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总结

合集下载

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总结(2篇)

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总结(2篇)

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街道在市农机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科学的发展观,与时俱进,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明确发展目标,突出工作重点,认真开展建设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的工作,通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好的成绩,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主要措施和成效(一)思想重视,加强领导各领导对这次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非常重视,充分认识到全程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此次工作的组织领导,并成立了相关领导组,以陈奇为组长,程有清、陈晟、王明前、李春水为成员。

根据市关于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域农业农村经济生产发展现状、农机装备结构调整、农机资源合理配置,通过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的示范推广作用,进一步有效地带动和引导农民利用先进适用,高效节能的农业机械,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密切配合,确保了工作取得好的成效。

(二)明确重点,成效显著我街道农机化示范基地为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主体为市钱村富民家庭农场,面积达到____余亩,主要以种植水稻和烟草为主。

基地现有各类农业机械____台,包括大拖拉机、手扶拖拉机、清沟机、割草机、撒料机、喷雾机、汽油机、割灌机、收割机、烘干机、绞谷机等。

平均每百亩农机总动力达____千瓦以上,有相对集中存放作业机具的机库和相应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作为依托,并制定了机械使用管理办法、机具作业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和安全作业规程。

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耕作、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施肥、机械化收割、机械化烘干的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其中机械化种植____%,机械化耕作、机械化植保、机械化收获率____%,使整个基地年创产值____余万元。

在实行机械化前,基地常年劳动人员在____人左右,全程机械化后,人员减少至____人,每年的人工费也直接降低了____万元左右,大大降低了基地的人力成本,利润也从原来的____万增加到了____万。

水稻新品种平81示范总结范本(2篇)

水稻新品种平81示范总结范本(2篇)

水稻新品种平81示范总结范本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总结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配套栽培核心技术是水稻钵体育苗技术与机械插秧的____结合,也是农艺和农机科学有机的相结合,更是水稻育秧技术、机插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从根本上实现水稻机插省工、节本、高产的目标,进一步提高了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

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广大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样板,____年在尚志市河东乡南兴水稻科技示范基地进行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配套栽培技术示范,实施面积____亩,种植品种为中龙香粳____号,采用448孔塑料秧盘育小、中苗,收到了较好的示范效果,现将该项技术示范效果总结如下:一、示范方法:钵体育苗区用人工手推式播种机进行播种,每盘播量为____克芽种,每孔平均4粒左右;对照为常规机插盘育苗,每盘____克芽种,本田采用大区对比不设重复,钵体育苗区应用五菱柳机厂生产的2z-430增产型插(摆)两用机进行摆秧,对照区用常规插秧机进行插秧。

其它管理按常规管理同一标准进行。

二、示范结果调查1、秧苗素质调查(见表1)通过秧苗素质调查,钵体育苗区株高比对照区矮0.3cm,叶龄钵体育苗区比对照区多0.3叶,钵体育苗区和对照区均没有发病;钵体育苗区根长5.7厘米,比对照区长1.2厘米,钵体育苗区根数比对照区多____条,钵体育苗区秧苗茎基宽为0.18cm,对照区粗0.02cm;百株地上干重钵体育苗区为2.5g,比对照区重0.7g;钵体育苗区充实度为0.22,比对照高0.07。

从各项调查指标来看,钵体育苗区长势、根部性状、茎基粗、地上百株干重及充实度看秧苗素质要明显好于对照区。

2、育苗进程调查(见表2)项目区播种时间为____月____日,出苗期为____月____日,齐苗期为____月____日,始通风期为____月____日,大炼苗期为____月____日,插秧秧龄为____天。

3、插秧质量调查(见表3)插秧质量调查结果显示,钵体育苗区取秧数为____株,比对照区多____株,漏插率为____%,比对照区低____%,伤秧率为____%,比对照区低____%,勾秧率为0,比对照区低____%,漂秧率为0,比对照区低____%,翻倒率为____%,比对照区低____%,比较均匀。

水稻生产技术总结

水稻生产技术总结

水稻生产技术总结篇一: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分析与总结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分析与总结[摘要]水稻作为人民生活必备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高产量的水稻栽培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水稻的种植主要与优良的稻种和正确的栽培技术息息相关。

本文结合黑龙江虎林市近年来在水稻种植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分析和总结了水稻种植过程中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虎林市[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XX)05-0073-01一、前言虎林市位于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是黑龙江省乃至我国水稻生产的大县之一,目前水稻的种植面积超过110万亩,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国际级生态示范区。

