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无线电通信发展史和国际电联01

第二章无线电通信发展史和国际电联01
第二章无线电通信发展史和国际电联01

第二章无线电通信发展史和国际电联

什么是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是电磁谱的一部分,它像水池中的波纹一样向个各方向传播,电场和磁场瞬间变化,以光速进行传播。电磁谱的组成如图所示。

图一.无线电频谱示意图

1873年麦克斯韦尔建立了电磁场理论。1887年赫兹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1895年马克尼发明了无线电,开创了无线电波的实际应

用价值。无线电波的频率围从3000Hz到3000GHz。马克尼最初的实验是在较低的频率上进行的。

在马克尼向英国邮政局的官员演示他发明的无线电报后不久,1896年,在船和海岸之间实现了第一次无线电通信,开创了无线电通信的新纪元。

最初的正常通信应用是在1898年英格兰海岸用无线电报报告派救生艇营救海上遇难者。1901年12月12日马克尼的历史性无线电信号跨越了大西洋。

在马克尼发明无线电报后的几年中,认为只有无线电频谱较低的部分适合无线电通信而且仅能用于有限的用途。直到1938年开罗会议30MHz 以上的频率划分给业余业务和实验无线电业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紧急需要几乎一夜就改变了这种观点。在1943年美国军队制定一个频率高达300MHz 的划分规划。

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发展以及战争的结果,世界日益增长的需求和空间时代的到来,加速了对无线电通信的需求,频谱的使用和为其划分频率已是必然趋势。

一 .频谱划分的发展过程

无线电波的传播是没有国界的,使用中必须有某些规划。各国使用前必须进行协调才能避免相互干扰。飞机和船舶可以到处在世界围航行,无线电台要能在世界围工作,遇险和标准时间和信号频率也需全球围的协调和保护。

频率划分是与管理和核准使用分不开的,国际和国都是一样的。

频率的使用和设备有密切关系,事先对设备操作进行规划,确保设备和操作的电磁兼容,设备和使用的国际标准化,以及无线电操作的国际保护,使生产和操作者可以在实际使用很早以前做出计划和实验成为可能,并能知道可用的频率。国际划分(统一世界使用)将促进无线电设备的生产和标准化。

国际频率划分

国际频率划分是由国际电联无线电行政大会考虑会员国的建议的基础上确定的,是国际无线电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次国际频率划分是在1906年柏林无线电大会,指定500和1000kHz频率为船到岸电报的一般公众业务频率。因为只有一种业务,不能叫做频率划分表。船—岸无线电通信集中在500kHz 开始不久,很大程度上,因为船载天线的共振特性,该频率很快成为全球呼叫和遇险频率,并保持到今天。船—岸电台工作频率围绕500kHz 分组工作在375—550kHz 频段。长距离点到点通信开发200kHz 以下的频率,因为这个数量级的频率的传播特性适合长距离无线电通信。无线电广播在550—600kHz 围开始工作,并在一段时间与海上移动业务争夺恰好高于500kHz 的频谱空间;但最后确定在535—1605 kHz 频段。这样,在1912年制定了第一的国际频率划分表,正式开始了为各种无线电业务划分频率。

两次世界大战的需要,生活各方面需要的扩大,科研和开发的增加,满足这些需求和新技术的出现,例如空间无线电通信已为加强频谱的使用施加无情的压力,使用频率越来越向高端扩展。第一次世界大战

证明高频世界围的无线电通信是非常重要的,对率划分提出强烈的需求—1927年华盛顿无线电大会增加了频率划分。五年后,1932年马德里无线电大会将划分表扩展到30MHz。六年后,1938年开罗无线电大会将划分表扩展到200MHz(欧洲地区),在美洲大陆频谱扩展到300MHz ,供进一步研究和试验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频谱带来新的应用,例如雷达,民航需要瞬时和可靠的全球通信有巨大的扩展,广泛使用双向无线电,FM/TV 广播和微波中继通信。仅美国军队具有一个频率高达30 MHz 的频率划分计划。这些新的需求和1938年开罗无线电大会以来九年的发展导致1947年大西洋城无线电大会将频率划分表扩展到10.5GHz 并且无线电业务扩展到15种。

空间活动的开展,成功的建立了卫星通信系统,对射电天文兴趣的增加,用于无线电导航和定位的雷达需要更多的频谱,船载电传和传真系统的需要达到了顶点,在1959年和1963年日瓦无线电大会将划分表扩展到40GHz,无线电业务增加到26种。1971年日瓦空间业务无线电大会将频率划分表扩展到275GHz ,增加了大量新的卫星业务,无线电业务已达41种。1974年日瓦水上移动业务无线电大会对划分表也作了修改。1977年日瓦广播卫星大会对有关业务频段作了修改。1978年日瓦航空业务大会对航空业务频段作了修改。

1979年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对划分表作了全面修改,频段扩展到300GHz ,业务增加到46种,1982年出版新的国际频率划分表。1983年日瓦移动业务大会(MOB-83),1985年日瓦卫星业务规划大会

(ORB-85),1987年日瓦高频广播规划大会(HFBC-87), 1987年日瓦移动业务大会(MOB-87)和1988年日瓦卫星业务规划大会(ORB-88)对相应业务频段进行了修改并做出相应业务规划。1992年马拉加-托雷莫里诺斯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WARC-92),1995年日瓦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95)和1997年日瓦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97)对频率划分表都作了重大修改并于1998年出版新的国际频率划分表,频率划分扩展到400GHz。

2000年伊斯坦布尔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2000)增加第三代移动业务频率划分。我国新的频率划分表就是根据1998年版频率划分表和WRC-2000的修改意见为基础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订的。

