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性和亚实性肺结节的临床处理
肺结节处理策略

.随访CT对肺结节生长性的评估方法包括肉眼评估,二维直径评估及三维 体积评估。肉眼评估可以发现显著的结节生长,但对于较小结节及不显著 的结节生长观察不准确。
目前常规的评估方法为测量结节直径(最大层面长径与短径平均值)。 ·计算机软件目前可以实现结节的容积测量(图2) , 其重复性优于直径测量。 ·依据结节的直径或容积,计算容积倍增时间(volume doubling time, VDT) 可作为量化结节生长速度的指标,其计算方法为:
(四)多发结节的处理 多发肺结节的处理原则主要基于危险度最高的结节。对于多发高危险度结节, 应考虑多原发肺癌的可能性,尤其是多发部分实性及亚实性结节。对此类结 节,建议多学科会诊。
感谢各位的聆听!
VDTv (天)= [In2*Δt] / [In (V2/V1) ] 或VDTd (天)= [In2*t] / [3*In (D2/D1) ] V代表体积,D代表直径,t代表两次扫描间隔时间
·恶性实性结节的VDT多为 30天-400天,而部分实性结节及磨玻璃密度结节 常呈惰性生长,其容积倍增时间显著长于400天,因此需要长时间的CT随访。 磨玻璃密度结节的生长不仅可以表现为体积的增长,也可以表现为CT值的增 加或新出现实性成分,部分研究者引入质量测量(结节体积与密度乘积), 认为质量测量能更敏感的监测出非实性结节的生长变化。
(4) CT随访过程中的新发结节 ·根据其直径大小进行进一步处理,高危结节处理同基线扫描,鉴 于新发结节的恶性可能性相对较大,其随访频率较基线扫描结节 高。
(二)肺部分实性结节的风险评估及处理策略 ·鉴于部分实性结节的恶性概率在三种结节中最高,因此其肺癌风 险度评价标准不同。
(1) 直径》8mm的部分实性结节定义为高危结节,应由胸外科、肿瘤内科、 呼吸科和影像医学科医师集体会诊,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结节 薄层三维重建CT扫描,薄层增强CT扫描,经皮肺穿刺活检)明确诊断、手 术切除或3个月后进行CT复查。若结节3个月后没有缩小或增大时,考虑为 恶性可能,建议手术切除。若结节缩小,建议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持续 CT监测,无变化者建议长期年度CT复查,随访时间不小于3年。 (2) 直径≤8 mm的部分实性结节定义为中危结节,建议3个月、6个月、12 个月和24个月持续薄层CT扫描,并作结节的薄层三维重建。如果结节具有 生长性建议手术,无变化或缩小建议继续长期CT随访,随访时间不小于3年。
2023药物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专家共识(最全版)

2023药物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专家共识(最全版)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汇集专家对于2023年药物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的最新共识意见。
针对该病症,专家们基于最新研究和临床实践,分析了不同药物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提出了一些共识性的建议。
二、背景肺部亚实性结节是一种在胸部CT影像中显示的小型结节或肿块,通常通过观察生长来判断其恶性程度。
药物治疗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档将重点探讨针对肺部亚实性结节的药物治疗方法。
三、最新研究和临床实践根据最新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以下药物被认为是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的有效选择:1. 药物A: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的机制,药物A能够显著减小亚实性结节的体积,并对其恶变风险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2. 药物B:药物B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反应,提高身体免疫功能,从而增加机体对亚实性结节的自愈能力。
3. 药物C:药物C通过改善肺部微环境,减少炎症和纤维化反应,从而阻断亚实性结节的进展和恶变。
四、药物治疗的建议根据专家的共识,以下是一些针对2023年药物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的建议: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亚实性结节的特点,医生应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选择最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
2. 多学科团队合作: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肿瘤学、放射学、内科等领域的专家,以便为患者提供综合治疗方案。
3. 定期随访和评估: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随访和影像学评估,以便监测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五、结论综上所述,药物治疗对于2023年肺部亚实性结节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个体化治疗方案和多学科团队的协作,我们可以提供更全面和有效的治疗策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1. 引用12. 引用23. 引用3(请注意,由于无法确认具体的引用内容,以上参考文献仅为示例,实际文献引用请遵循准确性和可验证性的原则。
)。
2018版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临床解读

胸部CT
• 可提供更多关于肺结节位置、大小、形态、 密度、边缘及内部特征等
• 推荐用于肺结节的影像学评估。
薄层胸部 CT
• 薄层(≤1mm层厚)CT可更好地评价肺结节 的形态特征。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
肿瘤标志物
小细胞肺癌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Pro-GRP)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
肺结节恶性概率的评估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
直径8-30mm实性肺结节 的临床管理流程
直径8~30 mm实性肺结节 评估和处理的参考因素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
直径≤8 mm实性肺结节 的临床管理流程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
特异度分别为98%和58%。
诊断恶性肺结节的敏 感度为72%~94%。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
非手术活检-气管镜检查
常规气管镜
• 刷检、活检、TBLB、BALF→细胞学、组织学诊断
自荧光气管镜
• 显著提高不典型增生或早期肺癌的检出率
EBUS-TBLB
• 提高外周肺结节活检阳性率(≤20mm外周病灶,敏感性23%→71%)
肺癌
腺癌
癌胚抗原(CEA)
鳞癌
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待提高!
