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局解操作-腹部

合集下载

局解教案局解教学大纲

局解教案局解教学大纲

臂,前臂前区和手掌目的与要求:1.上臂前群肌肉的位置,大致的起止,功能和神经支配2.肱动脉的走行,分支,分布。

3.重要神经(正中,桡,尺,肌皮神经)的走行和分布。

4.肘窝的边界,内容物及彼此间的位置关系。

5.前臂前群的肌肉位置,层次,功能和神经支配。

6.掌浅弓和掌深弓的形成和分支及生理意义。

辅助教具:挂图四张。

简介内容:1.上臂前群肌肉的位置和神经支配。

2.肘窝的边界,内容物及彼此间的位置关系。

3.掌浅弓和掌深弓的形成和分支及生理意义。

示教:手掌的标本讲述掌浅弓和掌深弓的形成。

巡回指导:(指导操作重点)1.重点掌握重要的神经血管的走行分布及支配。

2.前臂肌肉的层次和位置关系。

小结:1.提问肱动脉的走行及分支。

2.提问学生手掌皮肤的神经支配。

3.总结本次课程出现的血管神经的变异。

图示:掌浅弓和掌深弓的形成。

臂后部,前臂后部(手背),背部浅层目的与要求:1.桡神经的走行,分支和分布。

2.前臂后群肌肉的层次,位置和大致的起止,功能和神经支配。

3.前臂后部及手背的神经和动脉的分布。

4.鼻烟窝的形成,内容物。

5.肩带肌的位置,大致起止,功能及神经支配。

6.三边孔和四边孔的形成和穿行结构。

7.背部浅层肌肉和竖脊肌的位置,大致起止,功能及神经支配。

8.胸腰筋膜的位置和层次。

9.背部的神经和动脉(副神经,胸背神经的走行,位置和所支配的肌肉,颈浅动脉和肩胛背动脉的走行和所供应的肌肉。

)辅助教具:挂图四张。

简介内容:1.前臂后群肌肉的层次和神经支配。

2.鼻烟窝的形成,内容物。

3.三边孔和四边孔的形成和穿行结构。

4.胸腰筋膜的位置和层次。

5.副神经的走行,位置和所支配的肌肉。

示教:对学生背部深层肌肉的操作和辨认进行指点。

巡回指导:(指导操作重点)1.辨认三边孔和四边孔的形成和穿行结构。

2.让学生体会鼻烟窝的形成,内容物。

3.注意寻找肩胛区和背部的血管和神经。

小结:1.提问鼻烟窝的形成,内容物。

2.三边孔和四边孔的形成和穿行结构和前后都成的差异。

腹腔解剖图谱课件

腹腔解剖图谱课件
消化功能
腹腔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主要部 位,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排泄功能
腹腔内的泌尿系统负责产生尿 液并排出体外。
生殖功能
腹腔内的生殖系统负责繁殖后 代。
免疫功能
腹腔内的淋巴结等免疫器官负 责抵御外来病原体入侵。
腹腔的疾病与治疗
腹腔炎症
腹腔内各器官感染引起的炎症,如阑尾炎、 胆囊炎等。
肠梗阻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01
腹腔静脉是人体腹部的主要静脉之一,收集腹部器官的血液回 流至下腔静脉。
02
腹腔静脉的解剖结构包括起始部、主干和分支,了解这些结构
有助于理解其在手术和疾病中的重要性。
腹腔静脉的血流方向与腹腔动脉相反,主要负责将血液输送回
03
心脏。
毛细血管的解剖
毛细血管是人体最小的血管, 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是血液 与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
05 腹腔手术与疾病治疗
腹腔手术的分类与操作
腹腔手术分类
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 手术等。
开腹手术操作
通过切开腹部,直接暴露腹腔脏器, 进行手术操作。
腹腔镜手术操作
通过在腹部打孔,插入腹腔镜和其他 手术器械,在电视屏幕上监控下进行 手术操作。
机器人辅助手术操作
利用机器人技术进行精细的腹腔手术 操作,具有更高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腹腔肿瘤
腹腔内各种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
腹水
腹腔内液体过多积聚,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如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等。
02 腹腔脏器解剖
胃的解剖
胃的形态
胃是一个中空的囊状器官,可分为贲门部、胃底 、胃体和幽门部。
胃的位置
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紧挨着膈肌和脾脏。

