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脊柱和脊髓病变mri诊断
影像学,脊柱和脊髓病变MRI诊断

影像学,脊柱和脊髓病变MRI诊断影像学,脊柱和脊髓病变MRI诊断简介影像学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的成像技术,如核磁共振成像(MRI),可以对脊柱和脊髓病变进行准确的诊断。
MRI是一种通过利用磁场和无害的辐射波进行成像的方法,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和详细的图像,从而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位置、大小和性质。
MRI成像技术MRI使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产生图像。
患者被放置在一个强大的磁场中。
磁场会使人体内的氢原子自旋进入特定的方向。
然后,无线电波被用来激发氢原子的自旋,并记录反弹回来的无线电信号。
这些信号被转换为图像,显示出不同组织的特征和结构。
MRI诊断脊柱和脊髓病变MRI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和详细的图像,帮助医生进行脊柱和脊髓病变的诊断。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脊柱和脊髓病变,可以通过MRI来进行诊断:椎间盘膨出椎间盘膨出是椎间盘突出或损伤导致椎间盘的柔软组织膨出。
通过MRI,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椎间盘的异常膨出,并确定膨出的大小和位置。
这对于判断是否需要手术来纠正膨出以及手术的方式非常重要。
椎管狭窄椎管狭窄是脊髓周围椎管的狭窄或压迫,导致脊髓受到压迫,引起疼痛和其他神经症状。
通过MRI,医生可以看到椎间盘、椎骨和脊髓的变化,确定狭窄的程度和位置,从而指导治疗措施。
骨折MRI可以显示骨折的细节,包括骨折的位置、类型和骨折片段的位移程度。
这对于确定骨折治疗的方法和预后非常重要。
脊髓肿瘤脊髓肿瘤是在脊髓或其周围形成的肿瘤。
通过MRI,医生可以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和特征,确定是否需要手术切除以及手术方法。
脊髓损伤脊髓损伤是由外界力量引起的脊髓损伤,可能导致瘫痪和其他神经功能缺失。
MRI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脊髓损伤的程度和范围,指导治疗和预后。
结论MRI是一种准确诊断脊柱和脊髓病变的重要工具。
通过MRI,医生可以获得高分辨率和详细的图像,从而确定病变的位置、大小和性质,并指导治疗措施。
在脊柱和脊髓病变的诊断中,MRI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预后。
脊柱和脊髓病变MRI诊断ppt课件

神经鞘瘤(又称施万细胞瘤)起源于神经鞘膜的 施万细胞,为最常见的椎管内肿瘤,占椎管内肿 瘤 的29%,可发生于椎管内任何节段,以颈胸段最多, 呈孤立结节状,有完整的包膜常与1-2支脊神经根相 连,与脊髓多无明显粘连。90%的神经鞘瘤位于椎管 后外侧, 部分肿瘤可沿神经孔生椎管外而呈哑铃状 。
编辑版pppt
27
神经鞘瘤MR表现 --T1WI增强扫描
编辑版pppt
28
第三节 椎管内肿瘤MR诊断
四 脊膜瘤MR诊断
脊膜瘤的发病率为椎管内肿瘤的第二位,占25%,以 30~70岁多发,女性明显多与男性。脊膜瘤起源于蛛网膜细胞 ,80%以上发生在胸段,颈段少见,腰1以下罕见,通常位于 椎管后外侧。大部分肿瘤生长在髓外硬膜内,通常发生在靠 近神经根穿出的突出处。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无蒂呈宽基 底状,与硬脊膜粘连较紧,以单发为主,直径在2~3.5cm,呈 实质性。
