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光阀再现计算全息图的实验研究
LCLV的电光效应及计算全息实验研究

LCLV的电光效应及计算全息实验研究陈亮;黄伟其;黄意【摘要】实验通过改变起偏器、检偏器的夹角和LCD两端电压,得到液晶光阀的电光效应曲线,并利用液晶光阀制作实时计算全息图.由实验结果可得出:1)外加电压较弱时,线偏振光经过LCLV( liquid crystal light valve)后发生偏转,曲线无变化;2)外加电压达到一定值时,垂直入射的线偏振光不发生偏转,电光效应曲线有显著变化;3)U≥U0时,光透过率发生突变,呈近似直线的非线性变化,最终达到最大值.%Electro-optical curve of LCLV was obtained by changing the included angle between polarizer and analyzer; the voltage values of LCD and the real-time computer-generated hologram were manufactured. The result shows :l)when the voltage is weak, line polarized light will deflect after the LCLV (liquid crystal light valve) , the curve will not change;2) when the voltage reaches a certain value, The line perpendicular incident will not happen to deflect, and the curve has a apparent change; 3) light through rate has a mutation that is a approximate linear nonlinear changes, and finally reaches maximum when U achieves U0.【期刊名称】《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28)003【总页数】4页(P31-33,37)【关键词】液晶光阀;电光效应;计算全息【作者】陈亮;黄伟其;黄意【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理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理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理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438.1液晶是种介于液体与晶体间的特殊物质状态,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又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
液晶光阀特性研究(266)

液晶光阀特性研究4+Pb04210266 程元 实验目的从基本原理的角度出发, 测量液晶光阀相关曲线,理解并解释相关现象. 实验原理用向列型液晶(分子长轴近似平行,且平行于玻璃平面液晶分子取向决定于取向膜层的方向),光通过液晶层时发生双折射效应,即入射的偏振光进入液晶层后,这时的液晶层相当于一个位相片,其位相的大小取决于写入光的强弱.反射回来的各种不同的椭圆偏振光,它的长、短轴的方向和比例经检偏器后的光强是不同的。
液晶层两侧加一定电压,液晶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沿电场方向排列,即液晶的方向矢向电场方向偏转,从而改变双折射效应。
当液晶光阀工作时,光导层在外加写入光时电阻率急剧下降,隔光层分离写入光与读出光.在无写入光时,光导层电阻率高,电压几乎加在光导层上,液晶层上电压降很小,这时液晶对光的调制作用维持原来的状态;当有写入光时,光导电阻急剧下降,于是液晶层上电压迅速增大,使液晶光轴方向发生偏转,从而改变双折射效应.氦氖激光器垂直照射在偏振分光棱镜上,透过p 分量,作为读出输入光进入液晶光阀,并将经光阀反射回来的光经棱镜450 反射面反射后,经成像透镜会聚在观察屏上.这种从光阀反射回来的光的偏振态因液晶的双折射而改变(对应于从液晶的入射口到射出口之间的相位差z n n )(2//⊥-=λπδ,从而使偏振态改变),是各种状态的椭圆偏振光,其状态与写入光的强度有关,因而在观察屏上呈现的是一幅与写入光相应的图象,这样就实现了强度小的非相干光(写入光)调制了强度大的相干光(读出光),从而完成了弱光变强光,非相干光变相干光的空间光调制作用.