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食品工艺学课件
江南大学食品化学PPT课件

在所有的三种模型中,主要的结构特征 是在 短暂、扭曲的四面体 中液态 水分 子通过氢键缔合。 所有的模型也容许各个水分子频繁地改 变它们的排列,即 一个氢键快速地终 止而代之以一个新的氢键 ,而在温度 不变的条件下,整个体系维持一定的氢 键键合和结构的程度。
水分子中分子间氢键键合的程度取决于温度
第二节 水和溶质的相互作用 Water-solute interaction
一、宏观水平(macroscopic level) 一般概念
水结合(Water binding) 水与亲水物质缔合的一般倾向。 水合(Hydration)水与亲水物质缔合的一般倾向。 “水结合位”(water binding potential) 有定量意义, 但仍然仅适用于宏观水平
大离子和单价离子产生较弱电场
K+, Rb+, Cs+, NH4+ , Cl-, Br-, I-, NO3- , BrO3- , IO3- , ClO4-
这些离子打破水的正常结构,并且新的结构又不足以补 偿这种结构上的损失。
离子效应:通过它们不同程度的水合能力 改变水的结构 影响介电常数 决定胶体粒子周围双电层的厚度 影响水对其它非水溶质和悬浮物质的 相容程度 影响蛋白质的构象和胶体的稳定性。
二、水的重要功能
是体内化学反应的介质 水为生物化学 反应提供一个物理环境。
生化反应的反应物 养分和代谢物的载体 热容量大,体质体温 粘度小,有润滑作用 生物大分子构象的稳定剂
三、水分子
(Water Molecule)
小于正方 体的 109.5°
斯陶特模型
2s
2p
食品工艺学培训课件

一般所谓的软水和硬水的范围见表1-4 表1-4 水的硬度分类
水的性质 很软水
mmol/L 0-1.4265
总硬度
德国度 0-4度
mg/L CaCO3 0-71.388
软 水 1.4635-2.8530 4-8度
71.388142.776
中等硬水 2.8530-5.7061 8-16度 142.776-285.552
2. 2按国家标准分类:GB10789-1996
按原辅料、产品形式及作用不同分为10类:
碳酸饮料类(Carbonated Drinks) 果汁(浆)及果汁饮料类(Fruit Juices(Pulps) and Drinks) 蔬菜汁饮料类(Vegetable Juices Drinks) 含乳饮料类(Drinks Containing Milk) 植物蛋白饮料类(Vegetable Protein Drinks) 瓶装饮用水类(Bottled Water) 茶饮料类(Tea Drinks) 固体饮料类(Powdered Drinks) 特殊用途饮料类(Drinks for Special Use) 其它饮料类(Other Drinks)
细菌总数/(个/mL) < 100
大肠菌群/(个/L)
<3
霉菌含量/(个/mL) ≤1
致病菌
不得 检出
1.2.1天然水中的杂质 表1-2 天然水中的杂质
悬浮 细菌—致病和无害的;藻类及原生动物—使水有臭味、色度 物 和浑浊度;泥沙、粘土—使水有浑浊度;其它不溶物质
胶体 溶胶—如:硅酸胶体。 物质 高分子化合物—如:腐植质胶体等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食品工食品工艺艺学

元元 讲的不错,看着课件结合视频一起看
网友 怎么打不开啊 ?
king 为什么没有声音呢??只有刚开始片头有声,其他没配音啊??
