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负荷测算

住宅小区负荷测算
住宅小区负荷测算

住宅小区负荷测算

摘要:根据当前住宅小区负荷发展实际,通过单位指标法、单位面积法、需用系数法三种方式,就如何选择住宅小区变压器以及出线电缆进行分析。

关键词:住宅小区负荷测算

住宅小区负荷准确住宅小区负荷测算是住宅小区电源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住宅小区住户的供电能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化电气设备逐步进入普通家庭。结合城镇住宅小区用电实际以及对今后用电负荷发展的展望,通过单位指标法、单位面积法以及需用系数法等多种方法对住宅小区负荷进行测算,提出如何准确测算住宅小区用电负荷,合理配置住宅小区配电变压器以及出线电缆,保证小区内住宅负荷发

展需求。

一、住宅负荷测算

1、单位指标法

单位指标法确定计算负荷PM(适用于家庭用电负荷,不包括电梯、供水等住户共用负

荷),即:

PM=∑(Pn×Ni)×η

Pn——单位用电指标,根据《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并参考各地住宅负荷标准,住宅负荷一般确定在4KW-8KW。

Ni——不同负荷标准住户数。

η——同时系数,户数不同η值不同。

考虑中小城镇居民用电水平不高,结合中长期发展负荷需用情况调查,在选择单户负荷时可以不考虑中央空调以及其他特殊负荷需求,只按一般家用负荷发展需求进行负荷测

算。

表1 城镇住宅负荷需用情况表

建筑面积/m2 70以下 70-100 100以上

需用负荷/KW 4 5 6-8

住宅用电考虑住户负荷使用时间差异,计算负荷应乘以同时系数,不同的住户η值不同,综合各方面的资料,η值可按下列标准执行。

表2 城市住宅负荷同时系数

户数10户以下 10-15户15-25户25-50户50-100户100-200户200户以上η值0.8 0.7 0.6 0.55 0.45 0.4 0.35

2、单位面积法

根据相关资料,居民住宅负荷一般按建筑面积40W-60W/m2负荷密度选择。中小城镇

负荷较低,本文取40W/m2。

(1)、单户住宅负荷计算

Pd=Ped×Sd

式中Pd——单户住宅负荷,KW。

Ped——单位面积计算负荷,W/m2。

Sd——单户住宅面积,m2。

当住宅小区内单户面积分别为70m2、100m2、140m2时,单户住户负荷计算如下:Pd70= Ped×S÷1000=70×40÷1000=2.8 KW<4.0 KW

Pd100= Ped×S÷1000=100×40÷1000=4 KW<5.0 KW

Pd120= Ped×S÷1000=140×40÷1000=5.6 KW<6.0 KW

即计算负荷小型住宅为4KW,中型住宅5KW,大型住宅6-8KW足够满足正常家庭负

荷需求。

(2)、小区住宅负荷计算

按单位面积法计算负荷,总面积越大其负荷密度越小,在一定的面积区域内有一个标

准,其表达式如下:

PM=Ped×S×η

式中PM——实际最大负荷,KW。

Ped——单位面积计算负荷,W/m2。

S——小区总面积,m2。

η——同时系数,可按基本住户数折算同时系数,同时系数取值范围与表2一致。

3、需用系数法

(1)、单户住宅负荷计算

根据城镇负荷使用情况分析,居民用电的最大负荷出现在19~22时间段。结合城镇家用电器使用实际情况,可以根据用电设备的普及程度和今后家用电器主要发展情况来统计

分析一般城镇住宅用户负荷。

表3 居民家用电器使用情况统计表

表3为一个140m2 住宅用户一般家用电器基本普及情况下的负荷数据,本文按照家庭常用负荷和非常用负荷分别进行计算,这样每户住宅用电负荷计算如下:

住宅用电单户需用负荷

Pj=Kz×ΣPe

式中,Kz——家用电器的计算需要系数。

依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确定,住宅负荷需用系数取0.3—0.5,我们对常用负

荷取0.5,其他负荷取0.3。

ΣPe——家用电器设备的设备额定容量。

家庭常用负荷,Pj=0.5×6070=3035 W

家庭不常用负荷,Pj=0.3×8470=2541 W

一般家庭需用总负荷计算如下:

Pjz=(3035+2541)÷1000=5.58 KW<6.0 KW

这是按家用电器基本普及的情况下统计的需用负荷,与上述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因此,普通住宅用户的计算负荷小型住户取4KW,中型住宅取5KW,大型住宅取6-8KW

完全能够满足家庭负荷发展需要。

(2)、小区住宅负荷计算

按需用系数法计算负荷,小区住宅负荷计算表达式如下:

PM=ΣPjz×Ni×η

式中PM——实际最大负荷,KW。

Pjz——单位户数计算负荷,KW/户。

Ni——不同负荷标准住户数。

η——同时系数,取值范围与表2一致。

二、小区其它负荷计算

通过单位指标法、单位面积法、需用系数法三种方式计算的住宅小区住宅负荷,还未考虑小区公用照明、物业办公以及商业。涉及高层住宅还应考虑电梯、供水等相关负荷。

(1)、电梯负荷

PD=∑PDi×ηD

式中PD——电梯实际最大总负荷。

PDi——单部电梯负荷。一般单台电梯功率为10-14KW/台,在实际负荷测算中按设计

负荷或实际设备容量计算。

ηD——多部电梯运行时的同时系数,根据《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规定,ηD取

值如下表。

表4 多部电梯同时系数一览表

电梯台数 1 2 3 4 5 6

同时系数 1 0.91 0.85 0.8 0.76 0.72

(2)供水水泵

PMS=∑PSi×Nsi

式中PMS——水泵最大运行方式下(开泵最多的方式)的实际最大负荷,KW。

PSi——各类水泵的单台最大负荷,KW。

NSi——最大运行方式下各类水泵的台数。

(3)、物业办公以及商业负荷

PWM=Ped×S×η

式中PWM——物业办公以及商业用电实际最大负荷,KW。

Ped——单位面积计算负荷,W/m2。

S——物业办公楼及商场总面积,根据相关资料,办公以及商业负荷可按建筑面积60W-80W/m2负荷密度选择。大型商场可按80W/m2负荷密度选择,一般住宅小区负荷设计仅仅涉及小型商场,用电负荷小,负荷密度可按60W/m2选取。

