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10句养生秘诀总结

合集下载

中医养生十法十条

中医养生十法十条

中医养生十法十条
中医养生的十法十条:
1. 饮食养生:一定要有规律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过多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肠胃健康。

2. 起居有度: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早睡早起,充足的睡眠有益身心健康。

3. 运动养生: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缓解压力,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瑜伽等等。

4. 按摩养生:常常按摩头部、颈部、手脚等穴位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身体疲劳。

5. 睡前养生:睡前不宜剧烈运动,也不宜过饱过饥,可以适当做些放松活动,如泡脚、听音乐等。

6. 水疗养生:水温适中的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缓解疲劳和压力。

7. 保持心情舒畅:保持乐观的心态,遇到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情,可以试着深呼吸、打坐等方式。

8. 保持心理健康: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遇到问题及时寻求帮助,不要让压力影响身体健康。

9. 中药养生:中草药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调理与养生。

10. 康复养生:在生病期间,需要进行调整和养护,尽量避免吃药、注射等过度干预,让身体自我调解。

10位国医大师的长寿秘方

10位国医大师的长寿秘方

10位国医大师的长寿秘方作者:来源:《养生大世界》2015年第05期中医不仅是医术,更是医道,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产生活、疾病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瑰宝。

国医大师们传承中华国粹,并运用中医于生活中,使中医健康发展。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国医大师的长寿秘方。

邓铁涛(95岁,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长寿秘方:一是不争名不争利,心态上凡事顺其自然。

二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三是要运动,每天早上打八段锦。

他推荐,“我冲凉有个秘方,冷热水交替,是相对的冷热交替。

这样血管的收缩扩张就像是做了一次血管按摩一样。

”朱良春(94岁,江苏名中医,擅用虫药治肿瘤)长寿秘方:60年长期坚持吃一种“养生粥”,所用材料:绿豆50克、薏仁50克、莲子50克、扁豆50克、大枣30克、枸杞10克、黄芪250克(普通人每天30克就可以了)。

做法:将前五类洗净入砂锅,加入黄芪水,急火煮沸后慢火炖40分钟,加入枸杞一起再煮10分钟。

每天取五分之一,早饭前和晚上各吃一半。

颜德馨(91岁,上海中医领袖,气血“衡法”大家)长寿秘方:人体的长寿与衰老均与气血相关。

气血流畅、循环周身,则脏腑和调、健康长寿。

“我吃的膏方主要是一些健脾、补气、活血的药物,不外乎红花、桃仁等。

提倡每天早上空腹用开水冲服,不主张一天服两次。

”颜老说。

陆广莘(84岁,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中医理论大家)长寿秘方:吃东西要细嚼慢咽,有时候一个鸡蛋能吃上半天。

陆老常说:“要带着一种享受的态度去吃东西。

”他每天都会吃两个鸡蛋,他认为鸡蛋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能够抗衰老。

每天早起,陆老都会用手搓耳朵、揉肚子,让经脉血液流动畅顺。

习惯晚上睡前泡脚,能让自己休息更好。

路志正(91岁,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首都国医名师”)长寿秘方:枣、红糖养生效果很好,但生姜只能早上吃切忌晚上吃。

陆老习惯早上搓脸和晚上睡前沐足,晚上沐足有助于把血引下来,让大脑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周仲瑛(84岁,南京中医药大学前任院长)长寿秘方:周老每周5个半天给人看病,对他来说,一辈子最大的快乐就是给患者看病。

