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山区公路路线方案比选
山区某省道路线方案比选论证

山区某省道路线方案比选论证摘要:某山区××省道为二级公路,主要为完善路网、满足交通需求、方便沿线居民便捷出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规划建设。
公路线位框架构建应与经济发展格局和生产力布局相适应,满足经济发展运输需求;满足车辆快速过境的需要;与乡镇体系发展格局和人口布局相吻合,满足人们便捷出行的要求;与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协调,与综合运输枢纽相衔接,满足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建设需要;与省道公路建设实际相符合,衔接前后相关路网。
项目建设是非常迫切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选线;比较;优缺点;推荐1、路线选线原则路线走向应符合以下原则:(1)符合本省国省道公路主骨架的总体布局,明确道路承担的主要功能。
(2)符合市县交通规划及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
(3)合理选择走廊位置,优化综合运输结构网络,充分发挥省道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正确处理与现有公路﹑河道﹑沿线管线﹑乡镇规划的关系,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5)路线的选定既要考虑短捷的营运里程,也要合理地利用地形地质条件,选用合理的技术指标,减少工程数量,降低工程造价,降低工程风险。
2、路线方案的选择根据路线地形地貌、起终点位置及主要控制点等条件,在上述选线原则的前提下,对本项目K8+320~K9+520段(K线与A方案)、K17+820~K23+020段(K线与B方案)路线方案分别进行了技术经济综合比较。
2.1K8+320~K9+520段(K线与A方案)2.1.1路线走向K8+320~K9+520段(K线与A方案)是针对是否利用老路及政策处理方面进行的比选。
⑴推荐线:K8+320~K9+520K线起点(K8+320)位于瓦小线K5+800处。
路线利用老路,设竹源隧道(280m)后利用老路至新桥头附近,终点桩号K9+520,路线全长1.2km。
考虑利用老路该段路线设计速度为40Km/h。
⑵A方案:AK8+320~AK9+433.959A方案起点(AK8+320)位于瓦小线K5+800处。
基于山区公路路线方案的比选实例分析

■路桥工程2020年基于山区公路路线方案的比选实例分析郑超(珠海市交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福建厦门361000)摘要以兴山县高桥至秫归县水田坝公路为例,通过分析项目公路复杂的地质条件,从工程地质、交通功能、占用土地及工程经济四个方面对路线方案进行了比选。
结果表明,山区公路路线方案选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公路本身功能餉发挥。
关键词山区公路;建设方案;路线比选;地质条件0引言公路路线是公路的骨架,公路选线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路线方案的比较和选择是公路工程研究和设计的根本问题。
它着眼于全局,从公路工程的系统出发,对工程技术、经济效益、运营效益、施工条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合理的路线方案。
1工程概况兴山县髙桥至秣归县水田坝公路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路网的一部分,是《宜昌市“十二五”公路发展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项目起于兴山县高桥乡,接国道209线,止于卡子湾大桥西岸桥头,全长约37.626km。
全线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40km/h。
1.1地形地貌本项目位于鄂西山区,地处秦岭山脉东南麓。
路线所经地区地势复杂,地形起伏变化大。
地形总体上对项目影响较大。
1.2工程地质构造单元属杨子准地台,鄂中褶断区内,拟建场区外围构造发育,场区范围属秣归向斜南翼,为单斜构造,地层产状:倾向335~348。
,倾角42~53°,变化小。
区内无断层通过,总体上拟建区内地质构造简单,其表现主要为裂隙。
总体而言,场区属三峡-鄂西南抬升区,为构造稳定性较好的地台型大地构造环境,拟建场区属地壳相对基本稳定区。
1.3水文条件拟建项目沿线水系发达,主要有井水口河、良斗河、许家河、袁水河、小溪河等。
(1)井水口河。
井水口河自龙门河国家森林公园入境,由北向南至凉台河汇入良斗河,长15km,河底宽度为4~15m。
(2)良斗河。
良斗河是小溪河支流,在凉台河附近向东南至王家湾电站附近注入小溪河。
浅谈山区高等级公路路线设计方案比选

