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复习题1.docx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1.docx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1.docx

一、判断题

1.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扣4晶的价值总和。(错)

2.在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中,所谓商品只包描有形的物质产品。

(错)包括:物质产品与劳务(goods and services)

3.不论是商品数量还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

(错)只有商品数量的变化会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

实际国民生产总值(Real Gross NationaI Product,简称RGNP)

以具冇不变购买力的货币单位衡量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通常是以现行货币单位來表现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但由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抬高或降低物价,因而会使货币的购买力随物价的波动而发生变化。为了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般是以某一年为基期,以该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然后用物价指数来矫正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而计算出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能准确地反映产量的变动情况。一般來说,在通货膨胀的情况厂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小于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大于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

4.政府的转移支付是国民生产总值构成小的一部分。(错)

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答: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冇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

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失业救济金发放则是因为人们失去了工作从而丧失了取得收入的机会才给予救济。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都屈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GDP而后者计入GDP,因为后者发生了实在的交换活动。比方说,政府给公立学校教师发薪水是因为教师提供了教育工作的服务。

5.一个国家的总产值和总收入是相等的。

(对)GDP可以从三个角度看,生产角度、收入角度和支出角度。

6.国内私人总投资是国内私人经济在一年中所生产的资木品的总和。(对)

7.国内私人净投资是国内私人总投资减去资本消耗折旧后的余额。(对)

&净投资不可能是负数。(错)

9 ?总投资不可能是负数。(对)

10.净投资与资木消耗折III相等,意味着资木品存量保持不变。(错)

11?存货的増加是一种净投资。(对)

重置投资

用于补偿在生产过程中损耗掉的资本设备的投资,亦即折旧。重置投资是保证再生产所必需的条件。作为固定资本的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屮会由于磨损(因使用

某项资产而造成的价值损失)、口然力的影响(朽烂与腐蚀)以及逐渐的陈III过时而影响正常的生产水平。因此,须按其价值转移和损失程度,以货币形态逐渐积累起来,以备固定资木的更新。重置投资决定于资木设备的数量、构成和使用年限等。例如,假定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生产100万美元的产品平均需要使用300万美元的机器设备,若机器设备的使用年限为10年,每年损耗设备1/10, 则每年需重置投资30万美元。重置投资与净投资(或新投资)Z和构成总投资。

12.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所谓工资薪金是指个人实际得到的收入。

(错)个人实际得到的收入还包拈雇主在养老金与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支出,非货币形式的雇员收入。

13.公司收入税是公司在分配利润前向政府缴纳的税。(对)

14 ?厂商在赢利的时候才上缴间接税。(错)

15?间接税是厂商支出的成木2—,它将构成产品价格的一部分。(对)

为什么间接税应计入GDP? 答:间接税虽由出售产品的厂商缴纳,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分出购买者负担的。间接税虽然不形成要索所冇者收入,而是政府的收入,但毕竟是购买东西的家庭或厂商的支出,因此,为了使支出法计得的GDP和收入法计得的GDP相一致,必须把间接税加到收入方面计入GDP。举例说,某人购买一件上衣支岀100美元,这100美元以支岀形式计入GDP。实际上,若这件上衣价格中含有5美元的销售税和3美元的折1日,则作为耍素收入的只有92美元。因而,从收入法计算GDP时,应把这5美元和3美元折旧一起加到92美元中去作为收入计入GDP。

16.个人收入等于消费与蓄储之和。

(错)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税收和非税支出,才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分为两部分:个人支出和个人储蓄。个人支出包括:个人消费、对厂商的利息支出和个人国外的净转移支付。

17 ?居民挣得的收入不是他们都能拿到的。(对)考虑税收

18.居民拿到的收入不一定都是他们挣得的。(对)考虑转移支付

19.花100美元缝制一件衣服的行为是一种投资行为。(错)是消费行为

20.花4万美元建造一所房子的行为是一种消费行为。(错)是投资行为为什么住宅建筑支出不被看作是耐用品消费支出而看作是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答:住宅建筑即当年建造为私人购买和使用的房屋总值Z所以列为投资一部分, 是曲于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 因此把住房的增加是看作是投资的一部分。当然,房屋被消费的部分可算作消费, 假定它是出租的话所取得的房租可以计入GDPo

21.股票和债券的交易额,构成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错)不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

资?

答: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

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们买了债券或股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凶而不属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也不能计入GDP。当公罚从人们手里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金再去购买厂房或机器设备时,才是投资活动

22?某人出售一幅III油画所得到的收入,应该是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错)I口汕冊i本身的价值不能计入当年的GNP中,因为不是当期生产的,但佣金是要计入的。

23?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收入,应当算入国民生产总值。(对)屈于财产收

24 ?对退伍军人支付的津贴,应当算入国民生产总值。(错)屈于转移支付

25 ?家庭主妇提供劳务应得的收入,构成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错)自给自足的劳务在统计上计算困难,故不计入。但自给自足的产品用虚拟的方法计入。

二、选择题

1.在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中,所谓商品

A.必须是有形的。B必须是无形的。C.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答案:C)

2.已知某个国家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时为2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 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木消耗折扌II是300亿美元。这样,这个国家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 500和200亿美元。

B. 2500和2200亿美元。

C. 500和300亿美元。

(答案:A)净投资二总投资一折旧

3.根据题2的已知条件,这个国家的资本品存量到年末达到

A. 2500亿美元。

B. 2200亿美元。

C. 500亿美元。(答案:B)存货的增加,即净投资

4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卜?面哪一项屈于私人投资?

