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三全套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 4.3 《生物武器》教学课件(29张)(共29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巨毒细菌生物照
生物武器的种类
• 一 细菌:鼠疫杆菌,霍乱弧菌,伤寒菌,炭疽
杆菌
• 二 病毒:天花病毒,动物痘病毒 • 三生化毒剂:肉毒杆菌毒素 • 四 重组基因技术制造全新的致病菌:重组蜡状
杆菌,重组流感病毒,新型鼠痘病毒
生物武器的特点
• 1 传染性强,致病性强。 • 2 污染面积大,有潜伏期,不易被发现 • 3 难以防治 • 4 传染途径多 • 5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 6 成本低
发展趋势
• 生物化学战剂 • 研制基因武器 • 技术 • 肉毒素生物武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原体散布途径
• 直接或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到敌方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 由于生 物武器对全人类的生存都产生 了威 胁,1972年4月10日,联 合国通过并签订了《禁 止细菌 (生物)和毒素武器的发展、生 产及贮存 以及销毁这类武器的 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 于 1984年加入该公约。 1998年中美声明,任 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 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生物武器的防护
• 4.对污染区要及时标示范围,监视疫情,控制 人员通行。发 动广大军民对工事、住房、仓库 和交通要道,进行消毒、杀虫和灭鼠。
• 5.加强疫区管理,控制传染病向外传播。发现 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人时,要尽快 封锁疫区,组织好检疫工作,检疫时间根据传 染病潜伏期确定。传染病人原则上应就地隔离 治疗,不作远距离后送,以防传播。
• 3.做好个人防护和集体防护。发现敌人进行袭 击,接到防护指令后,立即戴上或防菌口罩,扎 紧裤脚、袖口,上衣塞入裤腰,颈部围上毛巾, 战斗情况允许时,可进入工事,减少受染。受染 后要抓紧时间,利用个人消毒包擦拭暴露的皮 肤;利用战斗间隙,消灭服装、武器和车辆上 的生物战剂;服用预防药物,补充接种疫苗, 并定期接受医学观察。
•
巨毒细菌生物照
生物武器的种类
• 一 细菌:鼠疫杆菌,霍乱弧菌,伤寒菌,炭疽
杆菌
• 二 病毒:天花病毒,动物痘病毒 • 三生化毒剂:肉毒杆菌毒素 • 四 重组基因技术制造全新的致病菌:重组蜡状
杆菌,重组流感病毒,新型鼠痘病毒
生物武器的特点
• 1 传染性强,致病性强。 • 2 污染面积大,有潜伏期,不易被发现 • 3 难以防治 • 4 传染途径多 • 5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 6 成本低
发展趋势
• 生物化学战剂 • 研制基因武器 • 技术 • 肉毒素生物武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原体散布途径
• 直接或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到敌方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 由于生 物武器对全人类的生存都产生 了威 胁,1972年4月10日,联 合国通过并签订了《禁 止细菌 (生物)和毒素武器的发展、生 产及贮存 以及销毁这类武器的 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 于 1984年加入该公约。 1998年中美声明,任 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 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生物武器的防护
• 4.对污染区要及时标示范围,监视疫情,控制 人员通行。发 动广大军民对工事、住房、仓库 和交通要道,进行消毒、杀虫和灭鼠。
• 5.加强疫区管理,控制传染病向外传播。发现 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人时,要尽快 封锁疫区,组织好检疫工作,检疫时间根据传 染病潜伏期确定。传染病人原则上应就地隔离 治疗,不作远距离后送,以防传播。
• 3.做好个人防护和集体防护。发现敌人进行袭 击,接到防护指令后,立即戴上或防菌口罩,扎 紧裤脚、袖口,上衣塞入裤腰,颈部围上毛巾, 战斗情况允许时,可进入工事,减少受染。受染 后要抓紧时间,利用个人消毒包擦拭暴露的皮 肤;利用战斗间隙,消灭服装、武器和车辆上 的生物战剂;服用预防药物,补充接种疫苗, 并定期接受医学观察。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课件全套整理(选修三)

理解· 教材新知
1.1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专 题 1
DNA 重组技 术的基 本工具
把握· 命题热点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课堂回扣练习 课下综合检测
应用· 落实体验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1.基因工程突破了生殖隔离,实现了不同种生物间 的基因重组。 2.不同生物基因能拼接在一起的理论基础是 DNA分 子都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 构。 3.外源DNA能在受体细胞表达的理论基础是密码子 的通用性。 4.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和使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
基因工程的概念及其诞生与发展
1.基因工水平 结果