二. ITU的历史和回顾

1837年莫尔斯发明电报,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通过华盛顿和巴尔地摩之间的一条电报线发送了他的第一个公众电报。通过他的创举,他成为远程通信时代的先驱。刚刚十年后,电报已成为一般公众业务。但在这些时间里,电报线路没有跨越国界。这是因为每个国家使用不同的体制,电报在边界进行转录,翻译和处理,然后通过邻国的电报线路进行转发。

由于这种系统速度慢和使用困难,许多国家最后决定签定有利于国家

之间的网络互连的协议。但是,因为这样的协议是在每个国家的国进行管理,建立电报电路需要很多单独协议。例如在普鲁士,从首都到与其它德国各州接壤的边境地区的线路需要15个以上协议。为了简化手续,各国开始签订双边或区域性协议,这样,到1864年,已有好几个区域协议生效。在很多国家电报线路连续快速发展,最后,是20个欧洲国家在一起制订一个包括国际互连在的框架协议。同时,这些国家决定在共同的规则下,使设备标准化,有利于国际互连,采用各国都适用的统一的操作要求,并制订共同的国际收费标准和帐务规则。

1865年5月17日,经过两个半月艰苦谈判之后,20个创建国在巴黎签订了第一个国际电报公约,国际电报联盟(ITU 的前身)正式成立了。130多年的今天,建立国际电联的理由仍然成立,该组织的基本目标没有改变。

1868年在维也纳召开第一次电报大会。决定在波恩建立联总部。

1869年电报杂志开始出版。1934年重新命名为电信杂志,现在以“ITU 新闻”名字出版发行。

随着1876年专利的开始和业务的发展,国际电报联盟在1885年开始起草管理的国际法规。

1894年马克尼开发一个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更实际的方法。马克尼在柏林演示了他的系统并申请他的第一个专利。

1903年,由于无线电通信以及这种新技术在水上和其他通信领域的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8-12-18T11:43:54.6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作者:张斌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信息化的脚步,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无线通信技术也被广泛的使用,它让人们的生活效率更高、质量更好、内容更充实。 陕西烽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宝鸡 721006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信息化的脚步,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无线通信技术也被广泛的使用,它让人们的生活效率更高、质量更好、内容更充实。无线电通信技术和有线电通信相比,具有不用架设传输线路线、脱离传输距离限制、传输距离远、通信灵活等优点,备受市场的青睐。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无线通信技术。无线电通信在高科技信息化时代拥有更大的发展机会。本文主要从无线电波的来源开始,对无线电通信技术目前的情况及其发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无线电通信技术;应用;现状;趋势 随着当前无线电通信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其在发展中的各种应用使得其成为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手段和应用过程。随着当前人们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不断增加,无线电通信技术的普及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在发展过程中的普及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在通信方法随着当前科学技术不断的变化过程中,无线电通信技术愈来愈成为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通信手段,拥有者广阔的市场。因此,在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应用开发的发展潜力无穷,这就使得我们在研究和开发的过程中对其展开全方位的施工方式,为无线电通信技术创新出谋划策,为全球信息化及经济全球化的通信事业贡献力量。 1.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无线基站、无线终端、应用管理服务器三部分组成,按照传输距离可以分为基于IEEE802.15 的无线个域网(WPAN)、基于IEEE802.11 的无线局域网(WLAN)、基于IEEE802.16 的无线城域网(WMAN)、基于IEEE802.20 的无线广域网(WWAN)等四类。无线通信技术按照不同的要求,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按照移动性可以划分为移动接入式和固定接入式;按照带宽可以分为宽带无线接入和窄带无线接入;按照传输距离可以分为长距离无线接入和短距离无线接入等。 2.无线通信技术的历史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信息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无线通讯技术的创新不断涌现,并在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沟通方式、管理方式等发生重大改变,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通信技术从固定方式发展到移动方式,在移动通信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五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初至50年代初,移动通信技术主要应用于军用装备,这个阶段的移动通信设备是采用短波频及电子管技术,在50年代初,才出现了150MHZ VHF 单工汽车公用移动电话系统MTS。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这个时期的移动通信设备器件已开始向半导体过渡,频段扩展至UHF450MHZ,并形成了移动环境中的专用系统。同时,也很好的解决了移动通信网络与公用电话网的融合问题。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这个阶段提出了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并在70年代末开始进行AMPS试验。频段扩展至800MHZ。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是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大发展时期,移动通信技术开始逐步向个人通信业务方向转变; 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至今,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开始兴起并应用,全球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化工作加速推进,样机研制和现场试验蓬勃发展,第二代至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平滑过渡,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不断增加。 3.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现今,无线通信产业两个重要特点是:1.大众移动通信发展十分强劲,新技术应用更新不断加快。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2.无线宽带通信技术的研究、应用不断发展。 全球移动市场呈总体增长,不均衡增长的趋势。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新增用户日益减少;而在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用户数增长迅猛。从数据新业务市场的增长来看,韩国、日本呈现爆发态势,已成为全球移动通信发展的新热点。移动通信仍是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移动通信用户超过30亿人,四大3G标准(WCDMA、CDMA2000、TD - SCDMA、WiMAX)演进技术不断出现,商用进程加速,全球有10亿人被3G网络覆盖。光通信已成为电信业务传输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得到了高速发展。在超长距离传输方面,也已达到了4000km无中继的技术水平。源于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的巨大冲击,固网主导运营商开始寻求各种形式的FMC(Fixed Mobility Convergence,固定移动融合)整合服务。IMS(IP多媒体子系统)为网络融合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结构,极大地促进了网络融合的进程,三网融合进程加速。 4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不同通信技术相互补充与融合 无线通信技术的种类使得他们在一些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覆盖范围、使用领域、传输速率、技术水平等方面,但是也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因此,把不同的无线通信技术有机地融合起来,构成一体化的无线通信网络,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从而提高无线通信技术的服务水平与服务领域,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捷。 3.2 无线通信技术和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有效结合 将这两个相结合,能够扩大无线通信技术的覆盖范围,并极大提高无线通信技术的数据传输速率。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基本应用于固定环境中的高速接入。要实现两种技术的融合,开发商应充分结合二者的技术特性以及应用范围,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达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的目的。 3.3 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NGN的有机融合 就NGN技术的发展趋势而言,固定网络会朝着信息化、高宽带化的信息通信方向发展。因此,基于这一发展背景,无线通信技术的相关传输方式便会得到广泛地应用,从而促进NGN技术的发展。实现系统化的技术整合,促进固定无线通信技术一体化的形成,充分发挥出不同无线通信技术的优势作用。不过,这个发展趋势要经历极为漫长的过程,需要在技术、资金、人力方面的投入。

