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游戏悄悄话教案

小班游戏悄悄话教案

【篇一:小班下期教案】

艺术教案:蛙娃乐

活动目标:

1.欣赏舞蹈,感受其音乐的欢快和动作、造型的夸张、有趣。

2.愿意说说自己的感受,萌发模仿、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音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萌发欣赏的兴趣

师:夏天到了,有一种小动物出来玩了听,是谁来了?

师:夏天到了,小青蛙出来玩,你们知道青蛙有什么本领吗?

师:我们来看一段哥哥姐姐跳的舞蹈,我们来看一看,小青蛙们在干什么?你最喜欢哪个动作。2.欣赏舞蹈,感受舞蹈动作的夸张,有趣(欣赏次数根据幼儿的反馈来播放,1——2遍)

(1)播放舞蹈,幼儿欣赏,教师指导幼儿观察动作

(2)提问,并模仿部分动作

师:你最喜欢哪个动作?这是小青蛙在干什么?

结合幼儿的回答,鼓励幼儿模仿,并听音乐表演

师:小青蛙还可以怎么叫呢?

师:你还喜欢哪个动作,这又表示小青蛙在干什么?

小青蛙跳之前先要蹲蹲好,胸挺起来,露出你白白的肚皮,听好音乐哦。(听音乐跳)

小青蛙游泳的动作,手臂张开脚用力蹬。

(3)听音乐,完整表演蛙叫、蛙跳、游泳动作

表演中,教师创设情境性的语言环境:清晨,小青蛙们睡醒了,在叫;小青蛙跳了起来,跳到了水里;干什么啦,游起泳来了。

3.创编小青蛙跳舞动作

师:这段音乐小青蛙可能在干什么呢?(跳舞)

师:怎么跳呢?请你听这音乐来试试看。

请个别幼儿介绍

4.完整听音乐表演

师:小青蛙们,你们现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呀?

师:这么开心,可以找谁一起来表演呢?(鼓励幼儿找好朋友,两两合作)

小班健康活动:《我们的牙齿真能干》教学

活动目标:

1、得要自己吃饭,不要别人喂。

2、学习一些独立进餐的基本方法:学用小勺,能把饭莱一勺一勺送

进嘴里细嚼慢咽。

重点与难点:

掌握一些独立进餐的基本方法,改变进餐依赖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生活区角活动:舀小勺

2、体育游戏:给小动物喂食

3、饭厅环境布置:自己吃饭真能干、小镜子若干、小奖品若干

活动过程:

感知讨论——实践操作——强化巩固

1、感知讨论

(1)餐厅环境布置“自己吃饭真能干”。用环境隐性的教育手段,让

幼儿潜移默化感知,吃饭要自己吃。

(2)演示“学用小勺”。请几名幼儿演示各自用小勺的方法,然后让

小朋友说说谁拿的方法对或不对。

教师再示范讲解正确使用小勺的方法:左手扶碗,右手拿小勺,用

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勺柄,无名指和小指配合抵住,不宜捏得过

低或过高。

(3)照镜子“我们的牙齿真能干”建议可利用吃点心时,发给每位幼

儿一面小镜子,先张开小嘴照一照,看见嘴巴里有牙齿和咽喉部等,再拿一块点心放进嘴里,看看原来的点心怎么会变得越来越碎?最

后是从哪里咽下去的?让幼儿直观感知一下,自己的牙齿真能干,

吃东西时要咀嚼,一口一口咽下去,这样才能吸收营养长身体。

2、实践操作

(1)生活区角活动:在生活角里投放一些玻璃弹或各类豆粒等材料,让幼儿练习舀小勺,掌握正确用小勺的方法。

(2)体育游戏“给小动物喂食”,让幼儿扮演饲养员,给小动物喂食(要用小勺舀起“食物”送进小动物嘴里)看哪组饲养员喂得又快又多。

(3)幼儿餐点时,注意督促提醒幼儿要正确使用小勺,一勺一勺把

食物舀进嘴里,要细嚼慢咽。对特殊幼儿,先要求会嚼会咽,逐步

要求自己拿勺吃。

3、强化巩固

建议可不定期地在午餐时搞一些小奖励,对那些能独立吃完自己一

份饭莱的幼儿送以小奖品,激发幼儿独立进餐的积极性,逐步形成

良好的进餐习惯。

小班三种情绪:《“笑、生气、哭”》教案

目标:

1、感受“笑、生气、哭”三种情绪并产生相应的体验。

2、积极探索情绪调节的方法,知道要保持积极的情绪。

3、体验帮助他人,与他人交流的快乐。

准备:

材料准备:

音乐,汇总图,材料(皮球、书、油画棒等),三个大班幼儿。过

一、引题

向老师问好。拍手歌圆圈上入坐。(帮助幼儿适应陌生的人和环境,拉近与教师的心理距离。)

二、体验情绪

1、介绍三个小客人。(开门见山,马上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体验。学学开心、生气、难过时的表情,谈谈自己的情绪经验。(让幼儿对这三种情绪产生共鸣。)

三、情绪调节。

帮助气宝宝、哭宝宝变成笑宝宝。(幼儿互相交流及与表演者的交流,教师及时记录方法,让幼儿产生自信心,体验帮助别人后的快乐。汇总图使幼儿的经验汇总、归类,并可以时刻提醒幼儿,具有

长期性。)

四、欢庆舞(活动在气氛高潮中结束。)

小班科学:《哪些物体会浮起来》教案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想办法使小伞飞起来。

2、通过玩会飞的小伞,注意到形状不同的小伞飞的高度不一样,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有玩可乐瓶的经验。

2、同种材料制作的三种不同形状的小伞(锥形、平面形、漏斗形)、

大号可乐瓶幼儿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师:这里有和小朋友一样的三把小伞,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幼儿观察三把小伞颜色和形状的不一样。

(二)、启发幼儿探索“怎样使小伞飞起来”。

1、引导幼儿把小伞放在可乐瓶瓶口上,想办法使小伞飞起来。

2、讨论交流:你们的小伞飞起来了吗?是用什么办法使小伞飞起来的? 师小结:要想使小伞飞起来,可以捏、拍、敲、吹等。

(三)、用同种材料制作的三种不同形状的小伞进行比较

1、请小朋友再用用力拍的方法,轮流把三把小伞放在可乐瓶的瓶口上,看看哪把小伞飞的最高。

2、请三位幼儿各持一把形状的伞示范表演,幼儿观察比较。

(四)、让幼儿拿着自己的小伞到户

外自由地玩,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1、在科学区投放不同材料制作的小伞,比一比谁飞的高。

2、回到家中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会飞的小伞,想想为什么小伞会飞起

来呢?

小班数学:《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教案

目标:

1、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体验发现“数越大,组合的方法越多”。

2、在活动中发展幼儿迁移整理已有经验的能力,逐步促进幼儿思维

深刻性的发展。

重点:认识表示数的分合的符号,初步理解组成的意义。

难点:概括5以内各数组成情况,初步体验发现数越大,组合的方

法越多。准备:教具(大房子图一间2层、数卡“1”3张,“2”2张、“3”一张,表示分合意思的符号四个)

学具(操作分合学具出现不同结果的记录纸、房子图10张,人手2

套1-5的数字卡、宝贴)

过程:重点讨论 -- 幼儿迁移运用 -- 集体交流 -- 结束活动

1、重点讨论

a、目标:在上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认识表示数的分合的符号“ ”,理解组成的意义。

b、指导:

a、出示房子图,引导幼儿将相应数字布置上去,如屋顶上是2,下

面2个房间里分别是1和1;

b、将房子拿掉,请幼儿讲讲2、1、1是什么关系,该怎么念,引出“ ”:分开、合起来的意思。

c、同法学习“3”的组成。重点是体会3有2种分法。

2、幼儿迁移运用

目标:在前一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迁移整理5以内各数的组成的经验,并用数字表示。

