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技术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建筑智能化技术》课件

《建筑智能化技术》课件

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历程
起源
01
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建筑智
能化技术开始萌芽。
发展阶段
02
20世纪90年代,智能建筑开始兴起,各种智能化系统逐渐应用
于建筑中。
成熟阶段
03
进入21世纪,建筑智能化技术逐渐成熟,开始广泛应用于各类
建筑中。
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领域
智能办公楼
《建筑智能化技术》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建筑智能化技术概述 •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构成 • 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关键技术 • 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 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
01
建筑智能化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01 定义
02 跨学科性
03 系统性
04 集成化
05 智能化
建筑智能化技术是指将现 代信息技术与建筑行业相 结合,通过对建筑物的结 构、系统、服务和管理进 行优化整合,实现建筑物 高效、安全、舒适和可持 续发展的目标。
案例2
某办公大楼采用智能空调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室 内外温度和湿度,自动调节空调运行状态,提高 室内舒适度和节能效果。
智能家居案例
01
02
03
智能家居案例
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人 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家居 设备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 控制。
案例1
某家庭采用智能安防系统 ,通过摄像头、门禁等设 备实现家庭安全监控和报 警功能。
控制技术是建筑智能化技术的核心, 它能够实现对建筑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效 率。
控制技术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和 工业以太网等技术,这些技术能够实 现对建筑设备的精确控制和远程监控 。

《建筑智能化系统》课件

《建筑智能化系统》课件
智能建筑控制系统的应用
智能建筑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商业、工业、公共建筑、体育场馆、医院和其他大型建筑。
智能建筑控制系统的未来
未来智能建筑控制系统将会更加智能化和智能化。它们将会更加适应人体需求,为人类的可 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智能建筑中的智慧园林技术
智慧园林系统
智慧园林系统可以对植物进行自 动化监测和养护,也可以自动化 浇水和为植物提供营养。
这类系统可以感知室内外温度、 湿度、光线,智能地控制室内的 空气净化、通风、供暖和制冷。
智能建筑中的传感器技术
1
传感器的作用
传感器是智能建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用举例: 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安全 系统
2
它们能探测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并将这 些信息转化为机器可以处理的数字数据。
智能安全系统通常包含人形捕捉传感器、
2
应用举例: 智能门禁系统
智能门禁系统可以通过面部识别、指纹识别、虹膜扫描以及人脸识别等方式对人 员进行身份识别和管理。
3
应用举例: 智能防火系统
智能防火系统可以通过烟雾、火焰、温度等方式检测火灾发生,自动报警并启动 紧急防火措施。
智能化建筑的设计与实现
设计方案
智能化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 很多因素,如建筑性质、建 筑规模、人员需求、功能需 求等。
实施步骤
智能化建筑系统的实施步骤 包括计划,设计,建造,安 装,联动测试等
检验方式
智能化建筑系统的检验方式 包括典型性测试,逆向工程, 仿真等。
智能建筑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智能化建筑系统数据 采集和分析的重要环节,它可以 收集智能建筑系统产生的各种数 据。
数据分析
对于大量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 和分析,可以从数据中发现一些 关键指标,从而有助于对智能建 筑系统的进一步优化。

智能建筑PPT课件

智能建筑PPT课件
智能建筑的定义
智能建筑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建筑智能化程度 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当今世界科学 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4C技术(即 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控制技术、 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 技术)。将4C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 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 智能化。
★ 智能建筑的前景
二、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智能化小区及数字化社区。近年来智能大 楼的概念引人了居住小区,智能化居住小区发展非常迅 速,日前在大城市几乎所有的新建的居住小区都对智能 化提出了需求,随着住宅建设的发展,对智能化数字化 的需求愈来愈高。实际上,从发展远景上看,网络建设 的前途无限光明,智能住宅小区建设方兴未艾,充满着 无限生机。
8
智能建筑的发展
在各系统横向集成的基础上将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层、 通信与办公系统管理层、体育竞赛管理系统层通过在开 放的、标准的、统一的网络协议平台上进行系统集成建 立一个实现网络集成、功能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的高层 监控管理系统。将不同的网络系统通过各种网关协议转 换尽量集中在相同协议的网络上,形成统一的应用和信 息共享,采用光纤多频复用技术把不同的网络集成起来。
11
智能建筑的前景
第二、智能建筑的节能和绿色环保。如何采用高科技的 手段,节约能源和降低污染应成为智能建筑永恒的话题, 在某种意义上,智能建筑也可称为生态智能建筑或绿色 智能建筑,生态智能建筑就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 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环境, 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绿色智能建筑则要符合 “安全、舒适、方便、节能、环保”的原则。
1
智能建筑的定义
4C技术仅仅是智能建筑的结构化和系统 化。智能建筑应当是:“通过对建筑物的 4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 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最优化 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便 利、安全的环境空间。智能建筑能够帮助 建筑的主人,财产的管理者和拥有者意识 到,他们在开支、生活舒适、商务活动和 人身安全等全面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

