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常用同义词、近义词辨析练习(E)类
三年级语文3

词语辨析训练知识梳理一、近义词、反义词:(一)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近义词。
意义相近的词语,如:“美好”和“美妙”、“懒惰”和“怠惰”、“枯萎”与“干枯”、“宽敞”与“宽阔”。
意义相对或相反的词叫反义词。
如:美丽——丑陋谦虚——骄傲二、同义词、近义词辨析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意义、色彩、功能等几个方面来辨析。
1.意义方面:(1)词义程度的轻重:不少近义词所表示的事物在概念上差不多,但程度上有轻重的分别。
如:信任、相信,相信是认为正确或确信而不怀疑,程度轻。
信任指相信而敢于托付,程度较深。
(2)词义的着重点:诡辩与狡辩同是无理强辩,但诡辩重在“诡”,即欺诈、怪异,即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的谬误辩护。
“狡辩”则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歪曲事实,狡猾地为自己错误的言行进行辩护。
(3)词义范围的大小:开垦、开辟都有开发的意思,但开垦指用力把荒芜的土地开发为可以耕种的土地;开拓指在原来开发的基础之上加以扩充,两者词义的范围较小;开辟着重指开发、新开创,词义范围较大。
(4)词义使用的对象:有些词尽管意义相近,但是适用于不同的对象和情况。
领略与领会都有理解、体会、认识的意思,但前者着重指情感上的体验、欣赏,可以连接“风味”“风光”等。
而后者着重指理性上的了解、体会,适用于抽象的事物,可以连接“内容”、“道理”等。
2.色彩方面:感情色彩不同:鼓动、鼓舞、煽动都有激发人的情绪使之行动起来的意思。
但鼓动是个中性词,鼓舞是褒义词,煽动是贬义词。
3.从用法上:(1)从词语的搭配上:如交流和交换,交流多偏重于虚的事物,交换多偏重于实的东西。
(2)从语法功能上辨析:公然、公开,公然只能当状语。
公开可以充当状语、谓语、定语等。
例题讲解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反义词。
(1)天黑了,我把这只小白兔抱回了家。
()——()(2)我家离学校很近,小雷家离学校很远。
()——()(3)市场上做买卖的人很多。
小学语文常用同义词、近义词辨析练习(C)类

温心提示:
若没有效果,请启动“宏”:工具/宏/安全 性/安全级/勾选“中”/确定,然后重新打开幻灯
片,点“启用宏”
( )在野外工作。
长年 常年
检验 重来 辨析
打破( )。
成规 陈规
检验 重来 辨析
( )原文。
篡改 窜改
检验 重来 辨析
( )收成较好。
长年 常年
检验 重来 辨析
(
)店员。
出生 出身
检验 重来 辨析
(
)敌军。
惨败 残败
检验 重来 辨析
( )守卫。
常年 长年
检验 重来 辨析
( )陋习。
成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陈规
检验 重来 辨析
( )历史。
篡改 窜改
检验 重来 辨析
他1958年(
出身 出生
)在北京。。
检验 重来 辨析
(
)不堪。
残败 惨败
检验 重来 辨析
小学同义词辨析

小学同义词辨析同义词的辨析考点:一、辨析词义二、用词造句要做到:1、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它的使用习惯,特别要留心这个词语用在什么场合,常跟哪些词语搭配。
2、把意思表达完整。
三、词语的归类或排列,常见的可以从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概念大小,相关相对关系等方面来考虑。
同义词多是为了准确地反映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精密地表达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情、态度或者为了适应各种语体风格的需要,而不断创造出来的。
掌握和运用好同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要结合语言的实际,掌握充分的材料,做到“求同”、“辨异”,即找出同义词的“共性”和“个性”来。
辨异的思路可取“意义、用法、色彩”三方面,共有八法。
辨析词义的方法:一辨词义轻重。
二辨范围大小。
三辨感情色彩。
四辨语体色彩。
五辨具体概括。
六辨侧重方面。
七辨搭配对象。
八辨词性和语法功能。
同义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差别:1.意义方面的差别(1)表现重点不同。
例如“安定”和“稳定”都有平静正常、没有变动的意思,都可以用于形势、生活和人的情绪,但“安定”含有平安、安好之意,如“我们要维护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局面”。
“稳定”更强调平稳、无大变化,如“这位病人现在病情比较稳定”。
再如:“假冒”和“伪劣”都有所售商品以次充好的意思。
“假冒”侧重指商品冒充名牌,如“请认清商标,谨防假冒”。
“伪劣”侧重指质量低劣,如“怪不得老出毛病,原来是伪劣产品”。
(2)范围大小不同。
例如“心情”、“心境”和“心绪”都指内心的思想感情。
“心情”泛指思想感情所处的状态,意义范围较广,书面、口头都常常使用。
如“心情激动”、“愉快的心情”。
“心境”主要指思想感情的境况,意义范围较窄,多用于书面。
如“小张家乡闹水灾,近来心境不好”。
“心绪”主要指萦回不断的思绪,或复杂的内心感情,意义范围较窄,也多用于书面。
如“他担心高考落榜,一直心绪不宁”。
(3)语意轻重不同。
例如“违背”、“违反”、“违犯”和“违抗”都有不遵从的意思。
近义词辨析课件

