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考试答案

合集下载

民族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测试题及答案民族理论是一门研究民族现象、民族关系以及民族政策的学科,它对于理解和处理多民族国家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份民族理论测试题及答案的示例,供学习和参考。

一、选择题1.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

A. 社会B. 集体C. 集团D. 社区答案:B2. 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上一律平等。

A. 法律B. 经济C. 政治D. A和C答案:D3.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 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B. 保障少数民族的经济利益C. 保障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D. 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自治答案:D二、填空题4. 我国共有_______个民族,其中_______个是少数民族。

答案:56,555. 民族自治区分为_______、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答案:自治区三、简答题6. 简述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答案: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以及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四、论述题7. 论述我国民族政策在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方面的重要作用。

答案:我国民族政策在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民族平等原则确保了各民族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地位,这有助于消除民族间的隔阂,增强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其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赋予少数民族在本地区内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利,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再次,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助于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最后,通过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减少地区发展差距,增强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从而巩固国家的统一。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研究民族关系、民族发展以及国家如何通过政策手段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学科。

它不仅涉及到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还与国家的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紧密相关。

以下是关于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一些试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1. 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研究()A. 民族的起源和发展B.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C. 民族意识的形成D. 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答案:B2. 在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依据是()A. 民族平等原则B. 民族自决原则C. 民族融合原则D. 民族自治原则答案:A3. 下列哪项不属于民族政策的范畴?()A. 语言使用政策B. 文化保护政策C.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D. 经济优惠政策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民族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A. 保障民族平等B. 促进民族团结C. 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D. 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答案:ABCD2.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研究内容涉及()A. 民族的起源和演变B.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C. 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D. 民族政策的法律基础答案:ABCD三、简答题1. 简述民族平等原则在民族政策中的重要性。

民族平等原则是民族政策的基石,它要求国家在法律面前对所有民族一视同仁,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

这一原则有助于消除民族歧视,促进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关键。

2. 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有的政治制度,其特点包括:(1)在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自治机关由当地各民族人民选举产生,保障了民族的参与和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3)自治机关在国家法律范围内,可以制定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法规和政策;(4)旨在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四、论述题1. 论述如何通过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政策应当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制定和实施针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考虑到当地的自然资源、文化特色和发展潜力;其次,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鼓励投资和创业,以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居民收入;再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通讯和公共服务,提高民族地区的对外联系和开放程度;最后,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当地居民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民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民族理论是一门研究民族现象、民族关系以及民族政策的学科,它对于理解和处理多民族国家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份民族理论考试的试题及答案示例,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1.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_________的稳定的共同体。

A. 语言B. 文化C. 地域D. 宗教信仰答案:B2. 民族平等的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权利平等B. 机会平等C. 经济平等D. 尊严平等答案:C3. 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主要依靠以下哪个因素?A. 经济发展B. 文化交流C. 政治制度D. 法律保障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4. 民族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民族的形成与发展B. 民族的分类与识别C. 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D.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答案:A, B, C5. 民族认同感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A. 语言B. 宗教C. 历史D. 风俗习惯答案:A, C, D三、判断题6.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特征完全消失,形成一种全新的文化。

答案:错误7. 民族自决权是指一个民族在不受外来干涉的情况下,自由决定自己的命运和发展道路的权利。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8. 简述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答: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通常包括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繁荣发展。

民族平等是指所有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民族团结强调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

民族繁荣发展则是指国家采取措施,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9. 论述民族歧视的危害及其应对措施。

答:民族歧视是指基于民族身份的不公平对待,它不仅损害了个人的尊严和权利,还可能导致社会分裂和冲突。

民族歧视的危害包括破坏社会和谐、引发民族矛盾、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应对民族歧视的措施包括加强法律的制定和执行,确保所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实现;通过教育提高公众对民族平等的认识;鼓励文化交流,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歧视行为。

民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民族理论是一门研究民族现象、民族关系以及民族政策的学科,它涉及到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等多个领域。

考试题目通常包括对民族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民族政策的分析以及对民族问题的实际应用等。

以下是一份民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的示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

A. 社会B. 集体C. 集团D. 阶层答案:B2. 民族平等原则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A. 基本原则B. 次要原则C. 辅助原则D. 临时原则答案:A3. 在我国,民族自治区域分为()。