胸部局解PPT课件

胸部局解PPT课件

胸部局解的影像学研究
总结词
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详细描述
影像学技术如CT、MRI等在胸部局解的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胸部 局解的影像学研究,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变的位置、范围和性质,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
率,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胸部局解的临床治疗研究
总结词
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VS
详细描述
胸部局解的知识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掌握手术技巧和方法,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胸部损伤的救治
胸部损伤是常见的急症之一,需要及时救治。通过对胸部各器官的解剖结构和位置 关系的了解,医生可以迅速判断患者的病情,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
在救治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治 疗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胸椎
位于背部中央,与肋骨相 连,形成胸廓,对胸腔起 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胸壁的肌肉结构
胸大肌
位于胸前外侧,起自锁骨、 胸骨和肋骨,止于肱骨结 节间沟,主要作用是使上 臂屈、内收和旋内。
胸小肌
位于胸大肌深面,起自第 3-5肋骨,止于肩胛骨喙突, 主要作用是使肩胛骨向前 下方运动。
肋间肌
位于肋骨之间,包括肋间 外肌和肋间内肌,主要作 用是使肋骨运动,协助呼 吸。
03
胸腔器官与功能
肺部的结构与功能
总结词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详细描述
肺部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气体交换,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肺部 由肺实质和肺间质组成,肺实质包括肺泡和支气管,肺间质包括结缔组织、血 管和淋巴管等。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总结词
循环系统的核心
详细描述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心脏内部由四个腔室 组成,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心脏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使得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维持生命活动。

局部解剖学腹壁操作

局部解剖学腹壁操作

操作要点
切开腹壁后,找到疝囊并 分离,将疝囊回纳腹腔, 修补腹壁的薄弱部位。
注意事项
在分离疝囊时要特别小心, 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同 时要确保腹壁修补严密, 防止术后复发。
THANKS
感谢观看
腹壁操作案例一:剖腹产手术
手术目的
通过切开腹壁和子宫,将胎儿从 母体内取出。
操作要点
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切开皮肤和 皮下组织,分离肌肉和腹膜,切开 子宫取出胎儿。
注意事项
手术过程中要保护好腹部血管和神 经,避免损伤;同时要确保切口缝 合严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腹壁操作案例二:肠切除手术
手术目的
整治疗方案。
03
腹壁操作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出血的处理
出血是腹壁操作中常见的并发症,可 能由于手术操作损伤血管所致。
处理方法:术中及时发现出血点,采 取电凝、结扎等止血措施。术后若出 现出血不止,应及时进行压迫止血, 并重新打开伤口进行止血处理。
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01
预防感染是腹壁操作的重要环节 ,术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
手术后的处理
术后观察
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
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必 要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止 痛药等。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 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生理 功能。
随访和复查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和复查, 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
保护功能。
腹膜
覆盖在腹部脏器表面的 薄膜,具有保护、润滑
和固定作用。
腹壁的肌肉和骨骼
肌肉
腹部的肌肉分为外层、中层和内 层,各层肌肉协同作用,完成腹 部运动。

海姆利克急救法

海姆利克急救法

5
在进行海姆利克急救法之后:应该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在等待救护车到来之前, 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6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预防气道异物阻塞的发生。不要将小物品放入口中或鼻孔中;避免在进食或 喝水时说笑或交谈;如果已经有疾病或损伤情况存在,应该及时就医治疗
5
总结
总结
01
3
胸部冲击法
胸部冲击法
胸部冲击法:主要用于处理气道 异物阻塞发生在胸部或气管的情

