道老师是来自哪所学校吗?生:岱岳区天平街道中心小学。
师:老师的学校名里有天平两个字,这天平是指的地名,那听到天平你还没还想到什么呢?生:称东西的天平。
(出示天平)师:对,这个也叫天平,那同学们知道天平有几种状态吗,用你们的身体语言告诉老师。
身体:平衡、不平衡。
师:那同学们知道天平有什么作用吗?生:第一可以用来称量物体的重量,第二可以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师:这节课我们就用到天平。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老师的学校引入天平,学生比较感兴趣,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师:请看大屏幕,请认真观察信息窗,同学们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盛米粉的碗重20克,这只熊猫一次需要喂一碗米粉。
师:同学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米粉重多少克?师:如何来研究米粉的重量呢?生:用天平称。
师: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用天平称米粉重量的过程呢?生:把盛米粉的碗放到天平的左盘中,右盘放入砝码,直到放平衡为止,就可以知道米粉的重量。
师:下面咱们演示一下天平称米粉的过程。
首先把碗放到左盘中,天平怎么样了?生:下沉了。
师:接下来我们倒入米粉,然后右盘中放入50克的砝码。
现在平衡了吗?生:没有。
师:哪位同学能用文字语言描述一下,现在天平的状态。
生:碗和米粉的重量大于五十克的砝码。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1 方程的意义 ︳青岛版 (2)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1 方程的意义︳青岛版 (2)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方程的概念、解方程的方法及解方程的意义。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方程,并求出未知数的值。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珍爱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方程的定义和解方程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2.教学难点:掌握方程的应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方程,理解和认识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方程是用数学符号表示的等式,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量。
比如:2x+3=7,3y-6=15等。
2. 解方程的方法1.加减法消元法:将含有未知量的两个等式相减或相加,从而消去一个未知量,解出另一个未知量。
2.代入法:将已知数代入方程中,求未知量的值。
3.陪集法:将含有未知量的等式化为形式相同的两个等式,从而消去未知量,求出另一个未知量的值。
3. 解方程的意义解方程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未知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小明今天花费了20元去游乐园,他知道自己花费了8元买票,剩下的钱全部用于玩游戏。
那么,小明玩游戏花了多少钱呢?我们可以用方程来表示这个问题,设玩游戏的钱为x元,因为小明花费的总金额为20元,所以得到方程8+x=20。
解得x=12,即小明玩游戏花费了12元。
4. 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方程。
一般步骤是:1.确定未知量:根据题目所求,确定未知量及其含义。
2.建立方程:根据已知条件,用未知量表示出其他数量,并列出方程。
3.解方程:应用解方程的方法求出未知量的值。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导入法、比较法、发现法、讨论法、解释法以及举例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掌握方法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引出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4.1《方程的意义》(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4.1《方程的意义》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能够正确识别方程。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方程的意义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中各部分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方程的定义:介绍方程的概念,让学生明确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式子。
(2)方程的组成:讲解方程的组成部分,如未知数、等号等。
(3)方程的分类:介绍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常见方程类型。
(4)方程的解法:讲解方程的解法,如代入法、消元法等。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方程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练习巩固布置适量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程的意义及其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方程的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五、板书设计1. 方程的定义2. 方程的组成3. 方程的分类4. 方程的解法六、课后拓展1. 探索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方程的解法”。
方程的解法是解决方程问题的关键,是学生在学习方程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方程的解法包括代入法、消元法、图解法等,这些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方程。
在教学中,教师应详细讲解每种解法的步骤和适用条件,并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信息窗1: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5--6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借助天平让学生亲自参与操作和实验,在经历天平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过程中,加深对方程及等式意义的理解。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起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大家知道我国有哪些受国家保护的珍贵的珍稀动物?
生:东北虎,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
师: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珍稀的动物。
(课件出示信息窗1的三幅动物图片)
师:我们应该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
今天这节课,就以这三种动物为话题,来研究其中的数学问题。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找出白鳍豚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
师:我们先来看白鳍豚的这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白鳍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临灭绝。
1980年约有400只,比2004年多300只。
师:根据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2004年白鳍豚有多少只?
师:根据“1980年约有400只,比2004年多300只”这句话写出等量关系式。
生:2004年只数 + 300只=1980年只数
生:1980年只数- 2004年只数=300只
生:1980年只数-300只=2004年只数
师: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等量关系吗?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生:如用a表示2004年的白鳍豚只数,上面的等式就可写成a+300=400。
师:刚才大家用了不同的字母来表示未知数。
其实一般情况下,我们用字母x来表示未知数。
上面的等式就可写成x+300=400(板书)。
2.借助天平理解等式的意义。
师:根据“x+300=400”:等号左边求得是哪一年的只数?
生:1980年的只数。
师:等号右边是哪一年的只数?
生:1980年的只数
师:像上面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等式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借助天平来研究一下。
(出示天平)天平的左盘放了一个正方体,右盘是100克的砝码。
放正方体的一头重。
师: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想办法让天平平衡吗?
生:右盘加上5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了。
师:若天平左盘放入10克砝码,右盘放入20克砝码。
观察天平平衡了吗?如何使它平衡?
生:左边再加上10克的砝码就平衡了。
师:根据天平平衡的道理,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这个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吗?生:10+10=20
师:若天平左盘放入一个20克砝码和一个小正方体,右盘放入50克砝码。
但小正方体的重量我们不知道,可以用X克来表示。
用一个等式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可以怎样写?
生:20+x=50
出示两台平衡的天平:一台左盘放两个50克砝码,右盘放一个100克砝码。
另一台左盘放4个x克的小方块,右盘放一个200克砝码。
师:如何用等式表示出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
生:50+50=100 4x=200
3.找出大熊猫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师:继续看大熊猫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2004年,我国野生大熊猫约有1600只,是人工养殖大熊猫数量的10倍。
师:你能用含有字母x的等式表示出大熊猫2004年人工养殖的只数与野生的只数的关系吗?
生:人工养殖的只数×10=野生的只数
10x=1600
4.找出东北虎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师:继续看东北虎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预计到2010年,全国最大的东北虎繁育基地的东北虎数量将达到1000多只,比2003年的3倍还多100只。
师: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2003的东北虎有多少只?
师:用文字表示出东北虎2003年的只数与2010年只数的等量关系,再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
生:2003年的只数×3+100=2010年的只数
列式为: 3X+100=1000
师:这里的X表示什么?
生:x表示2003年的只数
5.揭示方程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研究出这么多的等式,像x+300=400 10+10=20 20+x=50 50+50=100 4x=200 10x=1600 3X+100=1000,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生:含有字母的是一类,不含字母的是一类。
总结:我们把含有未知数的这类等式叫做方程。
三、巩固练习加强应用
1.出示自主练习1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让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出示自主练习2,看图列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出示自主练习3,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这节课我们以国家保护动物为话题,认识了方程,方程可以为我们的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昌乐育才双语学校
邓文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