A?政府修建公路。B.私人购买股票。C.厂商年终的存货大于年初。

(答案:C)私人投资的主体是厂商。

5.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支出是指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

Z和。

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答案:C) goods and services?

6.所谓净出口是

A.出口减进口。

B.进口减出口。

C.出口加进口。(答案:A)

7.在二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來衡量,国民生产净值等于

A. C + I

B. C + I+G

C. C + I+G+X—M (答案:A)

8?在四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衡量,国民生产净值等于

A. C + T+G+X

B. C + T+G + X-M

C. C + T+G+M (答案:B)

(以下9?16题的已知条件相同)

9.已知某个国家在某一年的支出和收入如下:(1)利息190, (2)折in 380, (3) 出口120,

(4)社会保险税200, (5)对雇员的报酬3020, (6)未分配的公司利润80, (7) 租金90,

(8)个人消费支出3500, (9)红利170, (10)转移支付430, (11)间接税490,

(⑵进口70, (13)国内私人总投资750, (14)所得税580, (15)非公司收入530, (16)公司收入税250,

(17)政府支出1100 (单位均为亿美元)。

工资薪金是指

A.第5项。

B.第5、14项。

C.第4、5项。(答案:A)

10.利润包括

A.第9、15 项。

B.第9、15、16 项。

C.第6、9、15、16 项。(答案:A) 这里的利润是广义的概念

11?如果用支出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等于

A. 5470 亿。

B. 5400 亿。

C. 5830 亿。(答案:B)

12?如果用收入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等于

A. 5400 亿。

B. 5470 亿。

C. 6410 亿。(答案:5200亿)

13.国民生产净值等于

16. 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

A. 4620 亿。

B. 3360 亿。

C. 3850 亿。 17. 下面哪一部分收入是居民挣得的但他们并没有拿到?

A.社会保险税。B 工资和薪金。C.红利。 (答案:A )

18. 卜?面哪一部分收入不是居民挣得的但他们却拿到了?

A ?转移支付。

B ?利息。C.租金。 (答案:A )

19?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口己使用,这部分房租(答案:B )

A. 5400 亿。

B. 5020 亿。

C. 4530 亿。 (答案:B ) 14 ?国民收入等于

A. 4440 亿。

B. 4770 亿。

C. 4530 亿。 (答案:C ) 15. 个人收入等于

A. 4770 亿。

B. 4430 亿。

C. 5010 亿。 (答案:B )

(答案:C )

A?不算入国民生产总值,因为出租房了不展于生产行为。

B.算入国民生产总值,按若出租可以得到的租金计算。

C.不算入国民生产总值,因为房了由房主木人居住。

20.在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过程屮,哪两项不能简单相加?

A.政府支出和工资与薪金。

B.个人消费和个人储瓠

C.消费支出与净投资。

(答案:A)相加无意义

21?货币国民生产总值随着下述因索的变化而变化

A.商品的数量。

B.商品的价格。

C.商品的数量与价格。(答案:C)

22.已知某种商品的价格在1985年是20美元,在1987年是24美元,如果以1985 年为100, 1987年这种商品的价格指数是

A. 20%

B. 120%

C. 104% (答案:B)

23.已知某国1985年和1980年的货币国民生产总值分别是3630亿美元和910 亿美元,如果以1985年的价格指数为100, 1980年的价格指数等于48。这样, 1980年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是

A. 910 亿。

B. 1900 亿。

C. 4368 亿。

(答案:B)提示:RGNP二GNP/P

24.已知某国1986年国民生产净值是3600亿美元,从1981年到1986年价格水

平上升了20%。如果按1981年的价格计算,1986年的实际国民生产净值是

A. 3200 亿。

B. 3600 亿。

C. 3000 亿。

(答案:C)

25.如果要计算个人可支配收入,不应该从年国民生产净值

A.减去折I口。

B.加上政府转移支付。

C.减去间接税。

(答案:A)国民生产净值中已经不包含折旧。

三、计算题

1.已知某一经济社会的如卜?数据:(单位:亿元)

工资100 利息10租金30消费支出90利润30投资支出60 政府购买支出30政府转移支付5所得税30出口额60进口额70 试求:(1)按收入法计算GNP (170亿元)(2)按支岀法计算GNP (170亿元)

(3)计算政府预算赤字(5亿元)

(4)计算储蓄额(55亿元)

(5)计算净出口(一10亿元)

(详细算法可参考:张云峰P32)

2.假设国民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 消费是3800,贸易

赤字是100 (单位都是亿元),

试计算:(1)储蓄(300亿美元)

(2)投资(200亿美元)提示:这里的“投资”不仅仅指私人投资。

(3)政府支出(1100亿美元)