DNA重组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体外 基因 _______ DNA分子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类型 和 创造出人类需要的新的_________ __________ 生物产品
DNA表达实验 获得成功。 ③DNA体外重组得到实现,重组 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工程的发展与完善: ①1980年,科学家首次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小鼠。1983
转基因烟草 培育成功,基因工程进入迅速发展阶 年,世界第一例____________
段。
PCR技术 的发明,使基因工程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②1988年_________
黏性 末端和___ 平 末端。 式:_____
2.DNA连接酶
DNA 片段“缝合”起来,恢复被限制酶 (1)作用:将双链______
磷酸二酯键 。 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___________
(2)种类:
种类
比较 项目
E·coli DNA 连接酶
1.1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专 题 1
DNA 重组技 术的基 本工具
把握· 命题热点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课堂回扣练习 课下综合检测
应用· 落实体验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1.基因工程突破了生殖隔离,实现了不同种生物间 的基因重组。 2.不同生物基因能拼接在一起的理论基础是 DNA分 子都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 构。 3.外源DNA能在受体细胞表达的理论基础是密码子 的通用性。 4.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和使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
基因工程的概念及其诞生与发展
1.基因工水平 结果
DNA重组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体外 基因 _______ DNA分子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类型 和 创造出人类需要的新的_________ __________ 生物产品
DNA表达实验 获得成功。 ③DNA体外重组得到实现,重组 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工程的发展与完善: ①1980年,科学家首次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小鼠。1983
转基因烟草 培育成功,基因工程进入迅速发展阶 年,世界第一例____________
段。
PCR技术 的发明,使基因工程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②1988年_________
黏性 末端和___ 平 末端。 式:_____
2.DNA连接酶
DNA 片段“缝合”起来,恢复被限制酶 (1)作用:将双链______
磷酸二酯键 。 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___________
(2)种类:
种类
比较 项目
E·coli DNA 连接酶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专题3同步教学课件: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共41张PPT)

1)收集的方法: 假阴道法、手握法和电刺激等 2)获能处理: 培养法:把精子放入获能液中。 (啮齿动物、家兔和猪) 化学法:把精子放入一定浓度肝素或钙离子载体 A23187溶液中。 (牛、羊等家畜)
收集精子的方法有:
假阴道法 手握法 电刺激法
4.精子进行体外获能处理的方法有哪两种?分
别适合什么动物?
不同生物有不同的适宜阶段
思考:哺乳动物胚胎培养液的成分 与动物细胞培养液成分比较有何异 同?
概念:是应用人工创造条件,对获取的 早期胚胎 进行体 外培养。 核苷酸、血清等
培养液成分:水、无机盐、糖类、维生素、氨基酸、激素、
胚胎培养发育到适宜阶段时,可将其取出向受体 移植或冷冻保存。 不同动物胚胎移植时 间不同 牛、羊:桑椹胚或囊胚阶 段 小鼠、家兔:卵裂期或囊 胚阶段 试管婴儿:8个或16个细胞 阶段
一、体外受精 阅读P69~71思考以下问题: • 卵子的采集有哪些方法? • 精子的采集有哪些方法?
• 体外受精需要哪些前处理?
• 收集精子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具体要求?
• 精子进行体外获能处理的方法有哪两种?分别适 合什么动物?
1.卵母细胞的采 集和培养 对不同动物,采取 卵母细胞的方法 不同: (1)对实验动 物:用促性腺激 素处理
• 引进一头良种成年奶牛需要3万-5万元;
• 牛的生育率低,一头牛一胎只生一只,一生只能生育四 五次。
• 牛的生育率虽然很低,但是牛的卵母细胞却相当的多, 其卵巢中卵母细胞数目要比一生中排卵数多1000倍左右;
• 公牛产生的精子数目就更多了。
试管婴儿
转基因试管牛
1978年7月26日,世界首 例试管婴儿“路易斯.布 朗”在英国诞生,现已成 为母亲。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全套课件

8
1、目的基因的获取
(一)、目的基因主要是编__码__蛋__白__质__的__结__构__基__因____ (二)、获取目的基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DNA片断,导 入到受体菌的群体中,各个受体_合_过程,常用 足够数量的细胞群
_灭__活__病__毒__作为诱导剂,该细胞继
分性泌抗特体5承_异、___C__双过____亲程____细指____胞细,_又_胞_能的培_遗_无养_传_限,_特_增该_性_殖过_,_程_既。包能括 体外培养
注射到 小鼠腹腔
_原__代__培养和_传__代__培养两个阶段。
它们有什么作用?
