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病原性细菌

合集下载

病原微生物第三章 常见病原性细菌的整理笔记

病原微生物第三章 常见病原性细菌的整理笔记

病原微生物第三章常见病原性细菌的整理笔记球菌:球菌是细菌中的一大类,根据革兰染色可分为G+和G-两类,对人致病的球菌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及淋球菌,此类球菌能引起化脓性炎症,所以又称为化脓性球菌。

葡萄球菌: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染色:典型的葡萄球菌呈球形,直径0、4-1、2Hm,通过染色,在显微镜下可看到葡萄串样的排列。

革兰染色阳性,无鞭毛和芽孢。

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7摄氏度,最适ph为7、4左右。

3、分类: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金黄色色素,致病性较强);表皮葡萄球菌(产生白色或柠檬色色素)。

4、抵抗力:葡萄球菌的抵抗力較强;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伤口、裂口以及消化道而感染,其产生的毒素和酶主要有血浆凝固酶、溶血毒素、肠毒素和杀白细胞等,所致疾病有:化脓性感染;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防治原则: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注意个人卫生:及时处理伤口,避免感染。

链球菌:化脓性球菌中的另一大类细菌,此类细菌种类多,型别复杂,广布于自然界和人与动物的咽腔、胃肠道等部位。

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到呈球型或卵圆形,链状排列;革兰染色阳性。

菌体无芽孢和鞭毛,有的可以形成由透明质酸组成的荚膜;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需要在含有血清、血液的培养基上生长。

生长温度37摄氏度,最适ph为7、4左右3、分类(根据溶血能力和溶象)分为三类: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4、抵抗力:抵抗力不强,60 摄氏度30min可杀死,对消毒剂敏感。

致病性:致病性链球菌课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吸入或皮肤、黏膜等伤口侵入机体,产生多种毒素和侵袭性酶,所致疾病有:化脓性感染:猩红热;链球菌性变态反应疾病。

防治原则:注意环境卫生,对病人和带菌者及早治疗,减少传染源。

淋病奈瑟球菌:简称淋球菌,是我国目前发病人数最多的性传播性疾病(STD, 性病) 淋病的病原体。

了解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了解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了解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病原体的侵袭而引发的感染。

这种感染往往发生在医疗机构,包括医院、诊所、手术中心等。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来源广泛,因此了解其常见的病原体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一、细菌细菌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之一。

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抵抗力,能在医疗环境中存活较长时间。

常见细菌病原体包括:1.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腐败物中,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

该细菌对抗生素较为耐药,容易引发呼吸道、尿路、伤口等感染。

2.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常驻于人体皮肤和鼻腔中,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引发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血液感染等,尤其耐药菌株(如MRSA)更难治疗。

3. 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主要通过食物污染引起感染。

在医院环境中,大肠埃希菌容易引发泌尿道感染、肺炎、血液感染等。

二、病毒病毒也是引发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体。

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播能力,通过空气飞沫或接触传播,容易在医院环境中感染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

常见病毒病原体包括:1. 诺如病毒(Norovirus):一种引起胃肠道炎症的病毒,其中属于诺如病毒的典型代表是诺如病毒GII.4型。

诺如病毒引发的胃肠道感染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患者常表现为呕吐、腹泻等症状。

2.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流感病毒是一种呼吸道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在医院环境中,流感病毒容易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引发呼吸道感染。

流感病毒每年都可能发生变异,导致流行性感冒。

三、真菌真菌感染在医院感染中虽然较为罕见,但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真菌病原体包括:1.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常常引发真菌血症,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较易感染。

感染科常见病原菌及抗生素

感染科常见病原菌及抗生素

感染科常见病原菌及抗生素感染科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研究各种感染疾病的病原菌和相应的治疗方法。

在感染科的工作中,常见的病原菌种类繁多,而抗生素则是治疗感染疾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感染科常见的病原菌及其对应的抗生素。

