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计数资料与率的比较
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

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统计的主要工作就是对统计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统计描述是统计分析的最基本内容,是指应用统计指标、统计表、统计图等方法,对资料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测定和描述;而统计推断是指通过抽样等方式进行样本估计总体特征的过程,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项内容。
(一)统计描述1.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主要通过编制频数分布表、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和离散趁势指标以及统计图表来进行。
(1)集中趋势。
指频数表中频数分布表现为频数向某一位置集中的趋势。
集中趋势的描述指标:1)算术平均数。
直接法:x为观察值,n为个数加权法又称频数表法,适用于频数表资料,当观察例数较多时用。
f为各组段的频数。
2)几何平均数(geometric mean)。
几何平均数用符号G表示。
用于反映一组经对数转换后呈对称分布的变量值在数学上的平均水平。
直接法:加权法又称频数表法,当观察例数n较大时,可先编制频数分布表,用此法算几何平均数:3)百分位数(percentile )与中位数(median )。
百分位数是一种位置坐标,用符号x P 表示常用的百分位数有 2.5P 、5P 、50P 、75P 、95P 、97.5P 等,其中25P 、50P 、75P 又称为四分位数。
百分位数常用于描述一组观察值在某百分位置上的水平,多个百分位结合使用,可更全面地描述资料的分布特征。
中位数是一个特定的百分位数即50P ,用符号M 表示。
把一组观察值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次序排列,位置居于最中央的那个数据就是中位数。
中位数也是反映频数分布集中位置的统计指标,但它只由所处中间位置的部分变量值计算所得,不能反映所有数值的变化,故中位数缺乏敏感性。
中位数理论上可以用于任何分布类型的资料,但实践中常用于偏态分布资料和分布两端无确定值的资料。
其计算方法有直接法和频数表法两种。
直接法:当观察例数n 不大时,此法常用,先将观察值按大小次序排列,选用下列公式求M 。
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前路手术治疗观察护理

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前路手术治疗观察护理【摘要】目的研究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的围术期观察护理干预策略。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接受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60例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颈椎前路手术时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及脊髓损伤分级,统计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Frankel脊髓分级更优(P<0.05)。
本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
结论在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患者进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时实施围术期观察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生活质量,减轻脊髓损伤程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颈椎前路手术围术期护理干预下颈椎是颈椎损伤最常见的部位,下颈椎骨折脱位多由屈曲牵张性损伤引起,并发颈脊髓损伤发生率高,危害较为严重。
脱位的椎体和突出的椎间盘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给患者的工作及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术前MRI检查十分重要,可以帮助诊断脊髓损伤的程度,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准确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研究热点集中在充分减压,使患者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前路手术治疗下脊椎骨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接受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60例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颈椎前路手术时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及脊髓损伤分级,统计并发症发生率。
男36例,女24例,年龄17~78岁,平均年龄(46.54±5.29)岁,损伤至就诊时间1~5d,平均(2.56±0.79)d,受伤原因:交通事故24例,高空坠落15例、重物砸伤13例、跌倒伤8例;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
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患者探究性眼动分析

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患者探究性眼动分析张宁;姜凯;孔利;穆俊林;张朝辉【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患者的探究性眼动(EEM)的不同特征.方法:对50例精神分裂症及48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了EEM测定,并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加以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EEM测定的异常率为96%(48/50),而抑郁症组EEM测定的异常率为87.5%(42/48),两组EEM测定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组EEM测定凝视点(NEF)及反应探索评分(RSS)值较对照组减少,D值增加,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两病例组相比,EEM 测定各指标测定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EEM 异常程度较抑郁症患者明显,可作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诊断指标应用于临床.【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2(024)023【总页数】3页(P2817-2819)【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探究性眼动分析【作者】张宁;姜凯;孔利;穆俊林;张朝辉【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电生理研究室,河南,新乡,45300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电生理研究室,河南,新乡,45300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电生理研究室,河南,新乡,45300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电生理研究室,河南,新乡,45300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电生理研究室,河南,新乡,45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R749.4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是人群中最为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大量的研究证实,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均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损害,认知功能障碍是独立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而存在的一个核心症状[1,2],对抑郁症患者来讲,即使抑郁症状长期缓解也仍存在认知功能损害残留症状[3]。
因此进一步认识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认知功能对正确诊治有着及其重要的临床作用。
统计与概率哪种方式更合算课件ppt