实验数据得到角度与光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24681012010203040506070If=1.01KHz 全暗全亮半明012345671020304050VI0 ~0.52 全亮 图中所示全暗的曲线在半亮和全亮之上 0.52~0.71 反转 由上而下为半亮、全暗、全亮0.71~0.83 边缘暗 全亮、半亮均在全暗之上,且呈上升趋势,全暗下降 0.83~1.12 正像 全亮、半亮均在全暗之上,且呈下降趋势,全暗上升 1.12~1.44 反转 全亮、半亮均在全暗之下,且呈下降趋势,全暗呈上升趋势 1.44~2.09 边缘暗 全亮、半亮上升,全暗下降 2.09~2.72 边缘亮 全亮、半亮下降,全暗上升2.72~3.13 反转 全亮、半亮均在全暗之下,且呈下降趋势,全暗下降 3.13~4.13 边缘暗 全亮、半亮呈上升趋势,全暗下降4.13~10.05 正像全亮、半亮在全暗之上10.05~13.89 反转得到的结论如下:1.呈现正像时全亮半亮在全暗之上2.呈现反转像时全亮半亮在全暗之下呈现反转像3.边缘暗时全亮、半亮呈上升趋势,全暗下降4.边缘亮时全亮、半亮呈下降趋势,全暗上升5.由反像过渡到正像是全亮半亮逐渐高于全暗的过程,所以有边缘暗的现象。
液晶光阀实验报告

液晶光阀实验报告液晶光阀实验报告引言:液晶光阀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光学技术领域的装置,它通过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来调节光的透过程度。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液晶光阀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光学领域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液晶光阀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操作方法,并研究其在光学领域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液晶光阀的工作原理基于液晶分子的排列变化。
液晶分子具有两种排列状态:平行排列和垂直排列。
当液晶分子平行排列时,光可以透过液晶层,而当液晶分子垂直排列时,光会被液晶层完全阻挡。
液晶光阀由液晶层、电极和控制电路组成。
控制电路通过施加电压来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从而控制光的透过程度。
当电压施加在液晶层上时,液晶分子会发生形变,从而改变光的透过程度。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液晶光阀、电源、光源、光探测器等。
2. 将液晶光阀连接至电源和光源,并进行初始化设置。
3. 调节电源的电压,观察液晶光阀的光透过程度的变化。
4. 使用光探测器测量透过液晶光阀的光强度,并记录数据。
5. 改变电压的大小,重复步骤3和4,以获得更多数据。
6. 分析数据,绘制光强度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改变液晶光阀的电压,观察到了光透过程度的变化。
随着电压的增加,液晶分子发生形变,从而使光的透过程度减小。
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液晶分子会完全垂直排列,此时光被完全阻挡。
通过测量光强度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一条曲线。
该曲线呈现出光强度随电压增加而减小的趋势。
这说明液晶光阀的工作原理与我们的预期相符。
五、实验应用:液晶光阀在光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是光电显示技术。
液晶光阀可以通过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来调节显示屏的亮度和对比度。
这使得液晶显示屏成为了现代电子产品中最常见的显示技术之一。
此外,液晶光阀还可以用于光学仪器中的光调制。
通过改变液晶光阀的电压,可以实现对光信号的调制和控制。
这在通信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基于CCD、EALCD的数字全息再现研究

不仅避免 了传统的全息记 录材料显影 、定影等过程 ,也避免 了材 料非线性记录等缺点 ,并可以实现普通 的数字全息
较难 实现的基 于位相移法的三维测试。为 了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 ,对 C D记 录的傅立叶变换 全息图和计算机 生成 C 的傅立叶变换全 息图的再现进行 了实验研 究,实验结果表 明,C D与E L D相结合 ,不但可以实现数 字全息图的 C A C 光学再现 ,而且 可以实现全息图的实时再现 ,可应 用于数字全息干涉测试。 关键词:数 字全 息;C D;E L D;傅 立叶 变换全息图;全息再现 C A C
