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诚信为政

合集下载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诚实守信教案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诚实守信教案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诚实守信教案在开展品德与生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是一个重要目标。

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个人品德修养的基石。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让二年级学生深刻理解诚实守信的内涵,并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别真实与虚假的能力,形成正直的品德习惯;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善于与他人分享的良好品德。

二、教学内容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诚实守信的相关故事、图片和道德小故事,制作道德模范的名人大字报等。

2.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诚实守信的意义a. 师生互动:通过贴上“诚信乐园”主题海报,讨论学生对诚实守信的理解;b. 情景引入:播放《小狼真诚守信》动画片,引起学生的思考;c. 资料学习:介绍诚实守信的内涵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d. 教师示范:以真实的故事或身边事例,向学生展示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辨别真假与言行一致a. 情景回忆:师生共同回忆前一课的内容,检验学生对诚实守信的理解程度;b. 图片故事:呈现一张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讲述故事,并分析其中的诚实守信问题;c. 讨论引导: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诚实守信的情况;d. 游戏互动:进行真实与虚假的辨别游戏,加深学生对诚实守信的认识。

第三课时:乐于助人和分享a. 学生观摩:观摩道德模范的名人大字报,并展开同学评议环节;b. 团体活动:学生分组,进行“乐于助人、善于分享”的小组活动,以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习惯;c. 歌曲演唱:学生集体演唱“诚实守信”歌曲,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d. 总结评价:学生个人反思:我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吗?通过画心形图表进行自陈。

三、教学资源1. 视听资料:《小狼真诚守信》动画片;2. 道德故事:《诚实的乌龟》、《小偷与警察》等;3. 诚实守信名人大字报。

二年级诚信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二年级诚信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二年级诚信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主题:“做诚实守信的人”活动目的:1.了解诚实守信的基本含义,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社会更需要诚实守信。

2.鄙视虚假和不守信用的行为,对自己的不诚实和不守信用的行为感到不安和歉疚。

通过此次班会,希望引起部分同学对不诚信行为的重视,做一个守诚信的小公民。

3.增强学生自信,使学生努力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活动要点:1.讲故事,从中了解“诚信”。

2.研究关于诚信的成语。

3.观看小品,让大家在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不讲诚信的后果。

4.总结班会,增强学生诚信意识,深化班会主题。

活动过程:一)主持人进场,介绍诚信的含义,引入主题。

二)讲故事:曾参杀猪取信》:XXX教育孩子从小知道做人的根本,不要言而无信。

司马光诚对买马人》:XXX为人诚实,不愿骗人。

宋庆龄承诺》:XXX信守诺言,不会失信。

三)听完故事,主持人点名发言,同学们分享感想,有奖品。

四)联系实际,指导行动。

五)讨论如何应对以下情况:遇到别人的难处时,是否要帮助他们?如果答应别人的事情,却因为自己的原因无法兑现,该怎么办?文章已经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XXX和XXX是好朋友,他们曾经许诺互相帮助。

但是有一天XXX想抄XXX的作业,XXX拒绝了他的请求。

XXX生气地说:“你连这点小忙都不帮,真不讲信用。

”这件事让人们反思诚信的含义。

汶川大地震期间,XXX的爸爸参加了医疗队。

最近,她妈妈得了重病住进了医院。

爸爸来信问到家里的情况,XXX不知道该不该告诉爸爸妈妈的病情。

这让人们思考在诚信与保护亲情之间如何权衡。

诚实是指忠诚老实,不隐瞒真实思想和感情,不说谎,不作假,不欺瞒别人。

守信是指讲信用,信守承诺,忠实于自己的义务。

这是每个现代公民应有的职业品质。

在小品《诚信摆渡人》中,坐船人自认为成功,但在过江时却被迫抛弃自己的“诚信”。

在面对老艄公的贪婪时,他不得不继续航行,不断牺牲自己的财富和健康。

最终,他后悔莫及,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第五单元守信

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第五单元守信

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第五单元主题:守信一、概述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我们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品质。

守信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自律和责任,更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需要积极培养和践行守信的品质。

二、什么是守信1. 守信是指言行一致,信守承诺。

2. 守信是指遵守法规、尊重规则、讲道德和诚信。

三、守信的重要性1. 守信是社会交往的基础。

只有信守承诺,社会才能运转良好。

2. 守信是个人品质的表现。

守信的人更容易获得信任和尊重。

3. 守信是文明社会的象征。

一个讲信用的社会更容易吸引投资和合作。

四、怎样培养守信1. 培养孩子守信的意识。

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孩子了解守信的重要性。

2.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从小事做起,让孩子体验守信的快乐与责任。

3. 营造守信的环境。

在学习和生活中,营造一个守信的氛围,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守信。

五、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什么是守信,为什么要守信。

2.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守信的重要性。

3. 能够在课堂活动中,体会守信的快乐。

六、教学内容1.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守信通过课文和故事,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守信精神。

