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镍基高温合金粉末夹杂物含量检测方法》-编制说明(送审稿)

合集下载

行业标准《镍箔》(送审稿)编制说明

行业标准《镍箔》(送审稿)编制说明

YS/T 522-XXXX《镍箔》送审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及计划要求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色协产字[2008]105号)《关于下达2009年有色金属标准制(修)订和标样研(复)制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修订《镍箔》行业标准。

按计划要求2009年5月完成标准草案,并征求相关单位意见。

现标准起草已完成。

二、编制过程此次标准修订是基于镍箔国内市场发展和原料生产厂家研制发展状况,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研制后,再参考国内同类标准,几方面综合考虑得出的。

计划时间安排为:2008.~2009.1 完成标准修订前的调研,数据收集工作。

2009.2~2009.4修订稿初稿征求意见阶段。

2009.5~2009.6召开讨论会,文本修改,形成送审稿。

2009.9~2009.11召开审定会,文本修改,形成报批稿,上报。

三、调研和分析工作情况在标准修订前,我们经过调研了解到现国内市场对镍箔材的需求集中在仪表、电子和电讯等部门。

四、主要技术内容的说明本次主要对以下几方面技术内容进行了修订:1、牌号根据国内对N5、N7、N9箔材的应用和生产研制,在原行业标准2006版的基础上,增加了N5、N7、N9牌号的箔材,删除了锌白铜BZn15-20和锰白铜BMn40-1.5两个牌号:2、公差由于没有查到相应的ASTM和ISO箔材标准,本标准对公差的要求参照了标准GB/T 5187-2008《铜及铜合金箔材》和YS/T 522-2006《镍及白铜箔》,并结合目前国内箔材轧机轧制精度和纵剪机精度对箔材厚度和宽度允许偏差进行了调整。

具体对比情况见表1表1 本标准与GB/T 5187-2008和YS/T 522-2006尺寸允许偏差对比a) 力学性能,增加了维氏硬度试验检测规定:b) 工艺性能,增加了杯突试验检测规定:4、对箔材的供应规格进行了调整:5、对侧边弯曲度进行了严格规定:6、将厚度定值和宽度定值调整为范围值:7、对厚度允许偏差进行了调整;8、对宽度允许偏差进行了严格规定:9、对表面质量进行了严格规定:五、验证试验的情况和结果对国内主要生产厂2007 ~2008 年平均300组以上镍箔材统计数据和用户使用要求分析,以上各项指标修订值合理有效。

镍基高温合金粉末中夹杂的研究

镍基高温合金粉末中夹杂的研究

全国粉末冶金特殊材料和制品学术会议论文专集*国为民,男,汉族,35,博士,高工。

从事粉末高温合金研究和开发。

镍基高温合金粉末中夹杂的研究国为民* 吴剑涛 冯涤(钢铁研究总院高温材料所,北京 100081)摘要: 研究了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FGH95镍基高温合金粉末中夹杂的性质(成分分类和形貌)及粉末处理过程对去除非金属夹杂效果的影响,介绍了有效去除非金属夹杂的方法。

关键词: FGH95高温合金;粉末处理;夹杂RESEARC H ON THE INCLUSIONS IN Ni -BASE SUPERALLOY FGH 95POWDERGuo weimin Wu Jiantao Feng Di (Central I ron &Steel Research ,Beijing 100081)Abstract : I nclusion characters ,such as content ,ca tegory and shape in PREP FGH95superalloy pow der ato mized by plasma rotating electrode process w ere studied .Effects of powder treatment processing o n g etting rid off non -metallic inclusions was presented .M ethod of reducing and separating no n -metallic inclusions are also introduced .Key words : FGH95superalloy powder ;powder treatment ;inclusio n1 前言对喷气发动机功率和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导致了高合金化的高强涡轮盘件合金的不断发展。

但在合金强度提高的同时,其热加工塑性大幅度降低,这影响了盘件所能达到的性能要求和使用寿命。

国家标准《镍及镍合金棒》(送审稿)编制说明doc-gbt

国家标准《镍及镍合金棒》(送审稿)编制说明doc-gbt

G B/T4435-××××《镍及镍合金棒》审定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及计划要求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色协中字[2008]242号)«关于下达2009年有色金属标准制(修)订和标样研(复)制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其中项目编号20082131-T-610«镍及镍铜合金棒»国家标准由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修订。

