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特点与思路 谢丕扬

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特点与思路 谢丕扬

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特点与思路谢丕扬摘要:一般而言,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而造成此种状况的很重要因素便是山区的交通不够便捷,山区里面的资源不可以在第一时间往外运输,山区里面的群众既不能方便地走出大山去接触外边的市场,山区外边的群众也不能方便地进入山区来开发建设。

所以说加强山区公路建设和优化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不仅能够促进山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且也能够有效提升山区百姓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山区的环境因素和地形条件复杂多变,水文和地质条件等也都成为了山区公路建设和路线设计的重要制约因素,所以在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些因素,对相关策略不断地进行探讨研究和调整优化。

关键词: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特点一、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特点通常来讲,地形、地质、水文、气候、土壤、植被覆盖等很多自然因素,都会对道路产生影响。

地形变化大、山高谷深、地质复杂、工程复杂、可以选择的方案比较多等是山区公路选线的基本特征。

对于气候来讲,山区里面的暴雨一般比较多、山洪也比较急,溪流水位的变化幅度往往比较大,如何跨河跨溪是选线中需考虑的问题;对于地质来讲,山区的岩层很厚、土层却很薄,岩层产状与地质构造的变化较为复杂,避开地质活跃带而选择稳定区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线位布设;对于地形来讲,地势起伏不定,特征变化明显,不但会对公路的技术标准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选线的条件。

所以在山区路线设计中,虽然平纵横三个方面都会受到较大的约束。

因此怎么样来科学、合理地利用地形来进行布线就是关键。

二、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策略研究1、明确路线设计原则在设计山区公路路线期间,为了确保设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需要首先设计人员明确路线设计的基本原则,之后严格依据各项路线设计原则开展路线设计工作,具体原则主要包括:其一,遵从安全性、和谐性与环保性等现代设计原则,仔细地选择与确定公路路线的走廊带。

瓯玉高速公路工程线位方案研究

瓯玉高速公路工程线位方案研究

瓯玉高速公路工程线位方案研究瓯玉高速公路工程是连接台州玉环至温州瓯飞滩的-条高速公路,本工程的建设将带动浙南沿海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增加浙江南部沿海地区南北向纵向通道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通过工程线位功能的需求,分析了工程线位存在的问题和难点,通过线位研究推荐出-条具有工程实施性的线位方案。

标签:瓯玉高速公路;线位研究;建设必要性;桥型方案1、概况瓯玉高速公路工程是连接台州玉环至温州瓯飞滩的-条高速公路。

瓯江口外、乐清湾周边深水岸线丰富。

随着港城-体化的深入发展,温州、台州两市港口有新的发展目标,港口项目建设有实质性突破,能促进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使深水港口的主导地位在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中发挥核心作用。

瓯玉高速公路工程两侧不同港区范围内展开,同三个港区内部交通相衔接形成循环,带动乐清湾港口周边腹地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运输需求规模和交通节点流向进-步优化。

使各深水港区最佳装卸運输作业距离更加紧密。

建立港内、港外运输网络-体化,促进运输技术的进步和运输成本的降低,缩短船舶进出港卸货时间,有效提高港口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

现阶段温州洞头港口及配套设置、玉环大麦屿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日益完备,该工程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因此建设瓯玉高速公路工程也势在必行。

2、交通量预测根据交通量的预测结果得到分析结果,预测起始年2023年,年均日交通两个15134pcu/d,预测末年2042年,预计年均日交通两个31983pcu/d。

在预测期内公路服务水平满足三级及以上要求,因此本项目采用高速公路四车道标准是合适的。

3、线位方案3.1选线的基本原则线位的选择关系到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社会效益的长久性、财务效益的相对经济合理性以及工程安全可靠性等重大问题。