2. 守信的重要性通过图片、视瓶和小组讨论,让学生理解守信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 守信的实践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守信的乐趣。

七、教学设计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守信和不守信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守信的思考。

2. 播放视瓶播放一段有关守信的视瓶,让学生了解守信对社会的重要性。

3. 讲解老师讲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守信精神,并引发学生对守信重要性的讨论。

4. 小组活动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身边的守信故事,并进行共享和交流。

5. 游戏设计一些守信的游戏,让学生在欢乐中体会守信的乐趣。

八、教学评价1. 考察学生对守信的理解和表达。

2.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守信的表现。

3. 老师对学生的守信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已经对守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愿意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守信的品质。

二年级诚信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二年级诚信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二年级诚信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诚信,做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二、教学内容1. 诚信的定义与重要性2. 诚实守信的故事分享3. 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方法4. 小组讨论: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5. 总结与反思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诚信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诚信的重要性。

2. 主讲:教师分享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诚信的价值。

3. 实践指导:教师提出日常生活中的诚信实践方法,引导学生践行诚信。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一个诚信的人,并将讨论结果进行分享。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诚信。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诚信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日常行为中诚信实践的情况。

3. 学生对诚信重要性的认同感。

五、教学资源1. 诚信故事素材。

2. 小组讨论问题指南。

3. 诚信实践方法参考资料。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通过一个简单的诚信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诚信的重要性。

2. 主讲活动:教师通过讲解诚信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内涵和意义。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并将讨论结果进行分享。

4. 诚信实践分享: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的经历和感悟。

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诚信。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难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诚信,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诚信的含义和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重要性。

2. 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诚信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二年级诚信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二年级诚信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二年级诚信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遵守诺言、履行承诺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诚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诚信的意义。

2. 如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诚信。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诚信主题展开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2. 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诚信故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诚信的价值。

3. 实践演练法: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诚信。

五、教学内容:1. 导入:讲解诚信的含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2. 讲解诚信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诚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培养诚信意识: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

4. 实践演练:设计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诚信的价值。

5. 总结:强调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践行诚信。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讨论、游戏等环节的表现,评价他们在诚信方面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诚信的小故事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诚信的定义和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诚信的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让学生讨论诚信的意义。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诚信。

5. 分享和总结: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教师进行总结。

七、教学活动:1. 诚信情景剧:学生分组表演诚信相关的短剧,增强对诚信的理解。

2. 诚信承诺卡:学生制作承诺卡,写上自己要实践的诚信行为。

3. 诚信签名活动:学生在诚信签名墙上签名,表达自己践行诚信的决心。

八、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诚信的重要性,并讨论如何在家庭中实践诚信。

2. 社区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诚信宣传活动,将诚信理念推广到社区。

九、教学反馈:1. 学生自评:让学生评价自己在班会中的表现和对诚信的理解。

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诚信为政

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诚信为政

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诚信为政第10课诚信为政学习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记诵课文内容。

2.借助“说字解词”“诗文今译”“诗文点评”理解字词及课文含义。

3.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明白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做过的诚实守信的事例,以达到知行合一。

学习重、难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身边的诚信事例,把诚信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指导自己的言行。

教材内容解读诚信是立身之本、齐家之法、兴业之基、为政之道。

本课出自《论语》。

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足食、足兵、民信。

而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

诚信是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宝,这体现了儒家的人学思想。

统治者若只有“总兵”和“总食”,没有人民的信任,国家统治就根本立不住脚。

正如王安石所言:“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因此,立国先立信,为政者应先“取信于民”。

教学时,可以引入一些历史上的诚信故事,播放相关视频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其加深对课文的识记和理解,在学生心里种下诚信做事、诚信做人的种子。

子贡与孔子的三问三答,对“食、兵、信”三者的取舍进行了简明论证,教学时建议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对文中句子的理解,如:“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并说说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鼓励学生自己借助“说字解词”“诗文今译”“诗文点评”等版块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理解课文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重、难点。

课堂上可以开展评选“诚实守信小达人”活动,让学生结合日常学习生活谈谈如何制定评选标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诚信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学生心灵。

还可以设计情景演练的环节,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在一言一行中体验诚实守信带给自己的快乐。

