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吸附除COD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活性炭吸附装置工艺流程图

活性炭吸附装置工艺流程图(完整)一.主画面工艺流程图:二.第一组吸附塔共工艺流程图:三.第二组吸附塔工艺流程图:四.第三组吸附塔工艺流程图:五.反冲洗工艺流程图:自动反冲洗操作说明:1.维护检修已完成,所有安全标识牌已全部取下,方能执行运行操作;2.检查管道、管网工况应正常,各连接部位应紧固、牢靠通畅无破损滴漏现象;3.仪表、电气部分工况应正常、上电正常能正常投运,现场数据与远传数据应一致;4.电机、泵、减速机润滑油应正常,油位应正常在油标尺上无漏油现象;5.检查确认打开机封冷却循环水系统应正常;6.关闭要反冲洗塔的进水阀、出水阀;7.检查确认打开要启动的反冲洗水泵前/泵后手动阀门;8.选择需要反冲洗的吸附塔、反冲洗水泵以及循环次数;9.确认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10.鼠标点击选择开关为自动状态;11.鼠标点击启动按钮“启动反冲洗”键,按设定好的程序自动进行反冲洗;12.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按下“停止反冲洗”按钮程序执行----关闭反冲洗水电动阀EV-110/EV-111/EV112、停止反冲洗水泵P-110/P-111/P-112、关闭反冲洗进水阀、反冲洗出水阀。
六.补碳工艺流程图:自动补炭操作说明:1.维护检修已完成,所有安全标识牌已全部取下,方能执行运行操作;2.检查管道、管网工况应正常,各连接部位应紧固、牢靠通畅无破损滴漏现象;3.仪表、电气部分工况应正常、上电正常能正常投运,现场数据与远传数据应一致;4.电机、泵、减速机润滑油应正常,油位应正常在油标尺上无漏油现象;5.检查确认打开机封冷却循环水系统应正常;6.关闭要补炭塔的进水阀、出水阀;7.检查确认打开要启动的输送水泵前/泵后手动阀门;8.选择需要补炭的吸附塔、输送水水泵以及循环次数;9.确认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10.鼠标点击选择开关为自动状态;11.鼠标点击启动按钮“启动补炭”键,按设定好的程序自动进行补炭;12.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按下“停止补炭”按钮程序执行----关闭输送水电动阀EV-113/EV-114、停止输送水泵P-113/P-114、关闭PV-1803、补炭总阀PV-401/PV-801/PV-1201对应吸附塔三通气动阀以及补炭吸附塔出水气动阀。
四十种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四十种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正文]I. 滤网工艺1. 静态微滤2. 动态微滤3. 布滤II. 活性污泥法1. 延流式活性污泥法a. 好氧活性污泥法b. 厌氧活性污泥法2. 离子交换法a. 离子交换膜法b. 离子交换树脂法III. 人工湿地法1. 垂直流人工湿地法2. 横向流人工湿地法3. 浮床人工湿地法IV. 气浮法1. 溶气浮法2. 静态浮法3. 组合气浮法V. 沉淀法1. 重力沉淀法2. 压力沉淀法3. 混凝沉淀法VI. 活性炭吸附法1. 粉状活性炭吸附法2. 颗粒活性炭吸附法VII. 膜分离法1. 微滤膜法2. 超滤膜法3. 逆渗透法VIII. 生物膜法1. 固定化微生物膜法2. 海洋水产养殖固氮除磷技术IX. 反渗透技术1. 脱盐反渗透技术2. 脱色反渗透技术X. 非氧化法1. 稳定沉淀酸化法2. 重金属吸附剂法XI. 混凝沉淀法1. 铁电解法2. 铝酸盐沉淀法XII. 高级氧化法1. 光催化氧化法2. 高级氧化过程产生致密沉淀法XIII. 高级沉淀法1. 活性胶体磁化处理法2. 活性氧化污泥处理法XIV. 核技术1. 光速电子束处理技术2. 离子等离子体束处理技术XV.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1. 厌氧/好氧法2. 边磨边反式除磷工艺XVI. 真菌/菌类处理法1. 白腐真菌处理法2. 褐腐真菌处理法XVII. 安氏外生菌处理法1. 纤毛虫-藻共培养法2. 枯草杆菌处理法XVIII. 冷冻法1. 冷冻沉淀法2. 冷冻融化法XIX. 偏析法1. 静态偏析法2. 动态偏析法XX. 气相吸附法1. 活性炭吸附法2. 活性氧化吸附法XXI. 单元操作1. 油脂分离技术2. 格栅操作技术3. 流态床菌膜技术附件:1. 附件A: 滤网工艺实施示意图2. 附件B: 活性污泥法工艺示意图3. 附件C: 人工湿地法处理流程图4. 附件D: 气浮法处理示意图5. 附件E: 沉淀法处理工艺流程图6. 附件F: 高级氧化法工艺示意图7. 附件G: 反渗透技术处理流程图8. 附件H: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图9. 附件I: 核技术处理工艺示意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 危(wei)险废物:指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废物,其性质和数量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和限制。
污水处理流程示意图

污水处理流程示意图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能够有效净化废水,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污水处理流程示意图展示了污水处理的各个阶段和处理方法,以匡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污水处理的过程。