一、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是一类细菌,其细胞壁含有大量的革兰染色阳性物质。

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链球菌等。

这些菌种引起的感染疾病多种多样,而对这些病原菌的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1. β-内酰胺类药物:如青霉素和头孢菌素。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菌体合成细胞壁的酶来杀灭细菌。

2. 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和克林霉素。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杀菌作用。

3. 糖肽类药物:如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

这类药物通过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来阻断蛋白质合成。

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是指染色时不显示革兰染色阳性物质的一类细菌。

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

这些菌种引起的感染常见于呼吸道、泌尿道和消化道等部位,抗生素治疗对这些病原菌也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抗生素有:1. 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

这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特别对抗革兰氏阴性菌。

2. 氨基糖苷类药物:如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起到杀菌作用。

3. 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

这类药物能抑制革兰氏阴性菌DNA酶的活性,从而杀灭细菌。

三、真菌感染除了细菌感染外,感染科也要处理真菌感染的问题。

常见的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等。

治疗真菌感染时,抗生素无法发挥作用,而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

1. 多粘菌素类药物:如氟康唑和伊曲康唑。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和膜的合成而起到杀菌作用。

2. 阿莫尔菲尼(5-氟胞嘧啶):这是一种干扰真菌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对真菌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综上所述,感染科常见的病原菌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以及某些真菌。

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有哪些(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真菌和寄生虫等)

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有哪些(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真菌和寄生虫等)

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有哪些(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真菌和寄生虫等)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有哪些(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医院感染,也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或医源性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感染源在医疗机构内引起的感染。

它是医疗系统中的一个严重问题,不仅会导致患者健康状况的恶化,还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成本,并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致死。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多种多样,本文将重点介绍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

一、细菌(Bacteria)细菌是导致医院感染的最常见病原体之一,其种类繁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细菌病原体:1. 革兰氏阳性细菌(Gram-positive bacteria):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2. 革兰氏阴性细菌(Gram-negative bacteria):包括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等。

3. 耐药菌(Drug-resistant bacteria):如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ESBL-producing E.coli)等。

二、真菌(Fungi)真菌是另一类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体。

常见的真菌病原体包括:1.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最常见的致病真菌之一,可导致口腔黏膜炎、阴道炎等感染。

2. 曲霉菌(Aspergillus):常见于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可引起肺曲霉病等严重感染。

三、寄生虫(Parasite)寄生虫感染在医院感染中相对较少见,但仍然是一些特定情况下的重要病原体。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寄生虫病原体:1. 疟原虫(Plasmodium):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会导致疟疾。

2. 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通过摄入寄生于生熟食物中的虫卵而感染,可引起肠道炎症及其他并发症。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

常见病原性细菌

常见病原性细菌

(2) M蛋白 是A群链球菌的主要致病因子,含M蛋白的链球
菌具有抗吞噬和抵抗细胞内杀菌作用;与某些超敏反 应疾病有关。
(3) 致热外毒素 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
(4) 链球菌溶素 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 链球菌溶素O(SLO):对氧敏感。抗原性强,可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链球菌溶素S(SLS):对氧稳定。无免疫原性。
固体培养基生长现象
β溶血
生化反应 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气。 致病性菌株分解甘露醇。 触酶阳性(与链球菌区分标准)。
抗原 ① 葡萄球菌A蛋白(SPA):细胞壁表面蛋白质,完全抗原。
S.aureus
Ab
Ag
协同凝集试验(coagglutination)
② 荚膜多糖:有利于细菌粘附。 ③ 多糖抗原:存在于细胞壁,有群特异性。
三、 奈瑟菌属(Neisseria)
G-,双球菌,无鞭毛、芽胞,有荚膜和菌毛。 专性需氧。
脑膜炎奈瑟菌 淋病奈瑟菌
脑膜炎奈瑟菌
G-,双球菌,肾形或豆形,无鞭毛、芽胞,有菌毛和荚膜。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高 巧克力培养基 专性需氧 产生自溶酶
抗原结构 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 分群 外膜蛋白型特异性抗原: 分型 脂寡糖抗原:主要致病物质
根据溶血现象分为3类
类别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草绿色链球菌
溶血环现象 草绿色溶血环
名称
致病性
溶血 多为条件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透明无色溶血环
溶血
致病力强
丙型链球菌 不溶血性链球菌
不溶血
无致病性
A群链球菌
球形或椭圆形,链状排列,G+,无芽胞,无鞭毛,培养 早期形成透明质酸的荚膜。