指导:a、教师介绍玩法

b、幼儿在上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在房子图里有数字表示

3、集体交流:

目标:整理有关5以内各数的组成经验

指导:(1)幼儿介绍,教师有序排放5以内各数的组成卡片。

【篇二: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

阳光维也纳幼儿园

2010——2011下学期小班安全教案

活动一:安全教育——《自己物品自己用》

活动目标;

1、观看玩偶表演,对人物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知道应当使用自己的生活用品。

2、通过阅读幼儿用书了解随便使用他人物品带来的健康隐患。

3、能在老师的英倒下,根据提问讨论情境表演的内容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认识自己的标记,教师在教室里随意不知幼儿的小标记

2、小女孩、小男孩玩偶,水杯一个,排练情景表演。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游戏导入活动——找标记

幼儿观看玩偶表演

引导幼儿讨论表演内容

教师:(1)你觉得乐乐这样做对吗?如果你的朋友遇到这种事情,你会怎么做?

(2)乐乐愿意帮助别人,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但是,自己的杯子只能自己用,可不能借给别人。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4、观看教学挂图,了解不能乱用别人水杯、毛巾的原因。

小结:感冒的小朋友的水杯上会沾着看不见的细菌,我们用这样的

杯子喝水,细菌就会从杯子上跑到我们嘴巴里面。眼睛发炎的小朋

友用毛巾擦眼睛,细菌会留在毛巾上,我们再用同一条毛巾擦眼睛,细菌也会跑到我们的眼睛里。这样我们也会生病的。

5、教师提问,引发幼儿讨论,拓展幼儿的经验。

问:如果小朋友发现自己或者别人没有毛巾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活动二:安全教育——《吃饭安全要注意》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情景表演,了解进餐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能对情景表演以及图中的行为作出简单的评价,并说出自己的理由。活动准备:

1.小男孩和小女孩玩偶,餐车,汤锅。

2.点心人手一份。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

(1)小朋友们喜欢在幼儿园里吃饭吗?在幼儿园吃饭和在家里吃饭有什么不一样呢?

(2)在幼儿园里吃饭要注意些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知道的注意事项)

2.幼儿观看情景表演,了解进餐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教育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1——洗干净的手不能再去摸别

的东西。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2——远离热的汤锅。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3——吃饭的时候不能去碰旁边

的小朋友。

3. 观看教

学挂图,对图片中的行为进行判断,进一步巩固进餐的安全知识。

教师:

(1)这里有一些小朋友,他们在吃饭。我们来看看,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

(2)你知道吃饭的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吗?什么事会发生危险,是不能做的?

4.组织幼儿吃点心,鼓励幼儿应用所获得的安全知识。

教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好吃的点心,比一比看哪一个小朋友在吃点心时最懂得注意安全。

活动三:安全教育——《睡觉安全比一比》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情景表演,了解睡觉的正确睡姿,知道睡觉时不能随便玩玩具。

2、乐意参加歌表演,能运用自己掌握的正确的健康知识指导玩具娃娃睡觉。活动准备:

1、小狗玩偶一个,任何形象的玩偶幼儿人手一个。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以情景表演的方式,向幼儿提出问题,引发幼儿对不健康的午睡行为的思考。

(如情景表演有困难,可引导幼儿观看教学挂图)

1、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安全标志挂图,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励幼儿探索根据什么标志过马路?

2、提出问题,请幼儿思考:

⑴为什么不能蒙头睡觉?

⑵睡觉的时候为什么不能玩玩具?

⑶为什么不能趴着睡?

二、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水,了解睡觉的正确姿势。

(1)教师:怎样睡会发生危险,怎样睡才能让自己睡得更舒服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睡的。

(2)教师在幼儿阅读后提问:你最喜欢哪一种睡法?今天午睡的时候你准备怎么睡?

