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 趣味化学-神奇的预言
高中化学速记口诀

高中化学中有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巧记口诀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记忆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高中化学巧记口诀:元素周期表口诀:"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钛铬锰铁镍,铜锌汞银金;每个周期尾,稀有气体存。
"化合价口诀:"一价氢锂钠钾,二价氧钙钡镁;三铝四硅五氮磷,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正一正二价,铁二三价都有别。
"原子结构口诀:"电子层数周期数,最外层数族数同。
"氧化还原反应口诀:"失电子的是氧化,得电子的是还原;氧化剂使人氧化,还原剂被人还原。
"酸碱盐口诀:"碱金属形成碱,酸根离子与金属;盐酸盐中银不溶,硫酸盐中钡不溶。
"金属活动性口诀:"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氢前金属活动性。
"气体制备口诀:"氧气二氧化锰,氢气用酸锌;二氧化碳用大理石,氯气盐酸锰酸钾。
"摩尔质量口诀:"碳十二作标准,其他元素原子量。
"溶液酸碱性口诀:"碱溶液显碱性,酸溶液显酸性;中性溶液pH七。
"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口诀:"温度高反应快,催化剂来帮忙;浓度大接触多,反应速率增。
"化学平衡移动口诀:"加压平衡向减少,减压平衡向增多;升高温度向吸热,降低温度向放热。
"有机化学官能团口诀:"卤代烃含卤素,醇含羟基;酚含酚羟基,醚含氧链。
"化学方程式配平口诀:"左反应右生成,化学式要对应;先配碳后配氢,最后配氧硫氮。
"电解质口诀:"水溶液中或熔融,自身电离的化合物;酸盐碱金属氧化物,都是电解质。
"化学实验安全口诀:"三不原则要记牢,不尝不闻不接触;防护装备要穿戴,实验安全最重要。
"。
化学趣味科普

化学趣味科普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这神奇的化学世界。
化学,那可真是个奇妙无比的领域啊!就好像是一个充满惊喜的大宝藏。
你想想看,那些普普通通的物质,在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之后,就能变成完全不一样的东西,这多有意思啊!比如说水吧,这是咱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了。
但你知道吗,水分解之后能变成氢气和氧气。
氢气能飞上天,氧气能供我们呼吸,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水分子,蕴含着这么大的奥秘呢!这不就跟变魔术似的。
还有各种金属,平时看着没啥特别的。
可一旦让它们参与到化学反应里,那就完全不一样啦。
有的会变色,有的会发光,哇,那场面,真叫一个精彩!就好像它们突然有了自己的小脾气和小性格。
再来说说那些化学实验,那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
有时候做实验就像是在探索未知的迷宫,你不知道下一个拐角会出现什么。
也许会有奇妙的现象让你欢呼雀跃,也许会有小小的失误让你懊恼不已。
但这就是化学的魅力呀,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咱举个例子哈,做酸碱中和实验的时候,看着那酸碱溶液混合在一起,颜色慢慢变化,就好像是一场色彩的舞蹈。
你难道不觉得特别神奇吗?而且,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化学反应的过程,这可比光看书本上的知识直观多了。
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无处不在呢!咱们用的化妆品、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很多都跟化学有关系。
你想想,化妆品里的那些成分,不就是通过化学合成的吗?食物的加工过程中也有很多化学变化呀。
还有衣服的染料,那也是化学的功劳呢!化学就像是一个神通广大的魔法师,能把普通的东西变得不普通,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多的变化和惊喜。
它不是那种死板的知识,而是充满活力和趣味的。
大家可别觉得化学很难很枯燥哦,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去发现,就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它就像是一个隐藏在生活中的小伙伴,时不时地给你带来一些小惊喜。
所以啊,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奇妙的化学世界吧,去探索那些未知的奥秘,去感受化学带来的无穷乐趣。
相信我,你一定会爱上它的!怎么样,准备好和化学来一场奇妙的邂逅了吗?。
高中化学87个秒杀口诀 -回复