了解词语的词性、词义、用法等语法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搭配和用法,从而更好地 辨析近义词。同时,通过学习语法知识,还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培养语境意识
总结词
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辨析近义词。
详细描述
语境是指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包括上下文、语体、情感色彩等。培养语境意识,就是要学会在具体的语境中理 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从而更好地辨析近义词。通过多读多写、积累词汇量、学习语法知识等方式,可以逐渐培 养起良好的语境意识,提高近义词辨析的能力。
从语义角度辨析
理解词义范围
有些近义词在语义上存在一定的范围差异,例如“寂静”和“安静”,前者强调无声的状态,后者则 强调没有吵闹。
从语义角度辨析
关注感情色彩
近义词可能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例如“夸奖”和“赞扬”,前者带有褒奖的色彩,后者则较为中性。
从语义角度辨析
辨析程度差异
有些近义词在程度上存在差异,例如 “激烈”和“猛烈”,前者强调竞争 或冲突的激烈程度,后者则强调力量 或强度。
积累词汇量
总结词
掌握更多的词汇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辨析近义词。
详细描述
扩大词汇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还可以提高对近 义词的辨析能力。通过学习、记忆、复习等方式,不断积累新的词汇,有助于我 们更好地掌握近义词的细微差别。
学习语法知识
总结词
掌握语法知识,有助于更好地辨析近义词。
从词性角度辨析
理解词性搭配
不同词性的近义词可能有不同的搭配习惯,例如“观察 ”和“观测”,前者可以与具体或抽象事物搭配,后者 则更常用于与具体事物搭配。
从词性角度辨析
01
小学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九素材

小学生常见近义词辨析九T326 [特别特殊]“特别”指人、脾气、利益、要求式样等与众不同。
“特殊”指奇特的事物或情况,但“特殊”不可作状语。
327 [特点特征特色特性]“特点”可指性质或内容,也指形式或外表,也可指抽象的或具体的,“特征”多指具体的,特别是外表的或形式上的,指抽象事物较少。
“特色”专指独特的风格、格调、样子或情景等。
是显而易见的特点,指具体的居多。
“特性”专指内在的特殊性质,一般指物品的性能、性质。
328 [提倡提议]“提倡”对象指对国家,集体,个人有利的事物。
“提议”指在会上,报告里提出意见,供大家讨论或采纳。
329 [题词·提词]“题词”,①指写一段表示纪念或勉励的话,动词,如“题词留念”;②表示纪念或勉励的话,名词,如“他写了一段题词”。
“提词”指戏剧演出时给演员提示台词。
330 [题名·提名]“题名”,①指为留念或表示表扬而写上姓名,动词,如“英雄榜上题名”;②指为留纪念而写上的姓名,名词,如“作了题名”;③指题目名称,如“题名为《校园十大怪》”。
“提名”指在决定人选之前提出有当选可能的人的姓名,如“候选人应由群众代表提名”。
331 [题材·体裁]相同点:都与文章有关。
不同点:“题材”指构成作品的材料,如“文学作品的题材很广阔”;“体裁”指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如“文学作品的体裁要多样化”。
332 [体会体验体味]“体会”对象多是文件、方针、政策等的思想内容,又常指别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它还有名词用法。
“体验”对象常是生活,现实等。
“体味”对象常是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意味,人的情意、趣味等。
333 [停留停顿停滞]“停留”指暂时停止而不离开某地方。
“停顿”指暂停,时间多半不长。
“停滞”指长时间地停止,表示因受阻而不顺利发展。
334 [停止·停滞]相同点:都有“停”的意思。
不同点:“停止”表示不再进行,如“暴风雨早已停止了”;“停滞”表示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如“十多年来,这个公司的经营停滞不前”。
常见近义词辨析

常见近义词辨析1、暧昧:含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
暗昧:同“暧昧”。
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
2、包含:包容含有。
包涵:原谅、宽恕。
3、暴发: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
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
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5、必须: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一定要”。
如:你~把作业完成。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可作谓语,如“阵地战也必需”,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的过程。
6、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
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
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亦同“辨证”第一义。
7、哺养:喂养,使长大。
抚养:抚育、照料并教养。
8、不力:不尽力。
如“措施不力”。
不利:没好处,不顺利,如“出师不利”。
9、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10 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
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
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11、长年:一年到头,整年。
如“长年积雪”、“长年劳作”。
常年:1 终年、常期,如“常年坚持体育活动”。
2 平常年份,如“常年产量不过半200斤”。
12、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
成规:现行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如“墨守成规”。
13、弛缓:放松、缓和,如“紧张的情绪慢慢~~下来。
迟缓:缓慢,与”迅速”相对,如“~ ~地迈着步子”。
14、出身:人的早期经历或身份,如“出身于干部家庭”。
出生:生下来,侧重于自然属性,如“~ ~ 于20世纪初”。
15、处世:指人事交往、参加社会活动,“~ ~稳健”、“为人~ ~”。
处事:办事、处理事务,如“~ ~ 认真,从不马虎”。
常见近义词辨析集锦