浅谈山区高等级公路路线设计方案比选山区高等级公路是连接山区和城市的重要交通路线,对于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山区高等级公路设计中,路线方案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浅谈山区高等级公路路线设计方案的比选。
首先,山区地形复杂,因此在选择路线方案时需要考虑地形条件。
山区地形起伏、河流曲折等特点,会对公路的施工和运输造成不小的困难。
因此,选择尽可能平坦的地段作为路线方案,可以减少工程难度和施工成本。
另外,还需要尽量避免过于陡峭的坡道和过长的山区隧道,以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
其次,山区气候变化大,需要考虑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的路况。
山区气候多变,冬季会有大雪和冰冻等极端天气情况,需要选择安全可行的路线方案。
此外,山区降雨量较大,容易引发山洪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因此路线设计时需要避开易受影响的区域,确保公路的畅通性和安全性。
再次,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是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山区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保护山区生态环境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路线设计时,需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选择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路线方案。
可以通过在设计中加入生态通道、保护带等措施,确保公路建设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最后,山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也应纳入考虑。
山区交通不便,对山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因此,在选择路线方案时,应考虑到山区的产业布局、旅游资源等因素,为山区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也需要根据山区人口分布和交通需求,避免过度投资和不合理的路线规划。
总之,山区高等级公路路线设计方案比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地形条件、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因素。
只有在兼顾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路线方案,才能确保山区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和运营达到最佳效果。
这对于促进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山区居民的出行条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山区路线方案比选

山区路线方案比选在进行山区旅行或徒步之前,制定一条合适的路线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路线方案可能会有着不同的难度、美景、安全性等方面的考虑因素。
因此,在比选山区路线方案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来得出最佳选择。
行程时间在比选山区路线方案时,行程的时间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这与个人的时间安排和行程的安排密切相关。
如果时间有限的话,可以选择短时间内形成一个完整的环线路线。
如果时间充裕,可以选择一些单向路线,或者新奇、更加刺激的路线,以待发现未知之处,或是意外的惊喜。
路线难度不同的路线难度是影响比选山区路线的主要因素。
如果是新手或体力不足的人,可以选择难度低、风景优美的路线;如果是比较有经验的人,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路线,以度过更加刺激的旅途。
环境状况在比选山区路线方案时,环境状况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例如,温度、降雨、地形等,这些都会影响到路线的选择和最终的出行体验。
如果环境恶劣,建议选择较为易行的路线;如果环境优美,可以选择一些更加艰苦、更有挑战性的路线。
安全因素在对比选山区路线方案时,安全因素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考虑诸如路面崎岖、有无大雾、天气是否适宜等因素对路线的影响。
在出行中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危险。
资源保护山区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也需要考虑在内。
