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MIS高级培训手册MC
PCDMIS-PREMIUM(M310-11-1C)

PC-DMIS初级培训手册V43²CAD目录目录 (1)第1章课程介绍 (7)1.1 思瑞测量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介绍 (8)1.2PC-DMIS 初级培训课程介绍 (10)1.2.1 课程目标 (10)1.3 课程内容 (11)1.4 课程评价 (11)第 2 章坐标测量机(CMM)介绍 (14)2.1 坐标测量机的基本组成 (15)2.2 测量机主机的几种结构形式 (15)2.3 活动桥式测量机的构成及功能: (16)2.4 控制系统的功能 (17)2.5 测座、测头系统 (18)2.6 计算机和测量软件 (20)2.7 测量机的工作环境 (21)2.8 测量机软件的基础知识 (22)2.8.1 坐标系和工作平面 (22)2.8.2 矢量的概念 (23)2.8.3 为什么矢量如此重要? (25)2.8.4 错误的触测方向 (25)2.9 操纵盒使用说明 (26)2.10 本章思考题 (27)第 3 章系统启动 (28)3.1 测量机启动前的准备 (29)3.2 测量机系统启动 (29)3.3 测量机系统关闭 (29)3.4 PC-DMIS 软件介绍 (29)3.5 KEY 信息的显示方法 (30)3.6 进入 PC-DMIS 测量软件 (31)3.7 软件界面各部分的功能 (31)3.8 本章思考题 (34)日常答疑 (35)PC-DMIS Manual Version 4.3²CAD - CMM 1第 4 章测头校验 (38)4.1 测头校验的必要性 (39)4.2 测头校验的原理 (39)4.3 测头校验的步骤 (39)4.3.1 定义测头文件名 (40)4.3.2 定义测座 (40)4.3.3 定义测座与测头的转接 (40)4.3.4 定义加长杆和测头 (40)4.3.5 定义测针 (41)4.3.6 添加测头角度 (41)4.3.7 测头校验 (42)4.3.8 观查校验结果 (43)4.3.9 全局所用测尖 (44)4.3.10 编辑 (44)4.3.11 设置 (44)4.4 其他类型测头的校验 (44)4.5 本章思考题 (44)日常答疑 (45)第 5 章测量特征 (46)5.1 测量特征 (47)5.2 手动测量特征 (49)5.2.1 手动测量点 (49)5.2.2 手动测量平面 (49)5.2.3 手动测量直线 (50)5.2.4 手动测量圆 (50)5.2.5 手动测量圆柱 (50)5.2.6 手动测量圆锥 (50)5.2.7 手动测量球 (51)5.3 替代推测 (51)5.4 图形窗口相关操作 (52)日常答疑 (53)第 6 章尺寸和公差(一) (54)6.1 简介:为什么要使用尺寸和公差 (55)6.2 特征位置 (55)6.2.1 坐标轴子菜单群 (55)6.2.2 薄壁件轴子菜单群 (56)6.2.3 公差子菜单群 (56)6.2.3 ISO 公差子菜单群 (56)6.2.5 尺寸信息 (57)6.2.6 其它菜单 (57)6.3 距离 (58)6.3.1 使用“距离”选项标注距离 (58)6.3.2 距离的公差 (59)6.3.3 距离类型 (59)2PC-DMIS Manual Version 4.3²CAD - CMM6.3.4 尺寸信息 (59)6.3.5 关系 (60)6.3.6 方向 (60)6.3.7 圆选项 (60)6.3.8 其他 (61)6.4 夹角 (62)6.5 圆度 (63)6.6 平面度的评价 (65)日常答疑 (67)第 7 章坐标系的建立(3-2-1 法) (68)7.1 坐标系的定义 (69)7.2 建立坐标系必要性 (69)7.3 三个步骤 (69)7.3.1 零件找正 (69)7.3.2 旋转轴 (69)7.3.3 设定原点 (70)7.4 举例说明在 PC-DMIS 中建立坐标系 (70)7.4.1 第一步是找正第一轴 (70)7.4.2 第二步是锁定旋转第二轴 (72)7.4.3 原点 (73)7.5 图形显示窗口 (74)7.6 建立坐标系的其他操作方法 (74)7.6.1 坐标系平面/直线/直线 (74)7.6.2 坐标系平面/圆/圆 (75)7.6.3 坐标系平面/直线/圆 (75)7.6.4 坐标系旋转与平移 (76)7.6.4.1 旋转 (76)7.6.4.2 坐标系偏置 (77)7.6.5 单轴坐标系 (77)日常答疑 (79)第 8 章自动测量(I) (80)8.1 简介:为什么要使用自动特征进行测量 (81)8.2 没有 CAD 如何使用自动特征 (82)8.2.1 没有图纸(没有理论值)时使用自动特征 (82)8.2.2 有图纸时使用自动特征 (82)8.3 自动测量 (83)8.3.1 矢量点 (83)测量参数: (83)测量矢量点: (85)8.3.2 圆 (86)测量参数: (86)测量圆: (90)测量参数: (92)测量圆柱 (93)PC-DMIS Manual Version 4.3²CAD - CMM 3测量参数: (94)日常答疑 (96)第 9 章尺寸和公差(二) (99)9.1 位置度 (100)9.1.1 特征控制框页面 (100)9.1.2 GD&T 对话框-高级页面 (103)9.1.3 位置度计算的基准 (106)9.2.同轴度对话框 (106)9.3 同心度的评价 (108)9.4 倾斜度 (110)9.5 对称度的评价 (112)9.6 轮廓度的评价 (116)9.7 中间位置度 (117)9.8 键入 (118)日常答疑 (120)第 10 章构造特征 (122)10.1 构造圆 (123)10.1.1 拟合圆 (123)10.1.2 相交圆 (124)10.1.3 两条直线的公切圆 (125)10.1.4 三条直线的公切圆 (126)10.1.5 圆锥指定直径值构造圆 (126)10.1.6 圆锥指定高度值构造圆 (127)10.2 构造点 (129)10.2.1 中点 (129)10.2.2 相交 (129)10.2.3 垂射 (130)10.2.4 投影 (130)10.2.5 刺穿 (130)10.2.6 隅角点 (131)10.2.7 套用 (131)10.2.7 矢量距离 (132)10.3 构造直线 (134)10.3.1 两个圆心的连线 (134)10.3.2 平行 (135)10.3.3 垂直 (135)10.3.4 投影 (136)10.3.5 偏置 (137)10.3.6 扫描数据构造直线 (138)10.4 构造平面 (142)10.4.1 垂直平面 (142)日常答疑 (145)4PC-DMIS Manual Version 4.3²CAD - CMM。
PC DMIS 高级培训手册 M C

Id>.<NUMHITS>
有效的扩展名为 :X、Y、Z、I、J、K、TX、TY、TZ、TI、TJ、TK、XYZ、TXYZ、
IJK 和 TIJK。
a. 数组排序
升序 降序
SORTUP(<数组>) SORTDOWN(<数组>)
b. 从数组中返回最大值或最小值的索引值
最大 最小
MAXINDEX(<数组>) MININDEX ( <数组> )
点
点不能用文字来表示。然而,点可以用MPOINT函数从其他文字来生成:
MPOINT(0,0,1)
指针
特征名加上大括号:{CIR1}, {LIN2}, {F3}
数组
数组不能使用文字表示。不过,数组可以使用ARRAY函数从其它文字中创建,例
如:ARRAY(3,5,6),ARRAY(“Hello”,2.3,9)。在第一个例子中,函数创建三个元素数组,
数组
判断2个数组是否相等 返回数组中元素个数 返回数组中的最大元素 返回数组中的最小元素 触测点1..5
1.4.1 变量数组
变量数组
赋值/ARR1=ARRAY(12,23,34) 赋值/ARR2=ARRAY(123,23,34) 赋值/ARR3=LEN(ARR1) 赋值/ARRE=EQUAL(ARR1,ARR2) 赋值/M=MAX(ARR1)
4
触测数组语法格式:
<Feature Id>.<Hittype>[<Startnum>..<Endnum>].<Extension> Hittype : HIT:补偿或未补偿( 取决于测量补偿是否打开)
补偿过的数据
PCDMIS 培训教材

內容大綱
一. 測頭校驗
1. 2. 3. 4. 5. 6. 1. 2. 3. 測頭對話框基本內容 測針定義 柱形針定義及校驗 盤形測針定義及校驗 星型測針定義及校驗 五方向測針定義及校驗 3-2-1坐標系建立方法 迭代法坐標系建立原理及方法 最佳擬合坐標系建立原理及方法
二. 坐標系建立
有多個元素時可設定各元 素擬合的加權值.