4 增强扫描病变呈现明显异常强化
编辑版pppt
38
椎体转移瘤--横断面T1WI增强
编辑版pppt
39
椎体转移瘤--矢状面T1WI和T2WI
编辑版pppt
40
椎体转移瘤--矢状面T1WI和T2WI
编辑版pppt
41
椎体转移瘤--横断T1WI
编辑版pppt
42
编辑版pppt
13
第三节 椎管内肿瘤MR诊断
二 星形细胞瘤MR诊断
1 脊髓呈梭形增粗,肿瘤由实性和囊性部分构成, 两端脊髓内常并发脊髓空洞
2 在T1WI上病变区呈低信号,在T2WI上 呈高信 号,且信号不均匀
3 增强扫描肿瘤呈结节状不均匀强化,并有延迟增 强现象,有时可呈连续性多个节段增强
影像学,脊柱和脊髓病变MRI诊断

影像学,脊柱和脊髓病变MRI诊断影像学,脊柱和脊髓病变MRI诊断一、引言脊柱和脊髓病变是指影响脊柱和脊髓的各种异常情况。
MRI(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在诊断和评估脊柱和脊髓病变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将对影像学、脊柱病变和脊髓病变的MRI诊断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脊柱MRI诊断1.脊柱解剖与常见脊柱疾病1.1 脊柱解剖结构1.2 常见脊柱疾病及其影像学表现①椎间盘脱出症②椎管狭窄③脊柱骨折④脊柱感染性疾病⑤脊柱肿瘤等2.脊柱MRI参数和技术2.1 MRI参数的选择2.2 MRI技术的操作方法3.脊柱MRI诊断步骤3.1 图像质量评估3.2 影像学表现分析3.3 高级影像分析工具的应用4.脊柱MRI诊断注意事项4.1 儿童脊柱MRI诊断的特点与注意事项 4.2 孕妇脊柱MRI的安全性与限制4.3 其他特殊情况下的注意事项三、脊髓病变MRI诊断1.脊髓解剖与常见脊髓疾病1.1 脊髓解剖结构1.2 常见脊髓疾病及其影像学表现①脊髓炎症性疾病②脊髓损伤③脊髓占位性病变④先天性脊髓异常等2.脊髓MRI参数和技术2.1 MRI参数的选择2.2 MRI技术的操作方法3.脊髓MRI诊断步骤3.1 图像质量评估3.2 影像学表现分析3.3 高级影像分析工具的应用4.脊髓MRI诊断注意事项4.1 儿童脊髓MRI诊断的特点与注意事项4.2 孕妇脊髓MRI的安全性与限制4.3 其他特殊情况下的注意事项附件:本文所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部分。
法律名词及注释:1.MRI: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一种基于原子核磁共振现象的无创医学成像技术。
2.椎间盘脱出症:指椎间盘纤维环破裂,使椎间盘内胶原纤维环的软核突出或突裂出来,压迫或刺激脊神经根或脊髓的一种疾病。
3.椎管狭窄:指脊柱椎弓管的横截面积减小或被占据,造成脊髓或神经根受压、损伤的一种疾病。
影像学,脊柱和脊髓病变MRI诊断

影像学,脊柱和脊髓病变MRI诊断【影像学,脊柱和脊髓病变MRI诊断】一、背景介绍影像学在脊柱和脊髓病变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MRI(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放射性的影像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脊柱和脊髓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脊柱和脊髓病变的常见MRI诊断方法和病变类型。
二、影像学检查流程⒈病史采集:包括疼痛部位、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
⒉影像学检查准备:患者需要去除身上的金属物品,例如钥匙、方式等,以免影响磁场成像质量。
⒊选择合适的MRI序列:常用的MRI序列包括T1WI、T2WI、STIR等,不同序列对不同病变类型有不同的显示优势。