认识汉字”版块选取了“立”字由甲骨文演变为隶书的过程。

二年级校本教案诚信教案诚信——公民的美德

二年级校本教案诚信教案诚信——公民的美德

诚信——公民的美德目的要求:1、学习了解诚信教育的内容,加强学生的诚信意识。

2、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通过诚信教育,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建立诚信意识。

[主持人开场白]:西方有位折人曾经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引起人内心深深的震动,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个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诚信。

而诚实守信,是我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

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

诚信之风质朴醇厚,历史越悠久,诚信之气越光大华夏,充盈中华。

她早已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人们发现,诚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长。

让我们呼唤诚信的回归。

现在我宣布高一(2)班《诚信——公民的美德》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首先,请看小品《小事》[小品]小事(表演人员:顾菲菲、黄剑云、陶峥渊)内容概括:拥挤的车上,A看到一只钱包,便弯下腰捡了起来。

他的一举一动都让B看在眼里。

B认为是小偷,捡起钱包一定会马上溜走。

但出乎意料他的意料,A大声叫:“谁掉了钱包。

”车厢里猛得安静下来。

C站了起来,急匆匆地说“钱包是我掉的”。

A忙还给了一个青年人。

C接过钱包。

打开一看,里面的东西一点儿也没少,并向A道了谢。

A摇摇头说:“这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的素质,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嘛!不用谢。

”[主持人] 大家对于诚信是怎么理解的呢?[ [学生发言] 诚实守信,信守诺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言行如一,这就是诚信。

没有一种遗产能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

——莎士比亚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

——司马光有一种真话是人所需要的,它以羞耻的火焰烧掉人心头的污秽和庸欲——这就是真话万岁!——高尔基[主持人]再让我们来听几个诚信的小故事[学生A] 《唐太宗以诚治天下》[学生B] 《孙敬修的母亲教子》班主任小结: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一)在诚实教育方面: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设计《3-4.言而有信》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设计《3-4.言而有信》
学生回答、补充
学生填写评价量表。
五、布置作业:
课下搜集并阅读更多有关诚信的故事。
六、教后反思:
男女生读选文
分组读选文
指名学生读选文
2.学生结合文意理解选文内涵,并谈自己对选文的理解。
3.检查学生背诵经典选文
4.学生认真阅读温馨点击,学生谈读后感悟。
三、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对联
1.学生读对联
2.交流:大家读完对联后你能悟到什么?
学生回答、补充
四、课堂反馈
谈话: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关于诚信你又收获了什么?
教学方法
诵读、讲解、讨论、探究等
教学准备
课件、文字资料、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大家都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
学生回答
谈话:说话算话的人是最值得大家信任的人,我们都喜欢和这样的人交朋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诚信”的经典选文。
二、学习新课
出示课件
1.引导学生学习经典选文来自老师范读选文学生根据拼音齐读选文
年级及学科
二年级传统文化
课题
4.言而有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诚信待人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熟练诵读经典语句,从经典语句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诚信待人的意识。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天真活泼,自控力较差,需要老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理解力较弱,老师要深入浅出地讲解原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诚信为政学习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记诵课文内容。

2.借助“说字解词”“诗文今译”“诗文点评”理解字词及课文含义。

3.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明白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做过的诚实守信的事例,以达到知行合一。

学习重、难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身边的诚信事例,把诚信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指导自己的言行。

教材内容解读诚信是立身之本、齐家之法、兴业之基、为政之道。

本课出自《论语》。

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足食、足兵、民信。

而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

诚信是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宝,这体现了儒家的人学思想。

统治者若只有“总兵”和“总食”,没有人民的信任,国家统治就根本立不住脚。

正如王安石所言:“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因此,立国先立信,为政者应先“取信于民”。

教学时,可以引入一些历史上的诚信故事,播放相关视频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其加深对课文的识记和理解,在学生心里种下诚信做事、诚信做人的种子。

子贡与孔子的三问三答,对“食、兵、信”三者的取舍进行了简明论证,教学时建议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对文中句子的理解,如:“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并说说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鼓励学生自己借助“说字解词”“诗文今译”“诗文点评”等版块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理解课文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重、难点。

课堂上可以开展评选“诚实守信小达人”活动,让学生结合日常学习生活谈谈如何制定评选标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诚信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学生心灵。

还可以设计情景演练的环节,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在一言一行中体验诚实守信带给自己的快乐。

认识汉字”版块选取了“立”字由甲骨文演变为隶书的过程。

“立”,会意字,本义是笔直地站。

教学时可以通过出示课件、播放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学习,了解“立”字与课文主题的内在联系,明白诚信是立身及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宝。