按计划要求2009年6月完成标准草案,并征求相关单位意见。

现标准草案已完成。

二、编制过程此次标准修订是基于镍及镍铜合金棒国内市场发展和原料生产厂家研制发展状况,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研制后,再参考国外同类标准,同时采纳了初审时形成的建议,几方面综合考虑得出的。

计划时间安排为:2008.12~2009.4完成标准修订前的调研、数据收集工作。

2009.4~2009.5修订稿出稿征求意见阶段。

2009.6~2009.7召开讨论会,文本修改,形成送审稿。

2009.8~2009.10召开审定会,文本修改,形成报批稿,上报。

三、调研和分析工作情况在标准修订前,我们经过调研了解到现国内市场对镍及镍铜合金棒材的需求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化工行业:利用镍棒的耐蚀性制作化工设备的零部件。

2、机械电子行业:用镍棒制作各种装置及电子、电气零部件;利用镍铜合金棒材的高强性和耐蚀性制作石油工业深井潜油泵泵轴等。

在调研镍及镍合金棒的生产厂家,国内生产镍及镍合金棒材的厂家有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沈阳合金厂等。

在收集了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原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宝钛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生产镍及镍铜合金棒材的各方面力学性能后,并查阅了国外同类标准,我们开始了«镍及镍合金棒»标准的修订工作。

四、主要技术内容的说明本次主要对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了修订:1、牌号、状态和规格根据国内市场对镍及镍合金棒材的需求以及生产方式的改进,在原84版的基础上,增加了N4、N5、N7、N8、NMn5、NCu30、NCu30-3-0.5七个牌号;棒材的最小直径由原来的5㎜扩展到3㎜,热加工棒材由原来的尺寸扩展到3㎜-254㎜;增加了方形和六角行棒材。

行业标准《镍铬合金粉末》-编制说明(预审稿)

行业标准《镍铬合金粉末》-编制说明(预审稿)

行业标准《镍铬合金粉末》编制说明(预审稿)行业标准《镍铬合金粉末》编制说明(预审稿)一、工作简况1.1 项目来源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2018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8]73号)的要求,由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矿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组织制定《镍铬合金粉末》有色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编号为2018-20197T-YS,计划完成年限2020年。

1.2 本标准所涉及的产品简况镍是铁磁性物质,属于重有色金属,镍具有较高的强度、延性, 并有良好的成型性。

镍为中等活性金属, 却具有较好的耐各种介质腐蚀的性能。

由于镍具有显著的钝化倾向,镍在稀的非氧化性酸,特别是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之中,腐蚀过程明显变缓。

镍在干、湿大气中耐蚀能力非常高, 但不耐含SO2的大气腐蚀( 会生成晶界硫化物)。

镍对于Cu, Cr, W 和Mo 等具有极大的固溶能力(≥40%, Cu 可达100%),这些合金化元素赋予镍更加优良的耐蚀性能,形成各种成分广泛、耐蚀性能各异的系列镍基耐蚀材料。

在镍中加入一定量的Cr能够提高合金的耐蚀性能,但当Cr含量低时,表面形成一种缺陷型氧化物,氧在这种氧化物中扩散比在纯NiO中容易,这时随Cr含量的增加抗氧化性下降;当Cr含量达到20%时,表面形成粘附性很好又致密的Cr3O2,氧化速度低,抗氧化性提高。

从NiCr合金的二元相图(图1)可以看到,Ni-20Cr为单相固溶体,Cr起到固溶强化作用,合金熔点可达1350℃以上,使该合金可在1000-1100℃下长期工作。

因此,Ni-20Cr合金具有高电阻、电阻温度系数小、耐热、抗氧化等性能,是良好的电工用镍合金,同时,由于Cr的抗氧化作用、抗燃气腐蚀作用,以及Ni-20Cr合金具有优异的综合高温性能,镍基高温合金由Ni-20Cr合金发展而来,在航空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NiCr(含Cr20%)合金粉末采用雾化方法制备,成分和性能与耐热镍铬电热丝相同,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热喷涂材料,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或火焰喷涂工艺制备的NiCr合金涂层具有耐高温、抗氧化、耐热气腐蚀等性能,同时合金涂层韧性好,机械加工性能佳,可用于980℃温度下作耐热、抗氧化和气体腐蚀涂层;图1 NiCr合金二元相图同时它能与钛合金、高温合金、碳钢、低合金钢等有很好的粘接性能,在这些材料表面制备的镍铬合金涂层,其结合强度和硬度高,涂层组织应均匀分布,没有裂纹、分层和涂层与基体界面分离现象,是一种优良的等离子喷涂用底层材料,用作陶瓷涂层的粘接底层。