三、游戏“宝宝睡觉了”。

1、老师这里有很多小宝宝要睡觉了,请小朋友选一个宝宝,带他去你的床上睡觉。想一想,宝宝怎么睡才更舒服。

2、宝宝睡觉了,我们来给宝宝唱首《摇篮曲》哄宝宝睡觉吧。

活动四:安全教育——《保护嗓子有一套》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看情景表演,对几种可能会损伤嗓音的行为进行判断和讨论。

2. 愿意和同伴说悄悄话来保护自己的嗓子。

活动准备

1.小男孩好小女孩木偶,排练木偶表演。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 通过木偶表演创设问题情境。

(1)情景一:游戏时大喊大叫。

老师带着小朋友们玩滑滑梯,浩浩站在滑梯上,很兴奋地对这下面的妞妞大声喊:“妞妞,快点儿快点儿!”“妞妞,到这边来!”(2)情景二:冬天在户外晨跑时嬉笑。

冬天,浩浩最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晨跑,浩浩觉得很好玩,一边张大嘴巴说笑,一边跑步。

(3)情景三:扯着嗓子唱歌。

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唱歌,浩浩扯着嗓子,用很大的声音歌唱。(4)最后浩浩双手护着脖子,用沙哑的声音对老师说,老师我的嗓子很疼。

2. 讨论情景内容,了解在活动中保护嗓子的方法。

(1)教师:①浩浩感觉怎么样?浩浩为什么会嗓子很疼呢?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

②浩浩滑滑梯的时候干什么了?他用什么样的声音和妞妞说话?用这样的声音说话好吗,为什么?

③浩浩在晨跑的时候一边跑一边干什么?冷风吹呀吹,好好说笑的时候张着大嘴巴,冷风就吹到哪里去了?

④浩浩用什么样的的声音唱歌?用这样的声音唱歌,嗓子会变得怎么样?

(2)教师小结:用很大的声音说话唱歌,会让自己的嗓子很累,渐渐地嗓子就哑了。在冷风里说话、嬉笑,冷风就吃吹进了嘴巴,嗓子受凉就会发炎,严重时会说不出来话。

3.阅读幼儿用书,了解嗓子哑了如何处理。

教师:(1)嗓子哑了以后怎么办呢?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请小朋友们打开手上的书,看看老师发现浩浩嗓子哑了以后是怎么做的。

(2)保健老师是怎么说的?

(3)你们才浩浩以后会怎么做呢?

4.以集体或分组的形式玩“悄悄话”游戏。

(1)教师:我们都知道要用自然的、好听的、轻轻的声音来说话和唱歌,那你们会用轻轻的声音说话吗?请小朋友们来玩一个“悄悄话”的游戏吧。

(2)教师:我会和第一个小朋友说一句悄悄话,只有他一个人能听见,这个小朋友听清楚以后就把我说的话轻轻地说给第二个小朋友听,一个一个传下去。等传到最后的时候,我来问一问最后的一个

小朋友听到的是什么,看看和我开始说的是不是一样的。

(3)教师先请四五名幼儿示范游戏,再全班分组玩。

活动八:安全教育——《在窗台、阳台玩耍要注意》

活动目标:

1.了解阳台的主要功能,知道不能爬阳台和窗台,不再窗台上蹦跳,不在未封闭的阳台上玩耍。

2.能对他人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并简单地说明原因。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发幼儿已有的关于阳台的经验。

教师: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阳台?家里的阳台有什么用,你们会在阳台上做些什么?

教师总结:阳台是一个伸向屋外的平台,它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空气

和阳光。有的人家在阳台上晒衣服、养花、养鱼,有的人在阳台上

活动身体、进行锻炼。夏天,还可在阳台上乘凉,大家都需要阳台。

2.观看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讨论哪些行为是对的,那些是错误的。(1)引导幼儿观看画面一:一个小女孩,正站在一个大的室内飘窗窗台上,此时窗户是开着的,她探出身体,把头手伸出窗外,冲着

楼下喊:“妈妈,快上来!”小男孩在宽宽的窗台上蹦跳。

教师:小女孩在干什么?她这样做对吗?为什么?这位小男孩在干什么?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不能在窗台上蹦蹦跳跳?