(详细算法可参考:P22)

3.假设某国某年有以下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如下(单位:亿元):

个人租金收入318资木折!□ 2873雇员报酬15963个人消费支出16728

营业税和国内货物税2123企业转移支付105统计误差-7国内私人总投资3953

产品和劳务出口3398政府对企业的净补贴46政府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5347

产品和劳务的进口3165净利息1798财产所有者的收入1306公司利润

1827

计算:(1)用支出法计算GNP和NNP (GNP二26261亿元,NNP二23388亿元)(2)用两种方法计算国民收入(支出法=21265亿元,收入法=21264亿元)

(详细算法可参考:张云峰P35-36)

另外:如果按帖上的公式计算,也算对。

4.假定1958年的价格指数为100,请根据下面填空并计算

(1)按现行货币购买力计算,1973年GNP比1929年增长多少?(1155. 97%)(2)1973年与1929年相比,实际GNP增长多少? (307. 19%)

四、简答题

1.说明国民生产总值与其他四个总量的相互关系。(书P247-249)

①国民生产净值二国民生产总值一折旧

②国民收入二国民生产净值一间接税

③个人收入二国民收入一企业方面的收入+各种渠道的转移收入

④个人可支配收入二个人收入一个人税收

2.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说明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

(书P250)

①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本国领土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②国民生产总值二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3.说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书P250)

①用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叫做实际国民生产总值deal GNP);

用当年价格(current price)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叫做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nominal GNP)。

所以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不受价格的影响,能够真实地反映国民生产的变化情况。

②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二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隐含折算数

4.在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为什么要把中间产品剔除在外?(书P254)

①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因为越来越细的分工会使得包含中间产品的总产值越来越大,为了能真实反映附加在产品上的新价值,故要将中间产品剔除在外。

②增加值二总产值一中间产品(生产角度:国民生产总值二各部门的增加

值之和)

5.为什么用“收入法”与“支出法”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样的?(书P251-P254)

以两部门为例,①当家庭部门在购买商品和劳务吋,金业部门就相应地得到了这笔货币支出。企业部门所得到的总量就是家庭部门的总支出量。②企业部门将得到的作为收入给予拥冇生产要素的家庭部门,成为下一轮家庭部门支出的来源。所以,在一个经济中,总收入等于总支出。总收入与总支出是分别从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角度來分析的同一个总量。

这里要注意利润也是收入(企业雇主也是家庭部门Z-)。

一、收入法计算GDP

收入法是指用耍索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木核算国内生产总值。严格来说,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内容。公式如下:

GDP二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的转移支付+折旧

其中:工资、利息、租金是最典型的要素收入。

工资中包括所得税、社会保险税。

利息是指提供给企业使用而产生的利息,所以需要剔除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

租金除了租赁收入外,专利和版权的收入也应归入其屮。

利润是税前利润,包扌舌公司所得税、红利、未分配利润等。

企业转移支付包括对非盈利组织的慈善捐款和消费者的呆帐。

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等。

二、转移支付为什么不包括在GDP中?

转移支付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并非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的支付。它包描对非盈利组织的慈善捐款、消费者呆帐、农产品价格补贴、公债利息等政府与企业支付的一笔款项。这笔款项在西方国家不计算在GDP屮,其原因在于这笔款项的支付不是为了购买商品和劳务。

转移支付又分为政府的转移支付和企业的转移支付。

政府的转移支付大多数带冇福利支出性质,等于政府在重新分配收入,即把收入的一部分由就业者转向失业者,从城市居民传向农民等等。冇时,政府的某些支付不是从一些居民收入中征收上来的,如用增发货币、出卖债券所得来支付福利、救济金,它显然不带有从一些居民转移到另一些居民手屮的特点。但在西方经济学家看來,尽管它与前述支付款项的來源不同,但冇一点是相同的,即它同样不是政府直接用來购买商品和劳务,这种支付仍然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企业的转移支付通常是通过捐款与赠款进行的,如公司对于下属菲盈利组织的捐款。由于它不是直接用于购买当年的商品和劳务,因此这种款项也被认为是转移支付。

三、为什么经济意义上的投资活动不包括在证券市场上购买债券和股票?

虽然购买债券和股票对购买者而言可以称为一种“投资”,但经济学上规定的投资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投资不一样。

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木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经济学上的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和新住宅的增加;存货投资是指存货价值的增加(也存在减少的可能性)。GDP计算时。采用是总投资(包括重置投资和净投资)而不是净投资。

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们买了债券或股票,是-种产权转移活动,因而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不计入GDP。当公司从

人们手里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金再去购买厂房或机器设备时,才是投资活动,不过这会在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中显现出来的。

GDP核算屮核算的是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购买股票和债券的资金,在购买时还没有用于生产,不能产生最终产品,更谈不上价值。但是如果购买股票和债券吋支付了一定的佣金和未来可能产生的股息和利息,则应该计入GDP。因为前者为经纪人的劳务,后者则是资金利用后的壇殖。

四、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计入GDP ,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 ?