一、采集与预处理阶段在这个阶段,污水从不同的来源被采集起来,并进行初步的预处理,以去除大颗粒物质和减少固体悬浮物的含量。
1. 污水采集:污水来自于家庭、工业和商业活动,通过下水道系统被采集起来。
2. 粗筛:污水经过粗筛过程,去除大颗粒物质,如纸张、塑料等。
3. 沉砂池:污水经过沉砂池,固体悬浮物沉淀到池底,形成污泥。
二、初级处理阶段初级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以减少有机物和固体物质的含量。
1. 沉淀池:污水进入沉淀池,悬浮物在静置过程中沉淀到池底,形成污泥。
2. 气浮池:通过注入气体,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浮起,形成浮渣,便于去除。
3. 活性炭吸附:使用活性炭吸附剂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异味。
三、中级处理阶段中级处理主要是通过生物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
1. 好氧处理:将污水引入好氧生物反应器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如二氧化碳和水。
2. 好氧池:好氧池提供了适宜的氧气和微生物环境,促进有机物质的降解。
3. 曝气池:通过曝气装置向水体中注入氧气,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氧气。
四、高级处理阶段高级处理主要是通过进一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去除污水中的微量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以达到更高的水质要求。
1. 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
2. 滤池:通过滤料层和微生物膜去除水中的微量悬浮物和有机物质。
3. 消毒:使用消毒剂(如氯或者紫外线)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以确保出水的卫生安全。
五、出水处理阶段在这个阶段,经过处理后的水体被排放到水体或者再利用。
1. 沉淀池:处理后的水体经过沉淀池,使残存的悬浮物沉淀到池底。
煤化工污水处理基本工艺流程

煤化工污水处理基本工艺流程煤化工污水处理是指对煤化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的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化工污水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一次处理、二次处理和三次处理等环节。
一、预处理预处理是煤化工污水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沉淀物,以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负担。
预处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气浮除油将煤化工废水通入气浮池,通过注入空气或者其他气体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油脂浮起,形成泡沫层,然后利用刮板将泡沫层刮集,从而实现除油的目的。
2. 筛网过滤将煤化工废水通过筛网,去除其中的较大颗粒悬浮物和固体颗粒,以减少后续处理工艺中的阻塞和损坏。
3. 中和调节通过加入中和剂,使煤化工废水的pH值适宜,以便后续处理工艺的进行。
常用的中和剂有石灰、氢氧化钠等。
二、一次处理一次处理是指对预处理后的煤化工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部份重金属等。
一次处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活性炭吸附将预处理后的煤化工废水通过活性炭床,利用活性炭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从而去除有机物的同时,减少废水中的色度和臭味。
2. 氧化反应将活性炭吸附后的煤化工废水通入氧化反应池,通过加入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分解,从而降低废水中的COD(化学需氧量)和BOD(生化需氧量)等指标。
3. 沉淀池沉淀将氧化反应后的煤化工废水通入沉淀池,通过加入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部份重金属沉淀下来,形成污泥。
三、二次处理二次处理是指对一次处理后的煤化工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残存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二次处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曝气生物滤池将一次处理后的煤化工废水通入曝气生物滤池,通过曝气装置供氧,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为无机物,从而降低COD和BOD等指标。
2. 沉淀池沉淀将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后的煤化工废水通入沉淀池,通过加入絮凝剂,使废水中的微生物和部份溶解有机物沉淀下来,形成污泥。