胸部冲击法也可以用于无意识的 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将患者平 放在地上,面朝上,头部转向一 侧。施救者跪在患者身旁,双手 环绕患者胸部,将拳头放在胸部 中央,迅速向上向内冲击胸部,
直到异物排出
ONE THREE
胸部冲击法的操作步骤如下:站
··· ···
在患者身后,双手环绕患者胸部,
一手握拳,拳眼放在胸部中央,
TWO
另一只手握住拳头,迅速向上向 内冲击胸部,直到异物排出
FOUR
如果异物无法排出或患者已经失 去意识并且出现呼吸停止的情况: 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寻求专 业医疗帮助急救法是一种紧急处理方法:只适用于气道异物阻塞的处理。如果怀疑有其他的严重疾病或
学会海姆利克急救法可以帮助我们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特别适合 家庭、学校和工作场所等场所使用
2
腹部冲击法
腹部冲击法
腹部冲击法主要用于处理气道异物阻 塞:特别是对于有意识的患者
如果只有一只手可以自由活动:也可 以单手进行腹部冲击。将一只手放在 上腹部中央,另一只手握拳,迅速向 上向内冲击腹部,直到异物排出
海姆利克急救法 是一种非常有效 的急救方法:可 以帮助我们在关 键时刻挽救生命

腹部温通刮痧ppt课件

腹部温通刮痧ppt课件
刮痧后护理
刮痧后患者应休息片刻,注意保暖 ,避免受寒。同时,保持皮肤清洁 干燥,避免感染。
03
腹部温通刮痧的功效与作用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促进血液循环
加速腹部血液流动
通过刮痧的刺激,可以促 进腹部血液循环,有助于 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供给 。
缓解腹部寒冷感
05
腹部温通刮痧的案例分享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案例一:改善便秘问题
总结词:有效缓解
详细描述:患者长期受便秘困扰,腹部温通刮痧后,肠道蠕动明显增加,排便变 得规律,便秘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案例二:缓解胃痛症状
总结词:显著减轻
详细描述:患者胃痛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经过腹部温通刮痧治疗,胃痛症状明显减轻,食欲恢复,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
减轻其他疼痛症状
腹部温通刮痧对于缓解一些慢性 疼痛症状,如腰痛、背痛等也有
一定效果。
调节身体机能
调整内分泌
刮痧可以刺激腹部相关穴位,调节内分泌功能, 有助于维持身体内环境的平衡。
增强免疫力
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和调节内分泌,腹部温通刮痧 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改善睡眠质量
刮痧可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有助于改善睡眠 质量,增加深度睡眠时间。
案例三:减轻产后疼痛
总结词:明显缓解
详细描述:产后疼痛是常见问题,影响产妇的休息和恢复。腹部温通刮痧有助于促进子宫收缩和血液 循环,减轻产后疼痛,让产妇更好地休息和恢复。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6
腹部温通刮痧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腹部正常解剖

腹部正常解剖

腹腔分区
九区分法
将腹腔分为九个区,每个区代表一个器官或组织,如左肝区 、右肝区、脾区等。
四区分法
将腹腔分为四个区,即左上腹、右上腹、左下腹和右下腹, 每个区内有多个器官或组织。
腹腔内器官
消化系统
包括胃、肝、胆、胰、脾等器官,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 食物。
泌尿系统
包括肾、输尿管、膀胱等器官,泌 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排泄废物和调 节水盐平衡。
直肠
直肠是大便的出口,它连接着肛门,将大便排出体外。
肛门
肛门是消化系统的出口,它控制大便的排出。
03
泌尿系统

肾是一个重要的排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过滤血液中的废物 和多余的水分,并维持身体内的水平衡。
肾还能产生一些激素,如肾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参与调节 血压和红细胞生成。
输尿管
输尿管是连接肾和膀胱的管道,其主要功能是输送尿液到 膀胱。
调节水盐平衡
肾上腺还分泌醛固酮,该激素能够调节机体水盐平衡,维持血容量稳定。
垂体腺
调节内分泌
垂体腺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它分泌多种激素,包括生长激素、催乳 素、促甲状腺激素等,对机体各个系统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控制生殖功能
垂体腺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功能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能够促进 卵泡发育、排卵和精子生成。
甲状腺
分泌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其主要功能是分泌甲状腺激 素,对全身代谢、器官功能和神经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调节机体发育
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尤其对骨骼和神经系统 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肾上腺
分泌肾上腺素
肾上腺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其分泌的肾上腺素是人体应急反应的重要物质 ,能够提高心率、增加血压、扩张气管等,以应对紧急情况。