智能建筑技术PPT课件

智能建筑技术PPT课件

9.3.1太阳能集热系统
太阳能集热器主要分为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和真空管型太 阳能集热器两种。
平板型太阳集热器的工作原理为:阳光透光盖板照射在表明涂 有高太阳能吸收率涂层的吸热板上,吸热板吸收太阳辐射后温 度升高,将热量传递给集热器内的工质,使工质温度升高。
真空管型太阳集热器的工作原理为:太阳能通过外玻璃管照射 到内管表面吸热体上转换为热能,然后加热内玻璃管内的传热 流体,由于夹层之间被抽成真空,有效降低了向周围环境的热 损失,使集热器效率提高;其产品质量与选用的玻璃管材料、 真空性能和选择性吸收膜有重要关系。
在过度季节用自然通风代替空调,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措施。 通过合理开关门窗,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在中空玻璃幕墙结构建筑的顶部设置动力烟囱,或设计建
筑物无动力通风系统,合理组织建筑物内的气流等技术措
施,也已在试用中取得了成功经验。实现这些对象的控制
和调节,都是现代智能建筑的主要课题。
CHENLI
7
9.3太阳能光热利用
9
地源热泵系统方案系统设计前,应该根据工程勘察结果, 评估系统实施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地源热泵系统施工时,严禁损坏即有地下管线和构筑物。
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器安装完成后,应该在埋管区 域作出标志或标明管线的定位带,并应采用两个现场的 永久目标进行定位。
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前应具备埋管区域的 工程勘察资料、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并完成施工组织 设计。
用于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太阳能的光电利用,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太 阳能光伏照明系统。
通过控制围护结构遮阳等部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同时 减少太阳辐射对建筑物环境的影响,实现节能。建筑设 计中充分利用天然光采光和自然通风。

建筑智能化系统介绍ppt课件

建筑智能化系统介绍ppt课件

• 机房工程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 背景音乐系统
➢背景音乐的主要作用是掩盖噪声并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听觉气氛。对不同 的区域进行不同内容的广播。还可以起到宣传、播放通知、找人等作用。
成都力宝大厦(00年代初)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成都环球中心(00年代末)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Server
服务器群
核心交换机(主) 核心交换机(备)
核心区块 防火墙(主)
外网路由器
ISP
防火墙(备)
磁盘阵列
内网路由器 内网扩展区间
政府内网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停车管理系统
系统介绍:停车场管理系统采用全自动或半自动管理两大模式管理发票/验票机、 自动栅栏机、车辆感应线圈、收费机等。同时系统自动对用户卡号及车辆进出场 等记录。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建筑智能化PPT课件

建筑智能化PPT课件
建筑智能化系统介绍
建筑智能化系统简介概述
在中国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中的定义如下:"它是以建筑为 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 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以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以网络为基础的监控管理平台为目标,提供一整套系统软件, 能采集和取用弱电各分系统的所有实时数据并在集成网络系统上发布,可实现对系统信息、 资源和管理服务的共享,具有一致、简易和方便的个人业务操作界面,能满足众多用户的不 同作业需求。
不间 断电 源系

闭路 电视 监控 系统
电子 巡更 系统
防盗 报警 系统
一卡 通子 系统
楼宇 自控 系统
系统 集成
触摸 查询
集成 管理 系统
信息 发布 系统
物业 管理 系统
网络 机房
消控 机房
通讯 机房
背景 音乐 系统
消防 报警 系统
桥架 管线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CA信息自动化
CA 信息自动化
综合布线 系统
卡片
读卡器
门禁主机
pos消费机
一卡通管理系统概述图 数据库
持卡人 刷卡终端 通讯网络
服务器
其他应用领域
人事考勤、车辆出入
银行、食堂、超市
一卡通管理系统应用范围示意
一卡通管理系统-门禁系统简介
一卡通管理系统-车库管理系统概述
车辆管理系统在住宅小区、大厦、机关单位及企业厂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系统大概涵盖了车辆人员 身份识别、车辆资料管理、车辆的出入情况、位置跟踪和收费管理等等。管理系统配置包括停车场控 制器、自动吐卡机、远程遥控、远距离IC卡读感器、感应卡(有源卡和无源卡)、自动道闸、车辆感应 器、地感线圈、通讯适配器、摄像机、视频数字录像机、传输设备、停车场管理软件等。