张呢,是我的原因吗
李灿 资源是好资源,好是能下载就好了呀
网友 是挺好的可是为什么有的只有开头呢?遗憾呀
关于精品课程 | 关于网站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指导单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主办单位: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 技术支持:清华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渔阳 讲得不错,值得一看,但不是完整的视频
发表评论 (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网上道德)
热处理6
[第34讲]
脱水处理11
[第40讲]
脱水处理6
热处理7
[第35讲]
脱水处理12
[第41讲]
脱水处理7
热处理8
[第36讲]
脱水处理2
[第42讲]
脱水处理8
发表于 2012-04-14 09:05 回复 引用
发表于 2012-03-08 11:59 回复 引用
[第09讲]
发酵、腌制与烟熏6
[第10讲]
发酵、腌制与烟熏7
[第11讲]
辐射保藏1
[第12讲]
辐射保藏2
[第13讲]
辐射保藏3
[第14讲]
冷处理1
[第15讲]
冷处理2
[第16讲]
冷处理3
[第17讲]
冷处理4
[第18讲]
冷处理5
[第19讲]
冷处理6
[第20讲]
冷处理7
[第21讲]
冷处理8
[第22讲]
冷处理9
[第23讲]
精选食品工艺学-江南大学

2、气调贮藏方法
• 自然降氧法(MA) • 快速降氧法(CA) • 混合降氧法 • 包装贮藏法
自然降氧法(Modified Atmosphere Storage)
• 果蔬原料贮藏于密封的冷藏库中(气调库), 果蔬本身的呼吸作用使库内的氧量减少,二氧 化碳量增加。
• 用吸入空气来维持一定的氧浓度。 • 用气体洗涤器来除去过多的二氧化碳。
鱼体温度(℃) 僵直开始时间 僵直持续时间
表 3-2 鳕鱼死后僵直随温度的变化
35
15 10
5
3~10 min 2 h 4 h 16 h
30~40 min 10~24 h 36 h 48~60 h
1 35 h 72~96 h
• 鱼肌肉组织在自溶作用时主要的生化反 应:
(C6H10O5)n + nH2O → 2n(C3H6O3) + 58.061 cal
羊(%) 2.0 2.5 3.0 3.5 4.5 5.0
猪(%) 1.0 2.0 2.5 3.0 4.0 5.0
(2)冷害 • 在冷藏时,果蔬的品温虽然在冻结点
以上,但当贮藏温度低于某一温度界 限时,果蔬的正常生理机能受到障碍, 称为冷害。 • 冷害的各种症状见后页表。
(2)冷害
• 虽然在外观上没有症状,但冷藏后再放 至常温中,就丧失了正常的促进成熟作 用的能力,这也是冷害的一种。
• 各种非酶促化学反应的速度, 都会因温度下降而降低
第二节 食品的冷却
一、冷却的目的 二、冷却的方法 三、冷却过程的冷耗量 四、冷却速度与冷却时间(自学) 五、气调贮藏 六、冷藏中的变化及技术管理
一、冷却的目的
• 植物性食品的冷藏保鲜 • 肉类冻结前的预冷 • 分割肉的冷藏销售 • 水产品的冷藏保鲜
江南大学食品工艺学夏文水讲稿59页word

食品工艺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食品的加工概念一、食物与食品1 食物——供人类食用的物质称为食物。
是人体生长发育、更新细胞、修补组织、调节机能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也是产生热量保持体温、进行体力活动的能量来源。
除少数物质如盐类外,几乎全部来自动植物和微生物。
2 食品——经过加工制作的食物统称为食品。
食品的种类对食品不同的人关心的侧面不同;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情况食品分类的方法:按加工工艺分;按原料种类分;按产品特点分;按使用对象分:老年、儿童、婴儿、妇女、运动员、航空、军用。
二. 食品的功能食品对人类所发挥的作用;人类吃食品的目的;人类对食品的要求;1.营养功能(第一功能)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糖)、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
提供营养和能量,为了生存——营养功能(吃饱)。
2.感观功能(第二功能)为了满足视觉、触觉、味觉、听觉的需要,使多吃吃好。
外观:大小、形状、色泽、光泽、稠度;质构:硬度、粘性、韧性、弹性、酥脆;风味:气味、香臭。
味道酸、甜、苦、辣、咸、鲜、麻。
3.保健功能(第三功能新发展的功能)调节人体生理功能,起到增进健康、恢复疾病、延缓衰老、美容等作用。
三、食品的特性1.安全性无毒无害卫生;2.方便性食用使用运输;3.保藏性有一定的货架寿命。