深圳宝安区龙丰学校功和机械能单元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重为10N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
已知重物上升速度为0.4m/s,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F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A.5N 0.8m/s B.20N 0.8m/s C.5N 0.2m/s D.20N 0.2m/s2.如图所示,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F的方向,使其从①→②→③,此过程中()A.①位置力臂最长B.③位置力臂最长C.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大后变小D.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小后变大3.如图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使重为G的木棒绕固定点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在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拉力F不变,F的力臂变大B.拉力F变大,F的力臂变小C.重力G不变,G的力臂变小D.重力G变小,G的力臂变大4.农村建房时,常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轮提升建材。
在一次提升建材的过程中,建筑工人用400N的拉力,将重600N的建材在10s内匀速提高3m。
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滑轮的机械效率η=75% B.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1200JC.滑轮自身的重力为100N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大小为3m5.如图所示,重为60牛的物体甲放在水平桌面上,与重为6牛的物体乙用细绳相连,绳的重力和滑轮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
当物体乙恰好能以0.2米/秒的速度匀速下落时,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绳拉甲物体的力为6牛B.甲物体的速度为0.2米/秒C.5秒内绳的拉力对甲物体做的功为60焦D.绳的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W6.如图所示,轻质均匀杠杆分别挂有重物G A和G B(G A>G B),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当两端各再加重力相同的物体后,杠杆A.仍能保持平衡B.不能平衡,左端下沉C.不能平衡,右端下沉D.不能确定哪端下沉7.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一个家庭游戏活动.活动要求是:家庭成员中的任意两名成员分别站在如图所示的木板上,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若小兰和爸爸的体重分别为400N 和800N,小兰站在距离中央支点2米的一侧,爸爸应站在距离支点l米的另一侧,木板水平平衡.现在他们同时开始匀速相向行走,小兰的速度是0.5米/秒,则爸爸的速度是多大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不被破坏?A.1.0米/秒B.0.75米/秒C.0.5米/秒D.0.25米/秒8.如图所示是某建筑工地用升降机提升大理石的滑轮组示意图。
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

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李东升① 李妙婷① 【摘要】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出血性脑梗死(HI)患者的效果。
方法:以2020年10月—2022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80例H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两组均予以常规药物,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依达拉奉,观察组予依达拉奉右莰醇。
比较两组总有效率、Fugl-Meyer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DS)评分、炎症指标水平、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BI评分高于对照组,N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NT-proBNP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HI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调控神经因子,提高自理能力。
【关键词】 脑梗死 依达拉奉右莰醇 神经功能 doi:10.14033/ki.cfmr.2023.21.0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3)21-0067-04 Effect of Edaravone and Dexborneol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ion/LI Dongsheng, LI Miaoting.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3, 21(21): 67-70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daravone and Dexborneol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ion (HI). Method: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HI admitted to Zhangzhou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October 2020 to February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computer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drugs. On this basi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Edaravo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Edaravone and Dexborneol.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 (FMA) score, Barthel index scale (BI) score, neurological deficit scale (NDS) score, inflammatory index level, 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 (NT-proBNP) level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0.00%, which was higher than 72.50%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FMA score and BI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NDS scor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interleukin-1β (IL-1β),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and homocysteine (Hcy) in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NT-proBNP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NT-proBN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Edaravone and Dexborneol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HI, which can improve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hibit inflammation, regulate neurofactors and improve self-care ability. [Key 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Edaravone and Dexborneol Neurological fun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Zhangzhou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Zhangzhou 363000, China 出血性脑梗死(HI)为临床常见急性脑血管疾病,占脑梗死比例高达43%,其要特征为继发性出血,由梗死灶内病变血管发生渗血引起,具有高致死率及高致残率等特点[1]。
《卫生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一、名词解释1. 计量资料2. 计数资料3. 等级资料4. 总体5. 样本6. 抽样误差7. 频数表8. 算术均数9. 中位数10. 极差11. 方差12. 标准差13. 变异系数14. 正态分布15. 标准正态分布16. 统计推断17. 抽样误差18. 标准误19. 可信区间20. 参数估计21. 假设检验中P的含义22. I型和II型错误23. 检验效能24. 检验水准25. 方差分析26. 随机区组设计27. 相对数28. 标准化法29. 二项分布30. Yates校正31. 非参数统计32. 直线回归33. 直线相关34. 相关系数35. 回归系数36. 人口总数37. 老年人口系数38. 围产儿死亡率39. 新生儿死亡率40. 婴儿死亡率41. 孕产妇死亡率42. 死因顺位43. 人口金字塔二、单项选择题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D )。
A.样本 B.全部对象C.影响因素 D.个体2.总体是由( C )。
A.个体组成 B.研究对象组成C.同质个体组成 D.研究指标组成3.抽样的目的是( 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研究总体统计量4.参数是指( B )。
A.参与个体数 B.总体的统计指标C.样本的统计指标 D.样本的总和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
A.变异系数 B.方差C.极差 D.标准差8.以下指标中( D )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实验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老师划)

