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原细菌研究方法116页PPT

合集下载

植病研究法---细菌病害的研究法

植病研究法---细菌病害的研究法

精选可编辑ppt
5
精选可编辑ppt
6
2.平板划线分离法
• 取小块病组织,经过表面消毒和灭菌水洗过2次以后,放在灭菌载 玻片上的灭菌水中,用灭菌玻棒研碎。静置一定时间,用灭菌的移 植环蘸取以上组织液在琼胶平板上划线培养; 先在平板的一侧顺序 划3~5条线,再将培养皿转60°将移植环灭菌后,从第二条线末端, 顺序划出3-5条线。目的都是使细菌分开形成分散的菌落。
琼胶 2g
硝酸钠(NaNO3) 1.0g
随后将聚果胶酸钠加入,高速搅拌15s,分装三角瓶灭菌后要
立即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干燥后使用。欧文氏菌属细菌有分解
果胶酶活性的,形成中间有凹陷的菌落。
精选可编辑ppt
16
[5]棒形杆菌属(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vibacter)
此属细菌有些是难培养的。酵母葡萄糖矿物盐琼胶培养基(YGM)
分离.例如,分离软腐病细菌时,由于腐烂组织中往往杂有大量的 腐生菌,可以挑取少许腐烂组织针刺接种在相应的健全组织上, 发病以后再从接种的组织上分离。
精选可编辑ppt
10
[2]适宜的培养基
• 分离失败的原因,有时是由于培养基不适宜。一般来说,寄生性 细菌对培养基的要求要比腐生性细菌严格。同时,一种适宜于纯培 养的培养基(细菌群集没有其他杂菌干扰),不一定适宜于分离(细菌 分散而单独存在,同时还可能有杂菌干扰)。
精选可编辑ppt
20
[3]琼胶平板培养性状
了解平板上菌落的特 征,有助于判断分离 是否正确和挑取所需 的菌落。琼胶平板上 菌落的观察主要是: 形状和大小、颜色和 光泽、表面是否隆起 或凹陷、边缘的形状、 透明度和粘度、培养
基颜色的变化等。
精选可编辑ppt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3园林植物病原细菌、病毒、植原体、线虫、非侵染性病原PPT课件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3园林植物病原细菌、病毒、植原体、线虫、非侵染性病原PPT课件

2021
54
(二)植物病毒病害的症状 植物病毒病害在症状上有 2 个特点: ① 植物病毒病害几乎都是属于全株性侵染(系统
侵染)的病害。当寄主植物感染病毒后,迟早都会在全 株表现出症状。这是病毒病害的一个重要特点。 ② 植物病毒病害只有明显的病状,而不表现病症。 这在诊断上,有助于把病毒病害和其它病原物引起的病 害区分开来。 植物病毒病害的症状,常见的有 3 种类型,即花 叶、畸形、坏死。
2021
67
牡丹花叶病
2021
68
菊 花 病 毒

2021
69
花叶
山茶花叶病
2021
70
美人蕉花叶病
2021
71
2021
72
2021
73
叶片 变色, 界限 模糊
观赏椒病毒病
2021
74
桃花叶病(由桃潜隐花叶类病毒引起)
2021
75
Peaches
Plums
Peach F2l0o21wers
了解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对于细菌的分类,对 于筛选防治细菌的有效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2021
18
4、植物病原细菌都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其生长的最适温度一般为 26 ~ 30℃。植物病原细菌能 耐低温,但对高温较敏感,当温度上升到 50 ℃以上时, 即可杀死各种植物病原细菌。
植物病原细菌要求的pH值,为中性~微碱性(pH 7.2)。
肿大成棒状)症状。
在全株上,则表现为植株矮化、生长衰弱。
2021
81
亮绿爬山虎病毒病
皱缩
2021
82
大丽花病毒病
卷叶
2021
83

