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布作业指导书--新版

合集下载

炭纤维布施工程序(3篇)

炭纤维布施工程序(3篇)

第1篇一、概述炭纤维布加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加固方法,通过将高性能的环氧类粘结剂将碳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表面,从而提高结构的强度、延性和抗裂性。

炭纤维布加固施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二、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碳纤维布、粘结剂、底胶、找平材料、表面防护材料等。

2. 工具准备:准备裁剪碳纤维布的剪刀、滚筒、刷子、刮板、砂纸、丙酮、尺子等工具。

3. 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规范和操作技能。

4. 施工现场准备: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整洁,并设置警示标志。

三、施工步骤1. 表面处理(1)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杂质等,若表面有蜂窝、裂缝,应进行修补,使露出结构本体。

(2)吹净混凝土表面,并用丙酮擦净,碳纤维材料擦除表面浮灰。

2. 涂刷底胶(1)将底胶按比例充分搅拌,均匀涂布在混凝土表面。

(2)底胶涂层厚度控制在0.1-0.2mm,干燥时间根据环境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整。

3. 修补找平(1)若混凝土表面有凹凸,用修补胶涂抹找平。

(2)找平材料涂层厚度控制在0.5-1.0mm,干燥时间根据环境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整。

4. 胶料配制(1)按称量比例调制粘结胶,调制前对甲、乙两组分别搅拌,混入后再充分搅拌。

(2)粘结胶的配制应根据环境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整。

5. 粘贴碳纤维(1)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将配制后的粘结胶均匀涂抹在粘贴部位的混凝土表面上。

(2)将裁剪好的碳纤维敷设在涂好粘结胶的基础上,并用滚筒沿碳纤维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除气泡,使粘结胶充分浸透纤维中。

6. 表面防护(1)在粘贴在碳纤维最后一层均匀涂抹一道粘结胶。

(2)表面防护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如喷涂、粘贴保护膜等。

7. 固化养护(1)根据环境温度和湿度,控制固化时间,确保粘结胶完全固化。

(2)固化过程中,注意避免阳光直射、雨淋等不良环境因素。

8. 检验验收(1)检查碳纤维布粘贴部位的密实度,对局部不密实处进行修补。

碳纤维布作业指导书

碳纤维布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碳纤维布一、主要材料1、碳纤维布力学性能指标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的相关规定;2、碳纤维布浸渍/粘贴用胶粘物理性能指标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的相关规定;3、底胶的物理性能指标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的相关规定;4、修补胶的物理性能指标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的相关规定;5、表面防护材料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二、主要机具降尘设备、角磨机、砂轮机、吹风机、搅拌器、照明设备、卷尺、滚筒、毛刷、铁凿、铁锤三、作业条件1、认真阅读设计施工图,并组织技术交底、图纸会审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所有材料必须有检测报告、合格证。

3、根据设计施工图和材料计划,查实全部材料,使其配套齐备。

四、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表面处理→涂刷底胶→找平处理→粘贴碳纤维布→表面防护2、表面处理⑴、按设计图纸在加固部位放线定位。

⑵、用铁凿打掉批荡层,对砼表面出现剥落、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剔除,对较大面积的劣质层,经设计同意后用修复材料使表面修复平整。

⑶、对裂缝部位,经设计同意后对裂缝进行灌缝或封闭处理。

⑷、用角磨机、砂轮(砂纸)等工具,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应小于20mm,凹角用找平胶填补。

⑸、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3、底胶施工⑴、按产品生产厂提供的工艺规定将主剂和固化剂按规定比例称量,倒入洁净容器中,用搅拌器搅拌均匀,根据现场实际气温决定用量,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

⑵、用滚桶刷或毛刷将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构件表面,厚度不超过0.4mm,并不得漏刷或有流淌、气泡,等胶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小于2小时),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4、用找平胶料找平⑴、按产品生产厂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找平材料。

碳布施工方案

碳布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1.1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146:2003(2007年版);1.2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9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2、材料要求及粘贴部位2.1、混凝土承重结构加固使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本工程建议采用:规格300g/m2碳纤维布其基本性能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碳纤维复合材料安全性及适配性检验合格指标2.2、粘贴碳纤维织物加固混凝土结构时,应使用与基材及碳纤维有良好适配性的粘结剂,粘结剂(胶)的基本性能符合下表的要求。

粘贴碳纤维底胶的主要性能指标粘贴碳纤维修补胶的主要性能指标碳纤维复合材料浸渍/粘结用胶安全性检验合格标准2.3、碳纤维布粘贴部位:3#楼一层中(西)户卧室、一层西户客厅及北卧顶板3、碳纤维粘贴施工3.1、碳纤维布粘贴施工工艺碳纤维加固施工应遵循《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146:2003(2007年版)的有关规定,其工艺流程按图1所示,具体施工工艺按如下步骤进行:(1)、实地勘察,包括量测记录楼板混凝土裂缝实际长度,混凝土表面凹凸或破损状况等;(2)、弹线放样:根据图纸在需加固混凝土表面弹线定位,保证粘贴的准确性。