细胞角蛋白片段 19(CYFRA21-1)
鳞状细胞癌抗原 (SCC)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
功能显像
PET-CT
动态增强 CT扫描
适用于实性成分>8 mm的肺结节,有助 于鉴别良恶性。
CT扫描显示增强>15 HU时, 区分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和
肺结节诊治指南

床处理路径指南,根据肺结节的大小和性质,将该指 南要点分述如下。 1. 直径≥8mm 实性肺结节: 如图1所示,对于直径≥ 8mm 的实性肺结节,首先需 要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的手术风险、肺结节的恶性概率 及 PET 扫描评估。
尽管部分医生仍以临床经验判断,现有的方法中以
Mayo Clinic 模型估算法应用最为广泛该模型基于 6 个 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吸烟史、胸外肿瘤病史、结节 直径、毛刺征及结节定位)根据公式计算出肺结节的 恶性概率:
所有 CT 监测随访观察均应选择薄层低剂量非增强 CT
扫描。 与外科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活检相比,CT 监测的优势在 于对于良性病变避免了不必要的侵人性检査,却存在 延误诊断和治疗的风险。 2013 年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最新发表 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低剂量 CT 筛查可以降低长期 吸烟患者肺癌的死亡率,提示对于肺癌危险人群 CT 筛查尤为重要。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呼吸科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4, 37(3):202-205
肺结节(pulmonary nodule)的定义是:边界清楚的、
影像学不透明的、直径≤3cm、周围完全被含气肺组织 包绕的单发或多发的肺部结节,不伴肺不张、肺门肿 大和胸腔积液[1]。 依据在 CT 下肺结节能否完全遮盖肺实质可将肺结节 分为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纯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 结节)。
TTNB 适用于靠近胸壁或更深部位的肺结节,要求周
围无肺气肿, 支气管镜技术则适用于部位更接近支气管的肺结节。 一项基于 39 个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EBUS、 ENB 和 VBN 对肺结节诊断的敏感度均达到 70% 左右 ,其中直径>2cm 的肺结节为 82%,直径≤2cm 的肺 结节为 61%。
(医学PPT课件)肺结节诊治指南

9
• TTNB 适用于靠近胸壁或更深部位的肺结节, 要求周围无肺气肿,
• 支气管镜技术则适用于部位更接近支气管 的肺结节。
实性和亚实性肺结节临床处理 — ACCP 最新肺结节诊疗指南简介
1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4, 37(3):202-205
• 肺结节(pulmonary nodule)的定义是:边 界清楚的、影像学不透明的、直径≤3cm、 周围完全被含气肺组织包绕的单发或多发 的肺部结节,不伴肺不张、肺门肿大和胸 腔积液[1]。
• 然而 2013 年 ACCP 第 3 版肺结节临床处理路径指 南根据既往的大部分研究结果,总结 CT 监测对 肺结节患者生存率并无明确影响。
• CT 监测的适应证主要包括: • (1)恶性概率很低(<5%)或者偏低
(30%~40%)的肺结节; • (2)具有外科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活检的禁忌证;
(3)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活检。
• 外科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 开胸以及纵隔镜。
• 胸腔镜楔形切除术是诊断高度恶性肺结节的首选 方法,