常见近义词辨析集锦有些词看上去差不多,一般称为同义词。
实际上,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词是不大会有的。
其间的区别往往很细微,但这正是我们的语言丰富与精密的证明。
我们爱护我们的语言,就应该经常注意词的意义和用法,下笔的时候,要严肃地、细致地加以选择。
决断不下的时候,查查字典。
下面举一些错误的例子来分辨。
(1)整个、全部一个整体的东西,才能说“整个〞,如“整个学校〞、“整个国家〞。
由许多个体合成的东西,应该说“全部〞,如“全部存款〞、“全部书本〞。
如果是人,就用“全体〞,如“全体教师〞。
下句该用“全部〞。
为了照顾整个信件的投递速度,目前还不能直接送到驻地。
(2)确切、确实“确切〞是“准确〞、“恰当〞的意思,如说“把蒋介石比作运输队长是非常确切的。
〞下句该用“确实〞。
确切做到师生互助。
(3)丰满、丰富“丰满〞一般地只用来形容有形体的东西。
下句该用“丰富〞。
我的生活经验比以前丰满了。
(4)化验、检验用化学方法来检验,叫做“化验〞,否那么只能说“检验〞。
下句该用“检验〞。
以“血色素对照〞化验,已经到了严重的贫血状态。
(5)保障、保证“保障〞的意思是说对于已有的东西加以维护,使它不受损害。
“保证〞是说担保完成一件工作或实现一种理想。
下面两句的“保障〞都该换用“保证〞。
A.你将保障黄河不出岔子。
B.只有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才能保障社会主义的文化科学艺术不断发展和繁荣。
(6)迎合、迎接“迎合〞有“逢迎〞、“讨好〞的意思。
下句该用“迎接〞。
改造自己来迎合这个伟大的时代。
(7)发展、增加下句说“数量发展〞,意思也不能算错,但是有点“小题大做〞,用“增加〞更合乎习惯。
教师用书的出版数量正在逐渐的发展。
(8)发明、发现创造一种新的事叫“发明〞。
有些事物原先就存在,只是大家不知道,现在找出来了,叫“发现〞。
下面两句里的“发明〞和“发现〞用错了,应对调。
A.伯凯瑞发明铀的放射性,居里夫妇发明镭锭。
B.我们伟大的祖国第一个发现了以茶为饮料。
近义词辨析及练习大全

近义词辨析及练习大全近义词辨析及练习大全词语运用是中考语文的必考内容,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内容为实词的运用、成语的运用和虚词的运用。
实词的运用,主要考查近义词(有些是同音词)的辨析。
考查的主要形式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为句子选择词语。
它要求考生能利用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来认识其不同的表达效果,进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近义词的辨析,主要从词义、色彩、用法三个方面入手。
一、辨析词义1.从词义的侧重点(要特别注意词语中不同的语素)辨析有些词语看起来意思比较接近,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
尤其要注意.辨析词语的语境义(特定意义或临时意义),不能简单看其字面用语,而应根据上下文的特定接受对象、人物关系、情感氛围等多种因素来辨析其词义。
如发现与发明,前者侧重于找到,后者侧重于创造。
再如才能和才华,前者侧重于做事的能力,后者侧重于文艺方面表现出来的智慧及特长。
又如精美与精巧,前者侧重于美,后者侧重于巧;出生与出身,前者侧重于生,后者侧重于身(身份)。
A. 截至B.截止本次大赛报名在昨天已经。
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
解析:截止和截至是两个意义相近且有所区别的词,也是比较容易用错的词。
截止中的止是停止的意思,截至中的至是到的意思。
因此,截止强调的是行动的停止,不再发展;截至强调的是到某个时间,事件仍可能会发展。
A. 授权B. 受权外交部新闻司发表公告。
这个学校于当地政府,向学生收取了教育附加费。
解说:句的主语是施动者,因而应选择表主动的授权,句的主语是受动者,故应选择表被动的受权。
2.从词义的轻重辨析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的不同。
如显著与卓著,显著为非常明显,卓著为突出的好,这好上加好的卓著要比显著词义重多了。
又如错误与失误、批判与批评、渴望与希望都是前者较重,后者较轻。
其它如绝望和失望、蔑视和轻视、嗜好和爱好破坏和损坏等也都是前重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