⒋脊柱定位:通过MRI扫描区域定位软件,确定脊柱的水平。
⒌扫描参数设置:根据疾病类型和临床病情确定扫描参数,例如扫描层厚、间隔等。
⒍影像学结果分析:医生根据影像学结果,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三、脊柱和脊髓病变MRI诊断分类⒈脊柱结构变异与畸形:包括脊柱发育异常、脊柱侧凸、脊柱骨折等疾病。
⒉脊柱退行性病变:包括椎间盘突出、脊柱关节病变、脊柱骨质疏松等疾病。
⒊脊髓病变:包括脊髓损伤、脊髓肿瘤、脊髓炎症等疾病。
四、脊柱和脊髓病变MRI诊断要点⒈T1WI序列:常用于显示脊柱骨质、脊髓形态等。
⒉T2WI序列:常用于显示神经根、椎间盘、软组织等。
⒊脂肪抑制序列(STIR):用于显示脊髓病变周围的炎症反应。
⒋强化扫描:用于显示肿瘤、感染等病变的强化情况。
⒌多平面重建:通过对原始影像进行后处理,可得到多个不同平面上的影像,有助于病变的定位和评估。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病例影像图和相应的病例介绍,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⒈脊柱:人体的中轴线,由一系列的椎骨组成,是支撑身体、保护脊髓的重要组织。
⒉脊髓:位于脊柱内的神经组织,是人体主要的传导中枢,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信号。
⒊MRI(磁共振成像):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对人体内部进行成像的技术,能够获得高清晰度的解剖结构图像。
脊柱脊髓疾病的MRI诊断

脊柱脊髓外伤的MRI诊断
MRI表现
脊髓水肿是急性的早期表现,受伤段脊髓增粗, 多呈梭形肿大,T1WI稍低或等信号,T2WI高信号 出血急性期T1WI呈等信号,T2WI低信号。亚急性 期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 脊髓横断是最严重的脊髓损伤,T1WI矢状面显示 最佳,表现为脊髓的连续性中断,同是可见椎体 错位或成角畸形 脊髓软化为慢性脊髓损伤的一种表现,T1WI表现 为髓内局灶性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正常MR表现
1脊椎序列 2生理曲度 3椎体信号 T1WI 等信号 T2WI 等信号
正常MR表现
4 椎间盘 T1WI 等信号 T2WI 高信号 5 脊髓 T1WI 等信号 T2WI 低信号
正常MR表现
6 脑脊液 T1WI低信号 T2WI高信号 7 硬膜外脂肪 T1WI高信号 T2WI高信号
正常MR表现
脊柱退行性病变的MRI表现
椎间盘凸出:指髓核进入外层纤维环,造成局部 纤维环突出椎体边缘,但外层纤维环和后纵韧带 仍保持完整。MR表现轴位见椎间盘局限性凸出; 硬脊膜腔前缘局部或一侧脊神经根周围脂肪受压; 矢状位可见局限性向后凸出的椎间盘组织。 椎间盘脱出:为髓核突破外层纤维环和后纵韧带 进入硬膜外间隙。MR表现为椎间隙高度降低; 矢状位见脱出的椎间盘组织向后凸出,呈“舌 状”,且超过椎体后缘连线;轴位可见椎间盘组 织局限性向后凸出。分为中心型、偏外侧型、外 侧型;可见局部脂肪组织和神经根受压。
脊柱退行性病变的MRI表现
椎间盘凸出和脱出在影像学上难以区分,
故临床上常合二为一称为“突出”。 髓核游离:脱出的髓核与纤维环分离,离 开相应椎间盘平面,向椎管上、下迁移, 呈等信号,增强扫描为“牛眼征”。
颈椎病
脊柱和脊髓病变MRI诊断通用课件

脊柱肿瘤
如神经鞘瘤、脊膜瘤等 ,评估肿瘤大小、范围 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
系。
脊柱外伤
如骨折、脱位等,了解 骨折部位、椎管受累程
度及脊髓损伤情况。
其他病变
如脊柱感染、脊柱畸形 等,协助诊断及制定治
疗方案。
03
脊柱病变的MRI诊断
脊柱退行性疾病