著名医家气功师黄润田提倡的养生十法

著名医家气功师黄润田提倡的养生十法

著名医家气功师黄润田提倡的养生十法展开全文1、医功妙术「走百病」初练者每日行走1-2次,每次半小时左右。

步态要均匀、沉稳而有节奏,不可忽快忽慢。

注意周身自然舒松,切忌僵紧拘束。

要「一心行走莫乱思」,保持自然、平静的心态,不可在行走的同时附加读书、听收音机和讲话、思考问题等活动。

每次行走要一气呵成,不能在中途走走停停。

病弱者量力而行,不可过劳。

「坐如钟」是行走前、结束后的必备功程。

如钟之坐,稳而且安;思而不乱,如钟之悬;姿势不限,端正自然。

坐时轻想脐轮有一金黄色光圈,意不可重,若有若无。

每坐应于一刻钟内结束为宜(或坐1~2分钟亦可)。

「行如风」是本功要点,形容快速步行,矫健轻松。

2、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与姜的吃法不限,依习惯而食之。

3、断食一日疗感冒24小时之内(症状重者可延长到36或48小时),「以水为粮」。

4、强身祛病足浴方处方:生姜 (切片)100克,花椒100克,绿茶50克,米醋250克。

上方用半盆水煎开后,熏足。

至水温适度,浸足过脚腕,每晚一次。

一剂连用3-7天,再换。

此法温暖下元,强健腰肾,聪耳明目,开心益智。

5、六妙法诀焕生机口中言少,心头事少,肚里食少;有此三少,「神仙」可到。

酒宜节饮,忿宜速惩,欲宜力制;有此三宜,疾病自稀。

6、巧医耳聋复聪术适于感应性耳聋、突发性耳聋等症,属于肝肾阴虚者。

不适用因器质性、占位性病变致聋者。

取新暖瓶一只(不能用压力瓶),放入茉莉花茶与胡椒粉各50克,盖好瓶口。

用时打开瓶盖,将患耳贴瓶口,意想「听」瓶内「声音」即可。

时间即次数自行确定。

注意瓶内不能加水,每次「听」后盖好瓶口。

茶、胡椒粉半年换一次。

痊愈后仍需继续坚持「听」三个月以上,巩固功效。

7、男子强肾固气方两便紧闭口,寿逾九十九。

方法:小便时闭口适度咬牙,吸而勿呼(但勿勉强),脚尖着地,脚跟离地。

小便结束立即紧提谷道(肛门)约一分钟。

同时呼吸恢复正常,结束咬牙。

大便时闭口藏舌,舌抵上颚,适度咬牙。

大便时忌与人言,便后恢复常态。

国医大师李佃贵教你“十字养生诀”

国医大师李佃贵教你“十字养生诀”

国医大师李佃贵教你“十字养生诀”作者:李仲文周丽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8年第01期李佃贵,第三届国医大师。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附属医院原院长,河北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国家级名老中医。

67岁的国医大师李佃贵精神矍铄,常被误认为只有50来岁。

虽然在国医大师队伍中他“年纪轻轻”,但李佃贵却一身光环,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唯一的“双师”(国医大师、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因擅长脾胃肝胆疾病,他被患者称为胃癌前病变的克星。

李佃贵精力充沛。

医院为保护他这个镇院之宝,规定他的专家号只能预约25个,李佃贵却主动要求增加到50个号。

即便如此,仍有很多没挂上号的患者来碰运气。

于是,李佃贵又会多加20个号。

每次,上午的坐诊都会延迟到下午。

这一度让很多年轻学生不适应,他们都自叹身体不如老师。

李佃贵说,这都归功于自己的一套“十字养生诀”。

一把梳子早晚洗漱时各梳头100次,刺激大脑,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脑细胞的代谢。

两次运动每天锻炼两次。

尽量避开空气质量不好的晨起和晚上时间。

三杯开水晚上临睡前半杯开水,晚间起夜半杯开水,晨起后半杯开水,以稀释血液,防止心脑血管意外。

四季相应四时气象的特点为春温、夏热、秋燥、冬寒,衣食住行要符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五穴按摩百会、涌泉、足三里、天枢、三阴交早晚各坚持按摩100次,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六里步行快速步行是最好的运动。

