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河流径流量要点

合集下载

珠江流域主要水文站设计洪水、设计潮位及水位~流量关系

珠江流域主要水文站设计洪水、设计潮位及水位~流量关系

2.1 流域暴雨洪水特性2.1.1 暴雨特性珠江流域地处我国南部低纬度地带,多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水汽丰沛,暴雨频繁。

由于流域广阔,东部与西部、南部与北部以及上、下游之间的地面高程差异较大,地形、地貌变化复杂,气候及降雨、暴雨量级的差异和沿程变化极为明显。

1)暴雨时程分布流域暴雨主要由地面冷锋或静止锋、高空切变线、低涡和热带气旋等天气系统形成,强度大、次数多、历时长。

暴雨多出现在4月~10月(约占全年暴雨次数的58.0%),大暴雨或特大暴雨也多出现在此期间。

一次流域性的暴雨过程一般历时7天左右,而雨量主要集中在3天,3天雨量占7天雨量的80%~85%、暴雨中心地区可达90%。

2)暴雨空间分布暴雨空间分布差别明显,雨量通常由东向西递减,一般山地降水多,平原河谷降水少,降水高值区多分布在较大山脉的迎风坡。

一年中日雨量在50mm以上的天数,东江、北江中下游平均为9天~13天,桂北和桂南为4天~8天,滇、黔为2天~5天,滇东南为1天~2天。

3)暴雨强度暴雨强度的地区分布一般是沿海大、内陆小,东部大、西部小。

由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地形条件,流域暴雨的强度、历时皆居于全国各大流域的前列。

绝大部分地区的24小时暴雨极值都在200mm以上,暴雨高值区最大24小时雨量可达600mm以上,最大3天降雨量可超过1000mm。

如柳江“96.7”大暴雨,其中心最大24小时降雨量达779mm(再老站),最大3天降雨量达1336mm。

2.1.2 洪水特性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按其影响范围的不同,可分为流域性洪水和地区性洪水。

流域性洪水主要由大面积、连续的暴雨形成,洪水量级及影响区域较大,如珠江流域的1915年洪水和1994年洪水等。

地区性洪水由局部性暴雨形成,暴雨持续时间短,笼罩面积较小,相应洪水具有峰高、历时短的特点,破坏性较大,但影响范围相对较小,如1988年8月的柳江洪水、1982年5月的北江洪水等。

流域洪水的出现时间与暴雨一致,多集中在4月~10月,根据形成暴雨洪水的天气系统的差异,可将洪水期分为前汛期(4月~7月)和后汛期(7月底~10月)。

珠江流域水资源概况

珠江流域水资源概况

珠江流域水资源概况:珠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河流。

发源于云贵高原的马雄山,自西至东横贯华南大地,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并称中国七大江河。

珠江流域的水系,由西江、北江、东江、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

流域面积45.37万平方千米,其中中国境内流域面积44.21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360亿立方米。

西江为珠江的主干流,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市)境内的马雄山,从上游往下游分为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及西江等河段,主要支流有北盘江、柳江、郁江、桂江及贺江等,在广东省珠海市的磨刀门注入南海,干流全长2214千米。

北江主流浈水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石碣大茅坑,较大支流有武水、连江、滃江、潖江和绥江等,干流在思贤滘与西江沟通后进入珠江三角洲,干流全长468千米。

东江主流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桠髻钵,较大支流有安远水、新丰江、西枝江等,在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进入珠江三角洲,干流全长520千米。

三角洲诸河包括西江和北江思贤滘以下及东江石龙以下河网水系注入三角洲的潭江、高明河、沙坪河、流溪河、增江、深圳河、茅洲河等中、小河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九龙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其地理范围内。

三角洲诸河纵横交错,水流相互贯通,自东而西经由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及崖门入注南海,构成独特的“诸河通汇,八口分流”的水系特征。

珠江主干流的上游以及滇桂国际河流,流经高原及峡谷地区,地少人稀,河道陡峻,水急滩多,水力资源和矿藏资源丰富,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之一;中游流经低山丘陵及河谷冲积平原,河道平缓,落差小,耕地集中,水量丰富,航运条件优越,防洪任务繁重;下游为河流冲积平原,地势低洼,人口密集,是经济发达的精华地区,为防洪重点保护区;河口滩涂资源丰富,前景广阔。

