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材料科学导论课后习题问题详解(搭配: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教材)

合集下载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部分)_第2版_西安交通大学_石德珂主编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部分)_第2版_西安交通大学_石德珂主编

1.761019
3.自己看
4.不用看
5. (1)1点为正刃位错,2点为右螺位错, 3 点为负刃位错,4点为左螺位错。
(2)在晶体的上下底面施加一对平行于b的 切应力,且下底面的切应力与b同向平行。
(3)滑移面下部晶体相对于上部晶体产生与 b相同的滑移,并在晶体侧表面形成相应台阶。
6.应在滑移面上、下两部分晶体施加一切 应力,切应力的方向应与de位错线平行。
3.{111}
111
111
111
111
3.
N hk l
4 3! 2m n!
24 2m n!
{110}
110
101
011
110
1
01
011
{123} 123 132 213 231 312 321
m是指数中0的个数,n是相同指数
1
23
1
2
3
12
3
132
13
2
13
2
层错
a 6
121
在111
面内:a 2
110
a 6
121
层错
a 6
211
12.自己看 13.不用看 14自己看 16-20不用看
6.
x 0.25 0.7333 x y
x 0.5 0.4 x y z 0.5 0.5 zy x 0.8 y 0.05 z 0.95
10
共晶转变后的组织为 初 Ld
的个数
213
2
13
21 1
231
312
31
2
+
31
2
3
21
3
2 1
321

石德珂计算题讲解

石德珂计算题讲解

《材料科学基础》计算题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1、计算下列晶体的离于键与共价键的相对比例(1) NaF (2)CaO (3)ZnS 。

已知 Na 、F 、Ca 、0、Zn 、S 的电负性依次为 0.93、3.98、1.00、3.44、1.65、 2.58。

解:1、查表得:X Na =0.93,X F =3.98;(0.93 J3.98)2根据鲍林公式可得 NaF 中离子键比例为:[1—e 4 ] 100% =90.2%共价键比例为:1-90.2%=9.8% -2(1.00-S.44)22、 同理,CaO 中离子键比例为:[1 - e 4] 100% =77.4%共价键比例为:1-77.4%=22.6%23、 ZnS 中离子键比例为:ZnS 中离子键含量=[^e J /4(2.58J.65) ] 100% =19.44%共价键比例为:1-19.44%=80.56%第二章材料的晶体结构解:晶面指数: ABCD 面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3/2a,3a,a, 2 1截距倒数比为2: 1 :1 = 2 : 1: 3 3 3-ABCD 面的晶面指数为 (213) 4分晶向指数:AB 的晶向指数:A 、B 两点的坐标为 A ( 0,0,1),B ( 0,1,2/3)(以 a 为单位)--- 1贝V AB =(0,1,),化简即得AB 的晶向指数[031]32、计算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胞的致密度。

4厶r 3解:面心立方晶胞 致密度:n = v a /v=-3 3 a=0.74体心立方晶胞 致密度:n = V a /V =2 4:r3 3a 3=0.686 x 4汉叶 3密排六方晶胞致密度:n= v a /v =I(理想情况下)3a si 门60"3、用密勒指数表示出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结构中的原子密排面和原子密排方向,并分别计算 这些晶面和晶向上的原子密度。

1、标出图2中ABCD 面的晶面指数,并标出 AB 、BC 、AC 、BD 线的晶向指数。

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第1章~第3章【圣才出品】

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第1章~第3章【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导论1.试举例分析材料加工过程对材料使用性能的影响。

[中南大学2007研]答:材料加工过程对材料使用性能有重要而复杂的影响,材料也必须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才能制备出具有实用价值的材料来。

