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推理(第三天)

类比推理(第三天)
类比推理(第三天)

1 4 4 7 4 1 9 2014-2016年江苏省A 卷类比推理知识点分布 逻辑关系-全同关系 逻辑关系-并列关系 逻辑关系-包容关系 逻辑关系-对应关系 语义关系 语法关系

江苏特色

江苏省考之类比推理

一、基础知识

(一)类比推理-形式篇

江苏类比推理的题干通常有4种形式:两词型、三词型和填空型和江苏特色(即符号类比),不同的出题形式有着不同的解题思路:

1.两词型:直接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可以;

2.三词性:需要两两进行比较,逐一排除选项,当然如果三个词能直接造句子就更好;

3.填空型:把选项内容带入到题干中去验证,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4.江苏特色:符号类比,找相同,看结构。

A 卷、

B 卷和

C 卷,在出题形式上近两年基本保持一致,无明显差异。考生针对不同的出题形式进行判别即可。

(二)类比推理-内容篇

类比推理是判断推理四个模块中平均每道题目用时最少的模块,但是要保证较高的正确率并非易事,需要考生用对比择优的思维去选择,掌握常考的逻辑关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2 5 4 1 2 5 2015-2016年江苏省C 卷类比推理知识点分布 逻辑关系-并列关系 逻辑关系-包容关系 逻辑关系-对应关系 语义关系 语法关系 江苏特色 1 1 5 4 2 6 2014-2015年江苏省B 卷类比推理知识点分布 逻辑关系-交叉关系 逻辑关系-包容关系 逻辑关系-对应关系 语义关系 语法关系 江苏特色

江苏省考在类比推理模块的必考知识点主要有:江苏特色(符号类比)、对应关系、并列关系、包容关系、语义关系。

1.江苏特色即符号类比。这部分是送分题,已知给出一串符号或者字母、数字、相近的汉字,要求在选项中选择一个特征或规律与题干给出的一串符号的特征或规律最为相似的选项。

就题量设置而言,A 、C 卷近三年有递减趋势,但依然为重点考察,每年必考2题,B 卷稳定3题不变。基本解题方法就是找相同看结构,字母可以大小写,数字可以奇偶性,擦亮眼睛做得对。

【例1】(2016 江苏 A )请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其特征或规律与题干

给出的一串符号的特征或规律最为相似:

#&#¤¥¥¤&&

A.&#&#¥¥#¤¤

B.¤¥¤&##&¥¥

C.¥&¥#¤¤&#&

D.&#&¤¥#¥¤¤

【解析】

分析题干符号间关系。

从相同符号的位置入手:位置1、3符号相同;位置2、8、9符号相同;位置4、7符号相同;位置5、6符号相同。

A、C、D三项中位置2与位置8、9符号不同,排除;只有B选项相同符号的位置和题干保持一致。

因此正确答案为B。

2.对应关系。就题量设置而言,占比大,尤其在2016年江苏A卷中,多达4题,为重点考察内容。简单来说,对应是个筐,啥都往里装。这是我们对于对应的形象化描述,从侧面反应出对应包含的是非常广的,要求我们具有基本的常识,需要大家不断的做题去积累;ABC三类卷在近三年的考察上,对应关系均有明显增加趋势,常考点包括功能(“伞:空调”即功能一致的对应)、材料(“葡萄:酒”即原材料与成品的对应)、配套(“佩刀:刀鞘”即配套使用的对应)、人物地点(“教师:学校”即人物地点的对应)、节日(“元宵节:灯谜”即节日与习俗的对应)等等,考生需要在日常的做题过程中不断积累。

【例2】(2016江苏A)驾驶之于()相当于讲课之于()

A.司机---教师

B.网络---教室

C.汽车---学生

D.麦克风---导航仪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前后填空题,逐一代入排除。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驾驶”与“司机”为对应关系,司机的工作就是驾驶;“讲课”与“教师”为对应关系,教师的工作就是讲课,前后逻辑关系一致。

B项:“驾驶”与“网络”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讲课”与“教室”为地点

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驾驶与汽车为对应关系,驾驶汽车,讲课与学生没有关系,学生主要是听课学习,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驾驶”与“麦克风”没有逻辑关系;“讲课”与“导航仪”没有逻辑关系,前后都没有逻辑关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3.并列关系。并列好判别,看准反对和矛盾,分不清的时候看是否除了这两者外还有其它事物存在,有他物即反对(“苹果:菠萝”,也就是说除了苹果和菠萝之外还有其他的水果,如葡萄、桃,梨等),无他物即矛盾(“生:死”,也就是说除了生和死没有第三种情况啦);此外,考生还应注意,近三年江苏的ABC 卷,并列关系的考察重点是反对关系,未出现对矛盾关系的考察;

【例3】(2016江苏A)冠军:亚军

A.热带:亚热带

B.芝麻:亚麻

C.奥运会:亚运会

D.亚健康:健康

【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冠军”和“亚军”都是指优胜者,“亚军”相对“冠军”而言是次一等的奖项,除了“冠军和亚军”外还有季军等,故有他物即反对关系。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热带和亚热带都是气候地区,亚热带相对热带而言是次一等热的地区,有他物即反对关系,逻辑关系一致;

B项:芝麻和亚麻是不同的植物,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奥运会和亚运会都是运动会,但亚运会是亚洲运动会,仅参赛范围上有区别,不存在等级上的区别,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亚健康和健康都是指身体状态,亚健康指次一等的健康状态,但前后顺序反了,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4.包容关系。包容较简单,分为组成和种属,分不清的时候用“... ...是... ...”来造句子就可以了,能造的通就是种属(“轿车:汽车”,轿车是汽车成立即种属关系),不行就是组成(“轮胎:汽车”,轮胎是汽车不成立即组成关系);

【例4】(2016年江苏A)茶杯:杯盖:杯底

A.树林:树梢:树根

B.文章:文件:标题

C.苹果:果核:果皮

D.茶叶:春茶:秋茶

【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杯盖”和“杯底”都是“茶杯”的一部分,为组成关系。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树梢”和“树根”都是“树木”的一部分,不是“树林”的一部分,排除。

B项:“文件”不是“文章”的一部分,排除。

C项:“果核”和“果皮”都是“苹果”的一部分,为组成关系。

D项:“春茶”和“秋茶”都是“茶叶”,为种属关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5.语义关系。该部分只能靠大家日常积累,主要涉及近义词,反义词和比喻象征意。尤其看到成语题目,首先要想语义关系。

【例5】(2016江苏A)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A.顺手牵羊:守株待兔

B.胆小如鼠:胆大包天

C.杀鸡儆猴:惩前毖后

D.呆若木鸡:愚不可及

【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静如处子指像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沉静,动如脱兔指像兔子一样迅速,两者为反义词关系。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顺手牵羊指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守株待兔指守着树桩等待兔子撞上树,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二者不是反义词关系,排除;

B项:胆小如鼠指胆子非常小,胆大包天指胆子非常大,两者为反义词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

C项:杀鸡儆猴指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某个个体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惩前毖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两者不是反义词关系,排除;

