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工程设计框架结构(一)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框架结构)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框架结构)

2.前 言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和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本组毕业设计题目为《内蒙古科技大学办公楼扩建工程》。

在结构前期,我温习了《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知识,并借阅了《抗震规范》、《混凝土规范》、《荷载规范》、《砌体规范》、《地基规范》等规范。

在网上搜集了不少资料,并做了笔记。

在结构设计中期,我们通过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计算和分析。

本组在成员齐心协力,发挥了大家的团队精神。

在结构设计后期,主要进行设计手稿的电脑输入和PKPM计算出图(并有一张手画基础图),并得到老师的审批和指正,使我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结构设计的八周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资料查阅、设计计算、以及外文的翻译,加深了对新规范、规程、手册等相关内容的理解。

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内力组合的计算时,进一步了解了Excel;在绘图时熟练掌握了AutoCAD,PKPM等专业软件。

以上所有这些从不同方面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框架结构设计的计算工作量很大,在计算过程中以手算为主,辅以一些计算软件的校正。

由于自己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和疏忽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许宝勤二零零六年五月3.设计任务书3.1工程概况工程地点在昆区阿尔丁大街七号街坊,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

拟建建筑物层数为五层,框架结构,型式应与原有办公楼协调统一。

外装修采用外墙涂料及石材,窗户采用平开铝合金窗,门采用实木门。

建筑物应设计为智能化、节能化建筑。

3.2地质、水文及气象资料地形:地形较为平坦。

自然地坪以下1.9m~2.3m为细砂层,承载能力标准值f=180kpa;2.3m~3.9m为砾砂层,承载能力标准值f=210kpa;3.9m~6.9m为圆砾层,承载能力标准值f=350kpa,二类场地。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工程设计框架结构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工程设计框架结构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工程设计框架结构八、项目运营与管理框架在土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完成后,接下来需要考虑项目的运营与管理,以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成果。

本章将介绍项目运营与管理框架的基本内容,并探讨如何有效地管理项目。

一、项目运营与管理框架的基本内容项目运营与管理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建立一个合理而高效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应包括项目经理和相关职责部门以及人员,以确保项目各项任务的顺利执行。

2.项目计划与控制:通过制定全面而详细的项目计划,明确项目的工作任务、时间进度、资源需求和成果要求,并及时进行项目控制,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3.项目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估项目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以降低项目风险对项目进度和成果的影响。

4.项目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项目质量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质量检查和评估,以确保项目交付的成果符合质量要求。

5.项目沟通管理:建立良好的项目沟通机制,确保项目参与人员之间的信息和意见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和交流,以提高项目的协作效率。

6.项目成本管理:对项目进行全面的成本估算和控制,确保项目在既定的预算范围内进行,并及时对成本变化进行跟踪和调整。

7.项目资源管理:合理安排和优化项目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确保项目所需的物质、设备和人力资源等得到充分保障,满足项目的需求。

二、如何有效地管理项目为了有效地管理项目,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项目管理要以目标为导向: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要求,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进度计划,以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2.充分沟通与协作:建立良好的项目沟通机制和协作平台,确保项目参与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畅通无阻,减少误解和冲突。

3.风险管理要科学合理: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减少项目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4.质量管理要严格把关: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项目交付的成果符合质量要求,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质量问题。

土木毕业设计六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土木毕业设计六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土木毕业设计六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一、引言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材料,具有优良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被广泛应用于多层建筑中。

本文将对一座六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详细设计。

二、结构方案选择1.结构荷载分析根据《土木工程设计规范》等相关国家标准,确定建筑物受力情况,包括恒载、活载、风载和地震作用等。

2.结构形式选择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其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和抗震能力。

根据建筑物功能和要求,选择六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为最佳方案。

三、结构设计细节1.地基基础设计根据地质调查报告,确定地基承载力,结合地基类型和建筑物自重,设计合适的基础尺寸和布置。

2.结构框架设计根据建筑平面布置和功能需求,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柱、梁和楼板等构件尺寸和布置。

考虑到建筑物的自重、活载和地震作用,选择合适的截面尺寸和钢筋配筋方案。

3.抗震设计根据地震分区和建筑物重要性等级,确定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性能要求。

采用层间位移角法进行抗震设计计算,确保建筑物的整体稳定和安全。

4.楼板设计根据楼层荷载和跨度,设计合适的楼板厚度和配筋方案。

综合考虑楼板的弯矩、剪力和挠度等影响因素,确保楼板的承载力和使用性能。

5.柱设计根据楼层荷载和柱的宽厚比限制,设计合适的柱截面尺寸和配筋方案。

采用受弯加剪力作用的柱设计方法,确保柱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6.梁设计根据梁的跨度和荷载,设计合适的梁截面尺寸和配筋方案。