智能化建筑系统培训PPT课件

智能化建筑系统培训PPT课件

系统集成与调试
设备选型与采购
根据系统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 设备并进行采购,确保设备性能
符合要求。
集成方案制定
制定详细的集成方案,包括设备连 接方式、数据传输协议、接口标准 等。
系统调试与测试
对集成后的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 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性能达标。
系统运行与维护
运行管理
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 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 流程,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智能化建筑系统培训ppt课件
• 引言 • 智能化建筑系统概述 • 智能化建筑系统的关键技术 • 智能化建筑系统的应用场景
• 智能化建筑系统的实施与管理 • 智能化建筑系统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引言
培训背景
智能化建筑系统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建筑系统在提高建筑能效、增强安全性和提供舒适的生 活和工作环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培训的必要性
由于智能化建筑系统的复杂性和专业性,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确保 系统的正确安装、调试和使用。
培训目标
01
02
掌握智能化建筑系统的 基本概念、原理和功能。
熟悉智能化建筑系统的 各个子系统及其相互关 系。
03
学会如何进行智能化建 筑实际问题的能力。
智能安防
智能安防
总结词
通过智能化建筑系统,实现对安防设 备的智能控制、安全事件的实时监测 等功能,提高安防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智能安防是智能化建筑系统的重要应 用场景之一,能够实现安防设备的智 能控制和安全事件的实时监测。
详细描述
智能安防通过智能化建筑系统,对安 防设备进行智能控制和监测,如监控 摄像头、报警器等。同时,智能安防 还能够对安全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和分 析,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提高 安防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智能建筑基本概念》课件

