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能利用与发展现状共62页

合集下载

全球地热能开发现状及发展研究报告

全球地热能开发现状及发展研究报告

全球地热能开发现状及发展研究报告摘要: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报告旨在全面评估全球地热能开发的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全球各地热能开发的案例,本报告得出了以下结论: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技术、经济和政策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挑战。

然而,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一、综述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的热能,可以用来发电、供暖和提供热水等。

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地热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持续性,使其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清洁能源选择。

二、全球地热能的开发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尚未达到实际潜力。

虽然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在地热能领域投资和开发,但大多数国家仍然没有充分利用地热能资源。

地热能开发的现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发展情况地热能的利用主要通过地热发电站和地热供暖系统实现。

地热发电技术主要有闪蒸发电、干蒸发发电和二元循环发电等。

地热供暖系统则主要通过热泵技术实现。

目前,这些技术在各地的应用还比较有限,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2.经济情况由于地热能开发的初期投资较高,导致实际的经济效益较低。

地热能的开发成本主要分为勘探成本、开发成本和运营成本。

然而,随着技术和市场的成熟,地热能的经济性将逐渐提高。

3.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在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促进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例如,提供税收减免、补贴和贷款等政策措施,以降低地热能的成本,从而鼓励更多的投资和开发。

三、全球地热能的发展趋势随着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地热能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地热能未来发展的一些趋势:1.增加地热能的开发利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地热发电站和地热供暖系统将逐渐普及,并在能源供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加强国际合作地热能的开发利用需要国际合作,共同解决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挑战。

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

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

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1. 引言1.1 地热能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在当前全球能源环境日益紧张、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加大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力度,推动地热能技术的创新与完善,将为我国节能减排、建设低碳环保的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字数:221】1.2 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在发达国家如冰岛、美国等,地热能开发利用已经较为成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地热发电和地热供热系统。

这些地区通过地热能源的利用,实现了对传统化石燃料的替代,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了环保和节能的目的。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地热能开发利用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由于地热能资源分布不均匀,开发利用难度较大;缺乏相关技术和资金支持也是制约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因素之一。

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现状是多样化的,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发展中国家仍需要进一步努力。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前景将更加广阔,有望成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

1.3 地热能开发利用前景展望地热能资源丰富,具有分布广泛、规模巨大的优势。

全球范围内,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各大洲,包括热液资源、干热岩资源等多种类型。

热液资源蕴藏量巨大,有利于规模化开发利用,为地热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地热能开发利用前景更加广阔。

随着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的不断创新,地热发电效率不断提高,成本不断下降,同时地热能在城市供暖、工业生产等领域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

未来,地热能产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前景,为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和环保战略实施提供重要支持。

2. 正文2.1 地热能的来源和特点地热能是一种利用地壳内部地热能量的可再生能源。

其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核聚变反应、地热循环和地质作用。

地热能具有稳定性、持续性和高效性的特点,不受气候影响,可以实现全天候、全季节的能源供应。

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地热资源勘查、地热井建设、地热循环系统建设和地热能利用设备安装。

地热能的发展现状

地热能的发展现状

地热能的发展现状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地球内部的热能来产生电力和供暖。

它被誉为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因此一直受到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关注和研究。

地热能的发展现状如下:1. 全球地热能利用量不断增加。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热能的利用量逐年增长。

根据国际地热协会的数据,全球地热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1万兆瓦(MW),供暖利用量约为7.7亿吉卡尔(GJ)。

尽管这些数字与其他能源形式相比较小,但地热能正逐渐成为能源组合的重要一员。

2. 发展国家和地区较为突出。

地热能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一些地热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如冰岛、菲律宾、美国、肯尼亚等。

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使得地热能开发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推动了地热能的发展。

此外,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正在积极探索地热能的利用,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地热发电技术不断进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热发电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目前主要有两种地热发电技术,即干蒸汽发电和二元循环发电。

干蒸汽发电是通过从地底深处抽取高温水蒸汽来推动涡轮机发电,而二元循环发电是通过抽取低温地热水与工质进行热交换产生蒸汽来发电。

这些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得地热发电的效率越来越高。

4. 地热供暖应用不断扩大。

地热供暖是利用地下的稳定温度为建筑物供暖的一种方式。

目前,地热供暖已经广泛应用于居民住宅、商业建筑和公共机构等领域。

这种供暖方式不仅能够提供稳定舒适的室内温度,还能够大大降低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