η——同时系数,根据有关资料,办公及商场负荷同时率可根据实际情况取0.8—0.95,

本文按0.8取。

(4)、公用照明

公用照明负荷PG(单位KW),由于其负荷为照明灯具,基本全部使用,故统计公用照

明负荷按照实际设计容量进行累加计算。

这样,住宅小区的综合最大负荷:

P∑=P M+PD+PMS+PWM+PG

综合考虑住宅小区住宅负荷、电梯、供水、办公、商场以及公用照明用电,即可确定

住宅小区总体负荷。

三、变压器容量以及出线电缆截面选择

1、变压器的选择

城镇住宅小区供电半径小(一般不超过250米),一般采用专用变压器或箱式变电站供电,根据居民住宅负荷供电可靠性要求,对住宅小区配电变压器一般采用多布点深入供电,尽量贴近负荷中心。一般要求单台变压器供电户数不超过300户,配电变压器容量不宜超过800kVA;变压器供电范围不宜太分散,负荷过于分散应考虑采用多台小变压器深入供电方式,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对小区锅炉用电、中央空调等其他大型负荷,应根据

负荷设计需求单独配置变压器供电。

配电变压器容量应根据小区某一台变压器供电区域内综合住宅小区的综合最大负荷来

计算。

S= P∑÷cosφ

式中P∑——变压器供电区域内综合最大负荷,KW。

cosφ——负荷功率因数,由于居民用电基本感性负荷,故取负荷功率因数为0.8。

2、电缆截面的选择

每幢住宅楼应有单独的低压电缆进线,且每路电源进线所辖单元数不宜超过3个。对单元出线负荷以及在同一出线上供电的若干个单元负荷的选择,应分别按照单元户数以及同一出线上的若干个单元住宅总户数分别选择用电同时系数进行计算和选择供电电缆。

电缆截面的选择,一般按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和允许电压损耗确定,并考虑环境温度变化影响,以满足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缆芯温度不超过按电缆使用寿命确定的允许值。考虑负荷安全可靠送出,单回出线电流原则上不大于400安。

按长期工作电流选择截面,即

IMAX≤IUX

式中,IMAX——电路长期最大工作电流,A。

IUX——在规定条件下,电缆允许的长期工作电流,A。

允许电压损耗确定可按线路损耗计算进行验证。

通过对照测算,上述测算方式适合城镇新建居民住宅小区负荷计算和县城电网“一户一表”改造负荷要求,能够满足城镇中长期居民负荷增长需求。当然,在实际负荷测算中,还必须结合住宅小区住户类别等多方面因素才能准确进行住宅负荷测算。

附录:空调的匹数

匹数指的是电器消耗功率,1匹=1马力=735W,匹并不指制冷量。平时所说的空调是多少匹,是根据空调消耗功率估算出空调的制冷量。一般来说,习惯用1匹等于2500W 的制冷量(也就是25机型),1.5匹约等于3500W的量(也就是35机型)。26机型约为1.1匹,27机型为1.2匹,28机型约为1.3匹,32机型为1.4匹;33机型约为1.5匹,36机型为大1.5匹。

一般,1匹空调适用面积10~15平方米,1.25匹适用10~19平方米,1.5匹适用16~26平方米,1.7匹适用15~30平方米,两匹适用20~37平方米,3匹适用30~58平方米.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费标准测算方案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费标准测算方案 一、物业管理费收入测算 为了便于测算,结合商业物业及车位的的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以及日后平均年收费率估算,假设××小区物业服务费标准为PM,则 营业收入=住宅物业服务费收入+车辆停放服务费收入+(商业物业服务费收入)=住宅建筑面积×PM×12月×96%+车位数×25元/车位.月×12月×95%+(商业建筑面积×2.3元/㎡.月×12月×70%) =20164.09㎡×PM×12月×96%+96个×25元×12月×95%+1619.7㎡×2.3元×12月×70% =232290.32PM+27360.00+31292.60 =232290.32PM+58652.60 说明:◆%比是指年度收费率;◆商业物业管理费标准已设定2.3元/㎡.月。 二、物业管理成本支出测算

附表1: 工资估算(¥元)

附表2: 行政办公费估算(¥元)

附表3: 设备设施维护费估算(¥元)

备注:以上费用不包括设备设施及房屋的大修费用及能耗费用。 附表4: 环境管理费估算(¥元)

附表5: 公共水电费估算(¥元) 三、物业管理服务费标准的测算 下述仅测算住宅物业管理服务费的标准。 若×××小区物业管理实现收支平衡,则:营业收入—成本支出=0 即:营业收入—(313440.00+营业收入×17.5%)=0 推算出: 营业收入=379927.27元 根据物业管理费收入测算结果,按营业收入的测算公式,则应为: 营业收入=住宅物业服务费收入+车辆停放服务费收入+(商业物业服务费收入)379927.27元=232290.32PM++27360.00+31292.60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与热负荷指标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按照冬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 内消耗的需要由采暖设备提供的热量?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指在采暖期间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 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供给的热量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g) 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 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如下: q=Q/Ao ⑴式中Q,Ao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且Q值 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的获得的热量确定: 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为 Q仁Afk(tn-twn)(2)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 量(W八面积(m2)、传热系数[W/ (m2?K )卜温差修正系数及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C)、 采暖室外(C)。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 2)加热由门窗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旧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 Q2=acp p wnLlm(tn -twn)(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W)、 a表示单位换算系数、 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L表示在基准高度(10m )风压的单独作用一,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丨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 )、tn和twn 与上同、p 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温度(kg/m3 )、m表示综合修正系数。 新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0.28cp p wnL(tn -twn) (4)式中tn和twn、p wn与上同,L表示渗透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L=L0lmb