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哪些(细菌病真菌和寄生虫等)

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哪些(细菌病真菌和寄生虫等)

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哪些(细菌病真菌和寄生虫等)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哪些(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医院感染作为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威胁。

而医院感染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及其特点。

一、细菌感染细菌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

常见的细菌感染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这些细菌能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等途径传播给患者。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手术切口感染和血流感染等,可导致严重的病情;大肠杆菌可导致尿路感染和肺炎等;肺炎克雷伯菌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

二、真菌感染真菌是医院感染较为常见的病原体之一,主要包括念珠菌、曲霉菌等。

念珠菌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真菌病原体,常见于口腔、泌尿系统和血液感染等。

曲霉菌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感染病原体,尤其对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极具威胁。

真菌感染往往在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后出现,且治疗难度较大。

三、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比较罕见的一种,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病原体包括弓形虫、疟原虫等。

弓形虫感染主要通过食物传播,可引发先天性弓形虫病和脑部感染等;疟原虫感染则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可导致疟疾。

除了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病毒也是导致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

病毒感染通常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新型冠状病毒等。

然而,由于题目要求,本文仅讨论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

针对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医疗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感染控制措施。

常见的控制措施包括严格的手卫生、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等。

在手卫生方面,医务人员需经常洗手或使用消毒液,以杀灭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

此外,消毒灭菌是阻断病原体传播的重要环节,医疗设备、床单、衣物等物品都需要经过规范的消毒程序。

针对有传染性的患者,医疗机构会采用不同的隔离措施,如空气隔离、接触隔离等,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细菌的病原性与防治方法

细菌的病原性与防治方法

细菌的病原性与防治方法细菌是一种微生物,它们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并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有一些细菌是病原体,可引发人类和动植物多种疾病。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细菌的病原性以及预防和控制细菌感染的方法。

一、病原性细菌简介作为一种微生物,细菌被广泛分布于地球各个角落。

它们的体积较小,仅有几微米,但却拥有复杂的形态和结构。

细菌可以分为有害细菌和有益细菌两种。

有害细菌主要指那些能引发疾病的细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这些细菌能通过空气、食物和水等途径传播,并感染人类和动物。

二、病原性细菌的传播途径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 空气传播:某些病原性细菌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或微粒进入人体呼吸道,引发呼吸道感染,如流感等。

2. 食物和水传播:部分细菌可以通过食物和水进入人体,引起肠道感染,如食物中毒等。

3. 接触传播:细菌可通过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患者或者接触被细菌污染的物体,如手指、玩具等。

4. 昆虫传播:某些昆虫,如蚊子、苍蝇等,可能携带病原性细菌,通过叮咬或传输细菌污染食物和水源,导致传染疾病。

三、常见病原性细菌和对应的防治方法1.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细菌,可引起沙门氏菌感染,导致腹泻、发热等症状。

预防和控制沙门氏菌感染的方法包括:- 食品安全:避免生食或未煮熟的蛋、肉类食品,经过生食处理的食材要保持卫生。

- 温度控制:将剩余食物及时冷藏或加热到适当温度,避免细菌滋生。

- 个人卫生: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过生肉和宠物后。

2.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大部分是无害的,但某些菌株可能引起感染,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