回复:高中化学是学生们学习的重要科目,其中有很多知识点需要掌握。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以下是87个高中化学秒杀口诀,希望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1. 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能级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2. 主族元素外层价电子数=主族元素A族号-10,副族元素外层价电子数=副族元素A族号。
3. 电子云密度最高处=配位数-内层价电子数。
4. 原子半径增大的方向:由右至左,由上至下。
5. 化合价=配位数-内层电子数。
6. 离子半径增大的方向:正离子由左至右减小,负离子由左至右增大。
7. 元素电负性增大的规律:正离子由左至右增大,负离子由上至下增大。
8. 共价半径增大的规律:从单键到三键,共价半径减小。
9. 同一周期中,非金属的杂化轨道原子半径稍大于原子轨道。
10. 同一族元素,周期表上第一个元素的性质最活泼。
11. 同周期元素,周期表上最后一个元素的性质最活泼。
12. 同一主族元素,原子核无效电子数越多,金属性越小。
13. 能级数相等的两个原子,半径小的原子金属性大。
14. 金属性越大,化合物的氧化性越强。
15. 金属性越大,金属的活力越强。
16. 周期表数据记忆:3A-5,4A-6,5A-7.17.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递增。
18. 金属性在周期表中的分布规律:周期中值增大,从左上角至右下角。
19. 元素的金属性不分明度表:Mg>Al>?20. 其中列出来的多种形式是化合物家族。
21. 元素是否为金属,通过化合物中的元素表现,建立了元素周期表的形成。
22.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元素原子半径由上至下递增。
23. 同一周期的原子半径:从左至右减小。
24. 非金属原子的离子半径大于原子半径。
25. 原子半径的变化方向:由右至左增大,由上至下增大。
26. 测试:(1)K+ (2)Al3+ (3)S2- (4)O2- 的半径大小排序。
27. 测试:C2-? O2-? N3-的半径大小。
9-7-1-化学趣味科普

化学趣味科普
1. 你知道吗,化学就像一场奇妙的魔术表演!比如说铁在氧气中燃烧,那火星四溅的样子,不就像舞台上神奇的魔法效果吗?
2. 嘿,化学可有意思啦!就像变戏法一样,氢气和氧气混合在一起,一点火,“砰”的一声,这不就是个惊人的戏法吗?
3. 哇塞,化学真的超级有趣好不好!看看那个金属置换反应,一种金属把另一种金属从溶液里“赶”出来,这不就像一场激烈的争夺赛吗?
4. 哎呀呀,化学的趣味简直数都数不过来呀!像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一相遇就和谐共处了,像不像两个原本争吵的人突然和解了呢?
5. 嘿呀,化学真的太好玩啦!你想想看,把两种无色的溶液混合在一起,突然就变色了,这难道不是很神奇吗,就像突然给世界换了个颜色!
6. 哇哦,化学的乐趣你可别错过呀!比如把鸡蛋放进醋里,过几天鸡蛋壳就变软了,这多像一个坚硬的外壳被慢慢融化掉了呀!
7. 哟呵,化学真的充满惊喜呢!燃烧的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那光芒,难道不像夜空中最亮的星吗?
8. 哈哈,化学的趣味可不少哦!观察硫酸铜晶体的生长,一点点变大,不就像看着一个小宝贝慢慢长大一样吗?
9. 哎呀,化学真的很迷人呀!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那美丽的火焰,是不是像神秘的精灵在跳舞呢?
10. 哇,化学的世界丰富多彩极了!把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大量气泡,这不就像一场欢乐的泡泡派对吗?
我觉得化学真的是充满了各种神奇和有趣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和发现呀!。
新课标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册化学天地〖门捷列夫的科学预言〗

门捷列夫的科学预言许多化学工作者乃至中学生的案头或书包里往往保存着一张元素周期表;许多字典、词典中亦附有一张元素周期表以供查用。
由此可见,其应用价值之高。
众所周知,元素周期表是俄罗斯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 869年编制的。
他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时,还有许多元素未被发现。
1869年,他给这些未发现的元素在周期表上留下了空位,并根据同族元素的性质相似的原理,对这些未发现的元素作了科学的、准确的预言。
他的这些神奇的预言已被后人的发现所证实,并留下许多传奇的故事。
镓Ga的发现便是传奇故事之一。
当时镓尚未被发现,门捷列夫在化学元素周期表的铝的下边,空了一格。
他把这空着的、尚未发现的元素叫做亚铝也有译为类铝的,并预言了亚铝的各种性质。
过了四年,即1 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在比利牛斯山的闪锌矿中,发现了一个新元素,命名为镓。
镓就是门捷列夫所预言的亚铝。
布瓦博德朗测定了镓的各种物理、化学数据,结果与门捷列夫四年前所作的预言非常相近,例如门捷列夫预言镓的原子量大约是68,而布瓦博德朗的测定结果是6972;但比重一项,差值较大,门捷列夫预言镓的比重是5.9— 60,而布瓦博德朗测定的结果是470。
当时世界上只有布瓦博德朗的实验室里有一小块金属镓。
门捷列夫在千里之外的彼得堡,并没有看到镓是什么样子,然而,他却给布瓦博德朗写信,指出他测得的比重是错误的,建议重新测定。
这令布瓦博德朗简直不敢相信,他在给门捷列夫的回信中坚信自己的测定不会有错。
于是门捷列夫再次给他写信,建议他进一步提纯金属镓,重新测定比重,仍坚信镓的比重应是5.9—6.0,不可能是470。
布瓦博德朗遵嘱,再次测定镓的比重,真神奇了,果然比重是596,正好是门捷列夫所预言的59—60之间。
再如锗Ge,这是门捷列夫在1869年所预言的亚硅,是元素周期表中硅的下方的一个空位。
15年后的1886年,德国化学家文克列尔用光谱分析法发现了锗。
门捷列夫预言锗是一种金属,其原子量大约是72,比重大约是55;这种金属几乎不和酸起作用,但可和碱作用;这种金属的氧化物的比重大约是47,它极易溶解于碱,并易被还原为金属;这种金属和氯的化合物应是液体的,比重大约是19,沸点大约是90℃。
化学小故事或趣味化学