住宅采暖热负荷计算

住宅采暖热负荷计算 下面以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的住宅为例分析某地区的一般采暖热负荷计算方法: 1. 某市的气象资料(以北京为例): 纬度:北纬40°49′ 冬季采暖室外日平均温度≤8℃的天数:140天 冬季日平均温度≤8℃期间的平均温度:-6.2℃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1.6m/s 2.根据人体的舒适性条件选择室内设计温度:18℃ 3.根据围护结构特点选择和计算的传热系数K: 外墙:K1=1/(Rn+Rλ+Rw) 其中查表知 Rn=0.115m2K/w Rw=0.04 m2K/w Rλ=0.76 m2K/w (按空心砖墙450毫米,外抹水泥砂浆,内粉刷白灰) K1=1/(0.115+0.04+0.76)=1.09 w/ m2K 当室内外温差为24.2℃时为防止结露,外墙的最大传热系数为1.47w/ m2K, 因此,取K1=1.09 w/ m2K

外窗(双层钢窗):传热系数K2=3.3w/ m2K 外门(单框木门):传热系数K3=4.65 w/m2K 4.计算的基本传热量和附加耗热量 因建筑平面图不详,故取正方形模型计算各部分面积,房间层高取3米。 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的房间各部分面积如下(外墙面积按总墙面积的50%计算): 外墙:F1=10*4*3*0.5*0.7=42 m2 外窗:F2=10*4*3*0.5*0.3=18 m2 外门:F3=2 m2 Q1=K1*F1*(tn-tw)=1.09*42*(18+6.2)=1108w Q2=K2*F2*(tn-tw)=3.3*18*(18+6.2)=1437w Q3=K3*F3*(tn-tw)=4.65*2*(18+6.2)=225w 5.计算加热渗入空气所需的热量(换气次数法) Q4=0.278*C*V*N*ρ*(tn-tw) C:冷空气比热容,取C=1kJ/kg.K V:建筑物体积,V=100*3=300m3 N:换气次数,取N=1次/小时 ρ;冷空气密度,1.35kg/ m3 Q5=0.278*1*100*3*1*1.35*(18+6.2)*1000/3600=757w

物业管理费用测算方法

物业管理费用测算方法 公共服务费用构成主要包括: 1、管理、服务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2、公共设施设备日常运行、维修及保养费; 3、绿化费; 4、清洁卫生费; 5、保安费; 6、办公费; 7、固定资产折旧费; 8、法定税收等。 各项具体费用的测算方法如下: 1、工资及福利费测算工资及福利费用主要由物业管理公司人员的基本工资以及按规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加班费、服装费(不含奖金)等构成。 (1)基本工资(元/月)基本工资标准应根据当地工资水平以及企业性质、效益、工作岗位等因素确定。(2)福利费(元/月)福利费包括:福利基金—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4%计算。工会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计算。教育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计算。 社会保险费—包括医疗、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待(失)业保险、住房基金等。其中待(失)业保险按工资总额的1%计算,其他

各项按地方规定由物业管理公司自行确定。 (3)加班费(元/月)通常按人均月加班2天,乘以日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除以22天),每月按22个工作日计算。(4)服装费(元/月) 按每人每年2套测算,将年服装费总额除以12个月,测算出每月服装费。根据以上测算,求出每月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工资及福利费。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工资及福利费= 2、公共设施、设备日常运行、维修及保养费公共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维修及保养是指住宅小区的公共部位如过道、门厅、楼梯及区间道路等土建零修费,以及室外上下水管道、电气、燃气部分的日常运行维修及保养费,楼宇公共照明费等。该项费用的测算,既可以根据公司从事物业管理的经验确定,也可以按以下方法测算。 普通多层住宅公共设施、设备的建造成本按房屋建筑成本的15%提取,其折旧费按25年计算,公共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费按月折旧费的40%提取。测算步骤为: (1)测算公共设施、设备的建造成本 公共设施、设备的建造成本=房屋每平方米建筑成本×15% (2)测算公共设施、设备的月折旧费月折旧费= (3)测算公共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费维修保养费=月折旧费×40% 除了以上方法外,一般公共设施维护费,还可以分别列项进行计算,然后加总求和。一般公共设施维护费的构成如下:

采暖热负荷的计算方法

采暖热负荷的计算方法((0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为节省时间,采用的热负荷确定方法均为估算法,即用房间面积乘以每平方米的设计热负荷指标。通常为朝南房间为120W/m2,其它房间为120W/m2-150W/m2不等,全凭设计人员的经验和感觉。为了设计效果,尽可能往大值选取。最终导致一些散热器型号选取过大,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在目前供暖设计中屡见不鲜,导致用户的初投资增加,整个供暖系统的花费加大。 站在为客户省钱的角度,尽可能规范选取散热器型号,我们的热负荷选择只需在充分满足房间温度的要求下,上下有轻微浮动即可。 以本公司原本设计的锦苑天元坊15幢的某户家庭暖气系统为例。该设计说明中缺少一些关键的技术参数,如:建筑物所处楼层(是否有屋顶),整个建筑物的维护结构资料(外墙,外窗,地面的材质和传热系数),扬州市的气象参数等,导致估算出来的某些房间热负荷太大。以书房为例,书房面积8.2m2,选取的是雅克菲钢制板式散热器,规格型号22K-600-800,热量1399W,算下来单位设计热负荷高达170W/m2,以北方比较成熟的供暖工艺来说,从节能角度出发,某户用热的单位面积热量超过98W/m2就要罚款,由此可见我们的设备选型不太合理,需要改进。 仍以该住宅的书房为例,采用常规的热负荷计算方法,其中维护结构:层高3m,外墙:双面抹灰24空心砖墙,传热系数为1.47W/m2·K,外窗:金属框 经过计算,在保证房间温度18o C的情况下,最东北角的房间热负荷为957W。单位面积平均负荷为116 W/m2,其他房间由于朝向等因素,该值会相应降低。而本设计选择的散热器其单位设计热负荷高达170W/m2,选择稍大,如选择小一号的散热器22K-600-600,热量1061W即可满足要求。 但是这种计算相对复杂,每个房间的外墙,外窗都要计算,如果是底层或者是顶层还需计算地面和顶层的散热量。工作量很大,对于企业设计不太适用。

物业管理服务费用测算

物业管理服务费用测算 根据华宝实业人员编制计划,及拟推广管家服务的总体管理思路,对华宝实业的物业管理服务费进行测算。内容包括:“ 一、经费测算的原则及说明; 二、经费测算: 1、人工成本; 2、行政办公费; 3、设备\设施维护费; 4、公用水电费; 5、清洁绿化费; 6、保安费; 7、固定资产折旧; 8、开办费摊销; 9、不可预见费;10、管理者酬金;11、税金。详细测算书内容如下: 第一节经费测算的原则及说明 一、测算的依据 (一) 上海市住宅小区与高层楼宇物业管理暂行规定及成都市政府相关物业管理法律、法规; (二) “上海市城市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规定”; (三) “上海市城市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分类分级指导标准”。 二、经费测算的原则 (一) 遵循物业管理行业特点的原则 物业管理行业属保本微利的服务性行业。客观、准确、完整地核算物业管理的成本支出,是物业管理企业 正常运转的基础,也是为业主/使用者创造舒适工作环境,达到物业保值增值目的的基本条件。 (二) 服务水平与管理费用相匹配的原则 针对华宝实业高档物业需求,根据服务水平与管理费用“质价相符”的市场特点,准确定位物业管理的水平,准确定位管理费用的标准。 (三) “零预算”原则

物业管理费实行“零预算”原则,“以支定收”,根据物业管理服务的要求和标准,确定物业管理费用的支出; 再根据物业管理费用的支出确定物业管理的收费标准。这样,物业管理费用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结果为 “零”。 (四) 管理者提取酬金原则 物业管理企业的利润来源以物业管理费用支出为基础,并按一定比例提取“管理者酬金”,即:管理者酬金 = 物业管理费用支出×管理酬金比例。 三、测算的有关说明 (一) 物业管理费支出包括物业管理服务人员工资和福利费,公共设备、设施日常运行、维护及保养费,绿 化管理费,保洁卫生费,保安费,办公费用,物业管理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费,税费,利润,开办费摊销、 不可预见费。 (二) 有关费用的说明 1、人员工资标准 根据市场化原则,参照上海行业工资水平,根据华宝实业规模及高档次的管理服务需求设定人员工资标准,人员工资标准如下: 序号职务月薪备注 1 4,000 中心经理 2 品质行政主管 2,500 (中心经理助理) 3 1,800 安全主管 4 2,000 工程维修主管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费标准测算方案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费标准测算案 一、物业管理费收入测算 为了便于测算,结合商业物业及车位的的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以及日后平均年收费率估算,假设××小区物业服务费标准为PM,则 营业收入=住宅物业服务费收入+车辆停放服务费收入+(商业物业服务费收入)=住宅建筑面积×PM×12月×96%+车位数×25元/车位.月×12月×95%+(商业建筑面积×2.3元/㎡.月×12月×70%) =20164.09㎡×PM×12月×96%+96个×25元×12月×95%+1619.7㎡×2.3元×12月×70% =232290.32PM+27360.00+31292.60 =232290.32PM+58652.60 说明:◆%比是指年度收费率;◆商业物业管理费标准已设定2.3元/㎡.月。 二、物业管理成本支出测算

工资估算(¥元)

行政办公费估算(¥元)

附表3: 设备设施维护费估算(¥元) 备注:以上费用不包括设备设施及房屋的大修费用及能耗费用。

附表4: 环境管理费估算(¥元) 附表5: 公共水电费估算(¥元)

三、物业管理服务费标准的测算 下述仅测算住宅物业管理服务费的标准。 若×××小区物业管理实现收支平衡,则:营业收入—成本支出=0 即:营业收入—(313440.00+营业收入×17.5%)=0 推算出: 营业收入=379927.27元 根据物业管理费收入测算结果,按营业收入的测算公式,则应为: 营业收入=住宅物业服务费收入+车辆停放服务费收入+(商业物业服务费收入)379927.27元=232290.32PM++27360.00+31292.60 推算出: PM≈1.383元/㎡.月 根据上述测算,我们拟将×××小区物业管理收费标准应定为¥1.38元/㎡·月 上述物业管理费标准测算仅从小区运作角度出发,按新的《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还应将管理费分摊等费用纳入测算(如公司运营费用、公司要承担的税费等)。当然,收入与支出应根据本企业和小区实际运营情况测算(如本公司人员工资、小区能源损耗、日常运作资源损耗、税费等)。另外,测算过程还应考虑未来成本的上升可能,故在此基础上要预留3~5年(或根据物业服务合同期限)的提升空间。如当时测算标准为1.5元/㎡·月,但考虑未来成本上涨因素,则在此基础上最低要提升到2.0元/㎡·月。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如直接按此标准收取,恐业户也不一定能接受也不诚信,所以在对外收取上则明确或公告“第一年按物业管理费标准的75%收取(为不让业户感到迷惑或不理解,可对外宣传开发商为回馈业户而采取的贴补政策),第二年按 %收取,第N年按 %收取”。这样做法,避免了未来因提升管理费标准而去做大量工作之苦(我想业主也会理解)仅供参考,不足之处,请予批评指导。