通过合理和经济的合成和加工方法,可以不断创制出许多新材料或改变和精确控制许多传统材料的成分和结构,可以进一步发掘和提高材料的性能。

材料的制备/合成和加工不仅赋予材料一定的尺寸和形状,而且是控制材料成分和结构的必要手段。

如钢材可以通过退火、淬火、回火等热处理来改变它们内部的结构而达到预期的性能,冷轧硅钢片经过复杂的加工工序能使晶粒按一定取向排列而大大减少铁损。

2.任意选择一种材料,说明其可能的用途和加工过程。

[中南大学2007研]答:如Al-Mg合金。

作为一种可加工、不可热处理强化的结构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优良的耐蚀性能和塑性,在飞机、轻质船用结构材料、运输工业的承力零件和化工用焊接容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材料使用目的,设计合金成分,考虑烧损等情况进行配料,如A15Mg合金板材,实验室条件下可在电阻坩埚炉中750℃左右进行合金熔炼,精炼除气、除渣后720℃金属型铸造,430~470℃均匀化退火10~20h后,在380~450℃热轧,再冷轧至要求厚度,在电阻炉中进行稳定化处理,剪切成需要的尺寸或机加工成标准试样,进行各种组织、性能测试。

3.说说你对材料的成分、组织、工艺与性能之间关系的理解。

[中南大学2007研]答:材料的成分、组织、工艺与性能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互相影响。

材料的性能与它们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密切相关,材料的力学性能往往对结构十分敏感,结构的任何微小变化,都会使性能发生明显变化。

如钢中存在的碳原子对钢的性能起着关键作用,许多金属材料中一些极微量的合金元素也足以严重影响其性能。

然而由同一元素碳构成的不同材料如石墨和金刚石,也有着不同的性能,有些高分子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而性能却大不一样,其原因是它们有着不同的内部结构。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部分)_第2版_西安交通大学_石德珂主编演示教学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部分)_第2版_西安交通大学_石德珂主编演示教学
6.69 Fe3C%100%55.17%44.83%
CV
A exp(
EV kT
)
每个原子的质量是:
107 .9 g / mol 6.02 10 23 个 / mol
1.79 10 22 g / 个
1cm 3的原子数为:
9.58 g / cm 3 1.79 10 22 g / 个
5.35 10 22 个
2.N N0 6.021023 9.58106 5.341028 / m3
M
107.9
ne exp
N
kT
kT ln ne
N
1.381023 1073ln
3.6 1023 5.34 1028
1.761019
3.自己看
4.不用看
5. (1)1点为正刃位错,2点为右螺位错, 3 点为负刃位错,4点为左螺位错。
1 3 . V m 6 .0 2 ( 1 3 0 5 2 .3 4 5 3 ( 0 .2 2 7 2 8 .9 9 2 )) 3 4 1 0 2 1 2 .2 6 g /c m 3
14-17不用看 18自己看
第四章
1.8500C:C1Aexp(EV kT1)L200C:C2Aexp(EV kT2) C C1 2 expkEV(T12T 11)exp11..3581100 1283(21 9311123) exp274
7.在两根位错线上12,34为刃位错,其余 为螺位错。
(2)OS上的各段位错都可在该滑移面内 滑移,O’S’上的12,34位错不能运动, 其余各段都可在该滑移面内滑移。
8.(1)AB和CD位错线的形状都不变, 但AB的长度缩短b2,CD的长度增加b1
(2)AB位错上形成右螺型扭折,EF上 形成左螺型扭折。

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在非化学计量化合物ZrO2-x中存在的晶格缺陷是()。

A.阴离子空位B.阳离子空位C.阴离子填隙D.阳离子填隙【答案】A【解析】非化学计量化合物ZrO2-x中Zr为正四价,那么可见氧离子不足,于是产生氧离子空位,也就是阴离子空位。

2.在烧结过程中,只使坯体的强度逐渐增加,而坯体不发生收缩的传质方式是()。

A.晶格扩散B.流动传质C.蒸发-凝聚D.溶解-沉淀【答案】C【解析】晶格扩散指原子在晶体内部的扩散过程,其主要机制是空位扩散。

对流传质是指发生在相际之间的非流向传质,即当流体流经与其浓度不同的异相表面时,发生在两相之间的传质现象。

溶解-沉淀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蒸发-凝聚是制备高性能金属及合金超微粉末的有效方法,可用于烧结过程。