碳纤维加固工艺流程图如下:3.2、混凝土基底处理(1):实地勘察,包括量测记录梁实际尺寸,混凝土表面凹凸或破损状况,表面龟裂状况,附属物分布情况,周围有无水、粉尘、外来物之污染。

同时对影响梁加固的障碍物进行清除,施工必须确保板底有30cm以上作业空间;混凝土表层出现剥落、空鼓、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以凿除,对于较大面积的劣质层在凿除后应用环氧树脂进行修复。

裂缝部位应首先进行封闭处理。

用混凝土角磨机、砂纸等机具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尤其是表面的凸起部位要磨平,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R≥10mm)。

(2):弹线放样混凝土面机械打磨根据定位线打磨梁待粘贴混凝土表面,用角向手提砂轮机安装金刚石磨片打磨残留粉刷及严重凸出部分,使碳纤维布能平滑地贴附于梁表面,以避免碳纤维布在折角处造成应力集中,该工程为新建工程,混凝土表观质量较好因此打磨主要重点部位为模板接缝、梁阳处;待表面打磨平整后,用手提式吹风机将待粘贴面吹干净。

碳纤维布施工工艺方法和要求

碳纤维布施工工艺方法和要求

碳纤维布施工工艺方法和要求一、应根据施工现场和被加固构件混凝土实际状况,拟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

对所使用的碳纤维片材、配套树脂、机具等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一)表面处理:1、应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等劣化混凝土,露出混凝土结构层,并用修复材料将表面修复平整。

2、应按设计要求对裂缝进行灌缝或封闭处理。

3、被粘贴混凝土表面应打磨平整,除去表层浮浆、油污等杂质,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结构新面。

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导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应小于20㎜。

4、混凝土表面应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二)涂刷底层树脂:1、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材料配比进行配制;甲、乙两组胶按配比装入容器桶内,采用电锤及扩大头钻头,转速在600转/分,搅拌时间约8分钟;使胶无色差。

搅拌均匀后方可使用。

2、应用滚筒刷将底层树脂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

应在树脂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三)找平处理:1、应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找平材料。

2、应对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用找平材料填补平整,且不应有楞角。

3、转角处应用找平材料修复为光滑的圆弧,半径应不小于20㎜。

4、应在找平材料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四)粘贴碳纤维片材:1、粘贴碳纤维布应符合下列要求:(1)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2)应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浸渍树脂并均匀涂抹于所要粘贴的部位;(3)用专用的滚筒顺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除气泡,使浸渍树脂充分浸透碳纤维布。

滚压时不得操作碳纤维布;(4)多层粘贴重复上述步骤,应在纤维表面浸渍树脂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层的粘贴;(5)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的表面均匀涂抹浸渍树脂。

2、应按下列步骤粘贴碳纤维板:(1)应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板,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粘结树脂;(2)将碳纤维板表面擦拭干净至无粉尘。

如需粘贴两层时,对底层碳纤维板两面均应擦拭干净;(3)擦拭干净的碳纤维板应立即涂刷粘结树脂,胶层应呈突起状,平均厚度不小于2㎜;(4)将涂有粘结树脂的碳纤维板用手轻压贴于需粘贴的位置。

碳纤维布作业指导书

碳纤维布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碳纤维布一、主要材料1、碳纤维布应符合CECS 146:2003第3.2节和第3.3节规定的物理力学性能。

2、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应符合CECS 146:2003第3.2节和第3.3节规定的物理力学性能。

3、表面防护材料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二、主要机具降尘设备、角磨机、砂轮、吹风机、搅拌器、照明设备、卷尺、滚筒、毛刷、铁凿、铁锤三、作业条件1、认真阅读设计施工图,并组织技术交底、图纸会审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所有材料必须有检测报告、合格证。

3、根据设计施工图和材料计划,查实全部材料,使其配套齐备。

四、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2、表面处理⑴、按设计图纸在加固部位放线定位。

⑵、用铁凿打掉批荡层,对砼表面出现剥落、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剔除,对较大面积的劣质层,经设计同意后用修复材料使表面修复平整。

⑶、对裂缝部位,经设计同意后对裂缝进行灌缝或封闭处理。

⑷、用角磨机、砂轮(砂纸)等工具,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应小于20mm。

⑸、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3、刷底层树脂⑴、按产品生产厂提供的工艺规定将主剂与固化剂先后置于容器中,用搅拌器搅拌均匀,根据现场实际气温决定用量,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

⑵、用滚桶刷或毛刷将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构件表面,厚度不超过0.4mm,并不得漏刷或有流淌、气泡,等胶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小于2小时),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4、用整平胶料找平⑴、按产品生产厂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找平材料。