基于上述考虑,线位方案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浙江省公路发展路网总体布局的要求;(2)路线方案能够最大限度的服务于沿线港口及周边城市,有利于港区的开发发展,实现路港互动,推动沿海区域社会经济发展;(3)海湾通道决定路线方案,优选较好的建设条件跨越海湾通道位置,降低工程造价和实施难度;(4)综合考虑与沿线其它公路、港(区)口、铁路等其他运输方式衔接的合理性,处理好与其他重要工程的相互关系;(5)充分尊重地方政府和沿线群众意见。

广乐高速公路复杂气象及艰险山区路线总体设计

广乐高速公路复杂气象及艰险山区路线总体设计

广乐高速公路复杂气象及艰险山区路线总体设计摘要:本文针对京港澳高速公路粤境北段因穿越气象复杂的南岭山脉,存在技术标准低、通行能力小,以及在雨、雪(冰)、雾等特殊气象条件下还存在较大的交通安全等问题,在其粤境复线工程——广乐高速公路技术标准的选用时,提出高标准、大通道的总体设计思路。

在严格遵循复杂山区规划、地质、环保和工程选线的基础上,积极引入高寒山区气象辅助选线及安全选线的理念,解决了梅花至乐昌越岭段中的高寒山区特殊气象灾害和长大纵坡带来的行车安全问题,以及路线穿越大瑶山和石门台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环保问题,有力保障了国家南北交通大通道的畅通。

关键词:京港澳高速公路,长大纵坡,复杂气象,运营安全,自然保护区引言京港澳高速公路是我国南北公路运输大通道之一,它的全线贯通,对发挥高速公路规模效益,缓解我国南北交通运输紧张压力,完善国家综合运输体系,改善地区间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京港澳高速公路以其地缘优势和区位优势,成为习惯性的南北向交通大通道。

近年随着广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其粤境广州以北段交通流量急速增长,已趋于饱和,无法满足省际交通增长的需求,严重制约京港澳高速公路沟通我国南北、连通粤港澳的交通功能;同时,京港澳高速公路粤北段部分路段还存在先天性缺陷,抗击冬季特殊气象灾害能力较低,特别是雨、雪(冰)、雾天气下,存在较大的交通安全问题。

2008年1月,冰雪灾害造成郴州至韶关段完全瘫痪,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此外,广韶段也存在因韶赣高速公路的接入导致其交通即将饱和的问题。

1. 项目概况广乐高速公路是京港澳高速公路粤境广州以北段的复线工程,北起于粤湘交界的小塘,南止于广州新国际机场,路线全长299.969km(含连接线工程),工程投资398.93亿元,是广东省投资规模最大、每公里投资额最高的山区高速公路之一。

项目位于广东省北部的韶关、清远粤北山区,属南岭山系之中的高山地貌,地形陡峭复杂,路线高程变化大;沿线分布有南岭、大瑶山、石门台及王子山四大自然保护区及各种江河水源保护区;同时,南岭山系呈东西向横亘于粤湘交界,形成复杂的高寒山区气候,对路线方案的综合选定影响较大。

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

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

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摘要:设计高速公路中的路线属于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的关键环节,需要综合性地考虑到多种因素,还要结合所选建设的环境和具体要求,再选用科学合理的高速公路路线总体设计方案,以此充分保证整体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应用效果,文章将针对如何科学合理设计高速公路路线所选用的基本思路和选线方法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以此为相关工程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线设计;选线方法高速公路设计标准随着地形以及地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地形地质情况越复杂,公路设计相关要求越高[1]。

针对高速公路设计,不管是公路安全部门,还是公路环保部门,都相应地制定了新的要求,促进高速公路设计思路可以不断创新。

在进行高速公路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转变旧观念,应用新技术,确保高速公路建设可以和谐发展。

1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高速公路是铺设在自然环境中的三维带状构造物,不仅要满足交通运输功能,还应与外界自然环境相协调。