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电磁兼容论文

第一部分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电磁兼容的概念 一、电磁兼容研究发展史 在无线电通信和电报通信的早期,人们就已经知道火花隙能产生谱分量(频谱分量)很丰富的电磁波。这种电磁波能在各种不同的电子和电气设备中产生干扰和噪声,如影响收音机和电话等。很多其它的电磁发射源,如闪电,继电器,直流电动机和荧光灯,也能产生频谱分量丰富的电磁波,并在这些设备中产生干扰。除此之外,也存在窄带电磁发射源。高压电力传输线产生工频电磁发射,无线电发射机有意发射载波频率上的编码信息(声音,音乐等)。无线电接收机截取这些电波,放大后提取包含在电磁波中的信息。随着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1934年第一次会议提出可以接受的无线电骚扰限制和测量无线电骚扰的方法,开始了对电磁干扰及其控制技术世界性的有组织研究,于20世纪40年代初提出了电磁兼容性的概念,于1966年我国第一个电磁兼容标准制定。国外发达国家早在60、70年代就已将电磁兼容分析技术应用于无线电频谱管理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并积累了大量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和资料。1984年,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铁道学会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重庆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性电磁兼容性学术会议,1992年5月,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通信学会在北京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北京国际电磁兼容学术会议(EMC‘92、Beijing)”,标志着我国电磁兼容学科的迅速发展并参与国际交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高新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在航空,航天,通信,电子,局势等部门,电磁兼容技术受到格外重视,并投入了较大的财力和人力,建立了一批电磁兼容试验和测试中心,引进了许多现代化和敏感度自动测试系统和试验设备。随着无线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已经成为电磁兼容分析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出现了不少专业化的制作公司以及成熟的电磁兼容分析软件产品,如法国ATDI公司的ICS软件、CRIL公司的ELLIPSE软件、德国LS公司的通用EMC软件、瑞典Aero techTelub公司的WRAP软件等,为频谱管理和网络规划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解决

无线通信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目录 一、引言 (2) 二、无线通信的分类 (2) 1.GSM接入技术 (2) 2.CDMA接入技术 (2) 3.GPRS接入技术 (2) 4.蓝牙技术 (3) 5.WCDMA接入技术 (3) 6.3G通信技术 (4) 7.无线局域网 (4) 三、无线通信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4) 1.无线通信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4) 2、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4) 3.无线通信技术在调度通信中的应用 (5) 4.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在消防中的运用 (6) 5.激光无线通信技术在宽带接入中的应用 (7) 6.无线通信技术在远程医疗系统中的应用 (8) 四、无线通信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 (9) 1.技术分析 (10) 2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11) 五、结束语 (12) 参考目录

无线通信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前言 无线通信主要包括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微波是一种无线电波,它传送的距离一般只有几十千米。但微波的频带很宽,通信容量很大。微波通信每隔几十千米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卫星通信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在地面上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或移动体之间建立微波通信联系。 二、无线通信的分类 1.GSM接入技术 GSM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该技术是目前个人通信的一种常见技术代表。它用的是窄带TDMA,允许在一个射频即‘蜂窝’同时进行8组通话。GSM数字网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 2.CDMA接入技术 CDMA即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缩写,译为“码分多址分组数据传输技术”。CDMA手机具有话音清晰、不易掉话、发射功率低和保密性强等特点,发射功率只有GSM手机发射功率的160,被称为“绿色手机”。CDMA数字网具有以下几个优势:高效的频带利用率和更大的网络容量、简化的网络规化、通话质量高、保密性及信号覆盖好,不易掉话等。另外,CDMA系统采用编码技术,其编码有4.4亿种数字排列,每部手机的编码还随时变化,这使得盗码只能成为理论上的可能。 3.GPRS接入技术 GPRS是分组交换技术。GPRS的用途十分广泛,包括通过手机发送及接收电子邮件,在互联网上浏览等。GPRS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数据传输速度非WAP所能比拟。目前的GSM移动通信网的数据传输速度为每秒9.6K字节,而GPRS达到了115Kbps 此速度是常用56Kmodem理想速率的两倍。除了速度上的优势,GPRS还有'永远在线'的特点,即用户