D项:呆若木鸡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愚不可及指人为了逃避眼前不利局面而假装糊涂(愚蠢)逃避责任,形容愚蠢无比。两者不是反义词关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例6】(2016江苏A)舞蹈:天鹅

A.歌唱:黄莺

B.春燕:呢喃

C.读书:学生

D.采莲:江南

【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舞蹈”和“天鹅”都是名词,前者是艺术表演,后者是动物,舞蹈优美常被比喻为天鹅。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歌唱”和“黄莺”都是名词,前者是艺术表演,后者是动物,歌唱的好常被比喻为黄莺,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

B项:“春燕”是名词,“呢喃”是拟声词,形容燕子的鸣叫声,与题干逻辑关系不符,排除。

C项:“读书”是动词,“学生”是名词,读书可以是学生发出的动作,与题干逻辑关系不符,排除。

D项:“采莲”是动词,“江南”是名词,江南是采莲这个动作可能发生的区域,与题干逻辑关系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以上这五类考点是江苏省考每年必考知识点,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一定重点掌握。

此外,还有一般知识点考察频率较低,即全同关系、交叉关系、语法关系这三个知识点比较简单,大家只要具备基本的常识即可,考的相对较少。

1.全同关系,仅在2015年的江苏A类卷中出现一次,掌握全同关系的关键在于理解“古今中外雅俗”这六个字。

【例7】(2015江苏A)七天之于一星期相当于()之于()。

A一米——十分米

B十元——一百元

C直线——几何学

D一吨——十公斤

【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七天”和“一星期”二者之间是全同关系,七天即一星期。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中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A项:“一米”和“十分米”二者之间是全同关系,一米即十分米,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十元”和“一百元”二者之间不是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直线”是“几何学”的基本概念,是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一吨”和“十公斤”二者之间不是全同关系,一吨等于一千千克,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交叉关系,仅在2015年的江苏B卷中出现一次,可不做重点掌握,方法也相对简单,用“有的”造句是技巧,看是否存在交叉共存区域即可。

【例8】(2015江苏B)

专家:官员

A.菜农:农民

B.朝阳:落日

C.少年:歌手

D.青山:绿水

【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有的“专家”是“官员”,有的“官员”是“专家”,二者之间为交叉关系。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间词语的逻辑关系。

A项:“菜农”是“农民”的一种,前者包含于后者,二者之间为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

B项:“朝阳”即早晨初升的太阳,“落日”指夕阳,即傍晚的太阳,二者是对太阳不同时刻的形容,二者之间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

C项:有的“少年”是“歌手”,有的“歌手”是“少年”,二者之间为交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

D项:青山和绿水是两种风景,二者之间为并列关系。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语法关系,C类考生应特别注意,在2016年的江苏省考中,语法关系增至2题,考生应掌握语法关系的方法即造句子,分析清楚词语充当的成分,主谓宾分清楚。

【例9】(2016江苏C)消除:障碍

A.交流:合作

B.解决:问题

C.制度:创新

D.改革:开放

【解析】第一步:分析题干词语的逻辑关系

消除障碍是谓宾关系,消除是动词,障碍是名词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交流和合作都是动词,两者不是谓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解决问题是谓宾关系,解决是动词,问题是名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制度被创新,制度是名词,创新是动词,顺序反了,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改革和开放都是动词,两者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二、真题演练

1.(2016江苏A)

悠悠嘻嘎嘻吱吱嘻

A.嘻嘻悠吱悠嘻吱嘎

B.悠悠嘻悠嘻嘎嘎吱

C.嘻嘻吱悠吱嘎嘎吱

D.吱吱悠嘻悠嘻嘻嘎

【正确答案】C

【解析思路】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从相同汉字的位置入手:位置1、2汉字相同;位置3、5、8汉字相同,位置6、7汉字相同。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B、D项中位置8均与位置3、5汉字不同,排除。

只有C选项相同汉字的位置和题干保持一致。

故正确答案为C。

2.(2016江苏B)

行为规则:法律

A.创新发展:发展

B.社会关系:工会

C.文学体裁:小说

D.人生理想:目标

【正确答案】C

【解析思路】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法律”和“行为规则”是种属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创新发展”和“发展”之间不是种属关系,创新是发展的驱动力,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B项: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工会是一个组织,二者不是种属关系,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C项:“小说”是“文学体裁”的一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D项:目标,指:1.射击、攻击或寻求的对象。2.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人生理想”是“目标”的一种,但词语位置和题干相反,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2016江苏B)

微信交流:上网

A.锻炼身体:跳舞

B.增长知识:学习

C.法庭审判:实验

D.旅游度假:自驾

【正确答案】B

【解析思路】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上网”是“微信交流”的必要条件。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跳舞”不是“锻炼身体”的必要条件,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B项:“学习”是“增长知识”的必要条件,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C项:“法庭审判”和“实验”没有逻辑关系,排除;

D项:“自驾”是“旅游度假”的一种方式,二者为种属关系,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4.(2016江苏B)

水稻:农田:农民

A.学生:老师:校园

B.羊群:牧民:草原

C.货物:网络:电商

D.捕鱼:海面:渔民

【正确答案】C

【解析思路】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农民在农田中种植水稻,农民种植水稻,第一词与第三词语之间为主宾关系;农民在农田中,第二词与第三词之间为场所的对应。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老师在校园中,第二词与第三词之间构成场所的对应,但是顺序相反,排除;

B项:牧民在草原上,第二词与第三词之间构成场所的对应,但是顺序相反,排除;

C项:电商在网络上销售货物,电商销售货物,第一词与第三词之间为主宾关系;

电商在网络上,第二词与第三词之间为场所的对应。三词逻辑关系与题干一致,当选;

D项:渔民捕鱼,第一词与第三词之间不是主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5.(2015江苏A)

教师:教师法:尊重教师

A.企业:劳动法:招聘童工

B.会计:会计法:虚报账目

C.司机:交通法:肇事逃逸

D.夫妻:婚姻法:婚姻自主

【正确答案】D

【解析思路】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教师法是针对教师的法律,教师法规定要尊重教师。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间词语的逻辑关系。

A项:劳动法的针对对象之一是企业,劳动法规定不得招聘童工,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会计法是针对会计的法律,会计法规定不得虚报账目,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交通法的针对对象之一是司机,交通法规定不得肇事逃逸,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婚姻法是针对婚姻的法律,婚姻法规定要婚姻自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类比推理14种典型