预防和控制大肠杆菌感染的方法包括:- 饮用安全水源:确保饮用水的来源可靠,并对自来水进行必要处理。

- 食物烹饪:烹饪食物时,要彻底加热,确保达到适当温度。

- 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定期洗澡等。

3. 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这是一种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

第六节_常见的病原性细菌

第六节_常见的病原性细菌
2.致病性:痢疾是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途径感染,常见感染有三种类型:①急性菌痢;②慢性菌痢;③中毒性菌痢;
⑵.沙门菌属: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一大群形态、生化反应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阴性杆菌;
1.生物学性状:①.形态与染色:革兰染色阴性杆菌,通常具有周身鞭毛,无芽孢,多数有菌毛,一般无荚膜。
②.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温度为37゜c,最适ph为7.4左右
③.抵抗力:抵抗力不强;
2.致病性:可通过食物、饮水等消化道途径感染,主要产生毒力较强的内毒素,除内毒素外,还取决于各种沙门氏细菌的不同侵袭力以及机体的免疫力。临床上可引起三种类型的疾病:①伤寒和副伤寒(肠热症);②食物中毒;③败血症;
3.防治原则:预防沙门菌感染的措施是搞好饮食卫生,加强饮水、食品等的卫生监督,以切断传染源;
菌体无芽孢和鞭毛,有的可以形成由透明质酸组成的荚膜;
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需要在含有血清、血液的培养基上生长。生长温度37摄氏度,最适ph为7.4左右
3.分类(根据溶血能力和溶象)分为三类: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
4.抵抗力:抵抗力不强,60摄氏度30min可杀死,对消毒剂敏感。
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ph7.2-7.4,最适温度37゜c,生长速度很快,形成无色透明、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的菌落。
3.抵抗力:不耐热,对氯敏感,对链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敏感;
⑵致病性:霍乱是急性胃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危害十分严重;主要症状多以剧烈腹泻开始,继之呕吐,每天大便数次至数十次;由于严重的上吐下泻,引起水、电解质的丢失,导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8
29
2020/2/8
30
2020/2/8
31
3、抗原
链球菌分为20个血清群。 与致病性有关的M蛋白(细胞壁的蛋白质抗原)
主要见于A群链球菌。根据M蛋白不同,将A群链球 菌分为60多个血清型。
M蛋白与致病性及免疫原性有关
2020/2/8
32
4、分类
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的溶血现象在鉴定链球菌的致 病性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2020/2/8
14
产溶血素,菌落周围呈明显的β溶血。
2020/2/8
15
5、毒素和酶
金色葡萄球菌可产生多种毒素和酶,故致病性强。常引起化 脓性疾病和毒素性疾病。
(1 )毒素
A.溶血素:具有溶血作用,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重要致病物质。 B.杀白细胞素:损伤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C.肠毒素:引起人胃肠炎和食物中毒。肠毒素耐热,100℃ 30min仍有毒
64
第五节 炭疽芽孢杆菌
2020/2/8
65
一、所致疾病
炭疽杆菌(炭疽芽孢杆菌),可引致多种 动物的炭疽,其中草食兽最易感,犬、猫、 食肉兽等则有相当大的抵抗力,禽类一般不 感染。
食草动物——急性败血症 猪——慢性的咽部局限感染 犬、猫和食肉兽——肠炭疽
2020/2/8
66
二、主要生物学性状
1、形态及染色特性
2020/2/8
37
一、所致疾病
致病性大肠杆菌能引起动物的大肠杆菌病。 猪: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 鸡:发生急性败血症、气囊炎、关节滑膜炎、眼球炎、
脐炎、输卵管炎和腹膜炎等。
大肠杆菌在公共卫生、食品卫生学上,常用作被粪便 污染的检验指标。
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实验研究中,也常以本菌为 实验材料和研究对象。
高度耐盐、耐胆汁,能在 含10-15%氯化钠的肉汤或琼 脂培养基上生长。(普通琼脂含氯
化钠0.5%)
2020/2/8
12
3、培养特性
A、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菌落呈金黄色,湿润、 光滑、隆起的圆形菌落,直径1~2mm,有时可达 4~5 mm 。
B、血液琼脂平板上培养,形成的菌落较大。菌落周 围可形成完全透明溶血环(β溶血,红细胞完全溶 解)。