每日坚持步行6里路,可强身健体。

七天洗澡洗澡间隔时间不宜过长过短,一般秋冬季节7天为宜。

频繁洗澡会将人体表面的皮脂膜洗去,失去第一层保护。

平时要做好擦身清洁工作。

八时睡眠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以恢复体力。

过短,体力不宜恢复;过长,也会使大脑混沌,精神萎靡。

九成饭饱每餐九成饱,健康活到老。

一日三餐,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

十分笑容每天大笑1分钟,等于运动45分钟。

李佃贵认为,疾病的生成与情绪有很大关系,生气、郁闷会导致肝气不畅,肝气不畅会导致气滞血瘀,气滞血瘀则易浊毒侵犯,最终导致萎缩性胃炎等疾病,而慢性萎缩性胃炎又与胃癌关系密切。

十句话养生秘诀

十句话养生秘诀

十句话养生秘诀
1. 吃饭要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保证胃肠道的健康。

2. 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支持身体健康。

3. 适量运动,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结合,提高身体的各项功能。

4. 减少油炸、烟熏、烧烤、腌制等高温烹调方式的食物摄入量,降低癌症风险。

5. 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植物性食物,富含纤维素和营养素,保证身体所需。

6. 控制甜食和零食的摄入量,避免过多食用高糖、高脂、高盐等不健康食物。

7. 饮食要多样化,避免长期单一饮食造成营养失衡,引发各种疾病。

8. 保证足够的饮水量,多喝温水、鲜果汁等饮料,避免过量饮用酒类和浓茶。

9. 坚持心理调节,保持心态平和乐观,避免心理压力影响身体健康。

10. 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抽烟、少饮酒、避免熬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老中医的十大养生宝典

老中医的十大养生宝典

老中医的十大养生宝典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虽然人类的身体状况会变化,生存环境也在不断改变,但有些养生的方法却是不变的真理。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2、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

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3、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

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

相火旺,真阳耗。

人体中的气血也是一对阴阳,血为阴为体,气为阳为用。

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

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

所以,只有气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4、心过劳的人,心疲肝旺,心过劳就是心太满,不虚。

心满,则不纳肝(木)生之火,心不纳肝生之火,则肝气必积而盛。

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营养不足,夜眠不安。

土又克水,于是肾水大亏,水不足则火更旺,心肾相联,心气更弱,肺
病即成。

内部相互关联,一动全动,一病全病。

而扰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觉,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静坐。

5、不要天天想着吃什么补阴,吃什么壮阳。

记住了,运动就可以生阳;静坐就可以生阴。

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用。

6、人在气不足的时候,不能盲目补气,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如果是因为血不足,就需要先补血,因为血为气之母,否则就成了干烧器皿,把内脏烧坏;如果是因为淤滞不通,就可以增加气血,血气同补。

这样才能达到补气的作用。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一、调心调心为养生之首。

心之平和,则五脏六腑皆安。

当去杂念,存善念,心宽体健,疾病自远。

二、调息呼吸为生命之本。

调息即调呼吸,使之深长细匀。

清晨吸清气,夜间吐浊气,肺腑自洁,身体健康。

三、调饮食饮食为养生之基。

饮食需定时定量,五味调和,不偏嗜。

食物要新鲜,避免生冷不洁,确保脾胃健康。

四、调睡眠睡眠乃恢复体力之时。

应保证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早睡早起,顺应自然,则精神焕发,身体强健。

五、调起居日常起居要有规律,保持室内外清洁整齐。

顺应季节变化增减衣物,避免过劳或过逸,使身体适应自然。

六、调环境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宜居之地,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有助于心情舒畅,身体康健。

七、调运动生命在于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调和气血,强健筋骨。

但需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避免过度运动导致伤害。

八、调经络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通过按摩、针灸等方法调和经络,可以调和气血,舒筋活络,防治疾病。

九、调气血气血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

调气血即是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手段,使气血流畅,充足平衡,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十、调脏腑脏腑功能正常,则身体强健。

调脏腑即是通过饮食、药物、按摩等方法,使脏腑功能协调,保持身体健康。

十一、调精神精神饱满,则身体健康。

当避免过度思虑、忧郁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愉悦,使精神焕发。

十二、调智慧智慧使人明智,避免愚痴。

通过学习、思考等方式提升智慧,有助于明辨是非,避免过度烦恼,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十三、调道德道德高尚,则内心平静。