⑵、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应用刮刀嵌刮整平胶料修补填平,尽量减少高差。

⑶、转角的处理,应用整平胶料将其修补为光滑的圆弧,半径不小于20mm。

⑷、整平胶料须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小于2小时),方可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5、粘贴碳纤维布⑴、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

推荐-碳纤维布作业指导书 精品

推荐-碳纤维布作业指导书 精品

作业指导书----碳纤维布一、主要材料1、碳纤维布力学性能指标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XX)的相关规定;2、碳纤维布浸渍/粘贴用胶粘物理性能指标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XX)的相关规定;3、底胶的物理性能指标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XX)的相关规定;4、修补胶的物理性能指标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XX)的相关规定;5、表面防护材料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二、主要机具降尘设备、角磨机、砂轮机、吹风机、搅拌器、照明设备、卷尺、滚筒、毛刷、铁凿、铁锤三、作业条件1、认真阅读设计施工图,并组织技术交底、图纸会审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所有材料必须有检测报告、合格证。

3、根据设计施工图和材料计划,查实全部材料,使其配套齐备。

四、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2、表面处理⑴、按设计图纸在加固部位放线定位。

⑵、用铁凿打掉批荡层,对砼表面出现剥落、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剔除,对较大面积的劣质层,经设计同意后用修复材料使表面修复平整。

⑶、对裂缝部位,经设计同意后对裂缝进行灌缝或封闭处理。

⑷、用角磨机、砂轮(砂纸)等工具,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应小于20mm,凹角用找平胶填补。

⑸、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3、底胶施工⑴、按产品生产厂提供的工艺规定将主剂和固化剂按规定比例称量,倒入洁净容器中,用搅拌器搅拌均匀,根据现场实际气温决定用量,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

⑵、用滚桶刷或毛刷将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构件表面,厚度不超过0.4mm,并不得漏刷或有流淌、气泡,等胶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小于2小时),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4、用找平胶料找平⑴、按产品生产厂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找平材料。

⑵、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应用刮刀嵌刮整平胶料修补填平,模板接头等出现高度差的部位应用找平胶填补,尽量减少高差。

碳纤维布使用说明书

碳纤维布使用说明书

CFS-I-300
300
0.167 ≥3400
≥240 ≥1.7 567.8
CFS-II-200
200
0.111 ≥3000
≥210 ≥1.5
333
CFS-II-300
300
0.167 ≥3000
≥210 ≥1.5
5偏差
±1.5%
宽度偏差
±0.5%
单位面积质量偏差
抗弯强度(MPa)
≥2500 ≥1.5 ≥50,且不呈脆性(碎裂状)破坏
抗压强度(MPa)
≥70
钢-钢拉伸抗剪强度(MPa) 粘结
钢-钢 T 冲击剥离长度(mm) 能力
与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MPa)
≥14 ≤20 ≥2.5 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
不挥发物含量(固体含量)(%)
≥99
湿热老化 90d 后拉剪强度降低率(%)
≤10
混合后密度
1.05-1.25g/cm3
常温(25℃)可操作时间
≥40min
三、使用方法 (一)一般规定 1、采用粘贴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应由熟悉该技术施工工艺的专业 施工队伍承担,并应有加固施工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 2、施工必须按照下列工序进行: (1)施工准备; (2)混凝土表面处理; (3)配制并涂刷底胶; (4)对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处进行填补和找平处理; (5)配制并涂刷结构胶粘剂; (6)粘贴碳纤维片材; (7)表面防护。 3、施工宜在环境温度为 5℃以上的条件下进行,并应符合配套胶粘剂要求的施工温度。当温度低于 5℃时,采用低温固化
5、运输车辆以及堆放放应有防雨、防潮设施。装卸车时不可损伤包装,应避免日光直射和雨淋、浸水。 五、包装规格
1、碳纤维布规格 长度均为 100±1.5m; 宽幅分为:100mm、200mm、300mm、500mm。 厚度分为:0.111mm、0.167mm; 2、碳纤维布配套树脂 本产品为双组份包装,30kg/组; 其中,主剂(A 组分),净重 20kg;固化剂(B 组分),净重 10kg;

粘碳纤维布施工方案(3篇)

粘碳纤维布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前言粘碳纤维布作为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

它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抗疲劳等优点,能够有效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本方案旨在详细阐述粘碳纤维布的施工流程、注意事项以及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延长结构使用寿命。

二、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 碳纤维布: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碳纤维布,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 环氧树脂:选择与碳纤维布相匹配的环氧树脂,确保其性能稳定。