PREP工艺制造的镍基高温合金粉末中夹杂物

PREP工艺制造的镍基高温合金粉末中夹杂物

PREP工艺制造的镍基高温合金粉末中夹杂物张莹;张义文;吕日红;黄虎豹;张国星;韩寿波;刘明东;孙志坤【摘要】夹杂物是影响粉末冶金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SEM、XRD、EPMA等手段通过对等离子旋转电极制粉工艺(PREP)制取的镍基高温合金粉末中夹杂物的形貌特征、化学组成的研究,将不同工序处理后粉末中的夹杂物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其存在形式、尺寸、数量及分布.结果表明:粉末中的夹杂物按产生机制和来源主要分为陶瓷、熔渣、有机物、粉末粘连夹杂物或升华物形成的异常颗粒.经过筛分和静电处理后,残留在成品粉末中的陶瓷占夹杂物总数量的7%,熔渣占53%,有机物占40%.筛分和静电分离去除各类夹杂物的能力主要与成品粉末的粒度和夹杂物的密度、介电常数及其尺寸、形态有关.%Inclusion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powder metallurgy product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EPMA) were used to analyze morphology and compositionof inclusions in nickel-base superalloy powder by plasma rotation electrode process(PREP). Inclusions in powder after different processing were assorted and analyzed their form, size, quantity and distribution statistic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clusions in the powder can be divided into ceramics, slag, organic as well as abnormal particles adhering inclusions or sublimate by formation and source. The ceramic accounts for 7% of the residual inclusions in finished powder particles, 53% for slag, 40% for organic. The ability of removing inclusions by screening and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product particle size range and density, dielectric constant of inclusions, as well as their size and shape.【期刊名称】《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年(卷),期】2017(027)010【总页数】9页(P2037-2045)【关键词】PREP工艺;镍基高温合金粉末;夹杂物;粉末处理【作者】张莹;张义文;吕日红;黄虎豹;张国星;韩寿波;刘明东;孙志坤【作者单位】钢铁研究总院高温材料研究所,北京 100081;钢铁研究总院高温合金新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钢铁研究总院高温材料研究所,北京100081;钢铁研究总院高温合金新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安顺 561102;钢铁研究总院高温材料研究所,北京 100081;钢铁研究总院高温合金新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钢铁研究总院高温材料研究所,北京 100081;钢铁研究总院高温合金新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钢铁研究总院高温材料研究所,北京 100081;钢铁研究总院高温合金新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钢铁研究总院高温材料研究所,北京 100081;钢铁研究总院高温合金新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钢铁研究总院高温材料研究所,北京 100081;钢铁研究总院高温合金新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32.32镍基粉末冶金(PM)高温合金由于具备优异的高温性能,在PM高温合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制造先进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盘等关键热端部件的必选材料[1−2]。

行业标准《镍、钴湿法冶炼中间品》-编制说明(草案).doc

行业标准《镍、钴湿法冶炼中间品》-编制说明(草案).doc

团体标准《镍、钴湿法冶炼中间品》编制说明(送审稿)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2018年8月一、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文件,中色协科字[2018]75号文,团体标准《镍、钴湿法冶炼中间品》,计划号2018-032-T/CNIA,列入2018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协会标准计划项目,由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牵头组织编制,邀请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编制工作。

1.2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简介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1年5月成立,2014年建成投产,是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布局浙江的钴新材料生产基地。

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钴、镍、铜有色金属采、选、冶及钴新材料产品的深加工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要生产四氧化三钴、氧化钴、碳酸钴、氢氧化钴、硫酸钴、氧化亚钴等钴产品及硫酸镍、电镍、电积铜、粗铜等铜产品,钴、镍产品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航空航天高温合金、硬质合金、色釉料、磁性材料、橡胶粘合剂和石化催化剂等领域。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钴化学品生产商之一,钴化学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在钴铜湿法工艺、钴新材料、环境保护领域拥有了国内一流的自主核心技术,通过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GB/T19022、GB/T15496和AQ/T9006管理体系的认证,为公司做强做大钴产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公司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