14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 常用的受体细胞: 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
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 •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原理
借鉴细菌或病毒侵染细胞的途径。
15
(1)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①农杆菌转化法 ②基因枪法 ③花粉管通道法
(2)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 显微注射技术:将基因表达载体提纯,用显微仪 注射到受精卵中
原生质体融合
导细胞融合
诱导方法 物理(离心、振荡、 物理、化学方法
电刺激)
(同左)
化学(聚乙二醇) 灭活的病毒
用途
获得杂种植株 制备单克隆抗体
49
单克隆抗体
由单个B淋巴细胞经过无性繁殖 (克隆),形成基因型相同的细胞群, 这一细胞群所产生的化学性质单一、特 异性强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特点: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大量制备、
连接的部位: 磷酸二酯键(在“梯子”的扶手处), 不是氢键(在“梯子”的踏板处)。
结果:两个相同的黏性末端的连接。
思考
(1)用DNA连接酶连接两个相同的黏性末端要连接
1、目的基因的获取
(一)、目的基因主要是编__码__蛋__白__质__的__结__构__基__因____ (二)、获取目的基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DNA片断,导 入到受体菌的群体中,各个受体_合_过程,常用 足够数量的细胞群
_灭__活__病__毒__作为诱导剂,该细胞继
分性泌抗特体5承_异、___C__双过____亲程____细指____胞细,_又_胞_能的培_遗_无养_传_限,_特_增该_性_殖过_,_程_既。包能括 体外培养
注射到 小鼠腹腔
_原__代__培养和_传__代__培养两个阶段。
它们有什么作用?
14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 常用的受体细胞: 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
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 •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原理
借鉴细菌或病毒侵染细胞的途径。
15
(1)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①农杆菌转化法 ②基因枪法 ③花粉管通道法
(2)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 显微注射技术:将基因表达载体提纯,用显微仪 注射到受精卵中
原生质体融合
导细胞融合
诱导方法 物理(离心、振荡、 物理、化学方法
电刺激)
(同左)
化学(聚乙二醇) 灭活的病毒
用途
获得杂种植株 制备单克隆抗体
49
单克隆抗体
由单个B淋巴细胞经过无性繁殖 (克隆),形成基因型相同的细胞群, 这一细胞群所产生的化学性质单一、特 异性强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特点: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大量制备、
连接的部位: 磷酸二酯键(在“梯子”的扶手处), 不是氢键(在“梯子”的踏板处)。
结果:两个相同的黏性末端的连接。
思考
(1)用DNA连接酶连接两个相同的黏性末端要连接
高中生物选修3_胚胎工程ppt课件

实质:
卵核和精核的融合
场所: 受精是在输卵管内完成的。
过 程
准备阶段 1 受精 精子获能 前的 准备阶段 准备 2 阶段 卵子的准 备 受精阶 段
3.过程:
(一)受精前的准备阶段:
1)精子获能:精子必须在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发生相 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获得受精能力的生理现象.
2)卵子的准备:在输卵管中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 的中期,才具有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精
子 注 入 卵 后
变化①
产生卵黄膜 封闭作用
形成第二 道屏障
变化②
尾部脱离核 膜破裂 激活卵子完 成减数第二 次分裂,排 出第二极体
形成雄 原核
变化③
形成雌 原核
发育 移动 接触 合并
形 成 受 精 卵
动物个体发育的大致过程
受精卵
胚胎发育
幼体
性成熟个体
胚后发育
二、胚胎发育的过程: 根据胚胎形态的变化,可将早期发育 的胚胎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受精卵 卵裂期 桑椹胚 囊胚
2、时期:胚胎性别分化以后 3、过程
胎儿期 卵原细胞 初级卵 母细胞
生长, 透明带 生成
初情期后
初级卵 次级卵母细胞 合子和两个极体 第一极体 母细胞
有丝分裂
MⅠ
时间:排卵前后
MⅡ 发生时间:受精时 发生地点:输卵管
三、
概念:
受
精
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合子 标志:
(即受精卵)的过程。
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时。
胚胎移植
(一)概念: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 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 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 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注意:(1)胚胎的来源: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 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它方式得到的胚胎。 (2)胚胎的受体: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它 雌性动物。 (3)目的:继续发育为新个体 进行胚胎移植的优势是可充分发挥雌性优 良个体的繁殖潜力。缩短繁殖周期,增加一 生繁殖的后代数量
卵核和精核的融合
场所: 受精是在输卵管内完成的。
过 程
准备阶段 1 受精 精子获能 前的 准备阶段 准备 2 阶段 卵子的准 备 受精阶 段
3.过程:
(一)受精前的准备阶段:
1)精子获能:精子必须在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发生相 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获得受精能力的生理现象.