3.可以用同一个标准投影图的晶体有()。

A.立方和菱方晶体B.四方晶体和斜方晶体C.立方和四方晶体D.立方晶体【答案】D4.六方晶系的[100]晶向指数,若改用四坐标轴的密勒指数标定,可表示为()。

A.[1120]B.[2110]C.[2110]D.[1210]【答案】B5.硅酸盐晶体结构中的基本结构单元是()。

A.由硅和氧组成的硅氧多面体B.由硅和氧组成的6[SiO]-六面体6C.由硅和氧组成的4[SiO]-四面体4D.由二氧化硅组成的8[Si O]-八面体28【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15分)1.固态烧结的主要传质方式有______、______,而液相烧结的主要传质方式有______和______。

这四种传质过程的△L/L与烧结时间的关系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蒸发-凝聚传质;扩散传质;流动传质;溶解-沉淀传质;【解析】晶格扩散指原子在晶体内部的扩散过程,其主要机制是空位扩散。

对流传质是指发生在相际之间的非流向传质,即当流体流经与其浓度不同的异相表面时,发生在两相之间的传质现象。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绪论1、仔细观察一下白炽灯泡,会发现有多少种不同的材料每种材料需要何种热学、电学性质2、为什么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3、为什么陶瓷、聚合物通常是绝缘体4、铝原子的质量是多少若铝的密度为cm3,计算1mm3中有多少原子5、为了防止碰撞造成纽折,汽车的挡板可有装甲制造,但实际应用中为何不如此设计说出至少三种理由。

6、描述不同材料常用的加工方法。

7、叙述金属材料的类型及其分类依据。

8、试将下列材料按金属、陶瓷、聚合物或复合材料进行分类:黄铜钢筋混凝土橡胶氯化钠铅-锡焊料沥青环氧树脂镁合金碳化硅混凝土石墨玻璃钢9、 Al2O3陶瓷既牢固又坚硬且耐磨,为什么不用Al2O3制造铁锤晶体结构1、解释下列概念晶系、晶胞、晶胞参数、空间点阵、米勒指数(晶面指数)、离子晶体的晶格能、原子半径与离子半径、配位数、离子极化、同质多晶与类质同晶、正尖晶石与反正尖晶石、反萤石结构、铁电效应、压电效应.2、(1)一晶面在x、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2a、3b、6c,求出该晶面的米勒指数;(2)一晶面在x、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3、b/2、c,求出该晶面的米勒指数。

3、在立方晶系的晶胞中画出下列米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001)与[210],(111)与[112],(110)与[111],(322)与[236],(257)与[111],(123)与[121],(102),(112),(213),[110],[111],[120],[321]4、写出面心立方格子的单位平行六面体上所有结点的坐标。

5、已知Mg2+半径为,O2-半径为,计算MgO晶体结构的堆积系数与密度。

6、计算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晶胞中的原子数、配位数、堆积系数。

7、从理论计算公式计算NaC1与MgO的晶格能。

MgO的熔点为2800℃,NaC1为80l℃, 请说明这种差别的原因。

8、根据最密堆积原理,空间利用率越高,结构越稳定,金钢石结构的空间利用率很低(只有%),为什么它也很稳定9、证明等径圆球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空隙率为25.9%;10、金属镁原子作六方密堆积,测得它的密度为克/厘米3,求它的晶胞体积。

石德珂材料科学选择题

石德珂材料科学选择题

《材料科学基础》选择题第一章 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1、原子结合健中 B 的键的本质是相同的A 、金属键与离子键B 、氢键与范德瓦尔斯键C 、离子键与共价键2、钨、钼熔点很高,其结合键是 A 的混合键A 、金属键和离子键B 、金属键和共价键C 、离子键和共价键3、MgO 、Al2O3等的结合键是 C 的混合键A 、金属键和离子键B 、金属键和共价键C 、离子键和共价键4、工程材料的强度与结合键有一定的联系,结合键能高的其强度也 A 些。