局部解剖学实验

局部解剖学实验

01
实验五(2学时)
02
骨盆、盆腔内器官和外生殖器的解剖
03
骨盆的构造
04
盆腔内器官
05
外生殖器的解剖
一、骨盆的构造
背侧的荐骨,前3~4枚尾椎 左右髋骨(髂骨、耻骨、坐骨) 两侧的荐结节阔韧带
前宽后窄的圆锥形支架


盆腔内器官
部分输尿管 膀胱 尿生殖道盆部 部分输精管 副性腺 直肠等
初生公牛的盆腔器官 左盆肢
阴茎
包皮
阴囊(睾丸、附睾、部分精索)
三、公畜外生殖器的解剖
02
颈腹侧部的解剖
二、颈部解剖观察内容
(一)颈侧部解剖
第一层:皮肤,薄能牵动 第二层:皮下组织和浅筋膜。较发达 第三层:深筋膜 第四层:浅层肌:1.颈斜方肌2.臂头肌3.肩胛横突肌 第五层:中层肌、肌间隙、血管和淋巴结1.菱形肌2.颈腹侧锯肌3.肩胛前间隙4.颈浅淋巴结 第六层:深层肌肉、血管和神经1.夹肌2.头半棘肌 第七层:项韧带、颈椎
01
第一层:皮肤,薄,易拉起
02
第二层:皮下组织、浅筋膜,较发达。有皮下血管和神经通过
03
第三层:深筋膜
04
第四层:颈腹侧部浅层肌、肌间隙和血管
05
胸头肌2.颈静脉沟3.胸外侧沟4.颈静脉5.菱形区
06
第五层:深部器官
07
气管2.食管3.甲状腺4.甲状旁腺
(二)颈腹侧部的解剖
01
鬐甲部及胸背外侧部的解剖
胸廓
胸腔
纵隔
二、胸廓、胸腔和纵隔
心包、心脏、肺、主动脉、前腔静脉、食管、气管、幼畜的胸腺
胸腔内神经:1.膈神经2.迷走神经
01
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段分界线。左、右半 肝,5 叶8 段。
结肠下区
操作步骤
腹腔
在小肠系膜根附着处解剖出肠系膜上
动脉和伴行的肠系膜上静脉,清理其右 侧分支:回结肠动脉及分支右结肠动 脉和中结肠动脉。观察这些血管沿结肠
内缘吻合为边缘动脉。
向上追踪肠系膜上动、静脉,确认血管
的上方为胰颈,肠系膜上静脉在胰颈后方 与脾静脉汇合成门静脉。
操作步骤
腹膜后间隙
核对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毗邻,清点它们的分(属)支。清点门静脉属支。
在脊柱两侧与腰大肌之间解剖出腰交感干。 对所见腹部淋巴结命名.。或 沿血管分布,与血管同名。或按部位命名。 如 幽门- 肠系膜- 肝- 脾- 胰- 及腰淋巴结。
淋巴回流途径 :和动脉血流方向相反。
在入盆处双结扎并切断乙状结肠和直肠上动脉,平髂嵴高度锯断脊柱腰部和
输尿管前方的睾丸(卵巢)血管,清点输尿管前面的毗邻。在肾脂肪囊内清理
肾上腺及供应肾上腺的血管,注意肾上腺动脉有上中下之分,而左、右肾 上腺静脉和睾丸(卵巢)静脉注入部位不同。
沿肾脏外缘切开腹横筋膜,注意肾筋膜后层和肾旁脂肪的存在。检查
肾后面的毗邻。解剖12肋下方的肋下神经,和从腰大肌外侧缘穿出的腰丛 分支: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生殖股 神经从腰大肌前面穿出。
2
2
1 1
3
胆总管分段
十二指肠上段 ❖ 十二指肠后段 胰腺段 壁内段