四、加工工艺1.1.食品加工概念将食物(原料)经过劳动力、机器、能量及科学知识,把它们转变成半成品或可食用的产品(食品)的过程。
原料——产品加工加工预处理:清洗分离粉碎;单元操作:加热冷却干燥;关键工序:杀菌消毒;食品添加剂:调味保存;包装:维持由于加工操作带来的产品的特征。
2.食品加工的目的满足消费者要求;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增加多样性;提高附加值。
食品加工过程或多或少都含有这些目的,但要加工一个特定产品其目的性可能各不相同。
比如冷冻食品的目的主要是保藏或延长货架寿命;糖果工业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多样性。
但是要达到各个产品的目的却并不简单,并不是买来设备就可以生产,或达到生产出食品并赢利的目的3.食品工艺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食品工艺学课件

VS
功能性食品的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 改变,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其 市场前景广阔。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 功能性食品的加工技术和原料也将不断创 新和优化。
CHAPTER 05
现代食品加工设备与工厂设 计
现代食品加工设备介绍
01
高效、节能设备
随着科技的发展,食品加工行业涌现出许多高效、节能的设备,如高效
干燥技术的应用
干燥技术广泛应用于谷物、果蔬、肉类等食 品的加工过程中,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口感。
食品微波技术
微波技术的概念
微波技术是一种利用微波能量使食品中的分子产生振动, 产生热量,从而达到加热、干燥、杀菌等目的的方法。
微波技术的原理
微波技术的原理是基于食品中水分子在微波作用下会产生 共振现象,使水分子迅速加热,从而达到加热、干燥、杀 菌等目的。
微波技术的应用
微波技术广泛应用于果蔬、肉类、水产品等食品的加工过 程中,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质地,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和安全性。
食品辐照技术
1 2 3
辐照技术的概念
辐照技术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射线对食品进行照射 处理,以达到杀菌、消毒、减菌等目的的方法。
辐照技术的原理
辐照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放射性射线可以穿透食品 组织,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从而达到杀菌、 消毒、减菌等目的。
食品加工工厂安全与环保措施安全 Nhomakorabea施工厂应设置安全设施,例如防火、防盗等设 施,确保工厂和员工的安全。
环保措施
工厂应采取环保措施,例如废水处理、废气 处理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HAPTER 06
典型食品加工案例分析
果蔬加工案例
食品工艺学教材(PPT61页).pptx

七乳化剂
乳化剂是一种多功能的表面活性剂。
硬脂酰-2-乳酸钙、硬脂酰-2-乳酸钠、各种
( CSL )
( SSL )
蒸馏单甘酯、大豆磷脂等。
七乳化剂
八 食盐
1 盐在面包中的作用 2 盐在面包中的添加方法及使用量
§4 面包生产工艺
面包的生产过程一般可分为:原辅 材料的处理、面团的调制、面团发酵、 整形、醒发、烘焙、冷却和包装。
分为白砂糖、绵白糖两种。白砂糖是以甘蔗为原料 加工而成的颗粒状食糖。绵白糖是以甜菜为原料加工而 成的细小颗粒状食糖。另外还有方糖,冰糖都是以白糖 为主料加工而成的正六面体或多面晶体状砂糖再制品。
(2)红糖
是未经洗蜜和漂白的糖,表面附着的糖蜜较多,而 且还含有色素,胶质等非糖成分。广义的红糖又可细分 为赤砂糖和红糖两种,其中赤砂糖是机制未经洗蜜的糖, 红糖是用手工制成的土糖。
褐色反应(亦称美拉德反应): 是指氨基化合物的 自由氨基与羰基化合物的羰基之间发生的发应,其最终 产物是黄黑色素的褐色物质,故称褐色反应。
影响褐色反应的因素有温度、糖的种类、还原糖量 和PH值。
(8)抗氧化性 糖溶液具有抗氧化性,有利于防止油脂氧化酸败。
3 糖在烘焙食品中的工艺性能 (1)改善烘焙食品的色、香、味、形; (2)作为酵母的营养物质; (3)作为面团改良剂; (4)对面团吸水率及搅拌时间的影响; (5)提高制品的贮存寿命; (6)提高营养价值。
国家面粉质量标准规定:特制一等粉和特制二等粉 的水分为13.5%;标准粉和普通粉的水分为13.0% 。