A 、高B 、低5、激活能反应材料结构转变 B 的大小;A 、动力B 、阻力6、材料处于能量最低状态称为 A ;A 、稳态结构B 、亚稳态结构7、一般而言,晶态结构的能量比非晶态要 B ;A 、高B 、低C 、相等第二章 材料的晶体结构1. 氯化铯(CsCl )为有序体心立方结构,它属于 CA 、体心立方B 、面心立方C 、简单立方点阵;2. 理想密排六方结构金属的c/a 为 BA 、B 、2(2/3)1/2; C 、2/33. 对面心立方晶体而言,表面能最低的晶面是 cA 、 (100);B 、(110),C 、(111);D 、(121)4. 下列四个六方晶系的晶面指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CA 、(1322);B 、(0112);C 、(0312) ;D 、(3122)5. 面心立方结构的铝中,每个铝原子在本层(111)面上的原子配位数为 BA 、12;B 、6;C 、4;D 、36. 简单立方晶体的致密度为 CA 、100%B 、65%C 、52%D 、58%7. 立方晶体中(110)和(211)面同属 D 晶带A 、[110]B 、[100]C 、[211]D 、[111]8. 立方晶体中(111)和(101)面同属 D 晶带A 、[111]B 、[010]C 、[011]D 、]011[9.原子排列最密的一族晶面其面间距A、最小B、最大10.六方晶系中和(1121)晶面等同的晶面是 AA、(1211)面;B、(1112)面;C、(1211)面;D、(2111)面11.配位数是指晶体结构中: BA、每个原子周围的原子数;B、每个原子周围最邻近的原子数;C、每个原子周围的相同原子数;D、每个原子周围最邻近的和次近邻的原子数之和12.密排六方与面心立方均属密排结构,他们的不同点是: DA、晶胞选取方式不同;B、原子配位数不同;C、密排面上,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原子密排面的堆垛方式不同13.在立方晶系中,与(101)、(111)同属一晶带的晶面是: dA、(110); Bb、(011); C、(110); D、(010)14.TiC与NaCl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但它们不属于同一类中间相,这是因为: DA、TiC是陶瓷,NaCl是盐;B、NaCl符合正常化合价规律,TiC不符合正常化合价规律;C、TiC中电子浓度高,D、NaCl的致密度高15.立方晶体中(110)和(310)面同属 D 晶带A、[110]B、[100]C、[310]D、[001]16.14种布拉菲点阵: AA、按其对称性分类,可归结为七大晶系;B、按其点阵常数分类,可归结为七大晶系;C、按阵点所在位置分类,可归结为七大晶系D;、按其几何形状分类,可归结为七大晶系17.与(113)和(112)同属一晶带的有: CA、(112),B、(221)C、(110)D、(211)18.引入空间点阵概念是为了: CA、描述原子在晶胞中的位置,B、描述晶体的对称性,C、描述晶体结构周期性,D、同时描述晶体结构周期性和对称性19.有A、B两晶体,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所属空间点阵相同,则此两晶体的结构相同;B、晶体结构相同,它们所属空间点阵可能不同;C、晶体结构不同,它们所属空间点阵必然不同;D、所属空间点阵不同,晶体结构可能相同20.体心立方晶体中间隙半径比面心立方中的小,但BCC的致密度却比FCC低,这是因为: DA、BCC中原子半径小,B、BCC中的密排方向<111>上原子排列比FCC密排方向上的原子排列松散,C、BCC中的原子密排面{110}的数量太少,D、BCC中的原子配位数比FCC中原子配位数低21.组成固溶体的两组元完全互溶的必要条件是: BA、两组元的电子浓度相同,B、两组元的晶体结构相同,C、两组元的原子半径相同,D、两组元的电负性相同,22.晶体结构和空间点阵的相互关系 CA、空间点阵的每一阵点代表晶体中的一个原子;B、每一种空间点阵代表唯一的一种晶体结构;C、晶体结构一定,它所属的空间点阵也唯一地被确定;D、每一种晶体结构可以用不同的空间点阵表示23.晶体中配位数和致密度之间地关系是 AA、配位数越大,致密度越大;B、配位数越小,致密度越大;C、配位数越大,致密度越小,D、两者之间无直接联系24.离子晶体和纯金属晶体各有配位数的概念,两者的含义: CA、完全相同,B、不同,离子晶体的配位数是指最近邻的同号离子数,而纯金属晶体的配位数是指最近邻的原子数,C、不同,离子晶体的配位数是指最近邻的异号离子数,而纯金属晶体的配位数是指最近邻的原子数,D、不同,离子晶体的配位数是指最近邻的异号离子数,而纯金属晶体的配位数是指最近临和次近邻的原子数之和25.在离子晶体中 BA、阳离子半径大于阴离子半径;B、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C、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相等;D、阳离子半径可以大于阴离子半径;也可以小于阴离子半径;26.硅酸根四面体中的氧离子 CA、只属于一个硅酸根四面体;B、可以被多个硅酸根四面体共用;C、只能被两个硅酸根四面体共用;D、可以被四个硅酸根四面体共用第三章高分子材料的结构1.已知聚氯乙烯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27500,则其平均聚合度是(A )。