2)卵子的准备:在输卵管中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 的中期,才具有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精
子 注 入 卵 后
变化①
产生卵黄膜 封闭作用
形成第二 道屏障
变化②
尾部脱离核 膜破裂 激活卵子完 成减数第二 次分裂,排 出第二极体
形成雄 原核
变化③
形成雌 原核
发育 移动 接触 合并
形 成 受 精 卵
动物个体发育的大致过程
受精卵
胚胎发育
幼体
性成熟个体
胚后发育
二、胚胎发育的过程: 根据胚胎形态的变化,可将早期发育 的胚胎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受精卵 卵裂期 桑椹胚 囊胚
2、时期:胚胎性别分化以后 3、过程
胎儿期 卵原细胞 初级卵 母细胞
生长, 透明带 生成
初情期后
初级卵 次级卵母细胞 合子和两个极体 第一极体 母细胞
有丝分裂
MⅠ
时间:排卵前后
MⅡ 发生时间:受精时 发生地点:输卵管
三、
概念:
受
精
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合子 标志:
(即受精卵)的过程。
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时。
胚胎移植
(一)概念: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 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 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 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注意:(1)胚胎的来源: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 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它方式得到的胚胎。 (2)胚胎的受体: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它 雌性动物。 (3)目的:继续发育为新个体 进行胚胎移植的优势是可充分发挥雌性优 良个体的繁殖潜力。缩短繁殖周期,增加一 生繁殖的后代数量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全册新课课件共640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 全册新课课件
专题1 基因工程
1.1
DNA 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外源 DNA 能在受 体细胞表达的理论基础是密码子的通用性。
2.DNA 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 连接酶和使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
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识别双链 DNA 分子的某种特 定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位点上切割。
有特殊的 标记基因 ②其他载体:λ 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2)作用 ①作为 运载工具 ,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宿主细胞内。 ②利用它在宿主细胞内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复制。 (3)载体须具备的条件及其作用(连线)
三、重组 DNA 分子的模拟操作 1.所用材料用具中,剪刀代表 EcoRⅠ ,透明胶 条代表 DNA 连接酶 。 2.用剪刀进行 DNA“切割”时,应找出
G—A—A—T—T—C 序列并在 G—A 之间 作切口进行“切割”。
3.若操作正确,不同颜色的黏性末端能 互补配对 。
1.基因工程是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实施该工程的最终目的
是 A.定向提取生物体的 DNA 分子
( D)
B.定向对 DNA 分子进行人工“剪切”
C.在生物体外对 DNA 分子进行改造
D.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解析:基因工程也称 DNA 重组技术,它是按照人类的意愿,施
基因工程的最终目的是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下列关于限制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限制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不同的限制酶切割 DNA 后都会形成黏性末端
D.限制酶均特异性地识别由 6 个核苷酸组成的序列
专题1 基因工程
1.1
DNA 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外源 DNA 能在受 体细胞表达的理论基础是密码子的通用性。
2.DNA 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 连接酶和使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
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识别双链 DNA 分子的某种特 定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位点上切割。
有特殊的 标记基因 ②其他载体:λ 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2)作用 ①作为 运载工具 ,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宿主细胞内。 ②利用它在宿主细胞内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复制。 (3)载体须具备的条件及其作用(连线)
三、重组 DNA 分子的模拟操作 1.所用材料用具中,剪刀代表 EcoRⅠ ,透明胶 条代表 DNA 连接酶 。 2.用剪刀进行 DNA“切割”时,应找出
G—A—A—T—T—C 序列并在 G—A 之间 作切口进行“切割”。
3.若操作正确,不同颜色的黏性末端能 互补配对 。
1.基因工程是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实施该工程的最终目的
是 A.定向提取生物体的 DNA 分子
( D)
B.定向对 DNA 分子进行人工“剪切”
C.在生物体外对 DNA 分子进行改造
D.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解析:基因工程也称 DNA 重组技术,它是按照人类的意愿,施
基因工程的最终目的是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下列关于限制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限制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不同的限制酶切割 DNA 后都会形成黏性末端
D.限制酶均特异性地识别由 6 个核苷酸组成的序列
高中生物选修三 动物细胞培养 PPT课件 图文

1、动物细胞培养过程涉及的概念
细胞贴壁、细胞的接触抑制、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细胞株、细胞系
2、动物细胞培养条件
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4、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练一练
1、动物细胞培养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较植物组培 培养基有何独特之处?
