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的维护及运行

电容器的维护及运行
电容器的维护及运行

电容器运行及维护

一、电容器的操作注意事项

1、正常情况下,全站停电操作时,应先拉开电容器组断路器,后拉开各路出线断路器。

2、正常情况下,全站恢复送电时,应先合上开各路出现断路器,后合上电容器组断路器。

3、事故情况下,全站无电后,必须将电容器的断路器拉开。

4、电容器组断路器跳闸后不准强送电。保护熔丝熔断后,为查明原因前,不准更换熔丝送电。

5、电容器组断路器禁止带电荷合闸。电容器组再次合闸时,必须在断路3min之后进行。

二、电容器投入和退出运行

1、正常情况下,电容器组的投入或退出运行应根据

系统无功负荷电流或负荷功率因数以及电压情况来决定。一般情况,功率因数低于0。9时应投入电容器,功率因数超过0。95且有超前趋势时,应退出电容器。当电压偏低时投入电容器组。

2、当电容器母线电压超过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1

倍;电容器电流超过其额定电流的1。3倍;电容器室的环境温度超过40度及电容器外壳温度超过60度,超过其中之一时,应将其退出运行。

3、电容器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退出运行:1)、电容器爆炸;

2)、电容器喷油或起火;

3)、瓷套管发生严重放电、闪络;

4)、接点严重过热或熔化;

5)、电容器内部或放电装置有严重异常响声;6)、、电容器外壳发生膨胀变形;

三、新装电容器组投入运行前的检查

1、新装电容器组投入运行前应按交接试验项目试验,并合格。

2、电容器组的接线正确,铭牌电压应与电网额定电压相符,

3、电容器及放电设备外观检查良好,无渗、漏油现象。

4、电容器组三相间的容量应平衡,其误差不应超过一相总容量的5%。

5、各连接点应接触良好,外壳及架构需接地的电容器组应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6、放电电阻的阻值和容量应符合规程要求,并经试验合格。

7、与电容器连接的电缆、断路器、熔断器等电器元件应经试验合格。

8、电容器组的继电保护装置应经校验合格,定值正确并置于投入运行位置。

9、电容器安装处所建筑结构、通风设施是否合乎规程要求。

四、对运行中电容器组的巡视检查

对运行中的电容器组应进行日常检查,定期停电检查以及特巡视检查。

1、日常巡视检查

电容器的日常巡视检查,应由变、配电室的运行值班人员进行。有人值班时,每班检查一次,无人值班时,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夏季应在室温最高时进行,其它时间

可在系统电压最高时进行。如果不停电检查有困难时,可以短时间停电以便更好的检查。运行中巡检主要应注意观察电容器外壳有无膨胀、漏油痕迹,有无异常声响及火花;熔丝是否正常;放电指示灯是否熄灭;将电压表、电流表、温度计数值记入运行记录,对发现其它缺陷也应进行记录。

上述巡视检查如须将电容器组停电时,除电容器应自动放电外,还应进行人工放电。否则运行值班人员不能触及电容器。

2、定期停电检查

电容器组的定期停电检查应每季进行一次,其检查内容除同日常巡检项目外,尚需检查各螺丝连接点的紧固情况、接触是否良好;检查放电回路的完整性;检查风道有无积尘并清扫电容器外壳、绝缘子以及支架等处的尘土;检查电容器外壳的保护接地线;检查电容器组保护装置动作情况,熔断器的完整性;检查与电容器组有关的断路器、馈线等。

3、特珠巡视检查

当电容器组发生短路跳闸,或熔丝熔断等情况,应立即

进行特珠巡视检查。检查项目除同日常巡视及定期巡视检查项目外,必要时应对电容器进行试验,在未查明故障电容器或断路器跳闸及熔丝熔断原因之前,不准再次合闸送电。

五、电容器的故障判断及处理

1、电容器运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和故障种类1)、渗漏油

电容器渗漏油主要是:产品质量不良、运行维护不当、长期运行缺乏维修导致外壳生锈腐蚀造成渗漏油。2)、外壳膨胀

高电场作用下使得电容器内部的绝缘物游离而分解出气体或部分元件击穿电极对外壳放电等原因,使得电容器的密封外壳内部压力增大,导致外壳膨胀变形。这是电容器故障的征兆,应及时处理,避免故障的蔓延扩大。3)、电容器温升高

电容器温升高的原因如下:

○1、电容器室的设计、安装不合理造成通风不良,使电容器通风条件差

○2、电容器长时间过电压运行造成电容器过电流运行使温升过高。

○3、整流设备产生的高次谐波使电容器过电流运行使温升高。

○4、电容器内部元件介质老化造成介质损耗增大也可能导致温升过高

电容器温升过高除影响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外,有可能导致电容器内部绝缘发生击穿造成内部短路。因此,运行中应严格监视和控制电容器室的环境温度,,若超过其允许值时,应立即停止运行。

4)、电容器瓷瓶表面闪络放电

运行中电容器瓷瓶闪络放电,其原因是瓷瓶绝缘有缺陷表面脏污。因此运行中应定期进行清扫检查。

5)、异常声响

电容器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应无任何声响,若运行中发现有放电或其它声响,说明电容器内部有故障应立即停止运行。

6)、电容器爆炸

运行中电容器发生爆炸是一种恶性事故,一般是内部元件发生极间或外壳绝缘击穿使内部压力增大致使电容器爆炸以致引起火灾事故。

2、电容器的故障处理

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如:1)、电容器外壳发生渗、漏油不严重时,可将渗漏部位除锈、焊接、涂漆。

2)、外壳膨胀变形应更换电容器。

3)、如电容器室内温高,应改善通风散热条件:其它原因应查明原因进行妥善处理。

4)、发现电容器有异常声响,应注意观察和判断,严重时应立即停止运行,更换电容器。

5)、电容器爆破,应更换电容器。

3、怎样遥测移相电容器的绝缘电阻

1)、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分为两级间的绝缘电阻和两级对外壳的绝缘电阻,由于电容器的两级间及两级对外壳均有电容存在,因此应注意遥测方法,否则容易损坏绝缘摇表。

2)、遥测高压电容器可采用2500伏摇表,遥测前应先将电容器放电。遥测时应先将摇表摇至规定转速,待其指针平稳后在将摇表线接至电容器的两级上,再继续转动摇表,待指针稳定后,记取读数。(应先将摇表线撤下在停止摇动,防止电容器对摇表放电烧坏表头)遥测后,应立即对电容器进行放电。

动力作业区高压班组

2007-3-1 5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