材料科学基础 课后习题

材料科学基础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练习题1第一章绪论1.什么叫材料?2.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内容是什么?第二章物质结构基础原子结构1.材料结构的含义(层次)是什么?2.原子中一个电子的空间位置和能量可用哪4个量子数决定?3.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排布应遵循哪些原则(3个)?4.何谓同位素?为什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总为正整数?5.教材p102 题2-246.铬的原子序数为24,共有4种同位素:4.31%的Cr原子含有26个中子,83.76%含有28个中子,9.55%含有29个中子,2.38%含有30个中子,试求铬的相对原子质量。

7.铜原子序数29,相对原子质量63.54,共有两种同位素Cu63和Cu65,试求两同位素之含量百分数。

8.原子间的结合键共有几种?各自特点(饱和性和方向性)如何?练习题2原子有序:晶体结构1.纯铝的晶体为面心立方点阵。

已知铝的相对原子质量Ar(Al)=26.97,原子半径r=0.143nm,求铝晶体的密度。

2.按晶体刚性模型,若球直径不变,当Fe从fcc转变为bcc时,计算其体积膨胀率。

3.教材p102 题2-32 (共8题,每个晶胞中画2个晶向)4.教材p102 题2-335.教材p102 题2-34 (写出密勒指数推算过程)6.教材p102 题2-35 (题中的中括号应当改成小括号;共8题,每个晶胞中画2个晶面)练习题3原子无序:固溶体1.什么叫固溶体?2.根据溶质在点阵中的位置,固溶体有哪些类型?3.影响置换型固溶体形成的因素有哪些?4.Al和Ag都是面心立方结构,Al原子半径0.143 nm, Ag原子半径0.144 nm,试问:Al在Ag中能否形成无限固溶体?为什么?原子无序:晶体缺陷1.晶体缺陷有哪些类型?2.为何说点缺陷是热力学平衡缺陷?3.什么叫位错?位错的基本类型?4.位错能否终止于晶体内部?原子无序:材料中的扩散指出下列概念中的错误(判断和回答为什么)1.如果固溶体中不存在宏观扩散流,则说明原子没有发生迁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2
0
0
2
1
0
2
1
1
2
1
-1
3
0
0
3
1
0
9.材料的三级和四级结构可以通过加工工艺来改变,那么材料的二级结构可以改变吗?为什么?
答:原子的结合键是材料的二级结构。对于单一的材料来说,其价键结构是不可以通过加工工艺来改变的。但是实际工程应用中,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来改变材料的二级结构,比如金刚石具有共价键,石墨具有共价键和物理键,而石墨等碳质原料和某些金属在高温高压下可以反应生成金刚石,即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材料的二级结构。
答:(1)
其中,晶面间距最大的晶面为(100)
(2)
其中,晶面间距最大的晶面为(110)
(3)
其中,晶面间距最大的晶面为
7.已知Na+和Cl-的半径分别为0.097nm和0.181nm,请计算NaCl中钠离子中心到:(1)最近邻离子中心间的距离;(2)最近邻正离子中心间的距离;(3)第二个最近的氯离子中心间的距离;(4)第三个最近的氯离子中心间的距离;(5)它最近的等同位置间的距离。
答:
7.试计算原子N壳层内的最大电子数。若K,L,M和N壳层中所有能级都被填满,试确定该原子的原子数。
答:N壳层内最大电子数: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4f145s25p66s2该原子的原子数是70
8.试写出Al原子13个电子的每个电子的全部量子数。
答:
n
l
m
ms
1
0
<110>
< >
晶向的原子密度
6.求下列晶面的晶面间距,并指出晶面间距最大的晶面。
(1)已知室温下α-Fe的点阵常数为0.286nm,分别求出(100)、(110)、(123)的晶面间距。