(2)引导幼儿观看画面二:妈妈和小女孩在阳台上,阳台上有牢固的围栏。教师:这个阳台安全吗?说一说为什么它比较安全。小朋

友在阳台上应该怎么做才安全?

(3)引导幼儿观看画面三:阳台的一端放置的洗衣机、洗衣池,阳台地上还有几盆花,一个小男孩在阳台上骑木马。

教师:阳台上有什么?这些东西是硬硬的,还是软软的?这位小朋

友在干什么在阳台上玩耍会发生什么样的事?为什么不能在阳台上

面玩耍呢?

(4)教师总结:不能把身体探出窗户和阳台护栏,也不能在窗台上蹦蹦跳跳这样一不小心没站稳就会摔下来;也不能在阳台上玩游戏,阳台上有各种其他的东西,不小心撞上去,会受伤的。

3.引导幼儿讨论,拓展幼儿经验。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在阳台上还有哪些事情危险,不能做?

教师总结:如果衣服被吹到了阳台外面,自己不能伸手到阳台外拿,应该请大人来帮忙。不能往阳台外扔东西,会砸伤他人,如果被关

在阳台上,应敲门请屋里的大人帮忙开门。

【篇三:手指操教案】

活动名称:手指操(小班)

活动目标:1.让幼儿对手指游戏产生自己想要玩的兴趣。

2.锻炼幼儿手部肌肉与小关节发展。

3.对1至5的数能够清楚地认识,并读出。

4.养成自我保护手与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对1至5相应的图片(毛毛虫,剪刀,叉子,小

花猫,小花朵.) 在黑板上画出5物体的图像。

活动过程:导入(师:小朋友们谁能告诉老师我们的一只手有

几根头?)

师:有的小朋友说是4根,有的小朋友说是5根,

那么它到底有几根,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数一

数,1,2,3,4,5,好,小朋友们数的非常

好,我们有五根手指头。

师:问小朋友一根手指头像什么?

小朋友的回答:像1,像粉笔,像毛毛。

师说:小朋友们回答的都很好,看看它软软的,爬

来爬去,像不像毛毛虫啊?

小朋友回答:像,好,我们就把1比做游戏里面的

毛毛虫。

师:那我们的2根手指头像不像小朋友们家里的小

剪刀?

小朋友回答:像

师:恩,大家回答的非常不错,2就比做是小剪刀,

理发店里老爷爷呀,咔嚓咔嚓,就是小剪刀。

师:那么那个小朋友誰能起来告诉老师3像什么?小朋友:3像叉子,

师:恩xxx小朋友回答的真不错,小叉子我们吃饭

的时候会用到的,它有三个手指头。

师:四个手指头又像什么呢?

小朋友:像,小板凳。像小花猫的胡子,,

师:恩,非常棒,小板凳有四个小腿,小花猫有四

根胡子,非常可爱。我们就把4比做小花猫。

师:小朋友我们的一只手有五根手指头呢?

小朋友:有5根

师:好,非常好,我们有五根手指头。5像不像一

朵小花?

小朋友:像,恩,非常好,5像小花朵。

师:现在请小朋友全部站起来跟老师一起开始做游

戏,老师说一句小朋友跟着说一句。老师做一

做小朋友跟着老师做一做:1根手指头呀,1根

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呀。2根手指

头呀,2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剪刀呀。

3根手指头呀3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

叉子呀。4根手指头呀,4根手指头呀,变呀

变呀变成小花猫呀。5根手指头呀,5根手指

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花朵呀。好啦,请坐下,

大家都表现的非常不错,回家以后我们可以跟

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玩这个手指操,

可见呀我们的小手这么好,可以玩有趣的游

戏,所以呀,小朋友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手,

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师 : 好啦,小朋友们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了,大家

去操场玩吧。

活动延伸:让小朋友学会保护好自己的.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教育系学前教育2班付舒琪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