高速公路在设计时应遵循以下思路[2]。

(1)技术指标和地形相协调路线方案在设计时如果选择技术指标较低,不利于行车安全性和舒适度。

反之,盲目追求高指标则会大幅增加公路填挖、边坡防护等工程量,破坏沿线自然环境,导致工程造价增加。

在选择技术指标时,应根据地形条件合理选择绕避或穿越方案,使路线与地形相协调。

(2)按地质选线高速公路建设里程长,少则几十公里,多则数百公里,地质情况不易查明,且地质灾害成因复杂。

地质灾害的出现会直接影响建设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甚至诱发连锁式不良反应。

如果在勘察阶段及选线阶段不能清楚地识别地质灾害,可能造成后期路线方案大变更,特殊路基处治费用提升。

因此,高速公路在选线时必须深入研究路线走廊带范围内的地质条件[3]。

(3)尽量土石方平衡、减少土石方量高速公路建设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土石方工程量过大,比如在山地丘陵地区挖方往往大于填方,导致大量废方无处利用。

挖方会直接破坏山体植被,影响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地水土流失;再比如在平原地区,路基基本以填方为主,由于耕地限制寻找取土场十分困难。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方案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方案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方案研究摘要:中国的交通业发展越来越迅速,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山区高速路互通式立交的设计越来越被关注与重视。

影响山区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山区复杂地形和地质条件,所以山区互通式立交在设计时应时刻注意与环境适应的一致性。

山区高速互通式立交设计的细微和复杂,也对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本文中,主要结合山区高速互通设计项目实例的设计内容与细节进行分析与研究,希望给与山区高速互通设计人员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方案研究山区高速互通式立交,旨在为山区高速路及连接道路提供较高服务水平的快速交通转换。

立交设计是一个相对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涉及互通式立交的型式选择技术指标的应用和其他专业的配合等多个方面。

立交总体设计应在实现立交设计功能性的同时符合当前建设标准和当地的实际情况。

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与总结,以此对未来的设计提供借鉴经验。

1 互通立交的选型1.1路网规划互通式立交的位置是由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交通需求,技术标准和交叉道路类别的详细分析所决定,而项目设计内容则主要考虑道路位置,功能和交叉点形式等具体问题。

设计者需熟知交通管理组织,设计长期交通量,交通结构等相关要求,对分配该道路段路网规划进行合理分析,使互通式立交选择能够对该道路路段的交通量发展满足互通式立交的技术标准。

除了上述所提及的之外,还应视情况提高对技术指标的应用,以确保科学改进的机会。

还应加强城市规划和乡镇区域道路网研究规划,促进立交服务区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地理环境山区互通式立交通常面临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等问题,互通区面积大,影响大。

多因素的限制导致山区设置互通式立交相对来说较困难,这也给互通式立交的设计提出了很多挑战。

如果想做到与地理环境位置想协调,那么就要做好相对的地理位置环境勘察工作和分析考虑环境对该建设的限制因素,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如位置,作用,交叉口道路级别,长期规划,技术指标等方面的内容,制定出各种可行的解决方案,然后依据当地的情况,对环境保护,成本,施工技术等内容进行科学的选择,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探究高速公路改扩建路线的设计要点

探究高速公路改扩建路线的设计要点

0 引言 在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中,前期设计的好坏决定了整个施工质量的高低,所以必须提前对高速公路路段展开详细完整的勘测以及搜集相关项目资料进行研究,找出路线设计的核心之处,同时需制订不同的设计方案,根据改扩建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找出最佳方案。

1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的相应原则1.1 综合考虑路线设计 一般来说,我国的改扩建工程主要包含改线新建工程、原有道路的扩建工程。

针对改线新建工程需要从平面、纵断面、横断面三个不同方面加以分析,综合考虑。

针对原有道路上的扩建工程,不仅需要平纵横三大要素的科学整合,它与新建工程的区别较大,设计难度较高,需要考虑原有道路的各项条件及自然环境的约束。

对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设计需要保证原有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三方面的设计主要需要体现在加宽的形式上。