③? ①


胰头 后面毗邻
①②④

胆体 囊
颈 胆囊管
十二指肠大乳头
左、右肝管 肝总管
肝外 胆道
胆总管 颈
肝胰壶腹 括约肌 (Oddi)
体 尾
肝胰壶腹
(Vater)
钩突

胰管

胰体 前面毗邻 1
④ ③
胰体 后面毗邻 ①~④
脐正中襞 脐内侧襞
脐外侧襞
半环线
脐正中韧带
( 脐尿管遗迹)
脐内侧韧带 (闭锁的脐动脉)
腹壁下动脉
腹股沟外侧窝 腹股沟外侧窝 膀胱上窝
壁腹膜形成的结构—皱襞
腹股沟腹环
腹股沟三角 (Hesselbach’striangle)
腹腹 膜
膜腔
大网膜构成网膜囊源自位置 境界腹膜

腹的
()

关 系



腹膜内位器官 腹膜间位器官
沿肋弓切断腹横肌、腹直肌和膈肌的附着,将胸前壁卸离。
6 腹膜壁层 腹膜在腹前壁形成 5 条皱襞:脐正中襞的两侧是膀胱上窝。脐外侧襞的 两侧是分别是腹股沟内、外侧窝。
5 腹膜外筋膜(脂肪)
撕剥腹膜,观察表面所含的脂肪组织。脐正中襞覆盖脐正中韧带,
(脐尿管索)脐内侧襞覆盖脐内侧韧带(脐动脉索),脐外侧襞覆盖腹 壁下动脉,追踪该动脉至腹直肌后面与腹壁上动脉会合。腹股沟外侧窝正 对腹股沟管腹环,观察此处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出。腹股沟内侧窝正 对腹股沟三角(Hesselbach三角),看清三角的境界。
腹壁
3 肌层 清除浅筋膜,显露腹直肌鞘(前层)、腹外斜肌及其腱膜, 腹股沟韧带,显露修洁内下方的腹股沟管皮下环。
进入
①沿腹直肌内侧缘纵切
腹直肌鞘前层,割断它与腱划
的附着。②下端弧形绕过皮下环 上方,切至腹股沟韧带处。
③平髂前上棘 高度横断
腹直肌。在肌上份的深面寻找追 踪腹壁上动脉。观察腹直肌 后鞘及其游离下缘半环线。
腹壁“+”字切口④ :沿
中线纵切白线深至切透腹膜 上至剑突,下至耻骨联合上 缘。沿腹直肌横切口横断腹直 肌鞘至切透腹膜,切口向外延 伸至腋中线。脐留附于右上
瓣⑤。沿腹直肌外缘纵切腹外斜肌
腱膜达肋弓,再水平向外横切
腹外斜肌至腋中线,外翻肌瓣,
操作步骤






⑥ ⑥

腹壁
操作步骤
腹壁
观察腹内斜肌。以同样切口解剖并翻开腹内斜肌,观察深面的腹横肌。 二层之间的肋间AVN可作为分层标志。
4 ⑤
1
1

3
3
2
1 2
2
1
下腹 腔主 静动 脉脉
前 面 毗 邻
④ ④
属支 起止行程,分支
右左
下腹 腔主 静动 脉脉
41
后面毗邻
④ ③
② 11
②腰交感干
位于
下腔静脉后方, 腹主动脉左侧。

