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及诊疗

合集下载

肱骨骨折诊疗指南

肱骨骨折诊疗指南

肱骨近端骨折【概述】肱骨近端骨折系指肱骨头骨折及肱骨解剖颈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及肱骨大、小结节骨折。

【诊断】1.局部疼痛、肿胀,腋前皱褶处有瘀斑。

2.需拍正侧位x线片。

有时正位片显示骨折并无明显移位,.但在侧位片上却可看到有明显的成角畸形.如因疼痛而上肢不能上举者,可采用经胸投射法拍片。

【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I型:无移位或移位〈lcm或成角〈45°。

Ⅱ型:解剖颈骨折(2部分骨折)Ⅲ型:外科颈骨折(2部分骨折)Ⅳ型:大结节骨折(2、3、4部分骨折)V型:小结节骨折(2、3、4部分骨折)Ⅵ型:骨折脱位型(2、3、4部分骨折及累及关节面的骨折)【治疗】1。

无移位骨折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如三角巾悬吊等。

1~2周肿胀消退,疼痛缓解后即开始功能锻炼。

2.解剖颈骨折易发生肱骨头缺血坏死,保守治疗效果多不佳,可考虑切开复位及内固定,对老年人或难以复位固定的骨折可考虑一期行关节置换。

3.外科颈骨折首选闭合复位治疗。

对无移位骨折,用三角巾悬吊。

外展型骨折不必复位,三角巾悬吊或石膏固定.内收型骨折,手法复位后外展位固定。

粉碎骨折如移位不大也可保守治疗。

对骨折移位明显,手法复位困难或有软组织嵌入时,可选择手术切开复位及内固定。

4.大结节骨折单纯大结节骨折常有明显的移位,手法复位困难,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如系肩关节脱位合并大结节脱位,肩关节复位后大结节常自发复位。

5.小结节骨折少见。

多合并关节后脱位.骨块小可行保守治疗。

若内旋受限,可行手术复位固定。

6。

3部骨折和4部骨折手法复位困难,应行切开复位、简单固定,尽量保留肱骨头血运。

如发生肱骨头坏死,必要时可行关节置换.7.骨折脱位根据骨折脱位情况决定,2部骨折脱位首先行闭合复位,必要时进行切开复位.3部骨折脱位多考虑手术.4部骨折脱位、累及关节面或关节头劈裂时可考虑关节置换。

肱骨干骨折【概述】肱骨干骨折多见于青壮年患者,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1%~1.5%.【诊断】1.有外伤病史,局部肿胀、瘀斑和畸形都比较明显.轻微外伤即产生骨折时,应怀疑病理性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PPT课件

肱骨近端骨折PPT课件
者的运动功能。
注意事项01Fra bibliotek0203
04
遵循医生的建议
在康复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 建议和指导,不可盲目进行康
复训练。
注意疼痛和肿胀
在康复过程中,如果出现疼痛 和肿胀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停 止训练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避免二次伤害
在康复过程中,应避免过度用 力或进行高风险活动,以防止
二次伤害。
定期复查
在康复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复 查,以便及时了解骨折愈合情
感染可发生在骨折部位或手术 伤口处,导致局部红肿、疼痛 、发热等症状。
治疗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和局 部引流等措施,严重时可能需 要进行清创手术。
神经损伤
肱骨近端骨折可能伴随神经损伤,常 见的是臂丛神经损伤。
神经损伤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 治疗和手术修复等,恢复时间因损伤 程度而异。
神经损伤可能导致手臂感觉和运动功 能受到影响,如麻木、肌肉无力等症 状。
况和调整康复计划。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肱骨近端骨折的案例分 析
案例一:手术治疗的成功案例
患者情况
患者为中年男性,因车 祸导致右肱骨近端骨折 ,骨折类型为Neer三部
分骨折。
手术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使用锁定钢板和螺钉
对骨折进行固定。
术后康复
手术治疗
钢板内固定
对于严重骨折或不稳定性 骨折,可以通过钢板内固 定来维持骨折部位的稳定 ,促进愈合。
髓内钉固定
对于严重的粉碎性骨折, 可以使用髓内钉固定,以 恢复骨折部位的完整性和 稳定性。
人工关节置换
对于老年患者或严重粉碎 性骨折,可以考虑人工关 节置换来恢复关节功能。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及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及治疗
• 肱骨头的血运主要是旋肱 前动脉
• 旋肱前动脉沿着肩胛下肌 下缘向外于喙肱肌深面通 过,到达肱二头肌腱沟处, 并发出一条升支,于大结 节水平进入肱骨头。
• 弓状动脉位于肱二头肌长 头腱和肱二头肌腱沟的后 外侧几毫米处。
• 冈上肌、冈下肌、小 圆肌穿插附着于大结 节,可从后上方牵拉 骨折块。肩胛下肌附 着于小结节,可向内 侧牵拉骨折块。
二部分骨折 1. 外科颈骨折 2. 解剖颈骨折 3. 单纯大结节骨折 4. 单纯小结节骨折 5. 二部分骨折脱位
三部分骨折 外科颈骨折 大结节骨折 外科颈骨折 小结节骨折
四部分骨折 骨折累及上述四部分,外科颈、大结节骨折、小结节骨折 为肱骨近端骨折的严重类型。 Neer在2002年对该部分骨折添加了新的类型: ① 外翻压缩型骨折:其肱骨近端内侧软组织铰链相对完好
是否移位:
距离:1cm 成角:45°
根据四部分的关系分为: 未移位骨折(一部分骨折) 二部分骨折 三部分骨折:坏死率17% ~38% 四部分骨折:坏死率33% ~56% 肱骨头劈裂或压缩骨折
未移位骨折(一部分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多为此类型,只要肱骨近端的骨折块移位<
1cm或成角< 45°,无论骨折线是否多个部分,均为一部 分骨折
肱骨近端骨 折分型及治