珠江片河川径流丰沛,水力资源丰富,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0万千瓦及以上的河流有570条,总理论蕴藏量达4645.4万千瓦;单站装机容量0.5万千瓦及以上的技术可开发水电站2504座,总装机容量3900.5万千瓦,年发电量1682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水电站2263座,总装机容量3732.1万千瓦,年发电量1606亿千瓦时。

珠江

珠江

中游:流向山脉 斜交,形成平坝 与山谷相间的河 谷地貌
下游:河面 增宽,流速 趋缓,河汊 众多
4、开发
• 上游:水能
北 盘 江 红 天生桥 龙滩 水 江 盘 南 岩滩 河
• 下游:航运
• 航运价值大: 自然原因:a、 气候:降水量大,径流量 大,雨季长,汛期长,无冰期,季节 变化小;b、地形:平坦,水流和缓,通 航里程长。 社会经济条件:流域内经济发达,城市集 中,人口稠密,客货周转量大
北 盘 • 长度、流域面积、径流量
出 海 口
云贵高原
两广丘陵
珠江三角洲
2 水文特征及成因
水文特征 流量
汛期 含沙量 大 长 小
成因
流经湿润地区, 降水充足 夏季风登陆早,秋 季台风雨,雨期长 流域植被覆盖率高
珠江各河段特征
上游:流经石 灰岩地区,河 谷深切, 滩多水急
珠江咸潮
• 成因: • (1)枯水期河流水位低 • (2)天体引力引起海水的涨潮 • (3)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 (4)滥采河砂致使河床严重下切 • (5)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剧增且浪费严重
解决措施
• 1、建设水利工程,提高河流径流量季节调 控能力 • 2、跨流域调水以淡压咸 • 3、节约用水 • 4、加强河道采砂管理

珠江

珠江
珠江
中国南海入海最大水系
01 名称由来
03 水文特征 05 治理开发
目录
02 水系构成 04 流域概况 06 水旱灾害
珠江,是一个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汇聚而成的复合水系,一般以西江上源为源头,发源于 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6个省(区)和越南的北部,从而形成支流 众多、水道纷纭的特征,并在下游三角洲漫流成河区,经由分布在广东省境内6个市县的虎门、蕉门、洪奇门 (沥)、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八大口门流入南海。
集水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有墨江、锦江、武江、南水、滃江、连江、潖江、滨江和绥江等。
在韶关市沙洲尾以上为上游,称浈江。河长212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59‰,流域面积7554平方公里。流域 内多山地丘陵,间有小部分零星分布的河谷盆地。从上游乌迳以下,到墨江口,河岸两侧平均10公里以内为100 米以下的丘陵地,10公里以外则是山地。河谷多为V字形。本段沿河接纳的主要支流有墨江、锦江、武江。
高要水文站(集水面积平方公里)实测多年(1956—1987年)平均年径流深636.3毫米,径流总量为2237亿 立方米,年输沙量7100万吨,侵蚀模数202吨/年·平方公里。
西江自广西梧州市东流13公里至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江川镇界首村大源冲口即进入广东境省内,至广东三水 县思贤滘与北江相通,其后转向南流,进入珠江三角洲。
水系构成
1
水系特点
2
西江水系
3
北江水系
4
东江水系
5
三角洲诸河
在广东的珠江水系中,东江、流溪河、北江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流,西江、潭江大致自西向东流,并都汇于珠 江三角洲河区,最后分别由8大口门注入南海,整个水系呈扇状水系。

中考地理复习重点:珠江三角洲

中考地理复习重点:珠江三角洲

中考地理复习重点:珠江三角洲
中考地理复习重点:珠江三角洲
1.珠江的主干流西江发源于云南省乌蒙山地,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区,全长2214千米主要支流有北江和东江,流域总面积45.369万平方千米。

(“三江汇合,八口分流”是珠江独特景观)
2.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多雨,农作物一年三熟。

地形:以平原为主,其中东北西三面环山南面濒临南海。

珠江三角洲是广东最发达的、人民最富裕的地区,堪称广东的“黄金三角”,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广州又称“羊城”,简称“穗”珠江三角洲最大的城市,又是广东省的省会。

是西汉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上曾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和全国唯一的通商口岸。

是广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城市。

著名的侨乡---五邑(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四市及新会区)。

珠江八大出海口都在哪里?那个出海口流量最大?

珠江八大出海口都在哪里?那个出海口流量最大?