腹腔神经节

主动脉肾节
的 内
肠系膜上节


肠系膜下节


腹 后 壁 的 血 管 、 淋 巴
肝LN
肠干
腹 腔 LN
右动脉,肝左、肝右动脉及后者发 追踪脾动脉至近脾门处发出胃
出胆囊动脉。含确认胆囊三角境界。 网膜左动脉和胃短动脉。将伴
追踪动脉的主干:肝总动脉、胃十二 行的脾静脉游离,向右追踪。
指肠动脉。
试找腹腔动脉两侧的腹腔神经
游离两者后方的门静脉,试找出注入 节。迷走神经后 干的腹腔支进入此
门静脉 右支的胆囊静脉
观察胆囊位置分部,并将其从胆囊 沿胃小弯解剖追踪胃左动脉至
窝内分离。
解剖肝十二指肠韧带,显露构成
腹腔动脉,追踪伴行的胃左静 脉至门静脉,分别在食管腹段前面
肝蒂的三个结构:肝总管与胆囊管 和后面游离迷走神经前、后 干
汇合为胆总管,位于韧带右侧游离缘; 及其分支:胃前支和肝支;胃后支 肝固有动脉居左,清理它的分支:胃 和腹腔支。
沿精索剖开阴囊,观察贴附精索表面的被膜,其中提睾肌由腹内斜肌和
腹横肌的下缘纤维延伸而来。观察索条状的输精管及伴行的睾丸血管、淋巴、
神经。
腹膜腔探查 示教 腹膜形成的结构。 腹膜腔分区和间隙。
结肠上区
操作步骤
腹腔
观察结肠上区 5 个器官的形态、位置,肝的毗邻:胆囊、胃的毗邻、 十二指肠分部毗邻、脾的毗邻。 撕开胃结肠韧带,将胃上翻,观察 胰的分部,前面毗邻。胰头被十二指肠包绕,胰尾经脾肾韧带伸向脾门。
腰丛 位置
分支

膈下筋膜


肾的被膜
1 肾筋膜 2 脂肪囊
3 纤维囊

肾筋膜前层 越大血管前方 肾筋膜前层
肾 筋 膜 后 层
髂筋膜
腹横筋膜
消失
肾旁脂肪
肾上腺
血液供应
肾副动脉

内侧毗邻
注意左右肾静脉的长短、属支, 左肾静脉与腹主动脉的关系
【肾门】
【肾蒂】
及其排列
输 尿 管 腹 部
2 2
3 3
腹膜外位器官
腹 膜 形 成 的 结 构
大 网 膜
网 膜
肝十二指肠韧带 + 肝胃韧带 小网膜
小 网 膜

位 置


境 界
网膜囊 网 膜 孔
腹膜腔横断立体显示
系膜
阑尾系膜
横结肠 系膜
小肠系膜
乙状结肠 系膜

的 韧

冠状韧带
三角韧带
(左)
肝圆韧带
镰状韧带

脾胃韧带



腹膜腔横断面
脾肾韧带
子宫直肠陷凹
十二指肠
后面毗邻
上部:
降部:●
下部:


2
结 肠 下 区
• 器官 • 血供
系膜三角
结 肠 下 区
• 器官 • 血供
腹膜后间隙
位置境界
腹膜 与 腹内筋膜之间
腹横筋膜+膈下筋膜

腰方肌筋膜,髂腰筋膜

盆筋膜
内容
1肾 2 输尿管腹部 3 肾上腺 4 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 5 腰交感干

骶骨岬 (骨盆上口)
7.5-8.5 cm 2.5cm
T11下缘
L3
脊肋角
肾门的
(肾角) 体表投影

右肾前面:1,2,3,4 。



3
2 3
3 1
2 4
3 12
23
1 2
3
4 5
23
4
肾的毗邻
左肾前面:
1,2,3,4,5
外内 侧 弓 状 韧 带
腰交感干
(肾内后毗邻)
0
12R
3 2
1
肾 后 面 毗 邻
0
12R
23
1
② ①
3
胰头 前面
2 3 后面
门静脉
起点

位于 左季肋区
9th 肋

长轴→ 10th 肋

11th 肋
形态 二面 二口 二缘 脾门 脾蒂
③ ②①
④③ ②
① ⑤
脾 的 毗邻
十二指肠 前面毗邻
上部 :
降部 :
12
34
12
3
水平 (下) 部 :
4 升部 :
• C-形 包绕胰头
12 33
44
4 小肠袢



十二指肠球部后方



在胰颈后方,由肠
系膜上静脉和脾静
脉汇合而成。
属支 7条 ---
门腔侧支循环部位 4处 ---
胃的 静脉
*❖

8 7
5 6
自胆囊切迹向右的肝 前缘中、外1/3交界处
肝段
2 1
3
肝左缘 中、上1/3
交界处
4
左纵沟
5 6
4 3
7
1
2
肝的毗邻
肝蒂
构成
3
3 2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