- 涂层材料: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涂层材料,如底漆、面漆等。

- 施工工具:剪刀、砂纸、滚筒、刷子、砂轮机、打磨机等。

2. 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施工经验和专业技能,熟悉碳纤维布施工工艺。

- 施工人员应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水分和灰尘对施工的影响。

-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三、施工工艺1. 基层处理- 对施工面进行清理,去除油污、灰尘、松动层等杂质。

- 对施工面进行打磨,提高其粗糙度,增强粘结强度。

- 对打磨后的施工面进行清洁,确保无尘、无油。

2. 底漆涂装-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底漆,涂装厚度均匀。

- 底漆干燥后,检查其附着力和干燥程度。

3. 碳纤维布铺设- 根据设计图纸,裁剪碳纤维布,确保尺寸准确。

- 将碳纤维布平整地粘贴在施工面上,避免皱褶、气泡。

- 使用滚筒或刷子将环氧树脂均匀涂布在碳纤维布上,确保树脂充分渗透。

4. 固化- 根据环氧树脂的固化时间,控制施工环境温度和湿度。

- 固化过程中,避免振动和碰撞,确保碳纤维布与基层紧密结合。

5. 表面处理- 固化完成后,对碳纤维布表面进行打磨,去除多余的树脂和气泡。

- 对打磨后的表面进行清洁,防止灰尘和杂质影响涂层质量。

6. 涂层涂装-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涂层材料,涂装厚度均匀。

- 涂层干燥后,检查其附着力和干燥程度。

四、质量控制1. 材料检验- 对所有施工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纤维布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主要材料
1、碳纤维布应符合CECS 146:2003第3.2节和第3.3节规定的物理力学性能。

2、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应符合CECS 146:2003第3.2节和第
3.3节规定的物理力学性能。

3、表面防护材料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二、主要机具
降尘设备、角磨机、砂轮、吹风机、搅拌器、照明设备、卷尺、滚筒、毛刷、铁凿、铁锤
三、作业条件
1、认真阅读设计施工图,并组织技术交底、图纸会审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所有材料必须有检测报告、合格证。

3、根据设计施工图和材料计划,查实全部材料,使其配套齐备。

四、操作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
2、表面处理
⑴、按设计图纸在加固部位放线定位。

⑵、用铁凿打掉批荡层,对砼表面出现剥落、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剔除,对较大面积的劣质层,经设计同意后用修复材料使表面修复平整。

⑶、对裂缝部位,经设计同意后对裂缝进行灌缝或封闭处理。

⑷、用角磨机、砂轮(砂纸)等工具,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应小于20mm。

⑸、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3、刷底层树脂
⑴、按产品生产厂提供的施工工艺规定将主剂与固化剂先后置于容器中,用搅拌器搅拌均匀,根据现场实际气温决定用量,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

⑵、用滚桶刷或毛刷将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构件表面,厚度不超过0.4mm,并不得漏刷或有流淌、气泡,等胶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小于2小时),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4、用整平胶料找平
⑴、按产品生产厂提供的施工工艺规定配制找平材料。

⑵、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应用刮刀嵌刮整平胶料修补填平,尽量减少高差。

⑶、转角的处理,应用整平胶料将其修补为光滑的圆弧,半径不小于20mm。

⑷、整平胶料须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小于2小时),方可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5、粘贴碳纤维布
⑴、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

⑵、将配制好的粘结胶均匀涂抹于需要粘贴部位的混凝土面上。

⑶、将碳纤维布用手轻压贴于需粘贴的位置,采用用特制的滚筒或毛刷沿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齐气泡,使浸渍透碳纤维布,滚压时不得损伤碳纤维布。

⑷、多层粘贴时,逐层重复上述步骤,但应在碳纤维织物表面手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层的粘贴。

如超过60分钟,则应等12小时后,再行涂刷粘结剂粘贴下一层。

⑸、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表面应均匀涂抹浸渍树脂。

6、表面防护
当需要做表面防护时,应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处理,并保证防护材料与碳纤维布之间有可靠的粘结。

五、质量标准
1、按CECS 146:2003中的第6.0.1至第6.0.6条的规定为准,严格遵守。

2、按公司自制质量验收表格进行验收。

六、成品保护
七、施工安全措施
1、新入场工人必须持证上岗,接受三级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履行签字手续。

2、遵章守纪与班前安全活动记录。

3、凡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人要按有关规定戴好安全帽、出入证。

4、现场施工人员应穿工作服,同时还须佩戴口罩和手套,施工人员严禁在现场吸烟。

5、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搭设操作平台,高处(空)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

6、电工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进行操作。

7、碳纤维为导电材料,施工时应使其远离电气设备及电源,或采取可靠保护措施。

8、各种粘结剂应在其说明书规定的环境温度中密封储存,并远离火源,且避免日光直射。

9、粘结剂的配制应在室内进行,其操作环境及施工现场,均应保持良好通风。

10、各种粘结剂材料不得沾染生活水源。

废弃物不得倒入下水道,应按环保要求集中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