考虑梁的受弯、剪力和挠度等影响因素,确保梁的承载力和使用性能。

四、设计计算与结果通过结构设计软件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得到各构件的尺寸、配筋方案和加固措施。

同时,进行结构验算和动力分析,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

五、结论本文对一座六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详细设计。

通过各项计算和分析,得到了合理的结构尺寸和配筋方案。

设计结果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和抗震能力。

1.《土木工程设计规范》2.《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叶永亮,李华东,陈旭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框架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框架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第2章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2.1 结构选型和布置1. 1.1结构选型根据建筑功能的要求,为使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本结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2. 1.2结构布置根据建筑功能的要求及建筑物的平面形状,本结构横向尺寸较短,纵向尺寸较长,故把框架结构横向布置,即采用横向框架承重方案。

施工方案采用梁、板、柱整体现浇方案,楼梯采用整体现浇板式楼梯,基础采用柱下交叉条形基础。

3. 1.3初步截面尺寸本建筑的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且建筑地处某省某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01-2001) 6.1.2知, 本建筑的抗震等级为三级。

楼盖、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度为IOOmnb各层梁板及三、四、五层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 一、二层柱及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其余钢筋采用IIPB2350根据建筑平面确定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2-l0图2T结构平面布置图框架柱的最大承载力范围:5.lw×5.25//Z2. 1.3. 1柱截面尺寸估算:柱的截面尺寸估算公式:N = yβ4G"A _ NLrarN一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

夕一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边柱取1.3,不等跨内柱取1.25,等跨内柱取1.2。

A一按简支状态计算的柱的负载面积。

G一折算在单位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近似取为12 kN∕m2on—验算截面以上的楼层层数。

上,/一框架柱轴压比限值,对一级、二级、三级抗震等级,分别取0.7、0.8 和0.9 OA—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所以有TV = 1.25x5.1x5.25x12x5 = 2008.125^则取柱的截面尺寸为400〃w? × 400/7?/??。

2. 1.3. 2梁截面尺寸估算:框架梁的截面尺寸确定时,应综合考虑竖向荷载大小、跨度、抗震设防 烈度以及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多方面的因素。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六层框架结构教学楼【范本模板】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六层框架结构教学楼【范本模板】

某省某市某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第0页1 绪论1。

1工程背景该项目为某市应天中学教学楼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总建筑面积约为5524。

6m2;每层层高为 3.6m,本工程作为教学楼使用。

室内地坪为±0。

000m,室外内高差0。

45m。

框架梁、柱、屋面板板均为现浇。

1。

1.1 设计资料1、气象资料最热月平均温度27。

5摄氏度,最冷月温度—3摄氏度.最大冻土深度0.2 m,基本风荷载W。

=0。

4kN/ m2;基本雪荷载为0.4 kN/ m2。

年平均降水量610mm。

三级4、设计地震分组α=(表3。

8《高层建筑结构》)场地为1类一组Tg(s)=0.25s max0.161.1。

2 材料柱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梁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基础采用C30,纵筋采用HRB400,箍筋采用HPB235.1.2工程特点该工程为六层,主体高度为21。

6米,属多层建筑。

多层建筑采用的结构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等类型。

根据不同结构类型的特点,正确选用材料,就成为经济合理地建造多层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结构论证以及设计任务书等实际情况,以及本建筑自身的特点,决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高层建筑中,抵抗水平力成为确定和设计结构体系的关键问题.高层建筑中常某省某市某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第1页用的结构体系有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筒体以及它们的组合。

高层建筑随着层数和高度的增加水平作用对高层建筑机构安全的控制作用更加显著,包括地震作用和风荷载,高层建筑的承载能力、抗侧刚度、抗震性能、材料用量和造价高低,与其所采用的机构体系又密切的相关。

不同的结构体系,适用于不同的层数、高度和功能。

框架结构体系是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构成,既承受竖向荷载,也承受水平荷载的结构体系。

这种体系适用于多层建筑及高度不大的高层建筑。

本建筑采用的是框架机构体系,框架结构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框架结构可通过合理的设计,使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框架结构构件类型少,易于标准化、定型化;可以采用预制构件,也易于采用定型模板而做成现浇结构,本建筑采用的现浇结构.由于本次设计是教学楼设计,要求有灵活的空间布置,和较高的抗震等级,故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办公楼毕业设计--多层商业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