类比推理14种典型例题解析 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专项辅导系列: 1.首先搞清题干所给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 2.注意各种关系之间的细微差别。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是各种各样的(在下面将有所叙述),其中有些关系是非常相近的,容易混淆,应注意区别。例如,对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有些考生常常分辨不清。另外,一般来说,关系都是有顺序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不可能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参见例题中“整体与其构成部分”)。 3.看完全题再答题。不少考生认为类比推理题比较简单,往往题目还没有看完,就匆忙选择答案,这是不可取的(参见例题中“同一类属性的两个相互并列的概念部分”)。 典型例题解析 考生在做此种题目时,应该首先搞清题干所给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因果关系、工具与作用关系、工作与作用对象关系、物体与其运动空间关系、特定环境与专门人员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特殊与一般的关系等等。 1.原因与结果 【例题】努力:成功 正确选项为()。 A.生根:发芽 B.耕耘:收获 C.城市:乡村 D.原告:被告 解析:答案为B。该题题干中的两个词具有某种条件(或因果)关系,即只有努力才能成功或者说努力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原因之一。弄清了这一关系,就很容易找出正确答案。 2.工具与作用 【例题】汽车:运输 正确选项为()。 A.鱼网:编织 B.编织:鱼网 C.捕鱼:鱼网 D.鱼网:捕鱼 解析:答案为D。鱼网的作用是捕鱼。“编织”与“鱼网”两者的关系并不是“工具与作用”的关系。 3.物体与其运动空间 【例题】轮船:海洋 正确选项为()。 A.飞机:海洋 B.海洋:鲸鱼 C.海鸥:天空 D.河流:芦苇 解析:答案为C。轮船航行于海洋之上是物体与其运动空间的关系,选项只有海鸥和天空是物体与其运动空间的关系,故选C。

行测类比推理历年(2009-2013)国考联考真题及解析

行测类比推理历年国考联考真题及解析 (国考2009年-2013年5套,联考2009-2012年8套,Edit By QH) 2009国考 81.杂志对于()相当于()对于农民 A.编辑蔬菜B.书刊农村C.传媒农业D.报纸果农 82.()对于行动相当于()对于航行 A.目标灯塔B.信心风帆C.激情桅杆D.毅力水手 83.寡对于()相当于利对于() A.孤弊B.众钝C.多益D.少害 84.()对于手机相当于交流对于() A.电视文学B.电脑文化C.信号文字D.通讯语言 85.签约︰解约 A.结婚︰离婚B.订货︰收货C.上班︰下班D.借款︰贷款 86.冠心病︰传染病 A.熊猫︰哺乳动物B.鲤鱼︰两栖动物C.京剧︰豫剧D.细菌︰病毒 87.考古︰文物︰博物馆 A.培训︰员工︰社会B.耕种︰庄家︰土地C.贸易︰商品︰工厂D.教育︰人才︰企业 88.电梯︰大厦︰城市 A.肥皂︰浴室︰客厅B.水草︰小溪︰山谷C.飞禽︰走兽︰森林D.奶牛︰牛奶︰超市 89.图书︰印刷厂︰出版社 A.桌椅︰家具厂︰木材厂B.水果︰经销商︰种植户 C.电影︰制片人︰剧作家D.房子︰建筑商︰开发商 90.打折︰促销︰竞争 A.奖金︰奖励︰激励B.日食︰天体︰宇宙C.娱乐︰游戏︰健康D.京剧︰艺术︰美感 2009国考答案: 81【解析】A。杂志是编辑编的,蔬菜是由农民种植的。 82【解析】A。目标是行动的方向;灯塔是航行的方向。 83【解析】B。寡和众,利和钝都是反义词。 84【解析】D。手机的用途是通讯,语言的用途是交流。 85【解析】A。签约和解约是相互矛盾的关系,并且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只有结婚和离婚满足这样的关系。86【解析】B。冠心病不属于传染病;而鲤鱼也不属于两栖动物。 87【解析】D。文物是由考古发现并进入博物馆展览的;人才是由教育培养出来并进入企业进行工作的。88【解析】B。电梯出现在大厦里,大厦处在城市中;水草生长在小溪里,小溪出现在山谷中。 89【解析】D。出版社找印刷厂印刷图书;开放商找建筑商承建房子。 90【解析】A。用打折来促销是一种竞争手段;用奖金来奖励是一种激励手段。 2010年国考 76. 身份证∶身份 A.执业证∶资格 B.结婚证∶配偶 C.房产证∶房屋 D.毕业证∶学位 77. 茶壶∶紫砂∶雕刻 A.电线∶金属∶生产 B.马路∶柏油∶铺设 C.房门∶木材∶油漆 D.夹克∶布料∶制作 78. 骨骼对于( ) 相当于( ) 对于房屋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指导:判断推理类比推理题型分类及真题示例

类比推理考察的是考生对词语内在关系的分析能力。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中类比推理可分为集合概念类、逻辑关系类、同时附带考察一些常识知识。考查形式为先给出一组有某种相关的词,然后在选项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近似的词。 按照题型的不同,类比推理题可分为如下类型: 两词型:其基本形式为:A:B (A、B为两个存在某种关系的词语) 三词型:其基本形式为:A:B:C (A、B、C为三个存在某种关系的词语) 四词形:其基本形式为:()对于A相当于()对于B(A、B是没有关系的两个词语)按照类比推理考查内容不同,大体可分为如下类型: 1.因果关系:哲学上把因果关系定义为“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现实中常用“因为……,所以……”来表示。 2.并列关系:并列关系通常为同一类属下相互并列的概念,同时包括了对比关系、相邻关系等。 3.对立关系:即矛盾关系,是指两个词在意义和立场上完全相反和对立的关系。 4.属种与种属关系:我们将外延较大的概念称为属概念,外延较小的概念称为种概念。属种关系是指外延较大的属概念对于外延较小的种概念的关系(即真包含关系),例如:“动物”与“脊椎动物”,“劳动者”与“农民”。种属关系是指外延较小的种概念对于外延较大的属概念的关系(即真包含于关系),例如:“哺乳动物”与“脊椎动物”,在这一对关系中,由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脊椎动物,但脊椎动物不一定都是哺乳动物,这样,“哺乳动物”与“脊椎动物”的关系就是真包含于关系。 5.质同关系:是指两个词在本质属性和根本立场上完全相同的关系。 6.人与物的对应关系:与特定或相关人有关的物的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这里的“物”包括:作品、学说、典故、身份、行为、环境、事件等。 7.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指事物的整体及其组成部分的关系。 8.事物与其作用对象的关系:在事物之间也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一个事物作用于另一个事物,被作用的事物就称为作用对象。 9.描述关系:指一个词是对另外一个词的形态、颜色、特征、性质等的说明或描述。 下文中国家公务员网专家将通过北京、上海等各省市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解读判断推理定义判断解题技巧与注意事项的运用。 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类比推理练习 山东省从2008年起开始引入类比推理题型,且2008、2009两年均考察的是两词型类比推理题。其中除了考察常见的逻辑学中基本的概念间的关系以外,还考察了比如2008年77题涉及到的负概念等逻辑学专业知识。所以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以真题为出发点,努力完善自己的逻辑学基础知识,在解决类比推理题时达到够事半功倍。