总之,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正逐渐发展壮大。

全球范围内地热能利用量不断增加,发展国家和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果,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相信随着科技的进一步突破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地热能将在未来成为更为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未来趋势

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未来趋势

PAGE 77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清洁环保、稳定可靠等特点。

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开发利用地热能不仅对调整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培育新兴产业、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加就业均具有显著的拉动效应。

地热能通常分为浅层地热能、水热型地热能、干热岩型地热能。

资源情况浅层地热能。

中国地热能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大陆336个主要城市浅层地热能年可采资源量折合7亿吨标准煤,可实现供暖(制冷)建筑面积320亿平方米,其中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最适宜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

水热型地热资源。

我国水热型地热资源总量折合标准煤1.25万亿t,中国大陆水热型地热能年可采资源量折合18.65 亿吨标准煤(回灌情景下)。

我国水热型地热资源以中低温为主,高温为辅。

受构造、岩浆活动、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控制,水热型地热资源分布有明显的规律性和地带性,依据构造成因可分为沉积盆地型和隆起山地型地热资源。

隆起山地型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胶东、辽东半岛等山地丘陵地区。

隆起山地型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和藏南、滇西、川西等地区。

由于我国地处环太平洋板块地热带的西太平洋岛弧型板缘地热带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陆-陆碰撞型板缘地热带的交汇部位,受构造活动的控制,该区域孕育有大量的水热活动,是我国最主要的高温温泉密集带。

西南地区水热型地热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1530万t,高温地热资源发电潜力712万kW。

干热岩资源。

干热岩在地球内部普遍存在,但有开发潜力的干热岩资源分布在新火山活动区、地壳较薄地区等板块或构造体边缘。

我国陆区地下3~10km 范围内干热岩资源量折合标准煤856万亿t。

根据国际干热岩标准,以其2%作为可开采资源量计,约为2015年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000倍。

鉴于干热岩型地热能勘查开发难度和技术发展趋势,埋深在5500米以浅的干热岩型地热能将是未来15~30年中国地热能勘查开发研究的重点领域。

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

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

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1. 引言1.1 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的重要性地热能是一种源源不断产生于地球深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极大的潜力和价值。

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热能具有清洁环保的特点,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在当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严重的背景下,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地热能是一种稳定持久的能源形式,不受外界气候和天气的影响,可以实现全天候供热供电。

这对于提高能源供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应对能源供给的紧张局势和恶劣气候条件下的能源保障问题。

地热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不仅可以用于供热、供电等生活和工业领域,还可以通过热泵技术实现低温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拓展其应用领域。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绿色低碳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对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进行深入分析,不仅有利于充分挖掘地热能的潜力,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还有助于推动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保障人类社会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1.2 地热能的定义与特点地热能是一种利用地球内部热量来产生热能的可再生能源。

其主要特点包括稳定性、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地热能源源不断,不受气候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具有很好的环保性;地热能可以长期利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形式。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

地热能的定义与特点使其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 正文2.1 地热资源分布情况地热资源是指地球内部储存的热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受地质构造和地球内部热流强度等因素影响,主要集中在地热带和地震带。

地热能发电技术的现状与进展

地热能发电技术的现状与进展

地热能发电技术的现状与进展地热能发电是一种利用地球内部的热能进行电力生产的可持续能源技术。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地热能发电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地热能发电技术的现状和进展。

地热能发电的原理是利用地球内部的地热能源,在地下寻找到高温地热资源,通过钻井将热水或蒸汽从地下抽出,转化为机械能,最后通过发电机转换为电能。

这是一种相对成熟且稳定的可再生能源技术。

目前,全球已经开发和利用了大量的地热能发电站。

根据国际地热协会的数据,截至2020年,全球已有超过24000兆瓦的地热电力装机容量。

其中,美国是最大的地热能发电国家,装机容量达到约10000兆瓦。

其他主要地热电力国家包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和冰岛等。

地热能发电技术的主要进展在于提高发电效率和扩大开发规模。

近年来,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首先,针对地热资源开采的传统方式,如干蒸汽系统和闪蒸汽系统,一些创新的技术被引入,以增加能源转换效率。

例如,二段式蒸汽系统和过热蒸汽系统可以在地下提供更高温的蒸汽,从而提高了发电效率。

其次,地热热水资源的利用也得到了重视。

传统地热发电需要高温的蒸汽才能工作,但是只有少数地区可以提供足够高温的蒸汽资源。

而地热热水资源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因此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被称为闪蒸发电的技术,可以在地下较低温的条件下利用地热热水进行发电。