植物病原细菌 ppt课件

植物病原细菌 ppt课件
20
三)侵入后的扩展 1 侵染薄壁细胞组织病害:病菌先在薄壁组织的
细胞间隙蔓延,当寄主细胞受到损伤或死亡 后再进入细胞内。 原因:
分泌果胶酶,产生酸性物质,挤向四周 使细胞死亡或由于胶状物质渗透压高,使四 周细胞产生质壁分离而死亡;
分泌毒素,使四周细胞中毒而死。
21
2 维管束组织病害:通过薄壁组织或水孔后再 进入维管束,在木质部或韧皮部扩展。 稻白叶枯病菌在薄壁细胞中蔓延很慢, 形成局部的枯斑,进入维管束组织后,蔓 延加快,形成长条形叶枯症状。
菌体短杆状或略弯,0.5-1.0x1.5-5.0m, 鞭 毛1-4根或多根,极生;兼性好气性;G-, 无 芽孢;菌落圆形,隆起灰白色;G+C 5870mol% ,有荧光反应。
该属大多数种是植物病原菌,引起植物 叶斑或者和茎秆溃疡症状。
43
Agrobacterium Erwinia
Pseudomonas 44
6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比较
大小(m) 染色体数目
核膜 呼吸作用场所
核糖体 肽葡聚糖
DNA 繁殖
原核生物 1-10 1 -
原生质膜 70S + 环状
无丝分裂
真核生物 〉10 〉1 + 线粒体 80S 线状
有丝分裂
7
结构示意图
8
革兰氏染色
❖ 先用结晶紫染色1分钟后水洗,然后加革兰碘液媒 染一分钟后用酒精脱色,再用稀释石炭酸复红复染, 染色后除可以看到细菌形态外.
26
传播
1 非介体
雨水飞溅:雨水可以冲刷、分散粘液状细菌, 使细菌便于流动,同时使植物充水,使植物体 内外形成一个连续的水膜,为细菌通过自然孔 口、伤口及侵入后的扩展提供了条件。雨水是 植物病原细菌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植物病原菌物PPT精品文档

植物病原菌物PPT精品文档
数弱寄生。
.
4
1. 形态特点
1) 营养体:发达无 隔的菌丝体,老菌丝 或受伤的菌丝可产生 分隔。细胞壁成分主 要为几丁质。有时可 产生假根。联结两丛 假根的菌丝称为匍匐 丝。
.
5
2) 无性繁殖:产生孢子囊,孢子囊内产生孢子 囊孢子—静孢子。靠气流传播。
3)有性生殖:接合孢子。
.
6
同宗配合:在单一菌体上产生配子囊结合产生接 合孢子。
.
24
子囊盘(apothecium):典型的呈盘状或杯状,上部 敞开,子囊排列成子实层。
.
25
四)分类特征
分类根据: 子囊果的有无; 子囊果的类型; 子囊壁的特点和子囊排列方式等。
分为6纲。
.
26
三、半子囊菌纲(Hemiascomycetes)
营养体单细胞或不发达的菌丝体。无产囊丝,子 囊直接由合子或单细胞形成。不形成子囊果, 子囊裸生,壁薄,无孔□以壁胀裂或消解方式 释放子囊孢子。
子囊菌门的主要特点: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子囊 中产生子囊孢子。
.
16
生活史明显区分为两个阶段: 有性阶段(sexual stage)和无性阶段(asexual
stage) 完全时期(perfect stage)、不完全时期
(imperfect stage) 有性态(teleomorph)、无性态(anamorph)。
产囊体 产囊丝钩 子囊母细胞 幼子囊
有丝分裂
产囊丝 双核分裂 核配(2N) 减数分裂
子囊孢子(N)
.
19
2.子囊的类型:
原壁子囊(prototunicate):具有一层很薄的囊膜,子囊 孢子通过囊壁的破裂或消解释放。
•单壁子囊(unitunicate):囊膜单层,子囊孢子通过囊顶部小 孔、狭缝或囊盖而主动释放。