在出行中应尽量遵守当地的环境保护法规及旅游惯例。
在行程中尽量不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维护良好的风貌。
参考路线方案以下是几个可能的山区路线方案供大家参考:丹霞山(广东省韶关市)丹霞山山峰规模宏伟,景色壮观,在国内山峰中有着极高的知名度。
这里提供一条徒步路线方案:从丹霞山服务中心出发,经过千层石、玉女峰、上帝台、仙女湖等10余大景点。
全程共计18公里,难度在中等偏易范围内,适合新手及早期徒步者。
穿越哈巴雪山地区(新疆)哈巴雪山地区因其壮美的山水风光,成为了旅游胜地之一。
这里提供一条路线方案:从沿帕里克山谷入口出发游玩2天,全程大约25公里。
某山区通景公路路线方案比选研究

某山区通景公路路线方案比选研究摘要:本文以某山区通景公路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项目沿线路网规划、平纵指标、用地及拆迁、主要工程数量及造价等诸多因素,最终比选出最适配本项目初衷和特点的路线方案,为今后研究类似项目的路线方案提供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山区通景公路;路线设计;方案比选;平纵线型0引言公路作为路网的基础组成部分,是支撑国家发展建设的源支撑。
在社会流通、生产、消费领域中起着串联纽带作用,能拉动经济高速发展,提高运输效率,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就因为公路有如此重要的影响,路线又是公路设计的指明灯,所以一条公路的路线设计是否合理将长久深远影响一个地区的发展,这点在山区尤为明显。
一个合理的路线方案不仅能带动地方的发展,还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且节约造价。
项目前期阶段应考虑平纵指标、征地拆迁、工程地质条件、结构物规模、连接城镇状况、路网规划、工程造价等诸多因素深入比选研究路线方案。
力求在平衡各方因素的前提下选出最优路线方案。
本文结合多年路线设计经验,以永嘉某二级山区通景公路为研究对象,综合各控制因素对路线方案进行研究分析,从而选出最优方案,为相似项目路线方案的研究提供参考。
1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温州市永嘉县,路线呈南北走向,北连云岭乡南接鹤盛镇,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属于山岭微丘区,公路定位为通景公路。
项目受到土地政策因素的限制,近期路基采用两车道三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7.5m,平、纵线型及桥梁隧道标准均按二级公路速度为40km/h标准设计,远期随着交通量的增长路基拓宽成8.5m。
本项目主线全长9.810km,云岭支线全长2.44km。
2起终点确定由于本项目不仅是云岭温泉小镇通景公路还是解决云岭乡人民亟需的交通快速出行愿景的必要条件,因此起、终点的选择就尤为重要。
根据《永嘉县县域总体规划》、《温州市县道公路网调整规划》结合鹤盛镇产业布局和旅游规划,从交通需求出发,经分析研究,鹤盛镇远期公路网将形成“两环三纵四横”的骨架路网结构,本项目作为“三纵”的东部纵线连接云岭乡和鹤盛镇。
山区路线方案比选

山区路线方案比选1. 前言关于旅行,除了要有心理准备,也要有明确的目的地和行程规划。
对于山区旅行,由于路线相对复杂和困难,因此特别需要更为详细的行程安排和备选方案。
本文旨在介绍在山区旅行中如何比选路线方案,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需要制定最佳的路线计划。
2. 如何比选路线方案2.1 确定出发时间在比选路线方案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出发时间。
山区的天气及路况等都会随季节而变化,因此选择在什么季节出发是影响路线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能帮助我们减少在路上的不必要的风险和困难。
2.2 确定路线难度路线难度是我们在比选路线时需要极为重视的一个方面。
山区路线较为险峻,不同的路线难度也会影响到旅行时的体验和安全。
因此选定路线时,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来选择不同的路线难度,以确保我们在旅行中能够顺利完成行程。
2.3 确定行程时间行程时间是指我们在旅行中需要花费的时间。
在比选路线时,我们需要根据路线难度和旅行目的来选择适合的行程时间。
同时,如果在时间上有限,我们还需要根据行程时间的限制来进行行程计划和路线方案的选择。
2.4 考虑上下坡路段山区路线中的上下坡路段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方面。
这些路段通常比较陡峭,行走起来也会相对较为困难,如果遇到恶劣天气,行走起来更是倍感困难。
因此,当我们比选路线时,需要考虑到上下坡路段的数量和长度,以及自身的身体状况来进行选择。
3. 如何根据不同的需要制定最佳的路线计划3.1 时长较短的旅行计划对于时长较短的旅行计划,我们应当根据自身的时间和体力情况来选择路线。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稍微陡峭一点的路线,但是需要保证路线总时间不超过两天,这样即使在路上遇到意外情况,也不会有太多的安全隐患。