《智能建筑基本概念》课件
制度建设
建立完善的智能建筑管理制度和规范,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 据可查,是管理方面的重要挑战。
应急响应
智能建筑在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突发事件,如何建立有效的应 急响应机制,及时处理各类问题也是管理方面的挑战。
服务挑战
服务质量保障
智能建筑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如何确保服务的 及时性和专业性是一大挑战。
THANK YOU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案例三:某智能商业中心
要点一
总结词
创新商业模式、提升顾客体验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智能商业中心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创新 商业模式,提升顾客购物体验。商业中心内的智能导购机 器人可以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购物建议和商品推荐,提高 购物效率。同时,智能支付系统、智能物流系统等也为顾 客带来便捷的消费体验。此外,商业中心还通过智能系统 对顾客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为商家提供精准的市场营销 策略。
智能化管理功能
智能化管理可以实现能源管理、环 境监控、设备控制、安全防范等功 能,提高建筑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
智能化服务
智能化服务定义
智能化服务是指通过信息 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为建 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 智能的服务。
智能化服务种类
智能化服务包括智能客服 、智能导览、智能家居服 务、智能物业管理等。
舒适便利
智能建筑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便利的通讯和办公条件,满
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智能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对比
传统建筑
对比
传统建筑主要关注建筑的结构和功能 ,设施管理依靠人工操作,智能化程 度较低。
与传统建筑相比,智能建筑具有更高 的智能化程度、更高效的管理和服务 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27.5%, 交通运输能耗约占16.3%,政府机关能耗约占6. 7%。
主编单位 建设部科技委智能建筑技术开发推广中心
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
第一章 总则
1.1导则的适用范围
建筑节能工程涉及建筑材料、维护结构、建筑设备及 运营管理。因此,建筑物节能应贯穿建筑物的整个生命 周期,包括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环节。
在建设阶段,建筑节能工程以建筑主体为主,多采用 仿真技术,但建设阶段,设备配置及控制的节能策略将 为运营的节能奠定基础;建筑节能的第二个环节是建筑 设备的调试,采用建筑智能化技术进行调试及优化控制 是关键;建筑节能的第三个重要环节是运营期,采用智 能化技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它能大幅度地节省运营期 的能耗费用。
智能建筑(IB)intelligent building以建筑物为平台 ,基于对建筑各种智能信息化综合应用,集架构、系 统、应用、管理及其优化组合,具有感知、推理、判 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及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 为协调的整合体,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延 续现代功能的环境
2000:安全、高效、舒适、便利 2006: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 2015:安全、高效、便利及延续现代功能
空调设计应采用先进的仿真软件,尽可能精确地计算 逐时空调负荷,提供详细的计算书。应计算出各朝向 房间一年中超过28℃的天数,然后与工程师一起进行 优化,使超过28℃的天数减少到最小值。
宜采用计算机仿真程序估计建筑物每年运行的能耗, 并在建筑物建成后评估最初12个月运行的能耗。
1.2建筑节能工程现状
目前,建筑节能标准十分重视建筑维护结构和各建筑能耗设备系 统的节能,但尚没有包括相应的建筑智能化节能部分。
以前建筑工程建设中业主很少强调节能,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 导致建筑智能化系统投运后,几乎没有实现运行的优化,建筑运 营管理也普遍薄弱,建筑智能化技术的节能策略和技术措施很少 在工程中得以实现。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建筑建设的投资与 长期运营管理脱节、暖通空调设备的设计与施工脱节、设备配置 不合理、缺乏相应法则的配合和技术手段、某些设备质量存在问 题等等。例如:过低的建筑物设备监控系统造价无法保障集成商 进行反复调试和系统优化整改的成本;传感器普遍存在不准确的 问题;暖通空调冬天设置温度过高、夏天设置过低等问题。由于 没有相应国家政策法规的限制,很难解决这些问题。
2012年我国新建建筑中智能建筑的比例仅为26%左 右,远低于美国的70%、日本的60%,市场拓展空间巨 大。
同时,我国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也给智 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沃土。我国平均每年要建20亿平 米左右的新建建筑,预计这一过程还要持续25-30年。 按照“十二五”末国内新建建筑中智能建筑占新建建 筑比例30%计算,该比例提高近一倍。
物业管理公司的智能化系统管理工程技术人员, 在全面、深入地掌握智能化系统的同时要不断挖掘建 筑节能潜力,创造经济效益。即使在节能方面已经取 得成效的建筑物,仍然有节能潜力可挖。
建筑智能化技术还可支撑再生资源(太 阳能热水、采暖、太阳能发电、地温热泵、 沼气等)的利用和节能管理。
本导则作用和目的:将对建筑工程单位、 设计单位、系统集成商、设备供应商和物业 管理公司等的节能实施起到指导作用。正确 运用建筑智能化技术,合理采用节能策略, 进一步提高建筑节能效果是本导则的目的。
虽然建筑围护结构和各建筑能耗设备系 统的设计和节能是建筑节能实现的前提和基 本条件,但建筑智能化技术在节能中的作用 是不可低估和替代的。
另外,在当前建筑节能工作中对具体项 目的能耗计量、能耗诊断与评估、能耗监测 等进行动态管理也是需要智能建筑技术的支 持。
在建筑运营管理阶段,对能耗设备各种运行参数 进行监管,根据建筑各个空间实际需要实时地进行系 统优化调控;根据需求适时对原智能化系统进行局部 整改;分析运行数据库和能耗的关系,进行数据挖掘; 定期评估设备能耗性能并加以改进,使各建筑能耗设 备系统在不同工况下高效运行,实现进一步优化节能 的目标。
二是采用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平台实现切实可行的节能 策略,达到精细管理的目的,不断挖掘建筑节能潜力, 提升建筑节能管理水平;
三是运用建筑智能化技术实现建筑能耗计量及设备能效 分析的研究,为提供科学的管理策略以及制定建筑的节 能标准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冷却塔
冷却水
高压蒸汽
冷 凝 器
压缩机
低压蒸汽
2013-2017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 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建筑业产值的持续增 长推动了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发展,智能建筑行业市场 在2005年首次突破200亿元之后,也以每年20%以上的 增长态势发展,2012年市场规模达到861亿元。2013年 市场将超千亿规模。
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建筑耗能、工业耗 能、交通耗能。
为此,特制订本导则,以总结经验,力求指导工程节能实践,为 国家制定建筑节能智能化技术标准做准备,使我国的建筑节能达 到更高的水平。
1.3导则的要点
本导则的要点: 一是采用建筑智能化技术实现建筑机电设备(包括空调、
照明、供配电、电梯、给排水等设备)的优化控制,提 高设备运行效率,以达到节能目的;


热力膨胀阀

高压液体
M 低压液体







水Hale Waihona Puke 冷冻水第二章 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 策略
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优化控制的前提是要满足建 筑物的使用功能。
根据统计资料,自动控制系统即使是不够完善,但与 手动控制相比,仍可以节省大约10%以上的能耗。
2.1空调负荷的设计
2.1.1 采用先进的空调负荷仿真软件
本课程内容:
修订版的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对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 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 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 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 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GB/T50314-2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