无线通信的发展历程

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两项基础是多址接入(Multiple Access)和双工(Multiplexing)。从1G到4G的无线通信系统演进史基本上就是在这两项技术上进行不断改进。 多址接入技术为不同的用户同时接入无线通信网提供了可能性。给出了三种最典型的多址接入技术:FDMA、TDMA和CDMA的比较。 双工技术为用户同时接收和发送数据提供了可能性。两种最典型的双工技术:FDD模式和TDD模式。 中国无线通信科技发展史和未来走向范文 当今,全球无线通信产业的两个突出特点体现在:一是公众移动通信保持增长态势,一些国家和地区增势强劲,但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二是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热点不断,研究和应用十分活跃。 1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人们要通信息化开创新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商贸方式、金融方式、思想交流方式、文化教育方式、医疗保健方式以及消费与生活方式。无线通信也从固定方式发展为移动方式,移动通信发展至今大约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年代初至50年代初,主要用于舰船及军有,采用短

波频及电子管技术,至该阶段末期才出现150MHZ VHF单工汽车公用移动电话系统MTS。 第二阶段为50年代到60年代,此时频段扩展至UHF450MHZ,器件技术已向半导体过渡,大都为移动环境中的专用系统,并解决了移动电话与公用电话网的接续问题。 第三阶段为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频段扩展至800MHZ,美国Bell研究所提出了蜂窝系统概念并于70年代末进行了AMPS试验。 第四阶段为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为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兴起与大发展阶段,并逐步向个人通信业务方向迈进;此时出现了D-AMPS、TACS、ETACS、GSM/DCS、cdmaOne、PDC、PHS、DECT、PACS、PCS等各类系统与业务运行。 第五阶段为90年代中至今,随着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发展,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开始兴起,其全球标准化及相应融合工作与样机研制和现场试验工作在快速推进,包括从第二代至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平滑过渡问题在内。 2 第一代无线通信系统 采用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组建的模拟蜂窝网也被称为第一代(First Generation,下称1G)无线通信系统。这些系统中,话务是主要的通信方式。由于采用模拟调制,这些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的比 较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蓬勃发展,出现了各种标准的无线数据传输标准,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和不同的应用场合,本文将目前应用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了分析对比,并总结和预见了它们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Zigbee Bluetooth UWB Wi-Fi NFC Sever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mparison Abstract:As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computer technolog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ve a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emerged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tandard,they have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nd different applications,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and summarized and foresee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一.几种无线通讯技术 (一)ZigBee 1.简介: Zigbee是基于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根据这个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技术。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ZigBee是一种高可靠的无线数传网络,类似于和网络。ZigBee数传模块类似于移动网络。通讯距离从标准的75m到几百米、几公里,并且支持无限扩展。ZigBee是一个由可多到65000个无线数传模块组成的一个无线数传网络平台,在整个网络范围内,每一个ZigBee网络数传模块之间可以相互通信,每个网络节点间的距离可以从标准的75m无限扩展。与的CDMA网或GSM网不同的是,ZigBee网络主要是为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数据传输而建立,因而,它必须具有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价格低的特点。而移动通信网主要是为语音

认知无线电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认知无线电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认知无线电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摘要:认知无线电是一种通过与其运行环境交互而改变其发射参数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新的智能技术,其核心思想是CR具有学习能力,能与周围环境交互 信息,以感知和利用在该空间的可用频谱,并限制和降低冲突的发生,认知无线电就是通过频谱感知(Spectrum Sensing )和系统的智能学习能力,实现动态频谱分配(DSA dynamic spectrum allocation )和频谱共享(Spectrum Shari ng )。本文主要分析认知无线电的起源,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概要,认知无线电的相关标准化进程以及认知无线电的应用场景等多个方面,对认知无线电进行一个概述,从而加深对无线电的认知与了解。关键字:认知无线电、起源、关键技术、标准化、应用 随着无线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无线通信技术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香农信息理论,这些通信系统对无线频谱资源的需求也相应增长,从而导致适用于无线通信的频谱资源变得日益紧张,成为制约无线通信发展的新瓶颈。另一方面,已经分配给现有很多无线系统的频谱资源却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闲置。为解决无线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出现了许多先进的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如链路自适应技术、多天线技术等。这些技术虽然能提高频谱效率,但仍受限于Sha nnon理论。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大量研究表明:ISM频段以及适用于陆地移动通信的2GHz 左右授权频段过于拥挤,而有些授权频段却经常空闲。因而提出了认知无线电。认知无线电是一种智能频谱共享技术。它通过感知频谱环境、智能学习并实时调整其传输参数,实现频谱的再利用,进而显著地提高频谱的利用率,通过从时间和空间上充分利用那些空闲的频谱资源,从而有效解决上述难题。 1. 认知无线电的发展历程

浅析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历史与最新趋势

浅析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历史与最新趋势 摘要:文章主要追溯了国内外无线充电技术在近一百年里的发展历史。通过对无线充电技术最新发展现状的解读,浅析其当今发展的四大趋势,即发展领域扩展化、发展动力多重化、实现方式多样化与智能化以及发展瓶颈明朗化,并就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无线充电;历史;发展现状;趋势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充电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无线充电,顾名思义,就是在不借助金属导线以及其他物理连接的条件下,以空气为介质实现电能传输,为设备进行充电。现阶段无线充电技术主要实现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利用变化的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实现电能传输的电磁感应式,第二种是利用电磁耦合共振效应的电磁共振式,第三种是将电力以微波的形式辐射到接收端的电磁波辐射式。目前,无线充电技术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 发展历史与现状 1.1 国外发展历史与现状 无线充电技术(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WCT)并不是一项新兴的技术,早在1890年,克罗地亚的发明家、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就提出一个大胆的构想:把地球作为导体,在地球与电离层之间建立起低频共振,利用环绕地球的表面电磁波来远距离传输电力,并且将这一设想付诸于实践。虽然这项研究最终因经费被撤、危险系数过高等原因终止,但却为人们打开了无线充电技术梦想的大门。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研究人员沿着特斯拉的脚步,对该技术有了非常多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2007年6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利用电磁共振器和电源隔空点亮了一盏2 m开外的60 W电灯泡。日本昭和飞机工业公司在2009年At International 会展上展出了基于电磁感应原理无线传输电力的非接触式电源供应系统。2010年9月,日本富士通公司利用磁共振技术实现设备无线充电。2011年7月第一辆无线充电电动车在韩国首尔公园试运。2012年9月,诺基亚发布的两款智能手机:Lumia920和Lumia 820,可实现无线充电,引发公众热议。2013年芬兰首都机场,为乘客免费提供无线充电器。2013年3月,苹果公司的一项名为“保护外套综合感应充电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书曝光。在各经济大国的研究团队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无线充电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它已经从最初的概念设想发展到如今的生活实用地步。 1.2 国内发展历史与现状 我国在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的起步滞后于国外,目前还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在国外市场旋风般的影响下,近十年来我国的无线充电技术取得了一些进展。