主要成分: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等。
(5)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6、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比较项目
植物组织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
原理
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增殖
培养基性质
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培养基特有成分 培养结果
蔗糖、植物激素 葡萄糖、动物血清 促生长因子
植物体
细胞株、细胞系
培养目的
快速繁殖、培育 无病毒植株等
获得细胞 或细胞分泌蛋白
本节内容小结
型可能变 酶(7.2-8.4)的活
化
性较高。
3、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几个重要的概念
(1). 细胞贴壁: 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
(单层)。要求:培养瓶或培养皿的内表面 光滑、无毒、易于贴附。
(2)接触抑制
细胞从接种到长满 底物表面后,由于 细胞繁殖数量增多 相互接触后,不再 增加。
• (3)原代培养:从机体取出后立即培养的 细胞为原代细胞。一般把培养的第1代细胞 与传10代以内的细胞称为原代细胞培养。
A.培养基不同; B.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动物细胞可以传代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 D.动物细胞能够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只能培
养成植株。
二4.、动动物细物胞体培细养胞的核正移确植过程技是术(和克A隆动)物
A. 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细胞株→细胞系 B. 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细胞系→细胞株 C. 传代培养→细胞系→原代培养→细胞株 D. 原代培养→细胞系→传代培养→细胞株
细胞贴壁、细胞的接触抑制、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细胞株、细胞系
2、动物细胞培养条件
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4、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练一练
1、动物细胞培养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较植物组培 培养基有何独特之处?
主要成分: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等。
(5)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6、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比较项目
植物组织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
原理
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增殖
培养基性质
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培养基特有成分 培养结果
蔗糖、植物激素 葡萄糖、动物血清 促生长因子
植物体
细胞株、细胞系
培养目的
快速繁殖、培育 无病毒植株等
获得细胞 或细胞分泌蛋白
本节内容小结
型可能变 酶(7.2-8.4)的活
化
性较高。
3、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几个重要的概念
(1). 细胞贴壁: 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
(单层)。要求:培养瓶或培养皿的内表面 光滑、无毒、易于贴附。
(2)接触抑制
细胞从接种到长满 底物表面后,由于 细胞繁殖数量增多 相互接触后,不再 增加。
• (3)原代培养:从机体取出后立即培养的 细胞为原代细胞。一般把培养的第1代细胞 与传10代以内的细胞称为原代细胞培养。
A.培养基不同; B.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动物细胞可以传代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 D.动物细胞能够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只能培
养成植株。
二4.、动动物细物胞体培细养胞的核正移确植过程技是术(和克A隆动)物
A. 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细胞株→细胞系 B. 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细胞系→细胞株 C. 传代培养→细胞系→原代培养→细胞株 D. 原代培养→细胞系→传代培养→细胞株
《生物选修三》PPT课件

A.BamHⅠ和EcoRⅠ;末端互补序列-AATTB.BamHⅠ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GATCC.EcoRⅠ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D.BamHⅠ和BglⅡ;末端互补序列-GATC-
【解题关键】首先要明确不同的限制酶有特定的识别 序列,其次要分析切割下的黏性末端能否互补,另外要注意 互补序列的正确书写。
38
ppt课件
【典例3】(2010·江苏高考改造)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 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 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39
ppt课件
(1)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经SmaⅠ切割前后,分别含有 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若对图中质粒进行改造,插入的SmaⅠ酶切位点越多,质 粒的热稳定性越_____。
36
ppt课件
3.载体的种类 (1)细菌质粒,它是细菌拟核DNA以外的小型环状DNA,有的 细菌只有一个,有的细菌有多个。 (2)λ噬菌体的衍生物和某些病毒的DNA。 一般来说,天然载体往往不能满足人类的所有要求,因此人 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求,对某些天然的载体进行人工改造。