毕业设计 单房间热负荷计算

第2章 负荷计算 2.1负荷计算 2.1.1冷负荷计算 考虑本少年宫主要为青少年学习娱乐场所,所以空调运行时间基本为青少年的作息时间,所以本设计取时间段为8:00—18:00。 ①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n l t t K F CL -?=' (2-1) ()βαK K t t t d l l ??+=' (2-2) 式中:CL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kcal/h ; F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 K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kcal/㎡.h; t l ’——修正后的温度,℃; tl ——外墙和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td ——地点修正值,℃; αK ——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 βK ——吸收系数修正值。 ②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n l t t K F CL -?=' (2-3) d l l t t t +=' (2-4) 式中:CL ——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kcal/h ; F ——窗口面积,㎡; K ——外玻璃窗的传热系数,kcal/㎡.h; t l ’——修正后的温度,℃; tl ——外玻璃窗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td ——地点修正值,℃; ③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CL J Z C D C F CL ???=max , (2-5) 式中:CL ——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kcal/h ; F ——窗玻璃的净面积,㎡; Z C ——窗玻璃的综合遮挡系数;

CL C ——窗玻璃的冷负荷系数。 ④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方法 A.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方法 CL S C n Q CL 1= (2-6) 式中:CL ——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kcal/h ; S Q ——来自室内全部人体的显热得热,kcal/h ; 1n ——群集系数; CL C ——人体散热冷负荷系数。 B .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方法 1n Q CL S = (2-7) 式中:CL ——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kcal/h ; S Q ——来自室内全部人体的潜热得热,kcal/h ; 1n ——群集系数; ⑤照明引起的冷负荷计算方法 CL NC n n CL 21860= (2-8) 式中:CL ——照明引起的冷负荷,kcal/h ; N ——照明灯具所需功率,Kw ; 1n ——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 2n ——灯罩隔热系数; CL C ——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 ⑥设备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方法 N n n n Q E 321860= (2-9) 式中:E Q ——设备和用具的世纪显热散热量,kcal/h; 1n ——利用系数(安装系数)一般可取0.7-0.9; 2n ——电动机负荷比率;

居住小区物业管理经费的来源与测算

居住小区物业管理经费的来源与测算 居住小区物业管理经费的与测算提要:物业管理服务费是指物业管理单位接受物业产权人、使用人委托对小区内的房屋建筑及其设备、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 居住小区物业管理经费的与测算 一、居住小区物业管理经费的 居住小区物业管理费是指物业管理单位接受物业产权人、使用人委托对居住小区内的房屋及其设备、专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和环境容貌等项目开展日常维护、修缮、整治服务及提供其它与居民生活相关的服务所收取的费用。为了规范居住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行为,维护正常收费秩序,促进物业管理事业健康发展,国家计委、建设部1996年2月9日联合颁布了《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为了贯彻“暂行办法”各地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先后制定了《实施细则》和具体的收费标准。 居住小区物业管理收费是住宅商品化的产物,是对以往单纯靠政府拨款、单位补贴的被动居面的重大改革。在目前我国广大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还不能承受较高的费用,特别是我国长期实行住宅福利制度,一些居民对收取多项的管理费用,心理准备不足。因此,居住小区物业管理收费,是一个政策性很强,又十分复杂的问题。一方面,它关系到住房改革深入发展的问题,另方面,又涉及到广大居民的经济利益问题。因此,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确保稳定的资金来

原,是居住小区物业管理企业必须作好又十分棘手的问题。 要解决住室小区的管理经费问题,需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筹集物业管理费机制。物业管理经费主要有: 1.定期收取物业管理服务费; 2.小区维修养护专项基金; 3.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收入; 4.依靠政府的政策和一定资金的扶持; 5.开发单位给予一定的支持。 现简单分述为下: 1.定期收取物业管理服务费。经物价部门批准,物业管理企业可以定期向住宅小区内的单位和居民收取一定数量的物业管理服务费。 物业管理服务费是指物业管理单位接受物业产权人、使用人委托对小区内的房屋建筑及其设备、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和环境容貌等项目开展日常维护、修缮、整治服务及提供其它与居民生活相关的服务所收取的费用。 在物业管理经费的筹集中,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应是物业管理经费的稳定的主要。 2.小区维修养护专项基金。小区维修养护专项基金是指用于小区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更新与大、中修基金。这些费用一旦需要支出,数额巨大,单靠日常管理收费无法负担。因此,有必要以基金的形式事先提取。目前,各地对这项基金的名称和缴纳方法不尽一致,但都明确住宅小区实行物业管理应设立专项维修基金。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与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的区别教程文件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与采暖设计热负 荷指标的区别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按照冬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要由采暖设备提供的热量。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指在采暖期间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供给的热量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g) 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如下: q=Q/Ao (1) 式中Q,Ao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且Q值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的获得的热量确定:

1)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为Q1=Afk(tn-twn) (2) 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及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2)加热由门窗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旧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acpρwnLlm(tn-twn) (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a表示单位换算系数、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L表示在基准高度(10m) 风压的单独作用一,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 [m3/(m?h)]、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tn和twn 与上同、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温度(kg/m3)、m表示综合修正系数。 新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0.28c pρwnL(tn-twn) (4)式中tn和twn、ρwn与上同,L表示渗透空气量( m3/h)、其计算公式如下: L=L0lmb