也可以让学生动手写一写,感受汉字的美和汉字变化的奥妙,体验书写的乐趣。

还可以用“立”组词,并说出词语的意思。

借助“学而时习”版块,巩固本课学习内容,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日积月累”版块列举了两组有关诚信的名言。

教帅指导学生朗读,讲解句子的含义。

在此基础上,将课前搜集的相关名言警句,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并结合创设的环境学着用上这些话,从而达到深入理解、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讲关于“唐太宗与三百九十名死囚的死亡之约”的故事。

(可将故事做成课件)2.问学生听完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并与大家分享心得。

3.总结学生的发言,导出课文题目《诚信为政》。

板书课文题目并释义。

二、诵读经典,学习课文1.借助拼音自读文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并领读。

3.学生领读并多种形式认读,熟读成诵4.借助“说字解词”“诗文今译”,正确理解课文的意思。

5.自读“诗文今译”“诗文点评”,谈谈感受与收获。

6.齐读课文,加深认识。

三、理解诚信,走进诚信1.请讲一讲生活中的诚信故事,谈谈自己的认识。

2.评选我心目中的“诚信标兵”。

这个学期学校要评选“诚信标兵”,但是评选标准尚未制订出来,请你们帮助学校制订“诚信标兵”的评选标准,谈谈你心目中的“诚信标兵”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归纳)3.根据标准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4.教师小结。

四、观察汉字之美,感悟诚信之道1.播放微视频,了解“立”字的演变过程及意义。

2.动手写一写,感受汉字的美和字体变化的奥妙。

3.用“立”字组词。

讲解“立德”的意思。

4.多种方式朗读“日积月累”的内容,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诚信的其他名言。

五、拓展延伸诚信是立身之本、齐家之法、兴业之基、为政之道。

课后请学生搜集一下古今中外关于诚信的故事,与同学们交流。

六、板书设计资源拓展(一)关于诚信的词语表里如一诚心诚意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光明正大拾金不昧推心置腹讲信修睦竭诚相待开诚相见剖心析肝刹血为盟推诚相见推诚不饰开诚布公心虔志诚信誓旦旦信以为本言行一致以诚相见抱柱之信一诺千金信守不渝精诚之至以诚待人金口玉言说一不二一言九鼎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季布一诺千金不易(二)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左丘明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大治,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大乱。

——荀子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

——苏轼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英]莎士比亚(三)关于诚信的经典故事烽火戏诸侯烽火,是古代边防军事通信的重要手段。

烽火的燃起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

西周时,为了防止西边犬戎部落的侵扰,周天子在镐京附近的骊山一带,由国都到边镇要塞,沿途修建了许多烽火台。

每隔几里地就有一座。

一旦发现犬戎入侵,哨兵就上烽火台点火生烟,临近的烽火台看见烟火后也会相继点火,向诸侯报警。

诸侯见烽火燃起便知天子有难,京城告急,定会带兵救驾。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有沉鱼落雁之美,闭月羞花之貌。

但是褒姒天生不爱笑。

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想了很多办法,但收效甚微。

有一天,周幽王突发奇想,下令在都城附近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瞬时间四方烽烟滚滚。

周幽王似乎忘记了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烽火。

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将土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天子为博褒姒一笑而使的花招后愤然离去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仝都上当了,禁不住嫣然一笑,周幽王龙颜大说。

褒姒看到平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大举攻周,镐京告急,周幽王再燃烽火,诸侯们置之不理。

不久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褒姒被掳,西周灭亡。

西亚信托公司二战前夕,德国有一家很不起眼的信托公司叫巴比纳信托行,专为顾客保管贵重财物。

战争爆发后,人们纷纷把财物取走,四散逃难去了。

老板也打点细软逃之夭夭,只有雇员西亚还在那里清点账目。

一颗颗炸弹在信托行附近炸响,西亚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她清理完账目,发现一个叫莱格的顾客还没有把东西取走。

那是一颗价值50亿马克的红宝石,西亚把宝石和所有托管文件放到一个小盒子里,然后带上所有账目离开了信托行。

几天之后,战火将巴比纳信托行一带夷为平地,西亚也为逃避战乱而四处奔走。

但无论走到哪里,西亚都随身带着信托行的账目和那颗宝石。

她觉得,她还是巴比纳信托行的雇员,她要到战争结束,把账目和宝石送回信托行。

战争终于结束了,西亚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柏林,可是,巴比纳信托行老板已经在战乱中死去,信托行已不复存在。