(2)蛋白质
小麦籽粒中蛋白质的含量和品质不仅决定小麦的营养 价值,而且小麦蛋白质还是构成面筋的主要成分,与面粉 的烘焙性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食品工艺学教材(PPT81页).pptx

微生物按生长温度分类
微生物类型
嗜冷微生物 嗜温微生物
最低
-7~5 10~15
温度℃
最适
15~20 30~40
最高
25~30 40~50
嗜热微生物
30~45 50~60
75~80
部分微生物生长和产生毒素的最低温度
食物中 毒性微 生物
粪便指 示剂微 生物
微生物
肉毒杆菌A 肉毒杆菌B 肉毒杆菌C 肉毒杆菌D 梭状荚膜产气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沙门氏杆菌 埃希氏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 大肠杆菌类
(1)水分蒸发
❖ 食品在冷却时及冷藏中,因为温湿度差而发生表面 水分蒸发。
❖ 水分蒸发不仅造成重量损失(俗称干耗),而且使 果蔬类食品失去新鲜饱满的外观。 ▪ 减重达到5%时,水果、蔬菜会出现明显的凋萎 现象。
(1)水分蒸发
▪ 肉类食品因水分蒸发而发生表面收缩硬化,形成 干燥皮膜,肉色也有变化。
❖ 肉类在冷藏中的成熟作用。
(5)脂类的变化
冷却贮藏过程中,食品中所含的油脂会发生水 解,脂肪酸氧化、聚合等复杂的变化,使得食 品的风味变差,味道恶化,出现变色、酸败、 发粘等现象。这种变化进行得非常严重时,俗 称为“油烧”。
(6)淀粉老化
微晶形式存在的(20%直链/80%支链)普通淀粉( -淀粉) 糊化 较高温度下(食品加工)
4℃ 24h
宰杀 → 降温至18~20℃→排酸→冷藏链
b.水冷法
▪ 浸渍式、喷淋式
特点
冷却速度快而均匀;
无干耗;
可连续化作业,所需空间小; 易引起微生物污染。
冰水预冷机
适用范围
家禽、水产、部分果蔬、罐头食品
c.碎冰冷却法 ▪ 利用冰块融化吸收相变热,降低食品的温度的 方法。 特点 简便易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山梨酸及其钾盐
• 对光、热稳定,但久置空气中易氧化变 色。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 对霉菌和酵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厌 氧菌无效,pH值越低,抗菌作用越强, 在微生物数量过高的情况下,发挥不了 作用。
山梨酸: 山梨酸钾: C6H8O2 C6H7O2K CH3—CH=CH—CH=CH—COOH CH3—CH=CH—CH=CH—COOK
四、安全性
• 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物质,其最重要的条件是 使用的安全性,然后是工艺效果。 • 一般要求:食品添加剂本身应经过充分的毒理学 评价,有严格的质量标准,证明在一定的使用范 围内对人体无害。进入人体后,最好能参与人体 正常的物质代谢;或经正常解毒过程解毒后排出 体外;或因不吸收排出体外;不能在人体内因分 解或反应形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 国际上有关食品添加剂的权威机构是FAO/WHO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该机构内 设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和食品添加剂标准委员 会等。但这两个组织所通过的决议均为建议,能 否使用尚取决于本国的卫生部。
• 丙酸、丙酸钙:有效地抑制引起食品发粘的菌类,马铃薯 杆菌和细菌,而且它抑菌霉菌生长时,对酵母的生长基本 无影响,因此,特别适用于面包等焙烤食品的防腐。 • 丙酸盐作为一种霉菌抑制剂,必须在酸性环境中才能产生 作用,即它实际上是通过丙酸分子来起到抑菌作用的,其 最小抑菌浓度在pH5.0时为0.01%,pH6.5时为0.5%。丙酸 的电离常数较低,这对于pH较高的面制品是非常有意义 的,可用于面包、糕点等是食品中。 • 丙酸及其盐是谷物、饲料储藏中最有效的有机酸类防腐剂, 在美国,被认为是安全的食品防腐剂,广泛用于面包和加 工干酪,在我国,广泛用于糕点、饼干、面包等。
第六章 食品的化学保藏
第一节概述 一、化学保藏的概念
1. 食品化学保藏就是在食品生产和储运过程 中适用化学制品来提高食品的耐藏性和尽可 能保持原有品质的一种方法,也就是防止食 品变质和延长保质期。 2. 化学制品:指成分明确,结构清楚,从化 学工业中生产出来的制品。
有一些化学制品,它能抑制微生物生长, 延续食品腐败变质,称为化学防腐剂: 如苯甲酸、山梨酸、丙酸、尼泊金酯、 亚硝酸盐。 有一些化学制品它能阻止或延续食品中 成分被氧化的反应,称为抗氧化剂。 而利用化学制品来抑制酶的添加剂则不 常用。
防腐剂的防腐原理大致有如下3种:
(1)干扰微生物的酶系,破坏其正常的新 陈代谢,抑制酶的活性。 (2)破坏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干扰其生存 和繁殖; (3)与细胞膜作用,使细胞通透性上升, 导致细胞内物质逸出而失活。
2.防腐剂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 在一些特定的体系下,抗菌剂需要象乳化剂一 样需要有一定的亲水亲油平衡能力。 • 沸点也会直接影响防腐剂的活性,特别是其穿 透能力。 • 食品体系的pH会决定防腐剂的效果。 • 与食品组分中的脂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 其它添加剂的反应,通常会使其抗菌效果下降。
3. 卤素(氯)
• 食品工厂设备清洗及加工用水等广泛采用次氯酸 钙(钠)或直接加氯进行消毒。 • 消毒原理——次氯酸
– 加氯处理时,水中存在能和氯反应并使它失去杀菌效 力的物质,例如H2S和有机杂质等,只有这些物质全部 和氯结合,即满足了水本身需氯量而有残余游离氯出 现后,才具有有效的杀菌能力或抑制微生物生长活动 的能力,此时水的加氯处理达到了转折点——氯转效 点。 – 各种水因其有机质和干扰物质含量不同,它们的转折 点也不同(P740)。 – PH较低时,氯的杀菌效力可提高。
第二节 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问题
一、食品添加剂
1. 概念:为改善食品的色、香、味以及防腐变质, 适应食品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化 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2. 食品添加剂与食品配料的区别
– 食品配料:是公认安全的物质,无需进行毒理学评价, 用量比较大,一般在3%以上,如上述的盐、糖、大豆 蛋白、奶油、淀粉、植脂末等 – 食品添加剂:需要经过毒理学检验,并由一定的ADI值, 一般用量较小。
4. CO2
• 高浓度的CO2能阻止微生物的生长,高 压下,C02溶解度比常压下高,因而高压 下,防腐能力也大——碳酸饮料的防腐 • CO2也常和冷藏结合在仪器用于水果保 鲜、气调保鲜——减缓呼吸作用。
二、有机类
1. 苯甲酸及其钠盐
– 这类制品只有在酸性介质中才有效,pH从7.0降到 3.5,防腐能力可增加5-10倍,只有未解离酸才有 防腐力,成盐后基本无效果; – 苯甲酸对酵母的影响大于霉菌的影响,但对细菌 效力极弱; – 苯甲酸对人体毒害小; –溶于酒精和乙醚,难溶于水。苯甲酸易随水蒸汽 一起蒸发,因此操作人员需要有防护措施如戴口 罩、手套等;
式中R分别为:
─CH3 ─CH2CH3 ─(CH2)2CH3 ─CH(CH3)CH3 ─(CH2)3CH3 ─CH2CH(CH3)CH3 ─(CH2)6CH3
甲基(甲酯) 乙基(乙酯) 丙基(丙酯) 异丙基(异丙酯) 丁基(丁酯) 异丁基(异丁酯) 庚基(庚酯)
4.丙酸、丙酸钙
丙酸钙: C6H10O4Ca (CH3CH2COO) 2Ca 丙酸钠: C3H5O2Na CH3CH2COONa
三、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应用状况
• 我国列入 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 标准》的品种已达1150多种,并逐年增加,98 年,达到1524种,到2003年,达到1747种。 • 依照GBI2493-90《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 我国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2类,按英文字母顺序 排序依次为: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 抗氧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 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 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 防腐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 香料及其它。
3. 食品性质对防腐剂作用的影响
• 前面已经讨论过,食品的组分与防腐剂起反应 的话会使防腐剂的活性丧失。 • 蛋白质能与防腐剂结合使防腐剂失效。 • 纤维也会与一些防腐剂结合而使其失效。 • 脂类也能显著影响一些防腐剂,一些亲油性比 较强的防腐剂可能会转移到食品的脂相中,而 远离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水相环境,因此导致防 腐剂的活性下降。 • 另外pH也会影响其活性。 • 一些防腐剂还会水解和氧化。