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颈椎间盘突出或颈椎 间盘退变,压迫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而引起的各种症状。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颈椎间盘的退变、突出以及脊髓和神经 根受压的情况。
脊柱和脊髓病变MRI诊断通 用课件
目 录
• 引言 • MRI基本原理与技术 • 脊柱病变的MRI诊断 • 脊髓病变的MRI诊断 • MRI诊断的优缺点与未来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介绍脊柱和脊髓病变MRI诊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强调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 价值。
分析当前脊柱和脊髓病变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通过MRI技术进行准确诊 断的必要性。
随着技术的进步,MRI将能够实现功 能成像和分子成像,有助于疾病的早 期诊断和治疗评估。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人工智能技术有望与MRI结合,提高 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多模态成像融合
未来MRI将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如 CT、PET等进行融合,提供更全面的 疾病信息。
THANKS
感谢观看
诊断要点
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 形态及与脊髓的关系,判 断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或保 守治疗。
脊髓血管病变
脊髓血管病变概述
诊断要点
脊髓血管病变是指脊髓血管的狭窄、 阻塞或破裂血管 壁的完整性,判断是否需要介入治疗 或手术治疗。
脊柱和脊髓疾病的MRI诊断-医学影像专业

编辑课件
病理
• 病变部位多在胸腰段,其特点是脊髓或 马尾呈矢状分裂成两半,中间为骨性、 软骨或纤维组织形成的间隔,此隔自椎 体后缘贯穿椎管中央向后固定于脊髓背 侧 硬膜部。
编辑课件
【病理】
骨质破坏和新骨形成同时进行,早 期以破坏为主,后期以增生为主。病变 多首先侵犯椎体中心或边缘部。后向椎 间盘及上下椎体扩散,也可在椎弓、椎 旁软组织扩散,引起椎间盘、椎旁软组 织炎症,甚至椎旁脓肿,后期椎旁大量 新生骨形成骨桥及椎间融合。
编辑课件
【MRI表现】
椎体呈斑点状或虫蚀状骨质破坏,表现 为病椎中心或边缘部异常信号灶,T1加权像 上为低信号,T2加权像上均表现为明显高信 号。感染波及椎间盘时,可破坏其结构,致 椎体与椎间盘分界模糊不清,椎间隙变窄, 椎间盘残余部分因炎性水肿,故T1加权像上 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显著高信号,在GdDTPA增强MRI上,感染病灶可发生中度强 化。
编辑课件
病理
• 病变处脊髓的外观可大致正常,亦可增 粗,甚至超过正常脊髓的数倍。病变多 见于脊髓颈段。空洞内常含无色或黄色 液体,洞壁由纤维组织及增生的胶质细 胞构成。当胶质增生较多时,可突入洞 腔内将空洞分隔成多房状。
编辑课件
MRI表现
• 90%的脊髓空洞症见典型囊腔,囊内液 信号与脑脊液相同,即T1加权像上呈低 信号,T2加权像上高信号,边缘清楚锐 利,空洞相应脊髓节段可均匀膨大。洞 内有分隔时,矢状面T1加权像上空洞呈 多房性或“腊肠状”表现,其间隔呈线 状中等信号影。
编辑课件
脊柱脊髓疾病的MRI诊断1课件

纲
脊 • 椎骨及椎骨的连接 • 椎管及其内容物
柱 • 脊柱的血管 解 • 断面解剖
剖 • 正常MRI表现
第一节 椎骨及椎骨的连接
一、椎骨