2015河南省考行测:类比推理近义反义关系经典考查题型精讲

2014河南省考行测:类比推理近义反义关系经典考查题型精讲 郑州省考交流群号:35094686 类比推理中关于近义词、反义词等的考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出题方向。近义词指两个词语间的意思相近或相似,如“喜欢:喜爱”;反义词指两个词语间的意思相反或背离,如“喜欢:讨厌”。 类比推理在这方面的考察可以说是对常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但掌握一定做题技巧和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在考场上可以快速拿到该类型题目的分数。 近义词、反义词的考查要点: 1、对简单词汇的考查,词性关系。(相对简单) 2、对成语意思的考查;(会存在一些陷阱) 3、词语当中隐藏着“近义”、“反义”等的字眼,重要字眼的位置关系(技巧形强,快速拿分) 4、反义词中相对反义与绝对反义的区别。 注意:词语的褒贬色彩 下面,华图教育的老师为大家选取了一些经典的考题,帮助大家快速提高。 【例题精讲】

一、简单词汇 【例1】真诚:真挚 A. 论证:论点 B. 顽强:顽劣 C. 果断:武断 D. 争议:争执 【解析】D 本题考查近义关系。真诚和真挚是近义词,并且都属于褒义词。D项,争议和争执是近义词,并且都属于贬义词。A项,论证指的是整个论证过程,而论点只是论证中的某个观点,显然是不相近的。B项“顽强”是褒义词,“顽劣”是贬义词;C项“果断”是褒义词,“武断”是贬义词。都不是近义词。故选D。 【例2】创新:僵化 A. 发展:前进 B. 开放:闭塞 C. 计划:秩序 D. 革新:失败 【解析】B 本题考查反义词关系。“创新”与“僵化”互为反义,B项,“开放”与“闭塞”互为反义。A项,发展和前进属于近义关系。C项两词明显不属于反义词。D项,进行革新可能会失败,即失败只是革新的一个可能性的结果,两者不属于反义词。故选B。 【例3】鼓舞对于( ) 相当于( ) 对于捏造 A. 士气谎言 B. 打击欺骗 C. 煽动创作 D. 语言文书

高考数学经典常考题型第99专题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

第99专题训练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 一、基础知识: (一)归纳推理: 1、归纳推理: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2、处理归纳推理的常见思路: (1)利用已知条件,多列出(或计算出)几个例子,以便于寻找规律 (2)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哪些地方是不变的(形成通式的结构),哪些地方是变化的(找到变量),如何变化(变量变化的规律) (3)由具体例子可将猜想的规律推广到一般情形,看是否符合题意 3、常见的归纳推理类型: (1)函数的迭代:设 f 是 D D →的函数,对任意 x D ∈,记 ()()()()()()()()()()() ()0121,,, n n f x x f x f x f x f f x f x f f x +??====??????,则称函数 ()()n f x 为()f x 的n 次迭代; 对于一些特殊的函数解析式,其() ()n f x 通常具备某些特征(特征与n )有关。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要注意观察解析式中项的次数,式子结构以及系数的特点,以便于从具体例子中寻找到规律,得到() ()n f x 的通式 (2)周期性:若寻找的规律呈现周期性,则可利用函数周期性(或数列周期性)的特点求出某项或分组(按周期分组)进行求和。 (3)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从数列所给的条件中,很难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变形推导,从而可以考虑利用条件先求出几项,然后找到规律,猜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 (4)数阵:由实数排成一定形状的阵型(如三角形,矩形等),来确定数阵的规律及求某项。对于数阵首先要明确“行”与“列”的概念。横向为“行”,纵向为“列”,在项的表示上通常用二维角标ij a 进行表示,其中i 代表行,j 代表列。例如:34a 表示第3行第4列。在题目中经常会出现关于某个数的位置问题,解决的方法通常为先抓住选取数的特点,确定所求数的序号,再根据每行元素个数的特点(数列的通项),求出前n 行共含有的项的个数,从而确定该数位于第几行,然后再根据数之间的规律确定是该行的第几个,即列。 (二)类比推理: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练习题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第二课时讲课材料 2.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1a =,2n n S n a =*()n ∈N ,可归纳猜想出n S 的表达式 为 ( ) A .21n n + B .311n n -+ C .212n n ++ D .22n n + 3. 观察下图,可推断出“x ”应该填的数字是( ) A .171 B .183 C .205 D .268 4. 观察下列各式:72=49,73=343,74=2401,…,则72011 的末两位数字为( ) A .01 B .43 C .07 D .49 5. 观察下列事实:|x |+|y |=1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4,|x |+|y |=2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8,|x |+|y |=3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12,…,则|x |+|y |=20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 ) A .76 B .80 C .86 D .92 6.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头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比如:

他们研究过图1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的,称图2中的1,4,9,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 A.289 B.1024 C.1225 D.1378 7.将正整数排成下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则在表中数字2010出现在( ) A.第44行第75列B.第45行第75列C.第44行第74列D.第45行第74列8.为提高信息在传输中的抗干扰能力,通常在原信息中按一定规则加入相关数据组成传输信息.设定原信息为a0a1a2,a i∈{0,1}(i=0,1,2),传输信息为h0a0a1a2h1,其中h0=a0⊕a1,h1=h0⊕a2,⊕运算规则为:0⊕0=0,0⊕1=1,1⊕0=1,1⊕1=0.例如原信息为111,则传输信息为01111,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可能导致接收信息出错,则下列接收信息一定有误的是( ) A.11010 B.01100 C.10111 D.00011 9.定义A*B,B*C,C*D,D*A的运算分别对应图中的(1)(2)(3)(4),那么下图中(A)(B)所对应的运算结果可能是( )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经典试题146页【辛苦整理】

一、拆分重组图形推理题 拆分重组题型中,左边所给出的图形由若干个元素组成,右边的备选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组成左边图形的元素组成的,要求考生正确选择。需要注意的是,组成新的图形时,只能在同一平面上,方向、位置可能出现变化,而不可以对图形进行空间翻转 例题1 [2006年江西省第56题] 【解析】仔细观察箭头的方向和短形缺口的方向,即有且只有一个箭头是朝向缺口的方向的,符合条件的只有C项。故选C。 例题2 [2008年重庆市第74题] 【解析】原图形由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组成,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能还原成原图形。故选A。 例题3 [2006年中央(一类)第57题、(二类)第52题] 【解析】A、D项图形中的小圆直径不足两条,予以排除;B项中的小圆内多了一条直径,也应排除。故选C。 点评:解答图形类题目,对于思维敏捷的人很容易,推荐大家学会思维导图法,对解析此类题目很容易。最后和大家说:我想,每一次都推荐一下对大家都非常有用的信息,只推荐三个有用的,其他的我觉得都没什么意思,每一次推荐都不容易,希望大家珍惜。大家有选择性的看,都是个人觉得非常好的。一切都做了,离成功就近了,好运与机遇就会降临。 二、立体还原图形推理题 立体还原题型考查的是考生的空间感,一般给出一个将立体图展开了的平面图,要求对此平面图还原成立体图,从给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或者不符合的一项。此类试题有一定的难度,考生需掌握空间还原的技巧。 例题1 [2008年重庆市第69题] 下面四个所给的选项中,哪一选项的盒子不能由左边给定的图形做成: 【解析】阴影部分应该平行而不相交,所以D不正确;两个阴影部分不会相连,所以C不正确;半阴影半空白面中的空白处不可能相连,所以A也不正确。故选B。 例题2 [2008年中央第65题]