无线电在应急通信中的作用之我见

无线电在应急通信中的作用之我见 摘要:本文对无线电在应急通信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首先,对无线电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无线电管理在应急通信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无线电在现代应急通信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无线电通信应急通信作用无线电管理现代应急通信体系重要作用 随着信息社会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无线电技术不断出现。不论在国防建设领域,还是在经济建设领域,各种各样的行业几乎都要应用无线电技术。最近几年以来,无线电在抗洪抢险救灾的工作中以及抗震救灾的工作中,发挥了越来越明显的重要作用,同时引起了强烈的关注。因此,本文就无线电在应急通信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介绍。 1、无线电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作用分析 在当今社会中,电信、铁路、航空以及安全等各种各样的行业都要应用无线电通信,大力发展无线电通信事业,能够使经济快速发展,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使社会更加稳定,使国家更加安全,这些都是无线电通信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无线电在抗洪抢险救灾的工作中以及抗震救灾的工作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特殊的作用。我国拥有许多种灵活以及先进的应急通信设备(主要包括自适应电台、900M移动电话通信车以及交换车),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与中国网通等许多大型通信运营公司都可以提供应急通信设备,同时在重大活动以及重要时期的特殊状况中,交通与公安等许多单位提供的无线电通信专网,无线电管理部门提供的集群调度网,双工或者单工对讲机通信网以及无中心通信网等许多无线电通信网都有着重要特殊作用,使信息能够在信道中进行快捷方便的传输,使政府能够迅速处理矛盾,能够及时解决问题,能够积极控制复杂情况。在最近几年以来的灾难救助以及特殊时期中,都把无线电通信作为应急通信不可缺少、相当重要的通信手段方式,根据无线电波具有的传播特性,能够看出无线电通信是不可缺少的应急通信手段。同时,无线电通信具有不受地点影响与不受时间限制的优点,可以看出无线电通信是最机动的通信,是最快捷的通信,是相当重要的应急通信手段。 2、无线电管理在应急通信中的作用分析 无线电管理在应急通信中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具体体现在:在战时情况下,

通信发展简史

通信发展简史 通信,指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从广义上指需要信息的双方或多方在不违背各自意愿的情况下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媒质,将信息从某方准确安全传送到另方。 在古代,人们通过驿站、飞鸽传书、烽火报警、符号、身体语言、眼神、触碰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到了今天,随着科学水平的飞速发展,相继出现了无线电、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甚至视频电话等各种通信方式。通信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经济的效率,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 在古代,人们通过驿站、飞鸽传书、烽火报警、符号、身体语言、眼神、触碰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到了今天,随着科学水平的飞速发展,相继出现了无线电、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甚至视频电话等各种通信方式。通信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经济的效率,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 以视觉声音传递为主的古代的烽火台、击鼓、旗语、现代电信等及以实物传递为主的驿站快马接力、信鸽、邮政通信等。古代的通信对远距离来说,最快也要几天的时间,而现代通信往往以电信方式为主如电报,电话,快信,短信,E-MAIL等注重即时通信,做为自然科学来说邮政通信更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沟通,但在现今注重经济利益的时期往往不注意人与自然的关系致使邮政通信相对即时通信不宜接受。美国联邦通信法对通信的定义是:包括电信和广播电视,需要说明的是此通信法并不适合中国,中国自古注重“天人合一”的人文自然观及追求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按传输媒质分类,有线通信:是指传输媒质为导线、电缆、光缆、波导、纳米材料等形式的通信,其特点是媒质能看得见,摸得着(明线通信、电缆通信、光缆通信、光纤光缆通信)无线通信:是指传输媒质看不见、摸不着(如电磁波)的一种通信形式(微波通信、短波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散射通信)。 按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分类,可分为模拟信号:凡信号的某一参量(如连续波的振幅、频率、相位,脉冲波的振幅、宽度、位置等)可以取无限多个数值,且直接与消息相对应的,模拟信号有时也称连续信号,这个连续是指信号的某一参量可以连续变化数字信号:凡信号的某一参量只能取有限个数值,并且常常不直接与消息相对应的,也称离散信号。 按工作频段分类可分为长波通信、中波通信、短波通信、微波通信。 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是指信号没有经过调制而直接送到信道中去传输的通信方式。频带传输:是指信号经过调制后再送到信道中传输,接收端有相应解调措施的通信方式。按按通信双方的分工及数据传输方向分类,对于点对点之间的通信,按消息传送的方向,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及全双工通信三种。所谓单工通信,是指消息只能单方向进行传输的一种通信工作方式。单工通信的例子很多,如广播、遥控、无线寻呼等。这里,信号(消息)只从广播发射台、遥控器和无线寻呼中心分别传到收音机、遥控对象和BP 机上。所谓半双工通信方式,是指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和发的工作方式。对讲机、收发报机等都是这种通信方式。所谓全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双向传输消息的工作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双方都可同时进行收发消息。很明显,全双工通信的信道必须是双向信道。生活中全双工通信的例子非常多,如普通电话、手机等。 数据通信的构成原理。数据通信的构成原理:DTE是数据终端。数据终端有分崐组型终端(PT)和非分组型终端(NPT)两大类。分组型终端有计算机、数崐字传真机、智能用户电报终端(TeLetex)、用户分组装拆设备(PAD)崐、用户分组交换机、专用电话交换机(PABX)、可视图文接入设备(VAP)崐、局域网(LAN)等各种专用终端设备;非分组型终端有个人计算机终端、可崐视图文终端、用户电报终端等各种专用终端。数据电路由传输信道和数据电路终崐端设备(DCE)组成,如果传输信道为模拟