化学小故事或趣味化学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隐藏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实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无意间经历了一些有趣的化学现象,下面我将分享几个令人惊叹的化学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化学的奇妙世界。
故事一:魔幻的变色龙反应在实验室中,有一种被称为“变色龙反应”的化学实验引人注目。
这个实验展示了许多不同颜色的溶液如何在相互反应后迅速变色。
这种变色现象是由于溶液中的化学物质们的氧化还原反应引起的。
这个实验需要三种液体溶液:钾碳酸钾、硫酸二氧化锰和甲酸。
开始时,钾碳酸钾的溶液是无色的,硫酸二氧化锰的溶液呈浅紫色,甲酸则是黄色的。
当这三种液体混合在一起时,化学反应迅速发生,颜色随之变化。
溶液开始变色,从无色变为黄色,然后变为深橙色,随后是红色、深蓝色和紫色。
这些颜色变化是由于化学物质在反应中的氧化还原产物的不同形成的。
这个实验目不仅令人惊叹,而且让人感叹化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故事二:可怕的炸碎瓶子在一次化学实验中,一个学生用一个空的玻璃瓶和硫酸、过氧化氢等化学物质进行了一次危险的实验。
当他将硫酸加入瓶中,并轻轻倾斜瓶子时,瓶子突然发出巨大的爆炸声。
这看上去可能像是魔法,但实际上是由于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了气体的压力。
硫酸与过氧化氢反应时,会产生大量的氧气。
这些氧气积聚在瓶子中,由于瓶口没有足够的空间释放气体,导致气体压力不断增大,最终导致瓶子爆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在封闭容器中会逐渐增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容器的承受能力时,可能会导致危险的爆炸。
故事三:冰与盐的“热情相爱”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喜欢用盐来融化冰块。
这是因为盐和冰之间存在着一个有趣的物理现象,即冰的熔点降低。
当我们向冰块上撒盐时,盐会与冰表面接触,从而改变冰的结构。
盐会与冰中的水分子形成氢键,使得冰晶逐渐解开。
在这个过程中,冰的熔点降低,使得冰块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融化。
这是因为盐与冰的相互作用降低了水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从而阻碍了冰的结晶。
化学顺口溜口诀

化学顺口溜口诀
1. 钾钠铵盐都可溶,这个口诀要记清!就像你找东西,一下就找到对的那一个,多容易呀!比如氯化钠,不就是常见的食盐嘛,一下子就知道它可溶啦!
2. 氢氧根多沉淀,这可别忘掉呀!好比路上的小坑洼,得特别留意呢!像氢氧化铜,不就是蓝色的沉淀嘛!
3.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哎呀,多形象呀!就像选礼物,只有特定的几个是好的,其他的不行哦!比如碳酸钠就溶呀。
4. 酸碱中和反应妙,真的很神奇呢!这不就像两个好朋友,凑在一起就和谐啦!比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5. 金属活动性顺序要记牢,这可重要啦!就如同比赛排名,顺序不能乱哟!铁就不能置换出钾呀!
6. 化合价要搞懂,不然会迷糊哟!就像给东西标价,得清楚才行呢!比如氢气中氢就是零价呀。
7. 燃烧条件不能忘,这可是关键呢!如同做饭要有火有食材一样呀!没有氧气就烧不起来啦!
8. 化学变化真奇妙,哇塞,太有趣啦!好比变魔术,一下子就不一样了!铁生锈不就是个例子嘛。
9. 质量守恒定律准,这绝对没错呀!就像钱不会平白无故消失一样!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呀。
10. 元素周期表有规律,厉害吧!就像排队一样整齐有序呢!根据周期表就能知道很多性质啦!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化学顺口溜口诀真的超级实用,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化学呀!。
化学奇妙的化学反应带您领略化学世界的奇迹