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债给公司用,公司从人们手中借到了钱作生产用,比如购买机器设备,就是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索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当然要计入GDP。

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传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投入生产活动,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五、下列各项是否计入GDP ?为什么?

(1)转移支付;(2 )购买一辆旧车;(3 )购买普通股票。

回答:(1 )不计入;(2 )不计入:因为旧车在第一次销售时,已经计入

GDP r, in车销售只不过是最终经产品从一个消费者手中转移到另一个消费者手中

而已;(3 )不计入。

注意:以下宏观经济学习题,其屮答案仅供参考,如冇疑问,可以在论坛上捉交大家讨论。木站在贴出一系列Z后会在暑假期间把各科相关讲义整理出來,敬请关注!-站长

一、判断题

1.从短期来说,当届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消费支岀也等于零。

(错)消费总是大于零。人不能不吃不喝。哈哈。体现在a>0

3.消费支出大于可支配收入,意味着储蓄是负数。(对)

4.消费支出等于可支配收入,意味着储蓄是正数。(错)储蓄为零。

7.在短期内,居民的消费支出有可能大于可支配收入。(对)

12.在短期内,居民的储蓄有可能大于可支配收入。(错)

9.假如居民在不同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上都增加消费支岀,消费曲线将向上移动。(对)

10.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对)

13.假如居民在不同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上都减少储蓄,消费曲线将向上方移动。(对)

14.在消费曲线与45°线相交的时候,消费支岀等于储蓄。(错)消费支出二可支配收入

15.在同一个坐标平面内,消费曲线的位置和形状一旦确定,储蓄曲线的位置和形状随Z 确定。(对)

16.在某一可支配收入水平上,如果消费曲线与45°线相交,储蓄曲线一?定与

横轴相交。(对)

2?从长期來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消费支出为止数。

(错)消费也等于零。见长期消费曲线。

5.如果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也将递减。

(对)因为:APC= C/Y = a/Y + b = a/Y + MPC

6.假定可支配收入不变,平均消费倾向越大,消费支出就越大。(对)APC=C/Y

&按照短期的消费函数,在口J支配收入的某一变化范围内,消费增量会大于收

入增量。

(错)短期的消费函数指的就是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所以:O〈b〈l

11?边际储蓄倾向是大于1的止数。(错)J 0

17?总需求曲线也称为总支出曲线。(对)AD二C+I (总支出)

18.如果只考虑自发投资并假定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不受国民收入影响,总需求曲

线与消费曲线平行。(对)

19 ?如杲同时考虑口发投资和引致投资,并假定政府支出和净出门不受国民收入影响,总需

求曲线的斜率大于消费曲线。

(对)因为:所以:

26.均衡的国民收入必然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错)

27.国民收入不仅有可能,而且往往是在失业的情况卜?形成均衡。(对)

28.在二部门经济屮,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投资支出一定等于储蓄。(对)

29.在二部门经济中,如果投资支出大于储蓄,总需求将大于总供给。(对)

AD (总需求)二C+I Y (总供给)二C+S

20.假如某厂商用自冇资金进行投资,由于他不必支付利息,投资的成本等于零。

(错)考虑机会成木

21.某居民把节省下来的收入锁在钱柜里,这种行为是储蓄。(对)

22.某居民把节省下来的收入用于买股票,这种行为是投资。(错)是储蓄

23.假如某居民把节省下來的钱建造一所房子,这个人在储蓄。(错)涉及了资产增加。

24.假如某居民把节省下来的钱购买一所I口房子,这个人在投资。(错)资产交换

(收入屮不用于消费的部分为储蓄)

25.某公司保留部分利润的行为是储蓄,把这部分未分配利润用于购买新设备的行为是投资。(对)

28.在二部门经济屮,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投资支岀一定等于储蓄。(对)

29.在二部门经济屮,如果投资支岀大于储蓄,总需求将大于总供给。(对)

AD (总需求)二C+I Y (总供给)二C+S

31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消费的增加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从而导致均衡国民收入的

增加。(对)

32.在消费和投资支出不足的条件下,为了避免国民收入水平的下降,政府应该增加支岀和

鼓励岀口。(对)AD二C+1+G+(X-M)

30.假如政府支岀和政府税收同时增加同样的数量,注入量和漏岀量仍然相等,均衡国民收

入没发生变化。(错)考虑乘数,政府支出的乘数大于政府税收的乘数。

33.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投资乘数将越小。(对)

34?假如边际储蓄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投资乘数将小于1。(错)

35.只耍边际消费倾向是正数,投资乘数将小于1。(错)

36.不仅投资支出有乘数作用,政府支出、消费支出和出口也有乘数作用。(对)

37?减税将促使消费支出和储蓄增加。(对)减税导致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38.减税对国民收入的彩响一般来说小于投资。(对)比较两者的乘数39?税收乘数是大于1的正数。(错)是个负数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99694