植物病原菌物PPT课件

植物病原菌物PPT课件
18
许多真菌含有毒性物质,引起人和动物的 中毒——致病、致死,如毒蘑菇80余种。 腹鸣、呕吐、幻觉、狂笑、精神错乱等。
19
产生毒素:100余种,如黄曲霉毒素,致癌。
20
植物病原菌物
指的就是那些可以寄生于植物并引致病 害的菌物。已记载的植物病原菌物有8000 种以上。菌物可引起3万余种植物病害, 占植物病害总数的80%,属第一大病原物。 植物上常见的霜霉病、白粉病、锈病和黑 粉病四大病害都由菌物引起,历史上大流 行的植物病害多数是菌物引致。
23
1. 菌丝(hypha)
菌物的典型营养体是丝状体叫菌丝, 相互交织成的菌丝集合体称为菌丝体 (mycelium)。
菌丝呈管状,细胞壁无色透明;有些 菌物的细胞质中含有各种色素,使菌丝呈 现不同的颜色,但这些色素不能进行光合 作用。菌丝可以无限生长,其直径因各个 种而不同,由1~30µm不等,一般为5~ 6µm。
24
25
1. 菌丝(hypha)
(1)无隔菌丝(aseptate hypha):菌丝 内无横隔膜(septum),整个菌丝体为一 个无隔多核的细胞。低等菌物的菌丝。
(2)有隔菌丝(septate hypha):菌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横隔膜,将菌丝隔成多个长圆筒型的 小细胞。高等菌物的菌丝。
26
A. 无隔菌丝 B. 有隔菌丝
第二章 植物病原菌物
主讲老师: 鲁国东教授
1
鲁国东教授
为福建农林大学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从事植物病理学 和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 方向为分子植物病理学、真菌遗传学等。主 要研究领域为植物与病原菌相互作用的分子 生物学,特别是水稻与稻瘟病菌相互作用的 分子机理。

3植物病原物:细菌ppt课件

3植物病原物:细菌ppt课件
✓重要成员:柑橘螺原体(S. citri),引起柑橘等植物的僵化
病。柑橘受害后表现为枝条直立,节间缩短,叶变小,丛枝或 丛芽,树皮增厚,植株矮化,且全年可开花,但结果小而少, 多畸形,易脱落。
49
50
11.植原体属(Phytoplasma)
✓即原来的类菌原体(Mycoplasma-like organism,MLO)。 ✓菌体的基本形态为圆球形或椭圆形,但在韧皮部筛管中或 在穿过细胞壁上的胞间连丝时,可以成为变形体状,如丝状、 杆状或哑铃状等。 ✓目前还不能人工培养。 ✓早期的分类和鉴定主要依据生物学特征,如寄主、症状、 介体专化性等。 ✓1993年,Kirkpatrick和Sears建议成立植原体属。 ✓常见的植原体病害有桑萎缩病、泡桐丛枝病、枣疯病等。
periplasmic space =LPS layers
G+ 细菌: 厚肽聚糖层使结晶紫和碘复合物不易被酒精洗掉
G- 细菌: LPS(脂多糖)层和薄肽聚糖层使结晶紫和碘复合物易
被酒精洗掉
15
(四)培养性状 1.植物病原细菌: 多数为死体营养生物,可人工培养,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白
色、灰白色或黄色菌落;好氧; 培 养 基 pH : 中 性 偏 碱 ; T : 26—30℃ , 33 ~ 40℃ 停 止 生 长 ,
2-细胞壁(成分:肽聚糖、脂类和蛋白质)
• 问题-卵菌的细胞壁成分是什么? 真菌的细胞壁成分是什么?
9
3-细胞壁内结构:
1-细胞质膜 2-鞭毛(flagellum):细胞质膜下粒状鞭毛基体上产 生,穿过细胞壁和黏质层延伸到体外,鞭毛基部有鞭 毛鞘。
据着生位置分为: 极鞭:着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鞭毛 周鞭:着生在菌体四周的鞭毛 鞭毛数目和着生位置在属的分类上有重要意义。