办公楼毕业设计--多层商业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

h学号_ **********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华源开发公司多层商业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学生姓名陈鹏系别土木建筑系专业班级土木工程专业07级本科一班指导教师刘鹏飞2011年4月华源开发公司多层商业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摘要本设计为华源公司开发的多层商业办公楼结构设计,采用框架结构,建筑层数为五层。

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别为二类场地,基本风压为2kN,基本雪压为.0m/402kN。

楼﹑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0m/35本设计贯彻“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

按照建筑设计规范,认真考虑了影响设计的各项因素。

本设计选取了结构方案中的中间横向框架进行设计。

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震周期,进而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同时计算出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荷载大小,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

接着计算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

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

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

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室内楼梯的设计,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

对楼板也进行了配筋计算,采用是的是双向板。

基础采用了柱下独立基础,对基础行了受力和配筋计算。

整个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的专业规范,参考相关资料和有关最新的国家标准图集,对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全面科学的考虑。

总之,实用、安全、经济、美观是本设计的原则。

设计计算整个过程中综合考虑了抗震要求、技术经济指标和施工工业化的要求。

关键词: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荷载计算;内力计算;计算配筋AbstractThis design for huayuan worldbest company developed the multi-layered commercial office building structural design, uses fram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layer for five layers. This region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of 7 degrees, site categories for type venues, basic wind pressure is for 2/40.0m kN , basic snow 2/35.0m kN . Floor, roof adopts cast-in-situ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This design implementation "the practical, safe, economic, beautiful" design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standard, carefully consider the 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design.This design chose the transverse frame structure scheme design among. The first between layers of load calculation, then represent value for using vertex displacement method, and then from the earthquake cycle by bottom shear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size of horizontal seismic load, and calculate the structure in the wind load, and then find out load size under horizontal loads of structural internal force (moment, shear force and axial force). Then calculating vertical load (constant load and live load) under the action of structural internal force. Find out the most unfavorable one group or several groups of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 Select the security reinforcement and the results calculated anim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structure scheme design of indoor stair, completing the flat bedplate, ladder section board, platform beam of internal force and the component such as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and construction drawing. Also on floor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using yes is two-way board. Foundation adopted under column independent basis, the base line stress and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strictly abide by relevant professional regulation, reference related materials and related the latest national standard atlas of design of each link, comprehensive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consideration. Anyhow, practical, safe, economic, beautiful is the design principles. Design calculation the whole process took into consideration the seismic requirements,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exes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ed requirements.Keywords: Frame structure; Seismic design; The load calculation;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of reinforcement目录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 1 -1.1平面设计 (1)1.1.1 使用部分平面设计 .............................................................................................................................. - 2 -1.1.2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 - 2 -1.1.3 平面组合设计 ...................................................................................................................................... - 2 -1.2剖面设计 (2)1.3立面设计 (3)1.4楼板层和地面 (3)1.5基础和地基 (4)1.6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4)1.6.1 楼梯设计 .............................................................................................................................................. - 4 -1.6.2 门厅的设计 .......................................................................................................................................... - 5 -1.6.3 室外台阶 .............................................................................................................................................. - 5 -1.6.4 门和窗的设计 ...................................................................................................................................... - 5 -1.7其它设计 (6)1.7.1 散水设计 .............................................................................................................................................. - 6 -1.7.2 勒脚的设计 .......................................................................................................................................... - 6 -1.7.3 女儿墙设计 .......................................................................................................................................... - 6 -第二章结构设计说明.................................................................................................................................... - 7 -2.1材料要求 (7)2.2填充墙要求 (7)2.3截面尺寸要求 (7)2.4结构布置要求 (7)2.5计算过程 (8)2.5.1 计算简图 .............................................................................................................................................. - 8 -2.5.2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 .......................................................................................................... - 9 -2.5.3 地震作用计算 ...................................................................................................................................... - 9 -2.5.4 框架的内力组合 .................................................................................................................................. - 9 -2.5.5 正截面和斜截面的设计 .................................................................................................................... - 10 -第三章结构计算书 ..................................................................................................................................... - 11 -3.1工程概况 . (11)3.2设计原始资料 (11)3.2.1 建筑要求 ............................................................................................................................................ - 11 -3.2.3 建筑技术条件 .................................................................................................................................... - 11 -3.3材料选用 . (12)3.4结构选型 (12)3.5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12)3.5.1 选择承重方案 .................................................................................................................................... - 12 -3.5.2 梁、柱截面尺寸估算 ........................................................................................................................ - 12 -3.5.3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 - 13 -3.6重力荷载计算 .. (14)3.6.1 