创伤骨科 李伟雄
肱骨近端骨折(PHF)是指包括肱骨外科颈在内及其以上部 位的骨折;占全身骨折的5%,常见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 者 ,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生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多数PHF跟髋部骨折一样属于脆性骨折,约
占老年(大于等于65岁)骨折的10% 。
• 肱骨头的血供:旋肱前动 脉、旋肱后动脉
将肱骨上端4个组成部分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上 端。采用移位>1 cm或成角> 45°的标准,诊断几部分骨折 。否则不能认为是移位骨块。

肱骨骨折的分类与诊断方法

肱骨骨折的分类与诊断方法

肱骨骨折的分类与诊断方法肱骨骨折是指肱骨发生断裂或骨折,常见于肱骨干部位。

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位置,肱骨骨折可分为不同的分类,并应用相应的诊断方法。

本文将就肱骨骨折的分类和诊断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肱骨骨折的分类肱骨骨折的分类可根据骨折线的位置和骨折的类型进行划分。

1. 按照骨折线的位置分类:(1)肱骨粗隆骨折:骨折线位于肱骨粗隆区,常见于肱骨头粗隆突出后。

(2)肱骨干部骨折:骨折线位于肱骨干部位,包括远端干部骨折和中干部骨折。

(3)肱骨髁间骨折:骨折线位于肱骨髁间骨折区,分为内髁间骨折和外髁间骨折。

2. 按照骨折的类型分类:(1)闭合性骨折:骨折没有伤及皮肤,受伤处无外露。

(2)开放性骨折:骨折伴有皮肤的破裂,有可能出现骨折块外露。

二、肱骨骨折的诊断方法肱骨骨折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

1. 临床症状和体征:(1)疼痛:患者在骨折部位会感到明显的疼痛。

触摸或活动该部位时疼痛加重。

(2)畸形:肱骨骨折后,可出现肢体畸形,如骨折部位的移位、旋转等。

(3)肿胀:骨折部位常伴有肿胀、局部压痛等症状。

(4)功能受限:患者常因骨折引起的疼痛和畸形而导致肢体功能受限。

2. 影像学检查:(1)X射线检查:X射线能够清晰显示骨折的位置和类型,是主要的诊断方法。

通常需要进行正位和侧位的肱骨X射线片拍摄。

(2)CT扫描:对于复杂的肱骨骨折,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骨折信息,如骨折的移位、复杂程度等。

在实际诊断肱骨骨折时,医生需要综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来作出准确的诊断。

同时,还需要与其他相关疾病进行鉴别,如肱骨陈旧性骨折、肱骨肿瘤等。

总结:肱骨骨折的分类主要包括根据骨折线的位置和骨折的类型进行划分。

诊断肱骨骨折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

准确的分类和诊断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提供针对性的护理非常重要。

如果患者怀疑自己存在肱骨骨折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肱骨近端neer分型

肱骨近端neer分型

肱骨近端neer分型肱骨近端的Neer分型,这个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其实它就是我们聊聊肩膀骨头的一个小秘密。