三. 安全面及工作面設定
1. 安全面設定的意義
如上圖所示, 安全面是指在產品的最外圍建立一個虛擬的 “盒子” , 定義在此 “盒子” 以外為 安全區域. 也就是說, 在三次元量測完畢一個元素待量測下一個元素時, 測針會移動到安全面的位 置, 然后進行下一個元素的量測.
當前測頭配置列表
一. 測頭校驗
2. 測針定義
A. 輸入測針名(最好具 有一定代表性意義), 同 時出現測座
B. 加入轉接頭
出現效果
一. 測頭校驗
2. 測針定義
C. 加入TP200
D. 加入10mm延長杆
E. 同樣直徑為1mm長為35. 5mm的測針
一. 測頭校驗
2. 測針定義
說明: PROBEPH10MQ: 指測座名稱, 依實際機器型號不同而不同 CONVERT30MM_TO_MQ: 轉接頭, 接於測座與TP200之間, 有的機器沒有此轉接頭 PROBE_TP200: 測針感應頭, 用於信號采集和測針連接, 也是依實際機型不同而不同 EXTEN10MM: 代表Extent: 10 mm, 指10mm延長杆, 如果是20mm延長杆則為EXTEN20MM, 依此類推…… TIP1. 0BY35. 5MMSHNK: 指直徑為1. 0mm, 長度為35. 5mm的柱形測針, 其中SHNK為柱形 針所特有標識. 再如: TP0. 5BY10MM指球徑為0. 5mm長度為10mm的球形測針, 注意沒有 “SHNK”字樣 再如: TIP25BY3MMDISK指直徑為25mm厚度為3mm的盤形測針, 它以“DISK”字樣標識
PC-DMIS培训手册扫描部分

概述本章节主要讲述的是PC-DMIS扫描方面的应用,如图在扫描上它主要有上述6个方面的应用1)固定间隔扫描2)时间间隔扫描3)可变间隔扫描4)坐标轴5)多截面6)手动自由曲面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所讲的X平面是指X轴所垂直的平面(也称YZ平面),Y平面是指Y轴所垂直的平面(也称XZ平面),Z平面是指Z轴所垂直的平面(也称XY平面)命令的参数设定与使用1)固定间隔扫描此命令是让使用人员,设定一个取点的距离间隔,当你按住机器的中键在工件上扫描,每隔你设定的距离进行采点,采点的密度跟你设定的距离有关,点为无序状态。
假如操作者使用数学模型,在查找理论值控制区域的查找标称值公差选项中键入公差。
如果当前你所得到的数据在公差范围内则可取值,否则得不到相应的信息。
2)时间间隔扫描此命令是让使用人员,设定一个取点的时间间隔,当你按住机器的中键在工件上扫描,每隔你设定的时间进行采点,采点的密度跟你设定的时间与速度有关,点为无序状态。
假如操作者使用数学模型,在查找理论值控制区域的查找标称值公差选项中键入公差。
如果当前你所得到的数据在公差范围内则可取值,否则得不到相应的信息。
3)可变间隔扫描此命令是让使用人员,设定一个取点的时间间隔,当你按住机器的中键在工件上扫描,每隔你设定的时间与间距进行采点,采点的密度跟你设定的时间与速度有关,点为无序状态。
假如操作者使用数学模型,在查找理论值控制区域的查找标称值公差选项中键入公差。
如果当前你所得到的数据在公差范围内则可取值,否则得不到相应的信息。
测量完成后如果你想要得到单个的点,可以点选“转换为点”这个命令!4)坐标轴此命令是让使用人员,设定一个坐标轴向进行扫描,当你按住机器的中键在工件上扫描,每隔你设定的间距进行采点而且这些点落在坐标轴所对应的平面上,采点的密度跟你设定的间距有关通过这个命令我们可以通过移动或转动坐标系,来获得你想要的截面点。
假如操作者使用数学模型,在查找理论值控制区域的查找标称值公差选项中键入公差。
Pcdmis高阶培训

. ELSE/END ELSE塊必須緊跟在一組IF/END IF或ELSE IF/END ELSE IF塊後才會有效(否則無效).