植物病原细菌 ppt课件

植物病原细菌 ppt课件

传播
1 非介体
雨水飞溅:雨水可以冲刷、分散粘液状细菌, 使细菌便于流动,同时使植物充水,使植物体 内外形成一个连续的水膜,为细菌通过自然孔 口、伤口及侵入后的扩展提供了条件。雨水是 植物病原细菌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四)侵染来源
病害的发生一定程度取决于接种体的 数量,由于病原细菌繁殖速率极快,少量的 细菌很可能在短期内造成病害的大流行。植 物病原细菌不产生休眠孢子,但可以在种子、 土壤、多年生寄主植物、植物残体、昆虫等 上存活。
多年生木本植物:病原细菌在枝条或树 干上越冬,成为下年初侵染来源。
一年生草本植物:
2)酶
果胶酶:分解细胞壁组织,引起崩解,引起的 症状多半是腐烂。
蛋白酶:使寄主细胞失活,造成细胞坏死,引 起坏死症状。
水解酶:分解碳水化合物造成细胞死亡,引起 斑点。
3)多糖类物质 许多细菌可产生高分子量的多糖物质,
阻塞导管,引起萎蔫。
4)激素 引起畸形,癌肿。
侵染
植物病原细菌不象真菌那样直接穿过角质层或 从表皮侵入。 一)侵入途径 1 自然孔口(气孔、水孔、皮孔、蜜腺) 气孔:如棉花角斑病。 水孔:如水稻白叶枯病和甘蓝黑腐病的病原细菌。 蜜腺:梨火疫病。
细胞质中,无核膜包被,仅形成一个圆形或 椭圆形的核区的单细胞微生物,包括细菌、 放线菌、蓝细菌和菌原体等。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比较
大小(m) 染色体数目
核膜 呼吸作用场所
核糖体 肽葡聚糖
DNA 繁殖
原核生物 1-10 1 -
原生质膜 70S + 环状
无丝分裂
真核生物 〉10 〉1 + 线粒体
80S -
3.病株残体:是田间重要的来源,许多病原 细菌可以在残体组织中长期存活。

植物病原细菌 ppt课件

植物病原细菌 ppt课件

四)侵染来源
病害的发生一定程度取决于接种体的 数量,由于病原细菌繁殖速率极快,少量的 细菌很可能在短期内造成病害的大流行。植 物病原细菌不产生休眠孢子,但可以在种子、 土壤、多年生寄主植物、植物残体、昆虫等 上存活。
多年生木本植物:病原细菌在枝条或树 干上越冬,成为下年初侵染来源。
一年生草本植物:
细胞质中,无核膜包被,仅形成一个圆形或 椭圆形的核区的单细胞微生物,包括细菌、 放线菌、蓝细菌和菌原体等。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比较
大小(m) 染色体数目
核膜 呼吸作用场所
核糖体 肽葡聚糖
DNA 繁殖
原核生物 1-10 1 -
原生质膜 70S + 环状
无丝分裂
真核生物 〉10 〉1 + 线粒体
80S -
1 寄生性 多数非专性寄生,寄生性的强弱有所不同。少 数如植原体,专性寄生。
强寄生菌:侵染植物的绿色部分,自然孔口入 侵
弱寄生菌:侵染植物的贮藏器官或抵抗力较弱 的部位。
2 致病性
1)毒素
主要破坏寄主细胞的半透性,造成原生质中不 溶性物质转变为可溶性而外渗,造成细胞水分、 养分向间隙外渗,引起腐烂或斑点症状,初期 水渍状症状。
2 伤口(wounds) 以维管束病害为多。
自然伤口:风雨、雹、冻害、昆虫等造成。 人为伤口:耕作、施肥、嫁接、移栽、疏芽、疏 果、打顶、收获、运输等造成。
从自然孔口侵入的细菌一般都能从伤口侵入,反 之不一定。蔬菜软腐病只能从伤口侵入,很少从 自然孔口侵入。
3 叶毛(leaf hairs) 梨火疫病菌可经由未受伤的叶毛侵入。
植物 病原物
植物病 植物病 植物 植物病 寄生 原真菌 原细菌 病毒 原线虫 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
116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植物病原细菌研究方法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