近年来,为了壮大水稻种植产业、增加水稻的生产科技含量、提高水稻种植水平,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已经初步总结出了一套完善高产栽培技术,其主要包括了品种选择、秧苗的培育、栽培及大田管理等方面。

二、水稻品种的选择决定水稻品质好坏的因素包括其自身品种的特性、种植生态环境以及后期的栽培条件,而最基础的影响因素即为水稻品种的特性。

一般情况下,选用米质好、味道优良、产量高、抵抗稻瘟病能力强的水稻进行高产的栽培。

篇二:黑河地区水稻生产技术总结报告黑河地区水稻水稻生产技术总结报告(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水稻研究室)黑龙江省黑河市属于高纬度寒冷稻作区。

这里是目前我国和世界上水稻种植的纬度最高限。

黑河地区横跨四、五、六共三个积温带。

近年来,随着早熟、极早熟耐寒水稻品种选育创新和稻作栽培技术水平的进步,实现了喜温作物水稻在高纬度寒冷地区的高产与稳产。

黑河地区的水稻生产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面积由零星种植发展到现在的接近40万亩。

黑河分院水稻室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试验数据积累和整理,并与与种植大户、农业推广部门等生产经验相结合,形成黑河地区水稻生产技术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措施及效果

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措施及效果

购进 。制定 合 理 的农 机 作 业 收 费标 准 , 证 有 机 户 保
的应得 利益 。
三 是加 强 服 务 , 分 发 挥 机 具 效 率 。大 量 的农 充
工生产线 2 条 。农业机械总动力 83 2W, 5 5 1k 固定资
产 总值 153万 元 , 20 05 自 0 0年 至 2 1 0 0年 , 均农 业 年 机械 更新 投入 10 . 0 86万元 , 稻 生 产综 合 机 械 化率 水
依据 。19 9 5年前 后 , 场 的水 稻 机械 化 还 处 于发 展 我
套; 加强农 田基本建设 , 扩大单池面积等等。
二 、 稻生产 全 程机械 化收 到 的效果 水

是生产用工量下降 , 劳动强度降低 , 农时得到
了保 证 。 以水 稻插 秧季 节 为例 , 场 日用人 工量 达 1 我 万人 以上 , 内 的劳动 力根本 无 法 满 足 , 场 只有 到 外地 和周 边 农 村 去 雇 用 ,I于劳 力 紧 张 , 动 力 价 格 飞 I I 劳 涨 , 时也 难 以保证 , 农 插六 月 秧 的现 象 十 分普 遍 。插 秧 机械 的全 面应 用 , 但解 决 了劳动 力 紧 张 的问 题 , 不
保证了农 时 , 同时也把农业 职工从 “ 朝黄 土背朝 脸
天” 的繁 重劳 动 中解 脱 出来 , 动 强 度 大 幅度 下 降 。 劳
由于生产 机 械化 的 实 现 , 场 秋 整 地 、 整 地 、 秧 我 水 插
水田整地机具的换代 , 重点推进水 稻收获机械化 ” 。
20 00年之后 , 们重新 调 整江川 水 田机械 配 置结 构 , 我
建立具有江川特色的水 田机械模式。对于每个 时期 重点推进的工作 , 实行在领导力量 、 政策措施上 的倾

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生产技术

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生产技术
水稻全程机械化的 生产技术
2023-11-08
目录
• 引言 • 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的技术路线 • 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技术 • 水稻全程机械化的设备选择与使用 • 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效益分析 • 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引言
背景介绍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保障水稻生产对于国家粮食安 全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施药技术
施药机械
使用喷雾机、喷粉机等设备,将农药均 匀地喷洒在水稻植株上。
VS
施药种类与用量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治要求,选择合 适的农药种类和用量,并注意安全间隔期 。
机械收割技术
收割机械
使用水稻收割机进行收割,根据不同地区的 水稻种植方式和收获要求,选择合适的收割 机械。
收割方式
采用分段收割或联合收割方式,根据水稻成 熟度和种植条件进行选择。同时注意晾晒和 储存,保持水稻品质。
04
水稻全程机械化的设 备选择与使用
耕整地设备选择与使用

用于耕整地,根据土壤质地、水分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犁具,操作 时注意保持深度和翻土效果。
旋耕机
适用于较软或水分较多的土壤,可以减少土壤阻力,提高耕作效率 。使用时需调整深度和旋转速度。
深松机
用于深层松土,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有机质。深松机操作时 应注意保持深度和行距的均匀。
适量施肥
掌握施肥的时机和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环境污染和增加生产成 本。
提高肥料利用率
采用高效肥料,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病虫害防治
01
02
03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 手段防治病虫害,减少化 学农药的使用量。
化学防治

