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温线专题复习.doc

等温线专题复习.doc
等温线专题复习.doc

等温线专题复习

高考导航:等温线图的判读主要根据图上等温线的疏密和弯曲分布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规律,根据气温(水温)分布特点来分析影响因素。

一、知识梳理:

(一)基础知识:(课前预习完成)

1 描述一个地区的气温,除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外,还需要使用______平均气温、

_________平均气温和 ___________ 平均气温。

2一天当中 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点,最低值出现在点。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在北半球,一年中的气温大陆上 ________月最高, ___________月最

低;海洋上 __________ 月最高, __________ 月最低。南半球反之。

4一年内的 _____平均气温与 __________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5 由于接受太阳热量的不同,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__________,高纬度气温__________。

6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 __________ ,海洋气温 ___________;冬季相反。

7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 ___________相同。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 __________;等温线

稀疏的地方,气温 ___________。

(二)等温线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1、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别;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别。

2、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受影响突出。

3、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受影响显著。

4、等温线与山脉走向平行或高原边缘平行,说明受影响明显,或垂直变化大。

5、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如线内气温高,可判断为;如线内气温低,可判断为

6、等温线向高纬凸→ (较同纬度地区温度。线向低纬凸→ (较同纬度地区温度)

(三)等温线的应用

1、判断南北半球

利用等温线数值变化判断南北半球,即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为半球,向南等温线数值降低为球。

2、判断季节和海陆分布

利用同纬度海陆间等温线凸向规律来判断季节或海陆分布。北半球, 1 月份 (冬季 )大陆上的等温线向(纬)凸出,海洋上则向(纬)凸;7月份(夏季)大陆上的等温

线向(纬)凸出,海洋上则向(纬)凸。南半球正好相反。

3、判断洋流的性质及流向

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则受洋流影响

4、根据等温线的分布情况,计算某地海拔高度。

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其变化系数为℃ /100 米。

5、判断地形

等温线闭合,数值内大外小,为地形;数值内小外大,则为地形。

二、难点突破

弯曲的判读方法:

基本方法:在弯曲处作直线,选两个或三个点进行比较(如下两图)。

基本结论:凸向高值的弯曲处的值比两侧小,凸向低值的弯曲处的值比两侧大(“高低低高” )。

解读《世界 1 月和 7 月等温线分布图》:

学生活动归纳总结

观察这两幅图,你能看出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一般规律:

律吗?

等温线大致与平行,反映气温主要受

影响。

南北半球等温线弯曲程度有何差异?北半球比较,南半球比较。因为

北半球冬夏季等温线弯曲方向有什么不同?为什冬季,陆地向(高纬、低纬)凸出,海洋向

么?

(高纬、低纬)凸出;夏季,陆地向(高纬、

低纬)凸出,海洋向(高纬、低纬)凸出。

这是受影响。

. 解读《我国 1 月和 7 月等温线图》:

学生活动归纳总结

比较我国 1 月和 7 月南北气温差异。 1 月南北温差, 7 月南北温差。

比较我国 1 月和 7 月等温线疏密,产 1 月等温线,7 月等温线,产生差异的原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因。

比较东部 1 月和 7 月等温线走向差异,

产生这种差异原因? 1 月东部:大致与平行,反映气温主要

受影响; 7 月东部:大致与西部等温线形状如何?与什么因素有平行,反映气温主要受影响。关?西部:大致与平行,甚至出现。

反映气温主要受影响。

三、例题精讲

[ 例题 1]读下面等值线,已知 a > b > c,下列正确的是

()

A. 若为等高线,则 L1 为山地, L2 为山谷

B. 若为陆地等温线图,则L1 为低地, L2 为山地

C. 若为海水等温线图,则L2 为寒流

D. 若为 1 月份等温线图, A 是海洋, B 是陆地

[例题 2]

读右图回答: :

(1)描述图中 -4℃等温线的走向特点。

(2)图中 F、H 两地气温比两侧地区

的自然原因是 ___。

(高低)

(3 )图中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均

温差约为 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方法总结:

1、读数值范围与极值2、读延伸方向和递

变方向

3、读弯曲状况4、读疏密程度

5、读局部小闭合

影响因素比同纬度等温线弯曲

影响因素

比同纬度等温线弯曲地区气温分布状况地区气温分布状况

大陆夏季气温高向高纬凸出大陆冬季气温低向低纬凸出

海洋冬季气温高向高纬凸出海洋夏季气温低向低纬凸出地势较低气温高向高纬凸出地势较高气温低向低纬凸出暖流经过气温高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气温低向低纬凸出

总结:等温线弯曲分布规律——“高高低低规律”

(气温高向高纬方向凸出,气温低向低纬方向凸出)