Ab ta t s c :An w me o f i tl oo rp i r c n t c o i pe e t n hs a e 。te h rec u ld e i ( C ) r e t do dg a h lg a hc eo s u t n s rsn e t ip p r h c ag —o pe d v e C D h i r i di c
meh dn t n ya o d t e e e o i g ,f i go U d f n lh l g a r c r i gmae i l b t lo d c e s s h r wb c t o o o l v is h d v lp n i n f ' i o a o o rm e o d x a i n t ra , u as e r a e t ed a a k
n h e o- a dt er c n
sr c in o c mp t rg n r tdF u i r r n f r h lg a . x e i e tl e u t n d c t h t ec mb n to f eCC tu o f o u e - e e ae o re I so m o o rm E p r n a s l t a m r si i aet a t o i ai no t h h D n AL a dE CD a k eo t a c n tu t n o g t l o o r m o u . a d c u d b d i e . i t o a e C ma et i l r o sr c i f i l g a c met e n o l er l d Th s h d C b n h p c e o i d ah r e z me n
液晶光阀

数据分析:1.液晶光电开关的光电特性:由实验数据得图一:图一:实验所测光电开关水平时的光电特性曲线图一显示了电开关水平时的光电特性,该曲线在1V-2V之间下降很快,而在其他区间基本水平,说明开关的透光率的改变主要发生在1V-2V之间。
从图一可以读出:阈值电压:1.11V;关断电压:1.80V2.液晶光电开关的相应时间特性:3.由实验数据得:平均上升时间:32.0ms平均下降时间:31.3ms可见平均上升时间与平均下降时间基本上是相同的。
4.光电开关的视角特性由实验数据的图二,图三,图四:图二实验所测光电开关的最大透射率与角度的关系曲线图三实验所测光电开关的最小透射率与角度的关系曲线图四实验所测光电开关的对比度与角度的关系曲线图二显示出最大透射率与角度的关系,可以看出在0度角附近水平透射率达到最大。
在±20度附近垂直透射率达到最大。
图三显示出最小透射率与角度的关系,可以看出在测量范围内水平投射率变化很小,始终在0-5%的范围内变动;垂直透射率变化很大,变化区间约在5%-80%内;在±60度附近达到极大值,在0度附近达到极小值。
图四显示出对比度与角度的关系,可以看出水平对比度在测量范围内始终处在比较高的范围内,在±75度时最小,在0度附近最大;垂直对比度变化幅度很大,变化区间约在1-24内;在0度附近达到极大值,随角度向两极变化递减,从图中读出垂直分辨率在-75度-- -31度,33度-75度内小于2,在该范围内图像时模糊的。
误差分析:该实验涉及误差较小,主要因为多是定性分析,且计数只有电压和透光率两个量。
电压由仪器调整,误差很小;测量透光率时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是光线没有正入射接收器,该误差可以通过调整光路准直使零度时透光率最大消除。
PB06007134_液晶光阀_200849163835

姓名:胡天祺学号:PB06007134实验题目:光寻址液晶光阀特性研究实验原理:实验中用到的两个关键部件是偏振分光棱镜和液晶光阀。
1. 偏振分光棱镜的的工作原理如右图1所示,棱镜是在光学玻璃棱镜的体对角面上镀制多层介质膜,再将两块棱镜的分光面胶合起来,并在通光面上镀制增透膜,以降低光通过棱镜时的反射损耗。
对于折射率不同的两种材料的交界面, 图1可以找到一个入射角,使之满足布儒斯特角条件,在这样一个条件下,激光由棱镜左侧入射后,在右侧透射的光为p分量光(经过镀膜后使投射光中没有s分量),在侧面反射的光为s分量光。
偏光分束镜的膜系设计要求, 必须选择折射率满足一定的关系的膜料和基底材料,使p光全透过,而s光全部反射.在实验中偏光分束棱镜既起到起偏器作用又起到检偏器的作用.2. 液晶光阀液晶光阀分为投射式的液晶光阀和反射式的液晶光阀;本实验中使用的是反射式的液晶光阀,先解释几个名词⑴液晶:液晶的分子为有机分子,大多为棒状,即它的长度尺寸为直径尺寸的 5 倍以上。
由于分子结构的这种对称性,使得分子集合体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形成分子相互平行排列,以使系统自由能最小。
但是,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不可能脱离固体容器的盛载,但固体容器表面往往给液晶带来干扰,破坏液晶整体一致的排列性,而变成一微米至数十微米取向不同的小畴。