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考点及真题解析

类比推理 解题思路 事物间都存在逻辑关系,对事物间逻辑关系的抽象比较就就是类比。正确的解题思路就是,准确判断题干给定的一组或多组相关词(概念)间的逻辑关系,然后,选择与之逻辑关系相同或相近的备选项作为答案。解题的关键就是把握两个要点。 要点一:确认概念关系 要点二:比较高阶关系(类比推理试题中高阶类比就是重要考点。) 试题类型 一、传统型(双词类比) 传统型又称双词类比,试题结构如下: M∶N 备选项:A、……B、……C、……D、…… 解析要求: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例题动物∶牛 A、汽车∶轿车 B、足球∶球类 C、公务员∶教师 D、松树∶菊花 二、填空型 填空型试题结构如下: 备选项:A、……B、……C、……D、…… 例题( )对于山东相当于皖对于( ) A、泰山合肥 B、孔子皖南事件 C、鲁安徽 D、渤海南海 三、三词连锁型

三词连锁型简称连锁型,试题结构如下: W∶H∶Q 备选项:A、……B、……C、……D、…… 例题火车∶汽车∶交通工具 A、公路∶铁路∶山路 B、泰山∶太行山∶山脉 C、公园∶大厦∶城市 D、蔬菜∶粮食∶庄稼 【解析】题干中“火车、汽车”都就是交通工具。只有B项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 类比关系考点 类比推理一般考查九种逻辑关系 一、同一关系 同一关系就是两个概念的含义完全相同的逻辑关系。即:内涵一致,外延重合。如:马铃薯∶土豆。 例题诗人∶骚人 A、而立∶四十 B、美人∶皇后 C、男子∶须眉 D、古稀∶寡人 【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语就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古称诗人为“骚人”,因屈原作《离骚》得来。符合题干逻辑关系的只有C项。古称男子为“须眉”。故选C。 【拓展】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借用为男子的代称。 二、包含关系 类比推理中的包含关系就是指真包含关系,在逻辑上也叫属种关系,即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并大于另一个概念的外延。其逆向关系就是包含于关系。在类比推理试题中,要注意区别前后顺序。 例题1 家具∶橱柜 A、企鹅∶鹅 B、家禽∶鸭子 C、房屋∶窗户 D、铅笔∶笔 【答案】B

类比推理经典解

第四节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2006年新增的题型。这种题目是在题干中给出具有某种关系的两个词(词组),要求考生从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对,其间的关系与题干所给出的两个词(词组)间的关系最为贴近或最为相似。 这种题目考查的仍然是一种推理能力,以及比较分析能力,因为类比推理测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不仅要求考生有较好的思维能力,而且也要求具备开阔的视野。所以,要想在此部分得到理想的成绩,必须做到有相当的知识积累,然后再做适当的练习以熟悉这种题型,这样,在考试时即可以节省读题时间,又可以提高效率。 考生在做此种题目时,应该首先搞清题干所给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因果关系、工具与作用关系、工作与作用对象关系、物体与其运动空间关系、特定环境与专门人员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特殊与一般的关系等等。 1.原因与结果 【例题】努力:成功 正确选项为()。 A.生根:发芽 B.耕耘:收获 C.城市:乡村 D.原告:被告 解析:答案为B。该题题干中的两个词具有某种条件(或因果)关系,即只有努力 才能成功或者说努力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原因之一。弄清了这一关系,就很容易找出 正确答案。 2.工具与作用 【例题】汽车:运输 正确选项为()。 A.鱼网:编织 B.编织:鱼网 C.捕鱼:鱼网 D.鱼网:捕鱼 解析:答案为D。鱼网的作用是捕鱼。“编织”与“鱼网”两者的关系并不是“工

具与作用”的关系。 3.物体与其运动空间 【例题】轮船:海洋 正确选项为()。 A.飞机:海洋 B.海洋:鲸鱼 C.海鸥:天空 D.河流:芦苇 解析:答案为C。轮船航行于海洋之上是物体与其运动空间的关系,选项只有海鸥和天空是物体与其运动空间的关系,故选C。 4.特定环境与专门人员 【例题】山野:猎手 正确选项为()。 A.生猪:工厂 B.教室:学生 C.农民:阡陌 D.野兽:旷野 解析:答案为B。山野和猎手是特定环境与专门人员的关系,选项只有教室与学生是特定环境与专门人员的关系,故选B。 5.整体与其构成部分 【例题】水果:苹果 正确选项为()。 A.香梨:黄梨 B.树木:树枝 C.家具:桌子 D.天山:高山 解析:该题题干中“水果:苹果”两个词之间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所以答案为选项C。选项B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选项D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6.同一类属性的两个皸互并列的概念 【例题】绿豆:豌豆 正确选项?)。 A.家兗:灯具 B.猴子:树木 C.鲨鱼:鲸鱼 D.香瓜:西瓜 解析:答案?D。对于此题考生常常是看到哪臌就选到哪里,尤其是选项B,其中?鲸鱸其实不是鱼,而昮哺?动牨。

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复习

〖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这一章,应当掌握归纳推理的特点,了解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完全归纳推理、简单枚举法的内容、公式和特点;掌握穆勒五法的内容和公式;识别用自然语言表述的推理是否为归纳推理;识别具体的归纳推理是完全归纳推理还是枚举法或科学归纳法。 要求: 1.需要记忆的内容 ①归纳推理的定义和归纳推理的特点。 ②完全归纳推理的定义和完全归纳推理的特点。 ③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定义、简单枚举法的特点及应用该方法容易犯的逻辑错误、科学归纳法的定义和特点。 2.需要理解的问题 ①演绎和归纳的区别与联系。 ②应用枚举法容易犯的错误--以偏盖全、轻率概括。 3.需要掌握的应用分析能力 能够分析应用枚举法所犯的逻辑错误。 〖试题例析〗 1.考核本章涉及的主要基本概念 ⑴ 填空题 ① 简单枚举法是以考察一类事物中的部分情况作为主要依据,且又未发现反例而作出一般性结论的。 ② 科学归纳法是根据某类部分对象与某属性之间具有因果联系从而推出一般性结论。 ③ 穆勒五法是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 ④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是 a. 演绎推理的大前提要靠归纳推理来获取; b.归纳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有待演绎推理的论证和补充;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分析】 以上题目属于考察考生对本章应当记忆的基本内容的掌握情况。这些内容,只要认真学习教材,就能够填写。 ⑵选择题 ① 完全归纳推理是B。 A.或然性推理B.必然性推理 C.既非或然性推理而又非必然性推理;D.既是或然性推理又是必然推理 ② 运用简单枚举法容易犯的逻辑错误是B。 A.机械类比B.以偏概全C.以相对为绝对D.预期理由 【分析】 以上考核的仍然是基本概念,需要认真看教材。 2.应用分析能力的考核 ⑴ 选择题 ① 下面这些结论中,不能用完全归纳法得到的是AC。