水稻产业化工作总结范文(3篇)

水稻产业化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将水稻产业化作为农业发展的重点工程。

通过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市场开拓等多方面措施,我国水稻产业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总结旨在回顾过去一年水稻产业化工作的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

二、工作回顾1. 政策扶持过去一年,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水稻产业化的政策扶持力度。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对水稻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财政补贴,完善水稻产业政策体系,优化水稻产业发展环境等。

2. 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国水稻产业取得了重大突破。

通过加强水稻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抗病的水稻新品种。

同时,推广应用了节水灌溉、无人机喷洒、智能化管理等先进技术,提高了水稻生产效率。

3. 市场开拓在市场开拓方面,我国水稻产业化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方面,通过加强国内外市场调研,拓宽水稻销售渠道,提高了稻米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水稻加工企业,推动稻米加工向精深方向发展,提高了稻米附加值。

4. 产业链延伸为推动水稻产业链延伸,我国政府和企业加大了投入。

一方面,培育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水稻加工企业,提高了稻米加工水平;另一方面,发展了稻米深加工产业,如米粉、米酒、米糠油等,进一步拓宽了水稻产业链。

5. 品牌建设在品牌建设方面,我国政府和企业积极推动水稻品牌建设。

通过举办水稻产业博览会、评选优质稻米等活动,提高了我国水稻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存在问题1. 水稻生产效益不高尽管我国水稻产量逐年增加,但水稻生产效益仍不高。

主要原因是水稻生产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弱。

2. 水稻产业链不完善目前,我国水稻产业链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短板,如水稻加工能力不足、品牌建设滞后等。

3. 水稻品种结构不合理我国水稻品种结构不合理,优质、高产、抗病的水稻品种比例较低。

4. 水稻生产技术普及率不高水稻生产技术普及率不高,制约了水稻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摘要】水稻生产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展开论述。

在分析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重要性、水稻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机械化技术的优势。

正文部分详细介绍了机械化技术在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加工和储存中的应用情况,并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

结论部分展望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提出了加强推广和应用机械化技术的策略,以及推动机械化技术深入发展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重要性,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生产现状、优势、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加工、储存、成本效益分析、前景展望、策略、深入发展。

1. 引言1.1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重要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重要性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保障粮食安全。

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粮食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人工耕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

引入全程机械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生产的效率,减少人力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全程机械化技术还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通过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人工操作,提高作业效率,让农民从单调、重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全程机械化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程度,减少误耕误种的可能,保障粮食生产的质量和产量。

通过精确的数据采集和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对作物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及时调整施肥、喷药等操作,提高作物的生长品质和产量。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1.2 水稻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水稻生产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云南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现状及进展

云南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现状及进展

X推广窗y WINDOWS云南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现状及进展O云南省农业机械推广站余红斌张崇良水稻是云南省主要的粮食作物。

近年来,人工种植水稻工时费较高等原因,导致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偏低,影响农户的种植意愿。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能够大量减少水稻生产的人工成本,节本增效明显,对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稳定水稻种植面积意义重大。

一、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现状1.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持续提高。

2019年末,云南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2.8%(预测数),比2015年增长3.7个百分点,高于2019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3.5个百分点。

从水稻各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看,耕整地较高,育插秧发展缓慢,机收稳步提高,烘干取得突破。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适应性得到进一步增强,集中育秧供秧等服务模式得到进一步发展,提高了机插秧推广应用面积。

2.薄弱环节装备水平持续提升。

水稻插秧机保有量从2015年的2129台增加到2019年的2530台,年均增长率约4.4%;联合收割机保有量从2015年的7214台增加到2019年的8300台,年均增长率约3.6%。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改善了云南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育插秧、烘干等薄弱环节装备不足的现状,以2018-2019年为例,水稻生产机械化所需的秧盘播种设备、水稻插秧机、水稻直播机、联合收割机、粮食烘干机等均在补贴范围内,全省共补贴育秧播种机17台,水稻插秧机138台(其中:步进式65台,乘坐式73台),谷物收获机1097台(其中:自走履带式1058台,半喂入39台),谷物烘干机139台,植保无人机231台。