珠江八大出海口都在哪里?那个出海口流量最大?珠江广州段广东省位于我国大陆最南部,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丰富,河流众多。

在众多河流中,东江、北江、西江和韩江长度最长,是广东省的四大主要河流。

珠江是中国流量第二大河流,境内第三长河流,全长2320公里。

珠江水系示意图01什么是珠江?珠江(the Pearl River),旧称粤江,是中国第二大河流,境内第三长河流,中国南方最大河系,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并称中国七大江河。

1780年的一幅油画描绘珠江沿岸的广州十三行外贸易特区,包括了丹麦、西班牙、美国、瑞典、英国、荷兰等1880年代,广州琶洲塔附近的河段1909年的广东省城河南士敏土厂(现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图中可见当时未修筑河堤的珠江较现在宽阔不沙面与西堤二马路(今人民桥北岸上桥位)之间的沙基涌珠江原指广州到入海口96公里长的一段水道,因为它流经著名的海珠岛(石)而得名,后来逐渐成为西江、东江、北江以及流溪河等珠江三角洲上各条河流共四个水系的总称。

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流经中国中西部六省区及越南北部,在下游从八个入海口注入南海。

香港、澳门与珠江三角洲珠江,是一个汇聚而成的复合水系,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6个省(区)和越南的北部。

最后分别由8大口门注入南海,整个水系呈扇状水系。

珠江水系共有大小河流774条,总长36000多公里。

流域面积453690平方公里,其中442100平方公里在中国境内,11590平方公里在越南境内。

旧时,珠江广州段江面宽阔,故广州人喜欢称呼珠江为“海”,过江称作“过海”,江边叫“海皮”。

即使到了今天仍保持这种俗称。

南中国海--珠江八大出海口门(卫星照片)02珠江水系有哪八大出海口?珠江八大出海口“三江汇集,八口分流”这是对珠江入海口的最好叙述。

三江容易理解,指的是珠江的三条之流,西江、北江、东江。

黑龙江、珠江

黑龙江、珠江

河流名称珠江黑龙江相同点不同点水文特征水量及沿程变化多年平均径流量:3360亿立方米沿程变化:西江上游河谷深切,多急流瀑布,中游平坝峡谷相间,下游河面宽窄相见;东江河窄水浅,多陡峻山岭;北江河道顺直,宽浅并分成数股多年平均径流量:1146亿立方米(我国境内汇集)沿程变化:上游具有山地河流特性;中游形成峡谷与宽谷盆地相间分布;下游河谷扩宽,水流平缓,河漫滩发育水量沿程逐渐增加,上游相对多峡谷急流,下游均比较开阔平坦珠江水量沿程加速增加,它是由三条江汇聚而成;黑龙江水系沿程增加均匀,由两条江汇聚而成补给珠江是一条雨型河,由于全流域基本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黑龙江流域是以雨水补给为主和季节积雪融水补给为辅的河流。

雨水补给约占75-80%,积雪融水补给约占15-20%,地下水补给只占5-8%都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珠江没有冰雪补给;黑龙江有冰雪补给,且冰雪补给多于地下水补给。

径流时间变化年内变化:主要集中于夏季,但因雨季来得早,去得晚,一般从4月开始进入汛期,10月出汛,汛期长达半年以上年际变化:珠江径流年际变化不大,尤其是西江,变差系数多在0.20-0.21上下;北江变差系数较大,约达0.30-0.35之间年内变化:受季风影响并决定于降水。

4-10月降水占全年的90-93%,且多暴雨。

11-3月,降水为全年7-10%,以降雪形式出现年际变化:Km值为6.9(哈尔滨站,1898-1979),表现出丰水年和少水年的交替现象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冬春季降水较少珠江汛期长;黑龙江分为春、夏汛。

珠江年际变化不大;黑龙江年际变化显著,丰水和少水年交替出现洪水主要由于暴雨的形成。

由于地理因素和气候因素不同,西、北、东三江发洪时间和洪水历时不同。

洪水具有峰高和量大的特点。

洪水历时长,一般有向下游增长的趋势主要由暴雨造成洪水灾害珠江发洪时间和洪水历时因地而异;黑龙江洪峰形成相对固定,洪水历时长含沙量/输沙量多年平均年含沙量:0.129kgm-3(石角,1954-2005年)多年平均输沙量:541万吨(石角,多年平均含沙量:0.154(哈尔滨,1955-2005)多年平均输沙量:648万吨(哈尔滨,含沙量和输沙量都相对其他河流较小黑龙江的含沙量和输沙量比珠江相对较大1954-2005)1955-2005)冰期无有近半年的封冻期。

珠江流域水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

珠江流域水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

珠江水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珠江概况:珠江横贯我国华南大地,是我国七大江河至于。