所以在制作液晶器件时,一定要在基板上附上液晶取向膜,以保持液晶整体的排列。
⑵取向膜:液晶器件的玻璃基板最表层上都要有一层取向膜,其作用是使液晶沿预定方向取向。
这一层膜虽薄,约在 50 ~ 150 纳米之间,但却是液晶器件的关键部分。
液晶内部的取向通常服从表面的取向,如果不服从就会产生畸变,使体系能量增高。
所以研究表面取向成为研究液晶器件的最重要部分⑶方向矢:液晶器件的玻璃基板最表层上的取向膜的方向液晶光阀中的关键部分就是液晶,其物理特性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其结构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称为中间态或中间相. 呈现出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因而称为液晶。
大学全息演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全息成像的基本原理,包括干涉和衍射现象。
2. 掌握全息成像实验的操作流程,包括光路调节、全息干板曝光和图像再现。
3. 通过实验,观察并分析全息图的成像特点,理解全息图像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4. 学习全息技术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艺术创作等领域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全息成像技术是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光波波前的一种技术。
在全息成像过程中,物体发出的光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物光束,照射到物体上;另一部分作为参考光束,照射到全息干板上。
物光束和参考光束在物体表面发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这些干涉条纹被记录在全息干板上,从而形成全息图像。
当全息图像被照射时,参考光束再次照射到全息干板上,由于干涉条纹的存在,参考光束会发生衍射,形成物光束的再现图像。
由于物光束的振幅和相位信息被记录在全息干板上,因此再现图像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
三、实验仪器1. 全息实验台2. 激光器3. 分束镜4. 反射镜5. 扩束镜6. 载物台7. 底片夹8. 被摄物体9. 全息干板10. 显影及定影器材11. 凸透镜全息照相四、实验步骤1. 光路搭建:按照实验要求搭建光路,包括激光器、分束镜、反射镜、扩束镜等。
2. 曝光:将全息干板放置在载物台上,调整物光束和参考光束的夹角,使干涉条纹清晰可见。
将全息干板固定在载物台上,进行曝光。
3. 显影和定影:曝光完成后,将全息干板放入显影液中显影,再放入定影液中定影,以固定干涉条纹。
4. 图像再现:将全息干板放置在载物台上,调整参考光束的照射角度,观察再现图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干涉条纹的形成:在曝光过程中,全息干板上形成了清晰的干涉条纹,表明物光束和参考光束发生了干涉。
2. 再现图像的立体感:调整参考光束的照射角度,可以观察到再现图像具有立体感,与普通照片相比,具有更强的真实感。
3. 全息技术的应用:全息技术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艺术创作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全息防伪、全息投影、全息艺术品等。
数字全息记录与光学再现

数字全息记录与光学实时再现实验一、实验目的1、理解数字记录、光学记录、数字再现、光学实时再现2、理解计算模拟全息原理,实现数字记录,数字再现3、理解可视数字全息原理,在空间光调制器上加载计算模拟全息图,利用再现光路恢复物信息,实现数字记录,光学再现4、理解实时传统全息实验原理,了解与传统全息之间的异同,通过空间光调制器再现全息图,完成光学记录,光学再现掌握知识点:传统全息术、数字全息、计算模拟全息、菲涅尔衍射、相干光干涉、空间光调制器、光学再现二、实验仪器(详细描述见技术指标)固体激光器(机械调整结构) 一台;空间滤波器组件(显微镜、针孔及机械调整结构) 一套;分光镜两个;可调谐衰减片一个;准直透镜组件一对;CMOS图像探测器一个;透射式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一个;注意:重点分析透射式记录光路三、实验原理计算机及CCD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全息技术的革新。