物业管理费用测算

物业管理费用测算 来源:E网摘录阅读:1085 更新:2008-8-13 根据“******”人员编制计划,及拟推广管家服务的总体管理思路,对“******”的物业管理服务费进行测算。内容包括: 一、经费测算的原则及说明; 二、经费测算: 1、人工成本; 2、行政办公费; 3、设备\设施维护费; 4、公用水电费; 5、清洁绿化费; 6、保安费; 7、固定资产折旧; 8、开办费摊销; 9、不可预见费;10、管理者酬金;11、税金。 详细测算书内容如下: 第一节经费测算的原则及说明 一、测算的依据 (一) 成都市住宅小区与高层楼宇物业管理暂行规定及成都市政府相关物业管理法律、法规; (二) “四川省城市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规定”; (三) “四川省城市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分类分级指导标准”。 二、经费测算的原则 (一) 遵循物业管理行业特点的原则 物业管理行业属保本微利的服务性行业。客观、准确、完整地核算物业管理的成本支出,是物业管理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也是为业主/使用者创造舒适工作环境,达到物业保值增值目的的基本条件。 (二) 服务水平与管理费用相匹配的原则 针对“*******”高档物业需求,根据服务水平与管理费用“质价相符”的市场特点,准确定位物业管理的水平,准确定位管理费用的标准。 (三) “零预算”原则 物业管理费实行“零预算”原则,“以支定收”,根据物业管理服务的要求和标准,确定物业管理费用的支出;再根据物业管理费用的支出确定物业管理的收费标准。这样,物业管理费用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结果为“零”。 (四) 管理者提取酬金原则 物业管理企业的利润来源以物业管理费用支出为基础,并按一定比例提取“管理者酬金”,即:管理者酬金 = 物业管理费用支出×管理酬金比例。 三、测算的有关说明 (一) 物业管理费支出包括物业管理服务人员工资和福利费,公共设备、设施日常运行、维护及保养费,绿化管理费,保洁卫生费,保安费,办公费用,物业管理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费,税费,利润,开办费摊销、不可预见费。 (二) 有关费用的说明 1、人员工资标准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设计热负荷

热负荷是只室内18C,室外-9C(北京)的条件下,供暖需求量,用这个值去配置供暖设备,相当于在最大条件下的出力,也就是汽车最高时速200公里的能力极限;北京通常每平米50瓦左右。 指标是在整个冬季不断变化的气候环境下,冬季实际总耗能除以时间得出的平均功率,相当于汽车的平均时速,在北京能开到40公里就很不错了。北京冬天室外平均-1.6,室内保证16,这时的规定平米指标20.6瓦 很多人不清楚的是,指标与设备配置??即热负荷没有太大的关系,例如我设备给的很大,像日本鬼子那样不问功能一平米给配200瓦的量,但是温控做的好,实际输出不大,最后指标依然正好。 再往深了说,指标就是约束墙体保温的,只要保温达到要求,指标就能达到,系统浪费它不管,就算室温高了,也折合到标准温度下了,没有影响。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g)indexOfdesignloadforheatingOfbuilding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单位:W/m。 2.1设计规范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计算方法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W/m2)。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是指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向其它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如下:q=Q/Ao(1) 式中Q,Ao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且Q值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的获得的热量确定: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大批量计算公式为Q1=Afk(tn-twn)(2)式中Q1、F、K、a、tn、twn 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及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2)加热由门窗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旧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acpρwnLlm(tn-twn) (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a表示单位换算系数、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L 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一,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l 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tn和twn与上同、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温度(kg/m3)、m表示综合修正系数。新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0.28cpρwnL(tn-twn) (4)式中tn和twn、ρwn与上同,L 表示渗透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L=L0lmb (5)式中L0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下,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 、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m表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b表示门窗缝渗风指数,b=0.56~0.78。由式(4)和式(5)可知,新设计规范对公式的形式及有关参数的确定上都进行了较大的修订,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的计算将更加合理和精确。3)加热由门、孔沿及相邻房间浸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4)建筑内部设备得热;5)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2.2节能标准

小区物业费用测算公式

XX小区物业费用测算 物业费测算结果:(测算明细见下页) ◎多层(商业)住宅房每㎡物业费测定为 0.94 元/月.㎡ ◎高层住宅房每㎡物业费测定为 1.44 元/月.㎡ 物业费测算明细 一、人工费测算 (一)、基本工资(F1合计: 21550 元/月) 1、经理: 2000 元/月× 1 人= 2000 元 2、、管理员:1500 元/月× 1 人= 1500 元 3、秩序维护队队长:1500 元/月× 1 人= 1500 元 4、维护员: 1250 元/月× 6 人= 7500 元 5、维修部长: 1800 元/月× 1 人= 1800 元 6、保洁部长: 1500 元/月× 1 人= 1500 元 7、保洁员: 1250 元/月× 2人= 2500 元 8、垃圾工: 2000 元/月× 1 人= 2000 元 9、绿化工:1250 元/月× 1 人= 1250 元 (二)、服装费用(F2合计: 175 元/月) 1、夏装: 100 元/套× 15套÷12月÷2年=63 元(2年换新) 2、秋装: 180 元/套× 15 套÷12月÷3年= 75 元(3年换新) 3、大衣: 190 元/套× 7 套÷12月÷3年= 37 元(3年换新) F1+F2 21725元 P1 = --------------------- = --------------- = 0.72 元/月.㎡面积 30000 ㎡ 30000 ㎡ 二、办公费测算 (一)、通信费用(F1合计: 1800 元/年) 1、办公电话费: 100 ×12 元= 1200 元 2、经理手机补贴: 50 ×12 元/年× 1 人= 600 元 (二)、节日费用(F2合计: 300 元/年) 在法定节日,如元旦、国庆、春节等进行环境装饰的费用: 300 元。