珠江流域片主要包括珠江流域、韩江流域、澜沧江以及东国际河流、粤桂沿海诸河以及海南省,区域总面积65.4万平方公里,设计的行政区域有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海南、福建8省(自治区)。

珠江流域是珠江片最大的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水系组成,经八大口门注入南海,素有“三江会流、八口入海”的特征,总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站整个珠江片的69.3%。

珠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230亿立方米,仅此于长江居全国第二,珠江也是目前我国水质最好的江河之一,其主要干流税制常年保持在Ⅱ--Ⅲ类。

其中西江是珠江的主干流,全长2214公里。

发源于云南曲靖市境内的马雄山,一次经过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在广西梧州于桂江汇合后称西江。

珠江水系主要特征:珠江流域内多为山地和丘陵,站总面积的94.5%,平原面积小而分散,仅占5.5%。

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是平均海拔为1000——2000米的云贵高原,在云贵高原以东是海拔在500米左右的两广丘陵,广西以及云贵高原东部广泛分布着石灰岩,以云南的石林和贵州的山水地貌特征最为典型,珠江下游的冲积平原是著名的珠江三角洲。

珠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珠江流域的中部,属于湿热多雨的热带、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多雨。

四季的特点是:春季阴雨连绵,雨季特多;夏季高温湿热,暴雨集中;秋季台风入侵频繁;冬季很少严寒,雨量稀少。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4~22度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2200毫米。

珠江含沙量少,是我国各大河流中含沙量最小的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126~0.334公斤每立方米。

珠江现状:珠江广州河段包括西航道、前航道、后航道和黄埔水道,整个河段水环境已受到严重污染。

近些年,广州市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整治水污染,主要工业废水排放实行了“一控双达标”,200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比1996年大幅减少7727.85万吨;但生活污水排放呈迅猛增加之势,由于生活污水收集困难,目前处理率只达到约2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江1 概述珠江(英文译名亦作PearRiver)是中国南方最大河系,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并称中国七大江河。

珠江横贯中国南部的滇、黔、桂、粤、湘、赣六省(自治区)和越南的北部,全长2214km,河口处年平均径流量3360亿m3,流域总面积453690km2,其中442100km2在中国境内,11590km2在越南境内。

2 水系组成珠江水系支流众多,流域面积1万km2的支流有6条,即北盘江、柳江、郁江、桂江、贺江和连江(见珠江水系及主要工程分布示意图)。

2.1 西江水系西江是珠江的干流,以南盘江为河源,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余脉的马雄山东麓,自西向东蜿蜒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在广东省珠海市磨刀门企人石人南海,全长2214km,平均坡降0.58‰,集水面积353120km2,其中341530km2在中国境内。

西江平均年径流量为2300亿m3。

西江干流由源头至北盘江汇口称南盘江;南盘江与北盘江汇口至柳江汇口称红水河;柳江汇口至郁江汇口称黔江:郁江汇口至桂江汇口称浔江;桂江汇口至三角洲河网区称西江。

南盘江与红水河段为上游,黔江段和浔江段为中游,西江段及其以下为下游。

西江干流的一级支流中,集水面积1万km2以上的有北盘江、柳江、郁江、桂江、贺江。

南盘江从源头至贵州望漠县蔗香双江口,长914km,流域面积56880km2,河道平均坡降1.74‰。

集水面积1000km0以上的一级支流有8条,即海口河、巴江(巴盘江)、华溪河(曲江、九甸江)、泸江、甸溪河、清水江、黄泥河、马别河(又名清水河,上游为褚场河),其中黄泥河是汇人南盘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云南富源县梁口子,河长278km,集水面积8264km2,天然落差1328m;其次是清水江,发源于云南丘北县老阴山,河长181km,集水面积5376km2。

红水河始于双江口,止于广西象州县石龙三江口,长659km,区间集水面积54870km2,河段平均坡降0.366‰。

集水面积1000km2以上的一级支流有11条,即北盘江、涟江(檬江)、牛河(白龙河)、布柳河、清水河(南丹河)、赐福河、良岐河、平治河、刁江、清水河、北之江。

最大支流北盘江,发源于云南曲靖市马雄山西北麓,集水面积26590km2,河长444km,平均坡降2.8‰;其次是涟江,发源于贵阳市掌克村,集水面积8607km2,河长241km;再次为牛河,发源于贵州独山县戛加山,集水面积5843km2,河长235km。