当培养仁爱之心,注重道德修养,使内心充满善良与美好,从而身体健康,长寿延年。

综上所述,孙思邈养生十三法涵盖了身心健康的各个方面。

通过全面调理身体与心灵,我们可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国医大师养生yi诀

国医大师养生yi诀

国医大师养生诀(一)路志正枣蒸三次,干蒸颜色变增强健脾又养血作用。

脾湿苔腻糖尿病不能吃。

选枣肉比较厚的鲜亮的掂起来有分量,把杂质洗掉不要泡。

干蒸20分钟,间隔3-4小时,中医以五脏为中心,脾胃属土,土得位置它是在中间的,上火夏心,下水冬肾,左木春肝,右金秋肺。

脾虚早知道;1、食少纳差、肠鸣便软、容易腹泻;2、肌肉软弱、容易疲劳,不想活动;3、早起面部眼睑易浮肿、下午下肢易肿;4、口甜、口黏多涎、5、舌体胖厚有齿痕、舌苔滑腻。

早晨起来要吃一些容易消化的,学会吃饭。

先润后干增润液,先食后酒不伤肝,细嚼慢咽易消化,一杯香茶饭后添,饮食不思烦恼事,默语尽品菜肴甘。

少吃甜的,吃甜的易肚子胀,晚上喝稀饭,晚上一定要少吃。

食后三棵枣,山药不可少,清炒山药、熬山药粥。

山药补脾又祛湿,增强脾胃功能,健脾益气,脾气肺气虚的也可用,调肾气的,可蒸山药,洗净后干蒸20-30分钟,蒸后闷15-20分钟,松软后剥去外皮,不要反复蒸,要保留原汁原味,不要太多,糖尿病尤其可以吃。

国医大师养生诀(二)路志正1、五行;木、火、土、金、水2、五脏;肝、心、脾、肺、肾3、五志;怒、喜、思、悲、恐4、五音;角、徵、宫、商、羽5音乐类型;流畅轻盈、轻快或磅礴、庄重雅典、坚实略悲伤、柔和温婉6乐器;笛子、唢呐管弦乐、埙(XUN一声)、锣钟、琴。

1、《春江花月夜》《月光奏鸣曲》、《月儿高》------脾(土、宫)2、《悲怆CHUANG四声》、《嘎达梅林》、《第三交响曲》-------金(肺、商)3、《春之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角(木、肝)4、《梁祝》、《二泉映月》----羽(水、肾)5、《步步高》、《狂欢》------徵(火、心)小放牛、百鸟朝凤、刘三姐对歌。

肠胃不好,没食欲,喝茉莉花茶不要太浓。

芍药花它有养血活血疏肝作用,佛手花和胃降逆疏肝的作用,这是三花茶。

三花茶能够调理一个人身一个气一个血。

一个补气一个活血。

重点在脾胃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把梳子
早晚洗漱时各梳头100次,可以刺激大脑,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脑细胞代谢。

梳头时,最好选用木梳,每次梳10~30分钟,用力要平均,使头皮感到热、胀、麻即可。

脑力劳动者平时感到头脑昏沉、疲劳时,可以随手拿起梳子梳梳头。

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以及神经衰弱的人,更应该坚持梳头,通过刺激头部穴位,对疾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二次运动
遵循“热身—运动—整理”原则,每天锻炼两次,尽量避开空气质量差的时间。

适合锻炼的时间段为上午9~10点、下午3~5点。

不宜太晚,应在临睡前2小时结束运动;不宜太饱,以免给心血管带来很大负担。

三杯开水
晚上临睡前、起夜、晨起后都喝半杯凉白开,以稀释血液,防止心脑血管意外。

喝水的温度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最适宜的温度是10℃~30℃。

快速大量喝水容易引起打嗝或腹胀,正确的喝水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咽下,这样才能充分滋润口腔和喉咙。

(综合生命时报CCTV生活圈等)
四季相应
五穴按摩
六里步行
七天洗澡
八时睡眠
九成饭饱
十分笑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