想象一下,肩膀就像一个精密的机器,里面的每一根骨头都有自己的角色。

Neer分型就像给这些角色打上标签,帮助医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治疗肩膀的损伤。

我们常常听说“肩周炎”、“肩袖损伤”,说白了,都是肩膀这台机器出现了故障。

Neer分型把肱骨近端的骨折分成了几种类型,就像把不同的故障情况标记出来,方便大家处理。

Neer分型具体分为哪几类呢?第一类,叫做“一型”,听起来就简单,实际上它是最轻微的骨折。

想象一下,你在公园里慢跑,不小心摔了一跤,肩膀只是轻微挫伤,没什么大碍,休息几天就好了。

第二类,叫做“二型”,这个时候肩膀的骨头有点裂了,可能得去医院照个X光,看看情况。

其实也不用太紧张,医生一般会给你打个石膏,休息几周,问题就能解决。

然后,咱们来说说“三型”。

这可就有点意思了,肩膀的骨头开始出现多处骨折,像个拼图散落了一地。

这个时候,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让骨头重新“团聚”。

手术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其实只要医生技术好,你也不用太担心。

紧接着是“四型”,这个就更复杂了,骨头和关节面都出现了问题,可能影响到肩膀的活动。

为了不影响日后的运动,医生可能会比较谨慎地处理。

再往下是“五型”,这时,肩膀的骨折情况已经很严重了,医生会考虑更复杂的手术方案。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让人心慌?大家别怕,现代医学进步神速,医生们可都是专业人士。

就像“有备无患”,只要认真对待,结果往往都能令你满意。

毕竟,肩膀可是一条大路,平时我们多运动,保护好肩膀,才能让这条路走得更加顺畅。

所以啊,肩膀的健康真是不能小觑,运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咱们常说“安全第一”,这绝不是空口无凭。

无论是打球、游泳还是健身,都要小心翼翼,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保持正确的姿势、适量的运动,肩膀的“小伙伴”才能保持长久的健康。

大家都知道,肩膀是我们上肢的支柱,影响着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肱骨近端骨折诊疗技术要点

肱骨近端骨折诊疗技术要点

肱骨近端骨折诊疗技术要点一、概述肱骨近端骨折是指包括肱骨外科颈在内及其以上部位的骨折。

临床上较为多见。

据国内资料统计约占全身骨折的2.15%,国外资料统计占全身骨折的4%~5%。

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与骨质疏松有明显关系。

因此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部位骨折的发生率有进一步增高的趋势。

肱骨近端骨折中,年龄在40岁以上的患者占76%。

女性患者发病率为男性的2倍。

统计资料表明,与髋部骨折相似,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是肱骨近端骨折发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肱骨近端骨折大多数病例可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并可望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但少数损伤严重、移位较大的骨折,治疗上仍有很大困难。

(一)解剖1.骨关节结构肱骨近端包括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及肱骨干骺端组成。

大小结节之间形成结节间沟。

肱二头肌腱长头在沟内通过,因此也称为肱二头肌腱沟。

在发育过程中,肱骨上端有三个骨化中心。

肱骨头骨化中心于出生后4~6个月开始骨化。

大结节骨骺于3岁时开始骨化。

小结节骨骺于5岁时开始骨化。

6~7岁时三个骨化中心融为一体。

20~22岁时肱骨上端骨骺与肱骨干融合。

在肱骨头与大、小结节之间有一很短的相对稍狭窄的部分称为肱骨解剖颈。

在大、小结节之下的部分称为肱骨外科颈。

肱骨外科颈是临床上常发生骨折的部位,由于骨折两端均有血液供应,因此骨折易于愈合。

肱骨解剖颈骨折较为少见,近骨折块多因损伤失去血循环供应,因此预后较差,易发生肱骨头缺血坏死。

在冠状面上,肱骨头与肱骨干有130°~135°角。

有的报道颈干角为143°。

在横断面上肱骨头向后倾斜,与肘关节横轴相交20°~30°。

肱骨头与肩胛骨的肩盂成关节,是盂肱关节骨性组成部分。

肩峰是肩胛冈向外延续的终端,位于肩部的外侧,对盂肱关节上方有保护作用。

三角肌部分纤维起于肩峰。

而且肩峰为三角肌的功能提供有效的机械杠杆作用。

肩峰与喙肩韧带及喙突共同形成喙肩弓。

肱骨近端骨折的中西医治疗——医疗小常识科普

肱骨近端骨折的中西医治疗——医疗小常识科普

肱骨近端骨折的中西医治疗——医疗小常识科普肱骨近端骨折在骨科疾病中比较常见,通常由间接暴力所致,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同时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机体痛苦。