黔江始于三江口,终于郁江在桂平县汇合处,全长122km,区间集水面积2210km2,河道平均坡降0.0625‰。

集水面积1000km2以上的一级支流有1条,即柳江。

柳江发源于贵州独山县南部九十九滩,全长755km,集水面积58270km2。

浔江始于郁江口,终于桂江在梧州市的汇口处,长172km,区间集水面积20570km2,河道平均坡降0.0968‰。

集水面积1000km2以上的一级支流有4条,即郁江、白沙河(白沙江)、蒙江、北流河。

郁江发源于云南省广南县九龙山,集水面积89870km2(其中中国境内为78280km2),河长1145km,河道平均坡降0.33‰,是西江最大的一级支流。

白沙河(白沙江)发源于桂平县沙坡乡天顶岭,河长102km,集水面积1155km2。

蒙江发源于金秀县三山村,河长189km,集水面积3895km2。

北流河发源于北流县三山顶,全长259km,集水面积9359km2。

西江干流西江段,始于桂江口,终于广东三水县思贤滘,河段长208km,区间集水面积43860km2,河道平均坡降为0.086‰。

集水面积1000km2以上的支流有桂江、贺江、罗定江和新兴江。

桂江发源于广西兴安县猫儿山北老山界南侧,全长438km,集水面积18790km2,河道平均坡降0.43‰。

贺江发源于广西富川县的蛮子岭,全长338km,集水面积11590km2,平均坡降0.58‰。

罗定江发源于广东信宜县鸡笼山,河长201km,集水面积4493km2。

新兴江发源于广东恩平县大露山,河长145km,流域面积2355km2。

珠江干流西江上游南盘江流域内分布着许多高原湖泊,主要有抚仙湖、星云湖、阳宗海、杞麓湖、异龙湖、大屯海、长桥海。

这些湖泊总面积为388km2,控制集水面积2742km2,多年平均来水量6.17亿m3,总容积197亿m3。

西江水系集水面积1000km2以上的一级支流见表。

2.2 北江水系北江是珠江流域第二大水系,集水面积46710km2,占珠江流域面积的10.3%。

其流域面积的92%在广东省境内,其余在江西、湖南省境内。

北江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碣大螃山,流经广东的南雄、始兴、曲江、韶关、英德、清远等县市,在三水县思贤滘与西江相汇,部分水流向西汇人西江,另一部分水流向东人珠江三角洲。