椎体 呈短圆柱形,上、下面 从近似平面至鞍状。从上至下, 椎体的尺寸和外形有较大的变 化。
椎弓 由一对椎弓根和一对椎 弓板构成。根的上、下缘各有 一切迹,弓上有7个突起,前面 略突,后面较直。
5、硬脊膜系致密的纤维组织,末端延伸到S2椎体, 硬脊膜在神经根平面向外突,其内含有蛛网膜,共同 形成神经鞘。于MRI上硬膜下腔通常难与下面的脑脊 液分辨开。 6、在T1WI上,黄韧带比其它韧带及临近骨信号稍强. 黄韧带较高的信号强度,与弹性蛋白含量高和I型胶原蛋 白含量低. 7、与颈椎的其它部位不同,齿状突的信号强度相对的 低一些,可能为部分容积效应引起。 8、持续存留的齿状突下软骨联合,在MRI矢状位上呈 无信号横条带为正常变异,勿诊断为骨折。 9、在颈椎椎体侧面,由椎弓根、横突前、后根及肋横 突板围成1个卵圆形或圆形横突孔,左侧比右侧稍大。
14、生理参数对脑脊液MRI表现的影响在颈段最大, 信号强度变化与流入增强效应、伪影或自旋去相位有 关。 15、颈椎横轴与矢状位扫描对椎管中心部分显示有互 补作用,避免部分容积效应产生,常规的旁矢状位方 位显示椎间孔并非最佳,横轴位更佳。 16、椎间盘信号:SE T1WI像,椎间盘中部比周围部 分信号强度降低,外周部分纤维环与前、后纵韧带汇 合处的信号强度更低,SE T2WI正常椎间盘中心信号 高、周围部分低(髓核和纤维环无明确分界),中部 区域代表髓核和内纤维环,较外区域代表外纤维环及 其与纵韧带连接处(属折入的纤维组织)。
2、在MRI正中矢状方位像,从硬腭到颅后点(枕大孔后缘的中 点)的连线。齿状突尖超出此线1/3为异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椎管内肿瘤MR诊断
• 四 脊膜瘤MR诊断 • (二) MRI诊断 • 1 脊膜瘤常位于胸段或颈段椎管内,呈宽
基底依 附
• 在硬脊膜上 • 2 肿瘤在T1WI上呈低或等信号, T2WI上
呈高信号,
• 少数可为低信号(与肿瘤易发生钙化有 关)
• 3 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强化
No Image
颈段脊髓内血管畸形
• 矢状T1WI见局 • 部脊髓增粗,可 • 见条状和点片状 • 低或无信号区
No Image
椎体血管瘤MRI表现
• T1WI呈等或低信 • 号;T2WI上呈高 • 信号,椎体形态正 • 常。 • 本图为T2WI示病 • 灶呈高信号
No Image
椎体血管瘤MRI表现
• T1WI呈等或低信 • 号;T2WI上呈高 • 信号,椎体形态正 • 常。 • 本图为T1WI增强 • 扫描示病灶强化呈 • 高信号
• 矢状T1WI见局 • 部脊髓增粗,可 • 见条状和点片状 • 低或无信号区
No Image
颈段脊髓内血管畸形
• 矢状T2WI见局 • 部脊髓增粗,可 • 见条状和点片状 • 低或无信号区
No Image
颈段脊髓内血管畸形
• 矢状T2WI见局 • 部脊髓增粗,可 • 见条状和点片状 • 低或无信号区
• 氏细胞,为最常见的椎管内髓外硬膜内肿 瘤,占椎管内肿
• 瘤的29%,可发生于椎管内任何节段,以 颈胸段最多。
• 病理:肿瘤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常 单发,少数可多
• 发,常累及神经后根,故90%的神经鞘瘤 位于椎管后外侧,
• 三 神经鞘瘤MR诊断 • (二) MRI诊断 • 1 神经鞘瘤可发生于椎管内任何节段,常位
块,硬
• 脊膜囊和脊髓受压变形,在肿块与脊髓 之间见
• 一线样低信号(为硬脊膜)
椎体转移瘤--横断面T1WI增强
No Image
椎体转移瘤--矢状面T1WI和T2WI
No Image
椎体转移瘤--矢状面T1WI和T2WI
No Image
椎体转移瘤--横断T1WI
No Image
颈段脊髓内血管畸形
。以胸段最多见,
• 要段次之,颈段少见。临床上多见于老年 人,疼痛是最常
• 见的首发征状,很快出现严重的脊髓压迫 症状。
• 病理:转移途径有: 经动脉播散; 经 椎静脉播散;
第三节 椎管内肿瘤MR诊断