为了使患者尽快康复,早日回归社会,就要重视治疗方法的选择。

有研究证实,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促进疾病恢复。

一、肱骨近端骨折的简单介绍肱骨近端骨折是指肱骨大结节基底及以上部位的骨折,发生原因主要有直接或间接的撞击、老年性骨质疏松等,患者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并可见淤血斑的症状,部分患者伴有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等症状。

因骨折情况不同,所以有如下疾病类型。

根据Neer分型,按照骨折后骨块的数目及移位的成熟,可分成一部分骨折,四个解剖部位相互位移小于1cm,成角小于45度;两部分骨折,一个部位骨折,并且发生位移,有解剖颈骨折、大结节骨折、小结节骨折和外科颈骨折之分;三部分骨折,两个部位骨折并且发生位移,常见2种形式大结节、外科颈骨折和小结节外科颈骨折;四部分骨折,四个解剖部位都发生骨折和位移,肱骨头向外侧脱位,血供被严重破坏,增加了缺血坏死发生的可能。

按照压缩程度分类,肱骨近端骨折可分成<20%,20%-45%,>45%。

根据AO分型,可以分成A 型骨折,即关节外骨折,仅一个结节骨折,伴或不伴干骺端骨折;B型骨折,即关节外骨折,大小结节均骨折,伴干骺端骨折或盂肱关节脱位;C型骨折,即关节内骨折,肱骨头血供受到明显破坏。

二、肱骨近端骨折的中西医治疗(一)肱骨近端骨折的中医治疗1.药物法。

(1)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丹参、三七、制乳香、制没药、地鳖虫、红花等,再随证分期选用中药,骨折中后期选用续断、仙茅、骨碎补、生白术、补骨脂、当归、陈皮、淫羊藿等;体弱者加当归、黄芪。

(2)选用七厘散、夺命丹、正骨紫金丹等中成药。

(3)选择有止痛作用的单味中药,包括草乌、威灵仙、五加皮、制南星等。

2.外治法。

(1)选择中药:桂枝3g,红花5g,桑寄生、全当归、草乌、独活各9g,积雪草、伸筋草各12g,混合后研磨成粉末状,装入纱布袋内扎好,放人锅内煮沸后稍待冷却用毛巾浸后敷于患处,15-20分钟/次,每日2次。