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 - 14 -3.6.2 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 - 15 -3.6.3 梁、柱、墙、窗、门重力荷载计算................................................................................................. - 15 -3.7重力荷载代表值 . (15)3.7.1 第5层的③轴线框架重力荷载代表值: ....................................................................................... - 15 -3.7.2 第3~4层的③轴线框架重力荷载代表值: ................................................................................. - 16 -3.7.3 第2层的③轴线框架重力荷载代表值: ....................................................................................... - 16 -3.7.4 第1层的③轴线框架重力荷载代表值: ....................................................................................... - 16 -3.8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 (17)3.8.1 计算梁、柱的线刚度 ........................................................................................................................ - 17 -3.8.2 计算柱的侧移刚度 ............................................................................................................................ - 17 -第四章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 19 -4.1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19)4.1.1 横向自振周期的计算 ........................................................................................................................ - 19 -4.1.2 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 19 -4.1.3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 - 21 -4.1.4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 - 22 -4.2横向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25)4.2.1 风荷载标准值 .................................................................................................................................... - 25 -4.2.2 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验算 ........................................................................................................ - 27 -4.2.3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 - 28 -第五章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 - 32 -5.1计算单元 . (32)5.2.1 恒载计算 ............................................................................................................................................ - 33 -5.2.2 活荷载计算 ........................................................................................................................................ - 36 -5.3内力计算 . (39)5.3.1 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 - 39 -5.3.2 活载、雪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 - 44 -第六章横向框架内力组合 .......................................................................................................................... - 51 -6.1结构抗震等级 .. (51)6.2框架梁内力组合 (51)6.2.1 作用效应组合 .................................................................................................................................... - 51 -6.2.2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 - 51 -6.2.3 梁内力组合表 .................................................................................................................................... - 51 -6.2.4 计算跨间最大弯矩 ............................................................................................................................ - 54 -6.3框架柱内力组合 . (56)6.3.1 柱内力组合 ........................................................................................................................................ - 56 -6.3.2 柱端弯矩值设计值的调整 ................................................................................................................ - 61 -第七章截面设计 ......................................................................................................................................... - 63 -7.1框架梁 .. (63)7.1.1 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 63 -7.1.2 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 - 65 -7.2框架柱 .. (67)7.2.1 柱截面尺寸验算 ................................................................................................................................ - 67 -7.2.2 框架柱的截面设计 ............................................................................................................................ - 68 -第八章板配筋计算 ..................................................................................................................................... - 73 -8.1板的配筋 . (73)8.1.1 设计资料 ............................................................................................................................................ - 73 -8.1.2 荷载计算 ............................................................................................................................................ - 74 -8.1.3 板的计算 ............................................................................................................................................ - 74 -第九章楼梯设计 ..........................................................................................................................................- 78 -9.1建筑设计 . (78)9.2结构设计 (78)9.3梯段板设计 (79)9.3.1 斜板设计(一、二层) .................................................................................................................... - 79 -9.3.2 平台板设计 ........................................................................................................................................ - 80 -9.3.3 平台梁设计 ........................................................................................................................................ - 81 -10.1材料选用 (83)10.2荷载选用 (83)10.2.1 由基础梁传到基顶的荷载 .............................................................................................................. - 83 -10.3基础截面计算 (84)10.4地基承载力及基础冲切验算 (84)10.4.1 A柱的验算....................................................................................................................................... - 84 -10.4.2 B柱的验算 ....................................................................................................................................... - 86 -10.5基础底板计算配筋 . (87)10.5.1 A柱的配筋计算 ............................................................................................................................... - 87 -10.5.2 B柱的配筋计算 ............................................................................................................................... - 88 -结论 ............................................................................................................................................................ - 90 -参考文献 ........................................................................................................................................................ - 91 -致谢 .............................................................................................................................................................- 92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这次毕业设计的课题为华源开发公司多层商业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本着富有时代气息的原则,来设计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商业办公楼。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办公楼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设计参数、荷载要求、结构安全等。

本文以办公楼项目为例,对办公楼框架结构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引言:创新和科技的发展,使得办公楼的建设速度越来越快。

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是一个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旨在通过对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的详细介绍和分析,提出一种合理的设计方案,以确保办公楼结构的安全。

一、设计参数的确定:根据项目的要求,我们选择了钢框架结构作为办公楼的主要结构。

通过计算和分析,确定了框架结构的各项参数,如柱间距、梁高等。

同时,考虑到地震等自然灾害,还采用了一些增强措施,如加固柱梁节点等。

二、荷载要求的计算:根据办公楼的具体用途和设计要求,我们计算了各种荷载的作用力,并进行了荷载组合。

主要的荷载包括自重荷载、活荷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组合,确保办公楼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仍然保持稳定。