2006年起在非洲进行钴铜矿资源的开发,通过多年在非洲的经营,已建立起完整的钴铜矿产资源的采、选、冶产业链体系,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及国内钴新材料产业制造平台的原料供应奠定了坚实基础。

1.3主要工作过程2018年6月,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接到《镍、钴湿法冶炼中间品》的制定任务后,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确认了各成员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制定了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确定了制定原则。

镍基高温合金成分检测

镍基高温合金成分检测

镍基高温合金成分检测镍基高温合金是以镍为基体(含量一般大于50%)、在650~1000℃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抗燃气腐蚀能力的高温合金。

以镍为基体(含量一般大于50%)、在650~1000℃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抗燃气腐蚀能力的高温合金。

在对镍基高温合金的配方还原过程中发现:镍基合金是高温合金中应用最广、高温强度最高的一类合金。

其主要原因,一是镍基合金中可以溶解较多合金元素,且能保持较好的组织稳定性;二是可以形成共格有序的A3B型金属间化合物γ'【Ni3(Al,Ti)】相作为强化相,使合金得到有效的强化,获得比铁基高温合金和钴基高温合金更高的高温强度;三是含铬的镍基合金具有比铁基高温合金更好的抗氧化和抗燃气腐蚀能力。

根据它们的强化作用方式可分为:固溶强化元素,如钨、钼、钴、铬和钒等;沉淀强化元素,如铝、钛、铌和钽;晶界强化元素,如硼、锆、镁和稀土元素等(见金属的强化)。

镍基高温合金按强化方式有固溶强化型合金和沉淀强化型合金。

通过对镍基高温合金的配方还原,我们发现:固溶强化型合金具有一定的高温强度,良好的抗氧化,抗热腐蚀,抗冷、热疲劳性能,并有良好的塑性和焊接性等,可用于制造工作温度较高、承受应力不大(每平方毫米几公斤力,见表1)的部件,如燃气轮机的燃烧室。

镍基合金也可用做航天器、火箭发动机、核反应堆、石油化工和能源转换设备等的高温部件。

在现代飞机发动机中,涡轮叶片几乎全部采用镍基合金制造。

镍基合金,特别是沉淀强化型合金含有较高的铝、钛等合金元素。

通常采用真空感应炉熔炼,并经真空自耗炉或电渣炉重熔。

热加工采用锻造、轧制工艺,对于高合金化合金,由于热塑性差,则采用挤压开坯后轧制或用软钢(或不锈钢)包套直接挤压工艺。

铸造合金通常用真空感应炉熔炼母合金,并用真空重熔-精密铸造法制成零件。

北京清析技术研究院在华北、华南、华中、华东、西北等地区,建立12大分院及配套实验室,秉承母校校训,以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为数千家企业客户提供产品研发、成分分析、材料检测、工业诊断、模拟测试、大型仪器测试、可靠性验证等专业技术服务,还为全国范围内的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中心、医院、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国家标准《增材制造用镍粉》-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国家标准《增材制造用镍粉》-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国家标准《增材制造用镍粉》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0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0〕14号)文的要求,国家标准《增材制造用镍粉》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和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62)归口管理,由西安欧中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起草。

项目计划编号为:20201524-T-610。

按计划要求,本标准应在2022年完成。

1.2 产品概况增材制造技术利用激光、电子束等高能束直接熔化金属粉末,可成形全致密的高性能金属零件,大大的减少了材料的切削加工、缩短了加工周期、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并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加工在生产复杂构件方面的短板。

该技术作为一项备受关注的技术,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汽车机械等行业得到了大力发展。

随着增材制造工艺技术的快速发展,可用于增材制造技术的金属粉末类别也不断的扩大,增材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使得对增材制造的原材料-金属粉末的需求也不断提升。

金属镍因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耐蚀性和磁性等性能,因此主要被广泛的用于飞机、雷达等各种军工制造业、民用机械制造业和电镀工业等,如:镍-铬基合金可用于制作燃气涡轮机、喷气发动机;镍-铬-钴合金可用于制作海洋舰船的涡轮发动机等等。

镍粉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粉体材料,其微细粒度粉末凭借自身优异的理化特性,常用于碱性电池的电极材料,化工催化剂,金刚石工具,药芯焊丝,磁性材料;微米级别粉末则常运用于硬质合金粘结剂与粉末冶金添加剂或者其他粉末成型需要的场合。