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 知识讲解

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 【学习目标】 1.知道无线电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它的速度等于光速。知道无线电波的波长、频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定性关系。 2.知道无线电波的几个主要波段,它们的传播特点和主要用途。 3.知道什么是模拟信号、调频、调幅和调谐。 【要点梳理】 要点一、无线电波 1、定义:电磁波中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部分,叫作无线电波。 2.无线电波主要可分为四个波段:长波、中波、短波、微波。 要点诠释: 1.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种,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磁场产生的,它的频率范围为30HZ~1019HZ。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都电磁波,但它们处在不同的频率范围 2.无线电波与声波一样也有不同的频率,不同的频率对应不同的波长,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反之,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要点二、无线电波的传播及应用 1.无线电波传播的特点: (1)与光的传播相同,不需要介质,可在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c=3×108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几乎相同。 (2)无线电波也具有能量,但在沿地球表面附近的空间传播时能量会不断损失,而且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能量损失越大;频率越低(波长越长)能量损失越小。 (3)频率越高,传递信息就越多。 (4)波长越长,如长波、中波,能绕过障碍物的本领越大。波长短,如短波、微波,遇较大的障碍物不能绕过,会受到阻挡。 (5)微波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还能穿过电离层。 2.不同频率范围的无线电波的传播特点和应用 1.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及应用如图所示。

2.无线电波的三种传播方式,如图所示。 3.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的三颗同步卫星基本上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如图所示。 要点三、无线电通信 以广播电视为例(如图,与运输货物进行类比): 1.货物装箱

分析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创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b12575206.html, 分析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创新 作者:邓恒 来源:《锋绘》2018年第06期 摘要:无线电通信技术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尽管中国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较晚,但随着近年来该领域的投资增加,发展趋势有所提高。无线电通信技术使人们能够在没有地理和时间限制的情况下进行通信,这大大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本文主要阐述了无线电通信技术仪表的发展,优缺点,分析了其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未来创新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无电线;通信技术;创新 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基本上是将信号转换成无线电波进行传输,以确保信号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以满足人们的通信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了更先进的技术,使无线技术的使用更加成熟,为人们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好。 1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分析 1.1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 在19世纪6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马克斯韦尔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并预测了电磁波的存在。1895年,俄罗斯物理学家发明了无线电并宣布了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诞生,于1901年,英国和纽芬兰进行了2,700公里的长途无线通信,而无线电技术正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目前,计算机技术将微电子技术、光电技术和超远程信息管理技术相结合,创造出在制造、气象、军事和其他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现代无线电通信技术。 1.2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优势 首先,在应用无线电通信技术之前,地理限制是人们沟通的最大障碍。沟通越多,沟通就越困难。无线电技术克服了地理限制,允许不同地区的人们以语音、文本、视频和数据的形式进行通信。其次,沟通的稳定性很高。无线电波不易影响环境因素影响,使通信过程非常顺畅。最后,无线电移动性非常好,人们可以随时进行通信。 1.3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不足 与其他通信方法相比,无线技术也具有一些缺点。同时,外界可以轻易拦截无线电信号,造成重要信息或机密性的丢失,影响人们的信息安全,甚至对企业、军队和政府造成重大损害。因此,由于現代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缺点,目前研究最佳通信方法以提高无线电通信技术的机密性和可靠性已成为热门话题。

无线电导航的发展历程

无线电导航的发展历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1.无线电导航的发展历程 无线电导航是20世纪一项重大的发明 电磁波第一个应用的领域是通信,而第二个应用领域就是导航。早在1912年就开 始研制世界上第一个无线电导航设备,即振幅式测向仪,称无线电罗盘(Radiocompass),工作频率一兆赫兹。1929年,根据等信号指示航道工作原理,研制了四航道信标,工作频率为一兆赫兹,已停止发展。1939年便开始研制仪表着陆系统(ILS),1940年则研制脉冲双曲线型的世界第一个无线电定位系统奇异(Gee),工作频率为28一85兆赫兹。1943年,脉冲双曲线型中程无线电导航系统罗兰A(Loran-A)投入 研制,1944年又进行近程高精度台卡(Dessa)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研制。 1945年至1960年研制了数十种之多,典型的系统如近程的伏尔(VOR)、测向器( D ME)、塔康(Tacan)、雷迪斯特、哈菲克斯(Hi-Fix)等;中程的罗兰B(Loran-B)、低频罗兰(LF-Loran)、康索尔(Consol)等;远程的那伐格罗布((Navaglohe)、法康(Facan)、台克垂亚(Dectra)、那伐霍(Navarho),罗兰C(Loran-C)和无线电网(Radionrsh)等;超远程的台尔拉克(Delrac)和奥米加(Omega)与。奥米加;空中交通管制的雷康(Rapcon)、伏尔斯康(VOLSCAN)、塔康数据传递系统(Tacandata-link)和萨特柯((Satco)等,另外还有 多卜勒导航雷达(Doppler navigation tadar),这期间主要保留下来的系统如表1 表1主要地基无线电导航系统运行年代表 1.1 无线电导航发展的重大突破 1960年以后,义发展了不少新的地基无线电导航系统。如近程高精度的道朗((TORAN)、赛里迪斯(SYLEDIS)、阿戈(ARGO)、马西兰(MAXIRAN)、微波测距仪(TRISPONDER)以及MRB-201,NAV-CON,RALOG-20,RADIST等等;中程的有罗兰D (Loran-D)和脉冲八(Pulse8)等;远程的恰卡(Chayka);超远程的奥米加((Omega与);突破在星基的全球导航系统,还有新的飞机着陆系统。同时还开始发展组合导航与综合导航系统,以及地形辅助导航系统等。表2列出几种常用的系统及主要性能与用量。 表2几种常用的地基系统性能与用量 *D为飞行距离。