全息术已涉及形貌测量、微小物体检测、数字全息显微、防伪、医学诊断等许多领域。
传统光学全息实验是通过银盐干板或光致聚合物等记录全息图,拍摄过程对环境要求较高,冲洗过程繁琐。
本实验在传统全息术基础上,开发了数字全息、计算模拟全息和光学实时再现等全息技术。
数字全息是用高分辨率CMOS记录全息图,并由计算机对全息图进行数字再现。
计算模拟全息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全息图,并通过软件实现数字再现。
光学实时再现是通过再现空间光调制器上的全息图实现的。
通过在实验系统中引入光电成像器件以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对实现光信息专业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为典型的光信息实验,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
实验内容丰富,知识点清晰,实验现象明显。
不但能训练学生动手能力,而且能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教师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将计算模拟全息作为信息光学课程的演示实验。
图1 光路示意图本实验在传统全息术基础上,根据菲涅尔衍射理论,开发了数字全息、计算模拟全息和光学实时再现等典型全息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晶光阀再现计算全息图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付志白秀丽何龙庆王良凯陶灵灵
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年第03期
摘要:利用液晶光阀作为实时记录介质光学再现计算全息图时,再现象质量较差。
为了提高再现像的质量,在用matlab制作计算全息图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在编码过程中加随机相位和滤波器。
实验结果表明在编程中采取这些措施,可有效提高再现像的质量,减少失真。
关键词:液晶光阀计算全息图随机相位滤波器
中图分类号:O7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4)03-0082-02
液晶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既有晶体的取向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又有不同于液体和晶体的特殊光学和电学特性。
液晶光阀就是利用液晶的光学特性而制作的空间光调制器,能在电信号的控制下,对光波进行振幅、相位和偏振态的调制[1],具有光学调制性好、空间分辨率高、响应度高、对比度高、功耗低等特点,且可以电寻址,因而在光信息处理中,尤其是在计算机辅助合成计算全息和计算全息图实时再现方面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计算全息图(Computer-Generated Hologram,简称CGH)是根据光学全息原理,利用计算机对物波场的数学描述进行抽样、计算,编码而制作的全息图[2]。
传统的全息图再现是把全息图记录在全息干板,经过显影定影进行光学再现,这种方法缺乏实时性,不便于操作,而且限制了全息图的再现效果。
通常,适合光学再现的全息图每个抽样单元的尺寸在微米量级,而目前像元尺寸在微米量级的电寻址液晶光阀已经实用化,且具有对振幅和相位的实时调制功能,与计算机接口良好,可以代替全息干板用于计算全息图的实时光学再现。
本文利用matlab程序,采用罗曼III型迂回相位编码制作一幅傅里叶变换全息图,运用高分辨率的电寻址透射式液晶光阀对全息图进行光学再现,并主要对再现像的质量进行了分析讨论。
1 液晶光阀实验系统
实验中采用的是天津港东的XGY-1型电寻址液晶光阀,主要由高分辨率电寻址透射式液晶光阀、激光变换系统、CCD显示系统和光强探测系统等构成。
该液晶光阀的显示内容是直接由计算机通过VGA接口写入,可以实时地进行图像变换处理且方便实验操作。
实验系统的仪器装置如图1所示。
实验中采用波长为650nm的半导体激光器;LCD液晶屏对角线尺寸是1.3英寸,分辨率是1024*768像素,刷新频率是60Hz;傅立叶透镜焦距是300mm。
半导体激光器出射平行光,经过起偏器,照射到液晶光阀调制器上,并发生衍射。
衍射光线透过检偏器,其偏振态的变化由检偏器转化为光强的变化,然后经傅立叶透镜变换后在傅立叶透镜的焦面上得到频谱[3]。
最后由CCD采集图像并输出到相应的显示器上。
2 再现计算全息图
液晶光阀通过通用视频接口与计算机相连,接受其调制信号。