近年也有制备多价黏附素菌苗,如K88、K99、
987P、F41等菌苗的,有一定预防效果。

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和抗生素敏
感,可用于治疗。但由于机体易产生耐药性,因
此最好能分离大肠杆菌,并进行药敏试验,以选
择有效的药物。

2020/2/8
50
2020/2/8
51
第四节 沙门氏杆菌
2020/2/8
除产生上述酶类外,还可产生溶纤维蛋白酶、透明质酸酶、磷酸酶、 卵磷脂酶、脂酶等。
2020/2/8
18
三、微生物学诊断
标本 脓汁、血液、剩余食物、呕吐物等
直接涂片镜检 革兰阳性葡萄球菌
分离培养 生长现象 生化反应
色素,溶血素
血浆凝固酶 耐热核酸酶 发酵甘露醇
2020/2/8
动物实验
毒素检查
小猫、家兔试验
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圆形 凸起、光滑、湿润、半透明、灰白色、直径约 2-3mm的中等大菌落。
本菌大多可以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麦康凯琼脂上形成红色菌落。 伊红美蓝琼脂上产生黑色带金属闪光的菌落。
一些致病性菌株在绵羊血琼脂平板上呈β溶血。
2020/2/8
42
3、生化特性
能分解多种糖类,并产酸产气;其中绝 大多数菌株能迅速发酵乳糖,这是鉴别本菌 的重要依椐之一。
S.S琼脂:生长成与培养基颜色一致的淡黄 色或无色菌落(由于本菌不发酵乳糖)。产 生H2S的菌株,菌落中心形成黑色小点。
2020/2/8
59
3、生化特性
由于本属细菌不发酵乳糖,故可与大 肠杆菌相鉴别。为此,设计出SS琼脂培养以利鉴别。
不产生靛基质,甲基红试验阳性,VP 试验阴性,大多数细菌产生H2S。
2020/2/8
47
三、微生物学诊断
可取病料进行细菌分离。 将病料接种在麦康凯培养基、远滕 氏培养基、伊红美兰琼脂、血液琼脂等 培养基上,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纯培养及 生化试验.
2020/2/8
48
斜面/底层 产气;H2S
A产酸(黄色) K产碱(红色)
2020/2/8
49
四、免疫防治
本菌由于血清型复杂,难以制备出通用的有效的 菌苗。因此,可从发病地区分离菌株,自制菌苗 免疫母畜或自备抗血清,用于幼畜防治。
为2~3 × 0. 4~ 0. 9μm。 除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
都有周身鞭毛,能运动。
多数有菌毛。
革兰氏阴性。
2020/2/8
56
2020/2/8
57
鸡白痢沙门氏菌
2020/2/8
58
2、培养特性
沙门氏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对营养 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即能生长良好。
普通培养基:培养18~24小时,形成无色、半 透明、光滑、湿润,直径2~3mm中等大小 菌落。
2020/2/8
38
二、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
菌体为卵圆形或杆状。两端钝圆, 散在或成对,大小为1-3× 0.4-0.7 μm 。
多数有周身鞭毛。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革兰氏染色为阴性。
2020/2/8
39
2020/2/8
40
2020/2/8
41
2、培养特性
本菌为兼性厌氧菌,对营养要求不高。
2020/2/8
62
2020/2/8
63
三、免疫防治
仔猪可用仔猪副伤寒沙门氏菌弱毒苗C500 进行免疫预防,有一定效果。
沙门氏菌病可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或预防。 通常需要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菌药。