类比推理典型例题

资料整理:山东公务员辅导网。 1.外科医生:屠户 A.农民:工人 B.理发师:园丁 C.教师:传教士 D.军人:公务员 答案:B 解析:外科医生主要用手术刀,屠户主要用杀牲口的尖刀,二者都是用刀的;理发师用剪刀修剪头发,园丁用剪刀修剪花草,所以本题应该选择B。 2.声母:韵母 A.元音:辅音 B.平假名:片假名 C.偏旁:部首 D.语素:音节 答案:A 解析:汉语发音由声母和韵母组成,声母和韵母是互斥关系;BCD都不满足互斥关系,排除;元音和辅音组成一个音节,二者是互斥关系,因此本题选A。 3.风筝:线 A.锁:钥匙 B.枪:子弹 C.汽车:方向盘 D.电脑:键盘 答案:C 解析:风筝的方向是由线控制的,汽车的方向是由方向盘控制的,所以本题应该选择C。 4.城堡:骑士 A.医院:护士 B.舞会:女士 C.学校:博士 D.边防:战士 答案:D 解析:城堡由骑士来捍卫;边防由战士来保卫,因此本题选D。 5.电:计算机 A.水:发电站 B.风:热气球 C.火:列车 D.光:生命 答案:D 解析:计算机的运行离不开电,生命的存在离不开光,因此本题选D;发电站并非只能用水;热气球借助的不是风;不是所有的列车都是借助燃料燃烧推动的;因此排除ABC。 6.蜜糖:甜 A.墨水:黑 B.天空:蓝 C.饭菜:香 D.鲜血:红 答案:D

解析:蜜糖必然是甜的,鲜血必然是红的,所以本题应该选择D;墨水未必是黑的,还有蓝墨水,红墨水等等;天空也未必是蓝的,天黑了是黑的,多云时是灰的;饭菜未必是香的,还有烧糊了的饭菜;因此排除A、B、C。 7.海洋:岛屿 A.森林:空地 B.城市:公园 C.高楼:平房 D.工厂:烟囱 答案:B 解析:岛屿处于海洋之中,被海洋包围;公园处于城市之中,被城市包围;所以本题应当选B。空地并非必然处于森林之中,平房并非必然处于高楼之中;排除AC。工厂里有烟囱,但烟囱与工厂不是包围关系,排除D。 8.咖啡:茶 A.香烟:大麻 B.酸奶:乳酪 C.香槟:红酒 D.巧克力:冰淇淋 答案:C 解析:咖啡与茶都是提神饮品,都是需要用水泡饮;大麻不同于香烟,在我国是违禁毒品,排除A;酸奶与乳酪都是乳制品,但是酸奶是饮品,乳酪是食品,排除B;巧克力与冰淇淋都是甜点,但是冰淇淋不同于巧克力是需要冷藏的,排除D;而香槟与红酒都属于酒类,且大都用于宴请场合,所以本题应该选择C。 9.热水瓶:保温杯 A.烤肉架:微波炉 B.冷柜:冰箱 C.热水袋:热宝 D.暖气片:火炉 答案:B 解析:热水瓶与保温杯工作原理相同,且都是为了保持杯内水的热度,冷柜与冰箱工作原理相同,且都是为了保持冷藏区的低温,所以本题应该选择B。烤肉架与微波炉工作原理不同,用处也各异,排除A;热水袋与热包,暖气片与火炉工作原理不同,排除C、D。 10.花生:壳 A.货物:集装箱 B.模特:衣服 C.香蕉:皮 D.书籍:封面 答案:C 解析:花生有壳,剥了壳才能吃到花生仁;香蕉有皮,剥了皮才能吃到香蕉肉,所以本题应该选择C。 11.照片:回忆 A.档案:事实 B.小说:虚构 C.音乐:旋律 D.互联网:交流 答案:D 解析:照片可以勾起人们的回忆,前者是事物,后者是行为;档案反映事实,二者都是事物,排除A;小说是虚构的,前者是事物,后者是方式,排除B;音乐中有旋律,二者都是现实存在物,排除C;互联网可以让人们交流,前者是事物,后者是行为。

类比推理及其解析_历年真题

类比推理 1. 石榴:火红 A.企图:规划 B.海洋:广阔 C.桂花:山坡 D.平原:草丛答案:B 解析:题干中“石榴”与“火红”是描述关系,“火红”修饰“石榴”,可以组成偏正短语“火红的石榴”。各个选项中,B项中“广阔”“和海洋”和是偏正关系。A项“企图”和“规划”是同一意思,褒贬两种不同的说法。C项“桂花”和“山坡”是事物与环境的关系,“桂花”生长在“山坡”上。D项两个词语的关系与C项相同。所以选B。 2. 分配:任务 A.解决:问题 B.团结:合作 C.公共:服务 D.信息:技术答案:A 解析:题干中“分配”和“任务”是动宾关系。答案各个选项中,A中解决和问题是动宾关系。B项团结与合作是同意关系。C项公共与服以及D项信息与技术都是偏正关系。所以选择A。 3. 万水:千山 A.四通:八达 B.乱七:八糟 C.五湖:四海 D.七上:八下答案:C 解析:题干中万水和千山是并列关系。答案中四个选项也都是列关系,所以还要仔细考察一下题干。题干中出现的是“水和山”,答案中与之最类似的是C项“湖和海”。其它选项在这方面都不如C项合适。 4. 奢侈:节约 A.复杂:朴素 B.八卦:阴阳 C.腐败:廉洁 D.巧妙:巧合答案:C 解析:题干中奢侈和节约是反义词。答案中,复杂与朴素没有什么关系;八卦与阴阳是并列关系;巧妙与巧合没有什么关系;只有C项腐败与廉洁是反对关系。

5. 秋天:季节 A.中国人:外国人 B.名人:英雄 C.将军:职业 D.节约:品德答案:D 解析:题干中秋天与季节是种属关系,秋天是季节的一种。答案中,只有D项节约与品德是种属关系。迷惑选项是C项将军与职业,将军是一种军衔的一种,而不是职业,所以C也不对。 6.运动员:大学生 A.植物:种植 B.专家:青年 C.四季:春天 D.纸张:书法答案:B 解析:运动员与大学生是交叉关系,有的运动员是大学生,有的大学生是运动员。各个选项中,只有B项专家与青年是交叉关系,有些专家是青年,有些青年是专家,其它选项都不存在这个关系。 7. 混凝土:建筑 A.高梁米:秧酒 B.燕窝:浸淀 C.紫金山:天文台 D.公务员:管理答案:A 解析:题干中,混凝土与建筑是原材料与事物之间的关系。A项高梁米与秧酒是这种关系。B项燕窝与浸淀是C项紫金山与天文台是偏正关系。D项公务员与管理可以理解成动宾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偏正关系。B项燕窝与浸淀动宾关系。 8. 火锅:板桌 A.果树:水果 B.船舶:水运 C.潜艇:海洋 D.太阳能:层顶答案:C 解析:火锅在板桌上使用,潜艇在海洋中使用。 9. 营养:健康 A.修路:致富 B.富裕:休闲 C.山:水 D.云:阴 答案:D