北江干流从源头至思贤滔全长468km,平均坡降0.26‰。

从源头至韶关市沙洲尾为上游,从沙洲尾至清远飞来峡为中游,飞来峡至三水县思贤洛北为下游。

北江水系的主要支流有:武江、浦江、连江、绥江等。

武江发源于湖南武县三峰岭,全长为260km,集水面积为7097km2,平均坡降0.91‰。

浦江发源于广东浴源县肚东,河长173km,集水面积4847km2,河道平均坡降1.24%,自源头向西南流经浴源县城,至英德县狮子口与小北江汇合。

连江是北江最大支流,发源于广东连县星子圩磨面石,全长275km,集水面积10061km2,河道平均坡降0.77%。

绥江发源于广东集县擒鸦岭,全长226km,集水面积7184km2,河道平均坡降0.25‰。

北江水系集水面积1000km2以上一级支流见表。

2.3 东江水系东江是珠江流域第三大水系,发源于江西寻乌县桠髻钵,全长520km,集水面积27040km2,河道平均坡降0.39‰。

源头至龙川县合河坝为东江上游,称寻乌江;从合河坝至博罗县观音阁,是东江中游;观音阁以下为东江下游。

东江干流流经广东龙川、河源、紫金、惠阳、博罗、东莞等县市,在东莞石龙镇流入珠江三角洲。

东江水系主要的支流有:贝岭水(亦称安远水)、新丰江、西枝江等。

贝岭水发源于江西省安远县大岌岽,流经江西省安远、定南、广东省龙川等县,至龙川合河坝流入东江干流,全长140km,集水面积2364km2。

新丰江发源于广东新丰县玉田点兵(七星岭),于河源县城流人东江干流,全长163km,集水面积5813km2,平均坡降1.29‰。

西枝江发源于惠东县竹坳,于惠州市汇人东江干流,全长190km,集水面积4103km2,平均坡降0.6‰。

东江水系集水面积1000km2以上一级支流见表。

2.4 珠江三角洲水系珠江三角洲水系包括西江、北江思贤以下和东江石龙以下河网水系和入注珠江三角洲河流,集水面积26820km2,占全流域面积的5.91%。

河网区水道总长1600km。

珠江三角洲河网水系把西江、北江、东江的下游纳于一体,但其主流泄出后又各成体系。

西江从三水县思贤西口至珠海市企人石河段,分别称西江干流水道、西海水道、磨刀石水道,最后经磨刀门人海。

北江自思贤北口起,各河段分别称北江干流水道、顺德水道、沙湾水道,最后经狮子洋出虎门入伶仃洋。

东江在珠江三角洲内的河口段是石龙以下的东江北干流,在增城县的禺东联围人狮子洋。

从西向东流的珠江三角洲的河流有潭江(锦水)、高明河、沙坪水(西劳河)等;从北向南流的三角洲河流有流溪河、增江、沙河、西福河、雅瑶水、南岗河等;从东向西流的三角洲河流有寒溪水等。

此外,还有直接流人伶仃洋的茅洲河和深圳河。

其中集水面积1000km2以上的河流见表。

潭江发源于广东思平县乌丰顶,至新会县银洲湖出崖门人海,河长248km,集水面积5068km2,平均坡降0.45‰。

高明河发源于广东高明县托盘顶,最后在高明县海口碑流入西江干流水道,全长86km,集水面积1010km2,平均坡降0.45‰。

流溪河发源于广东从县桂峰顶,在白鹅潭进入珠扛,河长174km,集水面积3917km2,河道平均坡降0.8‰。

沙河发源于博罗县螃峰顶,在东莞石龙流入东江北干流,河长89km,集水面积1235km2,河道平均坡降0.64%。

增河发源于龙门县七星岭,在新加埔流人东江北干流,全长203km,集水面积3114km2,河道平均坡降0.74‰。

2.5 出海口门珠江水系各河径流汇集于三角洲后.通过8条水遭注入南海,各水道之出口称之为“门”。

珠扛出口门共有8个,称之为八大口门。

东边注入伶仃洋(又称珠江口)的口门有4个,从东向西为虎门、蕉门、洪奇门(沥)和横门;西边注入的有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

虎门位于东莞市沙角,通过虎门注入伶仃洋的径流包括东江的全部径流,西、北江的部分径流以及珠江三角洲本身的部分径流。

虎门是个强潮汐作用的口门,潮汐吞吐量居八大口门之首,最大涨潮差2.59m,最大落潮差3.12m。

虎门的年径流量为603亿m2,占珠江人海总径流量的18.5%,年输沙量658万t,占珠江人晦总输沙量的9.3%。

蕉门位于番禺县广兴围、虎门江以西约8km处,是蕉门水道的出口。

蕉门的年径流量为565亿m3,占珠江人晦总径流量的17.3%,年输沙量1289万t,占珠江出诲输沙量的18.1%。

最大涨潮差2.72m,最大落潮差2.81m。

洪奇门(沥)位于番禺县沥口,是洪奇水道的出海口门。

洪奇门(沥)的年径流量为209亿m3,占珠江人海总径流量的6.4%,年输沙量517万t,占珠江总人海总输沙量的7.3%,最大涨潮差2.79m,最大落潮差2.57m。

横门位于中山市横门山,距洪奇门4km,是横门水道的出海口。

横门口的年径流量为365亿m3,占珠江人海总径流量的11.2%,年输沙量925万t,占珠江总人海输沙量的13%。

磨刀门位于珠海市洪湾企人石,是西江径流的主要出海口门。

磨刀门的年径流量923亿m3,占珠江人海总径流量的28.3%,年输沙量2314万t,占珠江入海总输沙量的33%。

磨刀门最大涨潮差1.9m,最大落潮差2.29m。

鸡啼门位于斗门县大霖,邻接磨刀门内海区的西侧,是鸡啼门水道的出海口。

鸡啼门的年径流量为197亿m3,占珠扛人海总径流量的6.1%,年输沙量496万t,占珠江出海总输沙量的7%。

最大涨潮差2.44m,最大落潮差2.71m。

鸡啼门是1959年泥湾门堵晦工程完成以后形成的出海口门,此前,位于鸡啼门上游16km处的泥湾门才是珠江八大出诲口门之一。

虎跳门位于斗门县蠕蛛仔,是虎跳门水道的出海口门。

虎跳门的年径流量202亿m3,占珠扛人海总径流量的6.2%,年输沙量为509万t,占珠扛人海总输沙量的7.2%,最大涨潮差2.51m,最大落潮差2.66m。

崖门位于新会县崖南,是银洲湖的人海口门,它与虎跳门均位于黄茅海湾的头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