有鸡白痢和鸡伤寒的鸡群,应定期反复用 凝集试验进行检疫,将阳性鸡和可疑鸡全部 淘汰,以净化鸡群。
2020/2/8
西南民族大19学
2020/2/8
23
概述
链球菌种类很多,共有30种,常见的有 10几种。
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动物体表、消化道、
呼吸道、泌尿生殖道黏膜、乳汁等都有存在, 有些是非致病菌,有些构成人和动物的正常 菌群,有些可致人或动物的各种化脓性疾病、 肺炎、乳腺炎、败血症等。
2020/2/8
24
一、所致疾病
主要的病原性细菌
2020/2/8
1
2020/2/8
2
概述
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空气、饲料、饮水、地 面及物体表面。
人及畜禽的皮肤、黏膜、肠道、呼吸道及乳 腺中也有寄生。
2020/2/8
3
分类
葡萄球菌属分3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 表皮葡萄球菌——白色 腐生葡萄球菌——白色或柠檬色
马腺疫(鼻漏、颌下淋巴结脓肿等)——马腺疫链球菌 牛乳房炎——无乳、停乳、乳房链球菌 猪淋巴结脓肿、脑炎——猪链球菌 人的化脓性炎症、扁桃体炎等——化脓链球菌
2020/2/8
25
二、主要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0.5-1μm,常排 列成链状或成双。革兰氏染色阳性。
一般致病性链球菌的链较长,非致病性菌株较短。 肉汤中呈长链排列,固体培养基上呈短链。
对末污染的被检组织,可直接在普通琼脂、血琼脂或 鉴别培养基平板上划线分离。
已污染的被检材料如饮水、粪便、饲料、肠内容物和 已败坏组织等,因含杂菌数远超过沙门氏菌,故常需要增 菌培养基(亚硒酸盐肉汤、胆汁肉汤等)增菌后再行分离。 1.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2.生化试验:如糖发酵、M.R、VP、靛基质、枸橼酸盐试验。
52
2020/2/8
53
2020/2/8
54
一 所致疾病
沙门氏菌属是肠杆菌科中的一个大 属,目前至少有2107血清型。
沙门氏菌是一群寄生于人类和各种 动物肠道中的病原菌。
鸡白痢沙门氏菌
猪霍乱沙门氏菌
肠炎沙门氏菌
马流产沙门氏菌
2020/2/8
55
二、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 为两端钝圆、细长的中等大杆菌,大小
在动物体内及血液、血清琼脂上-----形成荚膜。
2020/2/8
4
2020/2/8
6
一、所致疾病
1、化脓性疾病——脓肿、创伤感染、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牛羊乳房炎,
鸡关节炎,猪、羊、兔等渗出性皮炎(皮肤坏死、脱落)等
2、毒素中毒性疾病——饲料、食物中毒,呕吐、腹泻、肠炎
2020/2/8
7
2020/2/8
8
二、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圆形,直径0.8μm( 0.5-1.5μm ),排列成葡萄串状。 在脓汁、乳汁、液体培养基中常呈双球或短链排列。 无芽胞,无鞭毛,多数无荚膜。
2020/2/8
60
4、抗原结构
沙门氏菌抗原结构复杂,主要有菌体(O) 抗原和鞭毛(H)抗原和表面抗原(Vi)三种。
O抗原:存在于菌体表面,其化学成分为多糖—类
脂—蛋白质。
H抗原:存在于鞭毛中,化学成分为蛋白质。
Vi抗原:仅少数菌株有表面抗原,它与沙门氏菌的
毒力有关。
2020/2/8
61
二、诊断
葡萄球菌:在脓汁、乳汁、液体培养基
2020/2/8 中常呈双球或短链排列。
26
2020/2/8
27
2020/2/8
28
2、培养特性
普通培养基中生长不良。添加血液、血清、葡 萄糖等生长良好。
在血液琼脂平板上长成灰白色、表面光滑、 边缘整齐的细小(0.1-1 mm)菌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