总的来说,对平面中断面横断面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才能保证高速公路改扩建后的道路能够满足人们对道路功能的需求,确保道路行车的安全。

并对改扩建路线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分析。

1.2 原有道路资源拓展原则 设计人员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之前,应对原有高速公路进行现场勘察,将高速公路结构物及相关设施的整体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估,并结合现代高速公路的建设标准,将符合要求并达标的结构物保留并运用,将不达标的结构物和相关设施进行处理,在相应位置增加合适的结构物与设施。

另外,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还应当重点考虑路线平面、断面及纵面三方面的设计要求,从车辆行驶安全方面进行路线设计,以此满足设计与施工相匹配的需求。

1.3 平衡多方面因素 满足一般性原则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中,需要平衡多方面因素,满足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其中针对高速公路建设而言,要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规划和分析,根据高速公路整体路线周边环境进行勘测,结合建设标准,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程度。

原有高速公路改扩建路线设计要符合行车安全原则,一方面路线走线要符合形成行人和车辆通行标准,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路线阶段性车速控制,确保车辆及行人行驶的安全性。

DB33T 899-2013《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规范》

DB33T 899-2013《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规范》
1
DB33/T 899—2013 JTG D80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 JTG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JTG F10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60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T B05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 JTG/T BO7-01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JTG/T C10 公路勘测细则 JTG/T D65-01 公路斜拉桥设计细则 JTG/T D71 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 JTG/T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JTG/T F5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T496 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 DB33/ 704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DB33/T 1065 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B33/T 836 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山区高速公路 expressway in mountainous terrain 在山岭区和重丘区地形条件下建造的高速公路。 3.2 综合勘察方法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method 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采用遥感、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物探、钻探、槽探、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 等多种勘察手段相结合的勘察方法。 3.3 动态勘察设计 dynamic exploration and design 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和检测资料,对勘察和设计参数及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优化。 3.4 长上(下)纵坡 long up(down) longitudinal gradient 连续纵坡大于2%,或平均纵坡大于2.5%,且长度大于5000m的路段。 3.5
3
DB33/T 899—2013 3.15 高架桥 viaduct 当路线跨越山谷、穿越村庄、工业区,或沿山坡布线因坡陡、路基太高等必须采用以桥代路方式通 过时所设置的桥梁。 3.16 隧道群 tunnel group 相邻隧道洞口之间的距离较近,在勘察测量、平纵设计、通风设计及照明设计等方面必须考虑相互 之间影响的多座隧道的总称。 3.17 偏压隧道 unsymmetrical pressure tunnel 作用于隧道结构上的压力不对称的隧道。 3.18 单压明洞 single pressure open tunnel 地面横坡陡,山体外侧不能进行反压回填的明洞。 3.19 偏压明洞 unsymmetrical pressure open tunnel 地面横坡较陡,山体外侧采用回填反压的明洞。 3.20 微开挖洞口 slightly-excavated portal 洞口边、仰坡暴露面很小,最大程度保护山体原始地貌,尽量“趋于零开挖”暗挖进洞的洞口。 3.21 服务区 service area 为基本满足道路使用者和车辆需求而提供的服务设施,应具备停车场、公共厕所、休息区、餐厅、 加油站、小型超市及汽车修理区等设施。 3.22 停车区 rest area 为基本满足解除驾驶员疲劳和紧张需求而提供的服务设施, 一般具备停车场、 公共厕所、 加油站(含 便利店)、简易休息区等设施。 3.23 中水回用 water reuse

公路路线方案合理性分析公路路线方案合理性分析

公路路线方案合理性分析公路路线方案合理性分析

公路路线方案合理性分析公路路线方案合理性分析摘要: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导致人们对公路路线设计、项目施工、养护管理等阶段有着更高的技术要求,路线方案合理性是确保公路项目质量的必要基础,考虑到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往往受限于较高的平纵技术标准及复杂的生态、地质水文等多种环境因素,如何对前期的路线方案合理性进行评价是人们的关注焦点。