示例代碼:
C1=注釋/輸入,應測量的次數(整數). 賦值/V1=0 DO/ 量測特征… 賦值/V1=V1+1 注釋/操作者,”已量測”+V1+”次,共”+C1.INPUT+”次.” UNTIL/V1==C1.INPUT
華南檢測中心
2): Do/Until循環控制語句;(范例)
接受用戶的輸入(整數)並存儲. 初始化用戶定義地變量V1,其初始值為0 開始循環,至少執行一次.
華南檢測中心
4): ELSE IF/END ELSE IF條件控制語句
示例代碼:
量測特征(S1)… IF/S1.X<6.9 OR S1.X>7.1 IF/S1.X<6.9 OR S1.X>7.1 注釋/操作者, „S1的X測量值:„+S1.X+‟超出公差.‟ END_IF ELSE_IF/S1.Y<3.3 OR S1.Y>3.5 ELSE_IF/S1.Y<3.3 OR S1.Y>3.5 注釋/操作者, „S1的Y測量值:„+S1.Y+‟超出公差.‟ END_ELSE IF/ END_ELSE IF/ ELSE_IF/S1.Z<0.9 OR S1.Z>1.1 ELSE_IF/S1.Z<0.9 OR S1.Z>1.1 注釋/操作者, „S1的Z測量值:„+S1.Z+‟超出公差.‟ END_ELSE IF/ END_ELSE IF/ 示例代碼說明: 代碼首先判別點的X值,如果條件為“假”,則接著判別Y值,如果Y值條件為 “假”,代碼將判別Z值. 如果其中任一條件為“真”,程序會顯示相關的提示,並跳過其它條件判斷語句.
PC-DMIS高级培训资料

制定人: 郑瑞献
2009.6.30
精品课件
引言
海克斯康坐标测量机最新版本4.1 坐标测量机的总体精度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1)坐标测量机本身机械精度 2)测头系统的精度和重复性 3)环境条件
正常的温度变化会导致测量结果变化,经过验证温度超过20度精将品影课响件坐标测量机的精度.
连接顺序 PH10T---TP20---TIP1BY20MM
E.选择添加角度,打开添加角度对话框添加所需要的A、B角度,然后点击确定.
键入新的探针文件 名(最多8个字符)
A、B角分别添加"0"
在测头说明窗口 下拉菜单中选择
测座选择PH10T
测杆选择TP20
测尖选择TIP3BY20MM (此项根据测尖不同进行选择)
精品课件
CMM测头系统
2)测头定义的5步骤
A.从“插入”下拉菜单中选“硬件定义”,进入“测头”选项.
B.在加亮当前的“测头文件”方框中,键入新的探针文件名.
C.在测头说明窗口加亮“没有测头定义”选项,然后点击下拉菜单的箭头.
D.按着测量机现有配置情况在描述窗口中按照“测座至测杆”依次选择相应的
配
置直到完成全部测头系列的连接.
3).如需要测量速度快,可在循环后面加"移动速度 /100"
精品课件
此处填写"请装零 件"或"OK"
CMM测量程序创建
7.测量工件:自动测量圆
点击工具栏选"自动测量圆"特征.