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及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及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不愈合是指骨折端在愈合过程中出现延迟愈 合或不愈合的情况,可能导致骨折部位疼痛、活动受限等 症状。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可能包括骨折端血液供应不足、 骨折端分离、感染等。
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 术治疗包括定期复查、制动休息、物理治疗等,手术治疗 则可能需要植骨、内固定等措施。预防骨折不愈合的关键 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根据需要使用止痛药或镇痛泵,缓解术后疼痛。
3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锻炼
术后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
物理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如按摩、电刺激等。
康复指导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逐步恢复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
适用范围
Neer分型适用于成人肱骨 近端骨折,是临床上常用 的骨折分型方法之一。
分型依据
骨折部位
Neer分型主要依据骨折发 生的部位,包括解剖颈、 外科颈和松质骨部位的骨 折。
骨折块数量
Neer分型根据骨折块的数 量进行分类,如一部分骨 折只有一块骨折块,二部 分骨折有两块骨折块等。
移位程度
Neer分型还依据骨折块之 间的移位程度进行分类, 如无移位、部分移位和完 全移位等。
04
肱骨近端骨折的预防与 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增强身体抵抗力。
避免高风险活动
避免参与高风险运动或活动,如剧烈的对抗性运动等。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和骨骼健康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术后护理
1 2
伤口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关于术后脱位报道不多,但显示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不高 主要为肩袖及肩部肌肉肌力下降
重点加强肌肉等长收缩锻炼,至少12w避免外展外旋活动。 腋神经断裂——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肥肠神经移植修复 关节囊盂唇复合体撕裂——手术修复,术后4w限制外旋,6周后功
能锻炼
经验教训
①患者体格强壮,术前是否合并有神经损伤,特别是臂丛神经损伤,腋神经、 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的检查。 ②术中对肩袖的探查,如果肩袖损伤应该修补。 ③术中操作,听不少医生说为了追求解剖复位,很多时候把肱骨近端的肌肉 剥离的很干净,其实通过肩袖、撬剥等可以实现间接复位,钢板上的孔不仅 仅用于克氏针对骨折的临时固定,也用于肩袖的加强缝合。同时常规加强缝 合肩袖能使术后早日康复。 ④至于说术后脱位,还是应该积极的寻找原因,通过神经肌电图检查神经, B超等检查肩袖,及时处理。
7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沙滩椅位)
8
手术入路(三角肌-胸大肌入路)
入路时需分开三角肌与胸大肌,切开覆盖在肱二头肌短头上的肌膜 ,将短头拉向内侧,再切开肩胛下肌与关节囊,此入路解剖复杂, 须注意保护头静脉、肌皮神经,且对外侧显露困难。
9
手术入路(三角肌前内侧入路)
三角肌起于肩胛岗、肩峰、锁骨外1/3,从前、外、后三面覆盖肩 关节,远端汇聚成一扁腱止于三角肌粗隆,本入路仅涉及三角肌 前内侧部分,此处肌纤维相对平行,之间无分隔,很容易纵向钝 性分开。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及治疗
阳春市中医院创伤二科伍志明 2020.09.23
肱骨近端骨折概述 2
①肱骨近端骨折(PHF)占全身骨折的5%,常见于骨质疏 松的老年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生率有逐渐增加 的趋势
②多数PHF 跟髋部骨折一样属于脆性骨折,约占老年( 大于等于65岁)骨折的10%
肱骨近端血供特点
13
典型病例
45-YM 骑摩托车闪避行人后摔倒 诊断:右肱骨近端骨折(Neer II 2部分骨折)
பைடு நூலகம் 术后的疑惑
目前情况? 怎么办?
原因分析
1.术前准备不充分:没有发现骨折块位于外 后方;入路该如何选择;应该怎么样复位
2.术中复位显露和复位困难未得到有效处理 3.对局部解剖不熟悉:神经、血管
4
肱骨近端骨折AO分型
5
肱骨近端骨折诊疗方案(保守治疗)
①单纯大结节,移位< 1cm或成角< 45° ②单纯外科颈骨折,成角< 45°,易于复位,采用人字石膏固定&颈腕 带悬吊制动
6
肱骨近端骨折诊疗方案(保守治疗)
适用于保守治疗难于成功的二部、三部、四部分骨折 ①内固定手术(微创内固定、钢板、髓内钉系统等) ②人工关节置换(半肩置换或反肩置换)
丁香园分享经验
1、看看有没有神经损伤症状/真性假性脱位 2、想想术中对三角肌、肩袖、喙肱肌有没有损伤:肌电图、B超检查
肩袖 3、进手术室,全麻下复位(为突发情况做准备) 4、复位后C臂机透视,检查复位情况,再看看钢板有无松动、折断,
如果必要,再切开处理突发情况 5、术后支具固定(悬吊制动、外展固定4-12w) 6、交代病情(感觉这点最难),让患者理解。
10
手术入路(肩外侧劈三角肌入路)
钢板放置位置
钢板近端距离大结节定点5-8mm,结节间沟后方5-10mm
容易犯错之处
过分显露骨折端破坏骨折块的血供; 肱骨头骨折块复位不佳; 钢板位置太高,导致肩峰撞击; 钢板位置太靠后,使得后上部的钢板与肱骨头曲线无法获
得良好贴合; 钢板太偏前,累及旋肱前动脉升支,激惹肱二头肌长头腱; 最初选择的螺钉太长,导致螺钉穿出进入关节;
谢谢观看,欢迎指正
➢ 肱骨头血供由腋动脉发出旋肱前动脉和旋肱后动脉供应,主 要从前外侧进入。
➢ 来自旋肱前动脉发出前外侧动脉的分支弓形动脉。 ➢ 另有旋肱后动脉发出后内侧动脉。
3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Neer分型)
①Neer于1970年提出肱骨近端骨折的四部分分类法。 将肱骨上端4个组成部分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上端(关节部 或解剖颈、 ②大结节、小结节、骨干或外科颈)相互移位程度分6个基本类型,移 位>1 cm或成角> 45°,否则不能认为是移位骨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