供热工程中的设计热负荷计算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一、 房间的失热量包括: 1. 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Q 1 2. 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 2 3. 加热由门、孔洞和其它生产跨间流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 3 4. 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Q 4 5. 水分蒸发的耗热量Q 5 6. 加热由于通风进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 6 7. 通过其他途径散失的热量Q 7 房间的的热量包括: 1. 工艺设备的散热量Q 8 2. 热物料的散热量Q 9 3. 热管道及其他热表面的散热量Q 10 4. 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Q 11 5. 人体散热量Q 12 6. 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热量Q 13 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是指当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通过围护结构向外传递的热量损失,在计算中又把它分成为围护结构传热的基本耗热量和附加(修正)耗热量两部分。基本耗热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房间各部分围护结构(门、窗、地板、屋顶等),从室内传到室外的稳定传热量的总和。附加(修正)耗热量是由于围护结构的传热条件发生变化而对基本耗热量的修正。修正耗热量包括朝向修正、风力修正和高度修正等 二、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 α)(w n j t t KF Q -= 式中:j Q ——基本耗热量 W ;K ——传热系数 W/m 2·℃;F ——传热面积 m 2; n t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 ; w t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 ; 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地面传热计算:当围护结构是贴土的非保温地面时,其温差传热量为 )(w n d d pj d j t t F k Q -=?? 式中:d pj k ?——非保温地面的平均传热系数 W/m 2·℃ d F ——房间地面面积 m 2

热负荷及散热量计算..

热负荷及散热量计算 所谓热负荷是指维持室内一定热湿环境所需要的在单位时间向室内补充的热量。所谓得热量是指进入建筑物的总量,它们以导热、对流、辐射、空气间热交换等方式进入建筑。 系统热负荷应根据房间得、失热量的平衡进行计算,即 房间热负荷=房间失热量总和-房间得热量总和 房间的失热量包括: 1)围护结构传热量Q1; 2)加热油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2; 3)加热油门、孔洞和其他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3; 4)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Q4; 5)水分蒸发的耗热量Q5; 6)加热由于通风进入室内冷空气的耗热量Q6; 7)通过其他途径散失的热量Q7; 房间的得热量包括: 1)太阳辐射进入房间的热量Q8; 2)非供暖系统的管道和其他热表面的散热量Q9; 3)热物料的散热量Q10; 4)生产车间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Q11; 5)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散热量Q12; 1.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a t t KF q w n )(''-= 式中 ' q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 F —围护结构的面积,㎡; w t '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n t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a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整个建筑物的基本耗热量等于各个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的总和: ) (Q ' '' 1w n t t KF q -==∑∑ 1.2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在实际中,气象条件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都会影响基本耗热量使其发生变化,此时需要对基本耗热量加以修正,这些修正耗热量称为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附加耗热量主要有朝向修正,风力附加和高度附加耗热量。 1.2.1朝向修正耗热量 朝向修正耗热量是太阳辐射对建筑围护耗热量的修正。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 采暖设计热负荷概算指标中常见的有体积热负荷指标、面积热负荷指标。它们的相同点:都是热指标。不同点:体积热指标指的是单位供暖体积的指标;面积热指标是指单位面积的指标。我觉得体积热指标更合适些,因为和房间的高度有关,也就是和围护结构的面积关系更密切。 单位 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韩国电热膜供暖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单位:W/`M^2` 。 编辑本段计算方法 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如下: q=Q/Ao (1) 式中Q,Ao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且Q值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的获得的热量确定: 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为 Q1=Afk(tn-twn)(2) 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面积(m2)、传热系数[W/(m2? K)]、温差修正系数及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 2)加热由门窗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旧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 Q2=acpρwnLlm(tn-twn)(3) 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a表示单位换算系数、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L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一,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tn和twn与上同、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温度(kg/m3)、m表示综合修正系数。 新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 Q2=0.28cpρwnL(tn-twn)(4) 式中tn和twn、ρwn与上同,L表示渗透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 L=L0lmb(5)

房屋热负荷计算

供暖设计热负荷 房屋平面图 北 房屋热负荷计算 一、已知维护结构条件为: 外墙:二墙砖,外表面为石灰、水泥、砂、砂浆抹面,厚24mm; 内表面为水泥砂浆抹面,厚20mm,白灰粉刷。 外窗:双层金属玻璃窗,尺寸如上标记。 楼层高度:各层均为4.5m.。 外门:双层金属框门,尺寸1200mmX2500mm。