无线通信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全面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通信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发展,通信技术越来越多的渗入到我们的生活并改变我们的生活。无线通信技术在日益增长的无线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这个网络遍布全球的时代,无线网络因其免去了使用实体接线,而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多方面的便利。 一.无线个人网络 蓝牙(Bluetooth)是短距离范围的射频技术,可以用于传送语音和数据资料。蓝牙技术是一种最新的开放式无线通讯标准,蓝牙无线技术使用了全球通用的公开频道(2.4GHz),以确保能在世界各地通行无阻,传输速率可达到10Mb/s。它可以应用于无线设备(如PDA、手机、智能电话、无绳电话)、图像处理设备(照相机、打印机、扫描仪)、安全产品(智能卡、身份识别、票据管理、安全检查)、消费娱乐(耳机、MP3、游戏)、汽车产品(GPS、ABS、动力系统、安全气袋)、家用电器(电视机、电冰箱、电烤箱、微波炉、音响、录像机)、医疗健身、建筑、玩具等领域。在家庭里,蓝牙技术能够让台式电脑与笔记本电脑、便携设备、PDA、移动电话、可照相电话、打印机、数码相机、耳麦、键盘甚至是电脑鼠标在9米距离之内无线沟通,让散落各种连线的桌面成为历史。 蓝牙技术的应用可以让你随心所欲地安排室内的家用电器,也不必要找电视遥控器、空调遥控器、音响遥控器等,你可用手机或是车钥匙就能“尽在掌握”;当你的爱人出差在外时,你可通过蓝牙摄像机拍摄你和孩子的生活画面,通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你的爱人就可以看到你们的画面,距离不再是割断亲情的障碍;当你准备开始新的一天工作时,蓝牙技术可以让你在家中就可先行激活汽车,在临近工作地点时,就可激活你的计算机、打印机。你能不受任何约束地通过蓝牙耳机来接听拨打电话,而不用考虑手机放在哪里。 不仅家电产品将不再需要繁琐的电缆连接,而且个人的生活方式也将因此发生改变。人们热切期待蓝牙技术成为“家庭信息化的王牌”。 二.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利用无线电频率的技术,令电脑用户可以以无线的方式,通过电磁波于空中传输信息。除了为用户带来更多的方便外,也免去了不少电缆布局以及因电缆损坏而使网络中断的烦恼。Wi-Fi(Wireless Fidelity)就是这一种无线网络技术。 Wi-Fi原是无线高传真的缩写,现被视为802.11无线局域网络的代名词。Wi-Fi接入点可以为15个用户提供长达50米~100米的无线连接能力。 凭借Wi-Fi技术,用户再也不需先在家中或公司的墙壁上钻孔,才能把缆线接入各个房间。相反,用户只要安装一个无线接入点,并在每台手提电脑上插入无线网络卡(或内建无线模组),就可以在家中或办公室内轻轻松松的使用无线上网。一些公共地方如机场、大型购物商场、休闲咖啡店等,为了方便用户以自己的手提电脑或个 无线通信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 聂立文 湖南交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421002 摘 要: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的角色,使我们的生活更时尚、更便捷。关键词:无线;网络;生活 人数码助理进行无线上网,也架设了与互联网相连的无线局域网以供客户使用,用户可以利用Wi-Fi在任何地点连接到互联网。这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Wi-Fi的自配置技术使得安装和使用都相当简单廉价。 Wi-Fi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一旦所有的条件都成熟了,各种设备就会应运而生。例如,GPS产业可以把Wi-Fi和GPS结合起来使用,为高尔夫选手提供地面障碍物、距离和击球策略等方面的具体信息。出租车司机可以根据信号源地图就可以确定乘客的位置,乘客也可以知道出租车离他还有多远。随着互联网搜索引擎在满足具有本地特色的需求方面做得越来越好,Wi-Fi可以让你确切把握自己的位置;如果你想知道距离你最近的比萨店在哪里,Wi-Fi能够确保让你获得精准得多的信息。 在未来还不止仅仅指出你的准确位置这样简单:在购物时你可以给你的孩子一个小型Wi-Fi信号发射器,让他们去玩具区玩耍,而这样你就可以安心地购物,并且能随时随地地掌握他们在玩具区的行踪;给你的宠物带上一个能发射Wi-Fi信号的项圈,这样它们就不会跑丢了;在博物馆里,你可以利用Wi-Fi来判断你面前的是哪个出口,或者通过支持Wi-Fi功能的个人数字助理或手机来获得展品的有关信息。你还可以知道一个配备Wi-Fi信号发射器的同事是还在工作、能接听电话,还是他正穿过走廊去往洗手间。 三.无线城域网 WiMAX即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系统,是定 点宽带无线城域网(MAN)技术,其技术标准为IEEE 802.16。 WiMAX相对于Wi-Fi的优势主要体现在Wi-Fi解决的是无线局域网的接入问题,而WiMAX解决的是无线城域网的问题。Wi-Fi只能把互联网的连接信号传送到几百米远的地方,WiMAX则能把信号传送约50千米之远。Wi-Fi网络连接速度为每秒54Mb/s,而WiMAX为每秒70 Mb/s。 典型的802.16a通常由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基站或办公场所内的用户接入端组成,每隔50千米建立一个基站,每个基站的覆盖范围可达6 ̄10千米,在该范围内,WiMAX的非视距传输特性与穿透性都极理想,因此,每个基站可连接数千个WiMAX访问者。 WiMAX有望成为目前城市内宽带接入的替代产品,比如DSL、有线电缆、以及其它有线上网方式。一些分析家认为WiMax将替代Wi-Fi热点,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它将通过类似于热点的方式接入互联网,代替现有的有线宽带接入。大部分人都希望企业可以通过WiMAx连接到远方的办公室,因为WiMAx标准具有很高的传输速率,有可能成为3G的最大对手。 四.无线广域网 3G即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其速率从144Kbps~2Mbps。同时,它具有全球漫游功能,因此3G设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通用。用户可以 使用3G设备收发传真、拨打电话、收发大型电子邮件、上网冲浪以及处理一些高速在线业务。使用3G技术的设备还可以用来接入企业应用,实现视频会议以及收看宽带电视节目。3G将多频无线通信和IP服务这两股重要的力量结合在一起,为个人化门户网站、移动商务、统一信息(包括高速数据、高质话音、视频)和本地化服务等高级移动互联网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G不仅支持经常出差的商业人士的需要,而且能够帮助我们实施更新的灵活的工作方式,如居家办公和下班后远程接入公司网络。同时,3G也是家庭生活变革的催化剂,它将在许多方面影响我们的家庭和社会生活。3G提供的服务能帮助我们管理个人信息、简化购物等工作,更好地利用我们的时间和提供一些用起来很有意思的服务。 当你乘火车时,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登录银行账户,查看账户余额,再付清几笔账,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你的3G终端完成。一方面节省了时间,另一方面在管理个人财务方面也可以变得更加灵活。当你度假时,你来到一个新的城市。你没有提前预订旅馆,因为你可以抵达目的地时再做。利用你的3G电话,你就可以获得该城市包括旅馆空房情况在内的最新信息。订房后,你还可以用你的移动电话浏览当地旅游景点的视频片断,并可同时与当地旅游局的人员谈话。当你工作时,你收到家里智能冰箱发来的一条信息,告诉你有一些物品用完了,需要添置并已准备好了一份订单等你批准。这样,你在回家的路上就可以去取货了。 五.卫星网络 卫星通信是指地球上的无线电通信站间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的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面站组成。特点是通信范围大,电磁波覆盖的范围内任何两点间都可通信,不受陆地灾害的影响。只要设置地球站电路就可开通。同时可在多处接收,能经济的进行广播、多址通信。绕地球轨道运行的通信卫星可以处理包括语音、数据以及图像在内的任何通信内容。 只要用户端(小区或者ISP)只需装上一个1.2米~1.8米的卫星天线和卫星接收机,就可以直接从R45接口输出端接收数据。根据不同需要,小区或者ISP的用户可选择DVB接收机、路由器、PC卡、甚至机顶盒等作为远端设备。 卫星通信的服务对象一是大客户,把这个卫星网络作为传输手段;二是一般中小型客户,把卫星作为宽带接入的手段;三是一些特殊的行业和个体的客户,卫星通信对于他们来说是唯一的通信手段,比如地质勘探、森林防火、边防警戒、探险旅游、海上作业等等。这些其他手段不能涉及的地方,卫星通信责无旁贷。 同时我国村通工程的实施,由卫星通信而缩小了数字鸿沟。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可以使我们的千千万万个家庭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 目前,远程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太空通信卫星则是其重要工 (下转第61页)