(2)已知916℃时γ-Fe的点阵常数为0.365nm,分别求出(100)、(111)、(112)的晶面间距。
(3)已知室温下Mg的点阵常数为a=0.321nm,c=0.521nm,分别求出 的晶面间距。
对于置换固溶体合金和纯金属,溶质原子与溶剂原子的尺寸和化学性质不同,与空位交换位置的几率也不同,D=D0exp(-Q/RT),自扩散的扩散激活能要比空位扩散的扩散激活能大。空位扩散系数Dv=D/nv,由于空位平衡浓度nv远小于1,Dv比D大得多。
答:液体金属在凝固时必须克服表面能,形核时自由能变化大于零,故需要过冷。固态金属在熔化时,液相与气相接触,当有少量液体金属在固相表面形成时,就会很快覆盖在整个表面(因为液体金属总是润湿同一种固体金属)。表面能变化决定过程能否自发进行。根据实验数据,在熔化过程中,表面自由能的变化小于零,即不存在表面能障碍,也就不必过热。
答:
2.空位对材料行为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答:首先,材料中原子(或分子)的扩散机制与空位的运动有关。其次,空位可以造成材料物理性能与力学性能的改变,如密度降低,体积膨胀,电阻增加,强度提高,脆性也更明显,晶体高温下发生蠕变等。
3.某晶体中有一条柏氏矢量为a[001]的位错线,位错线的一端露头于晶体表面,另一端与两条位错线相连接,其中一条柏氏矢量为 ,求另一条位错线的柏氏矢量。
答:(1) r=r++r-=0.278nm (2) r= (3) r=
(4) r= (5) r=
8.根据NaCl的晶体结构及Na+和Cl-的原子量,计算氯化钠的密度。
答:
9.示意画出金刚石型结构的晶胞,说明其中包含有几个原子,并写出各个原子的坐标。
答:作图略,其中包含原子数:
顶点坐标:(000),(100),(010),(001),(110),(101),(011),(111)(选填一个即可)
3.下列用品选材时,哪些性能特别重要?
答:汽车曲柄:强度,耐冲击韧度,耐磨性,抗疲劳强度;
电灯泡灯丝:熔点高,耐高温,电阻大;
剪刀:硬度和高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冲击韧性;
汽车挡风玻璃:透光性,硬度;
电视机荧光屏:光学特性,足够的发光亮度。
第二章材料结构的基础知识
1.下列电子排列方式中,哪一个是惰性元素、卤族元素、碱族、碱土族元素及过渡金属?
答:作图略。(2)两晶面交线的晶向指数为 。
2.有一正交点阵的a=b,c=a/2。某晶面在三个晶轴上的截距分别为6个,2个,4个原子间距,求该晶面的密勒指数。
答:(263)
3.写出六方晶系的 晶面族中所有晶面的密勒指数,在六方晶胞中画出 、 晶向和 晶面,并确定 晶面与六方晶胞交线的晶向指数。
答: 晶面族中所有晶面的密勒指数为:
4. 自扩散与空位扩散有何关系?为什么自扩散系数公式要比空位扩散系数Dv小得多?(Dv=D/nv,nv为空位的平衡浓度)
答:对于纯金属或间隙固溶体合金,原子都处于正常的晶格结点位置。若晶格结点某处的原子空缺时,相邻原子可能跃迁到此空缺位置,之后又留下新的空位,原子的这种扩散方式叫空位扩散。当晶体内完全是同类原子时,原子在纯材料中的扩散为自扩散。自扩散是空位扩散的一种特殊形式。
面心坐标: (选填三个即可)
晶胞内坐标:( ),( ),( ),( )
10.何谓单体、聚合物和链节?它们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写出以下高分子链节的结构式:
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
答:单体是合成聚合物的起始原料,是化合物独立存在的基本单元,是单个分子存在的稳定状态。聚合物是由一种或多种简单低分子化合物聚合而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链节是组成大分子链的特定结构单元。
聚乙烯:[-CH2-CH2-]n; 聚氯乙烯:[-CHCl-CH2-]n; 聚丙烯:[-CHCH3-CH2-]n;
聚苯乙烯:[-CHAr-CH2-]n; 聚四氟乙烯:[-CF2-CF2-]n
第四章 固体材料的晶体缺陷