14种典型类比推理例题解析

1.首先搞清题干所给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 2.注意各种关系之间的细微差别。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是各种各样的(在下面将有所叙述),其中有些关系是非常相近的,容易混淆,应注意区别。例如,对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有些考生常常分辨不清。另外,一般来说,关系都是有顺序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不可能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参见例题中“整体与其构成部分”)。 3.看完全题再答题。不少考生认为类比推理题比较简单,往往题目还没有看完,就匆忙选择答案,这是不可取的(参见例题中“同一类属性的两个相互并列的概念部分”)。 典型例题解析 考生在做此种题目时,应该首先搞清题干所给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因果关系、工具与作用关系、工作与作用对象关系、物体与其运动空间关系、特定环境与专门人员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特殊与一般的关系等等。 1.原因与结果 【例题】努力:成功 正确选项为()。 A.生根:发芽 B.耕耘:收获 C.城市:乡村 D.原告:被告 解析:答案为B。该题题干中的两个词具有某种条件(或因果)关系,即只有努力才能成功或者说努力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原因之一。弄清了这一关系,就很容易找出正确答案。 2.工具与作用 【例题】汽车:运输 正确选项为()。 A.鱼网:编织 B.编织:鱼网 C.捕鱼:鱼网 D.鱼网:捕鱼 解析:答案为D。鱼网的作用是捕鱼。“编织”与“鱼网”两者的关系并不是“工具与作用”的关系。 3.物体与其运动空间 【例题】轮船:海洋 正确选项为()。 A.飞机:海洋 B.海洋:鲸鱼 C.海鸥:天空 D.河流:芦苇 解析:答案为C。轮船航行于海洋之上是物体与其运动空间的关系,选项只有海鸥和天空是物体与其运动空间的关系,故选C。 4.特定环境与专门人员 【例题】山野:猎手

类比推理专项习题100道题+答案+解析

类比推理 专 项 习 题100道

1.曹七巧:张爱玲 A.杜甫:李白 B.于连:狄更斯 C.骆驼祥子:老舍 D.林徽因:郭沫若 【答案】C。解析:曹七巧是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出自小说《金锁记》;骆驼祥子是老舍笔下的人物,出自小说《骆驼祥子》。于连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笔下的人物,出自小说《红与黑》。杜甫、林徽因都是真实人物。 2.林冲:水浒 A.范进:官场现形记 B.贾宝玉:红楼梦 C.闰土:祝福 D.吴承恩:西游记 【答案】B。解析: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人物。范进出自《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闰土对应的是鲁迅的小说《故乡》;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 3.守株待兔:望梅止渴 A.唇亡齿寒:鸡鸣狗盗 B.闻鸡起舞:指鹿为马 C.掩耳盗铃:拔苗助长 D.不寒而栗:不学无术 【答案】C。解析:题干成语中都包含行为与目的的关系,只有C项符合。并且这四个词都是贬义词。 4.歇斯底里:癔症 A.买单:结账B.脚踏车:自行车 C.引擎:发动机D.可口可乐:饮料 【答案】C。解析:本题两个词属于称呼一致型的关系,并且,前者是音译外来词,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是C项。 5.韩国:首尔 A.美国:纽约B.加拿大:多伦多 C.伊斯兰堡:巴基斯坦D.埃及:开罗 【答案】D。解析:国家与首都的关系。韩国的首都是首尔,埃及首都是开罗。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加拿大首都是渥太华。巴基斯坦的首都是伊斯兰堡,顺序颠倒。 6.破釜沉舟:项羽 A.望梅止渴:袁绍 B.陈桥兵变:赵恬 C.焚书坑儒:嬴政 D.背水一战:韩当 【答案】C。解析:考查成语典故与主人公的关系。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项羽,焚书坑儒的主人公是嬴政。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曹操,陈桥兵变的主人公是赵匡胤,背水一战的主人公是韩信。 7.馒头:面粉 A.毛笔:宣纸 B.衣服:布料 C.运动员:教练 D.飞机:导弹 【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后者是前者的制作材料,故此题正确选项为B。 8.巴西:智利 A.喀麦隆:老挝 B.葡萄牙:波兰 C.英国:美国 D.尼日利亚:瑞士 【答案】B。解析:巴西和智利都在南美洲,葡萄牙和波兰都在欧洲。喀麦隆在非洲,老挝在亚洲;英国在欧洲,美国在北美洲;尼日利亚在非洲,瑞士在中欧。 9.拱桥:弧 A.足球:操场 B.毛巾:方形 C.翠竹:哨子 D.汤圆:冬至 【答案】B。解析:拱桥是弧形的,毛巾是方形的。 10.杂交水稻:袁隆平 A.微生物学:巴斯德 B.跨栏:刘翔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异同点比较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异同点比较 合情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过程,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具有猜侧和发表结论,探索和提供思路的作用.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能力高考的要求下,推理方法就显得更加重要.在复习中要把推理方法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意识,使得问题的解决有章有法,得心应手.合情推理包括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一.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联系: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由这两种推理得到的结论都不一定正确,其正确性有待进一步证明. 二.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区别: (一) 归纳推理 1.归纳推理定义: 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说明: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大致如下: 2.归纳推理的特点: (1)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几个已知的特殊现象,归纳所得的结论是尚属未知的一般现象,该结论超越了前提所包容的范围. (2)由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猜测的性质,结论是否真实,还需经过逻辑证明和实践检验.因此,它不能作为数学证明的工具. (3)归纳推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推理.通过归纳推理得到的猜想,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帮助人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一种推理模型,归纳推理包括不完全归纳法和完全归纳法. 3.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 ①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本质; ②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达的一般性命题. 说明:归纳推理基于观察和实验,像“瑞雪兆丰年”等农谚一样,是人们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进行归纳的结果.物理学中的波义耳—马略特定律、化学中的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天文学中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等,也都是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发现的. (二).类比推理(以下简称类比) 1.类比推理定义: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简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2. 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 ①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 ②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 3.说明:类比推理的思维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判断推理之类比推理100题

《考前必做?高难易错题》类比推理100 题 1. 解释:理解 A.分析:结论 B.奉献:赞许 C.拼搏:成功 D.分享:满足 2. 酒驾:行为:违法 A.人参:药材:昂贵 B.善良:品质:美德 C.海豚:鱼类:胎生 D.太阳:恒星:炽热 3. 四平八稳对于()相当于()对于勇敢 A.平稳火中取栗 B.进取畏首畏尾 C.固执匹夫之勇 D.急躁不甘示弱 4. 新闻:纪实:报道 A.书签:便捷:工具 B.合金:耐磨:生铁 C.戏剧:艺术:话剧 D.树木:净化:红杉 5. 蚕丝:帛 A.黄豆:豆腐 B.麻:绳 C.棉花籽:棉籽油 D.生石灰:氧化钙 6. 相交:相离 A.自然数:正整数 B.抱枕:枕芯 C.沙发:书架 D.男性:女性 7. 花:花言巧语:花甲之年 A.梅:望梅止渴:青梅竹马 B.兰:义结金兰:吐气如兰 C.竹:势如破竹:金石丝竹 D.菊:春兰秋菊:菊老荷枯