自动特征测圆
矢量不可 改
精品课件
CMM测量程序创建
8.尺寸评价
点击尺寸特征符号对自动测量出的圆进行位置度评价
PC-DMIS技能提升测量手册

第三章 坐标系建立 ………………………………………………………………………..47
3.1 建立坐标系目的及选取特征的原则 …………………………………………………………… ...47 3.2 3-2-1 法建立坐标系 ………………………………………………………………………………… .48 3.3 迭代法建立零件坐标系的原理和操作……………………………………………………… ...50 3.4 最佳拟合法建立零件坐标系的原理和操作………………………………………………… ...55
2
3.4 坐标系的保存、回调和拟合 …………………………………………………………… . ……………… 55
第四章
尺寸评价…………………..…………………………………………..………… 59
4.1 误差源分析…………………………………………………………………………………………… .... 59 4.2 距离评价 ………………………………………………………………………………………… ....59
4
•
• • • •
本中级培训教材编写的主要目的如下:
基础知识中较难理解内容的再次强调与学习,并提高应用基础模块的能力 常见案例的讲解 原理层面的接触,在应用上使学员逐渐脱离具体软件的束缚,从而站在更高的角度上 对测量方法进行确立和审核 建立和加强计量理念的学习,增强学员的自学习与钻研能力,从而具备测量整体观, 打破过去只专注于测量具体项目的思维,能够以测量系统观念来看待和策划测量管理 方面的工作 典型案例的讲解
•
5
第一章:特殊测头的校验
1.1 测头校验原理
当我们在经校准的标准球上校验测头时,测量软件首先用测量系统传送的坐标 (宝石球中心点坐标)拟和计算一个球,计算出拟合球的直径和标准球球心点坐标。 这个拟和球的直径减去标准球的直径,就是被校正的测头(测针)的等效直径。由于 测点时各种原因,造成一定的延迟,会使校验出的测头(测针)直径小于该测针宝石 球的名义直径,因此称为“等效直径”。该等效直径正好抵消在测量零件时的测点延 迟误差。 不同测头位置测量的拟合球心点的坐标,反映了这些测头位置之间的关系,用 于对不同测头位置的测点进行换算。校验测头位置时,第一个校验的测头位置是所有 测头位置的参照基准。校验测头位置,实际上就是校验与第一个测针位置之间的关系。 从以上原理可以看出,测头校验是测量过程的第一个环节,由此产生的误差会 影响其他的测量结果,因此要非常重视。 校验时测针和标准球要保持清洁。测针、测头、测座等包括标准球都要固定牢 固,不能有丝毫间隙。测头校验的速度要与测量时的速度保持一致。 每次对测座、测头、测针的拆卸操作后都要重新对使用的所有测头位置校验。 平时使用过程中为减少环境变化对测头的影响,要定期进行校验。
PC-Dmis for ARM三坐标测量臂 培训手册

6.3.7. 6.3.8.
构造柱体特征............................................................................................... 117 构造集合元素............................................................................................... 118
第一章 测量前的准备 ..............................................................................7
1.1. 1.2.
关节臂式测量机的分类 ........................................................................................... 7 轴的说明 ................................................................................................................... 8
6.3.5. 6.3.6.
