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平均数说课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平均数”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做以下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及地位

“平均数”是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第八章《数据的代表》第一节的内容。“数据的代表”是“平均水平”的量度,本章中有三个量度: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具体情景下进行有选择的应用。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求平均数的求法,这对本节内容起到了铺垫作用。今天所学的平均数对后面所学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并能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的数据的处理能力。

2、教学目标

(1)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2)体会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

难点:加权平均数中“权”的理解。

接着,为了讲清重点与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谈谈我的教法与学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较抽象培养思维的重要学科,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课堂中主要还是起到一个启发引导的作用,让学生能顺着老师正确的思路摸下去,从而学到变抽象为具体。本节中“权”的概念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本人采用通过“题启发,学生讨论,体会抽象,感受具体”教学方法。

最后我具体说一说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程序

1、引例:某次初二(1)班与初二(2)班的数学成绩列表如下

初二(1)班:57 63 67 67 68 72 72 75 80 85 85 85 86 88

88 90 90 95 100 100

初二(2)班53 56 68 75 76 76 78 78 84 88 88 89 89 89

90 91 91 91 98 98

让学生帮助看看那个班的平均成绩更好,因为学生已经接触过算术平均数,这个忙学生一定会很乐意帮忙的。

2、想一想:算术平均数的变式

57+63+67*2+68+72*2+75+80+85*3+86+88*2+90*2+95++100*2 初二(1)班——————————————————————————————

1+1+2+1+2+1+1+3+1+2+2+1+2

53+56+68+75+76*2+78*2+84+88*2+89*3+90+91*3+98*2

初二(2)班——————————————————————————————

1+1+1+1+2+2+1+2+3+1+3+2

找到从算术平均数到加权平均数的“台阶”,从而完成后面新知识的构建。

3、例题

例题1:某广告公司欲招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对a,b,c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

测试项目测试成绩

a b c

创新72 85 67

综合知识50 74 70

语言88 45 67

(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谁将被录用?

(2)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4:3:1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

通过对本例题的第二问,引导学生思考“重要性的差异对结果(平均数)的影响”,一引入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为了体现每个数据对结果重要程度不同,我们给每个数据赋予一定的“权”,例如上例中的4,3,1分别是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而称72*4+50*3+88*1

———————————为a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

4+3+1

通过此题可以向学生总结出加权平均数的公式。

在学生能感觉出“权”时候,趁热打铁,把4:3:1做出调整,让学生自己更改“权”,根据概念列出加权平均数的算式,以更具体的体会“权”对结果的影响。

为了加强巩固,再来举个例子,让学生更深刻体会“权”

例题二:某校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表现占成绩的20%,体育理论测试占30%,体育技能测试占50%,小颖的上述三项成绩依次是92分、80分、84分,则:小颖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分?

让学生体会权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比如数、比、百分数等,但实质是一样的,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4、随堂练习

(1)某电视台招聘节目主持人,对应聘者的相貌、普通话、文化素养、口头表达能力等4项测试成绩按2:3:3:4的比例记入总分,有3位应聘者的得分如下表所示.请确建这3位应聘者所得总分的名次.

相貌

普通话

文化素养

口头表达

甲80859592

乙92907595

丙85899095

(2)八年级一班共40人,平均身高为1.58米;八年级二班共42人,平均身高为1,60米。八年级三班共45人,平均身高为1.61米.求这三个班学生的平均身高(精确到0.01米).(3)据资料记载,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在1918~1958年的41年间,平均每年倾斜1.10毫米;在1959年~1

969年的11年间,平均每年倾斜1.26毫米.在1 91 8年~1 969年间,比萨斜塔平均每年倾斜多少毫米(精确到0.0 1毫米)? ,

(4)果品店把2千克酥糖,3千克水果糖,5千克奶糖混合成什锦糖。已知酥糖每千克4.40元,水果糖每千克4.20元,奶糖每千克7.20元。问: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

5、议一议

让学生构造生活中的一些类似的例子,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的“平均”现象并非算术平均,多数情况下,各项的重要性不一定相同,即“权”不同,应将其视为加权平均数。

本节是两课时内容,第二课时还要讲到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理解算术平均数实质上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各项权相等)。由于时间关系,本课时主旨还是让学生体会“权”,一定要分清哪些是数据,哪些是数据的“权”。

6、小结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体会?让学生作出归纳和总结,老师做辅助总结。

7、布置作业

结束:

以上是本人对平均数这一课时的教学设想,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这三方面来说明的,通过对这节课的设计希望能得到预期的目的,让学生能轻松的接受“加权平均数”这一抽象概念,也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给出您的意见,让我能教得更好,学生学得更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