• 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VATS 下肺段或肺叶 切除的并发症发生率(26%)显著低于开胸手术 治疗(35%)
8
• 非手术活检作为有创检查,常被用来明确 良恶性诊断,具有潜在的风险,适用于中 度恶性概率(10%~60%)肺结节明确诊断, 或者患者要求术前获得明确的恶性证据, 尤其是预期手术并发症较高的患者。
• 一项基于 39 个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 EBUS、ENB 和 VBN 对肺结节诊断的敏感 度均达到 70% 左右,其中直径>2cm 的肺 结节为 82%,直径≤2cm 的肺结节为 61%。
2023放射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专家共识(最全版)

2023放射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专家共识
(最全版)
一、导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2023放射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的最全面
的专家共识。
以下是该共识的要点。
二、背景
肺部亚实性结节是指直径小于3厘米且X光或CT显示为高密
度灶的肺脏结节。
它们通常是无症状的,但有一定风险与肺癌相关。
放射治疗是一种常用的处理亚实性结节的方法。
三、专家意见
1. 放射治疗适用于具有以下特征的患者:
- 已排除恶性病变的亚实性结节
- 结节直径较大或形态异常
- 伴有症状或明确的恶性潜能
2. 放射治疗的原则:
- 确定治疗目标和照射计划
- 基于结节特征确定适当的剂量和分数
- 监测患者反应和治疗效果
3. 放射治疗的风险:
- 放射剂量过高可能引起肺部损伤
- 患者可能经历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
4. 治疗后随访:
- 对于放射治疗的患者,定期随访至关重要
- 进行定期影像学检查以监测结节的变化
- 注意并记录任何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
四、结论
本文档总结了关于2023放射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的专家共识,以指导医生在治疗患者时做出准确的决策。
这些共识将有助于提高
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请注意:本文档仅为参考和指导,并不取代医生的临床判断和
决策。
以上是根据最新的医学研究和专家意见编写的文档,但仍需与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验证。
肺结节临床指南

次。
影像学评估——磨玻璃结节
首次发现有必要给予抗感染治疗。 ≦5 mm 根据患者的意愿和临床判断,每年行 CT
检查。 5 ~10mm ,列入常规CT 检查、评估。之后根据
患者意愿和临床判断,决定是否年 检。 >10mm,3个月复查CT,仍然存在或增大,
+(1.0407×毛刺征)
+(0.7838×定位)
危险因素
如果既往有吸烟史、胸外肿瘤史、边缘有毛 刺为1,否则为0
如果结节定位在上叶为1,否则为0
恶性概率分级
<5%
极低度
5%~65% 低~中度
>65% 高度
影像学评估——大于 8 mm 实性结节
极低 (<5%): 列入CT常规随访 低至中等(5-65%): 概率 (> 65%):推荐PET+胸 腔镜下亚肺叶切除
肺结节的分类
依据CT表现(以是否遮盖肺实质)分类:
实性结节 亚实性结节
纯磨玻璃结节 部分实性结节
<8mm:亚厘米结节
危险因素
恶性概率=ex/(1+ ex),
x=-6.8272+(0.0391×年龄)
+(0.7917×吸烟史)
+ (1.3388×肿瘤病史)
+(0.1274×结节直径)
2.磨玻璃结节、部分实质性结节建议抗感染治疗后 评估
3.以8mm为界,大于8mm恶性程度明显增大,应当全 面、认真评估,积极处理;小于8mm应当推荐病人积 极接受CT随访
谢谢
影像学评估——CT常规随访时间
临床肺结节定义、分类、常规检查、个体化评估及孤实性肺结节和多发性肺结节评估与处理

临床肺结节定义、分类、常规检查、个体化评估及孤实性肺结节和多发性肺结节评估与处理肺结节定义、分类新视角定义肺结节是指影像学表现为最大径≤ 3 cm 的局灶性、类圆形、较肺实质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