8. 不为已甚对于()相当于()对于安步当车 A.不足为法安贫乐道 B.适可为止缓步代车 C.克己复礼出舆入辇 D.过甚其词缓步徐行 9. 天下雨:地上湿 A.满18 岁:有选举权 B.开花:结果 C.地上不湿:天没下雨 D.摩擦:生热 10. 救援:围魏救赵 A.进攻:风声鹤唳 B.防守:草木皆兵 C.追击:穷寇勿追 D.转移:斗折蛇行 11. 愚公移山:郑人买履 A.弄巧成拙:囫囵吞枣 B.杞人忧天:庖丁解牛 C.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D.凿壁偷光:田忌赛马 12. 持之以恒:一曝十寒 A.得天独厚:地利人和 B.墨守成规:革故鼎新 C.鹤立鸡群:相形见绌 D.经天纬地:博古通今 13. 四平八稳对于()相当于()对于忧虑 A.平稳心有余悸 B.创新高枕无忧 C.轻率牵肠挂肚 D.精明卧不安席 14. 安全带:安全 A.口服液:口服 B.摄像机:摄像 C.日记本:日记 D.辽宁舰:辽宁 15. 洛阳纸贵对于()相当于()对于数量 A.文章车载斗量

类比推理真题归纳整理

类比推理真题归纳整理 1.白醋∶消毒 A.热水器∶加热 B.汽油∶去渍 C.白糖∶调味 D.人参∶滋补 【解析】B。白醋的主要功能是烹调,次要功能是消毒,去除病菌,并且白醋是液体,二者是功能的对应关系。汽油的主要功能是用作燃料,次要功能是去渍,去除污垢,并且汽油是液体,符合题干逻辑关系,B项当选。 2.生死∶存亡 A.轻重∶缓急 B.亲疏∶长幼 C.真伪∶对错 D.好坏∶优劣 【解析】D。生死和存亡都表示生命的两种状态,二者是近义词,并且“生”和“存”对应,“死”和“亡”对应。D项,好坏和优劣都表示一个事物的好坏两个方面,二者是近义词,并且“好”和“优”对应,“坏”和“劣”对应,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3.成百∶上千 A.三教∶九流 B.三头∶六臂 C.千变∶万化 D.千方∶百计 【解析】C。成百和上千都表示数量多,构成并列关系,并且二者都包含动词,“百”和“千”程度递增。C项,千变和万化都表示变化非常多,二者是并列关系,并且都包含动词,“千”和“万”是程度递增,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4.踢皮球∶互相推诿 A.燕归巢∶时过境迁 B.破天荒∶闻所未闻 C.睁眼瞎∶目不识丁 D.纸老虎∶不堪一击 【解析】B。“踢皮球”常用来形容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相互推诿”,办事效率低下,故踢皮球可以比喻相互推诿。同时踢皮球是动宾结构。 A项:“燕归巢”是燕子回到了自己的巢穴;“时过境迁”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燕归巢不能比喻时过境迁,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B项:“破天荒”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闻所未闻”指从来没听说过的事情,且破天荒

也是动宾关系,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C项:“睁眼瞎”指没文化的人,思想很封建的人,有眼无珠的,不懂知识的人,有时候也用为看错了人和任何物品;“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或没有学问,睁眼瞎可以比喻目不识丁,但是睁眼瞎不是动宾关系,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D项: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装样子吓唬人的;不堪一击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次打击,二者意思不同,纸老虎不能比喻不堪一击,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因此B 项当选。 5.观众∶电视∶新闻 A.士兵∶靶场∶命令 B.渔夫∶渔船∶渔汛 C.教师∶课堂∶知识 D.消费者∶消费指南∶优惠信息 【解析】D。观众是电视的主要受众,电视是发布新闻的一种载体。D项,消费者是消费指南的主要受众,消费指南也是发布优惠信息的一种载体,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6.战术∶战争∶胜负 A.血型∶人种∶胖瘦 B.诉状∶案件∶输赢 C.策略∶竞选∶成败 D.经验∶能力∶高低 【解析】C。战争需要战术来指导,胜负是战争可能出现的两种结果,二者是对应关系。C项,竞选需要策略来指导,竞选可能有成败两种结果,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7.寒∶寒冷∶寒舍 A.甘∶甘甜∶甘愿 B.恨∶仇恨∶怨恨 C.肤∶皮肤∶肌肤 D.讽∶讽刺∶讥讽 【解析】A。“寒”字有两个主要的语义:冷;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冷一词中的“寒”指的是冷,寒舍一词中的“寒”指的是穷困。A项,“甘”字有两个主要的语义:甜,味道好;自愿,乐意。甘甜中的“甘”指的是甜,甘愿中的“甘”指的是自愿,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8.设计∶发放∶问卷 A.播放∶快进∶磁带 B.制定∶执行∶政策 C.复制∶修改∶文字 D.预习∶复习∶考试

高二数学第二学期第三章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同步练习题(文科)(教师版)

高二数学第二学期第三章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同步练习题(文科) 一、填空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合情推理是正确的推理 B.合情推理就是归纳推理 C.归纳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D.类比推理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2. 由1=12, 1+3=22, 1+3+5=32, 1+3+5+7=42 ,…,得到1+3+…+(2n -1)=n 2 用的是( A ) A .归纳推理 B .演绎推理 C .类比推理 D .特殊推理 3.在证明命题“对于任意角θ,4 4 cos sin cos 2θθθ-=”的过程:“4 4 cos sin θθ- ()()222222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2θθθθθθθ=+-=-=”中应用了( B ) A .分析法 B .综合法 C .分析法和综合法综合使用 D .间接证法 4.如果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则( B ) A.1845a a a a +<+ B. 1845a a a a +=+ C.1845a a a a +>+ D.1845a a a a = 5. 下面使用类比推理正确的是( C ) A.“若33a b ?=?,则a b =”类推出“若00a b ?=?,则a b =” B.“若()a b c ac bc +=+”类推出“()a b c ac bc ?=?” C.“若()a b c ac bc +=+” 类推出“ a b a b c c c +=+ (c≠0)” D.“ n n a a b =n (b )” 类推出“n n a a b +=+n (b ) 6.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D ) A .把a (b +c )与log a (x +y )类比,则有log a (x +y )=log a x +log a y B .把a (b +c )与sin (x +y )类比,则有sin (x +y )=sin x +sin y C .把a (b +c )与a x +y 类比,则有a x +y =a x +a y D .把a (b +c )与a ·(b +c )类比,则有a ·(b +c )=a ·b +a ·c 7. 下面几种推理是合情推理的是( C ) ①由圆的性质类比出球的有关性质; ②由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归纳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③张军某次考试成绩是100分,由此推出全班同学的成绩都是100分; 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四边形内角和是360°,五边形内角和是540°, 由此得凸多边形内角和是(n -2)·180°.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④ 8.下列平面图形中与空间的平行六面体作为类比对象较合适的是( C ) A .三角形 B .梯形 C .平行四边形 D .矩形 9.下列推理是归纳推理的是( B ) A .A , B 为定点,动点P 满足|PA |+|PB |=2a >|AB |,则P 点的轨迹为椭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