宏观经济学B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2分) 1GNP:国民生产总值。某国身份家的公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税收乘数:税收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均衡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3、货币流动偏好: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牺牲利息收入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4、LM曲线:货币市场均衡时L m =,此时反映利率r和国民收入y之间对应关系的曲线。 5、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货币当局通过改变货币供给m或利率r等金融杠杆进而使国民收入增加的政策。 二、单项选择(20分每小题2分) 1——5 DDADB 6——10 BBABC 三、简答题(20分每小题5分)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国家增加政府转移支付,IS曲线将如何移动, 请画图分析并说明理由。 答:在三部门经济中,IS曲线为 1 e g t tr r y d d αβββ ++-+- =-,当其他条 件不变,政府转移支付tr增加时,纵截距 e g t tr d αββ ++-+ 增大,斜率不变, 所以IS曲线向右上方平移。 2、什么是汇率?汇率有几种标价法?并举例说明。 答:汇率是一国货币交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如:1美元=6.19人民币;间接标价法如:1人民币=1/6.19美元。 3、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什么?为达到这些目标可采用的政策工具有哪些?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工具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又包括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又包括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Ⅰ部分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平均消费倾向表示与之比。 2、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和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3、宏观财政政策包括政策和政策。 4、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主要取决于,投机余额主要取决于。 5、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1、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 2、总支出、国民收入。 3、财政支出、财政收入。 4、国民收入、利息率。 5、调整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0分) 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 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也为0。()。 3、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4、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我们就可以说,发生了通货膨胀。(), 5、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 6、当投资增加时,IS曲线向右移动。() 7、在IS曲线的右侧,I

宏观经济学期末答案

1
AS 曲线是描述什么达到均衡时,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曲线?
0.0 分
? A、
总供给
? ? B、
总需求
? ? C、
总产量
? ? D、
总消费
?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D 2
边际消费倾向的英文缩写是:
1.0 分
? A、
MPS
? ? B、
MPC

? ? C、
MC
? ? D、
MS
?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
LM 曲线推导出来的结果是什么?
1.0 分
? A、
r=-m/h-k/hY
? ? B、
r=-m/h+k/hY
? ? C、
r=-m/h+khY
? ? D、
r=-mh+khY
?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货币主义流派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无论经济如何发展都无法消除失业,这个失业率大概是多 少?
1.0 分
? A、
0.02
? ? B、
0.05
? ? C、
0.07
? ? D、
0.11
?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5
在生产过程中,两个最重要的要素是资本和什么:
1.0 分
? A、
资源
? ? B、
器材

? ? C、
技术
? ? D、
劳动
?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
货币学派认为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增加会:
1.0 分
? A、
降低就业量
? ? B、
增加就业量
? ? C、
不确定
? ? D、
不影响就业量
?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7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标准版