37
ppt课件
①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来源于细菌和酵母菌等 生物,其上的基因属于细胞质基因。它能自我复制,既可在 自身细胞、受体细胞复制,也可在体外复制。 ②主动运输中载体蛋白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作用是运输 离子、氨基酸、核苷酸等物质进出细胞。而基因工程中的载 体的化学本质是DNA,其作用是携带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
40
ppt课件
(3)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Ⅰ 切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只使用EcoRⅠ相比较,使用BamHⅠ和HindⅢ 两种限制 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_______。 (5)为了获取重组质粒,将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 合,并加入_____酶。
【解题关键】首先要明确不同的限制酶有特定的识别 序列,其次要分析切割下的黏性末端能否互补,另外要注意 互补序列的正确书写。
38
ppt课件
【典例3】(2010·江苏高考改造)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 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 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39
ppt课件
(1)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经SmaⅠ切割前后,分别含有 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若对图中质粒进行改造,插入的SmaⅠ酶切位点越多,质 粒的热稳定性越_____。
36
ppt课件
3.载体的种类 (1)细菌质粒,它是细菌拟核DNA以外的小型环状DNA,有的 细菌只有一个,有的细菌有多个。 (2)λ噬菌体的衍生物和某些病毒的DNA。 一般来说,天然载体往往不能满足人类的所有要求,因此人 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求,对某些天然的载体进行人工改造。
37
ppt课件
①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来源于细菌和酵母菌等 生物,其上的基因属于细胞质基因。它能自我复制,既可在 自身细胞、受体细胞复制,也可在体外复制。 ②主动运输中载体蛋白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作用是运输 离子、氨基酸、核苷酸等物质进出细胞。而基因工程中的载 体的化学本质是DNA,其作用是携带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
40
ppt课件
(3)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Ⅰ 切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只使用EcoRⅠ相比较,使用BamHⅠ和HindⅢ 两种限制 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_______。 (5)为了获取重组质粒,将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 合,并加入_____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受体细胞置于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培养。 [答案] C
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 下图是基因工程中利用pBR322质粒(Ampr表示氨
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与抗病基因构
建重组质粒的示意图,该质粒上的PstⅠ、SmaⅠ、EcoRⅠ、
ApaⅠ等四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见下
表。结合图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BR322质粒、抗病基因和重组质粒的基本组成单位 都是脱氧核苷酸
DNA,可知该DNA含三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位点,其中SmaⅠ 的切割位点位于抗病基因内部,因此用PstⅠ、EcoRⅠ才能完整 地切下该抗病基因;一个质粒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 PstⅠ、SmaⅠ同时切割后可得到3个DNA片段,产生6个末端,从 表格信息可知,EcoRⅠ、PstⅠ切割产生的4个末端是黏性末端, 而SmaⅠ切割产生的2个末端是平末端;当EcoRⅠ切割质粒时, 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已受到破坏,因此,在筛选时,应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的关系
3.载体具备的条件
条件
适应性
稳定并能复制
目的基因稳定存在且数量可扩大
有一个至多个限制性核 酸内切酶切割位点
可携带多个或多种外源基因
具有特殊的标记基因 便于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联前系后] —————————————————————————
限制酶与连接酶的作用位点 (1)限制酶与连接酶都作用于磷酸二酯键。 (2)切割质粒需使用限制酶1次,切割目的基因则需要使 用相同的限制酶2次。因为质粒是环状DNA,而目的基因在 DNA分子链上。 —————————————————————————
目录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一讲 基因工程 第二讲 细胞工程 第三讲 胚胎工程及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第四讲 生态工程
[教材知识问题化梳理]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来源:主要从 原核 生物中分离纯化而来。 (2)作用:识别特定的 核苷酸序列 并切开相应两个核 苷酸之间的 磷酸二酯键 。 (3)结果:产生 黏性末端 或平末端。