• 五 转移瘤MR诊断 • (二) MRI诊断 • 1 椎体转移瘤常见于胸椎,椎体可有形态
异常,
• 但椎间盘未见异常改变 • 2 病变局部硬膜外见一异常信号软组织肿
脊膜瘤MRI表现
脊膜瘤MRI表现
No No Image Image
脊膜瘤MRI表现
No No Image Image
脊膜瘤MRI表现
No No Image Image
脊膜瘤MRI表现
No No Image Image
脊
No
膜 瘤
MRI
Image
表 现
第三节 椎管内肿瘤MR诊断
• 五 转移瘤MR诊断 • (一) 概述 • 硬膜外转移瘤与椎体转移瘤常同时存在
神经鞘瘤MR表现 矢状T1WI和T2WI
神经鞘瘤MR表现 --T1WI增强扫描
神经鞘瘤MR表现 --T1WI增强扫描
第三节 椎管内肿瘤MR诊断
• 四 脊膜瘤MR诊断 • (一) 概述 • 脊膜瘤的发病率为椎管内肿瘤的第二位
,占 • 25%,以30~70岁多发,女性明显多与男
性。 • 病理:脊膜瘤起源于蛛网膜细胞,80%以
• 出现肿瘤以上节段的运动障碍和感觉异常 ,
• 表现为肢体无力,肌肉萎缩甚至截瘫等。
• 一 室管膜瘤MR诊断 • (一) 概述 • 病理:室管膜瘤发生于脊髓中央关以及脊
髓终丝
• 的室管膜细胞,可发生于脊髓各段,以脊 髓两端
• 为多,60%发生在延髓和终丝。病变以位 于脊髓
• 后部为多,绝大多数为良性,仅少部分为 恶性,
于椎管
• 后外侧 • 2 神经鞘瘤呈圆形或卵圆形,有包膜,与脊
髓间界限
• 清楚,邻近脊髓与硬膜囊受压变形移位 • 3 肿瘤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
号
• 4 增强扫描肿瘤有明显强化
神经鞘瘤MR表现--T1WI
神经鞘瘤MR表现--T1WI
神经鞘瘤MR表现 --T1WI增强扫描
神经鞘瘤MR表现 --T1WI增强扫描
有延迟增
• 强现象,有时可呈连续性多个节段增强
颈 段 脊 髓 内 星 形 细 胞 瘤
颈 段 脊 髓 内 星 形 细 胞 瘤
颈段脊髓内星形细胞瘤
颈段脊髓内星形细胞瘤 --增强扫描
--
颈 段 脊 髓 内 增星 强形 扫细 描胞
瘤
• 三 神经鞘瘤MR诊断
• (一) 概述
• 神经鞘瘤(又称雪旺氏细胞瘤)起源于 神经鞘膜的雪旺
• 脊髓全长。 • 病理:肿瘤起于脊髓星形细胞,呈膨胀性
或浸润性
• 二 星形细胞瘤MR诊断 • (二) MRI诊断 • 1 脊髓呈梭形增粗,肿瘤由实性和囊性部
分构成,
• 两端脊髓内常并发脊髓空洞 • 2 在T1WI上病变区呈低信号,在T2WI上
呈高信
• 号,且信号不均匀 • 3 增强扫描肿瘤呈结节状不均匀强化,并
椎管内肿瘤的MR诊断
• 椎管内肿瘤的分类
• 髓内肿瘤
室管膜瘤 星形细胞瘤
• 髓外硬膜内肿瘤 神经鞘瘤 脊膜瘤
• 硬膜外肿瘤 转移瘤 淋巴瘤
• 一 室管膜瘤MR诊断 • (一) 概述 • 室管膜瘤为最常见的髓内肿瘤,占髓内
肿
• 瘤的55~65%,常见于20~60岁,男性居多 。
• 起病缓慢,疼痛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逐 渐
• 呈膨胀性生长造成对邻近脊髓组织的压迫
• 一 室管膜瘤MR诊断 • (二) MRI诊断 • 1 室管膜瘤可发生于脊髓任何部位,且累及
几个节段
• 2 室管膜瘤常由实性和囊性部分组成 • 3 实性部分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
呈较高信号
• 4 肿瘤周围常有水肿,平扫所见异常信号大 于肿瘤实际大小
• 5 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有明显强化 • 6 囊性部分由肿瘤坏死液化和脊髓继发性空
室 管 膜 瘤
表 现
MR
• 二 星形细胞瘤MR诊断 • (一) 概述 • 星形细胞瘤占髓内肿瘤的25%,常发生在
20~50 • 岁之间,男性稍多。发病部位以胸颈段最
多(占
• 75%),肿瘤往往累及多个脊髓节段,甚 至可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