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路线设计方案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其次采取结合层次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路线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以便为高速公路项目实施质量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公路路线;方案合理性;模糊综合评价0引言高速公路作为一种带状构造物,其具备覆盖面广、里程长的特点,且高速公路作为连接城市不同区域及不同城市之间的基础设施,能够为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活力提供重要支撑。

其中,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合理性在区域生态环境及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决定作用,公路路线设计和公路其余设计项目(结构物设计、路基路面设计、交通工程设计、绿化照明设计等)具备明显的差异性,其是一个相对综合系统的工程,高速公路路线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受到的限制条件也较为复杂。

高速公路项目实施区域沿线附近的生态、地质水文等情况对于路线设计方案合理性的影响不可忽视,科学的路线设计方案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继而确保公路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营。

1路线方案选择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作为公路设计项目的决定性工作,路线方案设计主要是在地面上进行路线方向的确定及定位空间位置的具体过程,公路设计项目不仅是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交通构造物,而且需要考虑地质、生态环境、地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提供重要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尽量避免后续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1.1公路路线方案选择的特点路线方案的选择具备以下特点,首先是公路建设项目往往跨越了大范围的山区环境,且山区地形险峻,深路堑、高边坡等形式较多,这对于路线方案设计中纵面定坡、平面布线等指标的确定需要考虑更多限制,且项目规划区域具备的空间布线自由度较小,这决定了路线方案设计的特殊性;相较于平原地区,山区公路路线设计需要克服长距离路线沿岸的空间位置障碍,其中,越岭线、沿河线、山脊线等区域需要重点进行考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
2018-05-18T11:18:45.7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作者: 丛啸1 杨芳2
[导读]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国内外对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设计的理念、方法的研究现状,并以云南华丽高速为例阐述具体选线的方法以
及考虑因素。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设计;华丽高速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国内外对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设计的理念、方法的研究现状,并以云南华丽高速为例阐述具体选线的方法以及
考虑因素。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设计;华丽高速
0
引言

在我国基础建设不断完善下,我国高速公路不断发展,尤其在平原、沿海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其高速公路的路线密度不断扩大,
而随着这些区域高速公路的修建项目逐渐完成,对地势复杂、地质灾害较多的山区道路修建投入逐步扩大。与平原地区高速公路选线不同
的是由于高速公路本身对路线设计及道路修建要求,且山区中地质变化多端、气候不定,因此这些因素不仅加大了山区高速公路项目施工
的难度,而且对保护道路周边自然环境的难度加大。对此,需要对山区高速公路的工程项目可行性、路线设计、山区地质勘测、施工安全
性以及自然环境保护等展开深入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的载体为自然环境以及周边村庄农田,通常情况下山区的地势地貌复杂多变,规律性小,其地下水、地表水丰富且贯穿
四周,山体险峻陡峭,在地震、大雨等自然条件下易发生各类自然灾害;而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不可避免采取深挖高填、穿山隧道、过河架
桥等工程手段,对周边环境必然造成不可恢复破坏,施工及后期处理不当还会进一步诱发其他不同地质灾害甚至破坏已建道路,加大工程
项目总投资、延长工期。对此,修建一条满足交通需求、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生态资源的高标准山区高速公路必须重视前期道路地质勘
测,认真严格完成选线任务,以此保证道路修建的顺利完成,确保安全施工及运营,减少多周边自然、动植物生活习性的影响,从源头避
免地质灾害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道路建设的系统性研究最早起步为欧美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些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规划基本完成且较为健全,他们
的很多基础设计理论以及工程应用经验可以为后面的类似工程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尤其对于美国在经过二次世界大战不仅国内经济建设
未受到影响反而促进,其公路建设得到大力发展,建设等级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对科学性、合理性的高水平要求,在实
际道路规划及修建中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丰富成果,具备完善的路线方案设计方法体系,并创新出许多新设计理论。其中,最具代表
性的背景敏感性设计(
CSD)为欧美发展国家在总结过去道路建设的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具有系统的协调方法和新理念,其增加了沿线
地区有价值的多种因素,可以较好满足道路修建以及投入使用中安全、环保、快速、经济且美学的高要求。
CSD应用中最大的特点为灵活
用于道路设计标准,设计方法上较为注重将设计标准具体投入到应用中,完成性能的转变,并预知设计中可能存在的对道路质量和安全影
响因素,由被动防治转变为主动预防。