3.2 需要体验较高的旅行计划对于需要体验较高的旅行计划,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比较陡峭的路线,例如攀登山峰等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路线难度较大,需要比较足够的体力以及专业的装备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
山区路线方案比选

山区路线方案比选随着旅游兴起,游客对于感受大自然、探险的需求日益增加。
山区旅游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旅游方式。
在规划山区旅游路线时,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路线方案?本文将介绍几种不同的山区路线方案,供游客参考比选。
方案一:登山路线登山是山区旅游的主要形式之一。
登山旅游路线通常需要游客具备一定的体力和耐力,在爬坡、攀岩等方面也需要一定的技能。
登山路线在提供体验自然风光的同时,还可以带给游客身体上的挑战和精神上的满足。
路线特点登山路线通常是在山脉陡峭的地形上修建,路途中含有爬坡、攀岩等挑战性较大的路段。
登山路线的路程长度一般较长,多为一日或数日,有时还需要在路途中搭帐篷露营。
适合人群对于那些喜欢挑战和身体素质较好的游客来说,登山路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特别是对于那些未曾体验过登山之旅的游客来说,登山旅游可以带给他们独特的体验和满足感。
方案二:自驾游路线自驾游路线在山区旅游中也是一个受欢迎的选择。
自驾游可以更好地掌控旅游的时间和行程,自由度高,不受当地交通限制。
路线特点自驾游路线通常是沿着山脉规划的公路行驶。
路线上有一些曲折、陡峭的路段,需要驾车技能和驾车经验。
沿途风景优美,可以停车和照相,让游客深入体验山区的美妙之处。
适合人群对于喜欢驾车自游和想要在旅行中保持自由度的游客来说,自驾游路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至于行车技术要求,则要求驾驶员有一定的驾驶技能和经验。
方案三:徒步旅行路线徒步旅行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旅游方式,在现代仍然有着很大的市场。
与登山不同的是,徒步旅行通常不需要过多的技能,路线可以选择相对安全和平缓的偏远小径。
路线特点徒步旅行路线一般不在山脉的主要路段上,但可以在山区的边缘、山脚下和山区的中心地带选择合适的路径。
路线安全并且行进速度较慢,游客可以更好地欣赏山区的风光和人文景观。
适合人群对于那些对体力强度较为敏感的游客或者家庭游客来说,徒步旅行路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与登山不同,徒步旅行的路线安全度较高,对游客的技能需求也较低。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比选论证

善省际交通联 系 , 增 强煤炭 运输 和旅 游景点 通达 能力 , 提 高 区域
公路 网络容量及 可达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 项 目地 理位 置图见图 1 。
1 ) A线沿北侧 阳坡布 线 , 冬 季受 积雪冰 冻影 响小 , 有利 于 提
高行车安全性 ; 2 ) 路线建设里程较 K线短 3 4 2 . 8 m;
文献标识码 : A
O 引言
山区高速公路 路线方 案选 择 , 可分 为路线 走廊 带 选择 、 路 线
碎、 沟谷众多。不 良地质为滑坡 、 黄 土潜蚀 与湿陷 、 土溜等 。初 步
设计 阶段提 出 A线 , B线 , c线 , D线 , E线和 F线 5条 比选方案 。
. 2 A线 方案 ( F K 7 7+ 2 7 8 . 6 1 2~A K 8 6+ 0 6 4 . 8 6 0 ) 方案比选 和局部线位 优化 论证 三个 阶段 。路线 走廊 带选择 和局 2 针对起点段工可 路线 方案平 纵指标 低 , 地处 山丘 的 阴坡 面, 部线 位优化主要集中在工程可行性研究 和施工 图设计 阶段 ; 路 线 冬季 积雪较难 融化 , 桥 隧比例大 的特点 , 提 出了 A线方案 。A 比 方案比选阶段是设计 工作 量大 、 比选 内容 细致 的 阶段 , 也 是 三个
但 G+ K线方案施工 条件好 , 环境破 坏小 , 对居 民干扰少 , 工程 造
图 1 照本项 目工 可批复 中霍 州至永 和关 高速公 路 西段 的起点 向东应与霍州 至永 和关 高速公路东 段相衔接 的意见 ,
1 路线 总体 设计 方案
・
1 4 6・
第3 9卷 第 2 1期 2 0 1 3年 7 月
S HANXI ARC HI TE C T UR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山区公路路线方案比选
摘要:文中介绍了云浮市都杨至云安公路新建工程路线方案设计情况。
并就路线长度、技术指标、造价及周边土地开发等指标,对各个方案进行了论证、分析和比较,得出了最优方案。
关键词: 路线选线;新建工程;方案比选;