分类1. 数量分类:单个病灶定义为孤立性,2 个及以上的病灶定义为多发性;2. 病灶大小分类:肺结节中最大径≤ 5 mm 者定义为微小结节、最大径5~10 mm 定义为小结节;3. 密度分类:可分为实性肺结节和亚实性肺结节,后者又包含纯磨玻璃结节(pGGN)和部分实性结节(mGGN)。
【推荐意见1】「难定性肺结节」是指无法通过非手术活检明确诊断,且高度怀疑早期肺癌的肺结节。
该类肺结节的诊断和处理推荐采用多学科团队(MDT)工作模式和医患共同决策(Ⅲ类推荐)。
肺结节发现新途径:精准筛查,早期干预肺癌高危人群定义和常规影像学筛查【推荐意见2】将我国肺癌高危人群定义为年龄≥ 40 岁(Ⅱ类推荐),且具有下述任一危险因素者:(1)吸烟指数≥ 400 年支(或20 包年)(ⅠA 类推荐);(2)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ⅠB 类推荐);(3)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曾患肺结核者(ⅠB 类推荐);(4)曾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尤其一级亲属家族史(ⅠB 类推荐)。
推荐每年采用胸部低剂量CT(LDCT)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ⅠA 类推荐)。
因症状发现大多数肺结节无症状,只有恶性结节侵犯周围和其他组织器官时才产生相关的症状和体征,如渐进性咳嗽、痰血、胸痛、声音嘶哑,以及呼吸困难等,取决于疾病进程和部位。
机会发现因其他疾病做胸部CT 检查时被发现,如结核、病毒感染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疾病检查等。
如一些感染性疾病胸部CT 检查发现肺结节,一定要参考既往及治疗前后胸部CT 影像,动态随访以确认肺结节是否与感染有关。
肺结节常规检查影像学检查与胸部X 线相比,胸部CT 扫描可提供更多信息,如肺结节位置、大小、形态、密度、边缘及内部特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处理路径
临床处理路径
• 1.直径≥8 mm实性肺结节:
• 基于6个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吸烟史、胸外肿瘤病史、结节直 径、毛刺征及结节定位)根据公式计算出肺结节的恶性概率:恶 性概率=ex/(1+ex),X=-6.8272+(0.039Ix年龄)+(0.7917x吸烟 史)+(1.3388X肿瘤病史)+(0.1274X结节直径)+(1.0407X毛 刺征)+(0.7838X定位)。 • 公式说明:e是自然对数;年龄按数字计算;如果既往有吸烟史 (无论是否已戒除)则为1,否则为0;如果5年内(含5年)有胸 外肿瘤史则为1,否则为0;结节直径以毫米为单位计算;如果结 节边缘有毛刺则为1,否则为0;如果肺结节定位在上叶则为1, 否则为0。
• 如果恶性概率很低(<5%),或者恶性概率为低~中度(5%一65%), 但是患者具有高手术风险,则推荐首次检查后3~6、9~12、 18~24个月行CT扫描严格定期随访。对于能耐受手术的低-中度(5 %-65%)、高度恶性(>65%)概率肺结节,使用PET扫描评估代谢及 分期后可选择外科手术治疗、非手术活检及CT监测;对于不能耐 受手术的高度恶性概率肺结节,PET评估后可行化疗、放疗、放 化疗及射频消融治疗。
• 所有CT监测随访观察均应选择薄层低剂量非增强CT扫描。 • cT监测的适应证主要包括: • (1)恶性概率很低(<5%)或者偏低(30%一40%)的肺结节;(2)具有 外科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活检的禁忌证;(3)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治疗 或非手术活检。在随访过程中推荐监测病灶的体积变化,病灶体 积维持2年稳定的肺结节则提示良性病变,但亚实性肺结节的体 积倍增时间(VDT)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 对于具有高度恶性(>65%)概率的肺结节,推荐处理策略就是外科 手术,除非患者存在手术禁忌证或者无法耐受手术。外科手术治 疗主要包括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icsurgery,VATS)、 开胸以及纵隔镜。胸腔镜楔形切除术是诊断高度恶性肺结节的首 选方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VATS下肺段或肺叶切除的 并发症发生率(26%)显著低于开胸手术治疗(35%)。