实验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1、实验心理学是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心理实验是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有组织地逐次变化条件,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心理现象的变化,确定条件和心理现象的关系.具有以下特点:目的性、准备性、验证性、因果性、严密性.实验心理学所讲的实验法一般是指在严密控制条件下的实验室实验.2、自然观察法:使用自然观察法时,研究者只能被动地仔细观察和记录研究对象在自然状态下所发生的情况,而不能有任何干预。
实验则是人为地去干预、控制所研究的对象。
3、实验具有三个优点:(1)在实验的方法中,实验者可以在他愿意时,使事件产生,可以充分地进行精密的观察.(2)实验在同样条件下是可以重复的,别人可以验证它。
(3)系统地变化条件,可以追究与此相随的事件的变化。
4、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放映产生影响的变量称为自变量(或自变项).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者的某种特定反应称为因变量(或依变项)。
凡是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都称为相关变量,而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称为无关变量(或无关变项)。
在相关变量中,实验者用以研究的变量称为自变量,实验者不用于研究的那些相关变量称为额外相关变量,或简称为额外变量(或外扰变项)。
由于在实验中额外变量是必须加以控制的,所以额外变量也被称为控制变量。
评价一项实验设计的好坏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看研究者能否成功地控制那些额外变量.5、因为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变化、或结果,称为因变量,也就是反应变量、或反应测量。
对于被试者的反应可以从下列几方面来测量:(1)反应速度(2)反应的正确性(3)反应的难度,(4)反应的次数或几率(5)反应的强度。
6、主试者为交代任务向被试者所讲的话,在心理实验中就称为指示语.主试者在给出指示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严格确定给被试者什么样的指示语不同的实验会有不同的要求。
2、在指示语中,要把被试者应当知道的事交代完全,试者要求被试者所做的事,可能是他从未做过的,要说明将要给他呈现什么,要他怎样做等等。
计量资料的标准差和标准误有何区别与联系1