动态活性炭吸附实验流程图

动态活性炭吸附实验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连续流活性炭吸附实验装置
1套(单柱):
内径25mm
高度1000mm炭层高度700mm源自752分光光度计;A
玻璃器皿等。
B
动态活性炭吸附实验流程图
动态活性炭吸附实验
四、实验方法与操作
1、熟悉动态活性炭吸附装置; 2、 测自配污水吸光度; 3、 以2L/h(20rpm)的流量按降 流方式进行单柱实验(运行时炭层 不应有空气泡)。运行30min,每 隔5min取样测出水吸光度;
A
20rpm
污水 B
动态活性炭吸附实验流程图
动态活性炭吸附实验
四、实验方法与操作
4、改变流量分别以3.0L/h(30rpm)、 4.0L/h(40rpm)、5.0L/h(50rpm)、 6.0L/h(60rpm)的流量运行10min,每 隔5min取样测出水吸光度值。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记录实验结果,计算吸光度去除率。
A
A 100%
B
污水
B
动态活性炭吸附实验流程图
QeNbJ8G5D1A-x*t$qYnVkSgPdMaI7F 3C0z) v&s!pXmUiRfOcK9H6E2B+ x(u%rZ oWoWl ThQeMbJ8G4D1A- w*t!qYnVjSgPdLaI6F3C0y) v&s#pXlUi RfNcK9H5E2A+ x(u$rZoWkThQeMbJ7G4D1z- w*t!qYmVjSgOdLaI6F3B0y) v%s#pXl UiQfNc K8H5E2A+ x*u$rZnWkThPeMaJ7G4C1z- w&t!pYmVjRgOdL9I6F3B0y( v%s#oXlUiQfNbK8H5D2A+ x*u$
污水处理流程示意图

污水处理流程示意图污水处理是一种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或减少到一定标准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展示污水处理的流程,我们制作了以下污水处理流程示意图。
一、污水收集和预处理阶段:1. 污水收集:污水从居民区、工业区等地收集到污水处理厂。
2. 粗格栅:污水经过粗格栅,去除大颗粒物质如石块、树枝等。
3. 沉砂池:污水进入沉砂池,通过重力沉淀去除沙子、砂砾等颗粒物质。
4. 调节池:污水进入调节池,平衡水质和流量,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处理。
二、生物处理阶段:5. 好氧处理:将经过预处理的污水引入好氧生物反应器,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6. 好氧池:好氧池中的微生物通过曝气设备供氧,促进有机物的降解。
7. 沉淀池:好氧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通过重力沉淀去除生物污泥。
8. 气浮池:沉淀后的污水进入气浮池,利用气泡的浮力去除悬浮物质。
9. 二沉池:气浮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二沉池,通过重力沉淀去除残余的污泥。
三、深度处理阶段:10. 滤池:二沉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滤池,通过滤料的过滤作用去除微小的悬浮物质。
11. 活性炭吸附:滤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活性炭吸附池,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有机物和部分重金属离子。
12. 消毒:经过活性炭吸附的污水进入消毒池,使用消毒剂(如氯)杀灭残留的细菌和病毒。
13. 中水回用或排放:经过消毒的污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中水回用,如农田灌溉、工业用水等;如果不回用,则通过出水口排放到水体中。
四、污泥处理:14. 污泥浓缩:沉淀池和二沉池中的污泥经过浓缩设备浓缩,减少体积。
15. 污泥脱水:浓缩后的污泥进入脱水设备,去除污泥中的水分,减少体积。
16. 污泥处理:脱水后的污泥可以通过焚烧、堆肥等方式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以上是污水处理的一般流程示意图,具体的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配置会根据不同的污水特性和处理要求而有所差异。
污水处理的目标是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或减少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是指根据污水处理的具体要求和工艺设计,绘制出的污水处理过程中各个单元操作的流程图。
通过这一图表,可以清晰地了解污水处理工艺的整体流程,方便工程师和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和监控。
下面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的相关内容。
一、预处理过程1.1 水力除砂:通过沉砂池等设备将污水中的砂砾等杂物去除,减少对后续处理设备的损坏。
1.2 水力除油:利用油水分离器等设备将污水中的油脂等物质去除,提高后续处理效果。
1.3 筛除杂物:通过格栅等设备对污水进行筛除,去除大颗粒杂物,减轻后续处理负担。
二、生化处理过程2.1 好氧处理:将去除杂质的污水送入好氧生物反应器中,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