3.初步形成一系列技术模式。

在试验示范项目的推动下,以突破水稻育插秧等薄弱环节为重点,探索形成10余个适合当地生产需要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对指导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具有积极意义,如《麒麟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昌宁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总结篇一: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总结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总结我公司自20XX年以来水稻生产在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和兄弟单位的支持下,就开始使用机械插秧、机械收获,不但节约成本,还提高了速度和效率,为分享经验,作如下总结:一、机械育秧:原来我们采用人工播种,塑料秧盘育秧,速度慢且播种不匀,从今年开始,引进了水稻播种机育秧,从撒工、喷水、播种、覆土一次完成,然后用人直接把秧盘摆入秧田中,采用机械化后播种均匀,而且速度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机械整地(水田轮):过去插秧前整地用人、畜整地,至少用一头牲畜两个人加一耙,把地耙平,人、畜都很吃力,而今年使用水田轮整地,不但省工省力,而且整地速度快又平整,利于秧苗返青,还有好处是把插秧后的返青肥提前使用,可施肥均匀。

三、机械插秧:使用机械插秧速度快,均匀,省工省力,大大提高了效率,过去用人工插秧,每人每天最多半亩地,而使用插秧机一台机械顶十几个劳动力并可连续作业。

四、机械收获:机械收获的好处更多了,现在用人工收获,包括割、捆、扛、打四首工序缺一不可,需要费用300-350元/亩,使用机械收割,以上四道工序由机械一次完成,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省了大量开支。

五、存在问题:1、插秧机插秧较深,返青较慢,有漏苗现象,需插后补苗。

2、机械收获损失较多,尤其是倒伏稻田易掉粒,损失更大。

六、解决方法:育秧时科学育秧,育壮秧,尽量把稻田整平一些,能逐步克服以上问题。

20XX年10月18日篇二: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总结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总结20XX年市农机中心围绕本市三大粮食生产和硒砂瓜特色产业,为了充分利用机械化技术装备农业,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结合目前农业生产的基础现状,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运用成熟的机械化作业模式,依托农机合作社或种田大户,以建立小面积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园区为工作重点,辐射带动各产业农机化作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0XX年建立农机化示范园区四个。

分别为:硒砂瓜种植机械化示范园区(区级);全程机械化一年两熟耕作模式示范园区;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

各园区的建设都在按照年初指定的实施方案如期实施,同时已初见成效。

现将水稻全程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总结如下:一、水稻生产的基本概况水稻是我市沙坡头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9.7万亩,占粮食种植面积的25%。

水稻生产在粮食生产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具有生产过程季节性强、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生产环节多、劳动强度大、用工量多(一般亩用工量约20个工日)机械化程度低等特点。

插秧和收获长期依靠人工耕作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特别是近年来劳动力紧缺及用工价格大幅度上涨,大大地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对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需求。

(二)、示范园区基本情况拟建示范园区位于常乐镇的高滩村、李营村,农作物种植主要以水稻为主,连片种植面积在3000亩以上,该地区企业较多,劳动力紧缺,适宜机械化作业。

基于上述原因,20XX年初由常乐镇高滩村农民贾文牵头成立了“中卫市丰业农机服务合作社”,主要以“订单”形式为农民提供水稻机育秧、机插秧、机收获等服务,本地区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以上,有一定的发展优势。

二、园区设定目的、原则及主要目标(一)目的原则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建设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试点,要坚持农机农艺技术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优势技术集成整合,推动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基础,提供前提条件。

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带动,整合各类项目投入,加大示范园区建设的推动力度。

提高机械化生产力水平,更要探索转变机械化生产经营方式,走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路子,找到机械化规模生产与农村合作承包经营的结合点,建设适应我市城区农业特色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实现农机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的目的。

示范园区建设坚持因地制宜、择优扶持,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多元经济成份参与、农民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实现示范园区效益与农民利益高度集中统一。

(二)主要目标1、通过三年建设,示范园区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单产提高10%以上,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2、通过项目建设,辐射带动示范园区所在的常乐镇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生产水平显著提高,提高土地产出率,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三、建设地点、规模和内容建设地点:常乐镇高滩村、李营村。

建设规模:拟建设一个2000亩的水稻全程机械化科技实范园区。

建设内容:1水稻节种育秧机械化技术:节种育秧技术要严格按照农艺要求进行种子处理和工厂化育秧。

主要工艺流程:精选种子一高温破胸催芽一机械精量播种;2水稻栽插机械化技术:在进行机插秧时,要直线行驶,来回进行,合理密植。

一般机插秧,行距为30cm左右,穴距为12~15cm,空穴率不超过3%。

机插的秧苗深浅要一致,做到无深秧,无漂秧。

3机械耕整地技术:使用园盘耙或旋耕机等机械对田块进行耕整。

机耕要求耕透熟土层,覆盖平,无残茬,晒垡2~3天,水整地后地面高差不超过3cm,土壤柔软无僵垡;4机械深施肥技术: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在进行土壤深耕作业时,使用化肥深施机械装置,将底肥翻到土表以下6~15cm,在农作物追肥时也可应用这项技术;5机械植保技术:主要采用机动远程喷雾器防治病虫草害。