四、拓展演练

右图阴影部分为世界某大洲的局部某月( 1 月或 7 月)的等温线分布

图,该处为高原地形, a、 b 为两条等温线,据此回答 1~2 题。1.下列

哪种现象可能出现

A.圭亚那高原的北部正值一年中的湿季

B.此时正值华北平原小麦旺盛的生长季节

C.此时正值墨累-达令盆地小麦的收割季节

D.塔里木河正值枯水期

2.图中 a、 b 等温线向北延伸的主要成因

A. 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B. 洋流的影响

C.山脉

的分布 D.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情况。读图

完成 3~5题。

3.E 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影响

B. 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 人为活动

4.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 F 处(图中阴影部分)不可能为()

A. 山峰

B. 盆地

C.湖泊

D. 城市

5.若图中表示的是 12 月份平均气温分布情况,则 E 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A.3~4 月

B.5 ~6 月

C.7~ 8 月

D.9~10 月

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中P 处因受地形影响气

温出现异常。读图完成6~8 题。

6.图中 P 处的气温可能为

A.20 ℃或 16℃

B.23℃或 14℃

C.17℃或 18℃

D.19℃或 15℃

7.该图所示可能是

A. 北半球的 2 月

B.北半球的 8 月

C.南半球的 2 月

D.南半球的8 月

8.仅从气候因素考虑,若要在M、 N 两地中选一地点建海滨浴场,正确的方案及理由是

A.M 地:气候温和湿润

B.M 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C.N 地:气候温和湿润

D.N 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7 月份平均气温图(单位:℃)。”读图回答 9~ 11 题。

9.造成图中 A 地区等温线密集的主导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季风环流

10.图中 B 地等温线的数值应该是

A. 大约 32℃

B. 在 28℃— 32℃之间

C.在 24℃— 28℃之间

D. 小于 24℃

11.C 地所在的地形区是我国四大盆地中的

A. 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

B. 海拔最高的盆地

C.面积最大的盆地

D.沙漠最少的盆地

读某地等温线图,回答12~ 13 题。

12.影响图中 A 、 B 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海陆位置④地形⑤洋流

A. ①③

B. ②④

C.③⑤

D. ④⑤

13.形成 C 岛东侧气候的因素有①纬度较低②常年受赤道低气

压影响③受东南季风影响④受东南信风影响⑤受暖流影响

⑥受寒流影响⑦位于迎风坡

A. ①②①③⑤⑦ C.①④⑤⑦ D.①④⑥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b。读图回答14~ 16 题。

14.有关 P、 Q 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A.P 为山坡上的洼地,Q 为山坡上的洼地

B.Q 为山坡上的洼地,P 为山坡上的小丘

C.P、Q 均为山坡上的小丘

D.P、Q 均为山坡上的洼地

15.若 b 的海拔高度为200 米, a 的海拔高度为300 米,则 P、Q

处的海拔高度为

A.200 <P< 300, 300< P< 400

B.300 <P< 400,100< Q< 200

C.100<Q< 200, 200<P< 300

D.200 < Q<300, 300< P< 400

16.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 a 或同为 b,则 P、 Q 处的地形可能()

A. 同为洼地或同为小丘

B.只能是洼地

C.同为缓坡

D.一处为洼地 ,一处为小丘

二、非选择题:

17.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主要山脉

的走向为,判断依据

(2)图中甲、乙两地相比,气温较低的是 ____地,主

要影响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 图中乙、丙两地相

比,气温较低的是______地,主要影响因素

是。(6 分)

18.图 11 是“两岛屿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 月等温线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7 月等温线分布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 ,原因是

(3)图中15℃等温线在两岛中间向南弯曲,其原因

(4)与该岛纬度位置大体相当的纽芬兰岛,

1 月份的气温比该岛要低20℃,分析其主要原

因。

19.读“某地区海陆分布图” ,曲线 P 表示 1 月份某

大陆局部地区20℃等温线的分布,虚线是有待确

定的等温线走向。陆地上该等温线是向P1 还是向

P2 方向弯曲?海洋上此等温线是向P3 还是 P4 方

向弯曲?判断后请用实线在图上描绘出来,并说

明理由。

五、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1.D

2.B

3.A

4.A

5.C

6.B

7.C

8.B

9.C10.B11.C 12.C13.C 14.B15.B16.A

17.(1)东北——西南走向判断依据:根据等温线走向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根据河流

的水系特征可判断出分水岭呈东北西南走向;根据区域定位判断该山脉是武夷山。( 2)甲地形;丙海陆位置。

18.( 1)从西南向东北气温递减;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2)由南向北递减;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3)夏季海洋气温较低,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4)本图地区位于温带大陆西岸,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过,增

温增湿,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纽芬兰位于温带大陆东岸,沿岸有拉布拉多寒流流过,减温减湿,气温较低。

19.( 1)绘图略。陆地上该等温线向P1 方向弯曲。受地形起伏(为大分水岭)的影响,气

温较同纬度陆地低,故等温线北凸。

海洋上该等温线向 P3 方向弯曲。该处有暖洋流(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近海海水水温较

同纬度其它海区高,故等温线南凸。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