1、计量资料的标准差和标准误有何区别与联系标准差和标准误都是变异指标,但它们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
区别: ①概念不同;标准差是描述观察值(个体值)之间的变异程度;标准误是描述样本均数的抽样误差;②用途不同;标准差与均数结合估计参考值范围,计算变异系数,计算标准误等。
标准误用于估计参数的可信区间,进行假设检验等。
③它们与样本含量的关系不同: 当样本含量n 足够大时,标准差趋向稳定;而标准误随n的增大而减小,甚至趋于0 。
联系: 标准差,标准误均为变异指标,当样本含量不变时,标准误与标准差成正比。
2、二项分布、Poission分布的应用条件二项分布的应用条件:医学领域有许多二分类记数资料都符合二项分布(传染病和遗传病除外),但应用时仍应注意考察是否满足以下应用条件:(1) 每次实验只有两类对立的结果;(2) n次事件相互独立;(3) 每次实验某类结果的发生的概率是一个常数。
Poisson分布的应用条件:医学领域中有很多稀有疾病(如肿瘤,交通事故等)资料都符合Poisson分布,但应用中仍应注意要满足以下条件:(1) 两类结果要相互对立;(2) n次试验相互独立;(3) n应很大, P应很小。
3、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标准差、变异系数的适用范围有何异同?答:这四个指标的相同点在于均用于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其不同点为:极差可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一般常用于描述单峰对称分布小样本资料的变异程度,或用于初步了解资料的变异程度。
若样本含量相差较大,不宜用极差来比较资料的离散程度。
四分位数间距适用于描述偏态分布资料、两端无确切值或分布不明确资料的离散程度。
标准差常用于描述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程度。
变异系数适用于比较计量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几组资料的离散程度。
4.中位数、均数、几何均数的适用条件有何异同。
(1)均数适用于描述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资料的平均水平;(2)几何均数适用于描述原始数据呈偏态分布,但经过对数变换后呈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资料的平均水平;(3)中位数适用于描述呈明显偏态分布(正偏态或负偏态),或分布情况不明,或分布的末端有不确切数值的数值变量资料的平均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15+3)/162=11.11%
4、比较相对数,注意是否有可比性
举例:
某部队对老战士计算三年累计的痢疾发病率,而对 新战士只计算了本年度的痢疾发病率,结果得出: “新战士的痢疾发病率低于老战士”
标准化原理
甲乙两疗法治疗某病的治愈率比较 甲疗法 乙疗法 病型 人口 治愈率 人口 病人数 治愈数 病人数 治愈数 治愈率(%) 构成 (%) 构成 普通型 300 180 0.75 60 100 65 0.25 65 重型 100 35 0.25 35 300 125 0.75 41.7 合计 400 215 1.00 53.8 400 190 1.00 47.5 上表显示:
某医院2001年住院病人5类疾病的死亡情况 疾病种类 恶性肿瘤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死亡人数 50 30 20 百分比(%) 33.33 20.00 13.33
循环系统疾病
传染病
40
10
26.67
6.67
合计
150
100.00
构成比有两个特点: (1)各构成部分的相对数之和为100%。 (2)某一部分所占比重增大,其他部分会相应地减少。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与软件实现
计数资料:是观察某个定性指标后清点各 个结果的频数所得。
绝对数:实际观察得到的数据,反映真 实情况,一定条件下可用于比较。
率
相对数:两个有关数据的比
构成比
相对比
例如
甲地人口3000人,某年高血压患者300人,患病 率为10%;乙地人口1000人,同年高血压患者250人, 患病率为25%。其中人口数和患病人数是绝对数,患 病率是相对数,是患病人数和人口数之比值。
2、构成比和率不能混淆
随机血糖 调查人数 糖尿病人数 百分比(%) 患病率(%)
(1) <6.1mmol/L
(2) 1568
(3) 75
(4) 22.4%
(5) 4.8%
6.1mmol/L~
2410
157
44.4%
6.5%
7.0mmol/L~ 11.0mmol/L~ 合计
1456 1560 6994
370 1.03 358
相对数使用的注意事项
1、计算率或构成比时分母不宜过小
分母过小,计算的结果不稳定。
举例: 某医师用一中药配方探讨对肺癌的治疗效果,治疗2例,2 例治愈,计算的治愈率为100%,以后其他医师用此配方治疗 许多肺癌病人,无一人治愈。由此可见,分母过小,结果不稳 定,缺乏代表性,不能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甚至有时造成错 觉。
三、相对比:任何两个相关联的变量A与B之比:表示有 关事物指标之对比,常以百分数和倍数表示 比=A/B
如:性别比、某两年发病率比等
注意:1. 甲、乙两指标可以是性质相同也可以不同 2. 甲、乙两指标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
某年某医院出生婴儿中,男性婴儿为370人,女性婴儿为 358人,则出生婴儿性别比例为? ,说明该医院该年出生的男 婴是女婴的 ?倍
(三) 死亡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 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 某期间(因某病或全死因)死亡人数 死亡率=—————————————— K 同期平均人口数
K=100%, 1000/千,或 10000/万 ………
年中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2
(四) 病死率:是表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患某病 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病死率=—————————————K 同期患某病的病人数
常用相对数
一、率:表示某种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用百分率、 千分率、万分率、十万分率表示。其公式为: 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率= ———————————K 某现象可能发生的例数
常见的率有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痊愈率、有效率等。K 的选择主要以习惯而定,比如新生儿死亡率习惯用千分率,而恶 性肿瘤的死亡率一般用十万分率。或者以使计算结果保留1~2位 整数为原则。
(K=100%)
病死率可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可反映医疗水平和诊 断能力,多用于急性传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
二、构成比:表示事物或现象内部各构成部分的比重,如 性别的构成比,病种的构成比,职业的构成比等。通 常以100作为比例基数, 故常称为百分比。
事物内部某一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
构成比=————————————————— ×100% 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
(一)发病率: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 例出现的频率。
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 发病率= —————————————————K 同时期暴露人口数 (K= 100%, 1000/千,或 10000/万)。
分母中所规定的暴露人口是指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 .
(二)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 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病程较长 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如冠心病、高血压等
1.从各病型来看甲疗法的治愈率都低于乙疗法(乙疗法的治愈 情况要好于甲疗法); 2.总治愈率(合计治愈率)却是甲疗法高于乙疗法。 3.甲乙两疗法的治愈率随病情的严重程度的增高而降低;
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患病率= ———————————————————— K 同期的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数)
(K= 100%,1000/千,或10000/万)
某医院2005年在某城区随机调查了8589例60岁及以 上老人,体检发现高血压患者(已确诊+新发)为 2823例,高血压患病率为
2823 100% 32.87% 8589
A影响患病率升高的因素包括: ①病程延长 ②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 ③新病例增加(即发病率增高) ④病例迁入 ⑤健康者迁出 ⑥易感者迁入 ⑦诊断水平提高 ⑧报告率提高。
B影响患病率降低的因素包括: ①病程缩短 ②病死率高 ③新病例减少(发病率下降) ④健康者迁入 ⑤病例迁出 ⑥治愈率提高
161 416 809
26.8% 28.8% 100.0%
11.1% 26.7% 11.5%
3、正确计算合计率
组别 药物A 药物B 合计 有效 99 45 144 无效 15 3 18 合计 114 48 162 无效率 (%) 13.16 6.25 ??
(13.16%+6.25%)/2=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