第三节 食品防腐剂
用于食品保藏的抗菌剂可以区分为无机和 有机的两大类,CO2,SO2,H2O2,苯甲 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等为常用 的抗菌剂。
一、防腐剂的定义和特点
• 防腐剂是指能抑制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 质、延长食品保存期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有时也被称为抗菌剂。它的主要作用是 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
根据山梨酸及其钾盐和钙盐的理化性质, 在食品中使用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A .山梨酸容易在加热时随水蒸汽蒸发,所以在 使用时,应该将食品加热冷却后再按规定用量 添加山梨酸类抑菌剂,以减少损失; B .山梨酸及其钾盐和钙盐对人体皮肤和粘膜有 刺激性,要求操作人员佩戴防护眼镜; C. 山梨酸对微生物污染严重的食品防腐效果不 明显,因为微生物也可以利用山梨酸作为碳源。 在微生物严重污染的食品中添加山梨酸不会起 到防腐作用,只会加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3. 化学保藏的原理
化学保藏就是在食品中添加化学防腐剂和抗 氧化剂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推迟化学反应的发 生,从而达到保藏的目的 • 它是在有限时间内才能保持食品原来的品质状态, 属于暂时性保藏 • 由防腐剂只能延长细菌生长滞后期,因而只有未 遭细菌严重污染的食品,利用化学防腐剂才有效。 抗氧化剂也是如此,在化学反应尚未发生前。 • 并不能改善低质食品的品质,即如果食品腐败变 质和氧化反应已经开始,则决不能利用防腐剂和 抗氧化剂将已经腐败变质的食品变成优质食品。
2. 过氧化氢
• 过氧化氢又称为双氧水,分子式为H2O2。 • 过氧化氢是一个活泼的氧化剂,易分解成水和新生态氧。 新生态氧具有杀菌作用。 • 3%浓度的过氧化氢只需几分钟就能杀死一般细菌;0.1% 浓度在60min内可以杀死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和金黄色葡 萄球菌;1%浓度需数小时能杀死细菌芽胞。 • 有机物存在时会降低其杀菌效果。 • 过氧化氢是低毒的杀菌消毒剂,可适用于大量器皿和某些 食品的消毒。 • 不过,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失效。联合国粮 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未规定其ADI值。
4. 微生物种类和量对防腐剂作用的影响
• 防腐剂添加之前食品体系中原始菌数对防腐剂的使 用效果有显著影响。很显然,防腐剂不能取代食品 加工操作过程的卫生和安全控制,原始菌树必须很 低,防腐剂才能有效果。如果原始菌数比较高的话, 要想达到同样的抗菌效果,必须添加大量的防腐剂, 而这在安全角度是不允许的。 • 另外,由于不同的防腐剂的抗菌谱不同,而食品中 可能含有各类微生物,此时,选择防腐剂就必须注 意,一些防腐剂可能是一类微生物的有效抑制剂, 却有可能正好是另一类微生物的生长促进剂。比如, 酚类物质可以抑制革兰氏阳性菌,但对革兰氏阴性 菌缺乏抑制能力,在特定的条件下甚至能成为后者 的营养物。因此选择防腐剂时不仅仅需要看防腐剂 本身的抗菌谱,还需要综合考虑。
二、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可能的作用
• l)增强食品的保藏性、防止腐败变质、保持或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可降 低这种损失,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并可防止食 物中毒。 • 2)改善食品的感观性状。食品加工后,有的 褪色,有的变色,风味和质地也可能有所改变。 如果适当使用着色剂、香料以及乳化剂、增稠 剂等,可保持食品的色、香、味、形态和质地。 • 3)有利于食品加工操作,适应生产的机械化 和连续化。澄清剂、助滤剂和消泡剂、凝固剂 等可在此方面发挥较大作用。 • 4)满足其他特殊要求。如无营养的甜味剂即 可满足糖尿病患者的特殊要求。
表7-1 pH对苯甲酸的解离效果
pH 3 未解离的苯甲酸(%) 93.5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6 7 pK
59.3
12.8 1.44 0.144 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