但西亚仍然保管着账目和宝石。

因为宝石是顾客委托保管的,顾客没有把宝石取走,她就得一直为顾客保管,守住信托行的信誉。

多少年过去了,西亚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她带着三个孩子一直过着极其贫苦的生活。

其实,当初委托信托行保管宝石的莱格也在战乱中死去了,那颗价值连城的红宝石早已无人认领了,西亚完全可以悄悄地把它卖掉,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可是她没有,她觉得那是顾客的财物,她只能保管,不能有任何非分之想。

1978年,当地政府成立战争博物馆,面向社会搜集二战遗物,西亚便把她保管的信托行账目和那颗红宝石拿了出来。

政府多方努力,帮助西亚找到了莱格的孙子道尔。

道尔拿到那颗宝石,答应将宝石卖掉后一半给西亚,西亚婉言谢绝,说只收取这些年的保管费用。

西亚的事上了报纸,人们被她的诚信所感动,有人提议她出任商会总顾问,她以年纪大为由推掉了。

后来,又有几家大型信托公司找到她,要求她出任荣誉总裁,她也谢绝了。

不久,西亚去世了。

几家公司找到她的儿子克里斯,要求买断西亚的名字命名信托公司。

克里斯难以抉择,就让几家公司竞标,最后,柏拉图信托公司以80亿马克的天价获取了西亚的冠名权。

许多人不解,说一个名字能值那么多钱吗?柏拉图公司总裁说,“西亚”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名字,它代表的是一种企业精神,一种价比宝石的诚信,花80亿买到这个荣誉,值!不久,柏拉图信托公司便更名为西亚信托公司,交易量果然一路攀升。

诚信之所以能够创造价值,就因为诚信本身就是无价的。

当你把诚信当成信仰和责任,你就赢得了人们的支持和信赖。

诚信的花朵从前,有个老国王没有儿子,所以想在全国挑选一个孩子继承他的王位,可是,哪个孩子最适合当国王呢?他想啊想,终于有了一个主意。

有一天,国王把全国的孩子都召集起来,发给每个孩子一粒花籽和一个空花盆,要他们种一盆花。

三个月后,谁种的花最美丽,谁就会成为国王的继承人。

其中有个孩子叫雄日。

他回家后,把花籽种在花盆里,天天浇水。

可是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花盆里什么也没有长出来。

雄日换了一个花盆,又换了一些土,把那粒花籽种上。

可是两个月过去了,花盆里还是没有一点动静。

三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全国各地的孩子又聚集到王宫前,他们手中的话多么美丽啊!可是国王一个个看过去,脸色却越来越阴沉。

国王走到了雄日的跟前,停下来,问道:“孩子,你怎么捧着空花盆呢?”雄日伤心地说:“我把种子种在花盆里,用心浇水,可是种子怎么也不发芽。

”这时,国王终于笑了,对雄日说:“你就是我要找的孩子,我要让你做将来的国王!”所有的孩子都惊呆了。

原来,国王给孩子们的花种子都是煮过的,所以不会发芽,更不会开花。

有些孩子发现花盆中的种子不发芽时,就把种子换了;还有一些孩子干脆把另一盆花移到了自己的花盆里。

只有雄日捧着空花盆来见国王,所以他是诚实的孩子。

诚实是最美丽的花。

其实故事中的国王想看的不是哪个孩子种的花最漂亮,而是哪个孩子最诚实。

要知道诚实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不管他是国王,还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季布一诺千金楚汉相争时,项羽手下有一员大将叫季布。

他为项羽出生入死,冲锋陷阵,立下了大功。

刘邦对他深为痛恨,统一中国做了皇帝后,下令以千两黄金的重赏捉拿季布。

季布平时言而有信,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竭尽全力去做,从不使人失望。

这种美好的品质使他赢得了许多朋友,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的一个诺言”。

当时敬慕季布为人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

季布经过化装,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

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侯夏侯婴说情。

汝阴侯对刘邦说:“以前季布为项羽打仗,这是他作为项羽部下应尽的责任。

现在陛下为了从前的仇恨捉拿季布,器量未免显得太小了。

况且陛下如此仇视季布,假使季布心生畏惧而投奔他国,这不是给陛下增添了麻烦吗?倒不如现在就把他召进宫来,委以官职。

”刘邦觉得有理,马上派人撤去告示,并将季布召进宫来,任命他为郎中。

季布感念刘邦的恩德,为汉朝做了许多大事。

到了汉文帝时,季布已经是朝廷里举足轻重的大臣了,仍喜欢广交朋友,豪爽正直的性格依然未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