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及发展

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及发展 无线通信技术热点领域 近几年来,全球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近两三年来,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与应用领域已经超过了固定通信技术,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蜂窝移动通信、宽带无线接入,也包括集群通信、卫星通信,以及手机视频业务与技术。 蜂窝移动通信从上世纪80年代出现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目前业界正在研究面向未来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技术;宽带无线接入也在全球不断升温,近几年来我国的宽带无线用户数增长势头强劲。宽带无线接入研究重点主要包括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局域网(WLAN)和无线个域网(WPAN)技术;模拟集群通信的应用开始得比较早,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集群通信技术越来越赢得大家的关注;卫星通信以其特殊的技术特性,已经成为无线通信技术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领域;手机视频广播作为一种新的无线业务与技术,正在成为目前最热门的无线应用之一。 无线通信技术演进路线 2.1 无线技术与业务发展趋势

无线技术与业务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网络覆盖的无缝化,即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实现网络的接入。 (2)宽带化是未来通信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窄带的、低速的网络会逐渐被宽带网络所取代。 (3)融合趋势明显加快,包括:技术融合、网络融合、业务融合。 (4)数据速率越来越高,频谱带宽越来越宽,频段越来越高,覆盖距离越来越短。 (5)终端智能化越来越高,为各种新业务的提供创造了条件和实现手段。 (6)从两个方向相向发展—— ①移动网增加数据业务:1xEV-DO、HSDPA等技术的出现使移动网的数据速率逐渐增加,在原来的移动网上叠加,覆盖可以连续;另外,WiMAX的出现加速了新的3G增强型技术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