• 多发肺结节 • 对于确诊或高度疑诊肺癌的患者,CT扫描通常会发现多个肺结节。 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恶性结节的周围常有数个良性的小结节, 并且这些小结节直径通常<4 mm,提示很低的恶性概率。2013年 ACCP推荐对于多发肺结节,应当谨慎对待每个单独的结节,可行 PET扫描进一步评估,而不是武断地假定额外的结节是转移灶或 良性病变。多发肺结节的处理具有一定难度,需综合考虑多个系 统,除非证实是肿瘤转移灶,否则应当积极对待及处理。
• 依据结节的大小以8mm为界,将≤8mm的肺结节定义为亚厘米结 节(subcentimeter nodules)。将直径>3cm的病灶定义为肺部肿 物(lungmass)而非结节,根据既往研究,这种直径〉3cm的肺 部肿物通常为恶性。
影像学评估
• 在胸部x线检查中,肺结节的检出率仅为0.09%-0.20%,而CT则能 高达40%一60%。 • 胸部CT检查是判断肺结节特征(包括结节大小、边界特征及密度) 的主要依据。
实性和亚实性肺结节临床处理 ACCP最新肺结节诊疗指南简介
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定义
• 目前公认的肺结节(pulmonary nodule)的定义是:边界清楚的、 影像学不透明的、直径在3cm、周围完全被含气肺组织包绕的单 发或多发的肺部结节,不伴肺不张、肺门肿大和胸腔积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类
• 依据在CT下肺结节能否完全遮盖肺实质可将肺结节分为实性结节 和亚实性结节,而后者又可细分为纯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
• 研究结果显示,不论是实性结节还是亚实性结节,亚厘米结节的 恶性程度均偏低。与边界光滑的肺结节相比,边缘有毛刺或边界 不规则的肺结节的恶性概率增加5倍;具有胸膜凹陷征的肺结节 的恶性概率增加1倍;血管征和分叶状则分别使恶性概率增加70 %和10%。
临床处理策略
• 基于肺结节类型、恶性概率分级(很低度:<5%;低~中度:5 %~65%;高度:>65%)、肺癌危险因素和潜在手术风险(包括术 前心血管及肺功能评估、术后并发症等),肺结节患者有3个基本 的处理策略:(1)外科手术治疗;(2)非手术活检;(3)连续CT扫描密 切随访观察。
完了
• 非手术活检作为有创检查,常被用来明确良恶性诊断,适用于中 度恶性概率(10%~60%)肺结节明确诊断,或者患者要求术前获 得明确的恶性证据,尤其是预期手术并发症较高的患者。非手术 活检主要包括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transthoracic needle biopsy,TFNB)、支气管镜结合支气管内超声(endobronchial ultrasound,EBUS)、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ehoscopy,ENB)和虚拟支气管镜导航(virtual bronchoscopy navigation,VBN)。TFNB适用于靠近胸壁或更深部位的肺结节,要 求周围无肺气肿,而支气管镜技术则适用于部位更接近支气管的 肺结节。一项基于39个研究的分析结果显示,EBUS、ENB和VBN 对肺结节诊断的敏感度均达到70%左右,其中直径>2 cm的肺结 节为82%,直径≤2cm的肺结节为61%。
临床处理路径
• 直径<8 mm实性肺结节:
• 亚实性肺结节的处理路径如下:(I)对于直径≤5 mm的纯磨玻璃肺 结节,通常不需要随访。对于直径5~10 mm的纯磨玻璃肺结节, 每年复查1次CT,共3年。对于直径>10 mm的纯磨玻璃肺结节,首 次CT检查后3个月复查,若病灶持续存在,除非患者不能耐受手 术,否则建议行非手术活检或外科手术治疗。(2)对于直径≤8 mm 的部分实性肺结节,应于首次检查后3、12、24个月行CT扫描严 格定期随访,此后3年每年复查1次CT。在随访过程中一旦发现实 性部分增大,应立即行非手术活检或外科手术治疗。对于直径>8 mm的部分实性肺结节,需在首次检查后3个月复查CT,若病灶持 续存在则应行PET扫描、非手术活检、外科手术治疗等积极处理。 对于直径>15 mm的亚实性肺结节,无需复查CT,直接积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