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复习·重点提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黄帝内经》是现存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

2、《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体系。

3、《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3、金元四大家:刘完素——“火热论”——寒凉派

张从正——“攻邪论”——攻邪派

李杲——“脾胃论”——补土派

朱丹溪——“相火论”——滋阴派

4、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5、整体观念: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以及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谓之整体观念。

6、辨证:对四诊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病史和症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

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7、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则、治法和方药,以及采用其他相应

的治疗手段。

8、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

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9、简答题:什么是辨证论治?

答:辨证:对四诊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病史和症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则、治法和方药,以及采用其他相应的治疗手段。辨证与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归宿;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正确。

10、简答题:证、病、症三者的概念及关系?

答:证:即证候,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生理反应状态的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病变趋势及转归等本质。症:即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是病人主观感觉或医生检查所获得的结果。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病理过程。证、病、症的关系:症状是构成证候的基本要素;证候由相关的症状所构成;疾病由不同的证候组成;证候将症状和疾病联系起来,体现了症状与疾病的内在联系。

第一章阴阳五行

1、水和火是阴阳之象征。

2、阴阳的特性:P21

3、阴阳互根: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蕴藏,相互资生的密

切关系。

4、阴阳交感:阴阳二气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运动过程。又称为“阴阳相错”。

5、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6、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生长、升发、舒展、条达

“火曰炎上”——温热、上升、明亮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

“水曰润下”——寒凉、滋润、下行、闭藏

7、五行的归类方法: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

8、在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指( D )

A水 B木 C火 D金 E土

9、五行生克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生中有克,克中有生,

维持着事物之间平衡协调的变化与发展。

10、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交合感应,相互转化。

多选

1 下列治疗原则中哪些是根据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制定的( ABCD )

A 寒者热之 B热者寒之 C阴病治阳 D阳病治阴 E阴中求阳

2下列哪些是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调的病理表现(ABCE)

A 阳偏胜 B阴偏胜 C阳偏衰 D阴阳互根 E阳偏衰

3阴阳学说基本内容包括(ACDE)

A阴阳对立制约 B阳中求阴 C阴阳交感D阴阳转化 E阴阳消长平衡4人体正常的兴奋与抑制关系,可以用阴阳之间的哪些关系解释(ABCDE)

A相互对立B相互制约C相互消长D互根作用E相互转化

5以下属白行的是(ACE )

A肺B小肠C悲D目E白色

6以下属于五行相乘的是(ABC )

A水气凌心B肺病及肝C脾病及肾D水不涵木E心肝血虚

7五行之中其性主升的有( AB )

A木B火C土D金E水

8被后人尊称为金元四大家的有(ABCD)

A刘完素B张从正C李杲D朱震亨E张元素

第二章藏象

1、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五脏系统五脏六腑五体官窍五华五志藏神心系统心小肠脉舌面怒神肝系统肝胆筋目爪喜魂脾系统脾胃肉口唇思意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毛悲魄肾系统肾膀胱骨耳发恐志

2、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五行五脏系统自然界

五季五方五气五化五色五味五音木肝春东风生青酸角

火心夏南暑长赤苦徵

土脾长夏中湿化黄甘宫

金肺秋西燥收白辛商

水肾冬北寒藏黑咸羽

3.脏腑分类依据:生理功能

4、五脏与六腑的不同

五脏六腑生理化生和贮藏精气受盛和传化水谷

功能: 藏而不泻,满而不实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属性: 阴阳

藏神: 有关无关(胆例外)形态: 实体性器官中空性器官

主从: 主从

临床:脏病多虚,五脏宜补腑病多实,六腑宜泻

5、论述题:论肝主疏泄.

6、肝的生理特性:肝主升发;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7、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8、论述题:论脾主运化.

9、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

10、简答题:肺主宣发与肃降?

答:1)宣发,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运动特性,包括,

(1)呼出体内浊气,而完成气体交换

(2)将脾上输于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

(3)宣发卫气于体表,以防御外邪,温养肌表,调节汗孔开合,控制汗液2)排泄,维持体温的恒定。肃降,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运动特性,

包括,

(1)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并向下布散;

(2)将脾转输于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内向下布散,并把代谢后的水液下输至肾和膀胱;

(3)清除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洁净和通畅。

宣发和肃降的关系——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相反相成;病理上相互影响。

11、肾主纳气: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

浅的作用。

12、肾纳气的功能,实质上是肾主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体现。

13、肾不纳气的临床表现:呼吸表浅,呼多吸少,动则气喘。

14、胆的生理功能: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15、小肠的生理功能: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16、脑为“髓海”。胃为“水谷之海”。肝为“血海”。

17、积于胸中的宗气是联结心之搏动和肺的呼吸的中心环节。

18、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及血液运行的相互协同关系。

19、简答题:简述心与肝的关系?

答: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血液运行与精神情志调节两个方面。

1)血液运行:心主行血,为一身血液运行的动力;肝藏血,是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重要脏器。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2)精神情志方面:心藏神,主宰精神、意识、思维及情志活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维持精神情志的舒畅。心肝两藏,相互为用,共同维

持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

20、简答题:简述心与肾的关系?

答:心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水火既济,二是阳气互资。

1)心肾相交,心火必须下降于肾温煦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滋助心阴,使心火不亢。

2)阳气互资,心为君火,如离照当空,为一身之主宰,肾为相火,系阳气之根,为神明之基础。

21、简答题:简述肺与脾的关系?

答:肺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为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过程中两脏之间的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