Comparison and selection of the road route scheme in a mountain area
Zheng Ze xin
(Yunfu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highway Survey,Yunfu guangdong 527300)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oute designs of the new construction from Duyang to Yunan Road in Yunfu city. And analyses as well as compares each plan through the indexes such as route length,technical indicators,cost and the surrounding land development indicators,to obtain the optimal scheme。
Keywords: selection of route;new project;project selection;
1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云城区北部,地处西江中游南岸,路线所经地区地形介于丘陵和谷地之间,地形高差起伏较大。
路线起点接在建云杨公路及站场连接线,通过设置十字形平面交叉与在建云杨公路及站场连接线相接。
路线在汉洞村道口处建设桥梁跨越X468河骑线和南山河,经都杨镇汉洞村口、云城区河口镇扶卓村委、县区界分水凹、云安县六都镇富强村委。
终点与进港公路相交,以T形平面交叉连接。
主要控制点为路线起终点、X468河骑线、南山河、分水凹及沿线村落等。
纵断面设计主要控制因素是路基桥涵设计水位、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最小排水纵坡、X468河骑线、南山河、起终点平交等。
设计采用技术标准:①公路等级:一级公路。
②设计速度:60km/h。
③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④设计洪水频率:大、中、小桥、涵洞及路基1/100(本项目无特大桥)。
⑤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05g。
⑥其他指标按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执行。
2 选线原则
针对路线所经地域的生态环境、地形、地质的特性与差异,按拟定的各控制点由面到带、由带到线,由浅入深、由轮廓到具体,进行比较、优化与论证。
根据公路功能和使用任务,全面权衡、分清主次,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并注意由于局部难点的突破面引起的关系转换给全局带来的影响。
应对路线所经区域、走廊带及其沿线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调查、勘察,查清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程度。
应充分利用建设用地,严格保护农用耕地。
国家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路线应尽可能避让不可移动文物。
保护生态环境,并同当地自然景观相协调。
路线设计是立体线形设计,在选线时即应考虑平、纵、横面的相互间组合与合理配合。
3 路线方案布置及比选论证
本项目路线方案走向和主要控制点是依据《云浮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云浮市公路网规划(2009-2030)》及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路线方案,结合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发展状况、自然环境、建设条件等因素,从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实施可能等方面综合分析比较。
本项目路线方案选择时充分考虑了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发展状况,与城镇规划的协调、翻越山脊的位置、避让村庄的情况及提高公路本身的通行能力、减少公路结构物对其他村庄、工业区的不良影响的角度,在充分研究了路线起终点及沿线主要控制点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踏勘比选,并咨询沿线乡镇企业与当地政府的意见,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进行方案比较。
3.1 方案提出
项目沿线所经区域地形起伏较大,起点路段属于都杨新城规划用地、可开发用地密集、土地资源宝贵,为保证比选方案的贴近实际,依据部颁标准,结合沿线地形、地物、地质、水文、气候、植被及城镇、路网规划等,灵活运用指标。