纯镍粉末的常用制备方法有喷雾热分解法,真空热分解法,机械球磨,羰基镍热分解法,气相还原法,液相还原法,电解法,加压还原法等。

该类方法制备镍粉的粒度较细,一般在亚微米或纳米级别,粉体的尺寸效应较明显,且球形度差,粉体表面缺陷较多,多为近球状。

气雾化制粉工艺和等离子旋转电极制粉工艺等雾化法制备粉体,表面光洁度好,缺陷低,空心粉,卫星粉等情况相对于其他雾化方式低,且球形度极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标准《镍基高温合金粉末夹杂物含量检测方法》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第四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8]73号)的文件要求,西安欧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定行业标准《镍基高温合金粉末夹杂物含量检测方法》,该项目计划编号为:2018-2050T-YS。

按计划要求,本标准应在2020年完成。

1.2 方法简介首先,利用金属和非金属夹杂物在介电常数的差异,通过电晕放电现象对金属粉末和非金属夹杂物进行分离处理;然后,通过颜色和形貌上的差异,采用体视显微镜统计非金属夹杂物的个数,即可获得金属粉末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含量。

1.3承担单位情况西安欧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欧中科技)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集团)下属的专业从事金属球形粉末及制件生产与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13年12月,现位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二路45号,注册资本壹亿元。

欧中科技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组建了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超高转速(30000rpm)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SS-PREP®)金属球形粉末工业化生产线和高温合金粉末盘“超高转速PREP粉末+热等静压HIP” (SS-PREP Disk®)短流程生产线,主要致力于钛合金、高温合金及其他金属球形粉末制备,发动机叶片的精深加工服务,粉末冶金制件、增材制造金属丝材的研发、生产及货物的进出口贸易等。

产品涵括TC4、TC11、TC18、TC21、TA15、Ti2AlNb、Ti-48Al-2Cr-2Nb、Ti17、Ti1023、Ti6242、Ti80、EP741NP、Inconel718(GH4169)、Inconel625、GH3536、316L、Co-28Cr-6Mo、AF1410、18Ni300等100多种牌号的金属粉末和丝材以及高温合金粉末盘等,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增材制造(3D打印)、生物医疗等领域。

欧中科技在高端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方面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依托西安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特种金属球形粉末工程研究中心和西安市3D打印用金属粉末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研发平台,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级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牵头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专项)金属球形粉末材料研发课题和工信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能力和行业质量共性技术推广项目”《增材制造(3D打印)金属粉末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应用推广》项目。

欧中科技先后被认定为西安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等,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三类)、通过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国际宇航质量管理体系(AS9100)、国际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ISO13485)体系认证。

欧中科技主导及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1项,主导及参与正在起草的国家及行业标准13项,拥有丰富的标准制修订经验。

1.4 参与单位情况北矿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以其所属北京钨钼材料厂和金属材料研究所为基础与北京市科委共同出资设立的集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四位于一体的现代材料科技公司。

公司于2011年11月2日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注册资本10000万元。

近年来承担了3D 打印用材料方向省部级项目4项,在3D打印用难熔金属、高温合金粉末和不锈钢粉末领域,经过多年项目研发和市场培育,积累了丰富的研制与生产经验,针对超细、低氧含量合金粉末,已突破了精确控制合金粉末成分、球形度等关键参数的工艺技术。

此外在钨、钼粉及预合金粉末冶金方面研究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在球形钼粉、绿色环保稀土钨/钼电极、高温钼制品、钨钼异型件等材料的研制和开发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公司拥有先进的Tekna生产的80KW和15KW 两台等离子等生产设备,以及系列粉末检测设备。

而且,近年来公司主持和起草了国家、行业标准20余项,拥有丰富的标准制修订经验。

国合通用测试评价认证股份公司于2017年8月17日在北京市怀柔区工商局注册设立,注册资金5亿元,其实际控制人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国资委直属的中央企业,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

公司主营业务为:技术检测、技术开发、分析检测技术培训;销售仪器仪表、金属制品;经济信息咨询;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认证服务。

科技服务体系方面,公司建设检测和校准实验室ISO17025管理体系。

建设产品、过程和服务认证机构ISO17065管理体系。

建设能力验证提供者ISO17043管理体系等。

作为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项目批复的唯一的主中心,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整合完善现有测试评价、设计应用、大数据等平台资源,已与山东、江苏、广东、四川、安徽、贵州等地达成了重要合作意向,逐步形成立足北京、布点全国、服务全行业的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