1.纯Cu的空位形成能为1.5aJ/atom,(1aJ=10-18J),将纯Cu加热至850℃后激冷至室温(20℃),若高温下的空位全部保留,试求过饱和空位浓度与室温平衡空位浓度的比值。
(1) 1s22s22p63s23p63d74s2
(2) 1s22s22p63s23p6
(3) 1s22s22p5
(4) 1s22s22p63s2
(5) 1s22s22p63s23p63d24s2
(6) 1s22s22p63s23p64s1
答:惰性元素:(2);卤族元素:(3);碱族:(6);碱土族:(4);过渡金属:(1),(5)
3.试解释凝固与结晶、晶胚与形核的相互关系。
答:凝固是指物质从液态冷却成固态的一种转变过程,可以形成晶态或非晶态。若冷却后成为晶体,这种凝固成为结晶。
根据热力学判断,在过冷液态金属中,短程规则排列的结构尺寸越大,就越稳定,只有尺寸较大的短程规则排列的结构,才能成为晶核。晶胚即是过冷液态金属中短程规则排列尺寸较大的原子有序排列部分。一定温度下,最大晶胚有一个极限值rmax;而液态金属的过冷度越大,实际可能出现的最大晶胚尺寸也越大。当液态金属中形成的晶胚尺寸大于或等于一定临界尺寸时,成为晶核,其有两种形成方式:均匀成核(依靠液态金属本身能量的变化获得驱动力并由晶胚直接成核的过程)和非均匀成核(晶胚是依附在其他物质表面上形核的过程)。
5.应用公式计算Mg2+O2-离子对的结合键能,以及每摩尔MgO晶体的结合键能。假设离子半径为rMg2+=0.065nm;rO2-=0.140nm;n=7。
答:
在平衡时,F吸引=F排斥
故 , 解得
晶体的结合键能:
转换为每摩尔MgO晶体的结合键能:
6.原子序数为12的Mg有三种同位素:78.70%的Mg原子由12个中子,10.13%的Mg原子由13个中子,11.17%的Mg原子由14个中子,试计算Mg的原子量。
答:(a)
(b) 硅的晶胞体积为:
单位晶胞中有8个Si原子,则107Si所占体积为:
2.试说明影响扩散的因素。
答:温度,原子键力和晶体结构,固溶体类型和浓度,晶体缺陷,第三组元。
3.试利用公式D=α2РГ,解释各因素对扩散的影响。
答:D与α2,Р,Г成正比。其中,α为最邻近的间隙原子距离,与晶体结构有关;Р为跃迁几率, ,跟温度,畸变能等有关; 为跃迁频率, ,与温度、晶体结构、畸变能、扩散机制等因素有关。
a
a
a
八面体间隙
a
a
a
原子数
2
4
6
致密度
0.68
0.74
0.74
配位数
8
12
12
5.用密勒指数表示出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结构中的原子密排面和原子密排方向,并分别计算这些晶面和晶向上的原子密度。
答: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密排六方
原子密排面
{110}
{111}
{0001}
晶面的原子密度
原子密排方向
<111>
作图略,( )晶面与六方晶胞交线的晶向指数为:
4.根据刚性球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以点阵常数为单位,计算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体中的原子半径及四面体和八面体的间隙半径。
(2)计算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胞中的原子数、致密度和配位数。
答: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密排六方
原子半径
a
a
a
四面体间隙
材料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材料科学概论
1.氧化铝既牢固又坚硬且耐磨,但为什么不能用来制造榔头?
答:氧化铝脆性较高,且抗震性不佳。
2.将下列材料按金属、陶瓷、聚合物和复合材料进行分类:
黄铜、环氧树脂、混泥土、镁合金、玻璃钢、沥青、碳化硅、铅锡焊料、橡胶、纸杯
答:金属:黄铜、镁合金、铅锡焊料;陶瓷:碳化硅;聚合物:环氧树脂、沥青、橡胶、纸杯;复合材料:混泥土、玻璃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