构造平面....................................................................................................... 112 构造锥体特征............................................................................................... 1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赋值/V1 = ARRAY(5,8,3,9,2,6,1,7) 赋值/V2 = MAXINDEX(V1) 赋值/V3 = MININDEX(V1)
V1 为数组"5,8,3,9,2,6,1,7" V2=4,此数组元素的实际值是9 V3=7,此数组元素的实际值是1
赋值/V1 = ARRAY(4,8,2,9,5,7) 赋值/V2 = MAXINDICES(V1) 赋值/V3 = MININDICES(V1)
含义 I实测值 J实测值 K实测值 IJK实测值 I理论值 J理论值 K理论值 IJK理论值
符号 NOM MEAS DEV OUTTOL
含义 理论值 测量值 偏差 超差
符号 PTOL MTOL MAX MIN
含义 上公差 下公差 最大偏差 最小偏差
9
1.9 注释
当注释类型为: 输入,是/否时,可接受输入内容到变量中 举例 提示内容: enter the number !!! ,然后将输入数据输出到报告中 程序如下: C1 =注释/输入,否,全屏=否,
enter the number !!! 赋值/V9=C1.INPUT 注释/报告, 显示V9内容! V9 操作 当插入报告注释后,如上:“显示V9内容!”后,单击ENTER键,插入一行,输入V9, 然后出现右面提示:存在名称为V9的变量。输入是否引用该变量?。选择是 如果用户想在其注释后输入一个新的命令,在其注释文本末端按回车键。
"Cir1"在一个While循环里循环测量五次,五个圆的实例就会在循环里存在。
•当要引用“Cir1”第二个实例,则语法应为 :"Cir1[2]" •当要引用一组实例,应使用 .. 符号。“圆1[2..5]”表示圆1的从第2到第5个 实例
•当引用一组特征的时候,这个数组就被当做是一个构造特征集合来对待和 操作
MEAS/SCAN
BASICSCAN/LINE,NUMBER OF HITS=95,SHOW HITS=NO,SHOWALLPARAMS=NO
ENDSCAN
ENDMEAS/
ASSIGN/V1=MAXINDEX(SCAN1.HIT[1..SCAN1.NUMHITS].Y)
F1
=一般/点,从属,直角坐标,$
举例
赋值/TD=SYSTEMDATE(“dd/MM/yyyy”) 赋值/TT=SYSTEMTIME("HH:mm")
说明 26/09/2013 13:38
1.6 GETPROGRAMINFO ---得到程序信息
• GETPROGRAMINFO(<String>, <Optional String>) 得到程序的一些信息
第一章 赋值语句
赋值语句用于定义变量,即把一个常量或者表达式赋值给变量 1.1 变量
变量有七种操作数类型:整数、实数、字符串、点、特征指针、数组或函数
整数
1, -6, 209
实数
1, -6, 2.4, -0.1, 345.6789
字符串 "Hello World", "47", "CIRCLE 1"
4
触测数组语法格式:
<Feature Id>.<Hittype>[<Startnum>..<Endnum>].<Extension> Hittype : HIT:补偿或未补偿( 取决于测量补偿是否打开)
补偿过的数据
RAWHIT:没
Endnum :可以为具体数值,若为总点数,则格式为: <Feature
通配符
表达式
含义
MPOINT(<表达式1>, <表达 式2>, <表达式3>)
LEN(<指针>)
赋值/ V1 = MPOINT(2.5,3.6,4) V1.X的值是2.5 V1.Y的值是3.6 V1.Z的值是4.0
返回指针在循环中的次数 赋值/V1=LEN({CIR1}) 若CIR1在循环中重复执行10次,则 V1=10
包含了3,5和6这三个整数型元素,在第二个例子中,函数创建了包含字符串元素“Hello”,
双精度元素2.3和整数元素9的数组。
函数
函数不能使用文字表示。函数使用 FUNCTION 关键字定义,通过变量 ID 访问。
例如,赋值/Add2 = FUNCTION((X), X+2) 定义的函数使用一个自变量并为该自变量加 2。变
7