宏观经济学期末试题 一、名词解释题(本题型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国内生产总值2.平衡预算乘数3.流动性偏好4.基础货币5.充分就业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30题。每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哪一项将不计入 ...当年的GDP?() A.当年整修过的古董汽车所增加的价值;B.一辆新汽车的价值; C.一辆二手汽车按其销售价格计算的价值;D.一台磨损的高尔夫球清洁机器的替换品。 2.在以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 ...投资的是()。 A.某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某企业建造一座厂房; C.某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某企业购买政府债券。 3.用收入法计算GDP时,不能计入GDP的是() A.政府给公务员支付的工资;B.居民购买自行车的支出; C.农民卖粮的收入;D.自有住房的租金。 4.当实际GDP为1500亿美元,GDP缩减指数为120时,名义国民收入为:() A.1100亿美元;B.1500亿美元;C.1700亿美元;D.1800亿美元。 5.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元时,其消费为6000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A.2/3;B.3/4;C.4/5;D.1。 6.认为消费者不只同现期收入相关,而是以一生或可预期长期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消费理论是()。 A.相对收入理论;B.绝对收入理论;C.凯恩斯消费理论;D.永久收入理论。 7.由于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持有的货币及其他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导致人们消费水平减少,这种效应被称为()。 A.利率效应;B.实际余额效应;C.进出口效应;D.挤出效应。 8.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时,将导致均衡GDP增加()。 A.20亿元; B.60亿元; C.180亿元; D.200亿元。 9.在下列情况下,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MPC=;B.MPC=;C.MPC=;D.MPC=。 10.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A.变得很小;B.变得很大;C.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D.不发生变化。 11.对利率变动反映最敏感的是()。 A.货币的交易需求;B.货币的谨慎需求;C.货币的投机需求;D.三种需求相同。 12.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13.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当收入增加时()。 A.货币交易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交易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 第一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 A、工人劳动; B、农民劳动; C、工程师劳动; 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二、判断题 1、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 3、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 4、国民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5、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6、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7、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三、简答题 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2、比较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4、假定A为B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B为A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AB商定相 互抵消300美元,结果A只收B100美元。应如何计入GNP? 第一单元答案: 一、C、A、D、B、A、D; 二、错、错、对、错、错、对、对、错; 三、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计算时所用的价格不同。前者用不变价格,后者用当年价格。两者之间的差别反映了通货膨胀程度。 2、国民生产总值用人口总数除所得出的数值就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前者可以反映一国的综合国力,后者可以反映一国的富裕程度。 3、由于能长期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房的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1附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The government reports that "GDP increased by 1.6 percent in the last quarter." This statement means that GDP increased a. by 6.4 percent for the year. b. at an annual rate of 6.4 percent during the last quarter. c. at an annual rate of 1.6 percent during the last quarter. d. at an annual rate of .4 percent during the last quarter. 2.A Brazilian company produces soccer ball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xports all of them. If the price of the soccer balls increases, the GDP deflator a. and the CPI both increase. b. is unchanged and the CPI increases. c. increases and the CPI is unchange d. d. and the CPI are unchanged. 3.The price of CD players increases dramatically, causing a 1 percent increase in the CPI. The price increase will most likely cause the GDP deflator to increase by a. more than 1 percent. b. less than 1 percent. c. 1 percent. d. It is impossible to make an informed guess without more information. 4.A nation's standard of living is measured by its a. real GDP. b. real GDP per person. c. nominal GDP. d. nominal GDP per person. 5.In 2002 President Bush imposed restrictions on imports of steel to protect the U.S. steel industry. a. This is an in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growth. b. This is an in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growth. c. This is an out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growth. d. This is an out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growth. 6.Generally when economists and the text talk of the "interest rate," they are talking about the a. real interest rate. b. current nominal interest rate. c. real interest rate minus the inflation rate. d. equilibrium nominal interest rat e. 7.An increase in the budget deficit a. makes investment spending fall. b. makes investment spending rise. c. does not affect investment spending. d. may increase, decrease, or not affect investment spending. 8.Norne Corporation is considering building a new plant. It will cost them $1 million today to build it and it will generate revenues of $1,121 million three years from today. Of the interest rates below, which is the highest interest rate at which Norne would still be willing to build the plant? a. 3 percent b. 3.5 percent c. 4 percent d. 4.5 percent 9.Recent entrants into the labor force account for about a. 1/2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5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leaving the labor force. b. 1/3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2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leaving the labor force. c. 1/4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 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2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leaving the labor force. d. 1/4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5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九章宏观经济运行与国民收入核算 要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总需求必须等于总供给。 四部门经济均衡C+I+G+X=Y=C+S+T+M S=I+(G-T)+(X-M), 私人储蓄的3个作用 1将储蓄借给企业部门 2将储蓄借给政府部门 3将储蓄借给外国部门 GDP: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名义GDP: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实际GDP:按基期最终产品的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国内生产总值 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最终产品的现期价格水平与基期价格水平的变动上。GDP=C+I+G+NX GDP缩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通货膨胀率=GDP缩减指数变化/上一年的GDP缩减指数 生产价格指数PPI,不同时期为购买一篮子样本商品所支付的成本的价格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生产者索取的价格 失业的四种类型1摩擦性失业2季节性失业3结构性失业4周期性失业 以GDP为核心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并不能真实的反映一个经济体的总产出。(自产自销产品不算人GDP) 第十章总需求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 图像横轴Y ,纵轴AD ,画出Y=AD线 Y=AD=C+I+G+NX I+G=S+T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被称为在短期内拉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在一个经济体中,只要实际产出偏离均衡产出,存货变动机制的作用就会使实际产出向均衡产出趋近,并最终稳定在均衡产出的水平上。 消费函数:C=C0+cY c是边际消费倾向dC/dY 平均消费倾向C/Y 储蓄函数:S=-C0+(1-c)Y (1-c)是边际储蓄倾向dS/dY 平均储蓄倾向S/Y 三部门经济均衡产出公式Y=C0+I+G/1-c 乘数,一单位总需求的变动会导致数倍均衡产出的变动,这个倍数就是乘数 投资乘数m i=1/1-c 和消费乘数一样 政府购买乘数考虑政府转移支付TR Y=C0+cTR+I+G-cT/1-c m g=1/1-c 税收乘数m t=-c/1-c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m tr=c/1-c 税收随税率变化后,各乘数的分母改为1-c(1-t)t是税率分子C0+cTR+I+G 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 1经济中必须存在闲置资源 2经济中增加的收入不能用于从外国部门购买产品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习题 1.简释下列概念: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充分就业、通货膨胀、GDP、GNP、名义价值、实际价值、流量、存量、萨伊定律、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凯恩斯革命。 2.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斯密;B.李嘉图; C.凯恩斯;D.萨缪尔森。 3.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4.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 A.高失业;B.滞胀; C.通货膨胀;D.价格稳定。 5.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 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6.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 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7.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名义GDP;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8.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流量?()。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债务; C.现有住房数量;D.失业人数。 9.存量是()。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 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 10.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A. 国内生产总值; B. 投资; C. 失业人数; D. 人均收入。 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 A.储蓄大于投资;B.储蓄等于投资; C.储蓄小于投资;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2.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 A.政府管制;B.名义工资刚性; C.名义工资灵活性;D.货币供给适度。 13.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 A.产出;C.就业; C.名义工资;D.实际工资。 14.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 A.有效需求不足;B.资源短缺; C.技术落后;C.微观效率低下。