拟定方案时贯彻“规划选线、协调选线、生态环保选线”的理念,树立“创新、安全、经济、和谐”的设计指导思想,严格贯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减少对良田的占用,减少民房的拆迁,重视环境保护,远离学校、民居及环境敏感区,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破坏,同时做到路线平纵配合得当,指标选用合理。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基本确定路线的基本走向,本次路线方案比较针对于本项目个别路段方案的选择。
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尽量选择路线平纵指标较高,行车舒适性高的方案,尽量选择经济合理,并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路线
走廊方案。
项目提出了A线、B线及C线共3种路线方案作比较。
3.1.1 A线方案(桩号范围:AK6+180.00~AK9+740.00)
本路段走廊带地势分布不均,高山深沟,A方案沿山岭展线上坡,在经过高大山岭路段通过开挖山体建设路基。
本路段全长3.56公里,共设两座大桥。
桥梁总长882.24米/2座,占总线路的24.78%。
——优点:本走廊带的平纵指标较均衡,线形较好。
土石方开挖较均衡。
构造物所占比例较小,工程难度较低,同时拆迁量较小,造价较低。
——缺点:路线在跨越高大山岭时土方量较大,边坡处理和保持水稳定性有一定难度,深挖路段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对水土保持不利。
而且本方案上跨梁屋等村,有一定的拆迁量。
同时在梁屋村大桥处与110KV的高压线路小角度相交。
需要一定的拆迁费。
3.1.2 B线方案(桩号范围:BK6+180.00~BK9+740.00)
B线方案于磨刀坑偏北侧山岭走廊带布线,穿过山岭,跨过山谷,B方案由两同向曲线加一S型曲线构成,由于沟壑纵横,该路段需要多处设置高架桥跨过。
本路段全长3.56公里,共设三座大桥。
桥梁总长1448.4米/3座,占总线路的40.69%。
——优点:路线走廊带地势稍平缓,绕过了梁屋村;基本无拆迁;
——缺点:相对于A线(两S型曲线+普通线型),同向曲线较多,路线平纵指标偏低,有所影响公路的服务水平。
本走廊带较A方案多一座长366.16米的垮谷大桥,工程难度加大。
土石方填挖量极不均衡,弃方较大,不环保;防护工程数量较大,造价较高,同时在梁屋村大桥处与一条110KV的高压线路小角度相交。
需要一定的拆迁费。
3.1.3 C线方案(分离式隧道方案)
桩号范围:右线CRK5+240.00~CRK10+840.00,长5.6公里;
左线CLK5+320.00~CLK6+860.00,长1.54公里
本项目分水凹路段的地形是全线较复杂的一段,台地上下相对高差达100余米,且冲沟发育,沟壑纵横,工程难度较大。
本路段共设大桥两座,桥梁共长762.16米/2座,隧道一座,隧道右线长778米(左线长610米),桥隧构造物比重很大。
占路线全长37.24%。
C线方案沿黄岗顶北部的山腰开始爬坡,在经过分水凹高大山岭路段时采用分离式隧道穿越,在磨刀坑接回推荐线路,分水岭隧道左线长610米,纵坡0.69%;
右线长778米,纵坡线1.16%。
——优点:降低路线纵坡,提高了平纵面指标。
路线在跨越高大山岭时建设隧道,避免对现有山体的深度开挖和高边坡处理,路基土方量较小,占地少,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破坏较轻,有利于水土保持。
——缺点:采用建设隧道穿越山岭,存在地质条件不确定性风险,防护数量较大,且该路段隧道出口位置设置不太合理,加之后期运营费需长期投入,养护较困难;左线隧道穿越沿线村庄,有一定的拆迁;隧道方案工程投资较高,同时隧道方案对防灾、避难及逃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对应的A方案(AK5+240.00~AK10+840.00,长5.6公里),本路段采用一反向曲线翻越了分水岭路段,
——优点:路线平面线型较为合理,很好的避开了沿线的房屋,基本无拆迁,符合沿线村民及当地政府的意愿,路线走向有利于沿线土地的开发利用。
——缺点:越岭段路线纵坡较大,达到5.52%,土石方开挖量较大,防护工程也较大,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3.2 方案比较
A线和B线方案的技术比较见表1:
表1
A线和C线方案的主要工程数量比较见表2:
表2
3.3 方案比较结论:
三方案综合比较汇总如下表3。
表3
经过上述对A、B、C三个方案从建设条件、技术指标、工程规模与投资估算等方面多层次、多方位的分析与比较,认为:A线方案路线展现尽量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平纵指标较高,线形较好,土石方填挖较均衡,工程规模小,总造价较低,综合比选A线方案较优。
因此,推荐A线方案。
4 结语
路线方案拟定与比选是一项综合、系统性的工程。
本文对采用不同路线走向的路线方案进行比选,并得出了一些结论,可为类似的山区新建公路路线选线及方案比选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D20-200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 D3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