(10)蛋白质工程的操作对象是蛋白质分子。
(×)
二、在回顾教材图表中强化学科能力
据农杆菌转化法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农杆菌T质粒中T-DNA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能转移到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 DNA上。
(2)农杆菌转化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案:利用农杆菌T-DNA的可转移性,将目的基因插入 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并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上。 (3)农杆菌转化法主要适用于哪类植物? 答案: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
B.形成重组质粒时,应选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PstⅠ和 EcoRⅠ对含抗病基因的DNA、质粒进行切割
C.一个质粒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PstⅠ、 SmaⅠ同时切割后可得到3个DNA片段和6个黏性末端
D.将受体细胞置于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可筛 选出已导入抗病基因的受体细胞
[解析] 图中pBR322质粒、抗病基因和重组质粒都是DNA分 子,其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通过分析含抗病基因的
③微生物:感受态细胞法
①利用 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 基因的有无 ②利用 分子杂交 技术检测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的 的转录 (5) 检测与鉴定 方法③利用抗原-抗体杂交 检测目的 基因的翻译 ④利用 个体生物学水平的检测鉴 定重组性状的表达
三、蛋白质工程 (1)目的:根据人们对蛋白质功能的特定需求,对 蛋白质结构 进行分子设计。 (2)操作手段: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 (3)设计流程:
(2)其他载体:λ噬菌体衍生物、 动植物病毒 等。
二、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
(1)
目的基因的 获取
方法①②从利用基因PC文R技库术中扩获增取 ③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基因表达载
① ②目启的动基子因
(2) 体构建
组成③终止子
④ 标记基因
(3)
将重组DNA 分子导入受 体细胞
①植物:农杆菌转化法 、基因 方法枪②法动、物:花显粉微管注通射道法技术
[效果自评组合式设计]
一、在小题集训中洞悉命题视角
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限制酶只能用于切割目的基因。
(×)
(2) DNA连接酶能将两碱基间通过形成氢键连接起来。(× )
(3)E·coli DNA连接酶既可连接平末端,又可连接黏性末
端。
(× )
(4)质粒是小型环状DNA分子,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
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识别序列的特点:呈现碱基互补对称,无 论是奇数个碱基还是偶数个碱基,都可以找到一 条中心轴线,如图,中轴线两侧的双链 DNA 上的碱基是反向对
称重复排列的。如
以中心线为轴,两侧碱基互补对称;
CGCGATGCGC以AT为轴,两侧碱基互补对称。
(2)切割后产生末端的种类——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轴线两侧将DNA 的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是黏性末端,而当限制性核 酸内切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轴线处切开时,产生的则是平 末端,如下图所示:
(√ )
(5)载体的作用是携带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使之稳
定存在并表达。
√( )
(6)利用PCR技术能合成目的基因。
(×)
(7)目的基因导入双子叶植物一般采用农杆菌转化法。 (√)
(8)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可用抗原-抗体杂交
技术。
(×)
(9)蛋白质工程的目的是改造或合成人类需要的蛋白质。(√ )
2.DNA连接酶
常用类型 E·coli DNA连接酶
来源
_大__肠__杆__菌___
功能
连接黏性末端
T4DNA连接酶 T4噬菌体
连接黏__性__末__端____平__末___端_
结果
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 酯键
3.载体
(1)常用载 体——质粒
化学本质 : 双链环状DNA分子 特点能 有自 一我 个复 至制 多个 限制酶 切割位点 有特殊的 标记基因
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 下图是基因工程中利用pBR322质粒(Ampr表示氨
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与抗病基因构
建重组质粒的示意图,该质粒上的PstⅠ、SmaⅠ、EcoRⅠ、
ApaⅠ等四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见下
表。结合图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BR322质粒、抗病基因和重组质粒的基本组成单位 都是脱氧核苷酸
DNA,可知该DNA含三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位点,其中SmaⅠ 的切割位点位于抗病基因内部,因此用PstⅠ、EcoRⅠ才能完整 地切下该抗病基因;一个质粒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 PstⅠ、SmaⅠ同时切割后可得到3个DNA片段,产生6个末端,从 表格信息可知,EcoRⅠ、PstⅠ切割产生的4个末端是黏性末端, 而SmaⅠ切割产生的2个末端是平末端;当EcoRⅠ切割质粒时, 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已受到破坏,因此,在筛选时,应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的关系