在标准工作方面,公司牵头起草ISO稀土检测国际标准,社会意义重大。

2018年5月21日-27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ISO/TC298稀土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3次全体会议,各成员国讨论认为中国可就此立项,并形成大会决议(第7条和第9条)。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是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材料研究基地和行业技术开发中心、是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导材料制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北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的依托单位,地处西安、宝鸡两地五区。

研究院现有资产总值104亿元,仪器设备5000多台套,占地3500亩,正式职工3797人,其中科技人员千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高工430人,博士、硕士902人,2018年全院综合收入114.5亿元。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由具有较强综合科技实力的国家级重点研究院、工程研究中心和若干产业化公司组成的大型科技集团,形成了基础研究、工程化和产业化"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已经建成了一批在国际上有相当影响的材料研究领域,组建了14个研究所及中心,建设了39个国家和省级研究中心及平台,共获得1100余项科研成果奖和1500项专有与专利技术。

同时,研究院加强成果转化及工程化工作,积极推进科技产业化进程,开发试制新产品10000多项,发起组建37个控股参股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国内最大的稀有金属新材料科研、生产基地。

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国家工程中心重大成就奖"等殊荣。

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是隶属广东省科学院的省属事业单位,由原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粉末冶金研究所等单位重新组建而成,是广东省工业领域集技术研究开发、成果集成转化、新兴产业孵化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生产单位。

依托我所组建有“国家钛及稀有金属粉末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金属粉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我所长期从事金属合金粉的技术开发和生产应用工作,拥有水气联合雾化、真空雾化、射频等离子球化、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等金属粉末生产设备,在增材制造金属粉的制备方面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并实现了产业化,是金属及合金粉体制备技术重要的产业研发基地,已形成50吨/年3D打印用粉末的中试生产能力,在增材制造用球形钴铬合金粉体制备研究方面具有扎实的基础和成熟的经验。

目前我所制备的金属粉末的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国内外多家知名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金属粉末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的口碑,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迄今我所取得专利授权一百多件,累计有近40项科技成果获得了国家、省、市等政府部门的奖励,制修订国家、行业及企业标准20余项。

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是我国南方从事矿产品、金属材料、冶金产品、化工产品、再生资源产品、欧盟环保(RoHS)指令的有害物质等综合利用检测与技术咨询、评价以及分析测试技术研究的专业研究机构。

中心目前拥有国家矿物及再生金属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业(有色金属及再生有色金属)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实验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华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省质量监督有色金属产品检验站、广东省金属材料综合利用检测与评价中心、广东省科技成果鉴定检验监督机构、中国方圆标志认证产品检验实验室、中国质量认证产品检验实验室等评价资质。

拥有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离子质谱仪、疲劳试验机、摩擦磨损试验机等300余台套仪器设备,总资产4000余万元,近十年来,中心承担了国家、省、市各级科研项目50余项,获得省部级(含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34项,主持和参与国家、行业标准300余项,发表专著7部,发表论文300余篇。

宁波众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哈尔滨工业大学真空气雾化制粉技术团队为核心,团队成员有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3人,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大学等科研院所有着紧密的协作关系。

公司瞄准全球高端金属粉体材料市场,现阶段产品包括镍基高温合金粉、钛合金粉、铝合金粉、模具钢粉、非晶高熵合金粉等,应用于增材制造、航空航天、热喷涂、智能制造、核工业等领域。

宁波众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民族品牌。

西安瑞鑫科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金3000万元人民币,注册地址位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泾渭新城新材料产业园泾高西路中段,是由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发起并控股的科技型企业。

公司致力于稀贵金属环保新材料、稀贵金属综合利用、稀贵功能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工作。

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核工业、兵器、电子、电器、汽车、石油化工、煤化工等领域。

2016年,公司取得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三级保密资格证书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证书;2017年公司取得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验收证书;2019年,取得了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三体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认证证书。

公司拥有一支优秀的高层次、多学科结合的科技和管理人才队伍,其中教授5人、高级工程师11人,博士1人、硕士8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50%以上。

公司成立以来先后参与国家“863”项目、国防“97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各1项,独立承担省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1项、区级项目5项;申请专利35项,授权12项;参与制定国标1项,行标2项。

1.4 参编单位及主要起草人工作情况参编单位及分工见表1。

标准主要起草人以及分工见表2。

1.5 主要工作过程1.5.1 起草阶段在2019年5月的有色标委会会议上,对本项目进行了任务落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