计算机显示器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像素,计算机全息图全屏显示,输出电信号到液晶光阀上,LCD根据寻址电信号改变每一个液晶像素的透过率,从而把电信号转换成空间的光强分布。
透过液晶光阀后的衍射光线经傅立叶透镜变换后在透镜的焦面上得到频谱[4]。
由高分辨率的CCD采集图像并输出到相应的显示器上,即可得到计算全息图的再现图像,如图4所示。
如图所示,图2是128*128的原图,图3是罗曼III型编码的全息图,图4是通过液晶光阀的实时再现图像,从图4可以看出,该再现像不清楚,有较严重的失真,且零级衍射像太强。
为了提高全息图的再现像质量,在用matlab程序制作全息图时可采取如下措施:
(1)加随机相位。
由离散傅里叶变换算出傅里叶频谱时,其振幅往往具有很大的动态范围。
为了降低动态范围,可以在做离散傅里叶变换前,对物函数的样点值乘以一个随机相位[5],即B(I,k)=A(I,k)exp(j2R),其中R是计算机中产生的在[0,1]之间的随机数,这样处理的目的是平滑傅里叶变化谱,这个随机指数函数并不影响再现强度的变化但可以减少在现象的失真,如图5所示。
(2)加滤波器。
由于液晶光阀的周期性像素化结构,再现像有多组+1级衍射像,同时伴有零级衍射光,而且零级衍射光较强,影响了整个再现像的质量。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全息再现像,可对全息图进行滤波处理,去除零级像的干扰。
通过分析频谱面的频谱信息,中心的零级像是频谱的低频信息,故实验中在编码时尝试在频谱面中心处加上一个高通滤波器,把零级亮纹的低频信息滤掉。
高通滤波器的程序设计如下:
RGB=imread('saturn.png');
I0=rgb2gray(RGB);
subplot(2,3,1),imshow(I0);title('原图');
I1=imnoise(I0,'gaussian'); %对原图像加噪声
subplot(2,3,2),imshow(I1);title('加入噪声后')%将灰度图像的二维不连续Fourier 变换的零频率成分移到频谱的中心
F1=fftshift(fft2(I1));
subplot(2,3,3),imshow(log(1+abs(F1)),[]);title('fftshift');
[M,N]=size(F1); %分别返回F1的行数到M中,列数到N中
n1=floor(M/2); %对M/2进行取整
n2=floor(N/2); %对N/2进行取整
%IHPF滤波
d0=15; %初始化d0
for i=1:M
for j=1:N
d=sqrt((i-n1)^2+(j-n2)^2); %点(i,j)到傅立叶变换中心的距离
if d
h(i,j)=0; %通带变换函数
else %点(i,j)在阻带内的情况
h(i,j)=1; %阻带变换函数
end
F1(i,j)=h(i,j)*s(i,j); %ILPF滤波后的频域表示
end
end
F1=ifftshift(F1); %对F1进行反FFT移动
%对F1进行二维反离散的Fourier变换后,取复数的实部转化为无符号8位整数
F1=uint8(real(ifft2(s)));
subplot(2,3,4),imshow(h);title('传递函数'); %显示GHPF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subplot(2,3,5),imshow(F1); title('IHPF滤波(d0=15)'); %显示IHPF滤波后的图像
加高通滤波器的编码图如图6所示,再现图如图7所示。
从图7可以看出,加上高通滤波器后,有效的消除了零级像的影响,其再现像更加清晰,进一步提高了再现像的质量。
3 结语
本文使用了液晶光阀这种便捷的显示设备,使得显示CGH的过程更加简单易行。
通过在编码时加随机相位和滤波器,对得到的再现像进行了讨论分析。
实验证明采用这两种措施可有效减少再像的失真,消除零级像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再现像的质量,从而验证了采取这两种措施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陈海云.LC-LSM的光学调制特性及其在全息中的应用[J].激光杂志,2007,28(1).
[2]苏显渝.吕乃光,陈家璧.信息光学原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陈波,程强,谢千里.介绍一个现代化的普物实验——液晶光阀[J].大学物理,1999,18
[4]高泽华,黄献烈,赖虹凯.使用液晶光阀的实时计算全息图的产生[J].厦门大学学报,1998,37(1).
[5]陈家祯,郑子华,陈利永.MATLAB中二元傅里叶变换计算全息图的算法[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19(3).
[6]陈亮,黄伟其,黄意.LCLV的电光效应及计算全息实验的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