2.2 厌氧处理:将污水送入厌氧生物反应器中,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质降解为甲烷等气体。
2.3 混凝沉淀:通过添加絮凝剂等物质,使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颗粒,便于沉淀分离。
三、二级处理过程3.1 生物过滤:将经过初级处理的污水送入生物滤池中,通过滤料上的生物膜将有机物质降解。
3.2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等进行吸附,提高水质。
3.3 膜分离:采用微孔膜等设备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微小颗粒和细菌等微生物。
四、消毒处理过程4.1 氯气消毒:通过向污水中加入氯气等消毒剂,杀灭细菌和病原体,确保出水符合卫生标准。
4.2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照射污水,破坏细菌和病毒的DNA结构,达到消毒目的。
4.3 臭氧消毒:通过向污水中注入臭氧气体,氧化破坏细菌和病毒的细胞结构,实现消毒效果。
五、后处理过程5.1 深度过滤:通过多介质过滤器等设备对消毒后的污水进行深度过滤,去除残留的微小颗粒。
5.2 重金属去除:采用离子交换树脂等方法对污水中的重金属进行去除,保证水质安全。
5.3 余氯去除:通过添加亚硫酸氢钠等还原剂,将消毒后的余氯去除,避免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是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通过清晰的流程图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操作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个处理过程,确保污水处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污水处理中的COD和BOD去除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COD和BOD去除技术在污水处理中,COD(化学需氧量)和BOD(生化需氧量)是两项重要的指标,用于评估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COD和BOD的高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氧化还原失衡等问题,因此,去除COD和BOD成为污水处理中的关键任务。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COD和BOD去除技术。
一、物理化学法去除COD和BOD物理化学法主要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分离作用来去除COD和BOD。
以下列举几种典型的物理化学法:1.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优良的吸附能力,常用于去除COD和BOD中的有机物。
将废水通过活性炭床,有机物会被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从而达到去除COD和BOD的效果。
2. 氧化法氧化法可通过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氧化有机物。
氧化反应能将部分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降低COD和BOD的含量。
常见的氧化法有臭氧氧化、高级氧化过程等。
3. 光催化氧化利用光催化剂如二氧化钛等,通过紫外线照射加速氧化反应的进行,能够有效降解COD和BOD。
光催化氧化技术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具有很高的降解效率。
二、生物法去除COD和BOD生物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方法。
通过相应的微生物群落,能够有效地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降低水体中的COD和BOD含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生物法:1. 曝气法曝气法通过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暴露在空气中,利用大气中的氧气和微生物的活性代谢作用来去除COD和BOD。
通常在曝气槽中利用机械装置将空气注入废水中,加速有机物的降解。
2. 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一种能量产生较高的处理方式,它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同时降解COD和BOD。
厌氧消化可通过封闭的发酵槽中的微生物代谢来实现,产生的沼气可作为能源利用。
3. 植物湿地处理植物湿地是利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协同作用来去除COD和BOD的一种天然生态处理方式。
废水通过植物湿地,在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有机物得到有效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