国内相关研究由最初满足道路使用要求逐渐转变为保护生态环境和满足道路安全的双向要求。为满足此类要求,在国家大力倡导“以人
为本
”思想下先关研究加强对设计标准以及指标的灵活应用,总结出“安全、舒适、环保、和谐”的新道路规划设计新理念。具体研究有:高
进科在《基于AHP方法的山区公路路线方案比选》中创新提出利用层次分析法(
AHP)对山区道路公路选线方案设计,达到减少道路选
线中设计者的主观性、盲目性、片面性,从而减少对线路比选结果的影响,确定出最佳公路路线设计方案。周林在《基于遗传算法的道路
选线优化方法研究》中提出采用
GIS进行公路路线设计方案比选,通过利用GIS搭建路线设计优选设计模型平台,建立相应数据库并采用遗
传算法求解得出最佳公路路线方案解。
2
山区高速公路的工程地质选线方法

由于道路选线方案设计设计的范围较广,考虑因素复杂且多变,因此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技术工程。在过去国内对相应研究较少、对道
路本身线路走向大多采取原有路线,对周边自然环境、地势地貌、水文条件等因素考虑不周,在后期出现不少问题,尤其在复杂环境的山
区。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周边原材料进行道路修建、如何避免危险地区、合理进行公路路线选线,且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生态资源浪
费,成为道路工作者不断深入研究和创新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国家高速公路网G4216即成都至丽江高速公路华坪至丽江段为例,下面,简称华丽高速。其起点位于华坪县荣将镇可与在建丽
攀高速公路华坪至滨界段终点顺接(图
1),终点设计两个方案均位于丽江市玉龙县拉市海,可与大丽高速衔接(图2),全程长

153.29Km
,途经华坪县、永胜县、玉龙县、古城区(图3)。

图1 起点示意图 图2 终点示意图

图3 公路路线方案走向示意图

在考虑起终点以及中间点的控制,在前期大量的当地现场勘察以及后期深入研究,以沿线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周边路网情况、工程
投资金额、施工条件、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等最终确定出
A、B、C三条备选方案,其具体走向和途径地区城市如图4。

图4 三条备选路线方案
A
方案路线设计顺畅,总体布局良好,对周边良田占用较少,路线里程最好,相关安全设计指标、经济指标好,但需要大规模修筑桥
梁隧道、施工难度大,对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
B方案路线设计舒适顺畅,且对大型桥梁隧道修建相对A方案较少,对于永胜县的交通运输
方便,经济、安全设计指标良好,但设计里程过长良田占用较多,穿越较长保护海域,施工安全性较低,后期的养护管理要求高;C方案
路线设计顺畅且对周边村庄的衔接性较好可较好覆盖较多村庄,单体桥梁隧道工程规模小,技术难点少,利于乡镇但安全性、经济性指标
一般,且里程长对资源占用大,施工安全性也相对较大,后期养护管理较困难。
3
结论

以云南华丽高速路线方案选线设计方法可知评价方法科学可靠,评价结果准确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建立的评价
方法模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恒.公路路线方案合理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6.
[2]
吴华金.髙原山区公路勘察设计理念阴[J].云南交通科技.2003.2
[3]
张少武.甘肃省公路路线设计理念及实践研究[D].长安大学,2007
[4]
马瑞.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综合比选研究[D].长安大学,2014的新理念设计指南(2005版).交通部公路司[M].北京;人民
交通出版社,
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