此外,还有一些新的地热发电技术被提出和应用。

例如,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可以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工质,在地下较低温的条件下进行发电。

这种技术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广泛的适用范围。

除了技术方面的进展,地热能发电在可持续能源政策和环保方面也取得了成就。

由于地热能发电不排放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被广泛认为是清洁能源。

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制定支持地热能发电的政策和法规,鼓励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

然而,地热能发电技术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地热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只有少数地区具备开发条件。

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问题与展望

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问题与展望

故 发 生 ,使 整个 系统 安全 稳 定 高效 运行 。
目前 ,中 国石 化 已 经在 成 阳 、雄 县地 区多 个 地热 站 实 行 自动 化 运 营 监 测 已建 成 河 北雄 县 三 维 地 热资 源 调 配 一体 化 信 息 管 理
平 台
衡 法 、类 比 法 、热 储 法 、统 计分 析 法 数 值 模 型 法等 。其 中 . 以 热 储 法最 为成 熟 并得 到 了 广 泛 的应 用 。 国土 资 源部 于 2 0 0 9 年 组 织 开 展 的 全 国地 热 资 源 潜 力评 估 》 工 作 中 采 用放 热 量 法 计 算
目 前 供 暖 末 端 以 散 热 器 地 板 辐 射 和 风 机 盘 管 三 种 方 式 为
实现1 0 0 % 回灌 .在 陕 西咸 阳 山东 乐 陵和 商河 等 地砂 岩 热 储层 经
过 喷 砂 射 孔 改 造 .采 用 不 加 压 回 灌 .取 得 了 阶 段 成 果 ,相 关 工 作 还 在进 一 步进 行 。
主 。 开 发 地 热 供 暖 高 效 散 热 器 并 针 对 性 的 对 末 端 进 行 适 应 性 节
能 改 造 ,以提 高 热 利 用 效率 。该 项 技 术 主要 应 用 于 楼龄 较 久 的 建
4 地 热资 源梯 级利 用技 术
根据 “ 品位 对 1 3,梯级 利用 的 用 能 思 想 ,地 热 资 源 梯 级 利
评 价 对 流 型地 热 资源 量 ,采 用 热储 法 、类 比法 计 算评 价 传 导 型 地
热 资 源 量 。 基 本掌 握 了全 国 地 热 资源 的分 布 特 征 ,初 步 选 定 了 地
6 、地 热水 保温 及换 热技 术

地热能利用与发展现状

地热能利用与发展现状

1.2 地温梯度与大地热流 地温梯度(地热梯度)
它是指沿地下等温面法线向地球中心方向单位距离内 温度的增值,通常采用的单位是℃/100m,或℃/km。
大地热流(简称热流或热流量) 它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地球表面单位面积散失的热 量,其单位为微卡/平方厘米· 秒,称一个热流单位,通常 用HFu表示,工程单位多用毫瓦/平方米表示。 1HFu=41.87W/m2 (1cal=4.187J)
地压地热资源的能量由三部分构成:1Leabharlann 热流体具有异常高压所形成的机械能;
2. 储存着异常高的地温梯度所形成的高温热能(135260℃) 3. 蕴藏着高温高压条件下溶解于热水中的甲烷气。
干热岩型:地下一定深度2-3km,含水量少或不含水,渗透性 差而含有异常高热的地质体。
特征:含能量甚大,曾估计1立方英里350℃的热岩体冷却到 150℃,可产出相当于三亿桶石油的热量。美国水热型资源只 相当于本国干热岩资源的几千分之一。因此,它是地热资源中 最主要的形式。 说明:现代钻探技术可及,近年来美、日、意、英、瑞典等国 均在积极开展试验 开发干热岩资源,必须在致密高温岩体内人工制造(水力破碎 或爆炸)裂隙通道,再注入冷水,迫使其通过人工裂隙通道加 热升温,通过另一口钻井吸取到地面上。
地温变化曲线表
地球内部有代表性的温度如下: 地壳底部约100℃;至100km处 (上地幔顶部局部熔融开始) 达1300℃;至400km处(变相区) 为1500℃;5100km处(内、外 地核边界)为4300℃;6371km 处(地心)为4500℃,有些学 者认为是5000℃,还有些认为 是6900℃。
高温 地热 田
层状 热储
中、 低温 地热 田
带状 热储 混合 热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