宏观经济学期末试题

1.MULTIPLE CHOICE. Choose the one alternative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or answers the question. (1 point each,40 points total)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parts of the business cycles? 1) _______ A) inflation and recession B) peak and potential GDP C) real GDP and potential GDP D) recession and expansion 2) Macroeconomic policy tools include 2) _______ A) unemployment policy and inflation policy. B) monetary policy and fiscal policy. C) monetary policy and unemployment policy. D) fiscal policy and unemployment policy. 3) Fiscal policy involves 3) _______ A) the use of interest rates to influence the level of GDP. B) the use of tax and money policies by government to influence the level of interest rates. C) the use of tax and spending policies by the government. D) decreasing the role of the Federal Reserve in the everyday life of the economy. 4) Fiscal policy might be used to increase long-term growth in real GDP by 4) _______ A) motivating an increase in investment. B) encouraging saving. C) reducing unemployment. D) Both answers A and B are correct. 5) When U.S. imports exceed U.S. exports, the United States experiences 5) _______ A) a decrease in potential GDP. B) a government budget deficit. C) inflation. D) an international deficit. 6) The largest component of income is 6) _______ A) proprietors' income. B) corporate profits. C) compensation of employees. D) net interest. 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ransfer payments is included in GDP? 7) _______ A) veteran's benefits B) welfare payments C) Social Security payments D) none of the above 8) Net domestic product equal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minus 8) _______ A) depreciation. B) net exports. C) inflation. D) investment. 9) U.S. investment is financed from 9) _______ A) private saving, government budget deficits and borrowing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下列哪一项记入GDP ( B )。 A.购买普通股票B.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利息 C.纺纱厂买进100吨棉花D.购买一辆用过的保时捷911跑车 2.公务员的工资属于( C ) A.消费B.投资 C.政府购买D.转移支付 3.三部门经济的均衡条件是( B )。 A.I+G+X=S+T+M B.I+G=S+T C.I=S D.Y=G+T 4.实际GDP等于(B) A.GDP折算指数除以名义GDPB.名义GDP除以GDP折算指数 C.名义GDP乘以GDP折算指数D.名义GDP减去GDP折算指数 5.在计算GDP的政府支出部分的规模时,正确的选项为( A ) A.计入政府用于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B.计入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不计入用于劳务的支出 C.计入政府用于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以及政府的全部转移支付 D.计入政府的转移支付,不计入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6.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C )。 A.边际消费倾向为0.2 B.边际消费倾向为0.8 C.边际储蓄倾向为0.1 D.边际储蓄倾向为0.9 7.最大和最小的乘数值为( C ) A.+∞和-∞B.+∞和0 C.+∞和1 D.100和0 8.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90亿元,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DP增加( D )。A.30亿元B.60亿元C.270亿元D.300亿元 9.在一个由家庭、企业、政府、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C )的总和。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B.工资、地租、利息、利润、折旧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D.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总出口 10.线性消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A )。 A.储蓄B.收入C.自发性消费D.总消费 11.一国的GNP大于GD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收入( C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收入。A.等于B.小于C.大于D.以上都有可能 12.在自发消费为正数的线形消费函数中,平均消费倾向( A )。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都有可能 13.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B )。 A.个人收入B.个人可支配收入C.国民生产净值D.国民收入 14.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B )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2(附答案)汇编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In the United States real GDP is reported each quarter. a. These numbers are adjusted to make them measure at annual and seasonally adjusted rates. b. These numbers are adjusted to make them annual rates, but no adjustment for seasonal variations are made. c. These numbers are quarterly rates that have been seasonally adjuste d. d. These numbers are at quarterly rates and have not been seasonally adjusted. 2.The price of CD players increases dramatically, causing a 1 percent increase in the CPI. The price increase will most likely cause the GDP deflator to increase by a. more than 1 percent. b. less than 1 percent. c. 1 percent. d. It is impossible to make an informed guess without more information. 3.If increases in the prices of U.S. medical care cause the CPI to increase by 2 percent, the GDP deflator will likely increase by a. more than 2 percent. b. 2 percent. c. less than 2 percent. d. All of the above are correct. 4.The traditional view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s that capital is subject to a. constant returns. b. increasing returns. c. diminishing returns. d. diminishing returns for low levels of capital, and increasing returns for high levels of capital. 5.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correct? a. Political instability can reduce foreign investment, reducing growth. b. Gary's Becker proposal to pay moth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keep their children in school has not worked very well in practice. c. Policies designed to prevent imports from other countries generally increase economic growth. d. All of the above are correct. 6.Use the following table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Assume that the closing price was also the average price at which each stock transaction took place. What was the total dollar volume of Gillette stock traded that day? a. $912,840,000 b. $91,284,000 c. $9,128,400 d. $912,840 7.Suppose that in a closed economy GDP is equal to 10,000, taxes are equal to 2,500 Consumption equals 6,500 and Government expenditures equal 2,000. What are private saving, public saving, and national saving? a. 1500, 1000, 500 b. 1000, 500, 1500 c. 500, 1500, 1000 d. None of the above are correct. 8.Risk-averse people will choose different asset portfolios than people who are not risk averse.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we would expect that a. every risk-averse person will earn a higher rate of return than every non-risk averse person. b. every risk-averse person will earn a lower rate of return than every non-risk averse person. c. the average risk-averse person will earn a higher rate of return than the average non-risk averse person. d. the average risk-averse person will earn a lower rate of return than the average non-risk averse person. 9.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is the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 试题库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在题目中的空格上填入正确答案 (每一空格1分,共12分) 1.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 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解决问题是资源利用问题。 2.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领土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在某一给定时期内所生产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和收入增量之比,它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3. 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在二部门模型中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4.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与国民收入成同方向变动。 4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 5.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5. 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6. 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 收入间依存关系的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6. 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 收入之间依存关系的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7. 当就业人数为1600万,失业人数为100万时,失业率为 % 。 7. 若价格水平1970年为80,1980年为100,则7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为 25% 。 8. 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8. 经济周期是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衰退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10.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个人和公司的所得税,以及各 种转移支付。 10.功能财政思想主张财政预算不在于追求政府收支平衡,而在于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12.货币供给量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LM陡峭而IS 平缓; 12. 在LM平缓而IS 垂直的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二、选择题:在所给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8分) 1.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B )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已知某一经济中的消费额为6亿元,投资额为1亿元,间接税为1亿元,政府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额为1.5亿元,出口额为2亿元,进口额为1.8亿元,则()。 C A. NI=8.7亿元 B. GDP=7.7亿元 C. GDP=8.7亿元 D. NDP=5亿元 2. ()等属于政府购买。ABE A. 购买军需品 B.购买机关办公用品 C. 社会保险 D. 政府债券利息 E. 支付政府雇员报酬 3. 个人消费支出包括()等支出。BCDE A. 住宅 B. 耐用消费品 C. 租房 D. 非耐用消费品 E. 劳务 4. 企业在赢利时才上缴间接税。() B A. 对 B. 错 5. 如果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大于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则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 B A. 对 B. 错 6. 以前所建成而在当年转手出售的房屋应当是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B A. 对 B. 错 7. 以前所生产而在当年所售出的存货,应当是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B A. 对 B. 错 8. 所有生产最终产品的中间产品增加值之和必等于最终产品的价值。A A. 对 B.错 9.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净值的区别是前者包含总投资,后者包含净投资。 A A. 对 B. 错 10. 总投资和净投资都不可能是负数。() B A. 对 B. 错 11. 不论是商品数量还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 B A. 对 B. 错 12. 政府的转移支付是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的一部分。() B