三、结构安全的评估:为了保证办公楼的结构安全,在设计阶段进行了详细的结构安全评估。

通过应用现有的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了各种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

同时,还进行了结构的动力分析,以考虑地震和风力等外力的影响。

结果显示,设计的办公楼框架结构在各种荷载和外力的作用下都具有足够的安全保证。

四、设计方案的优化:通过对设计参数、荷载要求和结构安全的综合分析和比较,我们优化了办公楼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案。

根据计算结果,对柱梁的尺寸和布置进行了调整,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同时,还对连接和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固和优化,以增强结构的抗震和抗风能力。

结论:本文以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为例,对办公楼框架结构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通过确定设计参数、计算荷载要求和进行结构安全评估,优化了设计方案,确保了办公楼结构的安全。

这对于其他办公楼项目的框架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土木工程施工毕业设计(3篇)

土木工程施工毕业设计(3篇)

第1篇一、前言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本毕业设计以某建筑工程为研究对象,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详细分析,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项目背景及意义本项目以某建筑工程为研究对象,该工程为多层住宅小区,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0000平方米。

通过本项目的毕业设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土木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掌握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为今后从事土木工程施工工作奠定基础。

三、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组织机构:成立项目经理部,下设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材料、财务等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

2.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3. 施工资源配置: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 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相关质量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5. 施工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四、施工技术1. 土方工程: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的方式,确保土方开挖质量。

2. 框架结构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确保结构安全、稳定。

3. 屋面工程:采用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材料,确保屋面防水效果。

4. 装饰装修工程:选用环保、安全、美观的装饰材料,确保室内环境舒适。

五、施工管理1. 人员管理: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2. 材料管理:严格控制材料采购、验收、储存、使用等环节,确保材料质量。

3. 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相关质量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4. 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六、结论本毕业设计以某建筑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土木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本毕业设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土木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掌握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为今后从事土木工程施工工作奠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科技实验楼结构设计摘要本设计为一中科技实验楼,为五层框架结构。

建筑总高度为19.5m,建筑面积为4201.15mm2,室内外高差为0.45mm,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框架的框架等级为二级。

首先根据提供资料及框架结构的优点确定框架布局及承重方案。

再根据承重方案选择、构件截面尺寸选择、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及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确定所设计框架为规则框架体系。

然后计算了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一榀框架的内力分析并求出内力,做出内力图,计算竖向荷载(恒载、活载)作用下各杆端内力,用二次分配法进行内力分配,接着内力组合,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来进行构件截面设计。

最后,用计算机软件(PKPM)对一榀框架进行计算,并绘制了楼板的配筋图等。

关键词:框架结构;实验楼设计;内力组合;截面设计;力矩分配法Technology lab building in the NO.1 middle school of xxxxxxAbstractThe design is technology lab building for the five-story frame structure in the NO.1 middle school of xxxxxxxx . The total building area is about 4201.15square meters and the total building height is 19.5 meter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side and outside groundlevels is 450 millimeter. The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design is 8 degrees, the class of frame structure is Second class.First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matcrial which provides ,as well as the merits of the framework of layout and loading programs. Under the program then loading the choice beam size choices, gravity loads on behalf of the calculation of horizontal and lateral stiffness framework of the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framework for the design rules framework. Then calculate the horizontal seismic loads framework of the next load analysis and internal forces sought forces, internal forces made plans, calculated vertical load (constant load, live load) under the rod ends with the internal force secondary distribution method for internal force distribution, Then internal force composition, identify the most disadvantaged group or a few groups to beam design. Finally, the computer software (PKPM) carries on one frame to match the muscle chart,the floor matches the musclechart as well as the staircase matches the muscle chart the structure to leave the chart .Key words: frame structure; office building design;section design;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moment distribution method目录第一章建筑设计 (1)1.1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1)1.2 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1)1.3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1)1.4 考虑建筑美观要求 (1)1.5 建筑平面设计 (1)1.5.1 使用房间平面设计要求 (1)1.5.2 本设计根据具体情况做到以下几点 (2)1.6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2)1.7 建筑立面设计 (2)1.8 建筑剖面设计 (3)第二章工程概况和计算简图 (4)2.1 工程概况 (4)2.1 计算简图 (4)2.1.1结构布置图 (4)2.1.2 结构计算简图 (7)第三章重力荷载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工程做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1G 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2G 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 3G 、4G 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第四章结构构件刚度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材料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刚度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横向水平作用框架下结构内力和侧移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横向自震周期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水平地震作用下位移验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4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5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1计算单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2荷载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3内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4.恒载作用下梁固端弯矩和剪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5活载作用下梁固端弯矩和剪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框架内力组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结构抗震等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框架内力组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截面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