A. 自治县、自治乡、自治村B.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C. 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D. 自治区、自治市、自治镇答案:B4. 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是()。

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区域自治D.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事业答案:C5. 我国民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A. 保障少数民族权益B. 促进民族融合C.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D. 实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特点。

答案: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特点包括:(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少数民族在自己的聚居地区实行自治。

(3)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4)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5)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保障少数民族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2. 阐述民族认同感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答案:民族认同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的归属感和忠诚感。

它对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1)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认同感能够增强个体对本民族的归属感,从而增强民族内部的凝聚力。

(2)促进社会稳定: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减少民族间的矛盾和冲突。

民族理论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自决D. 民族融合答案:B2. 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B. 民族自决、民族独立C. 民族优先、民族自治D. 民族融合、民族同化答案:A3. 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A. 55个B. 56个C. 57个D. 58个答案:B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体现了我国对民族问题的基本态度是什么?A. 民族同化B. 民族隔离C. 民族融合D. 民族平等答案:D5.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包括哪些?A.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B.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C.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D.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我国民族政策的内容包括()。

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区域自治D. 民族同化答案:ABC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包括()。

A. 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B.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自治权C.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遵守国家法律D.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制定自己的法律答案:BC8. 我国民族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哪些作用?A. 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B. 促进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C. 促进民族地区的教育和文化发展D. 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答案:ABCD三、简答题9. 简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答: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立,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组成,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以及自治机关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可以制定适合本地方实际情况的单行条例和变通规定等。

四、论述题10. 论述我国民族政策在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答:我国民族政策在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民族平等原则的确立,消除了历史上的民族歧视,为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交往和相互尊重奠定了基础。

国开(内蒙古)51126-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任务2参考答案

国开(内蒙古)51126-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任务2参考答案

国开(内蒙古)51126-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任务2参考答案说明:如果课程题目是随机的,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特殊说明请仔细:课程的题目每学期都可能更换,所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题目1:解决当前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 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发展民族教育事业;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参考答案: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题目2: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 资金; 政策; 帮扶; 教育参考答案:教育题目3: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中,应当优先重点发展(): 高等教育; 民族教育; 基础教育; 初等教育参考答案:民族教育题目4:蒙古语按谱系分类,属于( ): 阿尔泰语系; 汉藏语系; 印欧语系; 南岛语系参考答案:阿尔泰语系题目5:在蒙古族中传播较广的宗教是( ): 藏传佛教; 小乘佛教; 天主教; 伊斯兰教参考答案:藏传佛教题目6:政府依法管理的是( ): 宗教教义; 宗教事务; 宗教信仰;参考答案:宗教事务题目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 民族自治; 民族自决; 区域自治; 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参考答案: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题目8: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是(): 是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是以民族地区的政治因素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是以民族地区的语言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是以民族地区的经济因素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参考答案:是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题目9: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 1949/5/01; 1948/5/01; 1947/5/01; 1949/10/01参考答案:1947/5/01题目10: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效力和地位() : 低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高于宪法; 高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等同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参考答案:高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题目11: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思想的在民族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国开(山西)51126《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形考作业1【答案】

国开(山西)51126《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形考作业1【答案】

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形考作业1 复习资料
注: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我国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它建立于新中国成立之前。



【参考选择是】“对”。

【题目】我国最晚建立的民族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


【参考选择是】“对”。

【题目】从1947年至今,我国只有五个民族自治地方。



【参考选择是】“错”。

【题目】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毫无历史进步性可言()


【参考选择是】“错”。

【题目】我国自治地方的行政单位一般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四级()对

【参考选择是】“对”。

【题目】世界和我国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普遍存在、情况复杂。



【参考选择是】“对”。

【题目】民族是与地域无关的文化共同体。



【参考选择是】“错”。

【题目】宗教对民族教育的影响深远,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



【参考选择是】“错”。

国开作业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综合考核61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综合考核61参考(含答案)