化学奇妙的化学反应带您领略化学世界的奇迹化学是一门充满奇妙的科学,通过各种化学反应,我们能够见识到许多令人惊叹的化学现象和奇迹。
这里,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些最为引人瞩目的化学反应,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之处。
1. 爆炸反应:奥地利天才炼金术士豪伊根之所以被历史称作“化学之父”,不仅因为他的研究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还因为他在爆炸反应中作出了杰出贡献。
爆炸反应是许多化学物质在特定条件下迅速释放能量的过程,这种反应不仅能够带来巨大的威力,也承载了巨大的风险。
然而,正是爆炸反应的研究推动了火药、炸药等领域的发展,也促进了火箭、导弹等科技的进步。
2. 结晶反应:结晶反应是一种物质由液态或气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常见的结晶反应包括溶液结晶和气体冷凝。
溶液结晶是指溶液中的溶质在适当条件下重新排列,形成固体晶体的过程。
而气体冷凝是指气体分子在低温下凝聚为液态或固态。
结晶反应不仅是一种自然界的化学现象,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过程,如盐结晶、雾凇的形成等,都是结晶反应的结果。
3.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
氧化反应通常伴随着物质的燃烧、腐蚀等现象,也是许多能量转化和物质转化的基础。
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燃料,如煤、木材等,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释放大量的能量。
此外,氧化反应还能够带来许多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如细胞呼吸等。
4. 还原反应:还原反应与氧化反应相反,是指物质失去氧分子而获得电子的过程。
还原反应常常与氧化反应相互配合,共同参与能量和物质的转化。
例如,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在电池中,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5. 反应速率:除了上述的具体化学反应外,了解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也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内容之一。
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量,它取决于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
通过研究反应速率,我们可以探索化学反应的本质、优化反应条件,从而提高反应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预言
1861年3月30日出版的《化学新闻》,报道了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克鲁克斯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并命名铊,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二年克鲁克斯把一瓶贴有标签“金属铊”的样本送到国际博览会上去陈列,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并获得了巨额奖金。
但是后来的化学实验证实了这瓶样本并不是真正的金属铊,而是铊的一种化合物。
由于铊元素的发现,门捷列夫根据自己的周期表,在 l871年他突然宣布,一定存在一种元素,他称为“类铝”,虽然他们不曾相见,但门捷列夫知道它的相貌、性格和脾气,而且说得简直有声有色,活龙活现,难道门捷列夫是算卦先生吗?不是,他有着充分的理论根据,在元素性质周期律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大胆预言。
但是这个预言发表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引起化学家的注意。
到了1875年,一位靠自学成长起来的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在对铝和铊的光谱性质进行研究时,意外地发现两条从未见过的紫色谱线,布瓦博德朗肯定这是一种新的元素产生的,到了 l1月份,布瓦博德朗制得了纯净的这种新元素单质,这种物质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你把这种金属放在手中,它就会自动熔化为液体.它的熔点仅有29.8℃。
1876年5月他在法国科学院《科学报告集》上公布了自己的新发现,并给出了有关这种新元素的性质。
可是不久,他收到了一封来自彼得堡的信,署名是门捷列夫。
门捷列夫在信中以非常肯定的语气指出了布瓦博德朗关于新元素性质测定的不准确性,尤其是比重,不应该是4.7,而应在5.9到6.0之间。
当时布瓦博德朗很疑惑,他明知世界上自己是独一无二在手中有这种新元素单质的人,门捷列夫怎么知道这种元素的比重的呢? 布瓦博德朗是个非常谦虚谨慎的人,那就不妨再试试,于是他又重新仔细地做了比重实验,结果确定是5.94,与门捷列夫的预言完全一致。
这件事在当时化学界引起很大的轰动,人们大为叹服门捷列夫周期表的伟大意义和他的远见卓识。
大家懂得了这项发现是极不平凡的事,在寻取新元素的航行中,意外性和盲目性的牢笼已经被打破,从此人们可以在门捷列夫周期表的指引下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