3.载体具备的条件
条件
适应性
稳定并能复制
目的基因稳定存在且数量可扩大
有一个至多个限制性核 酸内切酶切割位点
可携带多个或多种外源基因
具有特殊的标记基因 便于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联前系后] —————————————————————————
限制酶与连接酶的作用位点 (1)限制酶与连接酶都作用于磷酸二酯键。 (2)切割质粒需使用限制酶1次,切割目的基因则需要使 用相同的限制酶2次。因为质粒是环状DNA,而目的基因在 DNA分子链上。 —————————————————————————
目录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一讲 基因工程 第二讲 细胞工程 第三讲 胚胎工程及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第四讲 生态工程
[教材知识问题化梳理]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来源:主要从 原核 生物中分离纯化而来。 (2)作用:识别特定的 核苷酸序列 并切开相应两个核 苷酸之间的 磷酸二酯键 。 (3)结果:产生 黏性末端 或平末端。
(10)蛋白质工程的操作对象是蛋白质分子。
(×)
二、在回顾教材图表中强化学科能力
据农杆菌转化法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农杆菌T质粒中T-DNA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能转移到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 DNA上。
(2)农杆菌转化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案:利用农杆菌T-DNA的可转移性,将目的基因插入 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并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上。 (3)农杆菌转化法主要适用于哪类植物? 答案: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
B.形成重组质粒时,应选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PstⅠ和 EcoRⅠ对含抗病基因的DNA、质粒进行切割
C.一个质粒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PstⅠ、 SmaⅠ同时切割后可得到3个DNA片段和6个黏性末端
D.将受体细胞置于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可筛 选出已导入抗病基因的受体细胞
[解析] 图中pBR322质粒、抗病基因和重组质粒都是DNA分 子,其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通过分析含抗病基因的
③微生物:感受态细胞法
①利用 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 基因的有无 ②利用 分子杂交 技术检测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的 的转录 (5) 检测与鉴定 方法③利用抗原-抗体杂交 检测目的 基因的翻译 ④利用 个体生物学水平的检测鉴 定重组性状的表达
三、蛋白质工程 (1)目的:根据人们对蛋白质功能的特定需求,对 蛋白质结构 进行分子设计。 (2)操作手段: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 (3)设计流程:
(2)其他载体:λ噬菌体衍生物、 动植物病毒 等。
二、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
(1)
目的基因的 获取
方法①②从利用基因PC文R技库术中扩获增取 ③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基因表达载
① ②目启的动基子因
(2) 体构建
组成③终止子
④ 标记基因
(3)
将重组DNA 分子导入受 体细胞
①植物:农杆菌转化法 、基因 方法枪②法动、物:花显粉微管注通射道法技术
[效果自评组合式设计]
一、在小题集训中洞悉命题视角
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限制酶只能用于切割目的基因。
(×)
(2) DNA连接酶能将两碱基间通过形成氢键连接起来。(× )
(3)E·coli DNA连接酶既可连接平末端,又可连接黏性末
端。
(× )
(4)质粒是小型环状DNA分子,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
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识别序列的特点:呈现碱基互补对称,无 论是奇数个碱基还是偶数个碱基,都可以找到一 条中心轴线,如图,中轴线两侧的双链 DNA 上的碱基是反向对
称重复排列的。如
以中心线为轴,两侧碱基互补对称;
CGCGATGCGC以AT为轴,两侧碱基互补对称。
(2)切割后产生末端的种类——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轴线两侧将DNA 的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是黏性末端,而当限制性核 酸内切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轴线处切开时,产生的则是平 末端,如下图所示:
(√ )
(5)载体的作用是携带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使之稳
定存在并表达。
√( )
(6)利用PCR技术能合成目的基因。
(×)
(7)目的基因导入双子叶植物一般采用农杆菌转化法。 (√)
(8)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可用抗原-抗体杂交
技术。
(×)
(9)蛋白质工程的目的是改造或合成人类需要的蛋白质。(√ )
2.DNA连接酶
常用类型 E·coli DNA连接酶
来源
_大__肠__杆__菌___
功能
连接黏性末端
T4DNA连接酶 T4噬菌体
连接黏__性__末__端____平__末___端_
结果
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 酯键
3.载体
(1)常用载 体——质粒
化学本质 : 双链环状DNA分子 特点能 有自 一我 个复 至制 多个 限制酶 切割位点 有特殊的 标记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