一般田块,操作者只需站在稻田的纵横埂上,交错喷雾,无需下到稻田中间,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作业效果;6水稻收获机械化技术: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收获机型,采用分段收割与联合收获相结合的方式,一般在黄熟期,当稻谷中含水量在18%~19%时收割,留茬高度一般在30cm以下;7水稻秸秆草帘编制技术:是指在水稻收获后,将收回的稻草利用草帘编制机制成草帘,用于大棚保温设施。

五、模式设计(一)示范园区建设标准1、土地规划:示范区按照农田基本建设的要求,进行二档一沟一渠一路合理规划布局,便于机械化作业及按照农艺田间管理。

2、机具配置:按照示范区建设的规模,计划机具配置:3台50马力以上拖拉机(及配套农具),3台育秧机,20台插秧机,10台机动喷雾器,5台半喂入式收割机,5台草帘编制机。

3、技术力量配备:成立项目建设实施小组,主要由农机、农艺技术人员、合作社成员以及农机操作手组成,对推广中的机械配套、农艺措施、专业合作组织的运作进行分析、总结、建议;开展技术咨询、培训、指导和推广;收集、编写项目资料,发布有关信息等。

4、组织机构: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农牧局、农机推广中心领导以及相关单位领导和技术人员组成,主要对项目的建设进行监督管理。

5、合作社建设:在实施项目建设的同时,完善合作社建设,根据农田作业需要配备机具,为合作社建立一个具有办公室和机具库房的固定办公场所。

(二)机具配套投入情况1、3台50马力以上拖拉机(配套农具):用于耕整地;2、3台育秧机:用于水稻机械化节种育秧;3、20台插秧机:用于水稻机械化栽插;4、10台机动喷雾器:用于机械化病虫害防治;5、5台半喂入式收割机:用于机械化收获;6、5台草帘编制机:用于稻草深加工;(三)农机标准化作业标准制度1、先进适用机械化技术作业流程及工艺路线篇三:20XX水稻机械化生产总结档开封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阶段工作总结开封县是一个水稻生产大县,常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总结)种植水稻6万亩以上,近年来,随着农机化事业不断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耕整、植保、收割、脱粒、储运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达70%以上,但水稻机械化插秧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成为制约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一个“瓶颈”问题,为解决这一“瓶颈”问题,20XX年开封市农机局确定开封县为全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县之一,开封县农机局对项目建设高度重视,严密组织,科学事实,截至目前已完成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面积10006亩,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为开封县水稻产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大面积推广坚定了基础。

一、项目任务实施完成情况20XX年,开封县把杜良乡、曲兴镇作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区,项目区以杜良国成农机合作社为依托,辐射带动周边,项目区设10个示范点,均为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科技示范户。

12个示范点运用秧盘育秧101.2亩,进行了春晚稻插秧机械示范推广,共完成示范机插面积10006亩(50亩以上集中连片4800亩),其中:春机插面积360亩。

经对各示范点实地对比试验,机插亩节约成本70元(人工插秧240元/亩,机械插秧170元/亩),示范效果明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共印发宣传资料2000份,办培训班2期,共300人(技术人员30人、农民学员270人),召开现场会3次,接受咨询236人次,参加现场观摩会的县、向领导和技术人员120人,受教育群众2000多人。

经过20XX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开封县已探索出了一套长效示范推广机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开封稻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全面完成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任务。

二、项目机具配备及应用情况20XX年,项目示范点12个,投入插秧机25台【其中。

引机15台】,每个示范点购置配备久保田乘坐式插秧机各2台以上,进行春、晚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共完成即插水稻面积10006亩,其中:春稻完成360亩,每台插秧机平均完成插秧面积400亩,满足了各个示范点的需要。

三、主要技术工作内容及指标为了使机械化育插秧能够迅速在全县推开,开封县坚持“突出重点,多点布局,力求实效”的原则,20XX年在杜良乡、曲兴镇以国成农机合作社为依托,辐射带动,设12个示范点,示范总面积10006亩(50亩以上集中连片4800亩),涵盖了开封县水稻种植的不同耕作类型,并采取多茬,多品种种植等方法,使示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带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