地面:不保温地面。 屋面:构造如图所示。 一.确定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1. 外墙 查表1—1、表1—2和附录5,得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系数Xn=8.7W/(㎡·℃); 外表面换热系数Xn=23W/(㎡·℃); 外表面石灰、水泥、砂、砂浆抹面导热系数λ1=0.87W/(m·℃); 内表面水泥砂浆抹面、白灰粉刷导致系数λ2=0.93W/(m·℃); 红砖墙导热系数λ3=0.81W/(m·℃)。 计算外墙传热系数,由式得 K=1/[1/Xn+∑(﹠/入i)+1/xw ] =1/(1/8.7+0.49/0.81+0.024/0.87+0.02/0.93+1/23)W/㎡·℃ =1.32 W/(㎡·℃) 2. 屋面 查表1—1、表1—2和附录5 ,得内表面换热系数Xn=8.7W/(㎡·℃); 板下抹混合砂浆λ1=0.87W/(m·℃),§1=20mm; 1:3水泥砂浆λ2=0.87W/(m·℃) §2=20mm; 屋面预控空心板λ3=1.74W/(m·℃) §3=120mm; 一毡二油λ4=0.17W/(m·℃) §4=5mm ; 膨胀珍珠岩λ5=0.07W/(m·℃) §5=100mm; 1:3水泥砂浆λ6=0.87W/(m·℃) §6=20mm ; 三毡四油卷材防水层λ7=0.17W/(m·℃) §7=10m;外表面换热系数 Xw=23W/(㎡·℃)。 屋面传热系数为 K=1/[1/Xn+∑(﹠/λi)+1/xw ] =1/ (1/8.7+0.12/1.74+0.02/0.87+0.02/0.87+0.005/0.17+0.1/0.07+0.02/0.87+0.01/0.17+1 /23)W/(㎡·℃) =0.55 W/(㎡·℃) 3. 外门、外窗 查附录6可知,双层金属门K=3.26W/(㎡·℃); 双层木框玻璃窗K=3.26 W/(㎡·℃)。 4. 地面 可采用地带法进行地面传热耗热量的计算,也可以查阅相关手册确定各房间地面的平均传热系数,再计算地面的传热耗热量。 二、客厅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 查附录1,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n=16℃。 查附录3榆林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w=-15℃。 1. 计算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Q1 (1)西外墙传热系数K=1.24 W/(㎡·℃),温差修正系数a=1,传热面积 F=9.2x4=36.8㎡。 南外墙基本耗热量为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 目录 定义 英文词条名: 单位 计算方法 设计规范与节能标准差异比较分析 定义 英文词条名: 单位 计算方法 设计规范与节能标准差异比较分析 展开 编辑本段定义 采暖设计热负荷概算指标中常见的有体积热负荷指标、面积热负荷指标。它们的相同点:都是热指标。不同点:体积热指标指的是单位供暖体积的指标;面积热指标是指单位面积的指标。我觉得体积热指标更合适些,因为和房间的高度有关,也就是和围护结构的面积关系更密切。 编辑本段英文词条名: index of design load for heating of building 编辑本段单位 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单位:W/`M^2` 。 编辑本段计算方法 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如下: q=Q/Ao

(1) 式中Q,Ao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且Q值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的获得的热量确定: 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为Q1=Afk(tn-twn) (2)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及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 2)加热由门窗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旧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acpρwnLlm(tn-twn) (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a表示单位换算系数、 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L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一,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tn和twn与上同、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温度(kg/m3)、m表示综合修正系数。 新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0.28cpρwnL(tn-twn) (4)式中tn和twn、ρwn与上同,L表示渗透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L=L0lmb (5)式中L0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下,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 、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m表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b表示门窗缝渗风指数,b=0.56~0.78。 由式(4)和式(5)可知,新设计规范对公式的形式及有关参数的确定上都进行了较大的修订,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的计算将更加合理和精确。 3)加热由门、孔沿及相邻房间浸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4)建筑内部设备得热; 5)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 编辑本段设计规范与节能标准差异比较分析 概念差异 1)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和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不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在设计室内外条件下能耗量,其值是按设计规范计算得到的为确定最不利工况时达到室内温度所必须设计的采暖设备的依据,北京地区其值不宜超过52.0 W/ m2;后者是在全采暖期间内的耗热量的平均值,其值是按节能标准计算得到的,可用以计算全年采暖能耗量,北京地区其值不应超过20.6 W/ m2

采暖热负荷计算

采暖热负荷计算 采暖负荷计算流程示意图 转条件图(ZTJT) 区分外 搜索房间(T66_TUpdSpace) 缺省设置(DVS) 采暖热负荷 计算原理说明 参考文献 采暖负荷计算流程示意图

转条件图(ZTJT) 菜单位置:【计算】→【转条件图】 功能:转暖通条件图。 在菜单上点取该命令,出现”建筑转暖通条件图”对话框

建筑转暖通条件图对话框 将需要删除的建筑底图容的对应选择标志清除,然后点击【确认】按钮,再选择转换围,将建筑条件图转换为暖通条件图。 说明: [1]、计算空调冷负荷和采暖热负荷时,建议将[柱]删除,这样在自动提取 房间数据时会墙中心线的净面积进行计算,这样算出的负荷会更趋于安全。 [2]、在进行负荷计算时,必须保留墙、门窗和房间的底图信息。 区分外 如果建筑底图中的墙体没有区分外,则此时需要用户进行外墙区分。 [区分外]菜单下提供了三个功能: 识别外(T66_TMarkWall) 指定外墙(T66_TmarkExtWall) 指定墙(T66_TmarkIntWall) 识别外(T66_TMarkWall) 菜单位置:【计算】→【区分类外】→【识别类外】 功能:自动识别外。 在菜单上点取该命令,命令行提示: 请选择一栋建筑物的所有墙体(或门窗):

识别出的外墙用红色的虚线示意. 用于自动识别、外墙。点击[识别外]后,框选要识别的墙体围。 指定外墙(T66_TmarkExtWall) 菜单位置:【计算】→【区分类外】→【指定外墙】 功能:自行指定外墙。 如果自动识别的外墙不是十分准确,则可点击指定外墙,选择指定为外墙的墙体,自行指定外墙。 指定墙(T66_TmarkIntWall) 菜单位置:【计算】→【区分类外】→【指定墙】 功能:自行指定墙。 如果自动识别的外墙不是十分准确,则可点击[指定外墙],选择指定为外墙 的墙体,自行指定外墙。 区分外菜单 说明: 在用户指定了外墙之后,在进行楼层数据提取时,软件会自动的区分墙和 外墙,这样会明显的减少用户的输入操作。 搜索房间(T66_TUpdSpace) 菜单位置:【计算】→【搜索房间】 功能:自行指定墙。 在菜单上点取该命令,命令行提示: 请选择构成一完整建筑物的所有墙体(或门窗): 房间起始编号<1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