A. 对 B. 错 13. 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劳务价值总和。() B A. 对 B. 错 14. 国民经济通常划分为()等四个部门。 ABCE A. 政府 B. 企业 C. 居民 D. 国内贸易 E. 对外贸易 15.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从个人收入中扣除()后的余额。 C A. 折旧 B. 转移支付 C. 个人所得税 D. 间接税 16. 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反映()的变化。A A. 实物 B. 价格 C. 实物和价格 D. 既非实物,又非价格 17.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B A. 商品和劳务 B. 最终产品和劳务 C.中间产品和劳务 D. 所有商品 18. 如果某经济体2005年的名义GDP为300亿,经计算得到的该年实际GDP为200亿,基年的GDP平减指数为100,那么2005年的GDP缩减指数为() B A. 660 B. 150 C.220 D. 250 19.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从个人收入中扣除( ) 后的余额。 C A. 折旧 B. 转移支付 C.个人所得税 D. 间接税 20. ()等属于转移支付。 BCD A. 购买办公用品 B. 社会保险 C. 其他津贴 D. 政府债券利息 E.支付政府雇员报酬 21. 如果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5000亿美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美元的资本品,

宏观经济学习题(含答案)

宏观经济学部分 第十五章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转移支付() A 退伍军人的津贴; B 失业救济金; C 贫困家庭补贴; D 以上均不是。 2、作为经济财富的一种测定,GDP的基本缺点是()。 A 它测定的是一国国民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B 它不能测定私人产出产量; C 它所用的社会成本太多; D 它不能测定与存货增加相联系的生产。 3、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NP的政府支出是指()。 A 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 D 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 4、已知:消费额=6亿元,投资额=1亿元,间接税亿元,政府用语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费=亿元,出口额=2亿元,进口额=亿元,则()。 A NNP=亿元 B GNP=亿元 C GNP=亿元 D NNP=5亿元 5所谓净出口是指()。 A 出口减进口; B 进口减出口; C 出口加出口; D GNP减进口。 6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NP等于()。 A 消费+投资; B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D 消费+投资+净出口。 7、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有()。 A 家庭主妇的劳务折合成的收入; B 出售股票的收入; C 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 D 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 8、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 A 直接税; B 折旧; C 间接税; D 净出口。 9、按最终使用者类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计算GDP的方法是()。 A 支出法; B 收入法; C 生产法;D增加值法。 10、用收入法计算的GDP等于()。 A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B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间接税; C 工资+利息+中间产品+间接税+利润。 11、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 A 销售税; B 公司所得税; C 货物税; D 公司财产税。 1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项有影响。 A GDP B NDP C NI D PI。 三、名词解释 1、政府购买支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