题目: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选项A:回族选项B:壮族选项C:汉族选项D:蒙古族答案:壮族题目: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确立、巩固阶段是既包括当代中国各民族,也包括历史上曾经存在现已消失的民族题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三者的关系是()选项A:三者不存在必然的联系选项B:三者互相联系,辩证统一选项C:民族互助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选项D: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选项E: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答案:三者互相联系,辩证统一,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 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民族互助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题目:民族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共同的地域, 具有共同的经济生活, 具有共同的心理素质题目: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源在于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题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关系是()选项A:民族平等是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础和前提选项B: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促进民族平等和加强民族团结的目的和物质基础选项C:三者互为条件,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选项D: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保证选项E: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答案:民族平等是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础和前提, 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保证,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促进民族平等和加强民族团结的目的和物质基础, 三者互为条件,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题目:在历史上,秦以后中国在政治上统一的时期占三分之一,分裂的时期占三分之二。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错题目:民族团结是一种和睦相处、患难与共、携手联合、友好合作的民族关系,它主要指各民族内部的团结。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只要是不同民族成员之间所发生的问题,都应视为民族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民族区域自治法》以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 a )为核心,以规范权利和义务为主
要内容,对中央国家机关、地方国家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及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全体公民都有法律的约束力。

A.民族关系
B.自治机关的组成
C. 建立程序
D. 自治权
2. 民族与氏族、部落的界限在于( B )
A.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 以地缘关系为基础,以共同的经济关系为纽带
C. 具有不同的体质形态、遗传特征
D. 具有不同的宗教信仰
3. ( A )是在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生活和发展之后提出来的。

A. 可持续发展
B.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C. 区域协调发展
D. 全面发展
4.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其中关键是( d )的共同发展。

A. 各民族政治
B. 各民族经济
C. 各民族教育
D. 各民族文化
5. 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性质是指(c )
A. 自治权所反映的赖以生存的国家经济基础和经济制度
B. 自治权所反映的赖以生存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
C. 自治权所反映的赖以生存的国家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
D. 自治权所反映的赖以生存的国家经济基础和政治体制
6. 自治权是国家依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权利,它表现为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和获得特许的某些权益。

它反映的是( c )的关系
A. 国家与地方
B. 国家内部
C. 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
D. 国家与特别行政区
7. 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了重大的修正,修正的内容则主
要集中在( a )和上级国家机关对民族自治地方支持和帮助方面。

A. 经济体制改革上
B.教育科学技术上
C. 政治体制上
D. 财政税收上
8. 在《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正案新增加的一条极为重要的上级国家机关职责是( d )。

A. 发展内外贸易,促进民族经济
B. 改善生产条件,优化产业结构
C. 加大生态与环境的治理保护
D. 优先安排建设项目,并给予资金优惠和技术支持
9. 无产阶级民族平等的实际内容是( c )
A. 消灭差别
B. 民族团结
C. 消灭阶级
D. 民族消亡
10. 民族问题在社会发展总问题中处于( a )。

A. 从属地位
B. 支配地位
C. 平等地位
D. 重要地位
1. 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程序为(ab )
A. 协商拟定
B. 报请批准
C. 自己确认
D. 民族自愿
2.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abc )
A. 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B. 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C. 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D. 自治乡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3. 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源在于(abcde )
A. 民族之间的差异
B. 政党之间的差异
C. 国家之间的差异
D. 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
E. 国际社会中的力量对比和政治斗争
4 在民族自治地方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
体现在(ABCD )。

A. 能够更好地体现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真实性
B. 能够使少数民族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充分信任和关怀
C. 有利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民族自治地方有效地贯彻执行
D. 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
5.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 abcde )
A. 是党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
B. 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C. 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区域自治有机结合起来
D. 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E. 是我们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
1. 宗教和封建迷信没有区别。

A. 错误宗教不同于封建迷信,宗教是一种群体信仰,迷信则属于个人行为;宗教
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较为规范的活动特点,而封建迷信则不具备这种特征。

2. 一般地讲,申请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50℅以上。

B. 正确
3. 只要是不同民族成员之间所发生的问题,都应视为民族问题。

A. 错误民族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是通过民族之间的关系反映
出来的。

但是,不能把不同民族成员之间所发生的一切问题都看作是民族问
题。

4.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适用于民族自治地方内部的特殊法律。

A. 错误是一部全国性的普通法。

5. 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B. 正确
6. 西部大开发所说的“西部”完全是一个地理概念,指的是位于我国西部的地区。

A. 错误西部大开发所说的“西部”并不是完全的一个地理概念,它是包含地理
位置、经济发展状况、民族分布的综合概念。

7.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
自治机关可以不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A. 错误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
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第二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