<Optional String>) 仅在第一个输入字段中使用 TEMP 时才需要第二个字段。 TEMPP - 返回零件的温度 TEMPX - 返回 X 轴的温度 TEMPY - 返回 Y 轴的温度 TEMPZ - 返回 Z 轴的温度 REF_TEMP - 返回参考温度 HIGH_THRESHOLD - 返回高阈值温度 LOW_THRESHOLD - 返回低阈值温度
数组
判断2个数组是否相等 返回数组中元素个数 返回数组中的最大元素 返回数组中的最小元素 触测点1..5
1.4.1 变量数组
变量数组
赋值/ARR1=ARRAY(12,23,34) 赋值/ARR2=ARRAY(123,23,34) 赋值/ARR3=LEN(ARR1) 赋值/ARRE=EQUAL(ARR1,ARR2) 赋值/M=MAX(ARR1)
c. 从数组中返回排序后的索引值
最大 最小
MAXINDICES(<数组>) MINIDICES ( <数组> )
举例:
赋值/V1 = ARRAY(5,8,3,9,2,6,1,7) 赋值/V2 = SORTUP(V1) 赋值/V3 = SORTDOWN(V1)
V1 为数组"5,8,3,9,2,6,1,7" V2 为数组的升序排列:"1,2,3,5,6,7,8,9" V3 为数组的降序排列: "9,8,7,6,5,3,2,1"
示例
ASSIGN/V1 = GETPROGRAMINFO("NUMMEAS") ASSIGN/V2 = GETPROGRAMINFO("NUMOOT") ASSIGN/V3 = GETPROGRAMINFO("TEMP", "TEMPZ")
1.7 点函数,指针函数,特征数组
符号 MPOINT LEN 特征数组
点
点不能用文字来表示。然而,点可以用MPOINT函数从其他文字来生成:
MPOINT(0,0,1)
指针
特征名加上大括号:{CIR1}, {LIN2}, {F3}
数组
数组不能使用文字表示。不过,数组可以使用ARRAY函数从其它文字中创建,例
如:ARRAY(3,5,6),ARRAY(“Hello”,2.3,9)。在第一个例子中,函数创建三个元素数组,
"*" 和 "?"
* :代表任意个字符 ? :代表一个字符
8
1.8 特征&形位公差
将特征或形位公差的某个值赋给一个变量
符号 X Y Z XYZ TX TY TZ TXYZ
含义 X实测值 Y实测值 Z实测值 XYZ实测值 X理论值 Y理论值 Z理论值 XYZ理论值
符号 I J K IJK TI TJ TK TIJK
h或hh – 小时,12小时制; H或HH – 小时,24小时制; m或mm – 分钟;s或ss – 秒; t –时间标记,例如 A 或 P tt –时间标记,例如 AM 或 PM
LOWERCASE LOWERCASE(<字符串>)
创建小写字符串
UPPERCASE UPPERCASE(<字符串>)
创建大写字符串
()
圆括号
优先计算圆括号中的表达式 值
1.3 数学函数
符号 ABS ROUND SQRT ACOS ASIN ATAN
含义 绝对值 取整 平方根 反余弦 反正弦 反正切
符号 COS SIN TAN DEG2RAD RAD2DEG
含义 余弦 正弦 正切 角度转换为弧度 弧度转换为角
举例
赋值/V1=SIN(DEG2RAD(45)) 赋值/V1A=RAD2DEG(ASIN(V1)) 注意: 1、每个三角函数默认都是输入和返回弧度。 如果想输入或返回角度值,要使用RAD2DEG,DEG2RAD函数 V1A得到的是弧度,如果要转换为度,需要使用RAD2DEG()函数 2、函数的输入值若超出允许范围,将引起计算机出错,返回0。
<String> DATE - 返回当前日期 TIME - 返回当前时间 PARTNAME - 返回程序的零件名 PARTPATH - 返回程序的保存路径 DRAWING - 返回修订号 REVISION - 返回的修订号 SERIALNUM - 返回序列号 STATSCOUNT - 返回当前统计计数 SEQNUM - 返回当前统计计数 SHRINK - 返回全局缩放比例 NUMMEAS - 返回执行的尺寸数 NUMOOT - 返回执行的超出公差尺寸数 ELAPSEDTIME - 返回从执行开始起所用的时间 FILENAME - 返回零件程序的文件名 (.prg) REPORTNAME - 返回报告输出文件路径及名称 TEMP - 返回可选第二个输入字符串的温度。
Id>.<NUMHITS>
有效的扩展名为 :X、Y、Z、I、J、K、TX、TY、TZ、TI、TJ、TK、XYZ、TXYZ、
IJK 和 TIJK。
a. 数组排序
升序 降序
SORTUP(<数组>) SORTDOWN(<数组>)
b. 从数组中返回最大值或最小值的索引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